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7203B - 双向磁感对应机 - Google Patents

双向磁感对应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7203B
CN104467203B CN201410756795.9A CN201410756795A CN104467203B CN 104467203 B CN104467203 B CN 104467203B CN 201410756795 A CN201410756795 A CN 201410756795A CN 104467203 B CN104467203 B CN 104467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coil
power change
output
chang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567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7203A (zh
Inventor
杨培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AORUN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567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7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7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7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其包括:电能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上的电能接入线圈和电能输出线圈,所述电能接入线圈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相互独立,所述电能接入线圈的铁芯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交流电通过流经所述电能接入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电能接收单元,包括电能接收线圈和蓄电池,所述电能接收线圈的绕组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电能接收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的磁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传输至所述蓄电池以存储,所述蓄电池设置有正极和负极,以用于电能的输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双向磁感对应机通入交流电时能够实现电能的传递之外还能够增强电能。

Description

双向磁感对应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能的传输大都采用有线的传输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是将原有的电能进行了传输,并没有实现电能的放大。可以看出,有线的电能传输仅是通过复杂的线路实现等量电能的传输,并且有线的电能在传输过程中还存在电能损耗的情况,造成电能的浪费和损失。因此,需要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采用这种双向磁感对应机可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并且能够实现电能的增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其包括:电能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上的电能接入线圈和电能输出线圈,所述电能接入线圈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相互独立,所述电能接入线圈的铁芯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交流电通过流经所述电能接入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电能输出线圈;
电能接收单元,包括电能接收线圈和蓄电池,所述电能接收线圈的绕组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电能接收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的磁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传输至所述蓄电池以存储,所述蓄电池设置有正极和负极,以用于电能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电能变化线圈,所述输出框架构造为矩形框架,所述电能接入线圈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四个顶点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对应的为4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四个内角处,以对应于所述电能接入线圈,所述接收电能输出线圈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包括并联的两个线圈,当所述电能接入线圈中输入交流电时,以增大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的磁场。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还设置有第二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之间,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包括两个并联线圈,所述两个并联线圈分别靠近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三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和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之间。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四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五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相对于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靠近所述输出框架的另一对边,并且设置于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之间。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包括第六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六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利用交流电传输电能的同时可以出现磁场的变化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此外,电能接入线圈、电能输出线圈以及第一电能变化线圈至第六电能变化线圈的铁芯均是采用永磁铁芯,并且通过交流电压,由此使得以磁能得到增大,从而增大了转换后的电能。本产品发射出的磁场形成为一定范围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不限制电能接收单元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双向磁感对应机中的电能输出单元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能输出单元的电能输出线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双向磁感对应机的电能接收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1、电能接入线圈;2、电能输出线圈;3、第一电能变化线圈;4、第二电能变化线圈;5、第三电能变化线圈;6、第四电能变化线圈;7、第五电能变化线圈;8、第六电能变化线圈;9、电能接收线圈;10、蓄电池;11、输出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包括电能输出单元和电能接收单元。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及其各个部分。
如图1所示,电能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11和设置于输出框架11上的电能接入线圈1和电能输出线圈2,电能接入线圈1和电能输出线圈2相互独立,电能接入线圈1的铁芯和电能输出线圈2的铁芯是永磁铁,交流电通过流经电能接入线圈1而将电能转换至电能输出线圈2。电能输出线圈2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参见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标出的“+”和“-”是指该线圈对应地连接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另外,本发明中各个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均是对人体没有辐射的范围内,并不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根据环境和实际设计需要,磁场的范围可以在1公里至10公里的范围之内。
如图3所示,电能接收单元包括电能接收线圈9和蓄电池10,电能接收线圈9的绕组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于蓄电池10,电能接收线圈设置于电能输出线圈2的磁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传输至蓄电池10以存储,蓄电池10设置有正极和负极,以用于电能的输出。
作为电能输出单元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1上还设置有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输出框架11构造为矩形框架,电能接入线圈1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输出框架11的四个顶点处,如图1所示。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的数量对应的为4个,并且分别设置于输出框架11的四个内角处,以对应于电能接入线圈1,接收电能输出线圈2设置于输出框架11的中心处。进一步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包括并联的两个线圈,当电能接入线圈1中输入交流电时,以增大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的磁场。
第二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1还设置有第二电能变化线圈4,第二电能变化线圈4的数量为2个,第二电能变化线圈4相对于电能输出线圈2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之间,第二电能变化线圈4包括两个并联线圈,两个并联线圈分别靠近两个相邻的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
第三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1上还设置有第三电能变化线圈5,第三电能变化线圈5的数量为2个,第三电能变化线圈5相对于电能输出线圈2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电能输出线圈2和第二电能变化线圈4之间。
第四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1上还设置有第四电能变化线圈6,第四电能变化线圈6的数量为4个,第四电能变化线圈6相对于电能输出线圈2对称设置,并且分别靠近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
第五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1上还设置有第五电能变化线圈7,第五电能变化线圈7的数量为2个,相对于第三电能变化线圈5,第五电能变化线圈7靠近输出框架11的另一对边,并且设置于第四电能变化线圈6之间。
第六个优选实施例是在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输出框架11上还包括第六电能变化线圈8,第六电能变化线圈8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第五电能变化线圈7和电能输出线圈2之间。
