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30479A - 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30479A CN104430479A CN201410727514.7A CN201410727514A CN104430479A CN 104430479 A CN104430479 A CN 104430479A CN 201410727514 A CN201410727514 A CN 201410727514A CN 104430479 A CN104430479 A CN 1044304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ttable powder
- monosultap
- dinotefuran
- parts
- mt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杀虫剂技术领域,按照重量份由16份呋虫胺、64份杀虫单、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14份轻质碳酸钙制成。将原料混合,依次经过粗粉碎和气流粉碎,再充分混合,取样分析,合格后计量、包装、入库。本发明的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适宜防治观赏花卉蓟马、水稻二化螟,具有良好的药效,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在试验剂量下对花卉、水稻安全,无药害发生;对天敌等有益生物基本无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防治水稻类作物虫害的杀虫剂产品,例如中国专利“CN101971856 A”公开了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为呋虫胺和杀虫单,两者的配比为1~10:1~80。另有中国专利“CN103798276 A”公开了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杀虫单的杀虫复配剂”,其中有效活性成分为呋虫胺和杀虫单,两者的配比为1:120~40:1。
发明人经过长期试验验证,该上述几种杀虫剂组合物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1)、通过对上述几种杀虫剂组合物公开的几种具体配比进行试验,发现对观赏花卉蓟马、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针对上述几种杀虫剂组合物所公开的几种剂型,经过试验验证发现均存在不同问题的缺陷。例如,制成的可湿性粉剂容易引起产品粘结,不易在水中分散悬浮,或堵塞喷头,在喷雾器中道理沉淀等现象,造成喷洒不匀,易使小麦茎叶等局部产生药害,其主要原因在于助剂和填料的选择均存在不同的缺陷。
3)、复配问题,通过对上述几种杀虫剂组合物公开的几种具体配比进行毒力试验、热贮稳定性试验以及混配共毒系数测定发现,对观赏花卉蓟马、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均无法达到明显的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湿性粉剂剂型设计合理,对观赏花卉蓟马、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佳,且可实现呋虫胺和杀虫单联合协同达到明显增效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制成:
呋虫胺,化学名称为(RS)-1-甲基-2-硝基-3-(四氢-3-呋喃甲基)胍,纯品为白色粉状固体,闪点156.119℃,密度1.425g/cm3,储存条件0~6℃。作为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它是通过作用于昆虫神经传递系统和具有触杀、胃毒作用的杀虫剂,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广泛分布于作物体内。另外,呋虫胺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兴奋剂,可影响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
杀虫单,化学名称为2-N,N-二甲胺基-1-硫代硫酸钠基-3-硫代硫酸基丙烷,白色至微黄色粉状固体,熔点142~143℃,易溶于水,易溶于工业乙醇;微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在强酸、强碱条件下能水解为沙蚕毒素。杀虫单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为沙蚕素或二氢沙蚕毒素。杀虫单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呋虫胺和杀虫单混配即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混用的联合作用反应用共毒系数(C.T.C)表示,联合作用反应分为三种类型,即拮抗作用(C.T.C<70),相加作用(C.T.C=70~150)和增效作用(C.T.C>150)。在被测定的5个混用制剂中,以呋虫胺与杀虫单以1:4配比混用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202,属于明显增效作用范围。因此,本发明的80%呋虫胺-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适宜防治观赏花卉蓟马、水稻二化螟具有良好的药效,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针对观赏花卉以及水稻作物,呋虫胺和杀虫单复合成的是通过脊柱神经传递和触杀胃毒作用的系统性杀虫剂,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广泛散布,对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有兴奋作用,杀虫击倒速度较快,持效期较长,防治观赏花卉蓟马、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较好。同时,各品种药剂处理对黄菊花、野菊、小红菊三个品种观赏花卉植株形态和颜色均无不良影响,未见植株叶片或植株形态出现变色、坏死、萎蔫或畸形症状。各品种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植株生长速率无明显差异,生长速率抑制率均小于10%。因此,80%呋虫胺-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在试验设置剂量范围内对观赏花卉安全,建议在观赏花卉上登记并推广应用。药剂各处理对水稻的叶片和植株无不良影响,未出现叶片褪绿、黄化和畸形等症状,药剂各处理与空白对照植株生长量相当。因此,80%呋虫胺-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按照推荐用药量范围使用,对水稻安全。
