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8083B - 离地支架睡袋 - Google Patents

离地支架睡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8083B
CN104398083B CN201410748491.8A CN201410748491A CN104398083B CN 104398083 B CN104398083 B CN 104398083B CN 201410748491 A CN201410748491 A CN 201410748491A CN 104398083 B CN104398083 B CN 104398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ing bag
feet
bottom sheet
enhancement layer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84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8083A (zh
Inventor
叶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484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80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98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8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8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8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地支架睡袋,该离地支架睡袋在底垫下片中间增设一由加强面料制成的加强层,紧挨加强层下方固设有厚定型填充层,加强层伸出于底垫下片周边形成的固定部上设有支撑脚,支撑脚支撑于底垫下片的下表面,且横跨睡袋的两边支撑脚之间设有加强杆,该结构利用支撑脚使睡袋离开地面,且由于厚定型填充层位于加强层的下方,加强层承受了人体的主要重量,可避免填充物承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厚定型填充层的保温率。

Description

离地支架睡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露营用睡袋,尤其涉及一种离地支架睡袋,属于户外露营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野外露营住宿时,睡袋作为最重要的保暖设备,主要是靠睡袋内的填充物来隔绝内外热量流通,保持人体所需热量,达到舒适睡眠的目的,而填充物的保暖程度通常与填充物的厚度直接相关,即越是寒冷天气中使用的睡袋,要求其内部的填充物越厚。羽绒是目前市面上最轻最佳的保温材料,其主要是利用羽绒无与伦比的高蓬松度来锁定大量静止空气来达到保暖目的,因为空气是热量的不良导体。尽管近年来材料科技发展飞速,高保温率的材料越来越轻薄,但仍然怕因为压力而降低材料厚度从而引起保温效果的大幅度降低,尤其是上述的羽绒类材料,在这方面的缺陷更是非常明显。
而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睡袋,在使用时均需要和地垫、气垫、行军床或吊床等配合使用,以避免地面传来的寒冷湿气。但这样睡袋的下片必然都要承受人体自身的重量,即睡袋下片紧紧压缩在人体和气垫,露营床面之间,睡袋下片内的填充物会被人体压扁从而使厚度大幅度降低,这样即使具有再高保温率的填充材料都无可避免的要大幅度损失保温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地支架睡袋,该睡袋利用其自身具有的支架系统使睡袋下片离开地面,且让睡袋下片中的受力层面料位于填充物的上方,以避免睡袋下片内的填充物被压迫,从而保持下片填充物的最佳保温率。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地支架睡袋,包括睡袋本体,该睡袋本体包括底垫下片和覆盖上片,所述覆盖上片与底垫下片连接形成一供人体睡觉的腔体,所述底垫下片包括一厚定型填充层,紧邻该厚定型填充层的上表面固设有一与该厚定型填充层形状匹配的加强层,该加强层的外缘伸出于所述厚定型填充层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间隔可拆卸式卡设有若干个支撑脚,该支撑脚支撑于底垫下片的下表面,且横跨睡袋的两边支撑脚之间可拆卸式固设有加强杆。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底垫下片还包括一内里面料层、一固设于加强层上方的薄定型填充层和一外壳面料层,所述内里面料层、薄定型填充层、加强层、厚定型填充层和外壳面料层自上向下依次固设在一起形成底垫下片,且所述加强层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
所述加强层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的结构是:所述加强层沿睡袋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外缘的部分翻卷缝合成筒状形成一通道,该通道内活动穿设有一由若干根短杆首尾相接组合而成的固定杆,所述支撑脚依次间隔卡设于该固定杆上。
所述加强层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的结构是:所述加强层的整周外缘延伸出的底垫下片外缘的部分上间隔固设有若干个织带圈,所述织带圈两两对称且支撑脚对应卡设于该织带圈上。
