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697A - 与通过虚拟交换机连接隧道有关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与通过虚拟交换机连接隧道有关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2697A
CN104412697A CN201280074703.8A CN201280074703A CN104412697A CN 104412697 A CN104412697 A CN 104412697A CN 201280074703 A CN201280074703 A CN 201280074703A CN 104412697 A CN104412697 A CN 104412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data flow
virtual switch
nod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47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2697B (zh
Inventor
B.梅兰德
E.E.弗兰德兹卡萨多
H.普塔拉斯
A.塞菲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4412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2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70Virtu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设备和方法允许连接通过网络装置中的虚拟交换机信道传送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和将数据流信道传送到移动网络的隧道,虚拟交换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420)的装置(110,400)执行的方法(300)包括建立(S310)(A)在装置(110)与移动网络的节点(120)之间的第一隧道(125)和(B)在装置(110)与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130)之间的第二隧道(135),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方法还包括使用在装置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112)连接(S320)第一隧道到第二隧道,并且连接(S330)在装置上运行的虚拟机(114)到虚拟交换机,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在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Description

与通过虚拟交换机连接隧道有关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连接隧道以通过包括虚拟机的网络装置中的虚拟交换机将数据流从用户终端信道传送到移动网络的方法和设备,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背景技术
云计算是相对于提供计算和存储容量到最终用户团体而使用的术语。在用户从云提供商分别“租赁”服务器、被租赁服务器使用的系统软件和数据库的应用软件时,主要类型的云计算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对于要求可变容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新事务,云计算是投资硬件和软件的有吸引力的备选。这些新企业经常使用移动网络提供其服务。企业不拥有计算和存储资源,而是可从网络运营商“租赁”这些资源。此类型的商业模型的普及性预期将继续增大。
IP分组的隧穿用于从/向移动网络的用户(包括云计算用户)信道传送数据,移动性机制取决于隧穿。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隧穿协议(GTP)隧道一般情况下在eNodeB与网关或服务器节点之间建立以在移动网络中的用户设备(UE或用户终端)与其它装置之间成功传送分组。通过添加和删除GTP报头,将传送的用户有效负载封装和解封装。
在3G/LTE移动网络中,GTP隧道在网关GPRS服务节点(GGSN)、服务GPRS服务节点(SGSN)、S-GW或PDN-GW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eNodeB之间携带UE的分组。有关3G/LTE移动网络的技术细节请参阅3GPP TS 23.060 v8.2.0 (2008-09)“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服务和系统方面;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服务描述”第2阶段(第8版)("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Service description" Stage 2 (Release 8))和3GPP TS 29.060 v8.5.0 (2008-09)“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核心网络和终端;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跨Gn和Gp接口的GPRS隧穿协议(GTP)”(第8版)("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Core Network and Terminal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vice (GPRS); GPRS Tunneling Protocol (GTP) across the Gn and Gp interface" (Release 8))。
服务器和网络虚拟化用于实现在IaaS云中的动态性和可扩展性。这些虚拟化部分使用管理程序和虚拟交换机实现。虚拟交换机在功能方面类似于物理交换机,但完全在服务器(或其它计算装置)中执行的软件中实现。
云计算中使用的硬件一般情况下安装在经常位置远离其用户的大型数据中心中。这些远距离转换成产生时延的延迟,这可能不利地影响用户的体验或云中部署的应用程序的性能。
相应地,人们希望提供避免由在云计算硬件与其用户之间的远距离造成的时延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由在云计算硬件与其用户之间的远距离造成的延迟。此目的通过在RNC或eNodeB中或其附近部署云虚拟机(VM)而得以实现。整个应用程序可在这些VM中运行,或者备选,VM可支持用于应用程序的功能性。为使用此类云VM,GTP隧道中的业务要作为向/来自用户终端的分组的一部分,重定向进入和离开VM。
根据一个示范实施例,有一种用于在移动网络中的网络节点与另一网络装置之间内插计算单元的方法。方法包括调度在计算单元上的虚拟机,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在从用户终端通过网络节点到另一网络装置的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方法还包括配置在网络节点与计算单元之间的第一GTP隧道以经第一隧道接收数据流和配置在计算单元与另一网络装置之间的第二GTP隧道以转发数据流。方法随后包括在计算单元上配置虚拟交换机,虚拟交换机具有作为用于第一GTP隧道的终端点的第一端口和作为用于第二GTP隧道的起点的第二端口以在其之间转发数据流,并且将数据供应到虚拟机。
根据一个示范实施例,有一种由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装置执行的方法。方法包括建立(A)在装置与移动网络的节点之间的第一隧道以经第一隧道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和建立(B)在装置与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之间的第二隧道以经第二隧道转发数据流,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方法还包括使用在装置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连接第一隧道到第二隧道,并且连接在装置上运行的虚拟机到虚拟交换机,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在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根据另一示范实施例,有一种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接口和数据处理单元的计算单元。至少一个物理接口配置成与移动网络的节点和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进行通信。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并且配置成建立(A)在计算单元与移动网络的节点之间的第一隧道以允许经第一隧道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和(B)在计算单元与另一网络装置之间的第二隧道以转发数据流,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数据处理单元还配置成运行对应于连接第一隧道到第二隧道的虚拟交换机的可执行代码,并且运行对应于连接到虚拟交换机的虚拟机的可执行代码,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到用户终端。
