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9844A -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9844A
CN104469844A CN201310422843.6A CN201310422843A CN104469844A CN 104469844 A CN104469844 A CN 104469844A CN 201310422843 A CN201310422843 A CN 201310422843A CN 104469844 A CN104469844 A CN 104469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bg
pdsn
user terminal
route
wag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28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9844B (zh
Inventor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228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4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7604 priority patent/WO20141613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9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9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控制和承载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接入网系统,所述接入网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关WAG服务器、分组业务数据节点PDSN和一个以上点对点协议数据承载网关PBG;其中,所述方法包括: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时,为用户终端选择承载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的PBG;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通过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控制和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不仅降低了WAG服务器的负荷,有效地提升了WAG服务器的容量和性能,同时也提了升C+W业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电信无线宽带业务整合,即称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the3rd Generation)网络+无线局域网络(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C+W”网络,是中国电信从固网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的重点产品。开通中国电信C+W业务的用户在电信信号覆盖面下可自如选择利用哪种网络上网。
图1为现有的C+W网络架构示意图,终端在接入网络前,需经无线接入网关(WAG,Wireless Access Gateway)服务器认证;接入网络后,进行数据业务传输时,也要通过WAG服务器转发来自网络侧的分组业务数据节点(PDSN,Package Data Service Node)的数据。也就是说,WAG服务器既要处理控制面数据,也要处理承载面数据。
而在中国电信的C+W网络中,WAG服务器属于稀有资源,每个省的WAG服务器只有一个或两个;并且,当有两个WAG服务器时,分为主用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实际工作时,只有主用WAG服务器工作,只有在主用WAG服务器死机时,备用WAG服务器才会工作。
因此,在用户的C+W业务量大时,势必会给WAG服务器带来沉重的负荷,在超负荷工作时,WAG服务器就可能面临死机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能降低WAG服务器的负荷,提升C+W业务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接入网系统,所述接入网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关WAG服务器、分组业务数据节点PDSN和一个以上点对点协议数据承载网关PBG;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承载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的PBG;
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通过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将所述PBG的信息通知用户终端;
由所述用户终端建立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终止请求时,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终止请求时,释放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向所述PDSN发送增加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根据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PDSN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身份识别码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
优选地,所述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向所述PDSN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根据所述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承载通道ID删除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删除承载通道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所述接入网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关WAG服务器、分组业务数据节点PDSN和一个以上点对点协议数据承载网关PBG;其中,
所述WAG服务器,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承载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的PBG;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所述PBG,用于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通过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PBG的信息通知用户终端;以由所述用户终端建立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终止请求时,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PDSN发送增加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还用于,根据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PDSN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身份识别码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PDSN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还用于根据所述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承载通道ID删除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删除承载通道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WAG服务器将控制面数据与承载面数据分离,点对点协议数据承载网关(PBG,Point toPoint Protocol Bearing Gateway)根据WAG服务器发送的增加承载通道请求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在用户终端到PBG的路由、PBG到PDSN的路由均建立完成后,用户终端通过所述PBG与PDSN进行承载数据传输。如此,通过增加PBG来处理承载面数据,降低了WAG服务器的负荷,有效地提升了WAG服务器的容量和性能,由于WAG服务器只需负责处理终端接入C+W网络时的控制面数据,因此,不但增加了WAG的处理能力,也提升了C+W业务的稳定性。此外,所述PBG的数量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扩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C+W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鉴权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鉴权成功后PPP拨号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断开PPP拨号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中,为实现C+W网络中控制与承载的分离,用户终端、WAG服务器和PBG分别需支持下述条件:
