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197A - 用于在用于无线对接的对接主机处识别无线外围设备及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用于无线对接的对接主机处识别无线外围设备及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2197A
CN104412197A CN201380036247.2A CN201380036247A CN104412197A CN 104412197 A CN104412197 A CN 104412197A CN 201380036247 A CN201380036247 A CN 201380036247A CN 104412197 A CN104412197 A CN 104412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apparatus
radio peripheral
main frame
described radio
d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62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黄
X·王
V·R·拉韦恩德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12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89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sensing the monitored data, e.g. interfaces, connectors, sensors, probes, ag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使得管理对接环境的对接主机能够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一个或多个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以便执行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对接主机可以存储所述功能的结果,并且在从对接方接收到对访问所述对接主机可以提供的功能的请求时,将更新所述结果。在所公开方法的一个方面中,所述对接主机可以在向所述对接方通告任何功能信息之前确定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当前状态。还声明和描述了其它方面、实施例和特征。

Description

用于在用于无线对接的对接主机处识别无线外围设备及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2年7月9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的、题目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Wireless Peripherals and Their States ata Docking Host for Wireless Docking”的临时专利申请编号61/669,646的优先权及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被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无线对接系统,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用于无线对接的对接主机处识别无线外围设备及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的各种通信服务,广泛地部署了无线通信网络。这样的网络(其通常是多址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针对多个用户的通信。
最近的兴趣已经指向WLAN连接,其中,对接方(dockee)(例如,诸如蜂窝电话之类的移动设备)可以使用WLAN接口(例如,IEEE 802.11“Wi-Fi”接口)来建立与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的无线通信链路。在本文中,外围设备可以是任意多种类型的,例如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照相机、扬声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媒体服务器、传感器和许多其它设备。
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加,研究和开发继续改进无线技术,以不仅满足不断增长的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而且还改进和增强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体验。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了对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括,以便于对这样的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该概括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全部预期方面的泛泛评述,也不是旨在标识本公开内容的全部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或描绘本公开内容的任何或全部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化的形式呈现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构思,以此作为后面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使得管理对接环境的对接主机能够在所述对接主机与一个或多个无线外围设备之间建立初始连接,以便执行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所述对接主机可以存储所述功能的结果,并且在从对接方接收到对访问所述对接主机可以提供的所述功能的请求时,将更新所述结果。在所公开方法的一个方面中,所述对接主机可以在向所述对接方通告任何功能信息之前确定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当前状态。
在一个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可在用于与无线外围设备通信的对接主机处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所述初始连接包括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存储功能信息;在接收到对取回由所述对接主机提供的任何功能的请求时,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以及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被配置用于与无线外围设备通信的对接主机,其包括:用于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的单元,所述初始连接包括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用于存储所述功能信息的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对取回由所述对接主机提供的任何功能的请求时,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的单元;以及用于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的单元。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被配置用于与无线外围设备通信的对接主机,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通信的方式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以及以通信的方式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收发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所述初始连接包括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存储所述功能信息;在接收到对取回由所述对接主机提供的任何功能的请求时,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以及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可在被配置用于与无线外围设备通信的对接主机处操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所述初始连接包括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存储所述功能信息;在接收到对取回由所述对接主机提供的任何功能的请求时,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以及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
