CN104469919A -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9919A
CN104469919A CN201310430681.0A CN201310430681A CN104469919A CN 104469919 A CN104469919 A CN 104469919A CN 201310430681 A CN201310430681 A CN 201310430681A CN 104469919 A CN104469919 A CN 104469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ower
pilot channel
power parameter
contro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06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文权
花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306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99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6672 priority patent/WO20150395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9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5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at the moment of starting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access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UE接收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中携带有上行接收指示和M个功率参数,所述上行接收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方式,所述M个功率参数分别与所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正整数,任一节点对应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所述UE获取所述UE分别与所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所述M个导频信道采用相同的扰码和不同的信道化码;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所示,一个联合小区中包含多个节点和中心调度器(S)。在一个联合小区(Combined Cell)中同时存在着高功率节点和低功率节点。所有节点都通过高带宽的低延迟链路,连接到中心调度器。同一联合小区中的各个节点在进行下行数据发送时,使用相同的扰码。
由于各个节点使用相同的扰码和信道化码发送主导频信道(P-CPICH,Primary Common Pilot Channel),因此,造成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接收到的P-导频信道较强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该UE距离某个节点较近,还有可能是因为该P-导频信道是由多个节点发送的P-导频信道叠加而成的,所以说,即使UE接收到较强的P-导频信道也并不表示UE距离某个节点较近。
现有的开环功控的功率配置是基于上行路损和下行路损近似相等的条件的,其中,上行开环功控是通过补偿路损来实现的。下面为现有的上行开环工控方法中,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的配置过程: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信号的初始发射功率通过下述过程获取:
DPCCH_Initial_power=DPCCH_Power_offset–CPICH_RSCP
Where
DPCCH_Power_offset shall have the value of IE″DPCCH Power offset″in IE″Uplink DPCH power control info″
上述过程可以变换为下述公式:
DPCCH_Initial_power=DPCCH_Power_offset–CPICH_RSCP=DPCCH_Power_offset–(TxPow_CPICH–PL)=DPCCH_Power_offset–TxPow_CPICH+PL
上述公式中,DPCCH_Initial_power表示DPCCH信号的初始发射功率,DPCCH_Power_offset表示DPCCH信号的实际发射功率的偏移量,CPICH_RSCP表示导频信道(CPICH,Common Pilot Channel)信号的测量值,TxPow_CPICH表示导频信道的发送功率,PL表示路损。
参阅图2所示,一个中心小区中包含高功率节点(High Power Node,HPN)和低功率节点(LPN,Low Power Node)。图2中UE5、UE6和UE7距离HPN和LPN较近,UE1、UE2、UE3、UE4和UE8距离HPN和LPN较远。
UE1在通过现有的上行开环工控方法配置初始上行发射功率时,由于UE1接收来自LPN的下行信号较弱,因此,UE需要提高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以补偿从联合小区/宏小区(Macro)到UE1的路损,这就会导致LPN接收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过高,从而对LPN接收到的其它UE发送的上行控制信道造成干扰,并且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过高也造成了UE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远距离UE的上行控制信道初始发射功率过高导致的上行控制信道干扰和UE能量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中携带有上行接收指示和M个功率参数,其中,所述上行接收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方式,所述M个功率参数分别与所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
所述UE获取所述UE分别与所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导频信道采用相同的扰码和不同的信道化码;
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包括:
当所述上行接收指示所指示的上行接收方式为上行选择接收合并接收方式时,所述UE基于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初始发射功率:
P u = min { PO k P dr , k , k = 1,2 , . . . , M }
当所述上行接收指示所指示的上行接收方式为上行选择接收合并接收方式时,所述UE基于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初始发射功率:
P u = min { PO k P dr , k , k = 1,2 , . . . , M }
其中,Pu表示所述初始发射功率,POk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Pdr,k表示对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
当所述POk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所述POk与所述目标信干噪比、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当所述POk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PO1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所述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具体包括:
所述UE当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所述功率参数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1 1 PO 1 * P dr 1 + 1 PO 2 * P dr 2 + · · · + 1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不同导频信道接收功率计算初始发射功率值,并将所述初始发射功率确定为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具体包括:
所述UE在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所述功率参数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 · · · +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频信道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在第一信息中携带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以及所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的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包括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一类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所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二类功率参数,其中,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频信道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上行接收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方式,所述M个功率参数分别与所述联合小区中的M个节点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中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确定的;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UE分别与所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导频信道采用相同的扰码和不同的信道化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min { PO k P dr , k , k = 1,2 , . . . , M }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k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Pdr,k表示对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k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当所述POk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所述POk与所述目标信干噪比、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或者,