本发明的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其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在悬浮率、润湿时间、湿筛试验等以及热贮稳定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配比所制备的产品。
2)、通过实验验证,以呋虫胺与杀虫单以1:4配比混用的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可起到明显增效作用范围,而其它配比混用的制剂,均无法达到明显增效作用范围。同时,不同配比的实际毒性并未随着理论毒性的增强而提升,实际毒性和理论毒性之间并无有规律性的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依次经过粗粉碎和气流粉碎,再充分混合,取样分析,合格后计量、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较为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的制备,以及各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结果、热贮稳定性试验结果。
实施例1
80%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成分 | 重量份 |
呋虫胺 | 16 |
杀虫单 | 64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3 |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 3 |
轻质碳酸钙 | 14 |
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依次经过粗粉碎和气流粉碎,再充分混合,取样分析,合格后计量、包装、入库。
实施例2
79.5%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成分 | 重量份 |
呋虫胺 | 15.5 |
杀虫单 | 64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3 |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 3 |
轻质碳酸钙 | 14.5 |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80.5%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成分 | 重量份 |
呋虫胺 | 16.5 |
杀虫单 | 64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2.75 |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 2.75 |
轻质碳酸钙 | 14 |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81%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成分 | 重量份 |
呋虫胺 | 16 |
杀虫单 | 65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3 |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 3 |
轻质碳酸钙 | 13 |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79%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成分 | 重量份 |
呋虫胺 | 16 |
杀虫单 | 63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3.5 |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 3.5 |
轻质碳酸钙 | 14 |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所制备的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产品热贮稳定性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5个实施例制备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结果
表2 5个实施例制备产品热贮稳定性试验结果
通过表1和2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在悬浮率、润湿时间、湿筛试验等以及热贮稳定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实施例所制备的产品。
二、毒理学资料
①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雌雄性SD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mg/kg b.wt.。该样品对雌雄性SD大鼠的毒性属低毒性。
②大鼠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雌雄性SD大鼠急性经皮LD50值均大于2000mg/kg b.wt.。该样品对雌雄性SD大鼠均属低等毒性。
③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雌雄性SD大鼠急性吸入LC50均大于2000mg/m3。该样品对雌雄性SD大鼠均属于低等毒性。
④豚鼠皮肤刺激试验:
皮肤刺激平均分值为0,豚鼠被检测区未见任何皮肤反应,该样品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
⑤家兔急性眼刺激性试验:
送检样品原药对家兔眼刺激积分指数为3,眼刺激平均指数为0(48h后),48h恢复正常,对眼无刺激性。
⑥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采用局部封闭涂皮法,检测区未见任何皮肤反应,致敏率(%)=0,根据致敏强度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弱致敏物。
按照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80%呋虫胺-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属低毒性农药。
三、产品环境影响资料
蜜蜂急性摄入毒性(48h):LC50为2.29×103mg/L,低毒。
蜜蜂急性触杀毒性(48h):LD50为63.28μg/蜂,低毒。
鸟急性经口毒性(168h):LD50>1.00×103mg/kg·bw,低毒。
鱼急性毒性(96h):LC50>1.00×102mg/L,低毒。
