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30311B - 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30311B
CN104430311B CN201410599368.4A CN201410599368A CN104430311B CN 104430311 B CN104430311 B CN 104430311B CN 201410599368 A CN201410599368 A CN 201410599368A CN 104430311 B CN104430311 B CN 104430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rm killing
killing drugs
active
mixed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93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30311A (zh
Inventor
王正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YGIENE AND HEALTHCARE I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YGIENE AND HEALTHCARE I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YGIENE AND HEALTHCARE I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YGIENE AND HEALTHCARE I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993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30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30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0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30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0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杀菌药物,用于替代过氧乙酸等常规喷雾杀菌剂,同时可作为医用杀菌类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活性杀菌药物的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的安全无毒特性能实现有人条件下的持续杀菌,并且其稳定性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喷雾活性杀菌药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四元管式混合设备,用于专门生产上述喷雾杀菌药物。
背景技术:
空气中粒子携带病原菌形成微生物气溶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其中1-5μm粒径的粒子径的粒子在所有粒子中带菌最多,而此粒径范围的带菌粒子是经空气传播引起呼吸道传染类疾病感染的主要因素。在卫生部《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中指出H7N9的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而在人的正常呼吸活动中,每人一天呼吸交换的空气大约为10立方米,其形成气溶胶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在这些空气成为细菌、病毒传播的主要载体。
因此,喷雾式空气杀菌成为保证空气达标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医用领域,国内外调查均表明,病原体经空气传播疾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医院等机构空气杀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病房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SARS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甲型H1N1,H7N9等)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流行,使得空气喷雾杀菌成为迫切急需的热门研究。
目前,常规的喷雾杀菌主要以过氧乙酸类杀菌剂为主过氧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OH,分子量:76.05,英文名称:peroxyacetic acid,CAS No.:79-21-0,危险货物编号:52051。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有很强的氧化性,遇有机物放出新生态氧而起氧化作用,被作为医疗或生活消毒药物使用,为高效、速效、低毒、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霉菌均有杀灭作用。因此可用它来进行杀菌、消毒。此外,由于过氧乙酸在空气中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价格便宜,目前我们在预防非典时的杀菌、消毒剂主要就是过氧乙酸。在医学方面的主要作用和用法如下:
(1)浸泡消毒:以0.3%—0.5%溶液浸泡消毒;医务职员用以洗手时,用0.2%的溶液浸泡1分钟即可。
(2)喷雾消毒:以0.1%—0.4%溶液对房屋、家具、门窗等进行喷洒。
(3)熏蒸消毒:以20%成品熏蒸(1—3g/m3),用于实验动物室及无菌室消毒。
(4)饮水消毒及污水处理:使饮水或污水含本品0.01%消毒0.5—1小时,可获较好效果。
(5)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甲癣,处用1%溶液浸泡20分钟,3次/日,连续2周。0.5%溶液局部使用可治疗手足癣。
但是,由于过氧乙酸的本身的特性,限制了其医用杀菌方面的使用。
1)过氧乙酸具有毒性,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的刺激性,对皮肤可发生严重灼伤,眼直接接触液体可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吞咽可致命,吸进其蒸气,能导致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损害,在配制溶液时对操作人员伤害大,容易出现肤或眼睛,造成皮肤眼睛烧伤安全事故。
