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2734B -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2734B
CN104462734B CN201510018284.1A CN201510018284A CN104462734B CN 104462734 B CN104462734 B CN 104462734B CN 201510018284 A CN201510018284 A CN 201510018284A CN 104462734 B CN104462734 B CN 104462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point
model
size
measuring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82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2734A (zh
Inventor
李淑霞
郝永卯
靳玉蓉
郑如意
李清平
曹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15100182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2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2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2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2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2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合适尺寸的实验模型,设计相同分布的测点,依次改变侧点大小,测点位置取无效网格进行研究,模拟不同测点大小的平面渗流场,确定最佳测点尺寸范围;依据最佳测点尺寸,引入同一测点数目,从而确定合适的测点数目和对应模型平面尺寸;根据最佳测点尺寸和模型平面尺寸,依次针对不同的测点数目,改变测点距离,模拟相同时刻平面上的流线分布,确定最佳测点间距;计算分析不同平面‑纵向尺度比例下的渗流场特征,确定模型纵向尺寸和上下围岩厚度。本发明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实验模型中的测点合理分布,将其对流线的影响最小化。

Description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分子组成的类冰状的固态结晶体,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故也称为甲烷水合物。因含大量的甲烷气体而具有极强的燃烧力,可以直接燃烧,所以又俗称为“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能量密度很高,据理论计算1m3的饱和天然气水合物在标准条件下可释放出164m3的甲烷气体,是其它非常规气源岩(诸如煤层气、黑色页岩)能量密度的10倍,为常规天然气能量密度的2~5倍,相当于0.164吨石油的能量。另外,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是一种难得的绿色洁净能源。最重要的是,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非常丰富。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稳定条件分析,陆地上20.7%和大洋底90%的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据此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碳含量达1016kg或含有20×1015m3的甲烷气,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总碳储量的两倍,将成为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能源。
和现场实验相比,物理模拟具有费用低、耗时短、操作容易等优点。实验模型设计是物理模拟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反应釜中的温度、压力、电阻率等参数的测量对于开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测量这些参数,在实验模型设计时需要加入测点。然而,测点的引入会对反应釜中流体的流动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在流线上具有明显的体现。为了使测量结果尽可能地接近反应釜中的真实情况,必须使测点对流线的影响尽可能小。
目前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装置中,测点的分布大都是根据测量数据的需要进行设计,并没有考虑测点的引入对渗流场造成的影响,这样的设计可能会引入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本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实验模型的测点的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实验模型中的测点合理分布,将其对流线的影响最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合适尺寸的实验模型,设计相同分布的温度、电阻率、声波和压力测点,依次改变测点大小,测点位置取无效网格进行研究,模拟不同测点大小的平面渗流场,确定最佳测点尺寸范围;
(2)依据最佳测点尺寸,引入同一测点数目,依次模拟不同尺寸模型中的平面渗流场,从而确定合适的测点数目和对应模型平面尺寸;
(3)根据最佳测点尺寸和模型平面尺寸,依次针对不同的测点数目,改变测点距离,模拟相同时刻平面上的流线分布,确定最佳测点间距;
(4)计算分析不同平面-纵向尺度比例下的渗流场特征,确定模型纵向尺寸和上下围岩厚度。
所述步骤(1)中,具体方法为:取设定的实验模型尺寸,测点大小分别取1-4cm2,依次增大,模型中设计3层分布的温度、电阻率、声波和压力测点,每层测点数均匀分布,测点大小一定,测点位置取无效网格进行研究,模拟不同测点大小的平面渗流场。
所述步骤(1)中,最佳测点尺寸大小范围取[0.8~1.0]cm2
所述步骤(2)中,设计每层模型的测点数目15×15,即225个,分别建立500×500×500mm3、600×600×600mm3、700×700×700mm3、800×800×800mm3、1000×1000×1000mm3大小不同的模型,研究不同尺寸模型中的平面渗流场。
所述步骤(2)中,当测点数目为15×15时,为了使测点的引入对流线造成的影响并且考虑到模型制作工艺水平,平面模型尺寸范围取[800×800~850×850]mm2
所述步骤(3)中,取800×800mm2模型进行测点密度优化,确定测点最小距离。建立测点个数分别为0、9×9=81、15×15=225、19×19=361个的模型,其中9×9、15×15、19×19所对应的测点距离分别为7cm、4cm、3cm,模拟不同模型中相同时刻平面上的流线分布。
