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9780B - 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9780B
CN104469780B CN201410648473.2A CN201410648473A CN104469780B CN 104469780 B CN104469780 B CN 104469780B CN 201410648473 A CN201410648473 A CN 201410648473A CN 104469780 B CN104469780 B CN 104469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downlink timeslot
base station
resource
frequency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84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9780A (zh
Inventor
崔琪楣
陶小峰
刘银钧
韩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4106484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9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9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9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包括:S1:上传用户终端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S2:通过遗传算法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S3:通过特定时隙分配结果进行频率资源分配;S4:通过对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计算、交叉、变异、迭代收敛过程;S5:输出最优结果并下发上下行时隙资源以及频率资源分配结果。本发明通过用户位置信息以及天线配置信息,进行上下行时隙资源、以及频率通信资源二维联合分配,相比传统仅仅针对频率资源的一维资源分配,该策略能更大程度地实现系统容量最大化。且遗传算法的采用,能够大大降低分配过程的运算复杂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的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和电子平板电脑数量的不断增加,高速率的无线多媒体业务将呈现指数式的增长。然而由于IMT-Advanced系统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覆盖和业务提供方式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其仍存在小区覆盖,系统容量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当前日益增长的本地数据共享业务需求给IMT-Advanced系统的容量和覆盖以及服务灵活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业务提供模式在适应本地业务的发展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为了缓解移动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提高本地业务的灵活性给基础设备建设带来的压力,Device-to-Device(D2D)通信已经被认为是3GPP LTE-A中的关键技术。
D2D(Device-to-Device),即终端直通技术,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而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即基站)进行转发。D2D技术本身的短距离通信特点和直接通信方式使其具有如下优势:
1.终端近距离直接通信方式可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延迟和较低的功耗,并且对基站进行业务卸载;
2.利用网络中广泛分布的用户终端以及D2D通信链路的短距离特点,可以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获得资源空分复用增益;
3.D2D的直接通信方式能够适应如无线P2P等业务的本地数据共享需求,提供具有灵活适应能力的数据服务;
4.D2D直接通信能够利用网络中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的通信终端以拓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D2D模式下有若干种资源复用的方式。一种典型的资源复用方式为:在蜂窝用户和D2D用户共存的场景下,所有D2D用户复用整个频带资源来通过直连的方式进行通信。在这种复用方式下,D2D用户之间的干扰将会严重影响到系统的吞吐量。尤其在数据传输高峰时期,当D2D用户对比例急剧增加时,如何有效地对系统的时频资源进行分配,降低D2D用户之间的干扰,最大限度的提升系统的容量,成为非常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一个问题。
D2D模式也是60GHz室内短距离无线通信中的经典场景。60GHz的室内通信一般采用IEEE 802.15协议,其中也存在如何给各个终端分配时隙/资源的问题。IEEE 802.15协议中经典的纯TDMA的多址/时隙分配方式,对资源有极大的浪费。因此,找寻在可接受的复杂度范围内使得系统通信容量最大化的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如何提供一种针对Deviceto Device模式下的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的二维联合分配方案,在可接受的复杂度范围内,相比传统的资源分配方式,实现D2D通信系统容量的最大化的关键问题。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S1:上传用户终端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