1、用户终端支持下述条件:
(1)增加/删除本地到PBG的路由;
(2)解析来自WAG服务器的邀请(Invite)成功响应(200OK)消息中的私有头域;所述消息表示为:
Pbg-Tunnel:IP4;IPaddr=XXX.XXX.XXX.XXX;Port=XXX;tunnelID-id=XXX。
2、WAG服务器支持下述条件:
(1)向PBG发送增加/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2)向用户终端发送Invite200OK消息,在所述Invite200OK消息中添加PBG的私有头域信息;
具体地,所述WAG服务器将从PBG申请的IP地址、端口(Port)号和承载通道ID等参数封装成私有头域,增加到Invite200OK消息中,所述Invite200OK消息的格式如下:
Pbg-Tunnel:IP4;IPaddr=XXX.XXX.XXX.XXX;Port=XXX;tunnelID-id=XXX。
(3)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下线(Bye)请求消息,从所述下线请求消息中获取当前PBG的承载通道ID;
(4)携带TunnelID向PBG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3、PBG支持处理:
(1)接收来自WAG服务器的增加承载通道请求,按照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PDSN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该请求;并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身份识别码(ID,IDentity)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
(2)接收来自WAG服务器的删除承载通道请求,根据所述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承载通道ID删除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删除承载通道响应。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接入网系统,所述接入网系统包括WAG服务器、PDSN和一个以上PBG;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所述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承载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的PBG;
步骤202: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通过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将所述PBG的信息通知用户终端;
由所述用户终端建立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终止请求时,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终止请求时,释放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这里,所述业务终止请求通常指Bye请求。
具体地,所述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向所述PDSN发送增加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根据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PDSN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IP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
优选地,所述PBG接收到WAG服务器发送的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后,向PDSN发起通用路由封装(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隧道注册请求,请求PDSN建立GRE隧道;
PDSN完成GRE隧道建立后,向WAG服务器返回GRE隧道注册响应;
WAG服务器接收到所述GRE隧道注册响应后,向PBG发送增加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接收到WAG服务器发送的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终止请求消息后,从所述业务终止请求消息中获取当前PBG的承载通道ID,向PBG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优选地,所述PBG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WAG服务器向用户终端返回携带有PBG的私有头域信息的Invite成功消息;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Invite成功消息后,在本地建立终端到PBG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PBG的私有头域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PBG的IP地址、端口号、以及承载通道ID;
所述PDSN的私有头域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PDSN的IP地址、端口号、以及流标识;
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WIFI的IP和端口号、PDSN的IP和端口;
所述GRE隧道注册响应消息中携带有PDSN的私有头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终端自动发起统一认证鉴权,在鉴权成功后,向WAG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
具体地,所述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向所述PDSN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根据所述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承载通道ID删除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删除承载通道响应。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接入网系统包括:WAG服务器、PDSN和一个以上PBG;其中,
所述WAG服务器,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承载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的PBG;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所述PBG,用于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通过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PBG的信息通知用户终端;以由所述用户终端建立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终止请求时,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PDSN发送增加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还用于,根据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PDSN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
