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8269A - X线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X线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8269A
CN104398269A CN201410745077.1A CN201410745077A CN104398269A CN 104398269 A CN104398269 A CN 104398269A CN 201410745077 A CN201410745077 A CN 201410745077A CN 104398269 A CN104398269 A CN 104398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link
protective plate
transverse arm
slideway
sl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50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8269B (zh
Inventor
汤六石
宁红
王梅芳
胡红亮
汤海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450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8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98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8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8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8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线防护装置,属于X线检查领域,包括支架、第一伸缩杆、横臂和三个第一防护板,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滑道,第一滑道内嵌设有沿第一滑道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一伸缩杆竖向设置,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一滑块连接;横臂横向设置在第一伸缩杆的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横臂与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横臂的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内嵌设有至少三个沿第二滑道滑动的第二滑块;每个第二滑块的远离横臂的一端均与一个第一防护板连接。病人不需要穿戴防护衣裙、围脖等防护设施就可以实现防护,减少穿戴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身高及照射的位置不同随时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X线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线检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X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X线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外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X线照射到人体时,可使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致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变,因此需要在X线检查中做好必要的防护,避免过量的X线照射影响生理机能。
现有的防护手段一般为穿戴铅防护衣裙、围脖等,穿戴较为麻烦并且易于滑脱,影响工作人员的检查,工作效率较低,另外多人穿戴同一护具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线防护装置,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X线防护装置,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嵌设有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的第一滑块;
竖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横臂,所述横臂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所述横臂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横臂的转动轴心线分别与所述横臂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轴心线垂直,所述横臂的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嵌设有至少三个沿所述第二滑道滑动的第二滑块;
至少三个第一防护板,每个所述第二滑块的远离所述横臂的一端均与一个所述第一防护板连接。
支架用于悬挂第一伸缩杆、横臂和第一防护板等并使其悬空,第一滑块在第一滑道内来回滑动从而带动第一伸缩杆沿第一滑道的方向滑动调节横臂的位置。横臂与第一伸缩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心线分别与横臂及第一伸缩杆的轴心线垂直,即横臂可以绕其转动轴心线在横臂及第一伸缩杆的轴心线所在平面上转动,横臂的方向可以在横向和竖向上来回变换,从而使得第一防护板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第一伸缩杆可以伸缩,需要使用时使其伸出用于调节横臂的位置,不需要使用时将其收缩并带动横臂到达较高的位置,减小占用空间并且可以随时调节横臂的位置。多个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二滑块连接在横臂上并可以沿第二滑道滑动,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护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发生变化;控制中间位置的第一防护板的位置,使其与其中一个边缘位置的第一防护板的边缘贴合,两个第一防护板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封闭,阻挡X线通过,中间位置的第一防护板与另外一个边缘位置的第一防护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使X线通过用于照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三个第一防护板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身高人群的不同位置的照射。支架可以嵌设在拍片室的顶壁上,X线防护装置收缩时处于房顶的位置,充分利用拍片室的顶部空间。