S2:通过遗传算法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
S3:通过特定时隙分配结果进行频率资源分配;
S4:通过对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计算、交叉、变异、迭代收敛过程;
S5:输出最优结果并下发上下行时隙资源以及频率资源分配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用户终端根据GPS定位系统、基站辅助定位系统和/或Wifi定位系统获取自身的位置,以及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将信息反馈给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用户终端对自身的天线波束配置信息进行量化编码,以及将量化编码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反馈给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基站依据遗传算法准则进行初始化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过程将生成大小为P的种群,其中,所述种群包括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P大于等于1。
具体地,生成的所述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编码内容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基站对P种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的每一种确定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构建P个干扰图,以及进行P种对应的频率资源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构建干扰图后,通过贪婪算法准则进行干扰图着色,其中,着色过程分为两次着色过程。
具体地,所述着色过程为:首次着色过程为每一个节点至少有一种颜色和/或资源分配,第二次着色为每一个节点有预设值的种类颜色和/或资源分配,其中,每一个节点最终着色大于等于一种颜色。
为此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装置,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上传用户终端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
初始化模块,用于通过遗传算法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
分配模块,用于通过特定时隙分配结果进行频率资源分配;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对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计算、交叉、变异、迭代收敛过程;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最优结果并下发上下行时隙资源以及频率资源分配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上传模块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用户终端根据GPS定位系统、基站辅助定位系统和/或Wifi定位系统获取自身的位置;
第一反馈单元,用于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将信息反馈给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上传模块还包括:
编码单元,用于用户终端对自身的天线波束配置信息进行量化编码;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将量化编码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反馈给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化模块还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基站依据遗传算法准则进行初始化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过程将生成大小为P的种群,其中,所述种群包括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P大于等于1。
具体地,生成的所述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编码内容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基站对P种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的每一种确定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构建P个干扰图,以及进行P种对应的频率资源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
着色单元,用于构建干扰图后,通过贪婪算法准则进行干扰图着色,其中,着色过程分为两次着色过程。
具体地,所述着色过程为:首次着色过程为每一个节点至少有一种颜色和/或资源分配,第二次着色为每一个节点有预设值的种类颜色和/或资源分配,其中,每一个节点最终着色大于等于一种颜色。