所述步骤(3)中,最佳测点间距范围取[4-4.2]cm。
所述步骤(4)中,固定模型平面尺度为800mm×800mm2,模型厚度分别取160mm、240mm、320mm、400mm和480mm,计算分析不同平面-纵向尺度比例下的渗流场特征,网格平面划分为40×40mm2,垂向40mm为一层;进行中间一口井降压分解,井底压力为4MPa,进行纵向气水流动动态分析。
所述步骤(4)中,模型最佳纵尺寸范围取[480~500]mm,考虑到围岩导热作用对水合物分解的作用,上下围岩厚度比例范围为[0.39~0.41]。
当模型的边长为[800~850]mm;模型内测点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均匀分布15×15个测点;测点大小为[0.8~1.0]cm2;测点间距为[4~4.5]cm的分布时,模拟效果最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对测点分布进行合理化安排,使得其对流线的影响最小化;
(2)给出所提供的平面尺寸下所对应的纵向尺寸,保证模型中的三维流动特征;
(3)提供了围岩厚度比,将围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测点分布图;
图2为本发明的4层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1、测点大小的选择
实验模型尺寸取300×300×300mm,测点大小分别取1cm2,2cm2,4cm2,模型中设计3层分布的温度、电阻率、声波、压力等测点,每层测点数6×6均匀分布,测点大小一定,测点位置取无效网格进行研究,不同测点大小的平面渗流场。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测点尺寸超过2cm2之后,模型流线变形比较严重,所以采用[0.8~1.0]cm2大小的测点。
2、测点数目与对应模型平面尺寸的确定
选用1cm2大小的测点,因模型中需监测温度、电阻率、声波、压力等的分布,故需要较多的测点数目。在此设计每层模型的测点数目为15×15,即225个,分别建立500×500×500mm3、600×600×600mm3、700×700×700mm3、800×800×800mm3、1000×1000×1000mm3大小不同的模型,研究不同尺寸模型中的平面渗流场。
结果表明:当引入225个测点时,1000mm模型流线基本没有变形,800mm模型流线变形幅度较小,但当模型尺寸小于700mm后,流线变形严重,说明测点的分布对渗流场已产生了很大的干扰。同时,在布置测点时尽量避免在边界位置布置测点,否则边界测点对流线干扰较大。
因此,当测点数目为15×15时,为了使测点的引入对流线造成的影响并且考虑到模型制作工艺水平,平面模型尺寸取[800×800~850×850]mm2
3、测点间距的确定
取800×800mm2模型进行测点密度优化,确定测点最小距离。建立测点个数分别为0、9×9=81、15×15=225、19×19=361个的模型,其中9×9、15×15、19×19所对应的测点距离分别为7cm、4cm、3cm。模拟不同模型中相同时刻平面上的流线分布。
结果表明:测点距离为7cm时模型流线基本没有变形;4cm测点距离时,流线变形不明显,渗流场基本没有改变;3cm测点距离时,流线开始变形,出现流线穿过测点失真的现象,所以测点间距取[4~4.2]cm。
4、模型纵向尺寸与测点分布的确定
固定模型平面尺度为800mm×800mm2,模型厚度分别取160、240mm、320mm、400mm、480mm,计算分析不同平面-纵向尺度比例下的渗流场特征,网格平面划分为40×40mm2,垂向40mm为一层。进行中间一口井降压分解,井底压力为4MPa,进行纵向气水流动动态分析。
结果表明:当模型厚度大于480mm时,整个平面达到最大程度的纵向串流,为完全的三维模型。
所以模型纵尺寸取[480~500]mm,考虑到围岩导热作用对水合物分解的作用,上下围岩厚度比例为[0.39~0.41]。
如图1所示,模型平面尺寸取[800×800~850×850]mm2,测点间距取[4~4.5]cm,测点大小取[0.8~1.0]cm2,每层分布测点个数15×15。
如图2所示,将模型纵向平均分为4层,测点分上层、中部、下层三层布置,即A-A、B-B、C-C面上。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合适尺寸的实验模型,设计相同分布的温度、电阻率、声波和压力测点,依次改变测点大小,测点位置取无效网格进行研究,模拟不同测点大小的平面渗流场,确定最佳测点尺寸范围;
(2)依据最佳测点尺寸,引入同一测点数目,依次模拟不同尺寸模型中的平面渗流场,从而确定合适的测点数目和对应模型平面尺寸;
(3)根据最佳测点尺寸和模型平面尺寸,依次针对不同的测点数目,改变测点距离,模拟相同时刻平面上的流线分布,确定最佳测点间距;
(4)计算分析不同平面-纵向尺度比例下的渗流场特征,确定模型纵向尺寸和上下围岩厚度;
所述步骤(1)中,具体方法为:取设定的实验模型尺寸,测点大小分别取1-4cm2,依次增大,模型中设计3层分布的温度、电阻率、声波和压力测点,每层测点数均匀分布,测点大小一定,测点位置取无效网格进行研究,模拟不同测点大小的平面渗流场;
最佳测点尺寸大小范围取[0.8~1.0]cm2
所述步骤(2)中,设计每层模型的测点数目15×15,即225个,分别建立500×500×500mm3、600×600×600mm3、700×700×700mm3、800×800×800mm3、1000×1000×1000mm3大小不同的模型,研究不同尺寸模型中的平面渗流场;
当测点数目为15×15时,为了使测点的引入对流线造成的影响并且考虑到模型制作工艺水平,平面模型尺寸范围取[800×800~850×850]mm2
所述步骤(3)中,取800×800mm2模型进行测点密度优化,确定测点最小距离,建立测点个数分别为0、9×9=81、15×15=225、19×19=361个的模型,其中9×9、15×15、19×19所对应的测点距离分别为7cm、4cm、3cm,模拟不同模型中相同时刻平面上的流线分布;
最佳测点间距范围取[4-4.5]cm;
所述步骤(4)中,固定模型平面尺度为800mm×800mm2,模型厚度分别取160mm、240mm、320mm、400mm和480mm,计算分析不同平面-纵向尺度比例下的渗流场特征,网格平面划分为40×40mm2,垂向40mm为一层;进行中间一口井降压分解,井底压力为4MPa,进行纵向气水流动动态分析;
所述步骤(4)中,模型最佳纵尺寸范围取[480~500]mm,考虑到围岩导热作用对水合物分解的作用,上下围岩厚度比例范围为[0.39~0.41];
当模型的边长为[800~850]mm;模型内测点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均匀分布15×15个测点;测点大小为[0.8~1.0]cm2;测点间距为[4~4.5]cm的分布时,模拟效果最佳。
CN201510018284.1A 2015-01-14 2015-01-14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Active CN104462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8284.1A CN104462734B (zh) 2015-01-14 2015-01-14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8284.1A CN104462734B (zh) 2015-01-14 2015-01-14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2734A CN104462734A (zh) 2015-03-25