2)过氧乙酸在喷雾杀菌过程中容易在环境中滞留,产生过敏现象,危害人体呼吸系统肺部健康,而且操作时,人员需避开,杀菌后必须开窗通风换气,方可让人员进入,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更无形中降低了杀菌效果。
3)纯过氧乙酸极不稳定,在-20℃时就会发生猛烈爆炸,市场上出售的过氧乙酸大都是浓度为40%左右的过氧乙酸溶液,但其性质仍旧很不稳定,在室温下可以分解释放氧气,遇明火或高温发生自燃、燃烧或爆炸。
4)过氧乙酸的闪点为41℃,即为有机过氧化物,又属于二级易燃液体;所以它即具有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又具有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一旦与有机物、易燃物、酸B类化合物、还原剂和无机氧化剂混合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氧、热量和水蒸气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5)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铝、铝合金、铜、铜锌合金、青铜、镀锌铁片、铁均有腐蚀性,因此可能对喷雾空间内的设备具有腐蚀作用。
由于以上原因,活性氧氯类物质(reactive oxychlorine species,ROS-Cl以下简称ROCl)逐渐广泛应用。ROCl是已知的经免疫系统中性粒细胞产生的一种强力杀菌剂,是生物体内的一道天然屏障,据实验估计,每106个体外激活的中性粒细胞0.1um浓度的ROCl,这个数量的ROCl能在5分钟之类杀死1.5×107的大肠杆菌,实验表明,ROCl对细菌、病毒、霉菌、芽孢菌等均有灭杀效果。
但是,高纯度的ROCl通常由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自身合成,并且由于ROCl自身的不稳定的特性,限制了其尤其是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迄今为止,商品化的浓度和纯度可控的稳定态的ROCl尚未被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活性杀菌药物,该药物能够克服过氧乙酸存在的以下问题:在人工配制过程的高危险性及危害性;在喷雾过程中对人员的危害性;在杀菌过程中对现场设备材料的腐蚀性以及;必须人员离开才能进行喷雾杀菌,无法实现有人条件下持续喷雾;和过氧乙酸杀菌耗时长,通常需要30-60分钟;过氧乙酸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高危险性。
已知,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自身免疫系统的中性粒细胞(PMNs)在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过程中产生ROCl,在这一过程中,细胞里氧气并利用被称为NADPH氧化酶的线粒体膜结合酶将其转化,然后经髓过氧化酶(MPO)催化反应生产ROCl,当去调控炎症反应杀灭病原微生物时,吞噬体腔逐渐开始调整外围环境,使得细胞处于一个含有髓过氧化酶等的空泡(噬菌溶解体)中,而此时髓过氧化物酶等所在的外围环境则是稳定态ROCl能够稳定存在的最佳环境,基于这一原则,本发明开发了稳定态ROCl活性杀菌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的活性成分是天然的病原体杀手ROCl,并可根据不同杀菌对象及应用场合调制成不同的浓度和纯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其活性成分为包含至少一种A类化合物与至少一种B类化合物的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至少一种C类化合物及USP水复合,组成稳定态的医用喷雾活性杀菌药物;
其中,所述的A类化合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硫、二氧化氮、五氧化二氮、五氧化二磷、硫酸、盐酸、硝酸、磷酸、丁二酸苯甲酸、苯酚、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碘酸、草酸(乙二酸)、亚硫酸、丙酮酸、亚硝酸、柠檬酸、氢氟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甲酸、乳酸、苯甲酸、丙烯酸、乙酸、丙酸、硬脂酸、碳酸、石炭酸、氢硫酸、次氯酸、硼酸、硅酸。
其中,所述的B类化合物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钠、氯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钠、草酸钠、甲酸钠、乙酸钠、丁二酸钠、苯甲酸钠、高氯酸钠、氢碘酸钠、溴化钠、碘化钠、丙酮酸钠、柠檬酸钠、氢氟酸钠、苹果酸钠、葡萄糖酸钠、乳酸钠、丙烯酸钠、丙酸钠、硬脂酸钠、碳酸钠、石炭酸钠、氢硫酸钠、硼酸钠、硅酸钠,氟硅酸钠。
其中,所述的C类化合物为:氯化磷酸三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次氯酸钠、氯酸钠、亚氯酸钠、高氯酸钠、次溴酸钠、溴酸钠、高溴酸钠、次碘酸钠、碘酸钠、高碘酸钠、次氯酸钾、氯酸钾、亚氯酸钾、高氯酸钾、次溴酸钾、溴酸钾、高溴酸钾、次碘酸钾、碘酸钾、高碘酸钾、次氯酸钙氯酸钙、亚氯酸钙、高氯酸钙、次溴酸钙、溴酸钙、高溴酸钙、次碘酸钙、碘酸钙、高碘酸钙。
D为UPS水;
其中,所述活性杀菌药物的有效成分为活性氧氯类物质;
其中,所述活性杀菌药物是水基的,水含量比例占99.5%以上;
其中,A类物质和B类物质的比例(摩尔比)的范围是50:1-0.05:1,C类物质和D的混合比例的范围是10000:1-0.0001:1。
优选地,A类物质和B类物质的比例(摩尔比)的范围是30:1-0.1:1,C类物质和D的混合比例的范围是5000:1-0.0005:1。
最优选地,A类物质和B类物质的混合摩尔比例的范围是20:1-0.2:1,C类物质和D的混合摩尔比例的范围是100:1-0.001:1。
其中,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可以是酸性,中性或碱性,pH值为1-14,在该pH范围内,活性杀菌药物根据不同需要安全施用,特别地,在施用于表面,而不损害表面或伤害接触活性杀菌药物的目标时安全施用。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的pH值为3.0-9.0。更优选地,活性杀菌药物的pH值为4.0-8.0,最更优选地,pH值为4.5-7.5。
其中,为确保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具有良好的稳定,限定其具有-300mV~+1800mV的活性电势差。优选地,活性杀菌药物具有具有0mV~+1600mV的活性电势差,更优选地为+500mV至+1300mV,更优选地,为+600mV~+1200mV的活性电势差,最优选地为+800mV~+1100mV。