根据另一示范实施例,有一种非短暂性存储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执行代码在具有移动网络接口和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计算机上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在移动网络中的网络节点与另一网络装置之间内插计算单元的方法。方法包括建立(A)在装置与移动网络的节点之间的第一隧道以经第一隧道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和(B)在装置与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之间的第二隧道以经第二隧道转发数据流,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方法还包括使用在装置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连接第一隧道到第二隧道,并且连接在装置上运行的虚拟机到虚拟交换机,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在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根据仍有的另一示范实施例,有一种在移动网络中具有移动网络接口和数据处理单元的装置,移动网络接口配置成允许装置与计算单元通信,数据处理单元配置成提供信息到交换机控制器以便配置在计算单元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作为GTP隧道端点操作,以及重定向最初经GTP隧道已连接的网络节点和另一网络装置,以分别经第一GTP隧道和第二GTP隧道连接到计算单元。此处,计算单元(A)经第一隧道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经第二隧道转发数据流,第一隧道通过虚拟交换机连接到第二隧道,以及(B)将在计算单元上运行的虚拟机连接到虚拟交换机,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附图说明
附图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其一部分,示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解释这些实施例。在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范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范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范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范实施例的计算单元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范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参照附图。不同图形中的相同标号识别相同或类似的元素。以下详细描述不限制本发明。相反,本发明的范围由随附权利要求定义。为简明起见,下面的实施例根据能够服务于移动用户设备(UE)和设置GTP隧道的分组数据网络的术语和结构进行讨论。然而,随后要讨论的实施例并不限于3G/LTE系统,而是可应用到其它分组数据网络。
说明书通篇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引用指结合一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说明书通篇各个位置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短语不一定全部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特定的特性、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组合。
图1根据一示范实施例以示意方式示出包括计算单元110的系统100。计算单元110在移动网络中的网络节点120与另一网络装置130之间提供,以允许将应用程序运行为要在物理上更靠近数据的来源执行的云计算服务。网络节点120可以是服务于作为数据的来源的UE的eNodeB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节点。另一网络装置130可以是网关(例如,PDN-GW或SGW)或服务节点(例如,SGSN或GGSN)。虽然在图1中,计算单元110示为与节点120分开的实体,但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单元可包括在节点120中,并且至少它位于节点120的附近。
按常规,计算单元110不存在,并且来自UE的数据经单个GTP隧道经网络节点120传送到另一网络装置。
图2是用于在移动网络的网络节点(例如,120)与另一网络装置(例如,130)中内插计算单元(例如,110)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方法200包括在S210调度在计算单元110上的虚拟机114。虚拟机114配置成通过处理从用户终端(未示出)通过网络节点120接收到另一网络装置130的分组的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方法200还包括在S220配置在网络节点120与计算单元110之间的第一GTP隧道125以经第一隧道接收数据流和配置在计算单元110与另一网络装置130之间的第二GTP隧道135以通过其转发数据流。随后,在S230,在计算单元110中配置虚拟交换机112。虚拟交换机112具有作为用于第一GTP隧道125的终端点的第一端口112a和作为用于第二GTP隧道135的起点的第二端口112b以在其之间转发数据流。虚拟交换机114也配置成将数据供应到虚拟机114。
图3是由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装置(例如,计算单元110)执行的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包括在S310建立(A)在装置(例如,110)与移动网络的节点(例如,120)之间的第一隧道以经第一隧道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和(B)在装置与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例如,130)之间的第二隧道(例如,135)以经第二隧道转发数据流。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例如,在隧道的端点之间传送数据分组)。
方法300还包括在S320使用在装置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例如,112)连接第一隧道到第二隧道,并且在S330连接在装置上运行的虚拟机(例如,114)到虚拟交换机。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在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方法300可还包括中断在节点与另一装置之间的现有隧道,其中,现有隧道的中断、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的建立及使用虚拟交换机的连接在另一装置中不触发更改(即,它对于该另一装置是透明的)。因此,方法300叙述升级常规系统以根据一实施例进行操作,使得数据处理更靠近数据的来源(即,UE)的方法。
在方法300中,数据流可包括GPRS分组,并且因特网协议可包括在GPRS隧穿协议(GTP)中。此外,移动网络是LTE系统,节点是eNodeB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并且另一网络装置是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DN-GW)或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或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虚拟交换机112可由交换机控制器140配置成作为GTP隧道端点操作。交换机控制器140可连接到作为移动性管理实体操作的装置150以接收有关信息。交换机控制器140可以是包括在计算单元110中或装置150中的模块。
