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3025B - 系统切换方法、系统切换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系统切换方法、系统切换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63025B CN104463025B CN201410804341.4A CN201410804341A CN104463025B CN 104463025 B CN104463025 B CN 104463025B CN 201410804341 A CN201410804341 A CN 201410804341A CN 104463025 B CN104463025 B CN 1044630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security system
- value
- impedance value
- preset res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 G06F21/74—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operating in dual or compartmented mode, i.e. at least one secure mod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系统切换方法、一种系统切换装置和一种终端,其中的系统切换方法包括:当所述终端需要进入安全系统时,根据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检测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确定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是否属于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当确定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属于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安全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终端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终端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系统切换方法、一种系统切换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双系统终端中,如果终端接收到安全联系人的来电或是短信,需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用户只有在通过身份验证后,方可进入安全系统接听该来电或查看该短信。
然而,现有的验证身份的方式一般为密码输入方式或是手势输入方式,都需要用户手动进行验证,操作十分不便。比如,用户在接听安全联系人来电前,必须通过输入密码来验证身份,而如果用户进行密码输入的时间过长,就很可能会漏接重要来电。另外,用户在手动进行密码输入的过程中,密码很容易被他人窥得,从而造成密码泄漏,不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的同时,便捷地实现系统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的同时,便捷地实现系统切换。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系统切换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包括:当所述终端需要进入安全系统时,根据接收到对所述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检测所述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所述电阻抗值是否属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当确定所述电阻抗值属于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安全系统,以供所述终端在所述安全系统中执行所述操作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包括普通系统和至少一个安全系统,其中,安全系统的安全级别更高,可以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比如,用户可以将某个联系人设置为安全联系人,使得安全联系人的信息只能在安全系统中被读取,当操作者无法通过终端的安全系统的认证时,也就无法获取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信息。当终端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时,不需要用户进行密码输入、手势输入等身份验证,而是直接检测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值,验证是否在终端中记录的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内,只有在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判定该用户是被授权可以进入安全系统的操作者,才允许终端切换到安全系统。具体地,可以将现有的生物电阻抗值测量设备集成到终端中,以检测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对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进行检测。通过该技术方案,使终端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得终端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电阻抗值属于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在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操作命令相关的所述安全系统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当前用户通过电阻抗值验证时,终端可以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显示安全系统的信息。比如,如果终端检测到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说明当前用户具有访问安全系统的权限,那么,在该用户请求查看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先不进行系统切换,而是直接将当前操作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和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一同呈现给用户。通过该技术方案,授权的合法用户不用进行系统切换就能查看到安全系统的信息,提升了用户使用终端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检测所述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所述终端设置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人体的电阻抗值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会有一些差异,则在设置身份验证标准时,不能设置单个的电阻抗值,而是要设置电阻抗值范围。在终端拥有者首次启用终端或首次启用终端的安全系统时,终端可以主动检测终端拥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将检测结果设置为以后进行身份验证的标准。当然,在使用终端时,终端拥有者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电阻抗值范围进行重新设置。另外,如果终端由多个用户共用,或终端拥有者允许其他用户进入安全系统,也可以设置多个用户的多个电阻抗值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设置的多个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存储到所述终端中;对存储的多个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加密;以及在所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所述电阻抗值是否属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之前,还包括:对存储的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解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对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存储时可使用加密存储方式,以保证这一身份验证信息在终端中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的信息安全,保护了用户了隐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所述安全系统的所述操作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所述安全系统的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从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所述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只要终端接收到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就要对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安全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切换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系统切换装置,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包括:检测单元,当所述终端需要进入安全系统时,根据接收到对所述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检测所述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所述电阻抗值是否属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切换单元,当确定所述电阻抗值属于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安全系统,以供所述终端在所述安全系统中执行所述操作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包括普通系统和至少一个安全系统,其中,安全系统的安全级别更高,可以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比如,用户可以将某个联系人设置为安全联系人,使得安全联系人的信息只能在安全系统中被读取,当操作者无法通过终端的安全系统的认证时,也就无法获取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信息。