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7024B - 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7024B
CN104467024B CN201410856020.9A CN201410856020A CN104467024B CN 104467024 B CN104467024 B CN 104467024B CN 201410856020 A CN201410856020 A CN 201410856020A CN 104467024 B CN104467024 B CN 104467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voltage
power
re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60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7024A (zh
Inventor
张雪松
赵波
周丹
吴恒
许健
吉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8560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7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7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7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8Islanding, i.e. disconnection of local power supply from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确定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确定控制方式及与之对应的开关控制信号;VSC主电路根据开关控制信号确定自身开关状态,输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电气量,电气量包括电压和电流;孤岛保护装置获取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而判断逆变器电源是否处于孤岛状态。本发明通过对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进行一系列处理,确定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通过判断逆变器电源在当前控制方式下输出至主线路和第二母线的电压和电流判断其是否处于孤岛状态,本发明没有检测盲区,且,通过不同控制方式对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不会影响电能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常规电网在过去数十年里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其成本高、运行难度大,以及燃料短缺、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促进了环保、灵活、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一般经逆变器电源接入电网,故称为逆变器电源。
但是,当电网因系统故障或停电维修等停止工作时,并网发电系统可能无法及时检查出停电状态而不能迅速将自身切离电网,此时,会形成孤岛现象。产生孤岛现象后,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给用户端的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基于供电安全可靠的考虑,反孤岛保护是必需的;而反孤岛保护的重点就在于孤岛检测,孤岛检测是电网孤岛运行的前提。
目前,孤岛检测的方法主要分为主动检测和被动检测两类。其中,被动检测通过检测并网点的电气量判断逆变器电源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其优势为对电网无干扰,对输出电能质量无影响,而且易于实现。但由于分布式电源本身输出就有波动,且接入大电阻负载或者某些负载的突然启停等情况均造成电压和频率产生波动,因此,被动检测容易产生误测,检测盲区较大。主动检测是在逆变器电源的控制信号中加入很小的电压、电流或相位扰动信号。当其并网运行时,由于受电网钳制,扰动信号作用很小;而当其处于孤岛状态时,扰动信号作用较明显,通过检测并网点的响应,可判断逆变器电源是否处于孤岛状态。但是主动检测需要对电网输出进行扰动,因此会对电能质量有所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孤岛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盲区大和影响电能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孤岛检测方法中检测盲区大和影响电能质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器电源,应用于电网,该逆变器电源包括:测量电路、信号输入模块、自适应控制模块、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输出驱动模块和VSC主电路,其中:
所述测量电路,用于确定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将其传送至所述信号输入模块;
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分别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并将其传送至所述自适应控制模块;
所述自适应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控制方式,所述控制方式包括第一恒功率控制、第二恒功率控制、第一恒压恒频控制、第二恒压恒频控制、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第二反倒下垂控制,输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至所述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按照下列反倒下垂控制方程实现:
P=P0+m(f-f0)
Q=Q0+n(V-V0)
其中,P和Q分别为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0和Q0分别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无功功率,f0和V0分别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f和V分别为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和电压,m和n分别为有功下垂系数和无功下垂系数;
所述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功控制信号和所述无功控制信号生成调制电压,根据所述调制电压生成控制脉冲并将其传送至所述输出驱动模块;
所述输出驱动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脉冲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开关控制信号,并将所述开关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VSC主电路;
所述VSC主电路与所述电网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确定自身开关状态,输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电气量,所述电气量包括电压和电流。
优选的,所述测量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一电压互感器和输出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三电流;
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三电压;
所述输出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三电流和所述第三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一电压,并将其传送至所述信号输入模块。
优选的,所述自适应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滞环触发器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进行计算,得到实时频率和实时有功功率,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滞环触发器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进行计算,得到实时电压和实时无功功率,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滞环触发器单元;
所述滞环触发器单元,用于:将所述实时频率分别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实时电压分别与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将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分别与第五阈值和第六阈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六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将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分别与第七阈值和第八阈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实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阀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四阀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实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阀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四阀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方式输出与之对应的所述有功控制信号和所述无功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至所述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VSC主电路包括六个桥式逆变电路。
