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9785A -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9785A
CN104469785A CN201310435006.7A CN201310435006A CN104469785A CN 104469785 A CN104469785 A CN 104469785A CN 201310435006 A CN201310435006 A CN 201310435006A CN 104469785 A CN104469785 A CN 104469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station
subscriber equipment
adjacent area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50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9785B (zh
Inventor
闫渊
王军
程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350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9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9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9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所属微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设置时频资源可以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因此,本发明使得覆盖同一区域的多微站协同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避免多微站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数据统计,70%~80%的数据业务均发生在室内,室内覆盖的好坏是影响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D-LTE)系统的数据业务发展的关键。一般地,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常规网络覆盖方案仅对酒店、机场和高档写字楼等建筑物的深层室内覆盖采用室分系统,而对大量的其他建筑物,如密集居民区、商铺或小型酒店等,只能靠室外宏站进行网络室内覆盖和提供传输业务数据的容量。
按照目前的频率规划,TD-LTE系统采用传输业务数据的频段比较高,如1.9GHz频段、2.3GHz频段和2.6GHz频段,其中,2.3GHz频段仅能用于室内的业务数据传输。一方面,相比于采用低频段传输业务数据的系统,高频段传输业务数据的传播损耗和穿透损耗大,因而深度覆盖挑战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天面资源日益紧张,居民对辐射的过度担忧使得新增宏站天面的难度极高。因此,如果仅用现有系统的宏站站址部署TD-LTE系统的宏站,则无法满足室内传输业务数据的需要,特别是考虑到密集居民区的场景,其用户集中、业务数据传输量巨大,然而其场景又具有楼群密集、间距近、穿透损耗大及宏站建设困难的特点,因此其室内网络覆盖和容量都急需改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微站(Pico cell),该微站体积比较小,且易于部署。微站的站型可以分为两种,一体化微站和分布式微站。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体化微站和分布式微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图1中的左边为一体化微站,一体化外展的特点是基带、主控、传输及射频功能位于同一机壳,相比分体式微站,其工程安装简单,但业务数据要传输到安装地点;在图1中的右边是分布式微站点是将收发业务数据的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和传输业务数据的射频拉远单元(RRU)分离,通过光纤连接,优点在于便于扩容、级联及多小区合并等功能灵活应用,降低同频干扰。
随着微站技术的发展,一体化微站在部署时还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技术部署一体化微站的组网示意图,其中,在回传业务数据的光纤上设置回传模块,回传模块再通过网线连接到一个或多个一体化微站上,在接续传输业务数据的同时,回传模块还可以进行以太网供电(PoE),回传模块也可以级联,以支持更多的一体化微站。
微站在具体设置时需要考虑以下指标参数:
天线数,采用2通道方式,即2发射2接收功能的通道,采用集成方式;
发射功率,采用2通道方式,每通道为5瓦作为界定范围;
体积重量,设置在10升及10公斤以内。
综上,目前TD-LTE系统的微站支持2.6GHz频段上的20兆或40兆带宽,以及200个激活用户设备,传输采用快速以太网(FE)或千兆以太网(GE)有线回传,供电采用直流-48伏远供或交流220伏就地取电,且采用集成天线方式进行一体化微站设置。
TD-LTE系统中的微站应用场景为密集居民区,用于网络的深度覆盖和大容量需求,密集居民区具有楼群多而密集、间距近及穿透损耗大等特点。根据场外测试结果可以得知,由于微站的发射功率较低且集成天线使得天线增益也较低,对于大型的密集居民区需要多个微站进行覆盖。然后,相比于宏站,单位面积内微站部署数目更多,要解决的网络室内覆盖环境更加复杂,可部署位置也会受到诸如便于伪装或能提供电源地方的各种条件限制,集成天线的方向性比较差等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微站优化部署比宏站困难的多。因此,微站部署产生的问题是同一区域可能同时被多个微站重叠覆盖,在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时之间就会产生干扰,影响用户设备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使得覆盖同一区域的多微站协同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避免多微站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系统,该系统能够使得覆盖同一区域的多微站协同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避免多微站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该装置能够使得覆盖同一区域的多微站协同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避免多微站之间的干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的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所属微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
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所述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当用户设备测量得到RSRP小于设置的门限值时,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为邻区微站干扰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区微站干扰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有邻区微站,如果有,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如果没有,直接为用户设备分配传输业务数据的时频资源。
当所述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所述调度信息为:为用户设备分配的物理小区标识PCI、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
所述指示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为:
指示邻区微站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
指示邻区微站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指示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如果是,指示邻区微站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该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当所述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所述调度信息为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所述指示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为:
所属微站及所属微站指示邻区微站根据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为用户设备建立采用MBSFN的虚拟小区,通过该虚拟小区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
所述建立采用MBSFN的虚拟小区的过程为:
指示邻区微站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指示邻区微站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该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如果否指示邻区微站,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所属微站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后,将自身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帧设置为用户设备的MBSFN下行子帧,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与邻区微站设置的一致,且传输业务数据时避开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避开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
所述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
根据该用户设备的需求数据量与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数据量占邻区微站的总时频资源的比例,确定所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系统,包括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及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其中,
用户设备,用于上报测量报告信息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及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所设置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业务数据;
用户设备所属微站,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所述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邻区微站,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在用户设备所属微站的指示下根据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
当所述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还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还用于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当所述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还用于调度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后,将自身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帧设置为用户设备的MBSFN下行子帧,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还用于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如果否,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判断模块及指示模块,其中,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