当终端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时,不需要用户进行密码输入、手势输入等身份验证,而是直接检测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值,验证是否在终端中记录的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内,只有在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判定该用户是被授权可以进入安全系统的操作者,才允许终端切换到安全系统。具体地,可以将现有的生物电阻抗值测量设备集成到终端中,以检测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对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进行检测。通过该技术方案,使终端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得终端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单元,当确定所述电阻抗值属于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在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操作命令相关的所述安全系统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当前用户通过电阻抗值验证时,终端可以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显示安全系统的信息。比如,如果终端检测到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说明当前用户具有访问安全系统的权限,那么,在该用户请求查看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先不进行系统切换,而是直接将当前操作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和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一同呈现给用户。通过该技术方案,授权的合法用户不用进行系统切换就能查看到安全系统的信息,提升了用户使用终端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单元,在所述检测所述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之前,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所述终端设置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人体的电阻抗值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会有一些差异,则在设置身份验证标准时,不能设置单个的电阻抗值,而是要设置电阻抗值范围。在终端拥有者首次启用终端或首次启用终端的安全系统时,终端可以主动检测终端拥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将检测结果设置为以后进行身份验证的标准。当然,在使用终端时,终端拥有者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电阻抗值范围进行重新设置。另外,如果终端由多个用户共用,或终端拥有者允许其他用户进入安全系统,也可以设置多个用户的多个电阻抗值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将设置的多个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存储到所述终端中;加密单元,对存储的多个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加密;解密单元,在所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所述电阻抗值是否属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之前,对存储的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解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对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存储时可使用加密存储方式,以保证这一身份验证信息在终端中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的信息安全,保护了用户了隐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所述安全系统的所述操作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所述安全系统的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从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所述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只要终端接收到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就要对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安全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切换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具有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系统切换装置,因此,该终端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系统切换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终端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终端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装置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102,当终端需要进入安全系统时,根据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检测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
步骤104,确定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是否属于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
步骤106,当确定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属于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安全系统,以供终端在安全系统中执行操作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包括普通系统和至少一个安全系统,其中,安全系统的安全级别更高,可以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比如,用户可以将某个联系人设置为安全联系人,使得安全联系人的信息只能在安全系统中被读取,当操作者无法通过终端的安全系统的认证时,也就无法获取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信息。当终端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时,不需要用户进行密码输入、手势输入等身份验证,而是直接检测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值,验证是否在终端中记录的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内,只有在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判定该用户是被授权可以进入安全系统的操作者,才允许终端切换到安全系统。具体地,可以将现有的生物电阻抗值测量设备集成到终端中,以检测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对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进行检测。通过该技术方案,使终端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得终端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6还包括:当确定电阻抗值属于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操作命令相关的安全系统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当前用户通过电阻抗值验证时,终端可以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显示安全系统的信息。比如,如果终端检测到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说明当前用户具有访问安全系统的权限,那么,在该用户请求查看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先不进行系统切换,而是直接将当前操作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和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一同呈现给用户。通过该技术方案,授权的合法用户不用进行系统切换就能查看到安全系统的信息,提升了用户使用终端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终端设置预设电阻抗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人体的电阻抗值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会有一些差异,则在设置身份验证标准时,不能设置单个的电阻抗值,而是要设置电阻抗值范围。在终端拥有者首次启用终端或首次启用终端的安全系统时,终端可以主动检测终端拥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将检测结果设置为以后进行身份验证的标准。当然,在使用终端时,终端拥有者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电阻抗值范围进行重新设置。另外,如果终端由多个用户共用,或终端拥有者允许其他用户进入安全系统,也可以设置多个用户的多个电阻抗值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设置的多个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存储到终端中;对存储的多个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加密;以及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对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解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对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存储时可使用加密存储方式,以保证这一身份验证信息在终端中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的信息安全,保护了用户了隐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安全系统的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只要终端接收到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就要对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安全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切换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202,首次使用终端或首次启用安全系统。