一种孤岛检测系统,应用于电网,该系统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主线路、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二电压互感器、孤岛保护装置以及所述逆变器电源,其中:
所述逆变器电源与所述第一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母线通过所述主线路与所述第二母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分别与所述主线路和所述孤岛保护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母线和所述孤岛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主线路的输出电流;
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母线的输出电压;
所述孤岛保护装置,用于获取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压,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压计算并确定输出频率,将所述输出频率与动作频率定值和进行比对,将所述输出电压与动作电压定值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输出频率大于所述动作频率定值,且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动作电压定值,则所述逆变器电源处于孤岛状态,否则,所述逆变器电源处于正常状态。
一种孤岛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孤岛检测系统,该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
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分别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
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控制方式,所述控制方式包括所述第一恒功率控制、所述第二恒功率控制、所述第一恒压恒频控制、所述第二恒压恒频控制、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输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所述有功控制信号和所述无功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按照所述反倒下垂控制方程实现:
P=P0+m(f-f0)
Q=Q0+n(V-V0)
其中,P和Q分别为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0和Q0分别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无功功率,f0和V0分别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f和V分别为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和电压,m和n分别为所述有功下垂系数和所述无功下垂系数;
根据所述有功控制信号和所述无功控制信号生成所述调制电压,根据所述调制电压生成所述控制脉冲;
将所述控制脉冲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所述开关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确定所述VSC主电路的开关状态,输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电气量,所述电气量包括所述电压和所述电流;
采集所述主线路的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输出电压;
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压计算并确定所述输出频率,将所述输出频率与所述动作频率定值和进行比对,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动作电压定值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输出频率大于所述动作频率定值,且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动作电压定值,则所述逆变器电源处于孤岛状态,否则,所述逆变器电源处于正常状态。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控制方式,包括:
将所述实时频率分别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实时电压分别与所述第三阈值和所述第四阈值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将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分别与所述第五阈值和所述第六阈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六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将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分别与所述第七阈值和所述第八阈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
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实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阀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四阀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实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阀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四阀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定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五阈值、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七阈值和所述第八阈值,并存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测量电路确定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信号输入模块将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分别进行模数转换,确定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自适应控制模块根据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确定控制方式并输出与之对应的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根据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生成调制电压,根据调制电压生成对应的控制脉冲;输出驱动模块将控制脉冲进行放大处理得到生成开关控制信号;VSC主电路根据开关控制信号确定自身开关状态,输出与上述控制方式对应的电气量,电气量包括电压和电流;孤岛保护装置获取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计算并确定输出频率,将输出频率与动作频率定值和进行比对,将输出电压与动作电压定值进行比对,如果输出频率大于动作频率定值,且输出电压大于动作电压定值,则逆变器电源处于孤岛状态,否则,逆变器电源处于正常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一系列处理,确定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通过判断逆变器电源在当前控制方式下输出至主线路和第二母线的电压和电流判断其是否处于孤岛状态,本发明没有检测盲区,且,通过不同控制方式对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不会影响电能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倒下垂控制中与P=P0+m(f-f0)对应的有功-频率静态特性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倒下垂控制中与Q=Q0+n(V-V0)对应的无功-电压静态特性曲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源的第一种静态特性曲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源的第二种静态特性曲线;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源中自适应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岛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岛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源,该逆变器电源包括:测量电路11、信号输入模块12、自适应控制模块13、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14、输出驱动模块15和VSC主电路16,其中:
测量电路11,用于确定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将其传送至信号输入模块12;
信号输入模块12,用于将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分别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并将其传送至自适应控制模块13;