X线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控制第一滑块在第一滑道内滑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使第一伸缩杆伸长;根据病人站立或躺卧等状态转动横臂,横臂可以在竖直面上转动,使横臂上的多个第一防护板为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横臂处于水平方向时三个第一防护板为左右并排设置,横臂处于竖直方向时三个第一防护板为上下并排设置;若病人躺卧,则调节横臂使多个防护板左右并排设置,若病人站立,则调节横臂使多个防护板上下并排设置;根据病人的身高及需要进行X线照射的位置调节第二滑块在第二滑道内的位置进而调节多个第一防护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防护板将不需要照射X线的部位完全遮挡,只留出一部分空隙供X线通过并对病人进行照射。使用完毕后,转动横臂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并与第一伸缩杆平行,使第一伸缩杆收缩并控制第一滑块到达设定的位置,收缩后的横臂处于较高的位置,不会占用下方的空间,合理利用拍片室内的上方空间,节约空间资源。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补偿机构,所述防护补偿机构包括支撑架和两块第二防护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滑道,所述第二防护板均嵌设在所述第三滑道内,所述第二防护板与所述第一防护板平行;两块所述第二防护板的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之间设置有通过电机控制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的转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第二防护板平行。
若病人的身高较高,则三块第一防护板可能无法将病人的不需要照射X线的部位完全遮挡,从而使得X线对病人的其它部位造成损伤,防护补偿机构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支撑架用于将防护补偿机构固定在第一防护板上,齿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可以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并带动两侧的齿条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防护板朝向两个方向移动并展开;此时,边缘部分的第一防护板可以到达横臂的端部,相邻的两块第一防护板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二防护板弥补,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覆盖面积可以达到最大,使X线防护装置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另外,两个第一防护板的边缘贴合时仍然可能会留有一定的缝隙,第二防护板的两端可以分别伸入两个防护板的后方,用于将两块第一防护板之间的缝隙完全封闭,避免X线从缝隙处照射到病人身体上,有效防止X线对病人的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道内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托扶所述第二防护板在第三滑道内滑动的托辊,所述托辊包括内轴和外圈,所述外圈套设在所述内轴上并绕所述内轴转动,所述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三滑道内,所述第二防护板的远离所述齿轮的一侧与所述外圈贴合。
托辊的内轴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三滑道,外圈可以绕内轴转动,第二防护板与外圈贴合,第二防护板与外圈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小第二防护板与第三滑道之间的摩擦阻力,第二防护板的滑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一滑块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靠近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方向垂直。
第一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并分别与第一伸缩杆及第一滑块固定,使得第一伸缩杆和第一滑块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第一轴承的轴心线与第一伸缩杆的方向垂直,即第一轴承的轴心线位于水平方向上,在不使用X线防护装置时,转动横臂至与第一伸缩杆平行的位置并转动第一伸缩杆,使第一伸缩杆可以紧贴支架的顶壁,收缩后的X线防护装置占用空间较小。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均通过第二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之间相互平行。
第二伸缩杆可以伸缩,使得第一防护板与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调节,从而使得第一防护板与横臂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拉远,防止横臂对X线照射造成影响,同时可以使第一防护板的调节范围更大,所能覆盖的范围更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和第二滑块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靠近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轴心线与所述横臂的方向平行。
第二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并分别与第二伸缩杆及第二滑块固定,使得第二伸缩杆和第二滑块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第二轴承的轴心线与横臂的方向平行,可以控制第二伸缩杆转动,使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之间形成“L”形,第一防护板完全处于水平的位置;当病人躺卧在病床上时,横臂处于病床边缘即可使第一防护板到达病人的正上方,从病人上方进行X线的照射,适用于无法站立的病人使用,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横臂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靠近所述横臂的一端以及所述横臂的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方向垂直。
第三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并分别与第一伸缩杆及横臂固定,使得第一伸缩杆和横臂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转动的角度可以为360°,可以使横臂实现最大幅度的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防护板的使用范围增大,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并且可以使X线防护装置收缩时横臂与第一伸缩杆占用的空间更小。
进一步地,还包括自动控制机构,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单片机和执行器,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执行器,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横臂和所述第二滑块上均设置有执行器。
自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X线防护装置的各个动作,单片机可以用于编程使执行器执行一定的动作,执行器控制第一滑块在第一滑道内滑动、第一伸缩杆的伸缩、横臂绕转动轴进行转动和第二滑块在第二滑道内滑动等动作,控制面板对各个动作实现人为控制并随时调节第一防护板的位置,控制面板设置在距离X线较远的位置或通过远程控制来避免医生等操作人员与X线直接接触,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病人之间距离的位置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防护板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并向自动控制系统内传输数据,在第一防护板到达一定的位置后停止,避免第一防护板超过设定的位置对病人造成挤压,保护病人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均为液压伸缩杆。
