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420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3420A
CN104423420A CN201310361833.6A CN201310361833A CN104423420A CN 104423420 A CN104423420 A CN 104423420A CN 201310361833 A CN201310361833 A CN 201310361833A CN 104423420 A CN104423420 A CN 104423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projecting cell
noumenon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j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18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3420B (zh
Inventor
仲昭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618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3420B/zh
Priority to US14/211,599 priority patent/US969928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42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3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04M1/0245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using open/clos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ojector or beamer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显示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一面,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二边与第一边平行;第二本体;旋转连接结构,用于可旋转的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投影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中,投影单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当以第一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通过经过第二本体的投影路径向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的第一显示界面位于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当以第二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向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的第二显示界面位于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例如手机,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进行联系。
然而,像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笔记本电脑,显示界面仅依靠自带的液晶显示器,大小受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自身的尺寸,所以不便于用户使用,而且在想将电子设备上的内容分享给其他用户观看时,需要其他用户围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前观看,所以更不方便。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借助投影单元将电子设备上的内容投影至一承载面上,如此一来,用户便可在一个较大的显示界面上进行观看或操作。
然而,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在现有技术中,诸如带有投影功能的手机、或者投影仪,在使用时,只有一种投影方式,例如将与显示器相对的那面放置在支撑面上进行投影,所以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载面都受到了限制,所以限制了投影单元的使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投影设备只有一种投影方式,所以模式单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载面都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第二本体;旋转连接结构,用于可旋转的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投影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中,所述投影单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当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通过一经过所述第二本体的投影路径向与所述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当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对位置,将所述待投影内容向与所述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交,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第二边,当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第二面立于一支撑面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面之间呈一不为零的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承载面具体为所述支撑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三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相交,所述第三面靠近所述第一边并与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具体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面上,以使得所述第二本体能够沿垂直于所述第三面的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钝角或锐角;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四面和第五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三面对应,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四面相交,所述旋转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四面。
可选的,所述第五面上具有第一光通道,当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且所述投影单元的出光方向为朝向所述第五面的方向时,所述投影单元能够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所述投影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光通道将所述待投影内容投影在所述第一承载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光路径改变单元,用于在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改变所述投影单元的光路,使得所述光路通过所述第二本体的第六面上的第二光通道,将所述待投影内容投影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其中,所述第六面与所述第一面处于同一平面或与所述第一面相对。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结构沿所述轴向方向旋转180度后,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一面处于同一平面或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光路径改变单元,用于在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改变所述投影单元的光路,使得所述光路通过所述第一光通道,将所述待投影内容投影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
可选的,所述旋转连接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投影单元的位置对应,使得所述投影单元的光路通过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到达所述第二本体。