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9899B - 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9899B
CN104469899B CN201310451079.5A CN201310451079A CN104469899B CN 104469899 B CN104469899 B CN 104469899B CN 201310451079 A CN201310451079 A CN 201310451079A CN 104469899 B CN104469899 B CN 104469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module
type
network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10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9899A (zh
Inventor
向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10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9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9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获取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基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依据设置的网络接入列表,逐次接入网络接入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网络并进行匹配,只需确定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并将电子设备注册于与该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即可,如此便减轻了电子设备的资源处理负担,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部分移动终端在出厂时已经设置好其适合接入的网络类型,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除了所述适合接入的网络之外的其他网络时将不能使用。此外,一部分移动终端的网络类型可以在开机时进行优选网络类型的设置;例如,设置支持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制式的移动终端的优选网络类型为WCDMA;设置支持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制式的移动终端的优选网络类型为CDMA。但是,对于支持全网模式的移动终端来说,由于其支持至少两种网络类型,在接入网络时,通常依据设置的网络接入列表,逐次接入所述网络接入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网络;如果移动终端当前所接入的网络的类型与该移动终端所支持的网络类型不匹配时,还需要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网络接入列表中记录的下一个网络,再对下一个网络的类型与该移动终端支持的网络类型的是否匹配进行判断;如果移动终端当前所接入的网络的类型与该移动终端所支持的网络类型相匹配时,移动终端无需接入下一个网络。由此可见,支持全网模式的移动终端的上述的多次接入、多次匹配过程,加重了移动终端的资源处理负担,同时也使移动终端的接入效率变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可减轻电子设备的资源处理负担,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网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识别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至少两种类型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基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智能识别模块及第二智能识别模块时,
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根据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根据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注册至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与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依据与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识别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至少两种类型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配置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有第一智能识别模块及第二智能识别模块时,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根据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注册至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配置单元,用于依据与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依据与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获取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基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移动终端依据设置的网络接入列表,逐次接入网络接入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网络并进行匹配,只需确定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并将电子设备注册于与该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即可,如此便减轻了电子设备的资源处理负担,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选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选网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选网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选网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网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识别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至少两种类型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步骤12:基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
这里,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功能移动终端如功能手机;该移动终端支持以下至少两种类型网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或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或码分多址CDMA、或CDMA2000、或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等。
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包括:用户身份识别卡(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身份卡(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可移动用户识别卡(RUIM,Removable User Identity Module)、通用用户识别卡(UIM,Universal 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所述对应规则包括:SIM卡可应用于GSM网络,USIM卡可应用于WCDMA或TD-CDMA或LTE网络,RUIM卡及UIM卡可应用于CDMA或CDMA2000网络。这里,上述多种类型的卡可统称为手机卡。
其中,SIM卡、UIM卡为支持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2nd-Generation)的手机卡(简称为2G手机卡);USIM、RUIM为支持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rd-Generation)的手机卡(简称为3G手机卡)。
