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9884B -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9884B
CN104469884B CN201310444591.7A CN201310444591A CN104469884B CN 104469884 B CN104469884 B CN 104469884B CN 201310444591 A CN201310444591 A CN 201310444591A CN 104469884 B CN104469884 B CN 104469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network side
side equipment
frequency
ime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45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9884A (zh
Inventor
李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445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9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9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获得移动终端的IMEI;当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便携式路由器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若判断为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所述接入参数下发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接入参数进行接入;若判断为否,所述网络侧设备禁止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在本发明中,提高了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控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网络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例如,通过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新闻、查询并下载各种资料、在线观看视频、听音乐等等。
但是,在某些特定场合,人们对网络的使用,尤其是无线网络的使用,也可能导致了一些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例如,当乘客在乘坐地铁时,若使用便携式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证)路由器(即MIFI)进行上网,将可能会对地铁信号系统造成干扰,进而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避免因无线网络的使用而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的措施为禁止无线网络的使用,例如,为了避免便携式路由器MIFI的使用对地铁运行的干扰,地铁运营方采取的措施为关闭特定地铁沿线的移动通信3G数据业务,切断便携式路由器MIFI的回传链路。该措施虽然能够保证地铁的运行不受便携式路由器MIFI的使用的影响,解决了干扰问题,但是其对移动运营商的业务影响非常大,也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以提高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控制的灵活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获得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
当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便携式路由器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若判断为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所述接入参数下发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接入参数进行接入;
若判断为否,所述网络侧设备禁止所述移动终端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为便携式路由器时,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所述接入参数下发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接入参数进行接入;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禁止所述移动终端接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根据移动终端的IMEI确定移动设备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并当该移动设备为便携式路由器时,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服务;若判断为是,网络侧设备根据该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该接入参数下发给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若判断为否,则禁止该移动终端接入,提高了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控制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移动终端下发第二干扰抑制策略,以使所述移动终端在确定自身为便携式路由器,且根据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判断自身允许接入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确定自身发起接入的接入参数,并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下发第二干扰抑制策略,以使所述移动终端在确定自身为便携式路由器,且根据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判断自身允许接入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确定自身发起接入的接入参数,并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向移动终端下发第二干扰抑制策略,以使移动终端在确定自身为便携式路由器,且根据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判断自身允许接入网络时,根据该第二干扰抑制策略确定自身发起接入的接入参数,并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提高了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控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控制的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络侧设备根据移动终端的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确定移动设备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并当该移动设备为便携式路由器时,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服务;若判断为是,网络侧设备根据该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该接入参数下发给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若判断为否,则禁止该移动终端接入,提高了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控制的灵活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网络侧设备获得移动终端的IMEI。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可以向网络侧设备上报自身的IMEI,例如,移动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起接入请求时,在接入请求中携带自身的IMEI,从而网络侧设备可以获得移动终端的IMEI。
步骤102、网络侧设备根据该移动终端的IMEI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若判断为是,则转至步骤103;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获得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当网络侧设备获得移动终端的IMEI后,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IMEI、以及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移动终端的终端类型,进而判断该移动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MIFI或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用户端设备))。
其中,网络侧设备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得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方式一、网络侧设备可以从核心网网元获取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该方式中,可以由核心网网元(如SGW(Serving Gateway,业务网关))搜集并确定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由运营商或生产厂商根据设备商产品信息确定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并形成本地数据库存储于核心网网元中。
方式二、网络侧设备接收网管系统下发的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方式三、网络侧设备获取存储单元中的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该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配置,如由运营商或生产厂商预先配置。
在该方式中,可以由运营商或生产厂商根据设备商产品信息确定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并形成本地数据库存储于网络侧设备中。
步骤103、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若判断为是,则转至步骤104;否则,转至步骤105。
步骤104、网络侧设备根据该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该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该接入参数下发给该移动终端,以使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
步骤105、网络侧设备禁止该移动终端接入。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在网络侧设备中配置第一干扰抑制策略,以指示是否允许便携式路由器接入。该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可以包括:
是否允许便携式路由器接入;和/或,
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
被保护系统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和/或,
禁止使用的频率;和/或,
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
网络侧设备确定移动终端为便携式路由器之后,可以查询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是否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其中,当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该网络侧设备判断不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禁止该移动终端接入;
当第一干扰抑制策略不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该网络侧设备需要进一步根据第一干扰抑制策略、以及移动终端的WLAN射频参数确定是否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相应地,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向移动终端下发指示消息,以指示移动终端上报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射频参数,并根据该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判断是否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其中,移动终端的WLAN射频参数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
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期望使用的信道编号、最大发射功率、带外辐射功率等。
具体的,当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时,网络侧设备要求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可以包括该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
当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被保护系统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时,网络侧设备要求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可以包括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以及带外辐射功率;