液压伸缩杆通过液压使伸缩杆进行伸缩,性能较为稳定,能源耗费较少,维护成本较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横臂的位置来实现对第一防护板位置的调节,多个第一防护板均可以沿横臂方向来回滑动,控制其中两个第一防护板的边缘紧密贴合防止X线通过,并控制另外一个第一防护板与中间的第一防护板之间的间隙透过X线对病人进行照射,间隙的位置可以通过三个第一防护板的位置来控制;病人不需要穿戴防护衣裙、围脖等防护设施就可以实现防护,减少穿戴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身高及照射的位置不同随时进行调节,一套X线防护装置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人群,并且可以避免多人穿戴同一护具引发的交叉感染等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X线防护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X线防护装置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5的C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D剖视图;
图9为图5的对躺卧病人进行X线照射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4的折叠示意图。
支架101;第一伸缩杆102;横臂103;第一防护板104;第一滑块105;第二滑块106;支撑架107;第二防护板108;齿条109;齿轮110;第一轴承112;第二伸缩杆113;第二轴承114;第三轴承115;位置传感器116。
具体实施方式
许多人都使用过X线检查,X线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外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X线照射到人体时,可使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致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变,因此需要在X线检查中做好必要的防护,避免过量的X光照射影响生理机能。而现有的防护手段一般为穿戴铅防护衣裙、围脖等,穿戴较为麻烦并且易于滑脱,影响工作人员的检查,工作效率较低,另外多人穿戴同一护具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线防护装置,通过防护铅板对X线进行阻挡,并通过控制防护铅板的位置来控制X线照射的位置。这种X线防护装置可以使病人不需要穿戴即可进行安全照射,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多个病人穿戴同一套防护设施造成的交叉感染。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X线防护装置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X线防护装置,包括支架101、第一伸缩杆102、横臂103和三个第一防护板104,第一防护板104可以为防护铅板或防护铅玻璃,防护铅板和防护铅玻璃的密度大于防护衣裙、围脖等的密度,所以在一次射线的防护上该装置明显优于传统的防护。
如图3所示,支架101的顶端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滑道,第一滑道内嵌设有沿第一滑道滑动的第一滑块105;第一伸缩杆102竖向设置,第一伸缩杆102的顶端与第一滑块105连接。支架101可以嵌设在拍片室的顶壁上,X线防护装置收缩时处于房顶的位置,充分利用拍片室的顶部空间。支架101用于悬挂第一伸缩杆102、横臂103和第一防护板104等并使其悬空,第一滑块105在第一滑道内来回滑动从而带动第一伸缩杆102沿第一滑道的方向滑动调节横臂103的位置。
横臂103横向设置在第一伸缩杆102的远离第一滑块105的一端,横臂103与第一伸缩杆102的端部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第一伸缩杆102的一侧设置转动轴,横臂103套设在该转动轴上,横臂103的转动轴心线分别与横臂103及第一伸缩杆102的轴心线垂直。如图3所示,横臂103的远离第一伸缩杆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内嵌设有三个沿第二滑道滑动的第二滑块106。横臂103与第一伸缩杆102的底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心线分别与横臂103及第一伸缩杆102的轴心线垂直,即横臂103可以绕其转动轴心线在横臂103及第一伸缩杆102的轴心线所在平面上转动,横臂103的方向可以在横向和竖向上来回变换,从而使得第一防护板104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第一伸缩杆102可以伸缩,需要使用时使其伸出用于调节横臂103的位置,不需要使用时将其收缩并带动横臂103到达较高的位置,减小占用空间并且可以随时调节横臂103的位置。
每个第二滑块106的远离横臂103的一端均与一个第一防护板104连接。多个第一防护板104通过第二滑块106连接在横臂103上并可以沿第二滑道滑动,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发生变化;控制中间位置的第一防护板104的位置,使其与其中一个边缘位置的第一防护板104的边缘贴合,两个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封闭,阻挡X线通过,中间位置的第一防护板104与另外一个边缘位置的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使X线通过用于照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三个第一防护板104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身高人群的不同位置的照射。
X线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控制第一滑块105在第一滑道内滑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使第一伸缩杆102伸长;根据病人站立或躺卧等状态转动横臂103,横臂103可以在竖直面上转动,使横臂103上的多个第一防护板104为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横臂103处于水平方向时三个第一防护板104为左右并排设置,横臂103处于竖直方向时三个第一防护板104为上下并排设置;若病人躺卧,则调节横臂103使多个防护板左右并排设置,若病人站立,则调节横臂103使多个防护板上下并排设置;根据病人的身高及需要进行X线照射的位置调节第二滑块106在第二滑道内的位置进而调节多个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防护板104将不需要照射X线的部位完全遮挡,只留出一部分空隙供X线通过并对病人进行照射。使用完毕后,转动横臂103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并与第一伸缩杆102平行,使第一伸缩杆102收缩并控制第一滑块105到达设定的位置,收缩后的横臂103处于较高的位置,不会占用下方的空间,合理利用拍片室内的上方空间,节约空间资源。