步骤204,检测机主的电阻抗值信息。在机主首次启用手机或首次启用手机的安全系统时,手机可以主动检测机主的电阻抗值信息,并将检测结果设置为以后进行身份验证的标准。当然,在使用手机时,机主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电阻抗值信息进行重新设置。另外,如果手机由多个用户共用,或机主允许其他用户进入安全系统,也可以设置多个用户的多个电阻抗值信息。
步骤206,存储机主电阻抗值信息。手机在对预设电阻抗值信息进行存储时可使用加密存储方式,以保证这一身份验证信息在手机中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手机的信息安全,保护了用户了隐私。
步骤208,用户触摸手机以接听来自安全联系人的来电;或用户在拨打电话前发出查看联系人的请求;或用户请求打开安全应用或请求查看安全应用中的个人信息。
步骤210,检测拿起手机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在手机接收到与安全系统相关的操作命令时,可以主动检测拿起手机的用户的电阻抗值信息。
步骤212,判断检测结果是否与存储的机主电阻抗值信息匹配,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21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216。
步骤214,切换到安全系统,使用户直接接听来电;或显示包括安全联系人在内的全部联系人信息;或切换到安全系统,打开安全应用或显示安全应用的个人信息。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通过对电阻抗值信息的验证后,手机可以为用户切换至安全系统,也可以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显示安全系统的信息。
步骤216,进行密码输入、手势输入等方式的身份验证。如果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不满足系统切换需求,手机可以进一步使用密码输入、手势输入等方式验证当前用户的身份。通过该技术方案,使得在电阻抗值检测装置出现故障时,或机主允许其他用户对安全系统进行操作时,手机仍然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提升了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手机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手机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手机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装置的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切换装置300,包括:检测单元302,当终端需要进入安全系统时,根据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检测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确定单元304,确定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是否属于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切换单元306,当确定电阻抗值属于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安全系统,以供终端在安全系统中执行操作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包括普通系统和至少一个安全系统,其中,安全系统的安全级别更高,可以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比如,用户可以将某个联系人设置为安全联系人,使得安全联系人的信息只能在安全系统中被读取,当操作者无法通过终端的安全系统的认证时,也就无法获取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信息。当终端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时,不需要用户进行密码输入、手势输入等身份验证,而是直接检测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值,验证是否在终端中记录的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内,只有在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判定该用户是被授权可以进入安全系统的操作者,才允许终端切换到安全系统。具体地,可以将现有的生物电阻抗值测量设备集成到终端中,以检测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对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电阻抗值进行检测。通过该技术方案,使终端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得终端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单元308,当确定电阻抗值属于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操作命令相关的安全系统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当前用户通过电阻抗值验证时,终端可以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显示安全系统的信息。比如,如果终端检测到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说明当前用户具有访问安全系统的权限,那么,在该用户请求查看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先不进行系统切换,而是直接将当前操作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和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一同呈现给用户。通过该技术方案,授权的合法用户不用进行系统切换就能查看到安全系统的信息,提升了用户使用终端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单元310,在检测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之前,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终端设置预设电阻抗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人体的电阻抗值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会有一些差异,则在设置身份验证标准时,不能设置单个的电阻抗值,而是要设置电阻抗值范围。在终端拥有者首次启用终端或首次启用终端的安全系统时,终端可以主动检测终端拥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将检测结果设置为以后进行身份验证的标准。当然,在使用终端时,终端拥有者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电阻抗值范围进行重新设置。另外,如果终端由多个用户共用,或终端拥有者允许其他用户进入安全系统,也可以设置多个用户的多个电阻抗值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312,将设置的多个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存储到终端中;加密单元314,对存储的多个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加密;解密单元316,在确定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是否属于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之前,对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解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对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存储时可使用加密存储方式,以保证这一身份验证信息在终端中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的信息安全,保护了用户了隐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安全系统的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只要终端接收到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就要对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安全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切换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400,包括:系统切换装置402(相当于图3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系统切换装置300),用于根据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检测终端400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并在确定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属于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安全系统,以供终端400在安全系统中执行操作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400接收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时,不需要用户进行密码输入、手势输入等身份验证,而是直接检测当前持有终端400的用户的电阻抗值是否在终端400中记录的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内,只有在当前持有终端400的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400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判定该用户是终端所有者,才允许终端400切换到安全系统。具体地,可以将现有的生物电阻抗值测量设备集成到终端400中,以检测终端所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对当前持有终端400的用户的电阻抗值进行检测。