当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时,网络侧设备要求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以及期望使用的信号编号。
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后,可以根据该WLAN射频参数,以及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是否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并当确定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服务时,进一步确定该移动终端进行接入的接入参数。
例如,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后,若确定该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的一部分会影响被保护系统的安全(该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与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有重叠),则网络侧设备可以将该部分频率标识为禁止使用的频率,或者网络侧设备将除禁止使用频率之外的便携式路由器支持的其它的WLAN工作的频率标记为可用频率;若网络侧设备确定移动终端不会对被保护系统的安全产生干扰,则允许为该便携式路由器提供服务。
当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后,则将该移动终端可以使用的频率或禁止使用的频率(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需要保护的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的情况)、或网络侧设备为该移动终端配置的工作信道(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的情况),和/或最大带外辐射或带内功率回退指示(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的情况)等接入参数下发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其中,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向终端下发接入参数。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网络侧设备根据移动终端的IMEI确定移动设备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并当该移动设备为便携式路由器时,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服务;若判断为是,网络侧设备根据该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该接入参数下发给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若判断为否,则禁止该移动终端接入,提高了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控制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向移动终端下发第二干扰抑制策略,以使移动终端在确定自身为便携式路由器时,根据该第二干扰抑制判断是否可以接入网络,以及可以工作,或不可以工作的频率。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网络侧设备向移动终端下发第二干扰抑制策略。
步骤202、移动终端判断自身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若判断为是,则转至步骤203;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步骤203、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允许接入。若判断为是,则转至步骤204;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步骤204、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二干扰抑制策略确定发起接入的接入参数,并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在网络侧设备配置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并由网络侧设备将该第二干扰抑制策略通过广播信息或专用信令的方式下发给便移动终端。
其中,该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可以包括:
是否允许便携式路由器接入;和/或,
禁止便携式路由器使用的频率;和/或,
允许便携式路由器使用的频率;和/或,
禁止接入的IMEI号段。
移动终端接收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后,首先判断自身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并当自身为便携式路由器时进一步根据该第二干扰抑制策略确定自身是否可以接入网络。
例如,当移动终端确定自身为便携式路由器,且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则确定自身不可以接入网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干扰抑制策略不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便携式路由器还需要进一步根据该干扰抑制策略、以及自身工作参数确定发起接入的接入参数。
例如,当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使用的频率,和/或,允许便携式路由器使用的频率时,该移动终端需要根据自身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率,以及该禁止使用的频率,确定自身发起接入时的允许使用的频率或禁止使用的频率。
移动终端确定自身发起接入的接入参数后,可以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网络侧设备向移动终端下发第二干扰抑制策略,以使移动终端在确定自身为便携式路由器,且根据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判断自身允许接入网络时,根据该第二干扰抑制策略确定自身发起接入的接入参数,并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提高了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控制的灵活性。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31,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
第一判断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
第二判断模块33,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为便携式路由器时,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处理模块34,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3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所述接入参数下发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接入参数进行接入;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33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禁止所述移动终端接入。
其中,该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得模块35;
所述第二获得模块35,用于从核心网网元获取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或,接收网管系统下发的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或,获取存储单元中的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该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预先配置;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以及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
是否允许便携式路由器接入;和/或,
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
被保护系统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和/或,
禁止使用的频率;和/或,
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33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判断不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不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向所述移动终端下发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无线局域网WLAN射频参数,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在被保护频段上的辐射功率;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期望使用的信道编号。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33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向所述移动终端下发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无线局域网WLAN射频参数: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被保护系统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或在被保护频段上的辐射功率;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期望使用的信道编号。
其中,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需要保护的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允许使用的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工作信道;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最大带外辐射或带内功率回退指示。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41,用于向移动终端下发第二干扰抑制策略,以使所述移动终端在确定自身为便携式路由器,且根据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判断自身允许接入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确定自身发起接入的接入参数,并根据该接入参数进行接入。
其中,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包括:
是否允许便携式路由器接入;和/或,
禁止便携式路由器使用的频率;和/或,
允许便携式路由器使用的频率;和/或,
禁止接入的IMEI号段。
其中,当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策略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使用的频率,和/或,允许便携式路由器使用的频率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允许使用的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获得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
当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便携式路由器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若判断为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所述接入参数下发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接入参数进行接入;
若判断为否,所述网络侧设备禁止所述移动终端接入;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具体为: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不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不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向所述移动终端下发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无线局域网WLAN射频参数,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的IMEI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以及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
其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移动终端的IMEI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从核心网网元获取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或,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网管系统下发的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或,