在审阅完以下详细描述时,将变得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对接环境的传统无线对接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2是示出针对采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个例子示出对接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针对根据所公开方法的各个方面来配置的无线对接主机的硬件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框图。
图5是示出用于根据所公开方法的各个方面来配置的无线对接主机的设置和功能通告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而不是要表示可以实践本文描述的构思的唯一配置。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构思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践这些构思。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组件,以避免使这样的构思不清楚。
无线对接系统可以提供无缝连接,使得便携式设备(例如,移动电话、PDA、平板计算机等)能够在不需要导线或对接连接器、PIN码或针对各外围设备精心设计的配对过程等的情况下,与一组外围设备相连接。这些外围设备可以作为一组,其只需要被设置一次。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外围设备,包括传统外围设备的桥接。在理想情况下,针对每种类型的外围连接(例如,2.4GHz、5GHz或60GHz等)自动地设置最佳链路、协议和QoS。可以取决于应用(例如,用于生产力应用、用于观看视频或用于玩游戏等)和环境(例如,住宅、公司和网吧等)来选择最佳连接。在本文中,现有的应用会话/连接可以保持不变。
无线对接系统可以提供无线对接方与无线对接环境之间的无线连接。图1是示出了无线对接系统100的简化图,无线对接系统100包括通过无线对接主机108与作为无线对接环境106的一部分的多个外围设备104进行无线通信的对接方102。
对接方102可以是能够使用任何合适的通信协议(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EEE 802.11“Wi-Fi”)来无线连接到无线对接环境106的任何合适的设备。通过连接到无线对接环境106,对接方102能够直接或间接连接到作为无线对接环境106的一部分的外围设备104中的每个外围设备104。
无线对接环境106是由一个或多个物理设备构成的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对接主机108和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104。无线对接环境106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配置或拓扑结构,例如,只包括无线对接主机108,或者额外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104。
外围设备104可以表示外围功能,例如,诸如物理显示器输出、键盘输入等的逻辑功能。通常,外围功能可以是:在无线对接主机108中实现的、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无线接口中的任意一种使得对于无线对接方102可用的任何I/O功能;可以通过无线对接主机108使得对于无线对接方102可用的外部外围设备中的任何I/O功能(其中,外部外围设备可以被直接连接到无线对接主机108);或者可以被直接连接到无线对接方102的外部外围设备中的任何I/O功能,并且该外部外围设备到无线对接方102的连接是使用由无线对接主机108提供的信息来建立的。
在一些例子中,外围设备104可以体现为:具有用于通过无线对接主机108与无线对接方102通信的有线和/或无线接口的物理设备。外围设备的一些非限制性例子可以包括:LCD监视器、USB扬声器、USB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大容量存储设备等。可以包括在外围设备104的例子中的一些设备包括:被称为人机接口设备(HID)类的设备的公知类别的设备,其是与人直接交互的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类型。这种交互可以包括,并且最常采用从人输入和向人输出的形式。术语“HID”通常指的是按照USB-HID规范来实现的设备,USB-HID规范例如由USB实施者论坛发布。
无线对接主机108可以是能够连接到无线对接方102和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104的任何合适的设备。例如,无线对接主机108可以使无线对接方102能够使用被直接连接到对接主机108的外部外围设备104上的外围功能以及无线对接主机108自身可以实现的外围功能(例如,显示)。如同在关于多个外围设备104的讨论中所指出的,外围设备可以是HID类的设备,例如USB-HID类的设备。通常,在HID协议中存在两种实体—“主机”和“设备”。设备(其可以是本文描述的方法的各个方面中的外围设备104中的任何一个)是与人直接交互的实体,例如键盘或鼠标。主机与设备通信,并从设备接收关于由人执行的动作的输入数据。输出数据从主机流向设备,然后流向人。主机的最普通的例子是计算机,但一些手机和PDA也可以是主机。在本文公开的方法的各个方面中,因为无线对接方102通过无线对接主机108与作为无线对接环境106的一部分的多个外围设备104进行无线通信,因此,无线对接方102可以与多个外围设备104直接地或通过无线对接主机108来通信。
图2是示出针对采用处理系统214的装置200的硬件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概念图。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以利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4的处理系统214来实现元件或元件的任意部分或元件的任意组合。例如,在各个方面中,装置200可以表示无线对接方、无线对接主机和/或外围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在装置200中使用的处理器204的例子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单元、分立硬件电路以及被配置为执行贯穿本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它合适的硬件。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利用通常由总线202表示的总线架构来实现处理系统214。取决于处理系统214的具体应用和总设计约束,总线20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路。总线202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各种电路(通常由处理器204表示)、存储器205和计算机可读介质(通常由计算机可读介质206表示)链接在一起。总线202还可以链接各种其它电路,例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因此不再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208提供总线202与收发机210之间的接口。收发机210提供用于通过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单元。取决于装置的性质,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212(例如,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
处理器204负责管理总线202和一般处理,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206上的软件的执行。软件当被处理器204执行时,使得处理系统214执行针对任意具体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206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204执行软件时所操纵的数据。
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4可以执行软件。无论是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术语,软件都应该被广义地解释为意指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过程、功能等。软件可以位于计算机可读介质206上。计算机可读介质206可以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而言,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或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或钥匙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磁盘以及用于存储可以由计算机存取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合适的介质。举例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载波、传输线以及用于发送可以由计算机存取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合适的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206可以位于处理系统214之中、处理系统214之外或者跨越包括处理系统214的多个实体分布。计算机可读介质206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来体现。举例而言,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如何依据具体应用和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来最佳地实现贯穿本公开内容所给出的描述的功能。
