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9251B -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9251B
CN104429251B CN201410606953.2A CN201410606953A CN104429251B CN 104429251 B CN104429251 B CN 104429251B CN 201410606953 A CN201410606953 A CN 201410606953A CN 104429251 B CN104429251 B CN 104429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vel board
handle
push
pull ro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69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9251A (zh
Inventor
刘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Kai Wuno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瑛 filed Critical 刘瑛
Priority to CN2014106069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9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9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9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9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92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包括: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固定连接,第三铲板可上下移动,其位于最下方时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构成三棱锥状壳体;手持部分,其由连接臂及把手构成,连接臂另一端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上端固定连接;推拉部分,其包括推拉杆、手柄及导向套,推拉杆下端与第三铲板固定连接,导向套经支臂与手持部分固定连接。利用其完成移苗后苗株四周不会形成缝隙,保证了周围水分与营养的供应,不会妨碍苗株根系向四周扩展,提高了移苗成活率,其操作方便快捷,移苗后无需浇水,农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生产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秧苗移植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玉米、西瓜等农作物在苗期的时候,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缺苗断垄的现象,这就需要进行移苗补苗。传统的移苗器由取土筒、手柄及推卸机构构成,使用时在缺苗处用取土筒打个孔穴,再用利用取土筒从多苗处取苗过来植入孔穴中,最后将取土筒拔出完成操作。如图1所示,采用这种方式完成移苗后,由于苗株所带的土体2半径(取土筒内径)小于孔穴3半径(取土筒外径),苗株所带的土体2与外围土体之间存在一个圆柱形的缝隙1,该缝隙1不容易填充、压实,其阻止了外围土体对苗株的营养及水分供给,同时也造成苗株根系难以跨越该缝隙而向外围土体进行拓展,进而导致补苗、移苗后的作物缓苗期长,长势差,甚至不能成活,成活率较低,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按照传统农作方式,移苗后随即进行浇水,促使苗株所带的土体与外围土体快速结合,来避免上述圆柱形缝隙长期存在而带来的不利,同时也为苗株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但这种浇水所带来的后果并非如此,在取苗时秧苗所带土体被压实,尽管秧苗根部受到部分损伤,但并不致命,浇水后被压实的土体的内在应力一时全部释放,土体松散开来,使得秧苗根部的毛细根再次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移苗的成活率。由此可见,移苗后进行浇水有利于苗株与外围土壤快速结合,但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弊大于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秧苗移植成活率高,且简单易行的作物移苗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作物移苗器的操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包括:
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三者呈等大的等腰三角形,其中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固定连接,第三铲板可在其所在平面内上下移动,第三铲板位于最下方时,其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构成一倒置的三棱锥状壳体,第三铲板位于最上方时,其下端高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的上端;
手持部分,其由连接臂及与其上端固定连接的把手构成,连接臂另一端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上端固定连接;
推拉部分,其包括一推拉杆、连接于推拉杆上端的手柄、与推拉杆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为导向套提供支撑的支臂,所述的推拉杆下端与第三铲板固定连接,且两者平行,所述的支臂另一端与手持部分固定连接。
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穴: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调节至最高位置,手持把手使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待补苗位置的泥土中,下压手柄使第三铲板插入泥土中并移动至最下端,利用把手将本装置从土中提出,即在地表制得一倒置的三棱锥状的孔穴;
(2)取苗: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调节至最高位置,将挖穴时取出的泥土丢弃,手持把手使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苗株一侧的泥土中,下压手柄使第三铲板从苗株另一侧插入泥土中,利用把手将本装置从土体中提出,即获得带有土体的苗株;
(3)载苗:利用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将苗株放置于步骤1制好的孔穴中,然后利用手柄将第三铲板向上抽出,然后利用把手将第一铲板、第二铲板抽出,借助手脚或其他物品向苗株自带的土体上方轻轻施压,确保该土体与孔穴接触紧密即可。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移苗前挖出的孔穴呈倒置的三棱椎状,取苗时苗株所带的土体呈倒置的三棱椎状,将苗株栽入预先挖好的孔穴后,苗株所带的土体在自身重力或人为压力下而与孔穴外围土体紧密结合,使得移苗后苗株四周不会形成缝隙,保证了周围水分与营养的供应,不会妨碍苗株根系向四周扩展,提高了移苗成活率,克服了以往移苗器移苗成活率低的不足。另外,其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快捷,移苗后无需浇水,农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现有移苗器移苗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移苗器取苗或取土时示意图。