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102、横臂103的位置来实现对第一防护板104位置的调节,多个第一防护板104均可以沿横臂103方向来回滑动,控制其中两个第一防护板104的边缘紧密贴合防止X线通过,并控制另外一个第一防护板104与中间的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的间隙透过X线对病人进行照射,间隙的位置可以通过三个第一防护板104的位置来控制;病人不需要穿戴防护衣裙、围脖等防护设施就可以实现防护,减少穿戴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身高及照射的位置不同随时进行调节,一套X线防护装置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人群,并且可以避免多人穿戴同一护具引发的交叉感染等风险。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X线防护装置主视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为图5的C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7的D-D剖视图;图9为图5的对躺卧病人进行X线照射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图4的折叠示意图。如图4-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X线防护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改进点在于:如图5、图7、图8所示,三个第一防护板104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护补偿机构,防护补偿机构包括支撑架107和两块第二防护板108;支撑架107与第一防护板104固定连接,支架101上设置有第三滑道,第二防护板108均嵌设在第三滑道内,第二防护板108与第一防护板104平行;两块第二防护板108的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齿条109,两个齿条109之间设置有通过电机控制的齿轮110,齿轮110与齿条109啮合,齿轮110的转动轴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07上并与第二防护板108平行。其中一个第一防护板104上的第二防护板108可以向另外一个第一防护板104靠近。
若病人的身高较高,则三块第一防护板104可能无法将病人的不需要照射X线的部位完全遮挡,从而使得X线对病人的其它部位造成损伤,防护补偿机构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支撑架107用于将防护补偿机构固定在第一防护板104上,齿轮110在电机的带动下可以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并带动两侧的齿条109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防护板108朝向两个方向移动并展开;此时,边缘部分的第一防护板104可以到达横臂103的端部,相邻的两块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二防护板108弥补,第一防护板104和第二防护板108的覆盖面积可以达到最大,使X线防护装置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另外,两个第一防护板104的边缘贴合时仍然可能会留有一定的缝隙,第二防护板108的两端可以分别伸入两个防护板的后方,用于将两块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的缝隙完全封闭,避免X线从缝隙处照射到病人身体上,有效防止X线对病人的损伤。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三滑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托扶第二防护板108在第三滑道内滑动的托辊,托辊包括内轴和外圈,外圈套设在内轴上并绕内轴转动,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滑道内,第二防护板108的远离齿轮110的一侧与外圈贴合。
托辊的内轴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三滑道,外圈可以绕内轴转动,第二防护板108与外圈贴合,第二防护板108与外圈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小第二防护板108与第三滑道之间的摩擦阻力,第二防护板108的滑动更加顺畅。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4、图6所示,第一伸缩杆102和第一滑块105之间通过第一轴承112转动连接,第一轴承112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第一伸缩杆102的靠近第一滑块105的一端以及第一滑块105固定连接,第一轴承112的轴心线与第一伸缩杆102的方向垂直。第一轴承11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一滑块105的下方与第一轴承112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102的顶端与第一轴承112的内圈连接,第一伸缩杆102可以绕第一轴承112的轴心线翻转180°。
第一轴承112的内圈和外圈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并分别与第一伸缩杆102及第一滑块105固定,使得第一伸缩杆102和第一滑块105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第一轴承112的轴心线与第一伸缩杆102的方向垂直,即第一轴承112的轴心线位于水平方向上,在不使用X线防护装置时,转动横臂103至与第一伸缩杆102平行的位置并转动第一伸缩杆102,使第一伸缩杆102可以紧贴支架101的顶壁,收缩后的X线防护装置占用空间较小。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4、图6所示,每个第一防护板104和第二滑块106之间均通过第二伸缩杆113连接,第二伸缩杆113之间相互平行。
第二伸缩杆113可以伸缩,使得第一防护板104与第二滑块106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调节,从而使得第一防护板104与横臂103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拉远,防止横臂103对X线照射造成影响,同时可以使第一防护板104的调节范围更大,所能覆盖的范围更广。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4、图6、图9所示,第二伸缩杆113和第二滑块106之间通过第二轴承114转动连接,第二轴承114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第二伸缩杆113的靠近第二滑块106的一端以及第二滑块106固定连接,第二轴承114的轴心线与横臂103的方向平行。第二轴承114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二滑块106的一侧与第二轴承114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113的端部与第二轴承114连接,第二伸缩杆113可以绕第二轴承114的轴心线翻转180°。
第二轴承114的内圈和外圈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并分别与第二伸缩杆113及第二滑块106固定,使得第二伸缩杆113和第二滑块106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第二轴承114的轴心线与横臂103的方向平行,可以控制第二伸缩杆113转动,使第一伸缩杆102与第二伸缩杆113之间形成“L”形,第一防护板104完全处于水平的位置;当病人躺卧在病床上时,横臂103处于病床边缘即可使第一防护板104到达病人的正上方,从病人上方进行X线的照射,适用于无法站立的病人使用,方便快捷。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4、图6所示,第一伸缩杆102和横臂103之间通过第三轴承115转动连接,第三轴承115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第一伸缩杆102的靠近横臂103的一端以及横臂103的靠近第一伸缩杆102的一侧连接,第三轴承115的轴心线与第一伸缩杆102的方向垂直。第三轴承115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一伸缩杆102与第三轴承115的外圈固定连接,横臂103与第三轴承115的内圈连接,横臂103可以绕第三轴承115的轴心线翻转360°。