由此,作为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双向磁感对应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如下:
当给电能接入线圈1输入交流电时,由此电能接入线圈1的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由于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设置在电能接入线圈1的周围,所以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的线圈内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电能接入线圈中输入的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产生变化。同样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中的电流通过磁场依次从第二电能变化线圈4、第三电能变化线圈5、第四电能变化线圈6、第五电能变化线圈7以及第六电能变化线圈8传递至电能输出线圈2,通过设置上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3至第六电能变化线圈8的匝数以及线圈内永磁铁芯的磁性强度实现电能的增大,从而在无线传输电能的同时可以实现电能的增强,避免能源的浪费。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能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上的电能接入线圈和电能输出线圈,所述电能接入线圈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相互独立,所述电能接入线圈的铁芯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交流电通过流经所述电能接入线圈而将交流电电能转换至所述电能输出线圈;
电能接收单元,包括电能接收线圈和蓄电池,所述电能接收线圈的绕组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电能接收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的磁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传输至所述蓄电池以存储,所述蓄电池设置有正极和负极,以用于电能的输出;
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电能变化线圈,所述输出框架构造为矩形框架,所述电能接入线圈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四个顶点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对应的为4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四个内角处,以对应于所述电能接入线圈,所述电能输出线圈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包括并联的两个线圈,当所述电能接入线圈中输入交流电时,以增大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的磁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框架还设置有第二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之间,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包括两个并联线圈,所述两个并联线圈分别靠近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三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和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四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五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相对于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靠近所述输出框架的另一对边,并且设置于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框架上还包括第六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六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之间。
CN201410756795.9A 2014-12-10 2014-12-10 双向磁感对应机 Active CN104467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6795.9A CN104467203B (zh) 2014-12-10 2014-12-10 双向磁感对应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6795.9A CN104467203B (zh) 2014-12-10 2014-12-10 双向磁感对应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203A CN104467203A (zh) 2015-03-25
CN104467203B true CN104467203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912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56795.9A Active CN104467203B (zh) 2014-12-10 2014-12-10 双向磁感对应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7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4980A (zh) * 2017-05-09 2018-02-13 杨培应 静态能源发射器
CN107688202A (zh) * 2017-06-01 2018-02-13 杨培应 一种地敏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107A (en) * 1992-05-08 2000-08-15 Uniline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ngle line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N102136764A (zh) * 2010-01-21 2011-07-27 索尼公司 供电装置、受电装置和无线供电系统
CN102938578A (zh) * 2012-12-07 2013-02-20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开关柜避雷器监视仪绝缘充电装置
CN102983635A (zh) * 2011-09-02 2013-03-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无线电能的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3094988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朱斯忠 替代干电池的无线循环贮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1540B (en) * 2007-12-14 2012-04-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Energy transfer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107A (en) * 1992-05-08 2000-08-15 Uniline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ngle line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N102136764A (zh) * 2010-01-21 2011-07-27 索尼公司 供电装置、受电装置和无线供电系统
CN102983635A (zh) * 2011-09-02 2013-03-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无线电能的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3094988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朱斯忠 替代干电池的无线循环贮能器
CN102938578A (zh) * 2012-12-07 2013-02-20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开关柜避雷器监视仪绝缘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203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8025C (zh) 一种电磁感应储能系统
CN103915907B (zh) 主从自耦合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2593964A (zh) 一种具有方向适应性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方法及装置
WO2011117714A3 (en) Coil unit, non-contact electric-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non-contact electric-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CN204103540U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用无线充电系统
CN104617681B (zh)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多向传输三维空心线圈
EP2800111A3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transducer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source resonator and capture resonator
RU2505919C1 (ru)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энергии (варианты)
CN104467203B (zh) 双向磁感对应机
CN107276249A (zh)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碗状原边线圈
CN207265741U (zh) 基于胶囊内窥镜无线充电用的平面增强型磁谐振发射线圈
Sharma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home appliances using inductive resonance coupling
CN203883516U (zh)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
CN207053261U (zh) 基于胶囊内窥镜无线充电应用的增强型磁谐振发射线圈
CN203596466U (zh) 一种无线插排
CN206283299U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6655531A (zh) 一种电磁转化蓄能系统
CN102201703A (zh) 诊疗系统无线供能方法和装置
CN203218994U (zh) 无线传能充电器
CN107689681A (zh) 一种真空液体连接器
CN207947221U (zh) 一种能够实时监控电磁吸引力的电磁机构
CN204652026U (zh) 一种体感发电充电器
CN205123551U (zh) 双马力直线电机
CN107689684A (zh) 一种复能机
CN205829319U (zh) 一种谐振发射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7

Address after: 226623, Jiangsu County, Nantong City, Haian Province North Industrial Park, the Easter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antong Aorun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23500, Shaanxi County, Hanzhoung province Xixiang County weir village four groups of officers and men

Patentee before: Yang Pei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