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手势检测单元,用于在以所述第一方式和所述第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投影时,或仅在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检测是否有手势输入;第一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中,用于在有手势输入时,响应所述手势输入,执行与所述手势输入对应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响应所述手势输入,针对所述待投影内容执行与所述手势输入对应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手势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中,且所述手势检测单元的光路径与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路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上显示的第一显示内容与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第二显示内容不同,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基于一触发操作,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并当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变化达到一预定条件时,基于改变后的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改变所述第二显示内容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显示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上,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第二边与第一边平行;第二本体;旋转连接结构,用于可旋转的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投影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中,投影单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当投影单元以第一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通过一经过第二本体的投影路径向与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当投影单元以第二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与第一相对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向与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由此可以看出,首先,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有两种投影方式,而且在不同的投影方式下,待投影内容投影的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不同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有一种投影方式而导致投影模式单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载面都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一个投影设备具有两种投影方式,增加了投影设备的应用场景的技术效果;其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连接结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具有两种位置关系,通过在不同的位置关系,实现不同的投影方式,所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3a-图3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不同投影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旋转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图5a-图5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本体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元器件的布局结构图;
图8a-图8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投影界面和显示单元的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投影设备只有一种投影方式,所以模式单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载面都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显示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上,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第二边与第一边平行;第二本体;旋转连接结构,用于可旋转的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投影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中,投影单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当投影单元以第一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通过一经过第二本体的投影路径向与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当投影单元以第二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与第一相对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向与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由此可以看出,首先,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有两种投影方式,而且在不同的投影方式下,待投影内容投影的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不同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有一种投影方式而导致投影模式单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载面都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一个投影设备具有两种投影方式,增加了投影设备的应用场景的技术效果;其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连接结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具有两种位置关系,通过在不同的位置关系,实现不同的投影方式,所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使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01;显示单元102,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第一面1011上,显示单元102具有第一边1021和与第一边1021对应的第二边1022,第二边1022与第一边1021平行;第二本体103;旋转连接结构104,用于可旋转的连接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3;投影单元105,设置在第一本体101中,投影单元105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当投影单元105以第一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3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通过一经过第二本体103的投影路径向与投影单元105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102的第一边1021对应的第一侧;当投影单元105以第二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3具有与第一相对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向与投影单元105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102的第二边1022对应的第二侧。
由此可以看出,首先,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有两种投影方式,而且在不同的投影方式下,待投影内容投影的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不同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有一种投影方式而导致投影模式单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载面都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一个投影设备具有两种投影方式,增加了投影设备的应用场景的技术效果;其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连接结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具有两种位置关系,通过在不同的位置关系,实现不同的投影方式,所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使用。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本体101还具有第二面1012、第二面1012靠近第二边1022。第一本体101还具有第七面1013和第三面1014,第七面1013与第一面1011相对,第二面1012与第一面1011和第七面1013相交,第三面1014连接于第一面1011和第七面1013,并与第二面1012相对且靠近第一边1021。
以下先从电子设备的不同放置方式来介绍第一投影方式和第二投影方式。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当投影单元105以第一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101通过第二面1012立于一支撑面上,第一面1011与支撑面之间呈一不为零的第一夹角α,较佳的,第二承载面为该支撑面。
其中,第一夹角α的情况,第一夹角α可以为90度,也可以大于90度,也可以小于90度,但不为零,较佳的,第一夹角α为90度,此时,第一本体101是直立于支撑面上,此时,将第待投影内容投影在支撑面上时的投影角度较好,便于用户观看。
便于第一本体101能够稳固的立于支撑面上,较佳的,将电子设备的重心位置设置于第二面1012和电子设备的中心面之间,并且电子设备的重心越靠近第二面1012就越稳固。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当投影单元105以第二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101的第七面1013接触该支撑面,较佳的,第一承载面具体与该支撑面垂直。
接下来再从投影单元105的投影路径不同来介绍第一投影方式和第二投影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电子设备均处于第一本体101通过第二面1012立于一支撑面上,第一面1011与支撑面之间呈一不为零的第一夹角α的“站立”状态。