本发明所公开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首先采用二进制编码方案对小区中所有的通信个体进行上下行时隙初始化分配即编码。并依据遗传算法的原则,提供多个编码个体作为初始化种群,进一步地,用户将自身的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上报给基站/接入点,更进一步地,基站/接入点依据用户的二进制编码方案对应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以及位置信息,构建通信网络的干扰图,对种群中的每一个编码个体对应的干扰图进行贪婪着色即资源分配,并评估得出对应的分配方案的系统容量,将得到的系统容量作为每一个个体的适应度。最后,依据遗传算法及分配方案的适应度,进行交叉、变异迭代操作,直到连续N次迭代的输出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变化范围小于阈值W,输出迭代收敛中的最优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中涉及到的端到端通信的传输场景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中涉及到的端到端通信中上下行时隙不同分配策略所产生干扰示意图;
图4(a)示出了实施例1对应的未经着色(资源分配)的干扰示意图;
图4(b)示出了实施例1对应的经过着色(资源分配)的干扰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步骤S1:上传用户终端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
具体地,步骤S1还包括:用户终端根据GPS定位系统、基站辅助定位系统和/或Wifi定位系统获取自身的位置,以及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将信息反馈给基站。进一步地,步骤S1还包括:用户终端对自身的天线波束配置信息进行量化编码,以及将量化编码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反馈给基站。
进一步地,每一对D2D用户组将自身发射机、接收机的位置信息,以及发射机的天线配置,尤其是波束宽度信息通过上行数据共享信道反馈给基站/接入点;基站/接入点接收、解码并存储M对D2D用户中每一对的发射机、接收机位置信息,以及发射机的天线配置,尤其是波束宽度信息。
步骤S2:通过遗传算法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
具体地,步骤S2还包括:基站依据遗传算法准则进行初始化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过程将生成大小为P的种群,其中,所述种群包括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P大于等于1。且生成的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编码内容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基站对通信用户的上下行时隙进行编码,编码规则为二进制编码:上行为0,则下行为1;或上行为1,则下行为0,编码之后,种群中P个二进制编码个体中每一个个体的编码位数等于D2D用户对数M。且每一个通信用户对应一位二进制数,而所有M个D2D用户对应一个位数为M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基站依据生成的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内容确定对应的每一个D2D用户组的上下行时隙分配。且共有P种分配可能,基站对P种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的每一种确定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进行频率资源分配。
步骤S3:通过特定时隙分配结果进行频率资源分配。
具体地,步骤S3还包括:基站对P种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的每一种确定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构建P个干扰图,以及进行P种对应的频率资源分配。进一步地,构建干扰图后,依据经典着色法的原则,即有链路连接的节点不可以分配以相同的颜色进行资源分配,通过贪婪算法准则进行干扰图着色,其中,着色过程分为两次着色过程。
具体地,干扰图的构建过程为:具体地,不失一般性,对于端到端通信用户对m1与m2,首先判定用户对m2是否处于用户对m1的发射波束覆盖范围内,若不处于覆盖范围内,则判定两者的干扰标志位为0,若用户对m2处于用户对m1的发射波束覆盖范围内,则进一步判断两者距离是否处于安全距离外,若两者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则判定两者的干扰标志位为0,若用户对m2处于用户对m1的发射波束覆盖范围内,则进一步判断两者距离是否处于安全距离外,若两者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则判定两者的干扰标志位为1。
进一步地,基站对于所有M个D2D用户组构建干扰图,每一个D2D用户组视为图中的一个节点,若D2D用户对m1与m2之间的干扰标志位为1,则两者之间有链路连接,若D2D用户对m1与m2之间的干扰标志位为0,则两者之间无链路连接,M个D2D用户组两两之间均需要遍历,若干扰图中某两个节点之间有链路连接,则代表相关节点不可以被分配给相同的频率资源进行通信。
具体地,着色过程为:首次着色过程为每一个节点至少有一种颜色和/或资源分配,第二次着色为每一个节点有预设值的种类颜色和/或资源分配,其中,每一个节点最终着色大于等于一种颜色。
进一步地,首次着色过程中,节点选择顺序为随机选择,第二次着色过程中,节点选择顺序为从权重大的点到权重小的点进行遍历。节点权重的计算结果大小与该节点所代表的端到端通信用户对的速率、相互之间距离、路损衰落成比例。
更进一步地,完成对P个初始化种群个体进行干扰图建立以及资源分配之后,每一个种群个体均进行适应度计算,每一个种群个体的适应度与其对应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方式、频率资源分配方式成比例,其交叉、变异操作针对对象为上一代的,经过了适应度计算的种群个体。算法需要经过若干次迭代操作,迭代收敛的判定标准为连续N次迭代中最优个体的适应度值变化范围小于阈值W,迭代收敛之后,输出最优个体的值作为最终结果,并将其对应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频率资源分配方式通过下行信道告知相关用户终端。