指示模块,用于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所述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当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指示模块,还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当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还包括设置模块,
指示模块,还用于调度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及设置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所述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当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当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设置模块,还用于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如果否,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用户设备所属微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设置时频资源可以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这样,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及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的时频资源相同,或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在与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的相同时频资源上,承载其他业务数据,该其他业务数据的传输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的传输。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系统及装置使得覆盖同一区域的多微站协同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避免多微站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体化微站和分布式微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部署一体化微站的组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在自身设置时频资源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不是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在自身设置时频资源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站间协作通信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结构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结构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从背景技术可以看出,由于微站的覆盖区域面积小且发射功率比较低,在部署时比较密集,导致多微站的覆盖区域出现重合,使得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时,可能会受到覆盖重合区域的邻区微站传输其他的业务数据的干扰,影响用户设备的体验。因此,本发明的用户设备所属微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设置时频资源可以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这样,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及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的时频资源相同,或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在与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的相同时频资源上,承载其他业务数据,该其他业务数据的传输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的传输,这样,就防止了覆盖重合区域的多微站之间的干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301、用户设备所属微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
在本步骤中,用户设备接入所属微站后,分别检测邻区微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当检测得到邻区微站的RSRP小于设置的门限值,该门限值根据经验设置,如设置为6dB,则上报邻区微站干扰的测量报告信息;
步骤302、用户设备所属微站确定用户设备是否上报了邻区微站干扰的测量报告信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303;
在本步骤中,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会同时接入管辖区域内的其他用户设备,其他用户设备也会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上报测量报告信息,这时,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就可以将所有接入管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分为两类,一类为有邻区微站干扰的用户设备,按照步骤304执行,另一类则是无邻区微站干扰的用户设备,按照步骤303过程执行;
步骤303、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不进行任何特殊处理,为该用户设备分配时频资源后,传输业务数据;
步骤304、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该用户设备分配时频资源后,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在自身设置时频资源,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具体地说,在TD-LTE系统中,对于采用不同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步骤304的实现有两种方案,以下分别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在自身设置时频资源的方法流程图,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是LTE系统引入的新传输模式,采用的导频信号是CSI-RS和DMRS,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401、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该用户设备分配时频资源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物理小区标识(PCI)、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步骤402、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接收到调度信息后,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
在本步骤中,模3相同的邻区PCI为:该邻区PCI除以3的余数与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除以3的余数相同,这样所属微站和邻区微站的CRS位置相同,以避免所属微站和邻区微站的CRS位置不同而造成为用户设备传输的业务数据的速率不匹配;
步骤403、用户设备邻区微站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则执行步骤404;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5;
在本步骤中,所述负载门限值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的;
步骤404、用户设备邻区微站确认自身负载较轻,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
在本步骤中,所述分配同样的PDSCH实际上就是分配相同位置的资源块(RB);
步骤405、用户设备邻区微站确认自身负载较重,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在本步骤中,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RSRP及信干噪比(SINR)都较高,高于邻区微站所设置的RSRP门限值及高于邻区微站所设置的SINR门限值。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不是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在自身设置时频资源的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501、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该用户设备分配时频资源后,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在本步骤中,调度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步骤502、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接收到调度信息后,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504;
步骤503、用户设备邻区微站确认自身负载较重,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步骤504、用户设备邻区微站确认自身负载比较轻,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要配置的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资源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
在该步骤中,实际上就是根据该用户设备的需求数据量与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数据量占邻区微站的总时频资源的比例,确定所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比如其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数据量是该用户设备的需求数据量的3倍,则将邻区微站的总时频资源的1/4配置为用户设备的MBSFN资源,也就是分配给用户设备的MBSFN下行子帧;
步骤505、用户设备所属微站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后,将自身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帧设置为用户设备的MBSFN下行子帧,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在本步骤中,对于用户设备所属微站来说,对应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MBSFN资源是普通下行子帧,如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MBSFN资源将下行子帧3配置为MBSFN子帧,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则将自身对应的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帧3配置为为用户设备分配的MBSFN子帧;
在本步骤中,用户设备使用TM3业务数据传输模式传输业务数据,基于CRS解调,在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部分与邻区微站设置的一致;
在本步骤中,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为用户设备设置完MBSFN下行子帧后,发送为用户设备设置完成MBSFN下行子帧消息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步骤506、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在该步骤中,实际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是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的部分,另一部分则被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的OFDM符号部分所占用;