在第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a所示,当投影单元105以第二方式投影时,投影单元105的投影路径是经由第二本体103上与第一面1011处于同一平面的那个面上投影出来的。
在第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c所示,当投影单元105以第一方式投影时,投影单元105的投影路径是经由第二本体103上与第二面1012相对的那个面上投影出来的。
类似的,当电子设备均处于第一本体101的第七面1013接触该支撑面的“平躺”状态时,根据投影单元105的投影路径不同,同样也可以对应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在此就不在赘述。
以上分别从不同的两个角度描述了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但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结合这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例如如图3a中,当投影单元105以第二方式投影时,电子设备既处于“站立”状态,投影单元105的投影路径是经由第二本体103上与第一面1011处于同一平面的那个面上投影出来的。而当投影单元105以第一方式投影时,电子设备既处于“平躺”状态,投影单元105的投影路径是经由第二本体103上与第二面1012相对的那个面上投影出来的。
接下来再介绍旋转连接结构104。请同时参考图2和图4,旋转连接结构104具体垂直设置于第三面1014上,以使得第二本体103能够沿垂直于第三面1014的轴向方向相对于第一本体101旋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三面1014与第一面1011之间呈第二夹角β,第二夹角β为钝角或锐角(其中图2示出的为钝角的情况,后续实施例均以钝角为例进行介绍,锐角的情况类似);第二本体103还具有第四面1032和第五面1033,第四面1032与第三面1014相对应,第五面1033和第二面1012相对,旋转连接结构104分别连接第三面1014和第四面1032。第二本体103还具有第六面1031,与第五面1033相交。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连接结构104连接于第三面1014和第四面1032的中心位置。当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11之间的位置关系处于第一位置关系时,第一本体1012与第二本体103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将第二本体103通过旋转连接结构104沿中心位置旋转180度后,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1之间的位置关系处于第二位置关系,此时,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3具有第二相对位置。
具体如图5a所示,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11处于电子设备的同一侧,此时可记为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11之间的位置关系为第一位置关系,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关系下,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11处于同一平面上。在第二夹角β为锐角的情况下,第一位置关系具体可以是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11处于电子设备的两侧的位置,即第六面1031与第七面1013处于电子设备的两侧,此时,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0相对,较佳的,在第一位置关系下,第六面1031与第七面1013处于同一平面上。
当将第二本体103绕旋转连接结构104进行旋转时,请参考图5b所示,为从图5a的状态下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状态,然后继续旋转,当旋转180度后,就变为了如图5c的状态,在图5c中,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11之间具有第三夹角,且第三夹角不为零,即第六面1031与第二面1012相对,在此记为第二位置关系。而第五面1033与第一面1011处于电子设备的同一侧(第二夹角为钝角),或者第五面1033与第七面1013处于电子设备的同一侧(第二夹角为锐角)。
由图5a和图5c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在第一位置关系下具有的第一外观形态和在第二位置关系下具有的第二外观形态几乎相同,保持了电子设备的外观形态的统一和完整。其中,这里所说的“几乎相同”,“相同”是从电子设备的整体外观形态而言的,例如如图5a和图5c中的两种外观形态而言,基本上均是长方体(可以为了美观,处理为圆角的长方体);在其他结构时,例如第二本体103为具有切面的圆柱体,切面为第四面1032,或者还可以是具有第八面的四锥体,例如第八面位于第六面1031和第五面1033之间,这种情况下,第一外观形态和第二外观形态均保持电子设备为直板型的外观形态。而“几乎”,一方面可能由于工艺的差异,第一外观形态和第二外观形态之间稍有差异,例如,旋转连接结构104的安装位置会有误差,还例如第二本体103上的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圆弧之间会有误差;“几乎”的另一层意思,即在第六面1031或第五面1033,或第二本体103的其他面上可以有不同的结构,例如第六面1031上有孔,第五面1033的表面为波浪状的凸起。
请再继续参考图4所示,为旋转连接结构104的一个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旋转连接结构104包括一转轴1041,转轴1041的一端固定于第三面1014上,一固定板1042,套设在转轴1041上,能够绕转轴1041旋转,然后转轴1041的另一端上有一固定件1043,将固定板1042固定在第三面1014和固定件1043之间。进一步,在固定板1042的两端上设置有连接件1044,用于与第二本体103连接。当第二本体103连接于连接件1044上时,如果有外力施加于第二本体103上带动第二本体103旋转,那么第二本体103就会带动固定板1042绕转轴1041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连接结构104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保证第二本体103通过旋转连接结构104能够在第一位置关系和第二位置关系之间旋转切换即可。
进一步,在实际运用中,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3的结构均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第三面1014与第一面1011是垂直的。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一一列举。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五面1033上具有第一光通道,当第五面1033与第二面1012相对时,且投影单元105的出光方向为朝向第五面1033的方向时,投影单元105能够以第一方式投影,投影单元105通过第一光通道将待投影内容投影在第一承载面上(如图3b和图3c)。
进一步,第二本体103包括一光路径改变单元,用于在投影单元105以第二方式投影时,改变投影单元105的光路,使得光路通过第二本体103的第六面1031上的第二光通道,将待投影内容投影第二承载面上,其中,第六面1031与第一1011面处于同一平面或与第一面1011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投影单元105的出光方向为朝向第五面1033的方向,所以想要能够以第二方式投影,就需要使用光路径改变单元改变投影单元105的光路径,使得光路通过第二本体103上与第一面1011相同面或相对面上的面上的第二通道出来。
而在图4中的旋转连接结构104和图2中的第二本体103的结构下,当第二本体103通过旋转连接结构104沿前述轴向方向旋转180度后,第五面1033与第一面1011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夹角为钝角),如图5c所示;如果第二夹角为锐角时,第五面1033与第一面1011相对,即第五面1033与第七面1013处于同一平面。请同时参考图6所示,图6为第二本体103的内部结构图,第二本体103包括的光路径改变单元1034,用于在投影单元105以第二方式投影时,改变投影单元105的光路,使得该光路通过第五面1033上的第一光通道,将待投影内容投影在第二承载面上。
其中,光路径改变单元1034具体例如是一个反射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反射镜系统,本申请不作限定。
当第六面1031与第一面1011之间的位置关系变为第二位置关系时,例如如图5a所示的状态,电子设备并如图3b所示通过第七面1013放置于支撑面上,这时光路径改变单元1034已不再影响投影光路,所以投影单元的光路就沿着原本的光路径通过第一光通道,将待投影内容投影在第一承载面上。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面1014上还具有第一开孔1015,第一开孔1015的位置与投影单元105的位置对应,投影单元105的投影光路可以从第一开孔1015通过,到达第二本体103。
为了方便操控电子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手势检测单元,用于在以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投影时,或仅在以第二方式投影时,检测是否有手势输入;第一处理单元,设置于第一本体101中,用于在有手势输入时,响应手势输入,执行与手势输入对应的操作。
在第一种情况下,即不管是以第一方式投影还是以第二方式投影,手势检测单元都会工作,检测是否有手势输入,电子设备也会通过第一处理单元响应该手势输入,并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有在以第二方式投影时,手势检测单元才会工作,检测是否有手势输入,或者第一处理单元才会响应该手势输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响应手势输入,针对待投影内容执行与手势输入对应的操作。也即,在本实施例中,手势输入只对投影内容有效,而不会直接影响显示单元102上显示的内容。如此一来,可以更直接更有效的操作投影内容。
在实际运用中,手势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101中,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本体103中,以下将以手势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101中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投影单元105设置于第一本体101中,投影单元105的投影路径108穿过第三面1014、穿出第二本体103,将待投影内容投影在投影区域的承载面上。