所述支撑脚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扣,该卡扣恰能够卡止于固定杆或织带圈上;且该支撑脚上开设有横跨该支撑脚宽度方向的加强通道,所述加强通道恰能容纳加强杆穿设过。
所述加强杆横跨睡袋的两边支撑脚之间的结构是:所述加强杆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睡袋本体下方一侧的一支撑脚加强通道内,另一端穿设于对应睡袋本体下方另一侧的一支撑脚加强通道内,且横跨睡袋两边支撑脚间的加强杆之间相互平行或两两交叉设置。
所述横跨睡袋两边支撑脚间的加强杆两两交叉处套设有一稳固件,该稳固件内开设有交叉连通的交叉通道,呈两两交叉设置的加强杆穿设于该稳固件内的交叉通道内,且加强杆与该交叉通道的径向截面均为椭圆形。
所述支撑脚呈“D”型结构,卡扣为一开设于“D”型结构的竖直边和弧形边交接处且开口朝外的凹槽,且该竖直边和弧形边的横向中点处连接形成有一加强筋,所述加强通道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该加强筋的上下两侧。
所述支撑脚呈叶型结构,该叶型结构由两直角扇形上下反向拼接而成,卡扣为开设于一直角扇形顶部弧形边上且开口朝外的凹槽,且该两直角扇形相拼接处形成一加强筋,所述加强通道为一个且开设于该加强筋内部。
所述支撑脚呈“T”型结构,该“T”型结构由均呈方框式的横片和竖片组成,该横、竖片相交处的顶部设有卡扣支撑件,所述卡扣为一开设于该卡扣支撑件上开口朝外的凹槽,且该“T”型结构竖边的方框结构沿横向中部形成有一加强筋,所述加强通道为一个且开设于该加强筋的上侧或下侧。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离地支架睡袋在底垫下片中间增设一由加强面料制成的加强层,紧挨加强层下方固设有厚定型填充层,加强层伸出于底垫下片周边形成的固定部上设有支撑脚,支撑脚支撑于底垫下片的下表面,且横跨睡袋的两边支撑脚之间设有加强杆,该结构利用支撑脚使睡袋离开地面,且由于厚定型填充层位于加强层的下方,加强层承受了人体的主要重量,可避免填充物承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厚定型填充层的保温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1所示长方形离地支架睡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具体实施例1所示长方形离地支架睡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所述“D”型结构支撑脚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D”型结构支撑脚立体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2所示妈咪离地支架睡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2所示妈咪离地支架睡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所述叶型结构支撑脚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中所述妈咪离地支架睡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中所述妈咪离地支架睡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所述“T”型结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睡袋本体;2-底垫下片;
3-覆盖上片;4-厚定型填充层;
5-加强层;6-固定部;
7-支撑脚;71-卡扣;
72-加强通道;73-加强筋;
8-加强杆;9-内里面料层;
10-薄定型填充层;11-外壳面料层;
12-通道;13-固定杆;
14-织带圈;15-稳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0,以及下述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该具体实施例以常规长方形睡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此类睡袋的特征是睡袋边均为直线边。常规长方形睡袋的长宽尺寸一般为75cm×200cm,当然也可以根据适用人群身高的不同设置不同长宽尺寸规格。
此种长方形离地支架睡袋,包括睡袋本体1,该睡袋本体包括底垫下片2和覆盖上片3,覆盖上片与底垫下片连接形成一供人体睡觉的腔体,人体进入睡袋后位于底垫下片的上方。其中底垫下片2包括一厚定型填充层4(主要作用在于无压保暖),紧邻该厚定型填充层的上表面固设有一与该厚定型填充层形状匹配的加强层5,该加强层5使用强力加固面料,主要用于承受人体重量;且该底垫下片2还可以包括内里面料层9、薄定型填充层10(主要为增加与人体接触处的睡眠舒适度)和外壳面料层11,上述内里面料层9、薄定型填充层10、加强层5、厚定型填充层4和外壳面料层11自上向下依次固设在一起形成底垫下片2,且所述加强层5的外缘延伸出整个底垫下片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的具体结构是:所述加强层5沿睡袋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左右两侧,该加强层5延伸出的部分翻卷缝合成筒状形成一通道12,该通道与睡袋本体1的长度一致,且该通道内活动穿设有一固定杆13。该固定杆13由若干根短杆首尾相接组合而成,为方便收捡携带,该若干根短杆的内部中空且穿设有一伸缩绳,该伸缩绳将若干根短杆连为一个整体,当需要将睡袋收起时,仅需将杆抽出,然后折叠起来,伸缩绳可保证短杆之间相互匹配不易丢失,且存放方便。