使用这种方法,则是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和邻区微站设置了一个动态虚拟小区,共同采用设置的MBSFN资源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
图4所述的过程相比于图5所述的过程,根据灵活简单,但是需要用户设备支持LTE系统中的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而图5所述的过程则可以兼容采用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和采用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块的用户设备,并且由于用户设备感觉是接收到一个虚拟合并的虚拟小区传输的业务数据信号,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可能在多个微站间频繁切换的概率。
当然,如果在一个微站中所管辖的区域内同时存在支持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又存在支持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且这些用户设备都被判定有邻区微站,则可以结合实施图4所述的过程及图5所述的过程,即在微站上设置MBSFN下行子帧对支持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传输,又在邻区微站上设置与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相同时频资源支持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传输。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站间协作通信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及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其中,
用户设备,用于上报测量报告信息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及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所设置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业务数据;
用户设备所属微站,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邻区微站,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在用户设备所属微站的指示下根据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
在该系统中,当所述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还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还用于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在该系统中,当所述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还用于调度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后,将自身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帧设置为用户设备的MBSFN下行子帧,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还用于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如果否,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在该系统中,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还用于在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与邻区微站设置的一致,且所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时避开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还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避开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结构一示意图,包括:收发模块、判断模块及指示模块,其中,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
指示模块,用于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该结构实际上就是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当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指示模块,还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当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还包括设置模块,
指示模块,还用于调度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
设置模块,还用于将自身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帧设置为用户设备的MBSFN下行子帧,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与邻区微站设置的一致,且所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时避开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结构二示意图,包括:接收模块及设置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该结构实际上就是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当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当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设置模块,还用于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如果否,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在该结构中,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避开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
以上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所属微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 
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所述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备测量得到RSRP小于设置的门限值时,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为邻区微站干扰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区微站干扰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有邻区微站,如果有,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如果没有,直接为用户设备分配传输业务数据的时频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所述调度信息为:为用户设备分配的物理小区标识PCI、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 
所述指示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为: 
指示邻区微站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 
指示邻区微站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指示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如果是,指示邻区微站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 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该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所述调度信息为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所述指示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为: 
所属微站及所属微站指示邻区微站根据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为用户设备建立采用MBSFN的虚拟小区,通过该虚拟小区为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采用MBSFN的虚拟小区的过程为: 
指示邻区微站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指示邻区微站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该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如果否指示邻区微站,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所属微站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后,将自身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帧设置为用户设备的MBSFN下行子帧,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与邻区微站设置的一致,且传输业务数据时避开所述MBSFN下行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避开所述MBSFN下行 子帧中承载的PDCCH占用的OFDM符号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 
根据该用户设备的需求数据量与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数据量占邻区微站的总时频资源的比例,确定所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 
8.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及用户设备邻区微站,其中, 
用户设备,用于上报测量报告信息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及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所设置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业务数据; 
用户设备所属微站,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所述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邻区微站,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在用户设备所属微站的指示下根据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还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还用于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传输邻 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所述用户设备所属微站,还用于调度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后,将自身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帧设置为用户设备的MBSFN下行子帧,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还用于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如果否,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11.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判断模块及指示模块,其中,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邻区微站; 