无线对接方102与无线对接主机108之间的对接会话的建立可以涉及包括发现、协商等的相对较大数量的步骤。图3示出了可用于建立无线对接方(例如,无线对接方102)与无线对接主机(例如,无线对接主机108)之间的对接会话的对接过程300的例子。示例性呼叫流包括以下顺序步骤:302处的设备发现、304处的服务发现、306处的安全和证书交换以及308处的能力协商,之后,在310处,对接的设备可以在312处的对接会话结束之前开始传输数据。
在302处,对接方(其可以是诸如手持设备或膝上型计算机之类的设备)来到对接主机附近,并通过设备发现协议无线连接到对接主机。对接主机对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附着或连接到其自身的一组外围设备进行管理。
在304处,对接主机通过服务发现协议在其自身与对接方之间的无线链路上,向对接方通告其所管理的外围设备。
在306与308处,对接方然后选择其愿意使用的外围设备,并且然后通过对接主机建立与该外围设备的连接,或者使用无线对接协议直接与外围设备建立连接。
在310处,对接方、外围设备和对接主机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协议来传输数据。
在312处,一旦全部数据传输完成,对接会话就可以结束。除了手动地结束对接会话之外,当对接方移出对接环境附近、设备休眠模式或任意数量的可能场景之外时,对接会话可以自动结束。
在对接过程300中,作为其提供的一部分,为了向对接方通告外围设备,对接主机需要识别每个外围设备和其可以提供的功能。对于有线USBHID外围设备(例如,键盘、鼠标和其它输入设备)来说,仅需要在对接主机(例如,无线对接主机108)中安装针对特定外围设备的HID驱动器,这是因为HID协议使得设备的实现非常简单。设备定义它们的数据分组,然后向对接主机给出“HID描述符”。HID描述符是描述设备的数据分组的字节的硬编码阵列,包括诸如设备支持的分组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分组中的每个字节和比特的用途之类的信息。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具有“静音”按钮的键盘可以通知对接主机:将该按钮的按下/释放状态存储为编号6的数据分组中的第7字节中的第3比特。每个设备通常将HID描述符存储在ROM中,并不需要从本质上理解或解析HID描述符。然而,对接主机需要从设备取回HID描述符,并在其可以与设备完全通信之前对HID描述符进行解析。
无线对接主机108可以通过读取这些设备的HID描述符,来识别诸如外围设备104之类的外围设备和其提供的功能。如上面所讨论的,对于诸如USB-HID类设备的有线设备来说,这个过程是充分定义的。然而,本文讨论的无线对接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潜在支持诸如Wi-Fi串行总线(WSB)设备、Wi-Fi显示(WFD)宿设备以及无线千兆比特(WiGig)串行扩展(WSE)设备之类的无线设备。因此,可能与是无线设备的外围设备104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是:对接主机需要识别那些无线设备所提供的功能。
即使是在特定的无线设备已经与对接主机(例如,无线对接主机108)配对之后,由于无线设备的移动性和可能的不存在/不工作也会导致无线设备提出其它挑战。例如,与已经与无线对接主机108配对相对,如果外围设备在通告的时刻同时连接到无线对接主机108,那么无线对接主机108可以仅通告该外围设备的存在。因此,例如,如果无线对接主机108可以把无线设备从休眠模式中唤醒,那么处于休眠模式的无线设备可以仅由无线对接主机108来通告。
因此,所公开方法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对接主机(例如,无线对接主机108)来识别那些无线设备提供的外围功能,以及获知所管理的无线外围设备的当前状态。
在所公开方法的一个方面中,为了支持是用于无线对接的无线外围设备的外围设备104,可以在无线对接主机(例如,无线对接主机108)中安装无线主机模块和USB驱动器。图4示出了包括无线对接主机408的无线对接系统400,除了下面描述的那些模块之外,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包括装置200的各个模块。还参见图5。
在502处,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与无线外围设备460相连接。可以使用无线支持模块418,连同驱动器416,来支持无线外围设备460,例如WSB设备、WFD宿设备和WSE设备。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使用无线支持主机模块418来无线连接到无线外围设备460。在504处,在所公开方法的各个方面中,无线支持模块418可以使用来自驱动器416的合适的驱动器与无线外围设备460通信,以便列举设备和端点,并获得那些无线外围设备的HID描述符以识别它们的外围功能。
例如,为了支持WSB外围设备用于无线对接,可以在对接主机408中安装包括WSB主机模块和驱动器416的USB驱动器的无线支持模块。对接主机首先使用WSB主机模块来无线连接到WSB外围设备。然后,WSB主机模块和USB驱动器列举USB设备和端点,并获得那些WSB外围设备的HID描述符以识别它们的外围功能。
在另一例子中,在无线外围设备460包括用于无线对接的WFD宿设备的情况下,无线支持模块418可以包括WFD源模块。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首先使用WFD源模块来无线连接到WFD宿设备。WFD源模块执行与WFD宿设备的能力协商过程,以便获得WFD宿设备的能力,例如屏幕分辨率和所支持的视频和音频编解码器。
在又一例子中,为了支持WSE外围设备用于无线对接,无线支持模块418可以包括WSE主机模块,并且驱动器416可以包括USB驱动器。然后,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首先使用WSE主机模块来无线连接到WSE外围设备。然后,WSE主机模块和USB驱动器列举USB设备和端点,并获得那些WSE外围设备的HID描述符以识别它们的外围功能。
在506处,为了使无线对接主机408监测被无线连接的外围设备的状态,无线对接主机408可能需要识别来自无线外围设备460的外围设备当前是连接的、断开的、还是只处于休眠模式的。
在所公开方法的一个方面中,除非无线对接主机108要求外围设备断开,否则外围设备不会将自己从无线对接主机408断开。除非无线对接主机408可能无法工作或者对接方需要直接连接到外围设备,否则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不断开外围设备也不要求外围设备断开。此外,外围设备可以进入休眠模式,但可以周期性地用信号向无线对接主机408告知其存在。例如,取决于设备是WSB、WFD还是WSE设备,可以使用Wi-Fi直接操作或其有效载荷功能协议来执行周期信令。因此,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周期性地确定无线外围设备460的状态,并在508处通告它们的能力。
在所公开方法的另一方面中,外围设备可以自主地将自己从无线对接主机408断开,或者只要外围设备不在使用中,无线对接主机408就可以断开外围设备,或者请求外围设备断开。在这个方法中,在无线对接主机408确认外围设备的存在之前,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仅将该外围设备通告为潜在的外围设备。当对接方向无线对接主机108询问其管理的外围设备,或者对接方尝试对接无线对接主机108时,无线对接主机108首先连接到其管理的全部无线外围设备。一旦外围设备被连接,则在508处,作为其提供的一部分,无线对接主机408可以通告这样的外围功能。
参照使用IEEE 802.11“Wi-Fi”通信协议的系统,给出了无线对接系统的若干方面。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意识到的,可以将贯穿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各个方面扩展到其它通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采用的实际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使用的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
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方法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级是示例性过程的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排列方法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级。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顺序给出各步骤的元素,但并不意味着受限于所给出的具体顺序或层级,除非在该处特别叙述。