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可以为:手机卡参数之一APP Type参数。
所述网络参数包括:网络接入点(APN,Access Point Name)的上网参数;该上网参数包括:网络用户名、密码、代理、网关、端口、网络鉴权方式、等;其中,该上网参数还包括:移动网络号码(MNC 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国家号码(MCC,Mobile Country Code),对于MCC/MNC的取值,每个运营商网络都有一个固定值且预先设置好的,以联通运营商为例,MNC/MCC固定为46001,且对于2G的联通手机卡来说,可通过uninet(unicom net)、uniwap(unicom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这两种方式实现移动终端的上网业务;对于3G的联通手机卡来说,可通过3Gnet、3Gwap这两种方式实现移动终端的上网业务;由此可见,联通运营商为插有2G卡的移动终端与插有3G卡的移动终端的各自配置有一套上网参数;对于2G卡的移动终端来说,上网参数中的网络用户名与密码均为uninet或uniwap,才能实现成功上网;对于3G卡的移动终端来说,其上网参数中的网络用户名与密码均为3gnet或3gwap,才能实现成功上网。
由于移动终端具有支持单卡与双卡,即具有一个手机卡槽和两个手机卡槽之分,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具有一个手机卡槽的移动终端来说,只需获取插在该卡槽上的手机卡的APP Type参数;根据该参数,确定该手机卡的类型;根据所述对应规则,确定与该手机卡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并控制该移动终端注册至与该手机卡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依据网络接入列表逐次接入网络并匹配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无需逐次接入逐次匹配,只需在确定手机卡的类型后,将移动终端接入到与该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即可,如此便减轻了移动终端的资源处理负担,提升了网络接入效率。
在对于具有两个手机卡槽的移动终端、即移动终端包括有第一智能识别模块及第二智能识别模块时,如图2所示:
步骤21: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根据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步骤22: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注册至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这里,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与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依据与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其中,所述网络参数、对应规则及智能识别模块等概念如前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移动终端使用第一智能识别模块进行通信时,需要控制移动终端注册于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当移动终端使用第二智能识别模块进行通信时,需要控制移动终端注册于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只需在确定手机卡的类型后,将移动终端接入到与该手机卡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即可,无需逐次接入网络逐次进行网络匹配,如此便减轻了移动终端的资源处理负担,提升了网络接入效率。
下面结合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以移动终端A仅具有一个手机卡槽,且插入该卡槽的智能识别模块即手机卡的类型为联通的SIM卡为例,并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步骤301:读取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的APP Type参数;
步骤302:根据该参数可确定出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的类型为SIM卡;同时,也可确定出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为2G手机卡;
步骤303:根据对应规则,查找到与SIM卡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为GSM网络;
步骤304:通过读取SIM卡的MNC/MCC来判断该SIM卡是移动手机卡、联通手机卡还是电信手机卡;
这里,因为MNC/MCC取值为46001,所以可确定出该SIM卡为联通手机卡。
步骤305:为移动终端A配置上网参数如配置移动终端A的用户名为uninet、密码为uninet、代理号为10.0.0.172、端口号为80、网络鉴权方式为用户名与密码结合方式等;
或者,配置移动终端A的用户名为uniwap、密码为uniwap。
步骤306:利用配置的上述上网参数,将插入有联通SIM卡的移动终端A注册于GSM网络中,使得移动终端A通过uninet或uniwap方式实现网络冲浪。
这里,所述注册于GSM网络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见现有技术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实施例1中,在移动终端上网时,无需逐次接入网络接入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网络、也无需对接入的网络进行匹配,只需对插入移动终端的手机卡的类型进行确定,并将该类型的手机卡注册于相对应的网络即可,如此,便提高了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入效率,也减轻了移动终端的资源处理负担。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以移动终端A具有两个手机卡槽即具有第一智能识别模块与第二智能识别模块,且第一智能识别模块即手机卡1的类型为联通的SIM卡、第二智能识别模块即手机卡2的类型为联通的USIM卡为例,并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步骤401:分别读取插入移动终端A的第一个手机卡槽的手机卡1、插入移动终端A的第二个手机卡槽的手机卡2的APP Type参数;
步骤402:根据手机卡1的APP Type参数可确定出插入移动终端A的第一个手机卡槽的手机卡1的类型为2G的SIM卡;
根据手机卡2的APP Type参数可确定出插入移动终端A的第二个手机卡槽的手机卡2的类型为3G的USIM卡。
步骤403:根据对应规则,查找与SIM卡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为GSM网络、与USIM卡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为WCDMA或TD-CDMA或LTE网络;
步骤404:分别读取手机卡1的MNC/MCC、手机卡2的MNC/MCC来判断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1与手机卡2分别为哪个运营商的手机卡;
这里,因为手机卡1、手机卡2的MNC/MCC取值为46001,所以可确定出手机卡1、手机卡2均为联通手机卡;同时也可进一步确定插入手机卡2的移动终端A应使用WCDMA网络。
步骤405:在移动终端A使用手机卡1上网之前,配置上网参数如配置移动终端A的用户名为uninet/uniwap、密码为uninet/uniwap、代理号为10.0.0.172、端口号为80、网络鉴权方式为用户名与密码结合方式等;
在移动终端A使用手机卡2上网之前,配置上网参数如配置移动终端A的用户名为3gnet/3gwap、密码为3gnet/3gwap、代理号为10.0.0.170、端口号为80、网络鉴权方式为用户名与密码结合方式等。
步骤406:移动终端A使用手机卡1进行通信时,将插入有联通SIM卡的移动终端A注册于GSM网络中,使得移动终端A通过手机卡1的uninet或uniwap方式实现网络冲浪;
移动终端A使用手机卡2进行通信时,将插入有联通USIM卡的移动终端A注册于WCDMA网络中,使得移动终端A通过手机卡2的3gnet或3gwap方式实现网络冲浪。
这里,所述注册于GSM、WCDMA网络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见现有技术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实施例2中,在移动终端插入有两个手机卡上网时,需要先对插入的两个手机卡的类型进行确定,再将确定类型后的手机卡注册于相对应的网络,如此,便提高了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入效率,也减轻了移动终端的资源处理负担。