虚拟交换机112具有两个端口:作为第一隧道的端点操作的第一端口112a和作为第一隧道的端点操作的第二端口112b。端口112a和112b经例如117和118的物理接口交换数据。交换机112也可经虚拟接口115与虚拟机114交换数据。管理程序116也可在计算单元110上运行以允许运行多个操作系统。
方法300也可包括配置虚拟交换机(例如,112)根据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将数据流从第一隧道转发到第二隧道。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虚拟交换机(例如,112)具有经另一隧道127连接到因特网的另一端口112c以通过其接收或传送业务流。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使数据流从第一隧道到第二隧道的转发与去往或来自因特网的一个或更多个业务流分出数据流和插入数据流的至少之一一起执行。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包括:(1)将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引导到第一网络装置,并且将数据流的第二部分引导到第二网络装置,(2)将比加于数据流的第四部分的优先级更高的优先级加于数据流的第三部分,以及以预确定的最小速度转发数据流的第五部分。此处,数据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不一定相互不相交。
图4中示出根据一示范实施例的计算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计算单元400包括配置成与移动网络的节点(例如,120)和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例如,130)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物理接口410。
计算单元还数据处理单元420,数据处理单元42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并且配置成建立(A)在计算单元与移动网络的节点之间的第一隧道(例如,125)以允许经第一隧道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和(B)在计算单元与另一网络装置之间的第二隧道(例如,135)以转发数据流。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可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数据处理单元420还配置成运行对应于连接第一隧道到第二隧道的虚拟交换机(例如,112)的可执行代码,并且运行对应于连接到虚拟交换机的虚拟机(例如,114)的可执行代码,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到用户终端。
通过计算单元400的数据流可包括GPRS分组,并且因特网协议包括在GTP中。此外,移动网络可以是LTE系统,节点可以是eNodeB或RNC,并且另一网络装置可以是网关(SGW或PDN-GW)或支持节点(例如,SGNS或GGNS)。
计算单元400可还包括配置成非短暂性存储可执行代码的存储器430。在存储器430中存储的可执行代码可促使CPU 420和接口410执行类似于方法200或300的方法。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网络中装置500的示意图。装置500包括(A)配置成允许装置与计算单元通信的移动网络接口510和(B)数据处理单元520。数据处理单元520配置成提供信息到交换机控制器(例如,140)以便配置在计算单元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例如,112)作为GTP隧道端点操作。数据处理单元520还配置成重定向最初经GTP隧道已连接的网络节点(例如,120)和另一网络装置(例如,130)以分别经第一GTP隧道(例如,125)和第二GTP隧道(例如,135)连接到计算单元。因此,允许计算单元(A)经第一隧道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B)经第二隧道转发数据流,第一隧道通过虚拟交换机连接到第二隧道,以及(C)将在计算单元上运行的虚拟机连接到虚拟交换机。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在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500可以是MME,MME经修改以易于连接通过网络装置中的虚拟交换机信道传送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和将数据流信道传送到移动网络的隧道,虚拟交换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一些实施例的优点是在接收对云中数据处理的需求时,从两个节点(例如,120和130)之间现有GTP隧道到内插计算单元(例如,110)的转变对两个节点是透明的。换而言之,终止现有GTP隧道,并且添加计算单元以执行按需数据处理,并且经计算单元中的虚拟交换机建立和连接新的第一和第二隧道而两个节点不知道这些更改。
公开的示范实施例提供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要用于提供具有在物理上更靠近数据的来源的虚拟机和虚拟交换机的计算单元。应理解,此描述无意限制本发明。相反,示范实施例旨在涵盖在如随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中包括的备选、修改和等效物。此外,在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陈述了许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所述发明的详尽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无此类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可实践各种实施例。
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将理解的一样,示范实施例可在无线通信装置、电信网络中实施为方法,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实施。相应地,示范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或组合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此外,示范实施例可采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形式,在介质中实施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可利用任何合适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硬盘、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光学存储装置或磁存储装置,如软盘或磁带。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其它非限制性示例包括闪存类型的存储器或其它已知存储器。
虽然所示示范实施例的特征和实施例在特定组合的实施例中描述,但每个特征或元素能够单独使用而无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元素,或者以带有或无本文中公开的其它特征和元素的各种组合形式使用。本申请中提供的方法或流程图可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有形地实施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或固件中实现以便由专门编程的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在移动网络中的网络节点(120)与另一网络装置(130)之间内插计算单元(110)的方法(200),所述方法包括:
调度(S210)在所述计算单元(110)上的虚拟机(114),所述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在从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另一网络装置的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配置(S220)在所述网络节点(120)与所述计算单元(110)之间的第一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隧穿协议(GTP)隧道(125)以经所述第一GTP隧道接收所述数据流和配置所述计算单元(110)与所述另一网络装置(130)之间的第二GTP隧道(135)以通过其转发所述数据流;以及 