图3为本移苗器取苗或取土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推拉杆轴与导向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限位机构示意图。
图6为利用本移苗器移苗后的示意图。
图中,1、缝隙,2、土体,3、孔穴,4、第一铲板,5、第二铲板,6、连接臂,7、把手,8、支臂,9、手柄,10、导向套,11、限位机构,12、推拉杆,13、滑槽,14、第三铲板,15、第一定位孔,16、第二定位孔,17、定位销,18、弹簧,19、空心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2、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由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第三铲板14、手持部分及推拉部分构成。
其中,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及第三铲板14,三者均呈等大的等腰三角形,且分别呈斜置方向,尖端朝下;其中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固定连接;第三铲板14可沿其所在的平面内上下移动,当第三铲板14位于最下方时,其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共同构成一倒置的三棱锥状壳体,第三铲板14位于最上方时,其下端高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的上端;
上述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及第三铲板14构成的三棱锥状壳体的上端是开放的,且其中一侧壁是可上下活动的,因此具备了分两步铲入地下或从地下抽离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具备了从地表挖出土体2及苗株的功能。
其中,所述的手持部分由连接臂6及与接臂6上端固定连接的把手7构成,连接臂6的另一端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的推拉部分包括一个推拉杆12、连接于推拉杆12上端的手柄9、与推拉杆12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套10、为导向套10提供支撑的支臂8,所述的推拉杆12下端与第三铲板14上端固定连接,且两者平行,所述的支臂8另一端与手持部分的连接臂6或把手7固定连接;
利用手柄9驱动推拉杆12即可带动第三铲板14沿其所在平面方向进行移动,推拉杆12的行程范围由限位机构11来限定,可满足前述的第三铲板14的位置要求;
推拉部分采用上述设计后,推拉部分与手持部分连接在一起,更便于携带、操作。
参看附图2、3、6所示,上述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首先,进行挖穴,利用手柄9将第三铲板14调节至最高位置,手持把手7使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待补苗位置的泥土下,下压手柄9使第三铲板14插入泥土中并移动至最下端,此时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及第三铲板14共同构成一个三棱锥状壳体,而该三棱锥状壳体内布满了泥土,利用把手7将本装置从泥土中提出,即在地表制得一倒置的三棱锥状的孔穴3;
然后,进行取苗,利用手柄9将第三铲板14调节至最高位置,将挖穴时取出的泥土丢弃,手持把手7使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在上端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下插入苗株一侧的泥土中,下压手柄9使第三铲板14从苗株另一侧插入泥土中,利用把手7将本装置从泥土中提出,即获得附带土体2的苗株,该土体2呈倒置的三棱锥状;
最后,进行载苗,利用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及第三铲板14将苗株及土体2放置于步骤1制好的孔穴3中,然后利用手柄9将第三铲板14向上抽出,并利用把手7将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抽出,借助手脚或其他物品向苗株自带的土体2上方轻轻施压,确保该土体2与孔穴3接触紧密即可。
如图2、3所示,在本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中,由于在移苗操作中,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均需倾斜插入泥土中,为了便于操作者施力,所述的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的相交线与连接臂6平行,而把手7与连接臂6呈垂直关系。由此,在操作人员方便握持把手7将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轻松、稳定的推入地下。
进一步而言,为降低本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的加工成本,且使其更容易实施,所述的连接臂6、把手7及支臂8为一体结构,采用一根金属管折弯形成,把手7处设有增加握持摩擦力的护套。
再进一步而言,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也为一体结构,由一块钢板冲剪后经弯折而形成。
如图2、3所示,在上述的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中,第三铲板14可在其所在平面内上下移动,而其又是通过推拉杆12支撑与调节位置的,故若实现第三铲板14的功能,推拉杆12与导向套10之间必具有一定的配合要求。
因此,限位机构11应具有如下功能:
(1)推拉杆12与导向套10可轴向滑动,但不能发生相对转动,从而确保第三铲板14移动过程中始终位于同一平面内而不发生转动;
(2)推拉杆12的行程范围需满足,第三铲板14位于最下方时,第三铲板14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构成三棱锥状壳体,第三铲板14位于最上方时,第三铲板14下端高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的上端;
(3)当第三铲板14位于最上方时,推拉杆12应处于定位状态,以便避免第三铲板14在非人为操作情况下受自重作用而下滑,妨碍移苗操作。
如图4、5所示,为实现上述三项技术目的,限位机构11由固定于导向套10侧壁的空心螺栓19、空心螺栓19腔内的弹簧18及定位销17构成,弹簧18与定位销17构成弹簧柱塞机构,所述的定位销17前端位于导向套10腔内;所述的推拉杆12侧壁沿长度方向开有一滑槽13,该滑槽13与定位销17前端滑动配合,滑槽13与定位销17配合后使得推拉杆12与导向套10仅可发生轴向相对移动,而无法相对转动;
且该滑槽13的长度确定了推拉杆12的行程;
所述的滑槽13在其下端部位置开有第一定位孔15,当推拉杆12携带第三铲板14移动至最上方时,定位销17卡在第一定位孔15内,进而保证在非人力驱动下,推拉杆12及第三铲板14不会向下滑动。
如图2、3、6所示,利用本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进行移苗时,挖取的孔穴3尺寸要比取苗时苗株所带的土体2尺寸略大,但是由于两者都呈倒置的三棱锥状,苗株与土体2的重力及人为压力要靠侧壁进行支撑,故两者可紧密结合。但为了防止苗株所带土体2的下端对其下沉造成阻碍,本发明具有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的滑槽13上端下侧位置另设有一可与定位销17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6,进行取苗时,当定位销17卡在第二定位孔16后不再继续向下推进,这时第三铲板14与第一铲板4及第二铲板5的下端未对齐,将苗株挖出后,苗株所带土体2仍呈三棱锥状,但下部的尖端缺失;而在挖穴时,将第三铲板推进至最下端,使孔穴3仍呈完整的三棱锥状;最后将苗株放入孔穴3后,苗株所带土体2由于没有下端支撑而带来的阻碍,故可更紧密的与孔穴3结合。