通过该技术方案,使终端400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终端400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得终端400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系统切换装置402还用于:当确定电阻抗值不在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根据接收到的验证命令,对当前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当确定当前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安全系统,以供终端400在安全系统中执行操作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不满足系统切换需求,终端400可以进一步使用密码输入、手势输入等方式验证当前用户的身份。通过该技术方案,使得在电阻抗值检测装置出现故障时,或终端400的拥有者允许其他用户对安全系统进行操作时,终端400仍然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提升了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系统切换装置402还用于:当确定电阻抗值属于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操作命令相关的安全系统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当前用户通过电阻抗值验证时,终端400可以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显示安全系统的信息。比如,如果终端400检测到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在终端400存储的电阻抗值范围内时,说明当前用户具有访问安全系统的权限,那么,在该用户请求查看终端400的联系人信息时,可以先不进行系统切换,而是直接将当前操作系统的联系人信息和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一同呈现给用户。通过该技术方案,使有合法用户不用进行系统切换就能查看到安全系统的信息,提升了用户使用终端400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系统切换装置402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终端400设置多个预设电阻抗值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人体的电阻抗值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会有一些差异,则在设置身份验证标准时,不能设置单个的电阻抗值值,而是要设置多个电阻抗值范围。在终端400的拥有者首次启用终端400或首次启用终端400的安全系统时,终端400可以主动检测终端400的拥有者的电阻抗值范围,并将检测结果设置为以后进行身份验证的标准。当然,在使用终端400时,终端400的拥有者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电阻抗值范围进行重新设置。另外,如果终端400由多个用户共用,或终端400的拥有者允许其他用户进入安全系统,也可以设置多个用户的多个电阻抗值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系统切换装置402还用于:将设置的多个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存储到终端400中,并对存储的多个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加密,以及对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解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400在对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存储时可使用加密存储方式,以保证这一身份验证信息在终端400中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400的信息安全,保护了用户了隐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安全系统的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只要终端400接收到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就要对当前持有终端400的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与安全系统有关的操作命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对来自安全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切换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对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终端可以自动识别当前持有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使身份验证更加快捷高效,避免了手动切换系统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用户切换操作系统及进行身份验证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在手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泄漏验证信息的情况发生,使终端可以自主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系统切换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终端需要进入安全系统时,根据接收到对所述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检测所述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
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所述电阻抗值是否属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
当确定所述电阻抗值属于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安全系统,以供所述终端在所述安全系统中执行所述操作命令;
当确定所述电阻抗值属于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在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操作命令相关的所述安全系统的信息;
在所述检测所述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所述终端设置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
将设置的多个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存储到所述终端中;
对存储的多个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加密;以及
在所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所述电阻抗值是否属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之前,还包括:
对存储的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解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安全系统的所述操作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对来自所述安全系统的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
从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
对所述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3.一种系统切换装置,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当所述终端需要进入安全系统时,根据接收到对所述安全系统的操作命令,检测所述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
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所述电阻抗值是否属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
切换单元,当确定所述电阻抗值属于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从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安全系统,以供所述终端在所述安全系统中执行所述操作命令;
显示单元,当确定所述电阻抗值属于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时,在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操作命令相关的所述安全系统的信息;
设置单元,在所述检测所述终端的当前用户的电阻抗值之前,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所述终端设置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