优选地,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PDSN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还用于根据所述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承载通道ID删除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删除承载通道响应。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接入网系统架构中包括:用户终端、接入节点(AP,Access Point)、接入网鉴权、授权与计帐(AN-AAA,Access Network-Authentication,Accounting,Authorization)服务器、分组业务数据节点(PDSN,Package Data Service Node);其中:
接入节点,用于为用户终端提供WIFI无线链路;
这里,所述接入节点保证用户终端能够接入到网络侧。
AN-AAA服务器,用于为WAG服务器提供鉴权数据、认证数据,并对接入用户进行计费。
PDSN,用于建立用户终端点对点协议(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链路,传输终端业务流到业务网络的路由,对终端业务流进行计费等。
上述接入节点、AN-AAA服务器、PDSN与现有技术中C+W网络中接入网系统的功能相同。
为实现C+W网络中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在本发明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架构中,所述接入网系统架构中还包括:WAG服务器和一个以上PBG;其中,
所述WAG服务器,用于将控制面数据与承载面数据分离;还用于向PBG发送增加或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用于根据所述WAG服务器发送的增加/删除承载通道请求建立/释放PBG到PDSN的路由。
也就是说,所述WAG服务器,用于处理终端接入移动核心网时的信令转换、业务区分与汇聚、业务流路由传输等,对移动核心网屏蔽宽带网络。所述PBG,用于承载从WAG服务器上分离出来的PPP业务数据。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局域网交换机(LANS,Local Areal networkSwitch),用于汇聚各PBG的路由、还用于转发IP报文。
优选地,所述PBG,还用于:
接收到WAG服务器发送的增加承载通道请求后,根据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PDSN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IP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
接收到WAG服务器发送的删除承载通道请求后,根据所述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承载通道ID删除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删除承载通道响应。
优选地,WAG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后,向PDSN发起GRE隧道注册请求,请求PDSN建立GRE隧道;
相应的,PDSN还用于,完成GRE隧道建立后,向WAG服务器返回GRE隧道注册响应;
WAG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所述GRE隧道注册响应后,向PBG发送增加承载通道请求;
WAG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业务终止请求消息后,从所述业务终止请求消获取当前PBG的承载通道ID,向PBG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WAG服务器,还用于在所述PBG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之后,向终端返回携带有PDSN的私有头域信息以及PBG的私有头域信息的Invite成功消息;
所述终端还用于,接收到所述Invite成功消息后,在本地建立终端到PBG的路由。
优选地,所述PBG的私有头域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PBG的IP地址、端口号、以及承载通道ID;
所述PDSN的私有头域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PDSN的IP地址、端口号、以及流标识(Stream ID);
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WIFI的IP和端口、PDSN的IP和端口;
所述GRE隧道注册响应消息中携带有PDSN的私有头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之前,自动发起统一认证鉴权,在鉴权成功后,向WAG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用户终端建立所述用户终端到PBG的路由、所述PBG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之后,通过所述PBG与PDSN进行承载数据传输。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鉴权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终端向WAG服务器发起SIP信令的注册(Register)请求消息。
具体的,终端上的WIFI开关打开,扫描周围的开放热点,并自动连接到优先级较高的热点,随后自动通过WIFI链路向WAG服务器发起Register请求消息。
这里,假设终端扫描到三个开放热点,按照优先级由高到底依次为:ChinaNet_HomeCW、ChinaNet_CW、ChinaNet,那么,终端将自动连接优先级最高的ChinaNet_HomeCW热点。
这里,所述SIP信令的Register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终端的用户身份识别卡所支持的鉴权算法类型。比如,所述鉴权算法可以为蜂窝认证和语音加密算法(CAVE,Cellular Authentication and Voice Encryption algorithm)、或者消息摘要算法5(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5)。
步骤502:WAG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Register请求消息后,选择该Register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一种算法,然后向终端返回越权(Unauthorized)质询消息。
这里,该Unauthorized质询消息中携带有WAG所选鉴权算法对应的鉴权随机数。
步骤503:终端接收到该Unauthorized质询消息后,从该Unauthorized质询消息中解析出鉴权随机数,并由终端的用户身份标识卡按照约定的鉴权算法计算鉴权数据。计算出鉴权数据后,重新向WAG服务器发起Register请求消息。
这里,重新向WAG服务器发起的Register请求消息中同时携带有鉴权随机数和计算得到的鉴权数据。
步骤504~步骤505:WAG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重新发起的Register请求消息后,解析出其中的鉴权随机数和鉴权数据,并将所述鉴权随机数、鉴权数据以及鉴权算法发送到AN-AAA服务器进行鉴权。
步骤506:AN-AAA服务器接收到WAG服务器发送的鉴权数据后,在本地根据鉴权随机数按照鉴权算法计算鉴权数据。
具体地,如果AN-AAA服务器本地计算的鉴权数据和终端计算的鉴权数据一致,则向WAG服务器返回鉴权成功消息,指示鉴权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返回鉴权失败消息。
步骤507~步骤508:WAG服务器接收到AN-AAA服务器发送的鉴权响应消息后,向终端返回所述鉴权响应消息。
这里,终端接收到鉴权响应消息后,以对话框或语音等形式向用户提示鉴权结果。
这里,当终端接收到鉴权成功响应消息后,即鉴权成功后,可进行如图6所示的PPP拨号处理流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鉴权成功后PPP拨号处理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终端向WAG服务器发起邀请(Invite)消息。
在鉴权成功后,用户可通过触发客户端或者打开数据开关来向WAG服务器发起invite消息。
步骤602~步骤603:WAG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后,向终端返回尝试(tring)响应消息,并向PDSN发起GRE隧道注册请求(Register Req)消息,以请求PDSN建立A10接口的GRE隧道。
步骤604:PDSN在建立A10接口的GRE隧道成功后,向WAG服务器返回GRE隧道注册应答(Register Reply)消息。
步骤605:WAG服务器接收到PDSN发送的Register Reply消息后,向PBG发送承载通道建立请求(Tunnel Establish Req)消息。