第三轴承115的内圈和外圈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并分别与第一伸缩杆102及横臂103固定,使得第一伸缩杆102和横臂103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转动的角度可以为360°,可以使横臂103实现最大幅度的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防护板104的使用范围增大,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并且可以使X线防护装置收缩时横臂103与第一伸缩杆102占用的空间更小。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自动控制机构,自动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单片机和执行器,控制面板通过单片机控制执行器,第一滑块105、第一伸缩杆102、横臂103和第二滑块106上均设置有执行器。单片机也可以使用PLC替换。
自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X线防护装置的各个动作,单片机可以用于编程使执行器执行一定的动作,执行器控制第一滑块105在第一滑道内滑动、第一伸缩杆102的伸缩、横臂103绕转动轴进行转动和第二滑块106在第二滑道内滑动等动作,控制面板对各个动作实现人为控制并随时调节第一防护板104的位置,控制面板设置在距离X线较远的位置或通过远程控制来避免医生等操作人员与X线直接接触,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4、图6所示,第一防护板10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感应第一防护板104和病人之间距离的位置传感器116。
位置传感器116用于监测第一防护板104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并向自动控制系统内传输数据,在第一防护板104到达一定的位置后停止,避免第一防护板104超过设定的位置对病人造成挤压,保护病人的安全。可以通过单片机编程实现下列操作:第一防护板104到达一定位置后,传感器检测到该信息并向单片机传递信号,单片机控制执行器动作,使第一防护板104反向运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第一防护板104和病人之间达到最为合适的距离,照射效果更好。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一伸缩杆102和第二伸缩杆113均为液压伸缩杆。
液压伸缩杆通过液压使伸缩杆进行伸缩,性能较为稳定,能源耗费较少,维护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嵌设有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的第一滑块;
竖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横臂,所述横臂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所述横臂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横臂的转动轴心线分别与所述横臂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轴心线垂直,所述横臂的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嵌设有至少三个沿所述第二滑道滑动的第二滑块;
至少三个第一防护板,每个所述第二滑块的远离所述横臂的一端均与一个所述第一防护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补偿机构,所述防护补偿机构包括支撑架和两块第二防护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滑道,所述第二防护板均嵌设在所述第三滑道内,所述第二防护板与所述第一防护板平行;两块所述第二防护板的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之间设置有通过电机控制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的转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第二防护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道内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托扶所述第二防护板在第三滑道内滑动的托辊,所述托辊包括内轴和外圈,所述外圈套设在所述内轴上并绕所述内轴转动,所述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三滑道内,所述第二防护板的远离所述齿轮的一侧与所述外圈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一滑块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靠近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均通过第二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之间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和第二滑块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靠近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轴心线与所述横臂的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横臂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靠近所述横臂的一端以及所述横臂的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机构,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单片机和执行器,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执行器,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横臂和所述第二滑块上均设置有执行器。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病人之间距离的位置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X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均为液压伸缩杆。
CN201410745077.1A 2014-12-09 2014-12-09 X线防护装置 Active CN104398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5077.1A CN104398269B (zh) 2014-12-09 2014-12-09 X线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5077.1A CN104398269B (zh) 2014-12-09 2014-12-09 X线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8269A true CN104398269A (zh) 2015-03-11
CN104398269B CN104398269B (zh) 2017-07-04

Family