在所述计算单元中配置(S230)虚拟交换机(112),所述虚拟交换机具有作为用于所述第一GTP隧道的终端点的第一端口(112a)和作为用于所述第二GTP隧道的起点的第二端口(112b)以在其之间转发所述数据流,并且配置成将所述数据供应到所述虚拟机。
2.一种由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420)的装置(110,400)执行的方法(300),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S310)
在所述装置(110)与移动网络的节点(120)之间的第一隧道(125)以经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以及 
在所述装置(110)与所述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130)之间的第二隧道(135)以经所述第二隧道转发所述数据流, 
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
使用在所述装置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112)连接(S320)所述第一隧道到所述第二隧道;以及
将在所述装置上运行的虚拟机(114)连接(S330)到所述虚拟交换机,所述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所述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中断在所述节点与所述另一装置之间的现有隧道,其中所述现有隧道的所述中断、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的所述建立及使用所述虚拟交换机的所述连接在所述另一装置中不触发更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流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分组,并且所述因特网协议包括在GPRS隧穿协议(GTP)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配置成提供允许所述虚拟交换机作为GTP隧道端点操作的信息的交换机控制器,配置所述虚拟交换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网络是长期演进(LTE)系统,并且所述交换机控制器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所述信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交换机包括 
作为所述第一隧道的端点操作的第一端口,以及 
作为所述第二隧道的起点操作的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每个分别链接到所述装置的物理接口,配置成分别允许与所述节点和所述另一网络装置的通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机经虚拟因特网协议接口连接到所述虚拟交换机。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网络是LTE系统,并且所述节点是eNodeB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网络是LTE系统,并且所述另一网络装置是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DN-GW)、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GSN)或服务GPRS服务节点(SGSN)。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虚拟交换机根据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将所述数据流从所述第一隧道转发到所述第二隧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虚拟交换机连接到因特网;以及
在根据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执行去往或来自因特网的一个或更多个业务流分出所述数据流和插入所述数据流中的至少之一时,将所述数据流从所述第一隧道转发到所述第二隧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将所述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引导到第一网络装置,并且将所述数据流的第二部分引导到第二网络装置,
将比加于所述数据流的第四部分的优先级更高的优先级加于所述数据流的第三部分,以及
以预确定的最小速度转发所述数据流的第五部分。
14.一种计算单元(110,400),包括:
至少一个物理接口(117,118,410),配置成与移动网络的节点(120)和所述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130)进行通信;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420,112,114),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并且配置成 
建立(A)在所述计算单元(110)与所述移动网络的所述节点(120)之间的第一隧道(125)以允许经所述第一隧道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以及建立(B)在所述计算单元(110)与所述另一网络装置(130)之间的第二隧道(135)以转发所述数据流,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 
运行对应于连接所述第一隧道到所述第二隧道的虚拟交换机(112)的可执行代码,以及
运行对应于连接到所述虚拟交换机(112)的虚拟机(114)的可执行代码,所述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所述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到所述用户终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数据流包括GPRS分组,并且所述因特网协议包括在GPRS隧穿协议(GTP)中,以及
其中所述移动网络是LTE系统,所述节点是eNodeB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并且所述另一网络装置是网关或支持节点。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配置成运行对应于所述虚拟交换机的所述可执行代码,以便根据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将所述数据流从所述第一隧道转发到所述第二隧道。
17.一种非短暂性存储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430),所述可执行代码在具有移动网络接口(410)和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420)的计算机(110,400)上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方法(200),包括:
建立(S210)
在所述装置与移动网络的节点之间的第一隧道以经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以及 
在所述装置与所述移动网络的另一网络装置之间的第二隧道以转发所述数据流, 
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根据因特网协议操作;
使用在所述装置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连接(S220)所述第一隧道到所述第二隧道;以及
将在所述装置上运行的虚拟机连接(S230)到所述虚拟交换机,所述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所述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方法还包括:
中断在所述节点与所述另一装置之间的现有隧道,其中所述现有隧道的所述中断、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的所述建立及使用所述虚拟交换机的所述连接在所述另一装置中不触发更改。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其中所述数据流包括GPRS分组,并且所述因特网协议包括在所述GTP中,以及