这里,所述承载通道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有WIFI的IP地址和端口(Port)信息、PDSN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
步骤606~步骤607:PBG接收到WAG服务器发送的承载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后,将执行下述操作:
(1)利用PDSN的IP和端口在本地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
(2)向WAG服务器返回承载通道建立响应(Tunnel Establish Reply)消息。
其中,所述Tunnel Establish Reply消息中携带有通道ID信息。
步骤608:WAG服务器接收到PBG发送的承载通道建立响应消息后,向终端返回invite成功消息。
这里,在该消息中携带有PDSN为终端分配的GRE隧道参数:IP+Port+Stream ID。
步骤609~步骤610:终端接收到WAG服务器返回的invite成功响应消息后,将执行下述操作:
(1)利用PBG分配的通道的IP和端口号在路由表中增加UE到PBG的路由;
(2)启动PPP拨号进程,向PBG发起PPP拨号协商请求消息。
这里,终端为PPP拨号进程配置的参数包括:PBG的IP和端口号、以及PDSN的流标识。
步骤611:PBG接收到终端发送的PPP拨号协商请求后,根据IP地址、端口号找到对应的通道,并把PPP拨号协商请求消息转发到PDSN;
步骤612~步骤613:PDSN通过PBG向终端返回PPP拨号协商应答消息。
这里,在PDSN向终端返回PPP拨号协商应答消息后,可通过质询握手身份验证协议(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进行身份安全认证。
其中,所述CHAP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3次握手认证协议,并不直接传送用户明文密码,通过使用MD5和质询相应机制提供一种安全身份验证。
PPP通道建立成功后,终端通过建立的PPP通道进行数据业务。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断开PPP拨号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终端向PBG发起终止请求(Terminate Req)消息;
这里,当终端不再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会关闭数据开关,向PBG发起Terminate Req请求。
步骤702:PBG向PDSN转发终端发送的终止请求消息;
步骤703~步骤704:PDSN接收到终止请求消息后,释放本地为终端分配的Stream ID,并通过PBG向终端返回终止确认(Terminate Ack)消息;
步骤705~步骤706:终端在等待设定时长后,终止连接;然后向WAG服务器发起下线请求(Bye Req)消息;
这里,所述设定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比如可设为2s。
这里,所述Bye Req消息中携带有X-CT-Tunnel和Pbg-tunnel。
这里,所述X-CT-Tunnel表示PDSN的私有域头信息;所述Pbg-tunnel表示PBG的私有域头信息。
步骤707:WAG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Bye Req消息后,向PDSN发起移除GRE隧道注册请求(Unregister Req)消息;
步骤708:PDSN接收移除注册请求消息后,向WAG返回移除GRE隧道注册应答(Unregister Reply)消息;
步骤709:WAG服务器接收到PDSN发送的Unregister Reply消息后,向PBG发起承载通道删除请求(Tunnel Del Req)消息;
这里,所述Tunnel Del Req消息中携带有PDSN为终端分配的通道ID。
这里,所述通道ID,也即Tunnel ID。
步骤710~步骤711:PBG接收到WAG服务器发送的承载通道删除请求消息后,根据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通道ID删除建立的通道,然后向WAG服务器返回承载通道删除应答(Tunnel Del Reply)消息。
步骤712:WAG服务器接收到PBG发送的Tunnel Del Reply消息后,向终端返回下线成功响应消息。
本发明中,所述终端可为终端、或为平板电脑、或为智能电视等终端。
本发明可通过增加PBG来处理承载面数据,不仅能够降低WAG服务器的负荷,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WAG服务器的容量和性能,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提升C+W业务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接入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关WAG服务器、分组业务数据节点PDSN和一个以上点对点协议数据承载网关PBG;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承载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的PBG;
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通过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将所述PBG的信息通知用户终端;
由所述用户终端建立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终止请求时,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终止请求时,释放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向所述PDSN发送增加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根据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PDSN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身份识别码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包括:
所述WAG服务器向所述PDSN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根据所述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承载通道ID删除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删除承载通道响应。
7.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关WAG服务器、分组业务数据节点PDSN和一个以上点对点协议数据承载网关PBG;其中,
所述WAG服务器,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承载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的PBG;通知所述PBG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所述PBG,用于建立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通过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传输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关的所述业务的承载面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PBG的信息通知用户终端;以由所述用户终端建立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PBG之间的路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终止请求时,通知所述PBG释放所述PBG到所述PDSN之间的路由。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PDSN发送增加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还用于,根据所述增加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PDSN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建立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携带有PBG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承载通道身份识别码ID的增加承载通道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AG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PDSN发送删除承载通道请求;