自适应控制模块13,用于根据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确定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包括第一恒功率控制、第二恒功率控制、第一恒压恒频控制、第二恒压恒频控制、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第二反倒下垂控制,输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至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14;其中,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按照下列反倒下垂控制方程实现:
P=P0+m(f-f0)
Q=Q0+n(V-V0)
其中,P和Q分别为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0和Q0分别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无功功率,f0和V0分别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f和V分别为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和电压,m和n分别为有功下垂系数和无功下垂系数;
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14,用于根据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生成调制电压,根据调制电压生成控制脉冲并将其传送至输出驱动模块15;
输出驱动模块15,用于将控制脉冲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开关控制信号,并将开关控制信号传送至VSC主电路16;
VSC主电路16与电网连接,用于根据开关控制信号确定自身开关状态,输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电气量,电气量包括电压和电流。
本发明通过对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一系列处理,确定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源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利用效率与自治能力都有所提高。且本逆变器电源所使用的控制方式简单可行,有效可靠,便于工程化推广和应用。
请参阅图2和图3,其分别示出了与P=P0+m(f-f0)对应的有功-频率静态特性曲线和与Q=Q0+n(V-V0)对应的无功-电压静态特性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可分别表达为:
其中,P和Q分别为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E为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电压幅值,V为负载电压幅值,X和R为逆变器电源的输出阻抗,δ为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电压和负载电压之间的夹角,即相角差。
因为逆变器电源通常布置在负载附近,以并网形式接入电网,因此其属于低压电网,输出线路阻抗呈阻性;但是逆变器电源通常需接入滤波电感,在其输出的电压较低时还需接入换流变压器,因此逆变器电源的实际输出线路阻抗呈感性,存在X>>R,R可以忽略不计;δ值很小,有sinδ≈δ,cosδ≈1。结合上述反倒下垂控制方程,存在:
由ω=2πf结合上述反倒下垂控制方程,可得:
其中,Δf为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差,Δω为相角差的角频率。以逆变器电源的有功功率增大的情况为例说明上述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当逆变器电源的有功功率增大时,δ值也相应增大,Δf大于0,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也相应增大;当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为反倒下垂控制时,有功功率随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可见,反倒下垂控制具有正反馈作用,在上述情况下最终导致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波动较大。
同理,当逆变器电源的无功功率增大时,其输出的电压幅值也相应增大;当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为反倒下垂控制时,无功功率随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电压幅值的增大而增大。
另外,请参阅图4和图5,其示出了逆变器电源的静态特性曲线,其输出方程为:
其中:t为当前时刻,t0为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发生变换的时刻,Δt表示一极小的时间段,x为t的函数,f(t0-Δt)为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发生变换之前的一时间段输入的频率,f(t0+Δt)为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发生变换之后的一时间段输入的频率,f(x)为逆变器电源在当前时刻前后极小时间段内输入的频率,P(t)为逆变器电源的输出功率,k为频率-有功下垂系数。
当包括逆变器电源的电网存在孤岛时,如果孤岛中功率缺额较小,则逆变器电源以自适应调节为主,形成一个小的自治系统;如果孤岛内功率缺额较大,超过了逆变器电源的自适应调节能力,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电气量将较大偏离原有的额定值,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例如,图4和图5中的o点为逆变器电源并网运行时的运行点,对应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为工频50Hz,功率为额定功率P1。当逆变器电源处于孤岛内时,如果负载所需功率大于逆变器电源输出的功率,逆变器电源的运行点由o点移至a点,对应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为fa,功率为Pa。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由反倒下垂控制切换为恒压恒频控制,整个系统在当前频率fa(电压)下稳定运行。如果负载所需功率进一步增大直至远远大于逆变器电源输出的功率时,逆变器电源的运行点将由a移至b点,对应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为fb,功率为Pb,整个系统无法维持稳定。
因此说明,当逆变器电源处于并网运行的状态时,由于外部的电网提供的频率或者电压支撑,处于反倒下垂控制下的逆变器电源可以稳定在某一稳定点稳定运行,而当逆变器电源处于孤岛内时,由于反倒下垂控制放大系统波动,逆变器电源偏离稳定点运行,其控制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VSC主电路16可以由6个IBG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桥式逆变电路组成。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测量电路11可以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一电压互感器和输出电路,其中:
第一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三电流;
第一电压互感器,用于采集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三电压;
输出电路,用于将第三电流和第三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电流和第一电压,并将其传送至信号输入模块12。
请参阅图6,其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的自适应控制模块13的结构示意图,自适应控制模块13包括第一处理单元131、第二处理单元132、滞环触发器单元133和控制单元134,其中:
第一处理单元131,用于接收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根据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通过计算确定实时频率和实时有功功率,并将其传送至滞环触发器单元133。
第二处理单元132,用于接收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根据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通过计算确定实时电压和实时无功功率,并将其传送至滞环触发器单元133。
滞环触发器单元133,用于:将实时频率分别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对,其中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将实时电压分别与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进行比对,其中第四阈值大于第三阈值;将实时有功功率分别与第五阈值和第六阈值进行对比,其中第六阈值大于第五阈值;将实时无功功率分别与第七阈值和第八阈值进行对比,其中第八阈值大于第七阈值;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阈值,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则采用第一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阈值,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八阈值,则采用第二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实时有功功率大于第五阈值,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实时无功功率大于第七阈值,则采用第一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第六阈值,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实时无功功率小于第八阈值,则采用第二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实时功率小于第二阀值,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第五阈值,实时电压大于第三阈值且实时电压小于第四阀值,实时无功功率小于第七阈值,则采用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实时功率小于第二阀值,实时有功功率大于第六阈值,实时电压大于第三阈值且实时电压小于第四阀值,实时无功功率大于第八阈值,则采用第二反倒下垂控制。