提供前面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文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可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不旨在受限于本文示出的方面,而是与符合权利要求的语言的全部范围相一致,其中,除非特别声明,否则以单数形式引用某元素并不旨在意味着“一个且仅一个”,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一个或多个。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那些项目的任意组合,其包括单个成员。举例而言,“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覆盖:a、b、c、a和b、a和c、b和c、a、b和c。贯穿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元素的全部结构和功能等同物以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中,并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这些结构和功能等同物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公知的或将要是公知的。此外,本文没有任何公开内容是想要奉献给公众的,无论这样的公开内容是否明确记载在权利要求中。除非使用短语“用于……的单元”来明确地记载权利要求元素,或者在方法权利要求的情况下使用短语“用于……的步骤”来记载权利要求元素,否则不得根据美国专利法第112条第6款的规定来解释该权利要求元素。

Claims (28)

1.一种可在用于与无线外围设备通信的对接主机处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所述初始连接包括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
存储功能信息;
在接收到对取回由所述对接主机提供的任何功能的请求时,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包括活动模式,并且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外围设备处于所述活动模式;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发送所述功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所述初始连接包括:
使用主机模块来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通信;以及
使用标识符来列举所述无线外围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符包括人体输入设备(HID)标识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包括: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接收具有关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的信息的周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除非满足一个或多个标准,否则阻止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与所述对接主机断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标准包括:对所述对接方直接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连接的要求、所述无线外围设备未处于活动使用中、或者所述对接主机不能够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一起操作。
8.一种被配置用于与无线外围设备通信的对接主机,包括:
用于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的单元,所述初始连接包括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
用于存储功能信息的单元;
用于在接收到对取回由所述对接主机提供的任何功能的请求时,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的单元;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的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包括活动模式,并且所述用于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的单元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无线外围设备处于所述活动模式;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发送所述功能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所述用于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所述初始连接的单元还被配置为:
使用主机模块来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通信;以及
使用标识符来列举所述无线外围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所述标识符包括人体输入设备(HID)标识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所述用于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的单元还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接收具有关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的信息的周期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除非满足一个或多个标准,否则阻止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与所述对接主机断开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标准包括:对所述对接方直接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连接的要求、所述无线外围设备未处于活动使用中、或者所述对接主机不能够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一起操作。
15.一种被配置用于与无线外围设备通信的对接主机,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以通信的方式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收发机,其以通信的方式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所述初始连接包括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
存储功能信息;
在接收到对取回由所述对接主机提供的任何功能的请求时,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包括活动模式,并且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的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无线外围设备处于所述活动模式;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发送所述功能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被配置为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所述初始连接的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使用主机模块来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通信;以及
使用标识符来列举所述无线外围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所述标识符包括人体输入设备(HID)标识符。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被配置为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的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接收具有关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的信息的周期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除非满足一个或多个标准,否则阻止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与所述对接主机断开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对接主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标准包括:对所述对接方直接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连接的要求、所述无线外围设备未处于活动使用中、或者所述对接主机不能够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一起操作。