步骤S4:通过对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计算、交叉、变异、迭代收敛过程。
具体地,基站根据存储的M对D2D用户组进行初始化上下行时隙分配,采用的编码规则为二进制编码,若0代表上行时隙,则1代表下行时隙;若0代表下行时隙,则1代表上行时隙,则每一个初始化时隙分配编码序列为包含M个二进制比特的序列,其中每一个比特代表第m(1<<m<<M)个D2D用户组的时隙分配。
进一步地,基站随机产生I个二进制编码序列,每个编码序列包含M个二进制比特,生成的I个二进制编码序列中,两两之间的编码序列内容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基站依据初始化生成的I个编码序列初始化生成其对应I个的干扰图。其具体步骤为:对于第i个编码序列,其中(1<<i<<I),基站依据其编码序列内容对M个D2D用户组进行上下行时隙分配,并生成M个D2D用户组的信号发射波束场景图Fi;发射波束场景图Fi包含了确定的M个D2D用户组上下行时隙通信状况,确定的波束覆盖情况。因此基站针对发射波束场景图Fi,如图2所示,对其中包含的M个D2D用户进行干扰图生成;基站/接入点建立一个M行M列的干扰矩阵,并将值全部初始化为0;基站/接入点以先行后列或先列后行的方式,进行M*M次循环计算,以更新用户干扰矩阵的值;当基站运算到第m1行m2列时,其判定意义为:判定第m1组D2D用户组中的发射机对第m2组D2D用户组中的接收机的干扰情况。其判定过程为:判定m2组D2D用户对的接收机是否处于m1组D2D用户对发射机的波束覆盖范围内,若不处于,则干扰标志位置为0,相应干扰矩阵的m1行m2列也赋值为0,若m2组D2D用户对的接收机处于m1组D2D用户对发射机的波束覆盖范围内,则判定两者的距离Lm1,m2是否大于安全距离Lsafe。若Lm1,m2>>Lsafe,则干扰标志位置为0,相应干扰矩阵的m1行m2列也赋值为0,若Lm1,m2<Lsafe,则干扰标志位置为1,相应干扰矩阵的m1行m2列也赋值为1;经过上述操作后,干扰矩阵即生成,则对应的干扰图也生成完成,如图3所示。
更进一步地,对生成的干扰图进行贪婪着色:具体地,首先保证每一个节点均有一种颜色,即保证每一对D2D用户组均有资源进行通信。对于干扰图中的M个节点,循环M次,每次随机选择一个节点m进行着色,假设着色资源池为RPall,节点m相邻所有节点当前着色的资源池为RPNeighbor,m,则节点m的着色内容为从资源池RPm中随机选择的任一资源。其中RPm=RPall-RPNeighbor,m;其次,对每一个节点尽可能地着色以最多的颜色数目(即实现系统容量最大化)。具体过程为,一次遍历所有的M个节点用户组,遍历顺序为从节点权重值最大的节点开始到权重值最小的节点结束。每次迭代过程中,假设着色资源池为RPall,节点m相邻所有节点当前着色的资源池为RPNeighbor,m,则节点m的着色内容为资源池RPm中的所有资源。其中RPm=RPall-RPNeighbor,m
具体地,节点m的权重值确定方式依据公式:wm
其中,dm为节点m代表的D2D用户对中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评估适应度:完成上述操作的资源分配之后,即可以评估I个初始化的二进制编码序列所对应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下所能达到的系统容量。设第i(1<<i<<I)个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系统容量为Ri,则接下来进行遗传算法的相关操作。对于序列I,其适应度为:
其中,Bm为对应的第m(1<<m<<M)个D2D用户对被分配的资源的带宽。
进一步地,自然选择:采用轮盘选择法,在该法则中,各个个体的选择概率与其适应度值成正比。具体地,个体i被选择的概率为
设定自然选择次数为Cselection,且Cselection为偶数,则经过Cselection次轮盘选择法之后,共有Cselection个优质个体被选择出来进行下一步操作,并设定优选个体的集合为Iselected
进一步地,交叉操作:对优选个体集合Iselected中Cselection个个体进行两两随机组合,并对组合到一个组内的两个个体进行交叉操作,具体为:在编码长度为M的个体串中随机选择若干个连续交叉点位Cross_Point,则对这些Cross_Point个二进制比特进行相互交换;如在M=12的个体中,选择交叉点位Cross_Point为第9个到第12个二进制比特,则有:个体1:10100011(交叉点位)1001;个体2:10011100(交叉点位)1010;交叉操作之后的结果为:个体1:10100011(交叉点位)1010;个体2:10011100(交叉点位)1001。
进一步地,变异操作:经过了交叉操作之后,在I个个体集合中以选择概率pselection进行个体选择,选中的个体中M个比特中的每一个比特位以变异概率pmutation随机选择比特位进行变异。变异的具体规则为:被选中的比特位进行取反操作进行变异。
进一步地,迭代收敛操作:迭代操作收敛的准则为:在连续N次的迭代过程中,每次迭代对应的最优个体的适应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W。
步骤S5:输出最优结果并下发上下行时隙资源以及频率资源分配结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进行以下示例,且本发明不局限以下示例。
实例1
室内60GHz通信场景下的端到端通信场景。
用户发射机为60°的定向天线,接收机为360°的全向天线。在整个区域内有3对D2D用户组,即6个D2D用户。分别为:其中,下标数字“1”……“3”代表3个对应的端到端通信用户组。上标“1”与上标“2”代表同一个D2D通信用户组中的两个D2D终端。
步骤S1:用户位置信息的上报
步骤S1.1:3个D2D用户组中每一个用户组的2个D2D终端,共6个D2D用户终端需要上报的信息包括:其坐标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波束配置信息,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表2
步骤S1.2;基站接收并存储所有D2D用户对的坐标信息以及天线波束信息。
步骤S1.3:基站根据存储的3对D2D用户组进行初始化上下行时隙分配,采用的编码规则为二进制编码,在本实施例中,0代表上行时隙,1代表下行时隙。在其余工程实践中,工程人员可以自身灵活定义0、1所代表的时隙意义,则每一个初始化时隙分配编码序列为包含3个二进制比特的序列,其中每一个比特代表第m(1<<m<<3)个D2D用户组的时隙分配。
