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3725A -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3725A
CN104393725A CN201410757494.8A CN201410757494A CN104393725A CN 104393725 A CN104393725 A CN 104393725A CN 201410757494 A CN201410757494 A CN 201410757494A CN 104393725 A CN104393725 A CN 104393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permanent magnet
magnet unit
adjustable magnetic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574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3725B (zh
Inventor
郑萍
白金刚
于斌
范雨卉
刘家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 Robo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7574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3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93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3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3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3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02K49/104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 H02K49/108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with an axial air ga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属于汽车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已有双转子电机中旋转的绕组需要通过电刷和滑环引入电流,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以及经常需要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的问题。本发明的两个定子固定在壳体左右端面,永磁转子位置于两个定子之间、调磁转子的外部,原动机带动调磁转子旋转,调磁转子两侧各设置有q突起单元;永磁转子两侧各有2n极磁场;两侧定子通电均形成2p极磁场;且满足关系式p=|hn+kq|,本发明电机有两种结构,一种是轴向对称式,另一种是轴向单边式。本发明电机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鱼雷推进场合。

Description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转子电机构成的变速器,属于汽车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双转子电机具有两个转速彼此独立的转子以及转轴,可实现双轴独立驱动,因此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鱼雷推进等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有的双转子电机实现双轴驱动的普遍方法是将传统电机的转子仍作为一个转子,并连接一个转轴,将传统电机的定子旋转起来作为另一个转子,并连接另一个转轴。其中,一个转轴与原动机相连作为能量的输入端,另一个转轴与负载相连作为能量的输出端,通过调节旋转的定子绕组中电流的频率,使输入轴和输出轴运行在不同转速下,从而实现原动机与负载之间的能量流动。但这种电机中旋转的绕组需要通过电刷和滑环引入电流,这样会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以及经常需要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已有双转子电机中旋转的绕组需要通过电刷和滑环引入电流,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以及经常需要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
本发明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的第一种结构:
发明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包括壳体、两个定子、永磁转子、调磁转子、调磁转子输出轴和永磁转子输出轴,
两个定子的各有一个外圆环端面分别固定在壳体的左右端盖内壁上,调磁转子固定在调磁转子输出轴上,调磁转子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和第四轴承与永磁转子转动连接,调磁转子输出轴的另一端从壳体的左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一轴承与壳体的左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位于两个定子之间、调磁转子的外部,永磁转子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在永磁转子上,永磁转子输出轴的另一端从壳体的右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三轴承与壳体的右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和两个定子的圆环端面之间均存在轴向气隙L1;永磁转子与内部的调磁转子之间存在两个轴向气隙L2,调磁转子输出轴和永磁转子输出轴的轴线重合;
定子由定子铁心和m相定子绕组构成,定子绕组通有m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形成2p极数的旋转磁场,m、p为正整数;
永磁转子为对称结构,两侧均为极对数为n的转子,n为正整数;
调磁转子由调磁转子铁心和2q个突起单元构成,调磁转子铁心为圆盘形,该圆盘的两侧端面均设置q个突起单元,该q个突起单元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q为正整数;
且满足p=|hn+kq|关系式成立,其中,h是正奇数,k是整数。
本发明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的第二种结构:
本发明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包括壳体、定子、永磁转子、调磁转子、调磁转子输出轴和永磁转子输出轴,
定子的外圆环端面固定在壳体的左端盖内壁上,调磁转子固定在调磁转子输出轴上,调磁转子输出轴的力矩输出端从壳体的右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三轴承与壳体的右端盖转动连接;