当所述POk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PO1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所述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所述功率参数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1 1 PO 1 * P dr 1 + 1 PO 2 * P dr 2 + · · · + 1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所述功率参数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 · · · +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频信道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系统,包括M个节点和中心调度器,其中:
所述中心调度器在第一信息中携带所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以及所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的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M个节点根据所述中心调度器的指示,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包括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包括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
所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一类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所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二类功率参数,其中,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频信道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中携带的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和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功率参数是根据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基于该上行接收指示、上述M个功率参数以及UE分别与上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能够在保证节点接收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质量的同时,避免过高地配置上行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从而避免上行控制信道发射功率的浪费,节省了UE的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联合小区的示意图;
图2为联合小区中UE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合小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信息发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UE接收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信息中携带有上行接收指示和M个功率参数,其中,上述上行接收指示用于指示上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方式,上述M个功率参数分别与上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功率参数是根据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
步骤302:UE获取上述UE分别与上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上述M个导频信道采用相同的扰码和不同的信道化码。
实际应用中,上述联合小区可以包括M个节点和中心调度器。由于M个导频信道采用的扰码相同,信道化码不同,因此,UE可以根据基于导频信道接收到的信号识别出该信号的发送节点。
步骤303:UE根据上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上述M个功率参数和上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上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上述步骤中,M表示该联合小区中接收UE发送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节点的数目,M不大于该联合小区中节点的总数。
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UE可以是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或者是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又例如,移动终端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较佳地,上述功率参数可以是第一类功率参数或第二类功率参数。
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类功率参数和第二类功率参数都是和目标SINR有关的,因此,UE在通过基于上述方式确定的初始发射功率,向节点发射上行控制信道后,能够使得节点接收的上行控制信道的SINR更快地达到目标SINR,从而避免该UE发射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其它UE的上行控制信道产生干扰。
上行接收方式可以是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者是上行最大比合并(MRC,Maximal-Ratio Combining)接收方式。
较佳地,上述步骤303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方式一:
上述UE在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min { PO k P dr , k , k = 1,2 , . . . , M }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k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Pdr,k表示对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导频信道信号接收功率,k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当上述POk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上述POk与上述目标信干噪比、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当上述POk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PO1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上述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方式二:
上述UE当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上述功率参数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1 1 PO 1 * P dr 1 + 1 PO 2 * P dr 2 + · · · + 1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信号接收功率,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信号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方式三:
上述UE在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上述功率参数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 · · · +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信号接收功率,其中,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信号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信号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信号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UE与多个节点之间分别存在多个导频信道。这些导频信道采用相同扰码,不同信道化码,可用于区分各个节点。实际应用中,导频信道可以但不限于是公共导频信道(CPICH,Common Pilot Channel)。
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作为UE的上行信道的功率基准,可用于上行开环功控。实际应用中,上行控制信道可以但不限于是DPCCH。
