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3965A -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3965A
CN104393965A CN201410674227.4A CN201410674227A CN104393965A CN 104393965 A CN104393965 A CN 104393965A CN 201410674227 A CN201410674227 A CN 201410674227A CN 104393965 A CN104393965 A CN 104393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terminal
transmission
us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42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3965B (zh
Inventor
吕璐
阔永红
陈健
刘莎莎
杨龙
任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6742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3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93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3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3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3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用户协作传输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带宽效率低、传输可靠性差的问题。其实现步骤为:1)选择目的终端;2)在第一帧内,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本地数据,传输目的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数据;3)在第二帧内,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本地数据,传输目的终端和第一用户终端接收数据;4)在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分别将第一帧和第二帧的译码数据进行空时编码,并将编码后的信号向传输目的终端发送;5)传输目的终端在分别收到发送的信号后,对这三帧的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并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本发明具有实现复杂度低、带宽效率高、传输可靠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可用于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信道受到阴影衰落、多径衰落、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发送信号在无线信道中经历严重的衰减和波动。现有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多天线技术可获得空间分集增益,能有效抵抗无线传输中多径衰落的影响,提高无线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然而,无线网络中用户终端由于受到体积、复杂度和功率等限制,难以应用多天线技术获取空间分集增益。
近年来,一种多天线技术的延伸—用户协作通信技术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蜂窝移动通信、ad-hoc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用户协作通信技术使得多用户环境下的单天线终端按照一定方式共享彼此资源,在空间上可以为目的节点构造“虚拟多天线阵列”,从而获得发射分集增益,提高了无线传输的可靠性。用户协作通信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案,为多天线技术走向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保障无线用户不同类型业务的服务质量,提高无线网络容量、覆盖率、频谱利用率、误码率和中断概率等多项关键性能指标,将会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中重要的网络组成构架。
北京理工大学提出的专利申请“一种高效频谱利用率的协作通信方法”(申请号200910093254.1申请公布号CN 101656560A)公开了一种在无线通信领域中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协作通信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节点A采用两种不同方案分别调制自己的信息和上一时隙接收到的节点B的信息,将两路调制信号正交叠加在一起并广播出去;其次,节点B同样采用两种方案对本地信息和中继信息进行调制;然后广播叠加的调制符号;最后,目的节点D联合解调接收到两路叠加符号,获得节点A的信息;节点D采用相同的协作通信方法,获得节点B的信息。该专利申请存在的不足是:首先,该方法模型仅考虑单用户场景,忽略了在更普遍的多用户场景中用户选择获得的空间分集增益,从而带来系统可靠性的提升。其次,该方法将两路信号正交调制复杂度较高,且同时考虑噪声和信道的时变特性对信号调制的影响时,难以保证本地信号和中继信号的严格正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提出的专利申请“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两用户协作通信方法”(申请号200810231824.4申请公布号CN 101394255A)公开了一种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两用户协作通信方法,具体步骤是:在第一帧内,用户终端将本地编码数据调制到同相分量后向目的终端发送,伙伴终端译码和检验该数据的正确性;在第二帧内,伙伴终端分别将本地和中继编码数据调制到同相和正交分量并发送,用户终端对该本地数据进行译码和检验;在第三帧内,用户终端分别将本地和中继编码数据调制到同相和正交分量并发送,伙伴终端对该本地数据进行译码和检验;在最后一帧内,用户终端或伙伴终端发送中继数据。该专利申请存在的不足是:首先,该方法的一次协作传输过程需要四帧来完成,协作分集系统的带宽效率较低。其次,该方法在最后一帧的传输是由用户终端或伙伴终端发送,且没有涉及如何在系统中利用用户终端选择来进一步提升协作传输的性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空间分集增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以获得最大的传输频谱效率和空间分集增益,降低协作开销,提高传输可靠性和无线资源利用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分布式空时编码技术,使每个用户终端同时发送本地信息和中继信息,利用目的终端的传输因子进行用户选择,使协作用户终端获得最大的空间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确保系统的传输质量。其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1)目的终端选择:
(1.1)各目的终端dn分别测量自身与第一用户终端u1的瞬时信道增益h(u1,dn)和其自身与第二用户终端u2的瞬时信道增益h(u2,dn),其中,n∈{1,...,N},N表示目的终端的总个数;
(1.2)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目的终端dn与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的传输性能因子:η(dn)=(|h(u1,dn)|-2+|h(u2,dn)|-2)-1,n∈{1,...,N};
(1.3)根据传输性能因子η(dn)进行目的终端选择,即将传输性能因子最大的目的终端d*作为传输目的终端;
(2)在第一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发送本地数据,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二用户终端u2接收数据:
(2.1)第一用户终端u1对本地将要被发送的数据依次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发送信号x1,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二用户终端u2
(2.2)第二用户终端u2收到发送信号x1后,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获取第一用户终端u1的发送数据;
(2.3)第二用户终端u2对译码所得的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3)在第二帧内,第二用户终端u2发送本地数据,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一用户终端u1接收数据:
(3.1)第二用户终端u2对本地将要被发送的数据依次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发送信号x2,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一用户终端u1
(3.2)第一用户终端u1收到发送信号x2后,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获取第二用户终端u2的发送数据;
(3.3)第一用户终端u1对译码所得的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4)在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分别将第一帧和第二帧的译码数据进行空时编码,并将编码后的信号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
(4.1)当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译码正确时,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同时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其中,分别表示接收信号x1和x2的复共轭;
(4.2)当第一用户终端u1译码正确,第二用户终端u2译码失败时,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第二用户终端u2保持静默;
(4.3)当第一用户终端u1译码失败,第二用户终端u2译码正确时,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保持静默,第二用户终端u2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
(4.4)当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译码失败时,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保持静默;
(5)传输目的终端d*在分别收到由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发送的信号后,对第一帧、第二帧和第三帧内的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并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由于利用两用户终端的交互信息,选择系统中传输性能因子最大的目的终端作为传输目的终端,为用户协作构造了虚拟多天线阵列,使各用户终端获得最大的空间分集增益,提高了无线传输的可靠性。
2.本发明由于采用分布式空时编码进行用户协作,将一个协作传输周期分三帧完成,允许两用户终端同时向传输目的终端发送数据,提高了系统传输速率和协作分集系统带宽效率。
3.本发明由于采用分布式目的终端选择方法,通过各目的终端的本地时钟倒计时和信令交互实现传输目的终端选择,降低了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目的终端选择复杂度,减少了用户协作传输的系统开销,性能代价比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多用户无线系统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现总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目的终端选择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使用的多用户无线网络,由2个用户终端u1和u2,N个目的终端构成。
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目的终端。
1.1)各目的终端dn分别测量自身与第一用户终端u1的瞬时信道增益h(u1,dn)和其自身与第二用户终端u2的瞬时信道增益h(u2,dn),其中,n∈{1,...,N},N表示目的终端的总个数;
1.2)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目的终端dn与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的传输性能因子:η(dn)=(|h(u1,dn)|-2+|h(u2,dn)|-2)-1,n∈{1,...,N};
1.3)根据传输性能因子η(dn)进行目的终端选择,即将传输性能因子最大的目的终端d*作为传输目的终端:
参照图3,本步骤中从各目的终端dn中选择传输目的终端d*的具体实现如下:
1.3.1)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向所有目的终端广播传输目的终端选择开始的信令;
1.3.2)各目的终端dn在收到传输目的终端选择开始的信令后,根据其传输性能因子,将本地时钟的初始时间T(dn)设置为:
T(dn)=μexp(-η(dn))
其中,μ表示单位时间长度且满足μ>0;
1.3.3)各目的终端dn的本地时钟同时开始从初始时间T(dn)向零进行倒计时;
1.3.4)初始时间最小的目的终端d*率先完成本地时钟倒计时后,被选为“传输目的终端”,并向其余目的终端及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发送传输目的终端选择完成的信令;
1.3.5)所有收到传输目的终端选择完成信令的目的终端停止本地时钟倒计时,并准备接收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的发送信号。
步骤2:在第一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发送本地数据,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二用户终端u2接收数据。
2.1)第一用户终端u1对本地将要被发送的数据依次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发送信号x1,并将该信号向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二用户终端u2发送,其中所述的信道编码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或卷积码,或两者级联的方式进行,并对采用上述编码后的码字进行凿孔,以提高编码效率;
2.2)第二用户终端u2收到发送信号x1后,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获取第一用户终端u1的发送数据;
2.3)第二用户终端u2对译码所得的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判定是否正确译码发送信号x1:若第二用户终端u2利用收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能除尽预设的生成多项式,则表明译码正确,否则,译码失败。
步骤3:在第二帧内,第二用户终端u2发送本地数据,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一用户终端u1接收数据。
3.1)第二用户终端u2对本地将要被发送的数据依次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发送信号x2,并将该信号向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一用户终端u1发送,其中所述的信道编码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或卷积码,或两者级联的方式进行,并对采用上述编码后的码字进行凿孔,以提高编码效率;
3.2)第一用户终端u1收到发送信号x2后,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获取第二用户终端u2的发送数据;