ID=52635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5077.1A Active CN104398269B (zh) 2014-12-09 2014-12-09 X线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826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240A (zh) * 2016-07-29 2016-11-23 河南科技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智能化儿童放射线防护机构
CN106388844A (zh) * 2016-12-09 2017-02-15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药品仪器检验所 伸缩机构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N109303571A (zh) * 2018-11-06 2019-02-05 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用于医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射线防护装置
CN109472936A (zh) * 2018-10-15 2019-03-1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电力营销自助机
CN113944856A (zh) * 2021-09-30 2022-01-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卡轨式可调距伸缩支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6711Y (zh) * 2008-11-20 2009-08-12 李健 可调整折叠的诊断床x线防护屏
CN201631216U (zh) * 2010-04-13 2010-11-17 常婕 一种医用x射线卧式摄片防护装置
GB2475298A (en) * 2009-11-13 2011-05-18 Kenex Medical equipment support with failure indication
CN102449764A (zh) * 2009-05-28 2012-05-09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单元
CN202761293U (zh) * 2012-07-06 2013-03-06 山东育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X射线摄影悬吊装置
CN204293178U (zh) * 2014-12-09 2015-04-29 汤六石 X线防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6711Y (zh) * 2008-11-20 2009-08-12 李健 可调整折叠的诊断床x线防护屏
CN102449764A (zh) * 2009-05-28 2012-05-09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单元
GB2475298A (en) * 2009-11-13 2011-05-18 Kenex Medical equipment support with failure indication
CN201631216U (zh) * 2010-04-13 2010-11-17 常婕 一种医用x射线卧式摄片防护装置
CN202761293U (zh) * 2012-07-06 2013-03-06 山东育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X射线摄影悬吊装置
CN204293178U (zh) * 2014-12-09 2015-04-29 汤六石 X线防护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240A (zh) * 2016-07-29 2016-11-23 河南科技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智能化儿童放射线防护机构
CN106137240B (zh) * 2016-07-29 2018-12-18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智能化儿童放射线防护机构
CN106388844A (zh) * 2016-12-09 2017-02-15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药品仪器检验所 伸缩机构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N106388844B (zh) * 2016-12-09 2023-09-01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药品仪器检验所 伸缩机构及便携式数字x射线机
CN109472936A (zh) * 2018-10-15 2019-03-1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电力营销自助机
CN109303571A (zh) * 2018-11-06 2019-02-05 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用于医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射线防护装置
CN109303571B (zh) * 2018-11-06 2022-02-11 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用于医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射线防护装置
CN113944856A (zh) * 2021-09-30 2022-01-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卡轨式可调距伸缩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8269B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8269A (zh) X线防护装置
CN201131752Y (zh) 放射检查防护装置
CN107280907B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看诊椅
CN106473768A (zh) 非负重射线防护装置
CN112451249B (zh) 一种具有辅助康复装置的医疗床
CN204293178U (zh) X线防护装置
CN206194387U (zh) 非负重射线防护服
CN204698579U (zh) 一种分体式x射线摄影装置
CN203802487U (zh) 医用ct扫描机x射线防护装置
CN101708132B (zh) 防放射线手术操作房
CN212679473U (zh) 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定位器
CN2373874Y (zh) 介入诊疗专用多功能x射线防护铅屏
CN204192646U (zh) 一种x线检查床
CN207012201U (zh) 一种可调式铅衣
CN206651834U (zh) 非负重射线防护装置
CN205196583U (zh) 饲养棚舍保温篷布调节控制装置
CN104783902A (zh) 一种放射介入手术防护吊袋
CN205338984U (zh) 一种医学射线防护装置
CN201394027Y (zh) 医用x射线折叠移动式床旁机防护装置
CN201542761U (zh) 防放射线手术操作房
CN102306510B (zh) 介入手术防护装置
CN210728148U (zh) 一种能够避免触碰伤患处的烧伤手术室用支撑架
CN111643311A (zh) 一种骨科关节置换手术装置
CN205198016U (zh) 一种x射线立卧式摄片防护装置
CN202427061U (zh) 一种自动缩野的肿瘤放射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