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33699A - 复合地垫 - Google Patents

复合地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33699A
CN104433699A CN201410597095.XA CN201410597095A CN104433699A CN 104433699 A CN104433699 A CN 104433699A CN 201410597095 A CN201410597095 A CN 201410597095A CN 104433699 A CN104433699 A CN 104433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pers
composite floor
floor cushion
heat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70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33699B (zh
Inventor
姚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BOFENG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姚健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姚健军 filed Critical 姚健军
Priority to CN2014105970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33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33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3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33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3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垫,包括:本体、拖鞋及加热装置,所述本体设有若干与所述拖鞋匹配的凹槽;所述拖鞋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内。述复合地垫,可以通过设置于本体内的加热装置加热,进而对应用复合地垫的环境进行加热,增加室内温度及使用者的舒适度。并且,凹槽令拖鞋的放置更加整齐,不占用其他空间,充分利用了容置空间,节约容置空间。并且令使用复合地垫的场所更加整洁。

Description

复合地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地垫。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日趋提高。整洁、素雅的空间能给人们带来好心情,并且令居住更加舒适。
地垫具有减少噪音、隔热、装饰等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地垫功能过于单一化,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功能多样化的复合地垫。
一种复合地垫,包括:本体、拖鞋及加热装置,
所述本体设有若干与所述拖鞋匹配的凹槽;
所述拖鞋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开设容置槽,所述加热管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且所述加热管穿设所述连接孔。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螺旋设置于所述本体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及保护套,所述加热丝容置于所述保护套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地垫还包括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接,用于给所述加热装置供电。
上述复合地垫,可以通过设置于本体内的加热装置加热,进而对应用复合地垫的环境进行加热,增加室内温度及使用者的舒适度。并且,凹槽令拖鞋的放置更加整齐,不占用其他空间,充分利用了容置空间,节约容置空间。并且令使用复合地垫的场所更加整洁。
充电器方便加热装置的加热,令其更加便捷,可随时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需要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复合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复合地垫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复合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复合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复合地垫10不同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复合地垫10,包括:本体100、拖鞋200及充电器(图未示)。本体100设有若干与拖鞋200匹配的凹槽110。拖鞋200内设置加热器,加热器具有连接端,拖鞋200容置于凹槽110内。充电器设置于本体100内,充电器具有插接端,插接端与加热器的连接端相抵接并电连接,以使充电器为拖鞋200的加热器提供电源。例如,加热器包括一加热部。