由所述通道12和固定杆13构成的固定部上间隔可拆卸式卡设有若干个支撑脚7,该支撑脚支撑于底垫下片的下表面。上述支撑脚7呈“D”型结构,其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扣71,该卡扣为一开设于“D”型结构的竖直边和弧形边交接处且开口朝外的凹槽,所述凹槽恰能够卡止于穿设于通道12内的固定杆13上。
此外横跨睡袋的两边支撑脚之间可拆卸式固设有加强杆8,该加强杆8的结构可以和固定杆13一样由若干根短杆首尾相接组合而成。支撑脚7上开设有横跨该支撑脚宽度方向的加强通道72,所述加强通道恰能容纳加强杆8穿设过,其具体结构为,“D”型结构的竖直边和弧形边的横向中点处连接形成有一加强筋73,所述加强通道72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该加强筋的上下两侧。所述加强杆8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睡袋本体下方一侧的一支撑脚加强通道内,另一端穿设于对应睡袋本体下方另一侧的一支撑脚加强通道内,且横跨睡袋两边支撑脚间的加强杆8之间相互平行。由于该加强杆8穿设在睡袋本体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一对支撑脚的加强通道内,该加强杆的长度略微长于两支撑脚之间的距离,这样利用加强杆弯曲后的张力使支撑脚向两边外侧撑,则支撑脚上的卡扣紧紧扣住两边的固定杆13,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架结构。这可以根据支撑脚对数不同及安装在支撑脚上的加强杆的数量多少,来调整该离地支架睡袋能够承受的重量,一般可以承受75-145kg的重量。
此类常规长方形睡袋在长方形底垫下片的加强层左右两侧分别加设一固定杆,然后在固定杆上卡设支撑脚,利用支撑脚支撑使睡袋离开地面。由于加强层面料位于厚定型填充层上方,再结合支撑脚的作用,从而保证睡袋底垫下片中的厚定型填充层不会因人体睡于睡袋上而受压使其保温率降低。上述所使用的固定部和支撑脚适用于睡袋为直线边的结构中,如长方形睡袋,梯形睡袋等。
具体实施例2
参见图5至图7,该具体实施例以妈咪睡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此类睡袋的特征是睡袋边为非直线边,不适于具体实施例1中所述的固定部,该妈咪睡袋的尺寸大小结合人体结构设计。
此种妈咪离地支架睡袋,包括睡袋本体1,该睡袋本体包括边缘呈不规则形状的底垫下片2和覆盖上片3,覆盖上片与底垫下片连接形成一供人体睡觉的腔体,人体进入睡袋后位于底垫下片的上方。其中底垫下片2包括一厚定型填充层4(主要作用在于无压保暖),紧邻该厚定型填充层的上表面固设有一与该厚定型填充层形状匹配的加强层5,该加强层5使用强力加固面料,主要用于承受人体重量;且该底垫下片2还可以包括内里面料层9、薄定型填充层10(主要为增加与人体接触处的睡眠舒适度)和外壳面料层11,上述内里面料层9、薄定型填充层10、加强层5、厚定型填充层4和外壳面料层11自上向下依次固设在一起形成底垫下片2,且所述加强层5的外缘延伸出整个底垫下片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的具体结构是:所述加强层5的整个周边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的外缘,且该延伸出的部分上间隔固设有若干个织带圈14,该织带圈两两对称设置,其排布方式为每四个织带圈为一组,每组织带圈之间交叉连线可构成一个叉形,则该织带圈即构成固定部,支撑脚7对应卡设于每个织带圈上。
此处所使用的支撑脚7呈叶型结构,该叶型结构由两直角扇形上下反向拼接而成,上部直角扇形顶部开设有一卡扣71,该卡扣71为一位于上部直角扇形的弧形边的端部处且开口朝外的凹槽,所述凹槽恰能够卡止于作为固定部的织带圈上。
此外横跨睡袋的两边支撑脚之间可拆卸式固设有加强杆8。支撑脚7上开设有横跨该支撑脚宽度方向的加强通道72,所述加强通道恰能容纳加强杆8穿设过,其具体结构为,所述叶型结构支撑脚的两直角扇形相拼接处形成一加强筋73,所述加强通道72为一个且沿着该加强筋长度方向开设于该加强筋内部。所述加强杆8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睡袋本体下方一侧的一支撑脚加强通道内,该支撑脚为对应上述一组织带圈中的一个,加强杆8另一端穿设于该组斜对角织带圈对应支撑脚的加强通道内,则横跨睡袋两边支撑脚间的加强杆8每两根之间形成一个叉形。所述横跨睡袋两边支撑脚间的加强杆8两两交叉处套设有一稳固件15,该稳固件15内开设有交叉连通的交叉通道,呈两两交叉设置的加强杆穿设于该稳固件内的交叉通道内,且加强杆与该交叉通道的径向截面均为椭圆形,椭圆形的管状结构比正圆形的管状结构更加稳固。且所述加强层5上对应每组织带圈连线构成的叉形处形成有一层加强条,该加强条可增强织带圈被支撑脚卡住拉扯时的耐受力,防止加强层5被拉扯处由于时间长而变形或加强作用减弱。
由于加强杆8长度略微长于两斜对称支撑脚之间的距离,这样利用加强杆弯曲后的张力使支撑脚向两边外侧撑,则支撑脚上的卡扣紧紧扣住两边的织带圈,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架结构。这可以根据支撑脚对数不同来调整该离地支架睡袋能够承受的重量,一般可以承受75-130kg的重量。
此类妈咪睡袋睡袋在不规则底垫下片的加强层周边分别加设织带圈作为固定部,然后在织带圈上卡设支撑脚,利用支撑脚支撑使睡袋离开地面。其巧妙的利用了交叉椭圆加强杆稳定性,灵活设置织带圈的位置,从而省去了具体实施例1中所述两根固定杆13,节省了重量和体积;且由于加强层面料位于厚定型填充层上方,再结合支撑脚的作用,从而保证睡袋底垫下片中的厚定型填充层不会因人体睡于睡袋上而受压使其保温率降低。上述所使用的固定部和支撑脚适用于睡袋为不规则形的结构中,如妈咪睡袋等。
具体实施例3