控制单元134,用于根据控制方式输出与之对应的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至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14。
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岛检测系统,应用于电网,该孤岛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母线2、第二母线3、主线路4、第二电流互感器5、第二电压互感器6、孤岛保护装置7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逆变器电源1,其中:
逆变器电源1与第一母线2连接;第一母线2通过主线路4与第二母线3连接;第二电流互感器5分别与主线路4和孤岛保护装置7连接;第二电压互感器6分别与第二母线3和孤岛保护装置7连接;
第二电流互感器5,用于采集主线路4的输出电流;
第二电压互感器6,用于采集第二母线3的输出电压;
孤岛保护装置7,用于获取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计算并确定输出频率,将输出频率与动作频率定值和进行比对,将输出电压与动作电压定值进行比对,如果输出频率大于动作频率定值,且输出电压大于动作电压定值,则逆变器电源1处于孤岛状态,否则,逆变器电源1处于正常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孤岛保护装置7还可以将输出电流与工作电流定值进行比对,当输出电流大于动作电流定值时,说明逆变器电源1的并网点的附近发生了短路故障。
请参阅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岛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岛检测系统,该方法包括:
S81:确定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
S82:将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分别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
S83:根据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确定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包括第一恒功率控制、第二恒功率控制、第一恒压恒频控制、第二恒压恒频控制、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第二反倒下垂控制,输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
其中,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按照下列反倒下垂控制方程实现:
P=P0+m(f-f0)
Q=Q0+n(V-V0)
其中,P和Q分别为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0和Q0分别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无功功率,f0和V0分别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f和V分别为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和电压,m和n分别为有功下垂系数和无功下垂系数。
S84:根据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生成调制电压,根据调制电压生成控制脉冲。
S85:将控制脉冲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开关控制信号。
S86:根据开关控制信号确定VSC主电路的开关状态,输出与控制方式对应的电气量,电气量包括电压和电流。
S87:采集主线路的输出电流和第二母线的输出电压。
S88:根据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计算并确定输出频率,将输出频率与动作频率定值和进行比对,将输出电压与动作电压定值进行比对,如果输出频率大于动作频率定值,且输出电压大于动作电压定值,则逆变器电源处于孤岛状态,否则,逆变器电源处于正常状态。
当逆变器电源并网运行时,其处于反倒下垂控制下的某一运行点稳定运行,当其处于孤岛内时,反倒下垂控制起到正反馈作用,使得运行点被破坏,根据其输出的实时频率、实时电压、实时有功功率和实时无功功率,改变其控制方式为恒压恒频控制或者恒功率控制。同时并网点的孤岛保护装置通过被动检测并网点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确定输出频率,将输出电压和输出频率分别与动作定值电压和动作定值频率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孤岛判断,并进行判断后的孤岛处理,孤岛处理为将分布式电源在并网点与电网解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岛检测方法没有检测盲区,且,通过不同控制方式对逆变器电源输出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不会影响电能质量。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实时有功功率、实时无功功率、实时频率和实时电压确定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方式,包括:
将实时频率分别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对,其中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将实时电压分别与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进行比对,其中第四阈值大于第三阈值;将实时有功功率分别与第五阈值和第六阈值进行对比,其中第六阈值大于第五阈值;将实时无功功率分别与第七阈值和第八阈值进行对比,其中第八阈值大于第七阈值;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阈值,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则采用第一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阈值,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八阈值,则采用第二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实时有功功率大于第五阈值,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实时无功功率大于第七阈值,则采用第一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第六阈值,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实时无功功率小于第八阈值,则采用第二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实时功率小于第二阀值,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第五阈值,实时电压大于第三阈值且实时电压小于第四阀值,实时无功功率小于第七阈值,则采用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如果同时满足:实时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实时功率小于第二阀值,实时有功功率大于第六阈值,实时电压大于第三阈值且实时电压小于第四阀值,实时无功功率大于第八阈值,则采用第二反倒下垂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均不满足上述条件,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另外,当采用第一恒功率控制时,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等于第五阀值,无功功率等于第七阀值;当采用第二恒功率控制时,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等于第六阀值,无功功率等于第八阀值;当采用第一恒压恒频控制时,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等于第二阀值,电压等于第四阀值;当采用第二恒压恒频控制时,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等于第一阀值,电压等于第三阀值;当采用第一反倒下垂控制时,逆变器电源输出的功率根据第五阀值、第七阀值及反倒下垂控制方程生成;当采用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时,逆变器电源输出的功率根据第六阀值、第八阀值及反倒下垂控制方程生成。
上述实施例中的孤岛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
设定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五阈值、第六阈值、第七阈值和第八阈值,并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五阈值、第六阈值、第七阈值和第八阈值均可以人为设定,以保证上述步骤的顺利实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逆变器电源,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网,该逆变器电源包括:测量电路、信号输入模块、自适应控制模块、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输出驱动模块和VSC主电路,其中:
所述测量电路,用于确定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将其传送至所述信号输入模块;