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稳定至少稳定6个月,优选至少稳定1年,最优选至少稳定3年。
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能够降低微生物浓度,所述微生物选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以蒸汽、气溶胶或喷雾形式施用该溶液;进一步的,
通过烟雾化、雾化或喷雾化方式施用该溶液;以直径范围为约0.2微米-约15微米的液滴形式施用该溶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活性杀菌药物的制备方法:将至少一种A物质与至少一种B物质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再将至少一种C物质与USP水混合也形成混合溶液,再将上述两种混合溶液再次混合形成本发明的医用喷雾活性杀菌药物,其中,A、B、C物质及用量如上文所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元管式静态混合设备,用于专门生产上述活性杀菌药物。
本发明的四元管式静态混合设备包括: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混合单元、C类化合物与D混合单元、以及四元液混合单元;其中,上述三种混合单元均包括注入管、混合管、均混器,所述混合管从所述注入管的下端向上插入注入管内,二者在插入部分处形成环形空腔,均混器设置于混合管内,环形空腔的下面;其中,所述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混合单元、C类化合物与D混合单元的注入管在环形空腔处的管壁上还分别设置有侧壁入口,注入管的上端口还分别设置有单元入口,混合管的下端口为单元出口,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混合单元和C类化合物与D混合单元的混合管的下端的单元出口连通于四元液混合单元的注入管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已经发现了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实际上对于正常组织和正常哺乳动物细胞是没有毒性的。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没有引起真核细胞生活力的显著降低,凋亡没有显著增加,细胞老化没有显著加速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没有显著的氧化性DNA损伤。没有毒性是特别有利的,并且甚至可能是令人惊讶的,已知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的杀菌力上优于过氧化氢的杀菌力,但是对正常组织和正常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比过氧化氢低得多。这些发现证明了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对于用于哺乳动物中是安全的,包括人类。
与常规的活性杀菌药物不同,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在其制备后稳定至少约二十四小时。此外,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通常在环境上是安全的,并且因此避免了需要高成本的处置程序。优选,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稳定至少约一周(例如,一周、两周、三周、四周或更长时间),并且更优选至少约两个月。再更优选,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稳定至少约六个月。再更优选,根据本发明施用的活性杀菌药物稳定至少约一年,最优选稳定超过约一年,例如,至少约两年或至少约三年。使用上述混合设备生产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其操作简单,混匀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附图简述
图1是本发明的四元管式静态混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注入管,2-混合管,3-均混器,4-混合管,5-B类物质侧壁入口,6-A类物质单元入口,7-C类物质侧壁入口,8-D单元入口,9-成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10wt%乳酸与5wt%氯化钠以50L:1L混合,10wt%溴酸钠与USP水以1L:2000L混合,然后两种混合溶液再以10L:15L混合制备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整个混合过程借助四元管式静态混合制造单元完成。
实施例2:
60wt%乳酸与1wt%柠檬酸钠以1L:20L混合,5wt%氯胺与USP水以1L:1500L混合,然后两种混合溶液再以6L:7L混合制备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整个混合过程借助四元管式静态混合制造单元完成。
实施例3:
20wt%磷酸与7.5wt%硅酸钠以25L:1L混合,5wt%二氯异氰尿酸钠与USP水以1L:1000L混合,然后两种混合溶液再以3L:4L混合制备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整个混合过程借助四元管式静态混合制造单元完成。
实施例4:
稳定性试验:以实施例1制备的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测定稳定性
保存期限(周) 1 2 3 4 8 24 48 96
活性电势差 845 846 845 844 842 840 835 820
基于暴露于活性杀菌药物后样品中存在的生物体含量的减少来测定稳定性。本发明的活性杀菌药物施用后在一周、两周、三周、四周时间内显示非常稳定,在施用两个月(8周),六个月(24周),一年(48周),两年(96周)均表现非常稳定。
实施例5:
杀菌效果试验:以实施例1制备的活性杀菌药物配备不同浓度进行实验
本发明的药物适用于杀灭包括,例如细菌、真菌、酵母或病毒等生物体,以下试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为例,通过分别进行上述生物体浓度降低的试验来检测本发明的杀菌药物的杀菌效果,结果如下表所示:
杀菌试验1
枯草芽孢杆菌
杀菌试验2
大肠杆菌
杀菌试验3
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上结果可见,本发明的药物对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类都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实施例6:
毒性试验
实验材料:7周龄的SPF大鼠(实验动物研究所),32只;
喂食专用饲料(实验动物研究所),饮用水为自来水;
将32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1、2、3组分别为实施例1的15㎎/h.m3喷雾杀菌药物吸入组、30㎎/h.m3喷雾杀菌药物吸入组、50㎎/h.m3喷雾杀菌药物吸入组,第4组为对照组(以自来水喷雾)。(实验用活性杀菌药物和喷雾器均是由北京海洁海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
喷雾吸入期间为3个月。每周一次测定体重。实验开始后,一个月及三个月,采血做血液检查。血液检查项目有肝机能、代谢机能、肾机能及血液一般检查等,证明有无影响。血液一般检查项目有WBC、RBC、Hb、MCV、MCH、MCHC、血小板、CRP定量、CRP定性。血液生化学检查项目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GOT、GPT、Ch-E、ALP、r-GTP、CPK、血清Amylase、总蛋白、白蛋白、A/G比值、TTT、ZTT、总胆固醇、中性脂肪、HDL-C、TCH/HDL、LDL-C、BUN、肌肝酸、血清铁、血清钠、血清K、血清Ca、血清无机磷、血糖。
实验结果表明:肝病的指标之一的LDH,与对照组之间没有观察到具有实质意义的差异。其它的肝疾病的指标Bilirubin,GOT,GPT,Ch-E等,再ALP,LAP,r-GTP及包含胆道系酵素,与对照组间也未观察到具有意义的差异。代谢机能的检查,第2组30mg/h.m3喷雾吸入组的LDL-C较对照组高,具有5%的差异。与LDL-C有关的T.Chores.及HDL-C在第2组30mg/h.m3喷雾吸入组中较对照组更高、N.Fat则较对照组更低,但在统计学上并没有观察到具有意义的差异,也没有观察到有任何的浓度依赖性。又在T.Protein,Albumin,A/G数值上也未观察到与对照组间的差异。肾疾病的指标BUN U.A.在第2组30mg/h m3喷雾吸入组中,较对照组更低,具有5%的有意义的差异,但并没有观察到有任何的浓度依赖性。其它的肾疾病的指标Creatinine等,以及S.Na,S.Cl,S.K,S.Ca等的电解质,也未观察到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意义的差异。WBC,RBC,Platelet,Hb,Ht等的血液一般检查,也没有观察到对浓度的依赖性。用来观察是否发炎及发生组织被破坏的CRP定性检查,在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均呈现阴性反应。临床症状的观察,以及实验期间的体重变化,包括对照组在内的各实验组也都正常,没有观察到任何具有意义的差异。实验期间chamber内的湿度为97-100%,温度为25±1℃。
实验结果讨论:肝功能,肾功能,代谢机能等的血液生化的检查结果,以及一般血液检查等的各个项目检查的结果没有观察到异常的数值,整体而言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关于几项具有差异的检测,因其对浓度没有依赖性及在临床症状观察上无任何异常,喷雾吸入活性杀菌药物对大鼠全身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这一次的试验中,在CRP的定性上,呈现阴性反应,及在WBC数量上没有观察到具有意义的差异,由此可推测并没有发炎症状发生。这是由于活性杀菌药物的浓度是属于低浓度,且喷雾粒子直径(3μm-10μm),在鼻腔内加湿后,粒子变大,停留在呼吸道上部,呼吸道内的蛋白质及组织成份使其不活化所致。另一方面,活性杀菌药物对细菌类有致死性的效果,对人及动物的影响则相反。这是由于活性杀菌药物作用时,所接触的表面积及表面构造上的差异所致。也就是说,在人及动物,活性杀菌药物所接触到的,只是黏膜层覆盖的上皮细胞表面的一部分。活性杀菌药物一旦接触到其细胞表面,其有效成分随即被分解。至于在细菌类,活性杀菌药物的接触面积遍及菌体全体表面,在表层其有效成份,不可能被分解,由此可知其效果及影响差异很大。由临床症状观察亦未见有任何急性的变化。
实验结论:以15㎎/h.m3,30㎎/h.m3及50㎎/h.m3三种不同空气中浓度对3组实验组(每组4只大鼠)进行3个月的药物喷雾吸入试验,在各试验组的大鼠全身均未发现任何毒性变化。综合观察试验结果显示活性杀菌药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装置实施例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四元管式静态混合设备,可以专门用来快速生产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其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四元管式静态混合设备包括: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混合单元、C类化合物与D混合单元、以及四元液混合单元;其中,上述三种混合单元均包括注入管、混合管、均混器,所述混合管从所述注入管的下端向上插入注入管内,二者在插入部分处形成环形空腔,均混器设置于混合管内,环形空腔的下面;其中,所述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混合单元、C类化合物与D混合单元的注入管在环形空腔处的管壁上还分别设置有侧壁入口(5)(7),注入管的上端口还分别设置有单元入口(6)(8),混合管的下端口为单元出口,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混合单元和C类化合物与D混合单元的混合管的下端的单元出口连通于四元液混合单元的注入管的两侧。
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C类化合物与D分别通过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混合单元、C类化合物与D混合单元进行预混合,然后再将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的混合液、C类化合物与D的混合液再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好。
在每个混合单元中都设置有侧壁入口,侧壁入口连通环形空腔,需要混合的介质经环形空腔上行与另一个介质相遇并混合,进而下行经过均混器再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