其中所述移动网络是LTE系统,所述节点是eNodeB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并且所述另一网络装置是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DN-GW)或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GSN)。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虚拟交换机根据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操作以将所述数据流从所述第一隧道转发到所述第二隧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虚拟交换机连接到因特网,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根据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执行去往或来自因特网的一个或更多个业务流分出所述数据流和插入所述数据流中的至少之一时,将所述数据流从所述第一隧道转发到所述第二隧道。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预确定的业务管理规则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将所述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引导到第一网络装置,并且将所述数据流的第二部分引导到第二网络装置,
将比加于所述数据流的第四部分的优先级更高的优先级加于所述数据流的第三部分,以及
以预确定的最小速度转发所述数据流的第五部分。
23.一种在移动网络中的装置(500),所述装置包括:
移动网络接口(510),配置成允许所述装置与计算单元通信;
数据处理单元(520),配置成 
提供信息到交换机控制器(140)以便配置在所述计算单元上运行的虚拟交换机(112)作为GTP隧道端点操作,以及
重定向最初经GTP隧道已连接的网络节点(120)和另一网络装置(130)以分别经第一GTP隧道和第二GTP隧道连接到所述计算单元,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A)经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流,(B)经所述第二隧道转发所述数据流,所述第一隧道通过所述虚拟交换机连接到所述第二隧道,以及(C)将在所述计算单元上运行的虚拟机连接到所述虚拟交换机,所述虚拟机配置成通过处理所述数据流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CN201280074703.8A 2012-07-13 2012-07-13 与通过虚拟交换机连接隧道有关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44126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2/053612 WO2014009780A1 (en) 2012-07-13 2012-07-13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connecting tunnels through a virtual switc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697A true CN104412697A (zh) 2015-03-11
CN104412697B CN104412697B (zh) 2019-05-14

Family

ID=46642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4703.8A Active CN104412697B (zh) 2012-07-13 2012-07-13 与通过虚拟交换机连接隧道有关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057268B2 (zh)
EP (1) EP2873285B1 (zh)
CN (1) CN104412697B (zh)
WO (1) WO20140097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1307B2 (en) * 2014-09-26 2016-11-2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vailability to resources
US10419365B2 (en) * 2015-04-20 2019-09-17 Hillstone Networks Corp. Service insertion in basic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348847B2 (en) 2016-01-28 2019-07-0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roxy based multicast forwarding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355972B2 (en) 2016-01-28 2019-07-1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P_Key mapping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666611B2 (en) 2016-01-28 2020-05-2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current SL to VL mappings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536334B2 (en) 2016-01-28 2020-01-1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ubnet number aliasing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616118B2 (en) 2016-01-28 2020-04-0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ggressive credit waiting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581711B2 (en) * 2016-01-28 2020-03-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icing network traffic flows using a 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348649B2 (en) 2016-01-28 2019-07-0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artitioned switch forwarding tables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659340B2 (en) 2016-01-28 2020-05-1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VM migration between subnets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630816B2 (en) 2016-01-28 2020-04-2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hared multicast local identifiers (MILD) ranges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333894B2 (en) 2016-01-28 2019-06-2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forwarding domain boundaries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9906401B1 (en) * 2016-11-22 2018-02-27 Gigamon Inc. Network visibility appliances for cloud computing architectures
US11381380B2 (en) * 2018-04-03 2022-07-05 Venia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end-to-en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that may include, for example, autonomous vehicl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302A (zh) * 2005-11-03 2007-05-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通信系统