使用上述复合地垫10时,将拖鞋200放置于所述凹槽110内,并令加热器的连接端与充电器的插接端相连接,以令充电器给拖鞋200的加热器加热。加热后,断开连接端及插接端,穿上加热好的拖鞋200,并将拖鞋200从凹槽110内取出使用。
复合地垫10上设置凹槽110,令拖鞋200的放置更加整齐,不占用其他空间,充分利用了容置空间,节约容置空间。并且令使用复合地垫10的场所更加整洁。此外,拖鞋200内部的加热器可以与本体100内的充电器相连接,在冬天时,可为拖鞋200加热,令使用者穿着更加舒适。
为了令复合地垫10更加平整,例如,本体100与拖鞋200的鞋面平齐。也可以理解为,当复合地垫10放置在地面上时,本体100远离地面的表面及拖鞋200踩踏部远离地面的表面平齐。
本体100与拖鞋200的鞋面平齐,令放置于本体100内的拖鞋200与地垫更好的结合为一体,不易钩挂物体,或者阻碍使用者在本体100上行走。令复合地垫10使用更加方便、将拖鞋200隐形,不影响本体100的正常使用。
为了进一步增加复合地垫10的平整度,例如,本体100设有挡杆,挡杆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凹槽110开口一侧的边缘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110开口的另一侧的边缘上,并且挡杆朝向地面的一侧与拖鞋200的鞋面相抵接。
挡杆将拖鞋200的鞋面压平,令其与本体100的表面平齐,这样,令复合地垫10的表面平整度更佳。
再如,本体100设有盖体,盖体旋转设置于本体100上,与本体100扣合,并且遮盖凹槽110。盖体与凹槽110形成容置腔,拖鞋200容置于容置腔内。再如,盖体的材质与本体100相同,且厚度小于本体100,盖体扣合时,与本体100的表面平齐。
这样,当拖鞋200正在使用时,盖体遮挡凹槽110,令本体100更加平整。并且由于凹槽110没有露出,可以保持凹槽110的洁净,进而保持插接端的洁净,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复合地垫10的使用寿命,并增加复合地垫10的稳定度。当拖鞋200使用后,盖体遮盖具有拖鞋200的凹槽110,同样,与本体100平齐,令本体100更加平整。
再如,本体100具有填充块,当拖鞋200取出后,将填充块容置于凹槽110内,容置块的侧壁与凹槽110的侧壁抵接,且容置块的表面与本体100的表面平齐。
这样,当拖鞋200脱离凹槽110时,利用填充块填充凹槽110,令凹槽110区域更加平整、且与本体100的质感相同,不会因为凹槽110而踩空,增加了复合地垫10的安全性。
为了方便拖鞋200的取放,例如,凹槽110位于本体100的边缘上。又如,凹槽110位于本体100的周缘上。这样,方便使用者在进门或者本体100的外侧更换拖鞋200,令使用更加便捷。
根据实际情况,凹槽110也可以位于本体100的中部,或者在本体100的多个区域设置凹槽110。这样,当使用者脚上的拖鞋200变冷后,可选择离其最近的凹槽110进行充电加热,或者直接在座位的附近加热。令使用者可以边看电视或者做其他事情,边加热拖鞋200。
为了令本体100更稳定的放置于地上,例如本体100的其中一个表面设有防滑垫。也可以理解为,本体100放置于地上的表面设置防滑垫。
防滑垫与底面抵接,将本体100稳定地设置于地面上,避免其来回晃动,影响使用,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跌倒等意外。
为了进一步增加复合地垫10的稳定度,例如,本体100的周缘设有吸附条,用于吸附于地面。再如,本体100的周缘设有防水条。再如,复合地垫10朝向地面的表面设有防水层。
吸附条令本体100与底面的结合力更强,并且吸附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通过本体100的周缘进入到本体100遮盖的部分,令其具有防水功能。防水条则令其防水效果更佳。防水层可对其内部的充电器进行保护。
为了保证充电器具有足够的电量,例如,本体100具有充电口,充电口与充电器连接,用于给充电器充电。这样,便可以用锂电池等移动电源为充电器充电。再如,插头与充电器连接,用于给充电器供电。这样,便可以通过插座直接充电,方便使用。再如,本体100内的电池为太阳能电池,本体100上具有若干照射区,用于接受太阳光照,并通将光照转变成电源存储到充电器内。这样,不仅节约能环保,而且方便使用,白天的时候本体100可以充分的接受太阳的光照。
本实施例中,本体100为地毯,地毯包括叠加设置的花色层及接地层。其中,接地层与地面相抵接。凹槽110开设于花色层上,并且其底面位于接地层上。根据实际情况,充电器既可以位于接地层内部,也可以位于接地层与花色层相邻的区域。
需要指出的是,本体100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制成,例如,复合地板、PVC、泡棉、隔热材料等。
为了增加复合地垫10的使用便捷性,例如,所述拖鞋200上设有夜灯,所述夜灯位于所述拖鞋200的鞋头处。夜灯内具有充电电池,可通过充电器进行充电。根据实际情况,夜灯为光敏开关,当使用环境的光线低于预设值时,开关控制夜灯自动亮起。
夜灯不仅方便使用者夜晚使用,为使用者照明,令其更清楚的在夜晚看清屋内情况。而且方便夜晚寻找拖鞋200,只要寻找夜灯便可。
根据实际情况,夜灯也可以设置手动开关,例如,夜灯的开关为触感开关,当使用者快速双击底面时,夜灯开启,再次双击后,夜灯关闭。再如,夜灯为压感开关,当使用踩踏时开关开启,松开时开关闭合。