步骤1.4:本实施例中,基站随机产生I=2个二进制编码序列,每个编码序列包含6个二进制比特。在其余工程实践中,工程人员可以灵活定义生成二进制编码序列的个数I,I=2个二进制编码序列中,两两编码序列内容均不相同。例如所示:I1=110,I2=010。
步骤1.5:基站依据生成的I个编码序列初始化生成I个其对应的干扰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5.1:基站建立一个3行3列的干扰矩阵,并将值全部初始化为0。
干扰矩阵:
步骤1.5.2:基站以先行后列或先列后行的方式,进行M*M次循环计算,以更新用户干扰矩阵的值。在本实施例中,基站以先行后列的顺序,进行3*3次循环计算,来更新干扰矩阵Inter。
步骤1.5.3:基站针对I1与I2,分别计算其对应的最优频率资源分配,并评估I1与I2对应的时隙分配的优劣,当基站运算到第m1行m2列时,其判定意义为:判定第m1组D2D用户组中的发射机对第m2组D2D用户组中的接收机的干扰情况,进而判定其两组D2D通信组是否能够使用同一频率资源进行通信。
具体地,基站首先判定m2组D2D用户对的接收机是否处于m1组D2D用户的发射机波束覆盖范围内,若不处于,则干扰标志位置为0,相应干扰矩阵的m1行m2列也赋值为0,若m2组D2D用户对的接收机处于m1组D2D用户对发射机的波束覆盖范围内,则判定两者的距离Lm1,m2是否大于安全距离Lsafe。若Lm1,m2>>Lsafe,则干扰标志位置为0,相应干扰矩阵的m1行m2列也赋值为0,若Lm1,m2<Lsafe,则干扰标志位置为1,相应干扰矩阵的m1行m2列也赋值为1。其中,因为判定自身对自身的干扰情况没有意义,因此干扰矩阵的对角线数据不予判定。
步骤1.5.4:本实施例中,设定安全距离的值为Lsafe=30米。具体地,首先针对I1=110的情况,即D2D用户组1与用户组2是下行状态,而D2D用户组3是上行状态。则有:
D2D用户组1:
D2D用户组2:
D2D用户组3:
进一步地,基站首先判定第1行第2列,即的干扰情况,容易计算出处于发射机的覆盖范围之外,即无干扰,则干扰标志位置为0,相应干扰矩阵的1行2列也赋值为0。
更进一步地,基站判定第1行第3列,即的干扰情况,容易计算出处于发射机的覆盖范围之内。进一步地,判定的距离为22.3607米,其小于安全距离Lsafe=30米,故而判定构成干扰。则干扰标志位置为1,相应干扰矩阵的1行3列也赋值为1。
综上,重复上述步骤,继续判定第2行,第1列;第2行,第3列;第3行,第1列,第3行,第2列。更新得到干扰矩阵如下所示:
其对应的干扰图为如图4(a)所示。
步骤1.5.5:本步骤对干扰图进行贪婪着色。首先保证每一个节点均有一种颜色,即保证每一对D2D用户组均有资源进行通信,对于干扰图中的3个节点,循环3次。
具体地,首先随机选择得到节点1,对其着色为红色;进一步地,选择节点3进行着色,此时,节点3相邻的节点(节点1)已经着色为红色,故其只能着以其他颜色,本实施例中,对其着以绿色;进一步地,选择节点2进行着色,此时,由于节点2没有相邻节点,故其可以着色以任意颜色,本实施例中,将其着色以红色。
步骤1.5.6:本步骤用于将每一个节点着色以尽量多的颜色。对节点1-3进行权重计算,计算公式为:
则计算得到,
w1=5.1623w2=5.1623w3=1.6325
由上述可以得到,在本实施例中,着色资源池为RPall={红色,绿色},从第1个节点开始,其所有相邻节点(节点3)的资源池为:RPNeighbor,1={绿色},故节点1可以着以的颜色为:RPall-RPNeighbor,1={红色}。
进一步地,针对节点2,其所有相邻节点(无节点)的资源池为:故节点1可以着以的颜色为:RPall-RPNeighbor,1={红色,绿色}。故除了已经给其着以的红色外,进一步将其着色以绿色。
更进一步地,针对节点3,其所有相邻节点(节点1)的资源池为:RPNeighbor,3={红色},故节点1可以着以的颜色为:RPall-RPNeighbor,1={绿色}。经过本步骤,得到的分配了频率资源之后的干扰图为图4(b)所示。
步骤1.5.7:计算上述I1对应的干扰图的系统吞吐率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红色代表的带宽为5MHz,绿色代表的带宽为5MHz,则此干扰图对应的I1的适应度为:
步骤1.5.8:重复步骤1.5.4–步骤1.5.7,但将上下行时隙分配的组合更替为I2,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其对应的适应度为:Fitness(I2)。
步骤1.6:对I1与I2进行遗传算法中的交叉操作,选择交叉点为第1个二进制比特,则有:个体1:(交叉点位)110;个体2:(交叉点位)010;交叉操作之后的结果为:个体1:010;个体2:110。
步骤1.7:经过步骤1.6交叉操作之后,在I1与I2个体集合中以选择概率pselection进行个体选择,选中的个体中3个比特中的每一个比特位以变异概率pmutation随机选择比特位进行变异。变异的具体规则为:被选中的比特位进行取反操作进行变异:个体1:0(变异点位)10;个体2:11(变异点位)0;交叉操作之后的结果为:个体1:000;个体2:100。
步骤1.8:迭代收敛操作:本步骤开始从步骤1.5开始进行迭代操作,直到连续三次迭代之后最优个体适应度的值变化范围小于5%。即设连续三次迭代之后的最优个体适应度分别为:收敛的条件为:
并且
步骤1.9:则最优上下行时隙分配以及频率资源分配输出为对应的时隙及频率分配情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方法,通过基站获取用户组的地理位置信息。进一步地,基站采用二进制编码方案对小区中所有的通信个体进行上下行时隙分配即编码,并依据遗传算法的原则,提供多个编码个体作为初始化。并依据用户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以及位置信息,构建通信网络的干扰图。进一步地,对干扰图进行贪婪着色,即资源分配,并评估得出对应的分配方案的系统容量。最后,依据遗传算法及分配方案的系统容量,进行迭代收敛。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抽象出来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装置。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装置10,包括:上传模块101、初始化模块102、分配模块103、处理模块104以及输出模块105。