家蚕急性毒性(96h):LC50为2.84×102mg/L,低毒。
赤眼蜂急性毒性(24h):安全系数为0.51,中等风险性。
蚯蚓急性毒性(14d):LC50>1.00×102mg/kg干土,低毒。
大型溞急性毒性(48h):EC50为66.88mg/L,低毒。
斜生栅藻急性毒性(72h):EC50为1.20×102mg/L,低毒。
四、室内安全性测定
①、对水稻的室内安全性
水稻品种:杂交K优818(籼稻)、武育粳24号(粳稻)、太湖糯(糯稻);供试作物水稻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培养法,用10.0×8.5塑料盆,将从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装至盆钵4/5处。将预处理的供试作物种子均匀点播于盆钵内,覆土。以底部渗灌的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至饱和状态。
于水稻苗期,采用喷雾的施药方法。试验设80%呋虫胺-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制剂用药量10克、15克、20克/亩3个处理,另设空白对照1个,共4个处理,每处理1盆,重复4次。待药液自然风干后,放入可控日光温室内培养。
药后1天、3天、7天、10天、15天、21天,观察药剂对水稻有无药害,观察水稻植株形态和叶片颜色变化,并测量水稻最终株高(每盆随机取5株,求平均值),记录药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记录结果如表3、表4、表5所示。
表3 对K优818植株和秧苗生长的影响
表4 对武育粳24号植株和秧苗生长的影响
表5 对太湖糯植株和秧苗生长的影响
通过表3~5可以看出,据药后1天、3天、7天、10天、15天、21天观察,药剂各处理对水稻农垦58、湘早143、湘早糯1号叶片和植株均无不良影响,未出现叶片褪绿、黄化,植株形态正常,无畸形等症状。各作物产品试验剂量处理与清水对照处理植株生长无明显差异,植株生长抑制率低。因此,80%呋虫胺-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按照推荐用药量范围使用,对水稻安全。
②、对花卉的室内安全性
用20%盐水挑选大小一致、成熟饱满的观赏花卉种子,消毒5min,用蒸馏水冲洗5次,再在25℃的蒸馏水中浸种24h,让种子吸足水分。然后放入垫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于25℃催芽至露白时,将种子播于塑料营养钵(0.25m2)内,播种基质为灭菌松软土+蛭石+草炭(1V∶1V∶1V)营养土,置于可控日光温室内培养。待成苗后每钵定苗2株,共15钵。气候室内培养至观赏花卉真叶2~3叶期进行处理。
按120g a.i./ha、180g a.i./ha、240g a.i./ha、清水处理剂量配制药液,用POTTER精密实验室喷雾塔(BS00282)喷施药液,每处理重复4次,喷液量为每处理75mL,药后保持土壤湿润。于施药后21天测量各处理株高,计算生长速率和生长速率抑制率,进一步判定药剂对观赏花卉植株的安全性。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对观赏花卉植株生长速率的影响(药后21d)
通过表6可以看出,据药后1d、3d、7d、10d、15d、21d观察,药剂各处理对黄菊花、野菊、小红菊三个品种观赏花卉植株形态和颜色均无不良影响,未见植株叶片或植株形态出现变色、坏死、萎蔫或畸形症状。各品种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植株生长速率无明显差异,生长速率抑制率均小于10%。因此,80%呋虫胺-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在试验设置剂量范围内对观赏花卉安全,建议在观赏花卉上登记并推广应用。
通过上述室内安全性测定可知,本发明的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按推荐剂量,用足够量的清水稀释,均匀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有效成分120克~240克/公顷或制剂10克~20克/亩均适宜防治观赏花卉蓟马、水稻二化螟。由于蓟马繁殖率高,繁殖速度快,最好在蓟马始发期施药防治,控制蓟马群的大量繁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和蓟马传播病毒病。蓟马多集中于花卉幼嫩部分和成熟叶片背面危害,施药应喷雾均匀周到,药液量足够,花卉植株正反面湿润为止。该药剂大田防治花卉蓟马时,早晨或傍晚施药便于药剂充分接触到靶标虫体,利于充分发挥药效。花卉整个生长期施药防治次数视蓟马的发生情况而定。从本试验观察到的蓟马消长动态推断,该药剂在蓟马发生、危害高峰期的持效期在10天左右,因此,蓟马发生、危害高峰期时,建议10天左右施1次防治。在试验剂量下对花卉、水稻安全,无药害发生;对天敌等有益生物基本无影响。
五、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的毒力测定
蓟马从合肥市肥西县小庙镇拐岗村观赏花卉田中随机采集蓟马若虫,挑选生长发育正常,虫体活跃大小相对一致,生活力强的个体若虫作毒力测定试虫。
原药采用实施例1~5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定量称取原药稀释后按比列配置混剂,先将药剂以丙酮为溶剂制成母液,贮藏于冰箱中备用。以母液用丙酮稀释,将药剂设计成5-6个系列浓度。将蓟马放入培养皿(1头/培养皿)中,用微量点滴仪将药液点滴于蓟马胸部背面。在正式测定之前,先进行计量范围测定的预备试验。测定时,每个浓度处理20头幼虫,并用丙酮作空白对照。在26℃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检查结果。根据总虫数死亡虫数计算死亡率,用对照死亡率进行校正。以死亡率值和剂量对数进行直线回归,计算LD50值,计算共毒系数(C.T.C),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呋虫胺与杀虫单混用毒力测定
注:共毒系数(C.T.C)小于70,为拮抗作用;70~150,为相加作用;大于150,为增效作用;大于200,为明显增效作用。
通过表7可以看出,仅存在以呋虫胺与杀虫单以1:4配比(实施例1)混用的共毒系数达到202,属于明显增效作用范围。而其他配比混用无法达到明显增效作用。因此,本发明的80%呋虫胺-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适宜防治观赏花卉蓟马、水稻二化螟,并具有最好的药效,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Claims (2)