手势检测单元具体例如包括一发射器106和一接收器107,发射器106的发射路径109和接收器107的接收路径110和投影路径108相同,所以不管在哪种投影方式下,手势检测单元均可以方便的检测用户的手势输入。可选的,发射器106和接收器107分别位于投影单元105的左右两侧。在实际运用中,发射器106和接收器107均是通过红外线的原理工作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手势检测单元也可以是其他的检测单元,例如摄像头。
而关于显示单元102上显示的内容和待投影内容之间的关系,假设第二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显示内容,显示单元102上显示第二显示内容,假设第一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三显示内容,那么第一显示内容和第二显示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显示内容可以与第三显示内容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来说,第一显示内容和第二显示内容相同,即表示两个内容完全不同,例如均是电子设备的桌面,是同一内容分别通过显示单元102和投影单元105显示出来。
第一显示内容和第二显示内容不相同,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完全不同,即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关联,例如在显示单元102上显示一游戏画面,第一用户通过显示单元102玩游戏,而通过投影单元105投影的第一显示内容例如是一个电影画面,第二用户通过投影画面观看电影。
第二种:两者不完全相同,例如在显示单元102上显示有两个窗口,一个是PPT窗口,一个是电影播放器窗口,但是用户只想将PPT窗口投影给其他用户观看,这时就可只将PPT窗口通过投影单元105投影在第二承载面上,例如支撑面上,便于其他用户观看。
而第一显示内容和第三显示内容为在不同投影方式下的投影内容,所以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第一显示内容和第三显示内容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上述对第一显示内容和第二显示内容之间的关系的描述。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第一显示内容和第二显示内容不同时,第一显示内容和第二显示内容之间的交互。
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基于一触发操作,改变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并当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变化达到一预定条件时,基于改变后的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改变第二显示内容的状态。以下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请参考图8a所示,假设用户想要玩保龄球的游戏,那么可以在第一本体101上开启保龄球的游戏应用,在显示单元102上显示保龄球瓶的那部分内容,然后通过投影单元105将保龄球和保龄球轨道对应的内容投影在第二显示界面上,然后用户可以触发将保龄球沿着轨道运动,其中,用户触发保龄球运动,例如是用户做出推出保龄球的动作,然后通过例如前述的收拾检测单元检测到该手势,就控制保龄球沿着轨道运动,即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发生变化。
当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变化达到一预定条件时,基于改变后的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改变第二显示内容的状态。请继续参考图8b所示,当保龄球运动到轨道的尽头,例如第二显示界面的边界,那么这时就表示保龄球已经到了保龄球瓶的地方,并击中保龄球,那么就控制第二显示内容发生相应的状态改变,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保龄球击中保龄球瓶,所以第二显示内容就为保龄球瓶倒下去的状态。
以上仅为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实际运用中,显示单元102和投影显示界面之间可以进行多种交互,在此不再一一列举。通过本实施例,投影的功能增加,人机界面更加人性化,用户体验好。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PDA,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是其他可以手持使用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显示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上,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第二边与第一边平行;第二本体;旋转连接结构,用于可旋转的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投影单元,设置在第一本体中,投影单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当投影单元以第一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通过一经过第二本体的投影路径向与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当投影单元以第二方式投影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与第一相对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向与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由此可以看出,首先,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有两种投影方式,而且在不同的投影方式下,待投影内容投影的显示界面位于显示单元的不同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有一种投影方式而导致投影模式单一,投影角度和投影承载面都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一个投影设备具有两种投影方式,增加了投影设备的应用场景的技术效果;其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连接结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具有两种位置关系,通过在不同的位置关系,实现不同的投影方式,所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
第二本体;
旋转连接结构,用于可旋转的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
投影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中,所述投影单元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其中,当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将待投影内容通过一经过所述第二本体的投影路径向与所述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
当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不同的第二相对位置,将所述待投影内容向与所述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交,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第二边,当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第二面立于一支撑面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面之间呈一不为零的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承载面具体为所述支撑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三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相交,所述第三面靠近所述第一边并与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具体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面上,以使得所述第二本体能够沿垂直于所述第三面的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钝角或锐角;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四面和第五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三面对应,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四面相交,所述旋转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四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面上具有第一光通道,当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且所述投影单元的出光方向为朝向所述第五面的方向时,所述投影单元能够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所述投影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光通道将所述待投影内容投影在所述第一承载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包括:
光路径改变单元,用于在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改变所述投影单元的光路,使得所述光路通过所述第二本体的第六面上的第二光通道,将所述待投影内容投影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其中,所述第六面与所述第一面处于同一平面或与所述第一面相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结构沿所述轴向方向旋转180度后,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一面处于同一平面或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包括:
光路径改变单元,用于在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改变所述投影单元的光路,使得所述光路通过所述第一光通道,将所述待投影内容投影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投影单元的位置对应,使得所述投影单元的光路通过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到达所述第二本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手势检测单元,用于在以所述第一方式和所述第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投影时,或仅在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检测是否有手势输入;
第一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中,用于在有手势输入时,响应所述手势输入,执行与所述手势输入对应的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响应所述手势输入,针对所述待投影内容执行与所述手势输入对应的操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中,且所述手势检测单元的光路径与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路径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上显示的第一显示内容与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第二显示内容不同,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一触发操作,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并当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变化达到一预定条件时,基于改变后的所述第一显示内容的状态改变所述第二显示内容的状态。
CN201310361833.6A 2013-03-29 2013-08-19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423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1833.6A CN104423420B (zh) 2013-08-19 2013-08-19 一种电子设备
US14/211,599 US9699282B2 (en) 2013-03-29 2014-03-14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1833.6A CN104423420B (zh) 2013-08-19 2013-08-19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420A true CN104423420A (zh) 2015-03-18
CN104423420B CN104423420B (zh) 2018-08-31

Family

ID=52972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1833.6A Active CN104423420B (zh) 2013-03-29 2013-08-19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34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698A (zh) * 2015-06-30 2015-09-23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交互设备装置及其投影交互方法
CN106125841A (zh) * 2016-06-27 2016-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089091A (zh) * 2018-08-01 2018-1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5048A1 (en) * 2001-12-07 2003-09-04 Cyrus Bamji Enhanced light-generated interface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EP2178276A2 (en) * 2008-10-20 2010-04-21 LG Electronics Adaptation of recorded or shown image according to the orienta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CN201594840U (zh) * 2009-12-23 2010-09-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终端
CN202696696U (zh) * 2012-07-23 2013-01-23 神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手机
CN103197800A (zh) * 2013-04-07 2013-07-10 布法罗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的整体式多点触摸设备
CN104345782A (zh) * 2013-08-09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5048A1 (en) * 2001-12-07 2003-09-04 Cyrus Bamji Enhanced light-generated interface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EP2178276A2 (en) * 2008-10-20 2010-04-21 LG Electronics Adaptation of recorded or shown image according to the orienta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CN201594840U (zh) * 2009-12-23 2010-09-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终端
CN202696696U (zh) * 2012-07-23 2013-01-23 神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手机
CN103197800A (zh) * 2013-04-07 2013-07-10 布法罗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的整体式多点触摸设备
CN104345782A (zh) * 2013-08-09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698A (zh) * 2015-06-30 2015-09-23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交互设备装置及其投影交互方法
CN104932698B (zh) * 2015-06-30 2018-03-27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交互设备装置及其投影交互方法
CN106125841A (zh) * 2016-06-27 2016-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089091A (zh) * 2018-08-01 2018-1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420B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4671B (zh) 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14627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34845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60274768A1 (en) Method of rotating a picture with a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00023895A1 (en) Touch Interaction with a Curved Display
CN107728885A (zh) 多任务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34902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229133A (zh)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和终端
US964565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mode switching
CN10486601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42342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9137155A1 (zh) 屏幕显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14186941A1 (zh) 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屏幕调节方法及装置
US9699282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865778A (zh) 一种投影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141878B (zh) 视频交互时的内容分享方法和即时通讯客户端
CN102778997A (zh) 一种窗口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423419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70143112A1 (en) Integral intelligent desktop device
CN104571814A (zh) 一种投影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14809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4578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TWI582567B (zh) 電子裝置
US11000120B2 (en) Modular accessory unit
WO2017219525A1 (zh) 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