EP1883195A1 (en) * 2006-07-28 2008-01-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Tunnel switching mechanism inside a SGSN for OTA (one tunnel approach) - TTA (Two tunnel approach) switching used for legal interception
CN101877915A (zh) * 2009-04-28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继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3469B2 (en) * 2005-04-29 2011-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networking of cellular radio networks and wireless data networks
US9131476B2 (en) * 2011-08-16 2015-09-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Optimizing voice calls o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US9071927B2 (en) * 2011-12-05 2015-06-3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llapsed mobile architecture
US8824274B1 (en) * 2011-12-29 2014-09-02 Juniper Networks, Inc. Scheduled network layer programming within a multi-topology computer network
US8804494B1 (en) * 2012-04-04 2014-08-12 Wichoru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network performance using virtual instances for system redundancy
EP2845398B1 (en) * 2012-05-02 2020-01-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064216B2 (en) * 2012-06-06 2015-06-23 Juniper Networks, Inc. Identifying likely faulty component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US9374270B2 (en) * 2012-06-06 2016-06-21 Juniper Networks, Inc. Multicast service in virtual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302A (zh) * 2005-11-03 2007-05-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通信系统
EP1883195A1 (en) * 2006-07-28 2008-01-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Tunnel switching mechanism inside a SGSN for OTA (one tunnel approach) - TTA (Two tunnel approach) switching used for legal interception
CN101877915A (zh) * 2009-04-28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继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RATI BALIGA ET. AL.: "VPMN-Virtual Private Mobile Network Towards Mobility-as-a-Servic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BILE CLOUD COMPUTING & SERVIC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697B (zh) 2019-05-14
EP2873285A1 (en) 2015-05-20
WO2014009780A1 (en) 2014-01-16
US20150295758A1 (en) 2015-10-15
EP2873285B1 (en) 2017-10-18
US11632297B2 (en) 2023-04-18
US11057268B2 (en) 2021-07-06
US20210297312A1 (en)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2697A (zh) 与通过虚拟交换机连接隧道有关的设备和方法
US921061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astic and resilient 3G/4G mobile packet networking for subscriber data flow using virtualized switching and forwarding
US960238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fining logical channels and channel policies in an application acceleration environment
JP7252341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機器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20001393A1 (zh) 发送网络性能参数、计算网络性能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06105119B (zh) 操作网络实体的方法、网络实体和网络
WO2018113401A1 (zh) 移动边缘计算中路径切换方法、移动边缘计算平台及网关
CN102638582B (zh) 数据通信方法及通信端
AU2012303738A1 (en) Implementing a 3G packet core in a cloud computer with openflow data and control planes
JP2018523404A (ja) ルーティング規則取得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7005460A (zh) 一种网关配置方法和网关设备
JP2016082578A (ja) コンテンツセントリックネットワーク内におけるオンライン漸進型コンテンツ配置
US2014002580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blade load balancing
US1136286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networks with data-plane and control-plane separated network functions
CN105391647A (zh)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EP2850912A1 (en)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signaling messages in a mobility access gateway or!local mobility anchor
CN104639557A (zh) 一种建立pcep会话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1011042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unneling processing
CN105933183A (zh) 基于potn的流量控制优化方法
WO2018014882A1 (zh) 获取路由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路由寻址设备及系统
WO2015192291A1 (zh) 业务报文分发方法与装置
KR20150032085A (ko) 대용량 데이터 처리 및 고성능 nfv 시스템 구축 방법
CN111988154B (zh) 一种网络传输加速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80488A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745402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