具体地,上传模块101用于上传用户终端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初始化模块102用于通过遗传算法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分配模块103用于通过特定时隙分配结果进行频率资源分配;处理模块104用于通过对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计算、交叉、变异、迭代收敛过程;输出模块105用于输出最优结果并下发上下行时隙资源以及频率资源分配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上传模块101还包括:获取单元1011(图中未示出)用于用户终端根据GPS定位系统、基站辅助定位系统和/或Wifi定位系统获取自身的位置;第一反馈单元1012(图中未示出),用于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将信息反馈给基站;编码单元1013(图中未示出)用于用户终端对自身的天线波束配置信息进行量化编码;第二反馈模块1014(图中未示出),用于将量化编码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反馈给基站。
更进一步地,初始化模块102还包括:生成单元1021(图中未示出)用于基站依据遗传算法准则进行初始化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过程将生成大小为P的种群,其中,种群包括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P大于等于1,且生成的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编码内容均不相同。
更进一步地,分配模块103还包括:构建单元1031(图中未示出)用于基站对P种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的每一种确定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构建P个干扰图,以及进行P种对应的频率资源分配;着色单元1032(图中未示出)用于构建干扰图后,通过贪婪算法准则进行干扰图着色,其中,着色过程分为两次着色过程。具体地,着色过程为:首次着色过程为每一个节点至少有一种颜色和/或资源分配,第二次着色为每一个节点有预设值的种类颜色和/或资源分配,其中,每一个节点最终着色大于等于一种颜色。
本发明所公开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首先采用二进制编码方案对小区中所有的通信个体进行上下行时隙初始化分配即编码。并依据遗传算法的原则,提供多个编码个体作为初始化种群,进一步地,用户将自身的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上报给基站/接入点,更进一步地,基站/接入点依据用户的二进制编码方案对应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以及位置信息,构建通信网络的干扰图,对种群中的每一个编码个体对应的干扰图进行贪婪着色即资源分配,并评估得出对应的分配方案的系统容量,将得到的系统容量作为每一个个体的适应度。最后,依据遗传算法及分配方案的适应度,进行交叉、变异迭代操作,直到连续N次迭代的输出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变化范围小于阈值W,输出迭代收敛中的最优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装置。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上下行时隙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S1:上传用户终端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
S2:通过遗传算法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
S3:通过特定时隙分配结果进行频率资源分配;
S4:通过对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计算、交叉、变异、迭代收敛过程;
S5:输出最优结果并下发上下行时隙资源以及频率资源分配结果;
所述步骤S3还包括:基站对P种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的每一种确定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构建P个干扰图,以及进行P种对应的频率资源分配;所述构建干扰图后,通过贪婪算法准则进行干扰图着色,其中,着色过程分为两次着色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用户终端根据GPS定位系统、基站辅助定位系统和/或Wifi定位系统获取自身的位置,以及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将信息反馈给基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用户终端对自身的天线波束配置信息进行量化编码,以及将量化编码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反馈给基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基站依据遗传算法准则进行初始化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过程将生成大小为P的种群,其中,所述种群包括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P大于等于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的所述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编码内容均不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过程为:首次着色过程为每一个节点至少有一种颜色和/或资源分配,第二次着色为每一个节点有预设值的种类颜色和/或资源分配,其中,每一个节点最终着色大于等于一种颜色。
7.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上传用户终端位置信息以及天线波束配置信息;