3.3)第一用户终端u1对译码所得的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判定是否正确译码发送信号x2:若第一用户终端u1利用收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能除尽预设的生成多项式,则表明译码正确,否则,译码失败。
步骤4:在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分别将第一帧和第二帧的译码数据进行空时编码,并将编码后的信号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
4.1)当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译码正确时,则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由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同时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其中,分别表示接收信号x1和x2的复共轭;
4.2)当第一用户终端u1译码正确,而第二用户终端u2译码失败时,则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由第一用户终端u1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第二用户终端u2保持静默;
4.3)当第一用户终端u1译码失败,而第二用户终端u2译码正确时,则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保持静默,由第二用户终端u2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
4.4)当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译码失败时,则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保持静默。
步骤5:传输目的终端d*在分别收到由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发送的信号后,对第一帧、第二帧和第三帧内的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并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
上述步骤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例,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例和附图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替换,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目的终端:
(1.1)各目的终端dn分别测量其自身与第一用户终端u1的瞬时信道增益h(u1,dn)和其自身与第二用户终端u2的瞬时信道增益h(u2,dn),其中,n∈{1,...,N},N表示目的终端的总个数;
(1.2)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目的终端dn与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的传输性能因子:η(dn)=(|h(u1,dn)|-2+|h(u2,dn)|-2)-1,n∈{1,...,N};
(1.3)根据传输性能因子η(dn)进行目的终端选择,即将传输性能因子最大的目的终端d*作为传输目的终端;
(2)在第一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发送本地数据,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二用户终端u2接收数据:
(2.1)第一用户终端u1对本地将要被发送的数据依次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发送信号x1,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二用户终端u2
(2.2)第二用户终端u2收到发送信号x1后,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获取第一用户终端u1的发送数据;
(2.3)第二用户终端u2对译码所得的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3)在第二帧内,第二用户终端u2发送本地数据,传输目的终端d*和第一用户终端u1接收数据:
(3.1)第二用户终端u2对本地将要被发送的数据依次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发送信号x2,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传输目的终端和第一用户终端u1
(3.2)第一用户终端u1收到发送信号x2后,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获取第二用户终端u2的发送数据;
(3.3)第一用户终端u1对译码所得的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4)在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分别将第一帧和第二帧的译码数据进行空时编码,并将编码后的信号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
(4.1)当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译码正确时,则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同时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其中,分别表示接收信号x1和x2的复共轭;
(4.2)当第一用户终端u1译码正确,第二用户终端u2译码失败时,则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第二用户终端u2保持静默;
(4.3)当第一用户终端u1译码失败,第二用户终端u2译码正确时,则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保持静默,第二用户终端u2向传输目的终端d*发送编码信号
(4.4)当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译码失败时,则在协作传输的第三帧内,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均保持静默;
(5)传输目的终端d*在分别收到由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发送的信号后,对第一帧、第二帧和第三帧内的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并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3)中根据传输性能因子η(dn)进行目的终端选择,按如下步骤进行:
(1.3a)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向所有目的终端广播传输目的终端选择开始的信令;
(1.3b)各目的终端dn在收到传输目的终端选择开始的信令后,根据其传输性能因子,将本地时钟的初始时间T(dn)设置为
T(dn)=μexp(-η(dn)),
其中,μ表示单位时间长度且满足μ>0;
(1.3c)各目的终端dn的本地时钟同时开始从初始时间T(dn)向零进行倒计时;
(1.3d)初始时间最小的目的终端d*率先完成本地时钟倒计时后,被选为“传输目的终端”,并向其余目的终端及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发送传输目的终端选择完成的信令;
(1.3e)所有收到传输目的终端选择完成信令的目的终端停止本地时钟倒计时,并准备接收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的发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1)、步骤(3.1)中的信道编码,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或卷积码,或两者级联的方式进行,并对采用上述编码后的码字进行凿孔,以提高编码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3)、步骤(3.3)中对译码所得的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是指对译码后所得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检验:若第一用户终端u1和第二用户终端u2分别利用收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能除尽预设的生成多项式,则表明译码正确,否则,译码失败。