CN104462734B true CN104462734B (zh) 2017-05-17

Family

ID=5290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8284.1A Active CN104462734B (zh) 2015-01-14 2015-01-14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27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160B (zh) * 2017-11-03 2018-08-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含天然气水合物多孔介质阻抗测量装置的仿真和分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649A (zh) * 2012-02-07 2012-07-11 河海大学 一种煤层地下燃空区的体积建模方法
CN102809761A (zh) * 2012-07-23 2012-12-0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获取煤岩的速度特征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67200A1 (fr) * 2010-11-10 2012-05-11 IFP Energies Nouvelles Methode pour caracteriser le reseau de fractures d'un gisement fracture et methode pour l'exploit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649A (zh) * 2012-02-07 2012-07-11 河海大学 一种煤层地下燃空区的体积建模方法
CN102809761A (zh) * 2012-07-23 2012-12-0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获取煤岩的速度特征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分解有限元模拟";程远方等;《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1231;第33卷(第3期);第85-89页 *
"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数学模型";杜庆军等;《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0831;第34卷(第4期);第470-473、487页 *
"天然气水合物藏物性参数综合动态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程远方等;《石油学报》;20110331;第32卷(第2期);第320-323页 *
"电阻率测试技术在沉积物_盐水_甲烷水合物体系中的应用";李淑霞等;《实验力学》;20100228;第25卷(第1期);第95-9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2734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2849B (zh) 注水开发老油田井网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07664029B (zh) 砂岩热储地热资源可循环利用最优井网布局方法
CN101798915B (zh) 一种利用分段火驱开采提高厚层块状稠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4295292B (zh) 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开采井设计方法
CN101806208A (zh) 一种对水平井平面井网优化的方法
CN101818637A (zh) 一种通过控制火烧注气速度提高厚层块状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CN107503715A (zh) 一种模拟平行水平井注海水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装置
CN114692472B (zh) 储层改造辅助降压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数值模拟方法
WO2023071303A1 (zh) 一种定量预测二氧化碳强化气藏开采和封存的方法
CN103226847A (zh) 一种曲流河点坝三维数据体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462734B (zh) 基于数值模拟的可燃冰开采实验模型测点分布设计方法
CN107676065A (zh) 一种模拟排式水平井注海水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装置
CN107341850B (zh) 一种开发井网下曲流河单一点坝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方法
CN103510931A (zh) 直井蒸汽驱模拟方法
CN102162353A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三维井网装置
CN107687337A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模拟实验装置的三维模型系统
CN201714363U (zh) 一种通过控制火烧注气速度开采厚层块状稠油的装置
Li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orizontal well reservoir stimulation for gas hydrate production
CN115033963A (zh) 一种基于3de建立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CN105275457B (zh) 整装老油田河流相储层水平井部署最佳模式研究方法
CN106354969A (zh) 压裂裂缝长度计算方法
Chiocchini et al. The Viterbo Hydrothermal System and Its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Central Italy
Suh et al. Precise tidal simulation on the Yellow sea and extended to north western pacific sea
CN111324926B (zh) 一种“以面代孔”地下工程排水孔幕的模拟方法
CN108331565A (zh) 一种改进型火驱数值模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