初始化模块,用于通过遗传算法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
分配模块,用于通过特定时隙分配结果进行频率资源分配;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对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计算、交叉、变异、迭代收敛过程;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最优结果并下发上下行时隙资源以及频率资源分配结果;
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基站对P种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的每一种确定的上下行时隙分配情况,构建P个干扰图,以及进行P种对应的频率资源分配;
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
着色单元,用于构建干扰图后,通过贪婪算法准则进行干扰图着色,其中,着色过程分为两次着色过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模块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用户终端根据GPS定位系统、基站辅助定位系统和/或Wifi定位系统获取自身的位置;
第一反馈单元,用于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将信息反馈给基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模块还包括:
编码单元,用于用户终端对自身的天线波束配置信息进行量化编码;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将量化编码通过上行信令信道反馈给基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模块还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基站依据遗传算法准则进行初始化上下行时隙资源分配,初始化过程将生成大小为P的种群,其中,所述种群包括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P大于等于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生成的所述P个二进制编码序列编码内容均不相同。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过程为:首次着色过程为每一个节点至少有一种颜色和/或资源分配,第二次着色为每一个节点有预设值的种类颜色和/或资源分配,其中,每一个节点最终着色大于等于一种颜色。
CN201410648473.2A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4469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8473.2A CN104469780B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8473.2A CN104469780B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780A CN104469780A (zh) 2015-03-25
CN104469780B true CN104469780B (zh) 2018-01-30

Family

ID=5291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8473.2A Active CN104469780B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9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1199B (zh) * 2016-12-31 2021-10-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调整小区上下行资源配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9591B (zh) * 2019-03-25 2022-04-0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时分多址时隙分配方法
CN111585816B (zh) * 2020-05-11 2022-07-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任务卸载决策方法
CN113038613B (zh) * 2021-03-01 2022-06-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图着色问题的三维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701A (zh) * 2008-04-22 2008-09-10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CN101784056A (zh) * 2009-01-20 2010-07-2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WO2010112086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y
CN102098680A (zh) * 2011-03-16 2011-06-15 北京邮电大学 动态频谱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316594A (zh) * 2011-09-23 2012-01-11 北京邮电大学 认知无线网络中跨层资源分配和分组调度的方法
CN103179573A (zh) * 2013-04-09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频率资源分配方法
CN103548408A (zh) * 2010-10-04 2014-01-29 艾尔斯潘网络公司 用于控制无线馈线网络的设备和方法