CN201410674227.4A 2014-11-21 2014-11-21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Active CN104393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4227.4A CN104393965B (zh) 2014-11-21 2014-11-21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4227.4A CN104393965B (zh) 2014-11-21 2014-11-21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3965A true CN104393965A (zh) 2015-03-04
CN104393965B CN104393965B (zh) 2017-11-21

Family

ID=5261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4227.4A Active CN104393965B (zh) 2014-11-21 2014-11-21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39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9315A (zh) * 2016-07-07 2016-12-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dpc长码的编码参数盲识别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55A (zh) * 2008-10-21 2009-03-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两用户协作通信方法
CN101399583A (zh) * 2008-11-07 2009-04-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CN101702830A (zh) * 2009-10-28 2010-05-05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中继系统的网络编码用户协同配对的传输方法
CN101931438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JP2011142617A (ja) * 2010-01-11 2011-07-21 Ntt Docomo Inc マルチユーザマルチ入力マルチ出力(mu−mimo)伝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55A (zh) * 2008-10-21 2009-03-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两用户协作通信方法
CN101399583A (zh) * 2008-11-07 2009-04-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CN101931438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1702830A (zh) * 2009-10-28 2010-05-05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中继系统的网络编码用户协同配对的传输方法
JP2011142617A (ja) * 2010-01-11 2011-07-21 Ntt Docomo Inc マルチユーザマルチ入力マルチ出力(mu−mimo)伝送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9315A (zh) * 2016-07-07 2016-12-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dpc长码的编码参数盲识别方法
CN106209315B (zh) * 2016-07-07 2019-07-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dpc长码的编码参数盲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3965B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ohansson et al. Radio access for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5G communications
JP512330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符号化および復号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122754A (zh) 用于发送信号字段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567761B (zh)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协作中继的交织迭代多用户通信方法
CN103095423B (zh) 基于d2d组间通信的多用户协同传输方法
CN107196689B (zh) 一种上行mu-mimo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90324B (zh) 中继系统中的主动式用户终端选择方法及基站
CN101394255B (zh)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两用户协作通信方法
CN101399583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CN103906139A (zh) 系统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739378A (zh) 适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自适应虚拟混合重传方法
CN105453469B (zh) 通信系统、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方法
CN101383682A (zh) 基于星座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协作分集方法
CN101442394B (zh) 可迭代译码的网络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CN105453470A (zh) 用于传送数据的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KR102096939B1 (ko) 무선 로컬 영역 네트워크의 스테이션들과 관련 장치 사이의 직접 통신 방법
CN103138892B (zh) 基于阶梯调制的自适应中继通信方法
CN101217302B (zh)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基于空时分集编解码的协同通信方法
CN104184509B (zh) 无线多播系统中的中继协作传输方法
CN101383681B (zh) 抵抗异步差分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方法
CN101394259B (zh) Ofdma系统中的空时协作分集方法
CN106559127B (zh) 一种基于中继的双向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4393965B (zh)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CN102334379B (zh) 中继站中进行联合处理及基站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3386A (zh) 多载波通信系统附加通道信息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