所述PBG,还用于根据所述删除承载通道请求中携带的承载通道ID删除PBG到PDSN的路由,并向WAG服务器返回删除承载通道响应。
CN201310422843.6A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Active CN104469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2843.6A CN104469844B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PCT/CN2013/087604 WO2014161319A1 (zh) 2013-09-16 2013-11-21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2843.6A CN104469844B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844A true CN104469844A (zh) 2015-03-25
CN104469844B CN104469844B (zh) 2019-09-20

Family

ID=5165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2843.6A Active CN104469844B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9844B (zh)
WO (1) WO201416131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128A (zh) * 2002-05-29 2003-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与业务功能分离的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CN101047619A (zh) * 2006-03-31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多播及广播业务的系统
CN101102265A (zh) * 2006-07-06 200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业务接入的控制和承载分离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01123549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及其实现通信的方法
US20120082161A1 (en) * 2010-10-05 2012-04-0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ffic offloading at a rou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4548C (zh) * 2002-05-29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128A (zh) * 2002-05-29 2003-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与业务功能分离的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CN101047619A (zh) * 2006-03-31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多播及广播业务的系统
CN101102265A (zh) * 2006-07-06 200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业务接入的控制和承载分离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01123549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接入网系统及其实现通信的方法
US20120082161A1 (en) * 2010-10-05 2012-04-0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ffic offloading at a rou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844B (zh) 2019-09-20
WO2014161319A1 (zh)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0594B (zh) 一种移动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统一接入方法及系统
KR101545879B1 (ko) 이용자 엔티티에 네트워크 액세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43226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key o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9001659B2 (en) OpenFlow enabled WiFi management entity architecture
CN112584371B (zh) 漫游信令消息发送的方法、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EP1597866B1 (en) Fast re-authentication with dynamic credentials
KR101002799B1 (ko)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 및 상기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이동 노드의 인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22512A (ko) 네트워크 보안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EP2293611A1 (en) A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server for network authentication
EP2981130A1 (en) Communication manag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64605B (zh) 一种多主机网络的aaa系统及认证方法
CN101959177B (zh) 从非WiFi网络向WiFi网络切换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3781073B (zh) 移动用户固网的接入方法及系统
US77155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authentica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EP3354053B1 (en) Improved handling of communication exchanges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n user equipment
CN101707773A (zh) Wlan接入网关、移动网与无线宽带网的融合方法和系统
CN107431953A (zh) 业务流分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84365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84044A (zh) 地址校验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JP2014154966A (ja) 通信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03974223B (zh) 无线局域网络与固网交互中实现认证及计费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13930B (zh) 一种实现用户终结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69844A (zh) 一种实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方法及接入网系统
CN103124443A (zh) 多个核心网与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的互联装置及方法
WO2012022212A1 (zh) 用户设备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6

Address after: Yuhuat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2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