Claims (6)

1.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铲板、第二铲板及第三铲板,三者呈等大的等腰三角形,其中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固定连接,第三铲板可在其所在平面内上下移动,第三铲板位于最下方时,其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构成一倒置的三棱锥状壳体,第三铲板位于最上方时,其下端高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的上端;
手持部分,其由连接臂及与连接臂上端固定连接的把手构成,连接臂另一端与第一铲板及第二铲板上端固定连接;
推拉部分,其包括一推拉杆、连接于推拉杆上端的手柄、与推拉杆轴向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为导向套提供支撑的支臂,所述的推拉杆下端与第三铲板固定连接,且两者平行,所述的支臂另一端与手持部分固定连接;
限位机构,其用于限定推拉杆的行程范围,其由固定于导向套侧壁的空心螺栓、空心螺栓腔内的弹簧及定位销构成,弹簧与定位销构成弹簧柱塞机构,所述的定位销前端位于导向套腔内;所述的推拉杆侧壁沿长度方向开有一滑槽,该滑槽与定位销前端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铲板(4)、第二铲板(5)的相交线与连接臂(6)平行,而把手(7)与连接臂(6)呈垂直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臂(6)、把手(7)及支臂(8)为一体结构,采用一根金属管折弯形成,把手(7)处设有增加握持摩擦力的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铲板(4)与第二铲板(5)为一体结构,由一块钢板冲剪后经弯折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13)在其下端部位置开有第一定位孔(15),当推拉杆(12)携带第三铲板(14)移动至最上方时,定位销(17)卡在第一定位孔(15)内,进而保证在非人力驱动下,推拉杆(12)及第三铲板(14)不会向下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13)上端下侧位置另设有一可与定位销(17)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6)。
CN201410606953.2A 2014-11-03 2014-11-03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9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6953.2A CN104429251B (zh) 2014-11-03 2014-11-03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6953.2A CN104429251B (zh) 2014-11-03 2014-11-03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9251A CN104429251A (zh) 2015-03-25
CN104429251B true CN104429251B (zh) 2016-06-01