1.一种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本可湿性粉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制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混合,依次经过粗粉碎和气流粉碎,再充分混合,取样分析,合格后计量、包装、入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27514.7A CN104430479A (zh) | 2014-12-03 | 2014-12-03 | 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27514.7A CN104430479A (zh) | 2014-12-03 | 2014-12-03 | 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30479A true CN104430479A (zh) | 2015-03-25 |
Family
ID=5287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27514.7A Pending CN104430479A (zh) | 2014-12-03 | 2014-12-03 | 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30479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11990A2 (de) * | 2006-07-22 | 2008-01-31 | Bayer Cropscience Ag | Synergistische insektizide mischungen |
CN101971856A (zh) * | 2010-11-29 | 2011-02-16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
CN103798276A (zh) * | 2014-02-21 | 2014-05-21 | 浙江锐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含有呋虫胺与杀虫单的杀虫复配剂 |
CN104041509A (zh) * | 2014-04-30 | 2014-09-17 | 北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 |
-
2014
- 2014-12-03 CN CN201410727514.7A patent/CN1044304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11990A2 (de) * | 2006-07-22 | 2008-01-31 | Bayer Cropscience Ag | Synergistische insektizide mischungen |
CN101971856A (zh) * | 2010-11-29 | 2011-02-16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
CN103798276A (zh) * | 2014-02-21 | 2014-05-21 | 浙江锐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含有呋虫胺与杀虫单的杀虫复配剂 |
CN104041509A (zh) * | 2014-04-30 | 2014-09-17 | 北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37024A (zh) | 一种含杀虫单与噻虫嗪的药肥颗粒剂 | |
CN105660142B (zh) | 一种大豆高垄密植滴灌免耕种植方法 | |
CN104429751A (zh) | 有机富硒稻的种植方法 | |
Philbrick et al. | Companion plants and how to use them | |
CN104003811B (zh) | 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生根剂、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181391A (zh) | 含有苯唑草酮和莠去津的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3300032B (zh) |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土传病原真菌和杂草的组合物及方法 | |
CN103734171A (zh) | 一种含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918729B (zh) | 一种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365658B (zh) | 一种复配增效除草剂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3271045A (zh) |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土传病原真菌和杂草的组合物及方法 | |
CN105211094B (zh) | 林果防虫涂抹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233848A (zh) | 安全无公害沼液杀虫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96539A (zh) | 一种香蕉-甘蔗轮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栽培方法 | |
CN101717306B (zh) | 一种除草剂药害补救剂 | |
CN103190414B (zh) | 含有苯唑草酮和二甲四氯的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4054734A (zh) | 一种水稻田除草剂 | |
CN109452276A (zh) | 一种混合物、混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3719115B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6665628A (zh) | 含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及其应用 | |
Ofosu-Budu et al. | Effect of glyphosate on weed control and growth of oil palm at immature stage in Ghana | |
CN104430479A (zh) | 呋虫胺和杀虫单复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97008A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6376598B (zh) | 含有短稳杆菌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9221173A (zh) | 一种含仲丁灵的除草剂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