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存储单元中的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该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预先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
是否允许便携式路由器接入;和/或,
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
被保护系统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和/或,
禁止使用的频率;和/或,
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在被保护频段上的辐射功率;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期望使用的信道编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向所述移动终端下发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无线局域网WLAN射频参数,具体为: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被保护系统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或在被保护频段上的辐射功率;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期望使用的信道编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需要保护的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允许使用的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工作信道;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最大带外辐射或带内功率回退指示。
7.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为便携式路由器时,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入参数,并将所述接入参数下发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接入参数进行接入;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禁止所述移动终端接入;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判断不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不包括禁止便携式路由器接入时,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向所述移动终端下发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无线局域网WLAN射频参数,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判断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还包括:第二获得模块;
所述第二获得模块,用于从核心网网元获取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或,接收网管系统下发的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或,获取存储单元中的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该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预先配置;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MEI,以及IMEI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为便携式路由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
是否允许便携式路由器接入;和/或,
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
被保护系统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和/或,
禁止使用的频率;和/或,
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WLAN射频参数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在被保护频段上的辐射功率;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期望使用的信道编号。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向所述移动终端下发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无线局域网WLAN射频参数: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被保护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被保护系统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或在被保护频段上的辐射功率;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WLAN工作的频段和/或期望使用的信道编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需要保护的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允许使用的频率和/或禁止使用的频率;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在特定频段可使用的信道编号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工作信道;
当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策略包括最大可忍受干扰电平时,所述接入参数包括最大带外辐射或带内功率回退指示。
CN201310444591.7A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469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4591.7A CN104469884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4591.7A CN104469884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884A CN104469884A (zh) 2015-03-25
CN104469884B true CN104469884B (zh) 2018-06-26

Family

ID=52915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4591.7A Active CN104469884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988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6387B1 (ko) * 2005-06-24 2006-11-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휴대인터넷 환경에서 라디오 액세스 스테이션과 액세스콘트롤 라우터 간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426049A (zh) * 2008-12-05 2009-05-0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卡与使用设备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51691A (zh) * 2010-09-19 2011-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热点共享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2340821A (zh) * 2010-07-20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tc设备的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037469A (zh) * 2011-10-08 2013-04-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接入网选择方法、用户设备、系统和选网策略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9386B2 (ja) * 2009-09-07 2012-05-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競合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6387B1 (ko) * 2005-06-24 2006-11-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휴대인터넷 환경에서 라디오 액세스 스테이션과 액세스콘트롤 라우터 간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426049A (zh) * 2008-12-05 2009-05-0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卡与使用设备绑定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340821A (zh) * 2010-07-20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tc设备的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951691A (zh) * 2010-09-19 2011-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热点共享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3037469A (zh) * 2011-10-08 2013-04-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接入网选择方法、用户设备、系统和选网策略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884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2600B (zh) 本地运营商的服务提供
CN103249047B (zh) 无线局域网热点的接入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393605B (zh) 终端、基站及其通信方法
CN104104516A (zh) 一种Portal认证方法和设备
CN103297968B (zh) 一种无线终端认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685743B (zh) 一种接入wlan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11540352B2 (en) Closed loop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multiuser request to send and clear to send handshaking in an advanced wireless network
US1053134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r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US20220022123A1 (en) Network Access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Device
CN11158669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48439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amining message integrity check
CN102892169A (zh) 一种家庭基站实现wlan向3g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4378836A (zh) 一种建立便捷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77668A (zh) 用于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US10057431B2 (en) Charging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gateway device
CN105264958A (zh) 一种承载电路语音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US104628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1AP signaling
CN102891900B (zh) 一种在流量卸载时域名解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11603B2 (en) Servi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469884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Marco Alaez et al. Open‐Source Based Testbed for Multioperator 4G/5G Infrastructure Sharing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CN104735798A (zh) 一种获取配置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4843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非法ap抑制方法及其系统、无线ap
US20150327105A1 (en) Blacklisting techniques for detected set event evaluation
WO2017101627A1 (zh) 一种内容访问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