22.一种可在被配置用于与无线外围设备通信的对接主机处操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初始连接,所述初始连接包括对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功能确定;
存储功能信息;
在接收到对取回由所述对接主机提供的任何功能的请求时,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包括活动模式,并且用于使计算机基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来通告所述功能信息的所述指令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无线外围设备处于所述活动模式;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发送所述功能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用于使计算机建立所述对接主机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之间的所述初始连接的所述指令还被配置为:
使用主机模块来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通信;以及
使用标识符来列举所述无线外围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标识符包括人体输入设备(HID)标识符。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用于使计算机检查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所述状态的所述指令还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接收具有关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的状态的信息的周期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除非满足一个或多个标准,否则阻止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与所述对接主机断开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标准包括:所述对接方直接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连接的要求、所述无线外围设备未处于活动使用中、或者所述对接主机不能够与所述无线外围设备一起操作。
CN201380036247.2A 2012-07-09 2013-07-09 用于在用于无线对接的对接主机处识别无线外围设备及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44121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69646P 2012-07-09 2012-07-09
US61/669,646 2012-07-09
US13/757,813 2013-02-03
US13/757,813 US9152527B2 (en) 2012-07-09 2013-02-0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wireless peripherals and their states at a docking host for wireless docking
PCT/US2013/049777 WO2014011671A2 (en) 2012-07-09 2013-07-0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wireless peripherals and their states at a docking host for wireless dock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197A true CN104412197A (zh) 2015-03-11

Family

ID=4987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6247.2A Pending CN104412197A (zh) 2012-07-09 2013-07-09 用于在用于无线对接的对接主机处识别无线外围设备及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52527B2 (zh)
EP (1) EP2870520B1 (zh)
KR (1) KR20150036463A (zh)
CN (1) CN104412197A (zh)
WO (1) WO201401167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3218A (zh) * 2016-04-01 2017-10-20 英特尔Ip公司 经由对接接口的通知生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38360A (ko) * 2013-05-23 2014-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도킹 네트워크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EP2806614A3 (en) * 2013-05-23 2015-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docking oper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protocol
US9811116B2 (en) 2013-05-24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tiliz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docking environments
US9832596B2 (en) 2013-05-24 2017-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docking architecture
US9547619B2 (en) * 2013-05-24 2017-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docking
US9619646B2 (en) 2013-05-24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docking
US9619424B2 (en) 2013-10-09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ing unrecognized protocol in wireless docking
RU2681373C2 (ru) * 2014-01-10 2019-03-06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Н.В. Периферийные устройства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пристыковки
CN205427842U (zh) * 2014-01-22 2016-08-03 李振华 可动态组合和调整的个人工作系统
US9838828B2 (en) 2014-02-21 2017-12-05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for setting up peripheral devices docking session for better user experience
US20160104370A1 (en) 2014-10-14 2016-04-14 Logitech Europe S.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353266B (zh) * 2015-08-20 2022-05-1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外围设备配对
US11593158B2 (en) * 2020-06-09 2023-02-28 Kingston Digital Inc. Universal peripheral extender for communicatively connecting peripheral I/O devices and smart host devices
US11341075B2 (en) * 2020-08-12 2022-05-24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o a smart peripheral and system theref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173A (zh) * 2004-09-08 2007-08-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线或无线通信设备的安全配对