存储单元,将设置的多个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存储到所述终端中;
加密单元,对存储的多个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加密;
解密单元,在所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所述电阻抗值是否属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任一预设电阻抗值范围内之前,对存储的任一所述预设电阻抗值范围进行解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安全系统的所述操作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对来自所述安全系统的联系人的通知的查看、处理、删除命令;
从所述当前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安全系统的切换命令;
对所述安全系统中的应用的查看、使用、编辑、删除命令。
5.一种终端,具有多个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系统切换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04341.4A CN104463025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系统切换方法、系统切换装置和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04341.4A CN104463025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系统切换方法、系统切换装置和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3025A CN104463025A (zh) | 2015-03-25 |
CN104463025B true CN104463025B (zh) | 2018-04-10 |
Family
ID=52909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04341.4A Active CN104463025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系统切换方法、系统切换装置和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630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1734A (zh) * | 2015-03-26 | 2016-11-23 |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
CN105631314A (zh) * | 2015-04-24 | 2016-06-0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终端的执行环境切换方法及系统、终端 |
CN106295283A (zh) * | 2015-05-26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鉴权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5915709A (zh) * | 2016-04-14 | 2016-08-31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
CN105912954A (zh) * | 2016-05-16 | 2016-08-31 |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私密信息保护方法及系统 |
CN106096344A (zh) * | 2016-05-26 | 2016-11-09 |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执行方法、业务执行装置和终端 |
CN106445489A (zh) * | 2016-07-04 | 2017-02-22 | 安徽天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665293B (zh) * | 2016-07-28 | 2023-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户账户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463826A (zh) * | 2017-08-16 | 2017-12-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4880643A (zh) * | 2022-05-19 | 2022-08-09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1837A (zh) * | 2008-03-31 | 2009-10-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用户账户的方法及一种计算机 |
CN101889866A (zh) * | 2010-07-30 | 2010-11-24 | 西安理工大学 | 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手掌生物电阻抗频谱测量装置 |
CN102402820A (zh) * | 2010-09-13 | 2012-04-0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交易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3391374A (zh) * | 2013-08-08 | 2013-11-13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双系统终端 |
CN104216777A (zh) * | 2014-08-29 | 2014-12-1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系统电子装置及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72059A1 (en) * | 2011-04-20 | 2012-10-25 | Varun Shett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n a computer system |
-
2014
- 2014-12-19 CN CN201410804341.4A patent/CN1044630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1837A (zh) * | 2008-03-31 | 2009-10-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用户账户的方法及一种计算机 |
CN101889866A (zh) * | 2010-07-30 | 2010-11-24 | 西安理工大学 | 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手掌生物电阻抗频谱测量装置 |
CN102402820A (zh) * | 2010-09-13 | 2012-04-0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交易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3391374A (zh) * | 2013-08-08 | 2013-11-13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双系统终端 |
CN104216777A (zh) * | 2014-08-29 | 2014-12-1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系统电子装置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3025A (zh) | 2015-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63025B (zh) | 系统切换方法、系统切换装置和终端 | |
CN104008313B (zh) | 隐私信息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 |
CN106534570B (zh) |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 |
US907602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sing and responding to an unauthorized opening of a biometric trait capture device | |
CN103136479B (zh) | 移动终端的信息保护方法及装置 | |
CN104156657B (zh) | 终端的信息输入方法、终端的信息输入装置和终端 | |
US20040024706A1 (en) | Emergency call system and device | |
CN105631275A (zh) | 信息显示方法、信息显示装置和终端 | |
CN105554741A (zh) | 一种通信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373737B (zh) | 一种应用加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069333A (zh) | 用户域的访问方法、访问系统及终端 | |
CN108337235B (zh) | 一种利用安全设备执行安全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5630592A (zh) | 基于身份验证的空间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5549786A (zh) | 基于压力触控的系统切换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 |
CN104854599B (zh) | 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和通信消息的处理方法 | |
CN106203174A (zh) | 应用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5354458B (zh) | 密码输入验证方法和系统 | |
CN110276217A (zh) | 便携式存储装置 | |
CN106231534A (zh) | 移动终端及其写号及消号方法、装置 | |
CN104298931B (zh) |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 |
CN106529232A (zh) | 开机启动方法及装置 | |
TWI474211B (zh) | 安全usb鑰匙、保護安全usb鑰匙之方法、用於保護安全usb鑰匙之電腦程式及可由安全usb鑰匙讀取之記錄媒體 | |
CN103795849A (zh) | 在便携式终端中针对私密联系人执行操作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8038365A (zh) | 笔记本电脑 | |
CN105447353B (zh) | 密码输入验证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