制造单元工作时,B类化合物液经由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混合单元的侧壁入口5进入该混合单元的环形空腔中,沿着环空上行与从单元入口6流入的A类化合物在该混合单元混合,进而下行经过均混器3均混,完成A类化合物与B类化合物的预混合;C类化合物经由C类化合物与D混合单元的侧壁入口7进入该混合单元的环形空腔中,沿环空上行与从单元入口8流入的水在该混合单元混合,进而下行经过均混器3均混,完成C类化合物与水的预混合;经过预混的A类化合物和B类化合物的混合液经由四元液混合单元的侧壁入口进入四元液混合单元,沿该混合单元的环形空腔上行,经过预混的C类化合物与水的混合液由四元液混合单元的单元入口进入四元液混合单元,A类化合物和B类化合物的混合液与水和C类化合物的混合液相遇后进行混合,进而下行经过四元液混合单元的均混器进一步均混,增强了四元液均混效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10wt%乳酸与5wt%氯化钠以50L:1L混合,10wt%溴酸钠与USP水以1L:2000L混合,然后两种混合溶液再以10L:15L混合制备出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
2.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60wt%乳酸与1wt%柠檬酸钠以1L:20L混合,5wt%氯胺与USP水以1L:1500L混合,然后两种混合溶液再以6L:7L混合制备出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
3.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20wt%磷酸与7.5wt%硅酸钠以25L:1L混合,5wt%二氯异氰尿酸钠与USP水以1L:1000L混合,然后两种混合溶液再以3L:4L混合制备出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其中,所述活性杀菌药物是水基的。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其中,所述活性杀菌药物能够降低微生物浓度,所述微生物选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以蒸汽、气溶胶或喷雾形式施用。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通过烟雾化、雾化或喷雾化方式施用。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杀菌药物,以直径范围为0.2微米~15微米的液滴形式施用。
CN201410599368.4A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Active CN104430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9368.4A CN104430311B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9368.4A CN104430311B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0311A CN104430311A (zh) 2015-03-25
CN104430311B true CN104430311B (zh) 2017-05-10

Family

ID=52877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9368.4A Active CN104430311B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30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1096A (zh) * 2015-10-13 2016-01-06 桂林市春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用消毒剂
CN106613148A (zh) * 2016-11-19 2017-05-10 蚌埠市涂山村富民石榴专业合作社 一种大棚蒜黄多次采收的种植方法
CN107496445B (zh) * 2017-08-25 2020-04-28 北京海洁海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定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11351192B2 (en) * 2017-08-25 2022-06-07 Beijing Hygiene & Healthcar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De-colonization drug,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7523029A (zh) * 2017-10-11 2017-12-29 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玻璃钢沼气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9286A (zh) * 2019-11-20 2020-05-08 江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条式耐浸泡控量长效生成二氧化氯强氧化消毒块
CN111109285A (zh) * 2019-11-20 2020-05-08 江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性强氧化室内喷雾用二氧化氯速溶物
CN111226921A (zh) * 2020-03-18 2020-06-05 湖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次氯酸钠分解的稳定剂和稳定性次氯酸钠水溶液
CN112402676B (zh) * 2020-11-25 2022-07-29 宁波弗镁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防疫香包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186A (zh) * 2010-01-15 2010-07-07 北京欧凯纳斯科技有限公司 可缓释二氧化氯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28A (zh) * 1993-12-29 1995-07-05 章亮庄 二氧化氯消毒液
CN1264539A (zh) * 1999-02-26 2000-08-30 崔永成 弱酸性的消毒剂
CN1126452C (zh) * 1999-05-26 2003-11-05 姚劬勇 含氯消毒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317C (zh) * 2000-03-30 2003-06-25 周成威 一种稳定二氧化氯的缓释水溶液及制造方法
JP5266661B2 (ja) * 2006-04-13 2013-08-2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人工透析装置用洗浄剤