US20100322213A1 (en) * 2009-06-23 2010-12-23 Huaiyu Liu Service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968775A (zh) * 2009-07-27 2011-02-09 罗技欧洲公司 配置成与多个无线设备配对的接收器
CN102118186A (zh) * 2009-12-31 2011-07-06 鼎亿数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
CN102545968A (zh) * 2010-12-06 2012-07-04 美国博通公司 Ble设备的视窗操作系统便携设备接口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96669A2 (en) 2002-05-10 2003-11-20 Reisman Richard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wsing using multiple coordinated device
WO2005089388A2 (en) * 2004-03-16 2005-09-29 Jaalaa, Inc.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for computer input devices
US7970386B2 (en) * 2005-06-03 2011-06-28 Good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maintaining a wireless device
US20070123287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he statu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group network to other members in the group network
US7984228B2 (en) 2006-02-28 2011-07-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vice connection routing for controller
US8006002B2 (en) 2006-12-12 2011-08-23 App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eripherals
US8437275B2 (en) 2009-12-11 2013-05-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mote wireless service invocation with efficient power use on target wireless device
US9019068B2 (en) * 2010-04-01 2015-04-28 Apple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change of an operating mode relating to a wireless device
US8462734B2 (en) * 2010-10-20 2013-06-11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docking with out-of-band initi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173A (zh) * 2004-09-08 2007-08-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线或无线通信设备的安全配对
US20100322213A1 (en) * 2009-06-23 2010-12-23 Huaiyu Liu Service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968775A (zh) * 2009-07-27 2011-02-09 罗技欧洲公司 配置成与多个无线设备配对的接收器
CN102118186A (zh) * 2009-12-31 2011-07-06 鼎亿数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
CN102545968A (zh) * 2010-12-06 2012-07-04 美国博通公司 Ble设备的视窗操作系统便携设备接口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3218A (zh) * 2016-04-01 2017-10-20 英特尔Ip公司 经由对接接口的通知生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36463A (ko) 2015-04-07
EP2870520B1 (en) 2019-01-02
US9152527B2 (en) 2015-10-06
EP2870520A2 (en) 2015-05-13
WO2014011671A2 (en) 2014-01-16
US20140013014A1 (en) 2014-01-09
WO2014011671A9 (en)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2197A (zh) 用于在用于无线对接的对接主机处识别无线外围设备及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US96682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uetooth low energy suspend and resume
US964748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ocking a dockee with a docking host utilizing a wireless charger in a wireless docking environment
CN104584677B (zh) 网络可用性的独立于处理器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US9900919B1 (en) Adaptive beacon rate system
US8706943B2 (en) System for interfacing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smart card, method for same, and smart card applied to same
US20110082905A1 (en) Wlan peer-to-peer group owner negotiation
CN104604208A (zh) 用于使用无线对接简档进行无线对接的系统和方法
US93129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wireless dockees to find and dock with a wireless docking host being used by another dockee
CN105933960A (zh) 处理装置
CN105103623A (zh) 由软件启用式接入点进行的智能的信标传送
WO2017063493A1 (zh) 蓝牙通讯方法和通讯装置
CN104270499A (zh) 一种蓝牙耳机状态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324193A (zh) 一种终端升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446966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用户端
US20190090287A1 (en) Performing proprietary link layer control procedures with a proprietary device
US20190089738A1 (en) Establishing a proprietary link layer connection with a proprietary device
CN109041265A (zh) 一种核心网接入方法和基站
CN11236736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3635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information by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1201806B (zh) 一种终端上报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3150282A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装置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CN112788785B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257637A1 (zh) 监听无线链路的方法及装置、无线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5031959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abling virtual dock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