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分别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并将其传送至所述自适应控制模块;
所述自适应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控制方式,所述控制方式包括第一恒功率控制、第二恒功率控制、第一恒压恒频控制、第二恒压恒频控制、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第二反倒下垂控制,输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有功控制信号和无功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至所述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按照下列反倒下垂控制方程实现:
P=P0+m(f-f0)
Q=Q0+n(V-V0)
其中,P和Q分别为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0和Q0分别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无功功率,f0和V0分别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f和V分别为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和电压,m和n分别为有功下垂系数和无功下垂系数;
所述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功控制信号和所述无功控制信号生成调制电压,根据所述调制电压生成控制脉冲并将其传送至所述输出驱动模块;
所述输出驱动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脉冲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开关控制信号,并将所述开关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VSC主电路;
所述VSC主电路与所述电网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确定自身开关状态,输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电气量,所述电气量包括电压和电流;
其中,所述第一恒功率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等于第五阈值,无功功率等于第七阈值;所述第二恒功率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等于第六阈值,无功功率等于第八阈值;所述第一恒压恒频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等于第二阈值,电压等于第四阈值;所述第二恒压恒频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等于第一阈值,电压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功率根据第五阈值、第七阈值及所述反倒下垂控制方程生成;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功率根据第六阈值、第八阈值及所述反倒下垂控制方程生成;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六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一电压互感器和输出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三电流;
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第三电压;
所述输出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三电流和所述第三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一电压,并将其传送至所述信号输入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滞环触发器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进行计算,得到实时频率和实时有功功率,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滞环触发器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进行计算,得到实时电压和实时无功功率,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滞环触发器单元;
所述滞环触发器单元,用于:将所述实时频率分别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实时电压分别与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将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分别与第五阈值和第六阈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六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将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分别与第七阈值和第八阈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实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实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方式输出与之对应的所述有功控制信号和所述无功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至所述双反馈解耦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VSC主电路包括六个桥式逆变电路。
5.一种孤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网,该系统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主线路、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二电压互感器、孤岛保护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电源,其中:
所述逆变器电源与所述第一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母线通过所述主线路与所述第二母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分别与所述主线路和所述孤岛保护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母线和所述孤岛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主线路的输出电流;
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母线的输出电压;
所述孤岛保护装置,用于获取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压,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压计算并确定输出频率,将所述输出频率与动作频率定值进行比对,将所述输出电压与动作电压定值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输出频率大于所述动作频率定值,且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动作电压定值,则所述逆变器电源处于孤岛状态,否则,所述逆变器电源处于正常状态。
6.一种孤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孤岛检测系统,该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
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分别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
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控制方式,所述控制方式包括所述第一恒功率控制、所述第二恒功率控制、所述第一恒压恒频控制、所述第二恒压恒频控制、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输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所述有功控制信号和所述无功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和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按照所述反倒下垂控制方程实现:
P=P0+m(f-f0)
Q=Q0+n(V-V0)
其中,P和Q分别为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0和Q0分别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无功功率,f0和V0分别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f和V分别为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和电压,m和n分别为所述有功下垂系数和所述无功下垂系数;
根据所述有功控制信号和所述无功控制信号生成所述调制电压,根据所述调制电压生成所述控制脉冲;
将所述控制脉冲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所述开关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确定所述VSC主电路的开关状态,输出与所述控制方式对应的电气量,所述电气量包括所述电压和所述电流;
采集所述主线路的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输出电压;