例如,参阅图4所示,假设联合小区中有两个节点,分别为HPN和LPN。假设不同节点通过不同的CPICH发送信号,HPN通过CPICH发射的信号为CPICH1,其发射功率为Pdt1,LPN通过CPICH发射的信号为CPICH2,其发射功率为Pdt2,UE到HPN的路径增益为PL1,UE到LPN的路径增益为PL2,假设UE到节点的路径增益与节点到UE的路径增益近似相等。UE接收HPN发送的CPICH1的接收功率为Pdr1,接收LPN发送的CPICH2的接收功率为Pdr2
Pdr1=Pdt1*PL1
Pdr2=Pdt2*PL2
假设UE需要确定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为Pu,HPN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噪声为N1,LPN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噪声为N2。在上行MRC接收方式中,节点接收UE发送的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SINR为SINRtarget
(1)在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中携带分别与LPN和HPN对应的2个功率参数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根据上行接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第一信息中携带的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是上行MRC接收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满足节点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分集增益需求。
在上行MRC接收方式中,SINRtarget需要满足下述公式:
SINR t arg et = P u * PL 1 N 1 + P u * PL 2 N 2
上述公式结合公式 P dr 1 = P dt 1 * PL 1 P dr 2 = P dt 2 * PL 2 , 可以变形为:
P u = SINR t arg et PL 1 N 1 + PL 2 N 2 = SINR t arg et P dr 1 P dt * N 1 + P dr 2 P dt 2 * N 2 = 1 P dr 1 PO 1 + P dr 2 PO 2
其中,PO1=SINRtarget*N1*Pdt,1表示HPN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O2=SINRtarget*N2*Pdt,2表示LPN的第一类功率参数。
类似上述过程,如果联合小区中接收UE发射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节点为M个节点,那么,UE确定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Pu应该为:
P u = SINR t arg et PL 1 N 1 + PL 2 N 2 + · · · PL M N M = SINR t arg et P dr 1 P dt * N 1 + P dr 2 P dt 2 * N 2 + · · · + P dr , M P dr , M * N M = 1 P dr 1 PO 1 + P dr 2 PO 2 + · · · + P dr , M PO M
其中,第i个节点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Oi=SINRtarget*Ni*Pdt,i,i=1,2,…,M。
情况二:第一信息中携带的节点的上行接收指示是上行选择接收方式。
在上行选择接收方式中,SINRtarget需要满足下述公式:
其中,PO1=SINRtarget*N1*Pdt,1表示HPN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O2=SINRtarget*N2*Pdt,2表示LPN的第一类功率参数。
第k个节点表示HPN和LPN中的一个节点,在k=1时,第k个节点表示HPN,在k=2时,第k个节点表示LPN。
由Pdr1=Pdt1*PL1和Pdr2=Pdt2*PL2可以得出,Pdr,k=Pdt,k*PLk,Pdt,k表示第k个节点发射的CPICH信号的发射功率,Pdr,k表示UE接收第k个节点发送的CPICH信号的接收功率,PLk表示UE到第k个节点的路径增益。
上述公式结合Pdr,k=Pdt,k*PLk,可以变形为:
P u = SINR t arg et PL k N k = SINR t arg et P dr , k P dt , k * N k = SINR t arg et * N k * P dt , k P dr , k = PO k P dr , k
其中,POk=SINRtarget*Nk*Pdt,k,Nk表示第k个节点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噪声,Pdt,k表示第k个节点发射的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
例如,假设的值是之中最大的值,那么,第k个节点就是HPN。
类似上述过程,如果联合小区中接收UE发射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节点为M个节点,那么,SINRtarget需要满足下述公式:
假设的值是之中最大的值,也就是说,第1个节点到第M个节点之中,第k个节点的信干噪比最大,那么第k个节点的信干噪比就可以作为目标信干噪比,即
此时,UE确定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Pu应该为:
P u = SINR t arg et PL k N k = SINR t arg et P dr , k P dt , k * N k = SINR t arg et * N k * P dt , k P dr , k = PO k P dr , k
其中,POk=SINRtarget*Nk*Pdt,k,Nk表示第k个节点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噪声,Pdt,k表示第k个节点发射的CPICH信号的发射功率。
(2)在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中携带分别与LPN和HPN对应的2个功率参数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根据上行接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第一信息中携带的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是上行MRC接收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满足节点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分级增益需求。
在上行MRC接收方式中,SINRtarget需要满足下述公式:
SINR t arg et = P u * PL 1 N 1 + P u * PL 2 N 2
上述公式结合公式 P dr 1 = P dt 1 * PL 1 P dr 2 = P dt 2 * PL 2 , 经过变形可以得到:
P u = SINR t arg et PL 1 N 1 + PL 2 N 2 = SINR t arg et P dr 1 P dt 1 * N 1 + P dr 2 P dt 2 * N 2 = SINR t arg et * N 1 * P dt 1 P dr 1 + N 1 N 2 * P dt 1 P dt 2 * P dr 2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其中,PO1=SINRtarget*N1*Pdt1表示HPN的第二类功率参数,示LPN的第二类功率参数。
类似上述过程,如果联合小区中接收UE发射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节点为M个节点,那么,UE确定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Pu应该为:
P u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 · · · + PO N * P dr , M
其中,Pdr1、Pdr2……PdrM分别为UE接收M个节点中每一个节点发送的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PO1=SINRtarget*N1*Pdt1
情况二:第一信息中携带的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是上行选择接收方式,这种方式的复杂度较低。
在上行选择接收方式中,SINRtarget需要满足下述公式:
由Pdr1=Pdt1*PL1和Pdr2=Pdt2*PL2可以得出,Pdr,k=Pdt,k*PLk,Pdt,k表示第k个节点发射的CPICH信号的发射功率,Pdr,k表示UE接收第k个节点发送的CPICH信号的接收功率,PLk表示UE到第k个节点的路径增益。
上述公式结合Pdr,k=Pdt,k*PLk,可以变形为:
P u = SINR t arg et PL k N k = SINR t arg et P dr , k P dt , k * N k = SINR t arg et * N k * P dt , k P dr , k = PO k P dr , k
其中,PO1=SINRtarget*N1*Pdt1表示HPN的第二类功率参数,表示LPN的第二类功率参数,Nk表示第k个节点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噪声,Pdt,k表示第k个节点发射的CPICH信号的发射功率。
例如,假设的值是之中最大的值,那么,第k个节点就是LPN。
类似上述过程,如果联合小区中接收UE发射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节点为M个节点,那么,UE确定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Pu应该为:
P u = SINR t arg et PL k N k = SINR t arg et P dr , k P dt , k * N k = SINR t arg et * N k * P dt , k P dr , k = PO k P dr , k
其中,PO1=SINRtarget*N1*Pdt1