指示模块,用于将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指示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所述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备为TM9业务 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指示模块,还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邻区微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备为非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还包括设置模块, 
指示模块,还用于调度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到用户设备邻区微站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 
14.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及设置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在所属微站的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设置时频资源,所述设置时频资源为:为用户设备分配与所属微站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将用户设备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影响用户设备业务数据传输的邻区微站所管辖的用户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备为TM9业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PDSCH信息、DMRS信息和数据信息;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CI,为用户设备设置模3相同的邻区PCI;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否,为用户设备分配同样的PDSCH,及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同样的业务数据;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PDSCH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备为非TM9业 务数据传输模式的用户设备时,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调度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 
设置模块,还用于确定自身负载是否超过设置的负载门限值,如果是,在所属微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输邻区微站所管辖的非受干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并降低为这些非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发射功率;如果否,根据所接收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量需求信息及自身服务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确定的配置的MBSFN资源的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MBSFN下行子帧后,将为用户设备所分配的MBSFN下行子帧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所属微站,在配置的MBSFN下行子帧上,传输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 
CN201310435006.7A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4469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5006.7A CN104469785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5006.7A CN104469785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785A true CN104469785A (zh) 2015-03-25
CN104469785B CN104469785B (zh) 2019-03-12

Family

ID=5291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5006.7A Active CN104469785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978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864A (zh) * 2015-07-07 2017-01-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无线接入节点下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70962A1 (zh) * 2015-10-31 2017-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WO2018227496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345099A (zh) * 2020-02-05 2020-06-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6061A1 (en) * 2003-10-30 200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ed reus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20734A (zh) * 2008-11-28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CN101998412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配频率资源的方法、家庭基站管理系统及毫微微基站
CN102497671A (zh) * 2011-12-02 2012-06-13 北京邮电大学 家庭基站干扰自适应的频率分配方法和家庭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6061A1 (en) * 2003-10-30 200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ed reus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20734A (zh) * 2008-11-28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CN101998412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配频率资源的方法、家庭基站管理系统及毫微微基站
CN102497671A (zh) * 2011-12-02 2012-06-13 北京邮电大学 家庭基站干扰自适应的频率分配方法和家庭基站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864A (zh) * 2015-07-07 2017-01-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无线接入节点下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70962A1 (zh) * 2015-10-31 2017-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US10681685B2 (en) 2015-10-31 2020-06-0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11558865B2 (en) 2015-10-31 2023-01-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WO2018227496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343830B2 (en) 2017-06-15 2022-05-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345099A (zh) * 2020-02-05 2020-06-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及装置
WO2021155512A1 (zh) * 2020-02-05 2021-08-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及装置
CN111345099B (zh) * 2020-02-05 2023-0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785B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hosh et al.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N103703834B (zh) 一种用于控制用户设备ue移动性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用户设备
CN105247927B (zh)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和终端装置
CN102792717B (zh) 针对异构网络的控制信道干扰管理
CN102202400B (zh) 一种资源占用方式的指示及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066194B (zh) 数据传输调度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KR101812399B1 (ko) 상향/하향 링크 배치의 지시, 확정 방법 및 기지국, 단말
CN105556994A (zh) 用于在覆盖增强模式中操作的用户设备、演进型节点b和方法
CN105744560B (zh) 一种确定服务基站、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54949A (zh) 用于在异构通信系统中进行随机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16326A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d2d)发现的自适应静默机制
CN106605378A (zh) 用于减少干扰的天线辐射图案选择
CN107005342A (zh) 异构网络通信系统
CN104780549A (zh) 物理信道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202821A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干扰避免方法和装置
CN105515721A (zh) 比特位数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4936294A (zh) 一种蜂窝通信和设备到设备通信共存的方法及系统、装置
CN107306446B (zh) 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63409A (zh) 用于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分布式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08626A (zh) 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用户设备
CN103313337B (zh) 一种消除小区间下行干扰的方法
CN104469785B (zh) 一种微站间协作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199975A (zh) 一种分布式载波聚合多室内联合基站系统
CN103687007B (zh) 一种时隙分配信息的通知、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Shakir et al. Analytical bounds on the area spectral efficiency of uplink heterogeneous networks over generalized fading chann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