基于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识别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至少两种类型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53,用于基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控制单元54,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配置单元55,用于依据所述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上述方案为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智能识别模块;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有第一智能识别模块及第二智能识别模块时,
所述获取单元51,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52,用于根据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所述控制单元54,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注册至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所述配置单元55,还用于依据与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依据与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其中,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对应规则、第一参数、网络类型的概念请参见前述方法中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几个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应用场景1
应用场景1中,以移动终端A仅具有一个手机卡槽,且插入该卡槽的智能识别模块即手机卡的类型为联通的SIM卡为例,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获取单元51读取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的APP Type参数,并将读取到的该参数传输至第一确定单元52;第一确定单元52根据该参数可确定出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的类型为SIM卡;同时,也可根据该参数确定出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为2G手机卡,并将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的类型为SIM卡的消息通知至第二确定单元53;
第二确定单元53根据对应规则,可查找到与SIM卡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为GSM网络;并读取SIM卡的MNC/MCC,由此来判断该SIM卡是移动手机卡、联通手机卡还是电信手机卡;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3读取到的MNC/MCC取值为46001,所以可确定出该SIM卡为联通手机卡,并触发所述配置单元55;所述配置单元55配置移动终端A上网参数如配置用户名为uninet、密码为uninet、代理号为10.0.0.172、端口号为80、网络鉴权方式为用户名与密码结合方式等;或者,配置移动终端A的用户名为uniwap、密码为uniwap。
所述控制单元54利用配置的上述上网参数,将插入有联通SIM卡的移动终端A注册于GSM网络中,使得移动终端A通过uninet或uniwap方式实现网络冲浪。
应用场景2
应用场景2中,以移动终端A具有两个手机卡槽即具有第一智能识别模块与第二智能识别模块,且第一智能识别模块即手机卡1的类型为联通的SIM卡、第二智能识别模块即手机卡2的类型为联通的USIM卡为例,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获取单元51分别读取插入移动终端A的第一个手机卡槽的手机卡1、插入移动终端A的第二个手机卡槽的手机卡2的APP Type参数,并将读取到的手机卡1的APP Type参数、手机卡2的APP Type参数传输至第一确定单元52;
第一确定单元52根据手机卡1的APP Type参数可确定出插入移动终端A的第一个手机卡槽的手机卡1的类型为2G的SIM卡;根据手机卡2的APP Type参数可确定出插入移动终端A的第二个手机卡槽的手机卡2的类型为3G的USIM卡;并将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1的类型为SIM卡、手机卡2的类型为USIM卡的消息通知至第二确定单元53;
第二确定单元53根据对应规则,可查找与SIM卡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为GSM网络、与USIM卡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为WCDMA或TD-CDMA或LTE网络;并分别读取手机卡1的MNC/MCC、手机卡2的MNC/MCC来判断插入移动终端A的手机卡1与手机卡2分别为哪个运营商的手机卡;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3读取到的手机卡1、手机卡2的MNC/MCC取值均为46001,所以可确定出手机卡1、手机卡2均为联通手机卡;同时也可进一步确定插入手机卡2的移动终端A应使用WCDMA网络,并触发所述配置单元55。
在移动终端A使用手机卡1上网时,所述配置单元55配置上网参数如用户名为uninet/uniwap、密码为uninet/uniwap、代理号为10.0.0.172、端口号为80、网络鉴权方式为用户名与密码结合方式等;
在移动终端A使用手机卡2上网时,所述配置单元55配置上网参数如用户名为3gnet/3gwap、密码为3gnet/3gwap、代理号为10.0.0.170、端口号为80、网络鉴权方式为用户名与密码结合方式等。
移动终端A使用手机卡1进行通信时,所述控制单元54将插入有联通SIM卡的移动终端A注册于GSM网络中,使得移动终端A通过手机卡1的uninet或uniwap方式实现网络冲浪;
移动终端A使用手机卡2进行通信时,所述控制单元54将插入有联通USIM卡的移动终端A注册于WCDMA网络中,使得移动终端A通过手机卡2的3gnet或3gwap方式实现网络冲浪。
在应用场景1与2中,在移动终端上网时,无需逐次接入网络接入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网络、也无需对接入的网络进行匹配,只需对插入移动终端的手机卡的类型进行确定,并将该类型的手机卡注册于相对应的网络即可,如此,便提高了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入效率,也减轻了移动终端的资源处理负担。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选网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识别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至少两种类型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获得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移动网络号码或移动国家号码;
依据获得的移动网络号码或移动国家号码,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运营商信息;
根据确定的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及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运营商信息,确定与插入有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注册的网络;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
其中,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包括:
根据智能识别模块的APP Type参数确定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智能识别模块及第二智能识别模块时,
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根据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根据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注册至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与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依据与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4.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识别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至少两种类型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获得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移动网络号码或移动国家号码;
依据获得的移动网络号码或移动国家号码,确定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运营商信息;