第1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噪声以及该节点发射CPICH信号的发射功率成正比;而第i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与第1个节点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噪声以及第1个节点发射CPICH信号的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第i个节点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噪声以及第i个节点发射CPICH信号的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i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可以看出,与上行MRC接收方式相比,上行选择接收方式的复杂度更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行选择接收方式。
基于同一设计思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参阅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在第一信息中携带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以及上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的功率参数是根据上述联合小区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502:向用户设备UE发送上述第一信息,以使上述UE根据上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上述M个功率参数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较佳地,上述上行接收指示包括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
而上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可以包括M个第一类功率参数或M个第二类功率参数,
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而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UE与多个节点之间分别存在多个导频信道。这些导频信道采用相同扰码,不同信道化码,可用于区分各个节点。实际应用中,导频信道可以但不限于是CPICH。
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作为UE的上行信道的功率基准,可用于上行开环功控。实际应用中,上行控制信道可以但不限于是DPCCH。
基于同一设计思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装置,参阅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上述上行接收指示用于指示上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方式,上述M个功率参数分别与上述联合小区中的M个节点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是根据上述联合小区中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确定的;
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上述UE分别与上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上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上述M个导频信道采用相同的扰码和不同的信道化码;
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上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上述M个功率参数和上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上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较佳地,上述确定模块603,具体用于:
在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min { PO k P dr , k , k = 1,2 , . . . , M }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k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Pdr,k表示对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k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当上述POk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上述POk与上述目标信干噪比、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或者,
当上述POk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PO1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上述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较佳地,上述确定模块603,具体用于:
当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上述功率参数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1 1 PO 1 * P dr 1 + 1 PO 2 * P dr 2 + · · · + 1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较佳地,上述确定模块603,具体用于:
在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上述功率参数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 · · · +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UE与多个节点之间分别存在多个导频信道。这些导频信道采用相同扰码,不同信道化码,可用于区分各个节点。实际应用中,导频信道可以但不限于是CPICH。
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作为UE的上行信道的功率基准,可用于上行开环功控。实际应用中,上行控制信道可以但不限于是DPCCH。
上述装置是与方法流程一一对应的,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设计思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给了一种用户设备。参阅图7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701、处理器702、存储器703、和总线704,该收发器701、处理器702和存储器703通过总线7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
该总线7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7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703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操作指令。存储器703可能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7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收发器701可以是天线。
上述收发器701,用于接收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上述第一信息中携带有上行接收指示和M个功率参数,其中,上述上行接收指示用于指示上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方式,上述M个功率参数分别与上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功率参数是根据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
上述处理器702,用于调用上述存储器703中的程序代码,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上述用户设备分别与上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上述M个导频信道采用相同的扰码和不同的信道化码;
根据上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上述M个功率参数和上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上述用户设备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
较佳地,上述处理器702,具体用于:
在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时,基于下述公式计算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min { PO k P dr , k , k = 1,2 , . . . , M }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k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Pdr,k表示对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k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上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一类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或者,
上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二类功率参数,其中,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较佳地,上述处理器702,具体用于:
当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上述功率参数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1 1 PO 1 * P dr 1 + 1 PO 2 * P dr 2 + · · · + 1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较佳地,上述处理器702,具体用于:
在上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上述功率参数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 · · · +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上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基于同一设计思路,本发明实施例还设计了一种信息发送系统,参阅图8所示,该信息发送系统包括M个节点和中心调度器,其中:
上述中心调度器在第一信息中携带上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以及上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的功率参数是根据上述联合小区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上述M个节点根据上述中心调度器的指示,向用户设备UE发送上述第一信息,以使上述UE根据上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上述M个功率参数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实际应用中,上述M个节点可以包括HPN或/和LPN。
较佳地,上述上行接收指示包括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
上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一类功率参数或M个第二类参数。
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而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上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上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上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UE与多个节点之间分别存在多个导频信道。这些导频信道采用相同扰码,不同信道化码,可用于区分各个节点。实际应用中,导频信道可以但不限于是CPICH。
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作为UE的上行信道的功率基准,可用于上行开环功控。实际应用中,上行控制信道可以但不限于是DPCCH。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确定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能够在补偿联合小区到UE的路损的同时,满足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SINR的需求,不仅能够保证节点接收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质量,同时避免对其它UE的上行控制信道造成干扰,而且还能够避免过高地配置上行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从而避免上行控制信道发射功率的浪费,节省了UE的能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中携带有上行接收指示和M个功率参数,其中,所述上行接收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方式,所述M个功率参数分别与所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
所述UE获取所述UE分别与所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导频信道采用相同的扰码和不同的信道化码;
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包括:
当所述上行接收指示所指示的上行接收方式为上行选择接收合并接收方式时,所述UE基于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初始发射功率:
P u = min { PO k P dr , k , k = 1,2 , . . . , M }
其中,Pu表示所述初始发射功率,POk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Pdr,k表示对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
当所述POk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所述POk与所述目标信干噪比、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当所述POk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PO1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所述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具体包括:
所述UE当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所述功率参数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配置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1 1 PO 1 * P dr 1 + 1 PO 2 * P dr 2 + · · · + 1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不同导频信道接收功率计算初始发射功率值,并将所述初始发射功率确定为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具体包括:
所述UE在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所述功率参数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 · · · +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信道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6.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信息中携带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以及所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的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包括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一类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所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二类功率参数,其中,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信道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1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联合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上行接收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方式,所述M个功率参数分别与所述联合小区中的M个节点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中的目标信干噪比及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确定的;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UE分别与所述M个节点之间的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导频信道采用相同的扰码和不同的信道化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和所述M个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min { PO k P dr , k , k = 1,2 , . . . , M }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k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对应的功率参数,Pdr,k表示对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k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当所述POk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所述POk与所述目标信干噪比、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或者,
当所述POk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PO1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所述第1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POk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所述功率参数为第一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1 1 PO 1 * P dr 1 + 1 PO 2 * P dr 2 + · · · + 1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上行接收指示为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所述功率参数为第二类功率参数时,基于下述公式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
P u = PO 1 P dr 1 + PO 2 * P dr 2 + · · · + PO M * P dr , M