Family

ID=52876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695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9251B (zh) 2014-11-03 2014-11-03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92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354A (zh) * 2015-12-25 2016-05-25 重庆冬润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移动式移苗器
CN105612886B (zh) * 2015-12-25 2020-05-12 重庆冬润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移动移苗器的使用方法
CN105453779B (zh) * 2015-12-25 2020-06-30 重庆冬润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自行车移苗器的使用方法
CN105474846B (zh) * 2016-01-07 2017-05-1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旱地蔬菜移栽机的扶苗式植苗装置
CN109792873B (zh) * 2019-01-17 2023-09-08 安徽双美兴农粮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活动式农用移苗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5055A (en) * 1973-04-26 1975-02-11 John W Gilbaugh Plant transplanter
CN2317612Y (zh) * 1996-05-24 1999-05-12 胡克银 营养钵半自动制钵器
CN201349404Y (zh) * 2009-01-16 2009-11-25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农作物移苗器
CN201629975U (zh) * 2010-01-28 2010-11-17 陈银伟 一种新型移苗打穴器
CN202759927U (zh) * 2012-08-10 2013-03-06 张学锋 多功能不伤根移苗器
RU126252U1 (ru) * 2012-03-19 2013-03-27 Рауф Робертович Мифтах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учной пересадки растений (варианты)
CN203313653U (zh) * 2013-06-19 2013-12-04 德州学院 农作物移苗器
CN204244699U (zh) * 2014-11-14 2015-04-08 王友平 西瓜移苗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5055A (en) * 1973-04-26 1975-02-11 John W Gilbaugh Plant transplanter
CN2317612Y (zh) * 1996-05-24 1999-05-12 胡克银 营养钵半自动制钵器
CN201349404Y (zh) * 2009-01-16 2009-11-25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农作物移苗器
CN201629975U (zh) * 2010-01-28 2010-11-17 陈银伟 一种新型移苗打穴器
RU126252U1 (ru) * 2012-03-19 2013-03-27 Рауф Робертович Мифтах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учной пересадки растений (варианты)
CN202759927U (zh) * 2012-08-10 2013-03-06 张学锋 多功能不伤根移苗器
CN203313653U (zh) * 2013-06-19 2013-12-04 德州学院 农作物移苗器
CN204244699U (zh) * 2014-11-14 2015-04-08 王友平 西瓜移苗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9251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9251B (zh) 高成活率作物移苗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5474854A (zh) 一种拔木薯工具
CN204132091U (zh) 一种园林用便携式小植株移栽器
CN211322011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
CN108834821A (zh) 一种便于树木幼苗移栽用的铲子
CN104813776B (zh) 一种用于井窖式移栽的填土封口装置
CN202759927U (zh) 多功能不伤根移苗器
CN201450789U (zh) 高效烟苗移栽装置
CN204244699U (zh) 西瓜移苗器
CN203086970U (zh) 一种幼苗移植器
CN205093214U (zh) 一种农作物无损伤移苗器
CN208523206U (zh) 一种新型农作物秧苗移栽器
CN103703910B (zh) 用于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分禾扶秧装置
CN104221757A (zh) 带有脱离网兜的花盆
CN218735955U (zh) 一种移苗器
CN206042747U (zh) 一种简易农作物移栽打孔器
CN208724385U (zh) 一种改进的幼苗移栽器
CN203446199U (zh) 一种草莓苗种植器
CN214430097U (zh) 一种降低玉米幼苗损伤的移苗器
CN205232939U (zh) 一种作物幼苗快速假植工具
CN210491652U (zh) 一种移苗补栽装置
CN219165245U (zh) 一种重度盐碱地柽柳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11909921U (zh) 一种防根茎断裂的苗木移植器
CN208675881U (zh) 一种便于移植的蜡梅栽培装置
CN207754073U (zh) 一种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移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Y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Caif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9

Address after: 8, A05 building, floor 523000, splendid business building, Dongcheng Road, Dongguan, Dongcheng District,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Liu Ying

Address before: 253000 Shandong Province, West Ling Road, Dezhou United garden, building 1, unit 1104, room 2

Applicant before: Wang Caife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5

Address after: 10 village, four floor village, cooperative Town, Qidong City, Jiangsu, Nantong 226200

Patentee after: Nantong Kai Wunong Produc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8, A05 building, floor 523000, splendid business building, Dongcheng Road, Dongguan, Dongcheng District,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Liu 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