参见图8至图10,与上述具体实施例2类似为妈咪离地支架睡袋,具体实施例2中的其他技术方案不做改变,仅将使用织带圈作为固定部时使用的叶型支撑脚替换为“T”型支撑脚。该“T”型支撑脚横片和竖片组成,且该横、竖片均为方框式结构,该横片和竖片的组合方式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由两片组合拼接而成的,当使用组合拼接方式时,该“T”型支撑脚在收纳时所占用的空间更小,更方便携带。该“T”型结构横、竖片相交处的顶部设有卡扣支撑件,卡扣支撑件上开设有一卡扣,该卡扣71为一开设于卡扣支撑件上开口朝外的凹槽,且该“T”型结构竖片的方框结构沿横向中部形成有一加强筋73,所述加强通道72为一个且开设于该加强筋的上侧或下侧。
所述加强杆8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睡袋本体下方一侧的一T型支撑脚加强通道内,另一端穿设于对应睡袋本体下方另一侧的一支撑脚加强通道内,且横跨睡袋两边支撑脚间的加强杆8之间相互平行。由于该加强杆8穿设在睡袋本体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一对支撑脚的加强通道内,该加强杆的长度略微长于两支撑脚之间的距离,这样利用加强杆弯曲后的张力使支撑脚向两边外侧撑,则支撑脚上的卡扣紧紧扣住两边的织带圈,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架结构。这可以根据支撑脚对数不同来调整该离地支架睡袋能够承受的重量,一般可以承受75-145kg的重量。此类妈咪睡袋换用“T”型支撑脚,使得支撑更加稳固,人睡觉时候的舒适度更好,且人体能够自由的在睡袋上坐起,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具体实施例2中所使用的叶型睡袋。

Claims (10)

1.一种离地支架睡袋,包括睡袋本体(1),该睡袋本体包括底垫下片(2)和覆盖上片(3),所述覆盖上片与底垫下片连接形成一供人体睡觉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下片包括一厚定型填充层(4),紧邻该厚定型填充层的上表面固设有一与该厚定型填充层形状匹配的加强层(5),该加强层的外缘伸出于所述厚定型填充层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6),所述固定部上间隔可拆卸式卡设有若干个支撑脚(7),该支撑脚支撑于底垫下片的下表面,且横跨睡袋的两边支撑脚之间可拆卸式固设有加强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下片还包括一内里面料层(9)、一固设于加强层上方的薄定型填充层(10)和一外壳面料层(11),所述内里面料层、薄定型填充层、加强层、厚定型填充层和外壳面料层自上向下依次固设在一起形成底垫下片,且所述加强层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的结构是:所述加强层沿睡袋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外缘的部分翻卷缝合成筒状形成一通道(12),该通道内活动穿设有一由若干根短杆首尾相接组合而成的固定杆(13),所述支撑脚依次间隔卡设于该固定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外缘延伸出底垫下片的外缘并形成有固定部的结构是:所述加强层的整周外缘延伸出的底垫下片外缘的部分上间隔固设有若干个织带圈(14),所述织带圈两两对称且支撑脚对应卡设于该织带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7)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扣(71),该卡扣恰能够卡止于固定杆(13)或织带圈(14)上;且该支撑脚上开设有横跨该支撑脚宽度方向的加强通道(72),所述加强通道恰能容纳加强杆(8)穿设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横跨睡袋的两边支撑脚之间的结构是:所述加强杆(8)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睡袋本体下方一侧的一支撑脚加强通道内,另一端穿设于对应睡袋本体下方另一侧的一支撑脚加强通道内,且横跨睡袋两边支撑脚间的加强杆(8)之间相互平行或两两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跨睡袋两边支撑脚间的加强杆两两交叉处套设有一稳固件(15),该稳固件内开设有交叉连通的交叉通道,呈两两交叉设置的加强杆穿设于该稳固件内的交叉通道内,且加强杆与该交叉通道的径向截面均为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7)呈“D”型结构,卡扣(71)为一开设于“D”型结构的竖直边和弧形边交接处且开口朝外的凹槽,且该竖直边和弧形边的横向中点处连接形成有一加强筋(73),所述加强通道(72)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该加强筋的上下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7)呈叶型结构,该叶型结构由两直角扇形上下反向拼接而成,卡扣(71)为开设于一直角扇形顶部弧形边上且开口朝外的凹槽,且该两直角扇形相拼接处形成一加强筋(73),所述加强通道(72)为一个且开设于该加强筋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地支架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7)呈“T”型结构,该“T”型结构由均呈方框式的横片和竖片组成,该横、竖片相交处的顶部设有卡扣支撑件,所述卡扣(71)为一开设于该卡扣支撑件上开口朝外的凹槽,且该“T”型结构竖边的方框结构沿横向中部形成有一加强筋(73),所述加强通道(72)为一个且开设于该加强筋的上侧或下侧。