多种不同的开关为使用者提供多种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为了增加复合地垫10的多用性,例如,拖鞋200内还设有除湿器,例如,除湿器设置于拖鞋200鞋面的内侧,除湿器与充电器相连接。再如,除湿器也可以设置于凹槽110内。此外,再如,拖鞋200内还设有除臭器。除臭器可以设置于拖鞋200上,也可以设置于凹槽110内。根据实际情况,除臭器可为活性炭的除臭器,也可为其他材质制成。
为了方便寻找散落的拖鞋200,例如,复合地垫10设有寻找器,其具体为本体100上设置寻找开关及与开关相连接的发送器,拖鞋200上设置红外接收器及与红外接收器连接的呼叫器。开启寻找开关后,发送器发送信号至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接收该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呼叫器。呼叫器响应该信号,并发出提示音。
寻找器方便使用者寻找拖鞋200,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节约整理收纳时间。
为了更好的需找拖鞋200。例如,拖鞋200上设置压感器,压感开关与接收器相连接,当压感开关闭合时,即拖鞋200被使用者踩踏时,接收器停止工作。
这样,当使用者寻找拖鞋200时,只有未被使用的拖鞋200发出响声。令寻找更加精确,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干扰。
为了令本体100更加清洁,拖鞋200上还设有吸尘装置,例如,吸尘口位于拖鞋200的鞋底,吸尘器为具有压力感应开关,且每次压下开启开开关时,吸尘装置的响应时间大于10秒,优选为15秒。吸尘袋与拖鞋200的鞋跟相连接,或者直接设置于拖鞋200的鞋底内。
这样,使用者在走动时,便可对底面上的灰尘及杂物进行清理,无需专门抽时间进行清理。由于每次按压吸尘装置的响应时间都大于10秒,这样,在走路时,便可以持续清理,不会间断。
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复合地垫20的结构示意图。
再如,复合地垫20包括:若干本体100、拖鞋200及充电器。多个本体100具有凸部及凹部,用于与相邻的本体100拼接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相邻两个本体100其中一个的凸部容置于另一个的凹部内,将相邻两个本体100连接。至少一本体100开设与拖鞋200匹配的凹槽110。拖鞋200上设置加热器,加热器具有连接端,拖鞋200容置于凹槽110内。充电器至少设置于具有凹槽110的本体100内,充电器具有插接端,插接端与加热器的连接端相抵接并电连接,以使充电器为拖鞋200的加热器提供电源。
复合地垫20可拼接使用,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需要的数量,及需要的形状,令复合地垫20的应用范围更广,更加通用,无需定制。
本实施例中,每个本体100的凸部及凹部上均具有正极部及负极部,用于与相邻本体100配合并电导通。也可以理解为,凹部上的正极部与相邻的凸部上的正极部相连接,凹部上的负极部与相邻的凸部上的负极部相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本体100的电导通。
为了保护本体100,例如,每个本体100的凹部及凸部上的正极部及负极部均具有保护盖,保护盖与正极部及负极部扣合。使用时,取下保护盖,复合地垫20边缘的本体100未使用的正极部及负极部通过保护盖保护。
这样,保护盖保护未使用或者未被拼接的本体100的电极,以避免本体100受到电损害,进而增加了复合地垫20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保护本体100的拼接稳定性,例如,每个本体100均具有贴合部,其具体为,贴合部设置于本体100的侧面,并与相邻本体100的贴合部相抵接。其中贴合部为磁性材料制成。再如,贴合部为吸盘结构。
贴合部辅助相邻本体100紧密贴合,增加相邻本体100的结合力,进一步增加了复合地垫20的稳定性。
再如,本体100的周缘为锯齿状或者波浪状,这样同样增大了其与相邻本体100的结合力,令拼接更牢固,电连接更稳定,增加复合地垫20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每个本体100内均有一充电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部分本体100具有充电器。或者只有一个充电器,通过其为多个本体100供电。
根据实际情况,凹槽110设置于本体100的边缘。并且,凹槽110为多个,多个凹槽110彼此间隔设置。这样,便可以方便的放置及拿取拖鞋200,并且可放置多双拖鞋200。
需要指出的是,除本体100侧面的凹部及凸部外,本体100表面上也设有多个凸部及凹部。本体100表面上的凹部与凸部与另一本体100侧面的凹部及凸部配合拼接,令两个本体100垂直设置。这样,多个本体100不仅可以在同一平面进行拼接,还可以立体拼接,例如,将本体100拼接成一个鞋架,令具有凹槽110的本体100为鞋架的每层。
为了令复合地垫可以对屋内温度进行调节,例如,复合地垫,包括:本体100、拖鞋200及加热装置。本体100设有若干与拖鞋200匹配的凹槽110。拖鞋200容置于凹槽110内。加热装置设置于本体100内。
这样,便可以通过设置于本体100内的加热装置加热,进而对应用复合地垫的环境进行加热,增加室内温度及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为加热管。本体100内开设容置槽,加热管容置于容置槽内。并且,本体100一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容置槽相连通,且加热管穿设连接孔。根据实际情况,复合地垫还包括充电器,充电器与加热装置相连接,用于给加热装置供电。