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输出电压计算并确定所述输出频率,将所述输出频率与所述动作频率定值进行比对,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动作电压定值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输出频率大于所述动作频率定值,且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动作电压定值,则所述逆变器电源处于孤岛状态,否则,所述逆变器电源处于正常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恒功率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等于第五阈值,无功功率等于第七阈值;所述第二恒功率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等于第六阈值,无功功率等于第八阈值;所述第一恒压恒频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等于第二阈值,电压等于第四阈值;所述第二恒压恒频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频率等于第一阈值,电压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功率根据第五阈值、第七阈值及所述反倒下垂控制方程生成;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控制所述逆变器电源输出的功率根据第六阈值、第八阈值及所述反倒下垂控制方程生成;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六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并采用与之对应的控制方式,包括:
将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进行计算,得到实时频率和实时有功功率;将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流进行计算,得到实时电压和实时无功功率;
将所述实时频率分别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实时电压分别与所述第三阈值和所述第四阈值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将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分别与所述第五阈值和所述第六阈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六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将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分别与所述第七阈值和所述第八阈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
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恒功率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恒压恒频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实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小于所述第五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小于所述第七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一反倒下垂控制;如果同时满足:所述实时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实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实时无功功率大于所述第八阈值,则采用所述第二反倒下垂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定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五阈值、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七阈值和所述第八阈值,并存储。
CN201410856020.9A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4467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6020.9A CN104467024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6020.9A CN104467024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024A CN104467024A (zh) 2015-03-25
CN104467024B true CN104467024B (zh) 2017-06-30

Family

ID=52912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6020.9A Active CN104467024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70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9737B (zh) * 2015-12-29 2019-06-18 深圳市锦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网解列装置及方法
CN106771879B (zh) * 2017-01-18 2020-08-2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静态切换开关柜
CN110426600B (zh) * 2019-08-21 2023-03-28 薄焕林 检测孤岛效应的电流环相关取样法
CN111521948B (zh) * 2020-06-15 2022-07-26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一种基于滤波电感电压的断弧故障检测电路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7714B2 (en) * 2011-11-30 2016-03-15 Michael Rop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sland detection and anti-islanding protection in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CN103954863A (zh) * 2014-04-28 2014-07-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三相并网逆变器防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024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ing et al. Control of hybrid AC/DC microgrid under island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s
CN103645404B (zh) 一种微电网孤岛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CN104467024B (zh) 一种逆变器电源、孤岛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950512B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特性一体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865479A (zh) 一种孤岛检测方法
CN101969201A (zh) 一种用于辅助风力发电机实现低压穿越的动态电压稳定器
CN105182189B (zh) 基于电压频率和测量阻抗结合的逆变器扰动式孤岛检测法
CN101938140B (zh) 分布式电源系统
CN108631353B (zh) 一种微电网孤岛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904678B (zh) 高压直流输电分段变速率低压限流单元的控制方法
CN107370187A (zh) 一种光伏微电网系统和光伏微电网系统控制方法
CN107706904B (zh) 海上平台风光储直流供电系统中储能变换器虚拟电阻控制方法
Ezhilarasan et al.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for voltage sag mitigation using PI with fuzzy logic controller
CN104979846B (zh) 一种多电平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593852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并网逆变器的三相负序电压补偿方法
CN106602587B (zh) 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附加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9417155U (zh) 一种交流绝缘电阻监测装置
CN201829955U (zh) 一种用于辅助风力发电机实现低压穿越的动态电压稳定器
CN109586305A (zh) 一种基于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运行控制策略
CN104701816A (zh) 凸极机低励限制与失磁保护的配合整定方法及装置
CN106099977B (zh) 适于单相微电网模式切换的储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375490B (zh) 一种节能输电电压补偿方法
CN204559236U (zh) 一种登记式智能限电系统
CN104485687B (zh) 基于电流连续模式和电流断续模式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pi谐振控制方法
CN206332461U (zh) 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微网并网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