CN201410748491.8A 2014-12-09 2014-12-09 离地支架睡袋 Active CN104398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8491.8A CN104398083B (zh) 2014-12-09 2014-12-09 离地支架睡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8491.8A CN104398083B (zh) 2014-12-09 2014-12-09 离地支架睡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8083A CN104398083A (zh) 2015-03-11
CN104398083B true CN104398083B (zh) 2015-12-16

Family

ID=5263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8491.8A Active CN104398083B (zh) 2014-12-09 2014-12-09 离地支架睡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808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5324Y (zh) * 2007-02-27 2008-01-16 陈校波 一种加强型伸缩支架床
EP2298134A1 (en) * 2009-09-22 2011-03-23 Catchum 88 Limited Folding Bed Chair
CN202095921U (zh) * 2011-06-20 2012-01-04 钟振荣 充气式舒适睡袋
CN202365369U (zh) * 2011-12-20 2012-08-08 闫旭光 一种可以做担架的折叠床
CN203088299U (zh) * 2013-03-09 2013-07-31 西安科技大学 多功能行军床
CN103799753A (zh) * 2014-02-21 2014-05-21 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露营床
CN204273965U (zh) * 2014-12-09 2015-04-22 叶明� 离地支架睡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0190U (en) * 2005-04-15 2005-11-11 Ching Feng Home Fashions Co Pillow structure of sleeping ba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5324Y (zh) * 2007-02-27 2008-01-16 陈校波 一种加强型伸缩支架床
EP2298134A1 (en) * 2009-09-22 2011-03-23 Catchum 88 Limited Folding Bed Chair
CN202095921U (zh) * 2011-06-20 2012-01-04 钟振荣 充气式舒适睡袋
CN202365369U (zh) * 2011-12-20 2012-08-08 闫旭光 一种可以做担架的折叠床
CN203088299U (zh) * 2013-03-09 2013-07-31 西安科技大学 多功能行军床
CN103799753A (zh) * 2014-02-21 2014-05-21 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露营床
CN204273965U (zh) * 2014-12-09 2015-04-22 叶明� 离地支架睡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8083A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09264B1 (en) Interchangeable furniture cover system
US8234733B1 (en) Pillow for supporting head and neck
US20150061340A1 (en) Head Hammock
CN204273965U (zh) 离地支架睡袋
US20140230151A1 (en) Pillow with internal adjustable neck support
US9642424B1 (en) Suitcase with foldable seat
CN104398083B (zh) 离地支架睡袋
US20090038071A1 (en) Wave hammock
CN203528558U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靠背布套收折机构
CN104382331A (zh) 改进型自动充气睡垫
CN204862149U (zh) 一种折叠布料床
CN212521408U (zh) 一种枕芯可拆卸的记忆枕头
CN205250621U (zh) 一种可变单人床的多功能行李箱
CN209073871U (zh) 一种便携式伸缩支架
CN205625292U (zh) 带丝网腰靠的通风透气垫
US2291266A (en) Cushion and pillow structure
CN208610298U (zh) 一种简易的折叠沙发床
CN106037341A (zh) 一种大学生模块化的扩展床垫
AU2015100056A4 (en) A lumbar cushion having gas bags with fixed air pressure
CN205162506U (zh) 一种折叠布料床结构
US2785734A (en) Chairs
US612620A (en) Ventilated auxiliary seat for chairs
CN209473946U (zh) 一种可做吊床的充气垫
CN204862211U (zh) 气棒垫
CN203234378U (zh) 一种折叠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