CN101099486A (zh) * 2006-07-04 2008-01-09 吴礼龙 一种高稳定型一元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生产方法
CN1907500A (zh) * 2006-08-21 2007-02-07 天津生机集团有限公司 二氧化氯消毒剂
JP5201555B2 (ja) * 2006-08-28 2013-06-05 本部三慶株式会社 殺菌剤として使用する亜塩素酸を含む水溶液の製造方法
CN101843241B (zh) * 2010-05-21 2013-06-12 重庆师范大学 一种次氯酸钠稳定剂
CN102228058B (zh) * 2011-05-25 2014-06-25 山西新源华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柠檬酸复合消毒剂
CN102696676A (zh) * 2012-05-31 2012-10-03 莫海仪 一种强氧化还原电位固体杀菌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186A (zh) * 2010-01-15 2010-07-07 北京欧凯纳斯科技有限公司 可缓释二氧化氯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0311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0311B (zh) 一种活性杀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Ghafoor et al. Excessive use of disinfectants against COVID-19 posing a potential threat to living beings
Elford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erits of ozone as an aerial disinfectant
Rangel et al. Detrimental effect of ozone on pathogenic bacteria
KR20120030524A (ko) 차아염소산을 함유하는 용액 및 그의 사용 방법
CN108566954A (zh) 一种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06413B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机清洗消毒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Santos et al. Ozonized water in microbial control: analysis of the stability, in vitro biocidal potential, and cytotoxicity
EP2376093B1 (en) Treating or preventing biofilm associated infections with free available chlorine water
Murashevych et al.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of aerosolized electrochemically generated solution of sodium hypochlorite
Farooq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inactivation of surface and airborne SARS-CoV-2 virus by ozone gas
Rangel et al. Potent activity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chemical ozone against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Mascarenhas et al.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ozone and ozonized water spray disinfection devices
CN103907598A (zh) 一种氯消毒剂泡腾片
Mahmudiono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isinfectants on new coronavirus and human health
CN103947686A (zh) 一种中药空气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uo et al. Inactivation of air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by plasma-activated nebulized mist
CN106942258A (zh) 兽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2127417B1 (ko) 과산화수소를 이용한 살균소독제 조성물
CN111742925B (zh) 一种环保长效免洗灭菌消毒液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Rasmussen et al. Stabilized hypochlorous acid disinfection for highly vulnerable populations: brio HOCL™ wound disinfection and area decontamination
Nabizadeh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f using complex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silver for disinfecting swimming pool water and its environment
Niemiec et al. Radiant catalytic ionization improves the microbiological status of rodent facilities without affecting the prooxidative status of mice
AU20172690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leaning an environment
Fotina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oxicity of experimental disinfect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