永磁转子位于定子与调磁转子之间,永磁转子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上,永磁转子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调磁转子转动连接,永磁转子输出轴的另一端从壳体的左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一轴承与壳体的左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轴向气隙L1;永磁转子与调磁转子之间存在轴向气隙L2,调磁转子输出轴和永磁转子输出轴的轴线重合;
定子由定子铁心和m相定子绕组构成,定子绕组通有m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形成2p极数的旋转磁场,m、p为正整数;
永磁转子为极对数为n的转子,n为正整数;
调磁转子由调磁转子铁心和q个突起单元构成,调磁转子铁心为圆盘形,q个突起单元设置在调磁转子铁心面向永磁转子的端面上,该q个突起单元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q为正整数;
且满足p=|hn+kq|关系式成立,其中,h是正奇数,k是整数。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具有两个转轴,这两个转轴的转速彼此独立且转速可调,两个转轴输出的转矩彼此独立且转矩可调,这样可以使一个转轴实现高速小转矩运行,另一个转轴实现低速大转矩运行。因此,本发明特别适合应用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鱼雷推进等场合,而且在这些场合中应用,可以省去齿轮箱,从而使整个系统的体积减小、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加。
本发明属于无刷结构,定子的电枢绕组不需要旋转,克服了采用电刷滑环馈电结构所导致的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以及经常需要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等问题。
本发明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二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三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D-D剖视图;
图7是图5的E-E剖视图;
图8是图5的F-F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五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G-G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H-H剖视图;
图12是图9的I-I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六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J-J剖视图;
图15是图13的K-K剖视图;
图16是图13的L-L剖视图;
图17是中国专利CN101924436A所述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的磁路示意图;
图18是实施方式二所述轴向双转子电机的磁路示意图;
图19是中国专利CN101924436A所述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的外气隙磁场波形示意图;
图20是中国专利CN101924436A所述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的内气隙磁场波形示意图;
图21是实施方式二所述轴向双转子电机的外气隙磁场波形示意图;
图22是实施方式二所述轴向双转子电机的内气隙磁场波形示意图;
图23是中国专利CN101924436A和实施方式二的轴向双转子电机的反电势波形对比示意图;图中实线波形为实施方式二的轴向双转子电机的反电势波形,虚线波形为中国专利CN101924436A的反电势波形。
图24是中国专利CN101924436A和实施方式二的轴向双转子电机的调磁转子的电磁转矩波形对比示意图;图中实线波形为实施方式二的轴向双转子电机的调磁转子的电磁转矩波形,虚线波形为中国专利CN101924436A的调磁转子的电磁转矩波形。
图25是中国专利CN101924436A和实施方式二的轴向双转子电机的永磁转子的电磁转矩波形对比示意图,图中实线波形为实施方式二的轴向双转子电机的永磁转子的电磁转矩波形,虚线波形为中国专利CN101924436A的永磁转子的电磁转矩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它包括壳体4、两个定子5、永磁转子6、调磁转子7、调磁转子输出轴1和永磁转子输出轴9,
两个定子5的各有一个外圆环端面分别固定在壳体4的左右端盖内壁上,调磁转子7固定在调磁转子输出轴1上,调磁转子输出轴1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3和第四轴承10与永磁转子6转动连接,调磁转子输出轴1的另一端从壳体4的左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一轴承2与壳体4的左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6位于两个定子5之间、调磁转子7的外部,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一端固定在永磁转子6上,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另一端从壳体4的右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三轴承8与壳体4的右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6和两个定子5的圆环端面之间均存在轴向气隙L1;永磁转子6与内部的调磁转子7之间存在两个轴向气隙L2,调磁转子输出轴1和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轴线重合;
定子5由定子铁心5-2和m相定子绕组5-1构成,定子绕组5-1通有m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形成2p极数的旋转磁场,m、p为正整数;
永磁转子6为对称结构,两侧均为极对数为n的转子,n为正整数;
调磁转子7由调磁转子铁心7-2和2q个突起单元7-1构成,调磁转子铁心7-2为圆盘形,该圆盘的两侧端面均设置q个突起单元7-1,该q个突起单元7-1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q为正整数;
且满足p=|hn+kq|关系式成立,其中,h是正奇数,k是整数。
定子铁心5-2为圆环形,定子铁心5-2的外圆环端面固定在壳体4的端盖内壁上,定子铁心5-2的内圆环端面上沿径向开有多个槽,所述多个槽的开口中心线以永磁转子输出轴9为中心呈放射线状均匀分布,定子绕组5-1分别嵌入所述槽内形成m相绕组,m为正整数。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机是轴向对称式结构,它可以避免轴向产生不对称的磁场拉力。
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至图4、图17至图2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第一永磁转子6包括转子支架6-3、2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2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转子支架6-3面向两个定子5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相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的充磁方向相同,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充磁方向相反;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电机结构中存在两个气隙L1,这两个气隙中磁场作用机理是相同的;本实施方式电机结构中存在两个气隙L2,这两个气隙中磁场作用机理也是相同的。该实施方式为左右对称结构,下面以左侧的定子、永磁转子的左侧端面和调磁转子的左侧面为例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右侧作用机理与左侧相同。