这样方便加热装置的加热,令其更加便捷,可随时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需要加热。
为了增强加热效果,例如,加热管螺旋设置于本体100内。也可以理解为,加热管为多个,多个加热管首尾相接,且彼此抵接。这样,令本体100内能够尽量多的设置加热管,充分利用本体100内空间,增强加热效果。
其他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及保护套,加热丝容置于保护套内。保护套能够保证加热时的安全性,增加复合地垫的使用安全性。
需要指出的是,加热装置也可以为加热水管,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加热水管与外部相连通,通过外部热水循环流入,为屋内加热。再如,加热水管内具有流动的加热介质,加热装置包括介质加热器对水管内的流动介质加热,进而为屋内加热。为了保证加热的安全性,例如,介质加热器具有自动断电装置,当内部温度达到预设值时,自动断电。这样,令使用者更安心的使用复合地垫。
根据实际情况,地毯包括叠加设置的花色层及接地层。其中接地层为多个加热管平铺拼接而成,花色层编制于接地层上,与接地层共同编织。此外,本体100也可以为细小加热管编织而成。这样,令其加热效果更好。
为了令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更好的散发,例如,本体100表面具有若干散热区,散热区与加热装置相连接,且散热区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例如,散热区为铝、铁制或者合金材质制成等。
需要指出的是,本地还可以设置防潮层、隔音层等,令复合地垫的性能更佳。
请一并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复合地垫30的结构示意图。
再如,复合地垫30包括:本体100、拖鞋200、照明灯300及充电器。所述本体100设有若干与所述拖鞋200匹配的凹槽及与照明灯300匹配的灯槽120。所述拖鞋200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照明灯300容置于所述灯槽120内。所述充电器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内,并与所述照明灯300相连接。例如,所述照明灯为具有荧光粉的荧光灯,提供自发光的冷光微照明效果;这样,可以防止采用电源灯的安全隐患。
这样,增加了复合地垫30的多用性,令其不仅可以放置拖鞋200,还能够对室内进行照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300与所述凹槽螺接。也可以理解为,照明灯300与灯槽120可拆卸连接。这样,便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或者实际的需求进行选择,放置不同的照明灯300于灯槽120内。
为了令拖鞋200放置的更加稳定,例如,若干所述凹槽的底面均朝向一侧倾斜。再如,凹槽内设置卡接位,卡接位与拖鞋200的鞋跟或者鞋头部卡接。进而令拖鞋200放置的更加稳定。
为了增加复合地垫30的多用性,再如,所述本体100上设置若干支架,用于放置物品,或者挂置衣物等。
又如,复合地垫内置若干支撑位,其内部容置一安装座,每一安装座内部安装一荧光灯,这样,既能安全使用,又可以在夜晚实现整个复合地垫的微光效果,非常有利于家居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复合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拖鞋及加热装置,
所述本体设有若干与所述拖鞋匹配的凹槽;
所述拖鞋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开设容置槽,所述加热管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且所述加热管穿设所述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螺旋设置于所述本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及保护套,所述加热丝容置于所述保护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地垫还包括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接,用于给所述加热装置供电。
CN201410597095.XA 2014-10-29 2014-10-29 复合地垫 Active CN104433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7095.XA CN104433699B (zh) 2014-10-29 2014-10-29 复合地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7095.XA CN104433699B (zh) 2014-10-29 2014-10-29 复合地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3699A true CN104433699A (zh) 2015-03-25
CN104433699B CN104433699B (zh) 2016-08-31