其中,Pu表示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值,PO1、PO2……PO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Pdr,1Pdr,2……Pdr,M分别表示所述M个节点中第1节点至第M个节点的导频信道接收功率,其中,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信道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15.一种信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节点和中心调度器,其中:
所述中心调度器在第一信息中携带所述联合小区的上行接收指示,以及所述联合小区中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的功率参数是根据所述联合小区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确定的,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M个节点根据所述中心调度器的指示,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利用所述M个功率参数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包括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接收指示包括上行选择接收方式或上行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方式;
所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一类功率参数,其中,任一节点对应的第一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
所述M个节点各自对应的M个功率参数,包括M个第二类功率参数,其中,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1个节点对应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联合小区的目标信干噪比、该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所述M个节点中的第k个节点的第二类功率参数,与所述第1个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正比,与所述第k个节点的干扰噪声和导频信道发射功率均成反比,其中,k为大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
18.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信道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CN201310430681.0A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469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681.0A CN104469919A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CT/CN2014/086672 WO2015039593A1 (zh) 2013-09-18 2014-09-17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681.0A CN104469919A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919A true CN104469919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68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0681.0A Pending CN104469919A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9919A (zh)
WO (1) WO20150395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157A (zh) * 2021-06-01 2021-10-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8146A (zh) * 2011-08-17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发射上行信号的方法和终端
CN103037490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KR101257150B1 (ko) * 2009-06-05 2013-04-22 피코칩 디자인즈 리미티드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1257408B1 (ko) * 2008-06-27 2013-04-24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제 2의 더 낮은 전력 레벨에서 전송함에 의한 간섭 감소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1014B2 (en) * 2008-08-11 2012-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ed parameter adjustment to compensate self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and sensitivity level at the node B
KR101571563B1 (ko) * 2008-09-24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셀 협력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력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57408B1 (ko) * 2008-06-27 2013-04-24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제 2의 더 낮은 전력 레벨에서 전송함에 의한 간섭 감소
KR101257150B1 (ko) * 2009-06-05 2013-04-22 피코칩 디자인즈 리미티드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2958146A (zh) * 2011-08-17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发射上行信号的方法和终端
CN103037490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157A (zh) * 2021-06-01 2021-10-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498157B (zh) * 2021-06-01 2022-06-2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39593A1 (zh) 2015-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5185A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09415A (zh) 全双工干扰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14955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11586827B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功率控制装置
CN104378148A (zh) 并发的蜂窝式装置间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9392135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EP4203546A1 (en)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868500A (zh)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4488333A (zh) 发送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716839A (zh) 传输srs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4541535A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05265014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464028B (zh) 频带配置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6559165B (zh) 一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19148455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EP3042455A1 (en) Distributed node oper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6161305B (zh) 一种降低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013947A1 (en) Antenna Sel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6105357A (zh) 用于多用户场景的机会主义接收分集
CN104469919A (zh) 一种初始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491456A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10190A (zh)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01790228A (zh) 一种td-scdma增强演进系统的下行传输方法
JP539234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4039018B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