根据确定的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及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运营商信息,确定与插入有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注册的网络;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所述网络;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配置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智能识别模块的APP Type参数确定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有第一智能识别模块及第二智能识别模块时,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根据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根据预设的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注册至与所述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和/或注册至与所述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配置单元,用于依据与第一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依据与第二智能识别模块的类型相对应的网络的类型,配置与所述网络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参数。
CN201310451079.5A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469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1079.5A CN104469899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1079.5A CN104469899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899A CN104469899A (zh) 2015-03-25
CN104469899B true CN104469899B (zh) 2020-07-24

Family

ID=52915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1079.5A Active CN104469899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9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566A (zh) * 2015-04-3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搜网方法及终端
CN105682217B (zh) * 2016-01-27 2020-05-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注册方法、网络注册装置和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9971Y (zh) * 2000-06-13 2001-05-09 李其章 一种手机
CN1599496A (zh) * 2004-09-07 2005-03-23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终端的选网方法及默认载频的接入终端
CN102421156A (zh) * 2011-08-05 2012-04-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2833821A (zh) * 2012-08-27 2012-12-19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23053B1 (fr) * 2001-03-30 2003-08-29 Evolium Sas Procede pour l'etablissement d'une liste de cellules voisines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CN101014168A (zh) * 2007-02-07 2007-08-08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络模式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9971Y (zh) * 2000-06-13 2001-05-09 李其章 一种手机
CN1599496A (zh) * 2004-09-07 2005-03-23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终端的选网方法及默认载频的接入终端
CN102421156A (zh) * 2011-08-05 2012-04-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2833821A (zh) * 2012-08-27 2012-12-19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899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7798B2 (en) Terminal device having subscriber identi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profile thereof
US9391836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loading operator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N105338515B (zh) 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和移动通信设备
EP313676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binding a smart card
EP3151594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ynamic machine-card binding
EP270678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dialling of access point
EP3169113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0671414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40037095A (ko) 모바일 네트워크 운영자 식별 기법
CN110049430A (zh) 漫游时的无线设备sim激活
US10901716B2 (en) Implicit file creation in APDU scripts
CN105916131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10291B (zh) 网络注册方法及其装置和移动终端
US20220322069A1 (e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cellula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remot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profile
US20110320562A1 (en) Data Extraction System And Device
CN103298074A (zh) 用于网络终端设备的网络切换方法及网络终端设备
US2019034273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ring File Between Different Terminals
EP3169107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06604358B (zh) 一种数据网络自适应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33821A (zh) 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91779B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注册方法及终端
CN104469899B (zh) 一种选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27493B (zh) 一种无线宽带设备用户界面显示的方法及无线宽带设备
CN111132129B (zh) Sim卡信息获取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
CN107466087B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