CN104008355A (zh) * 2014-06-06 2014-08-27 中山大学 一种rfid阅读器防碰撞资源二次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701A (zh) * 2008-04-22 2008-09-10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CN101784056A (zh) * 2009-01-20 2010-07-2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WO2010112086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y
CN103548408A (zh) * 2010-10-04 2014-01-29 艾尔斯潘网络公司 用于控制无线馈线网络的设备和方法
CN102098680A (zh) * 2011-03-16 2011-06-15 北京邮电大学 动态频谱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316594A (zh) * 2011-09-23 2012-01-11 北京邮电大学 认知无线网络中跨层资源分配和分组调度的方法
CN103179573A (zh) * 2013-04-09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频率资源分配方法
CN104008355A (zh) * 2014-06-06 2014-08-27 中山大学 一种rfid阅读器防碰撞资源二次规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graph-coloring secondary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s in LTE networks;D.Tsolkas,et al;《Computer Aided Modeling and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Links and Networks》;2012102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780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9780B (zh) 一种上下行时隙资源与频率资源二维联合分配方法与装置
CN112737837B (zh) 一种高动态网络拓扑下无人机群带宽资源分配方法
Khan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multiple antenna remote radio heads
CN110225578B (zh) 一种基于图着色的d2d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7425947A (zh) 参考信号与多址接入资源的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05873214B (zh)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d2d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2013905B (zh) 协同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83138A (zh) 一种d2d用户对可同时复用多个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法
CN109644413A (zh) 用于减少来自邻无线设备的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CN106792451B (zh) 一种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d2d通信资源优化方法
CN105722206A (zh) 多用户ofdm中继系统能量效率优化算法
CN105451322A (zh) D2D网络中一种基于QoS的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方法
CN107613556A (zh) 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的全双工d2d干扰管理方法
CN102821391B (zh) 基于距离比的d2d链路频谱分配方法
Abdelhakam et al. A cooperation strategy based on bargaining game for fair user-centric clustering in cloud-RAN
CN108259071A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72576A (zh) 一种增强蜂窝网安全性的d2d通信下行资源共享方法
CN104168658B (zh) 一种应用于毫米波wpan网络的空间复用链路调度方法
CN108271242B (zh) 基于能量效率的d2d资源分配方法
CN107071695B (zh) 一种终端直通协作中继网络的路由和频谱资源管理方法
CN103475992A (zh) 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43736A (zh) 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超密集网络用户接入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4619028A (zh) 能够保障用户公平性的mimo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Xu et al. Sum-rate optimization for irs-aided d2d communication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
CN104079333B (zh) 能量高效的双层异构网络下行协作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