Family

ID=52881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7095.XA Active CN104433699B (zh) 2014-10-29 2014-10-29 复合地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3369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6311A (ja) * 2001-04-13 2002-10-22 Mitsuo Shishido 吸水用敷物
US6689443B2 (en) * 2001-08-31 2004-02-10 Milliken & Company Mat construction incorporating recycled constituen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2798782Y (zh) * 2005-05-20 2006-07-26 杨喜 电热防湿脚踏板
CN201641491U (zh) * 2010-03-09 2010-11-24 晏素琼 多功能娱乐垫
CN201929096U (zh) * 2011-01-14 2011-08-17 高晓 一种带照明灯的鞋
CN103705085A (zh) * 2013-12-18 2014-04-09 吴江华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6311A (ja) * 2001-04-13 2002-10-22 Mitsuo Shishido 吸水用敷物
US6689443B2 (en) * 2001-08-31 2004-02-10 Milliken & Company Mat construction incorporating recycled constituen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2798782Y (zh) * 2005-05-20 2006-07-26 杨喜 电热防湿脚踏板
CN201641491U (zh) * 2010-03-09 2010-11-24 晏素琼 多功能娱乐垫
CN201929096U (zh) * 2011-01-14 2011-08-17 高晓 一种带照明灯的鞋
CN103705085A (zh) * 2013-12-18 2014-04-09 吴江华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3699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6214B1 (ko) 솔라셀을 이용한 야외용 벤치의 난방장치
CN204722765U (zh) 复合地垫
CN201806017U (zh) 一种兼具手动、遥控开关功能的电暖鞋
CN204500276U (zh) 地垫装置
CN104473535A (zh) 拼接地垫
CN209371367U (zh) 一种手持取暖器
KR102320839B1 (ko) 신 재생 에너지 기반의 동파 방지 수도관 및 신 재생 에너지의 전력 운용방법
TWI667006B (zh) 自走式掃除機器人與飲水機之設置方法
CN104433699A (zh) 复合地垫
CN104473534A (zh) 地垫装置
CN104433700A (zh) 墙垫
KR101650444B1 (ko) 이차전지를 포함하는 텐트
KR102582457B1 (ko) 덮개 교체가 가능한 슬리퍼
RU95473U1 (ru) Обувь со встроенным подогревом
CN204742793U (zh) 一种储能保温鞋
CN204580070U (zh) 一种新式暖足鞋底及设有该鞋底的鞋
CN204191702U (zh) 无线充电式发热鞋
CN103355834A (zh) 应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热鞋装置
CN208462983U (zh) 一种加热片装置
CN106308349A (zh) 一种带有声控led灯的水杯
CN206547966U (zh) 一种发电暖脚鞋
CN205432369U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电热保暖鞋垫
CN210018034U (zh) 一种拖鞋
CN209807246U (zh) 一种发热内栊及发热鞋
CN213849013U (zh) 可充电取暖式雪地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05

Address after: Fu Nan Lu Xin Wei Zhen town 516000 Guangdong city of Huizhou province Huiyang District No. 12

Applicant after: Wu Lingling

Address before: The 516200 Guangdong Street Yong Town, Huiyang District No. 55 city of H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o Jianju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6

Address after: 313000 No. 201, D8 Block 888, Zhixun Avenue, Zhili Town,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zhou Wanshun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No. 12, Fu Nan Road, Xin Wei Town, Huiyang District, Guangdong, Huizhou

Patentee before: Wu Lingl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1

Address after: 244100 Jinqiao Avenue, Y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ONGLING BOFE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No. 201, D8 Block 888, Zhixun Avenue, Zhili Town,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zhou Wanshun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