首先原动机通过调磁转子输出轴1以驱动转矩T驱动调磁转子7逆时针旋转,其旋转速度为Ωm,从定子5向调磁转子7方向看,下面说明中的视图方向相同;
为了使调磁转子7所受力矩平衡,此时将定子5的定子绕组5-1中通入m相对称交流电流,在外层气隙L1和内层气隙L2中产生2p极数的定子旋转磁场,所述定子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为Ωs
所述定子旋转磁场通过调磁转子7的磁场调制作用,在外层气隙L1和内层气隙L2中产生与永磁转子6相同极数的旋转磁场,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永磁转矩TPM作用在永磁转子6上,且永磁转矩TPM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同时永磁转子输出轴9以永磁转矩TPM驱动负载;
又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存在与永磁转矩TPM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力矩T'PM同时作用在调磁转子7上,T'PM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同时,以速度ΩPM旋转的永磁转子6产生的永磁转子旋转磁场通过调磁转子7的磁场调制作用,在外层气隙L1和内层气隙L2中产生2p极数的旋转磁场,与定子旋转磁场相互作用,可产生定子转矩Ts,并作用在定子5上,且定子转矩Ts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存在与定子转矩Ts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力矩T's同时作用在调磁转子7上,且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因此,调磁转子7的输出转矩Tm满足条件:Tm=T's+T'PM=-(Ts+TPM),且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上述分析可知,作用在调磁转子7上的转矩Tm与驱动转矩T的方向是相反的;当二者大小相等时,调磁转子7处于稳定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调磁转子7的转矩Tm是永磁转矩TPM与定子转矩Ts的合成转矩。因此,调磁转子7的转矩Tm将大于永磁转子6的输出转矩TPM,并且二者具有一定的变比。
本发明的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是根据磁场调制原理工作的,由磁场调制原理可推导出,定子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Ωs、调磁转子7的旋转速度Ωm和永磁转子6的旋转速度ΩPM满足关系式(1):
Ω s = hn hn + kq Ω PM + kq hn + kq Ω m - - - ( 1 )
定子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Ωs是由通入定子绕组5-1的电流频率f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通入定子绕组5-1的电流频率f来调节双转子电机转速,下面具体分析几种特殊情况及其产生的原理:
1、在永磁转子6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即ΩPM=0,代入公式(1),则存在以下关系式成立:
Ω s = hn hn + kq Ω m - - - ( 2 )
其产生的原理为:
在永磁转子6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此时定子绕组5-1通m相对称交流电流产生定子旋转磁场以旋转速度Ωs旋转,而调磁转子7在原动机的驱动下以旋转速度Ωm旋转,这种工作模式可以等效看成磁性齿轮的工作模式。根据磁性齿轮的工作原理,及定子旋转磁场的极对数p、永磁转子6的旋转磁场极对数n和调磁转子7中铁心突起单元数q满足的关系式:p=|hn+kq|,可知:当永磁转子6静止不动时,则定子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Ωs和调磁转子7的旋转速度Ωm满足关系式(2),由此可知定子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Ωs与调磁转子7的旋转速度Ωm具有一定的变比关系,调节二者中任何一方的转速都会使另一方的转速发生变化。
2、通入定子绕组5-1的电流的频率f=0,即定子绕组5-1通入直流电流时,产生的定子磁场为恒定磁场,不旋转,Ωs=0,代入公式(1),则存在以下关系式成立:
Ω m = - hn kq Ω PM - - - ( 3 )
其产生的原理为:
当定子绕组5-1通入直流电流时,产生恒定磁场,同时调磁转子7在原动机的驱动下以旋转速度为Ωm旋转,而此时并不对永磁转子6进行固定,这种工作模式可以等效看成磁性齿轮的另一种工作模式。根据磁性齿轮的工作原理,及定子旋转磁场的极对数p、永磁转子6的旋转磁场极对数n和调磁转子7中铁心突起单元数q满足的关系式:p=|hn+kq|,可知:永磁转子6将会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旋转,永磁转子6旋转速度ΩPM和调磁转子7的旋转速度Ωm将满足关系式(3),由此可知永磁转子6的旋转速度ΩPM与调磁转子7的旋转速度Ωm具有一定的变比,调节二者中任何一方的转速都会使另一方的转速发生变化;
下面进行说明公式(1)的产生原理,若此时使定子5产生的恒定磁场“旋转起来”,即当定子绕组5-1通入对称交流电流产生定子旋转磁场时,根据磁场调制原理可推导出,定子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Ωs与永磁转子6的旋转速度ΩPM和调磁转子7的旋转速度Ωm满足关系式(1)。因此,当内层调磁转子7的速度Ωm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定子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Ωs,可以实现永磁转子6的旋转转速ΩPM的调节。由此可以看出,永磁转子6的旋转速度ΩPM是由调磁转子7的旋转速度Ωm和定子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Ωs共同决定的。
综上,本发明所述的变速器电机根据公式(1)调节通入定子绕组5-1的电流的频率f来调节转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为轴向调磁型无刷双转子电机,具有的两个转子可实现变速功能。此外,式(1)可表示成
Ω s - Ω PM Ω s - Ω m = - hn kq - - - ( 4 )
而在传统的机械行星齿轮中有如下关系,
Ω c - Ω SG Ω c - Ω r = - R S - - - ( 5 )
式(5)中,ΩSG、Ωc和Ωr分别是机械行星齿轮中太阳轮转速、行星架转速和齿圈转速;R和S分别是齿圈齿数和太阳轮齿数。通过式(4)和式(5)对比可知,轴向调磁型无刷双转子电机可实现机械行星齿轮的调速功能(只需通过设定h、k、n、q参数即可实现),而且轴向调磁型无刷双转子电机是通过电磁能量转换方式实现的行星齿轮调速功能,它不存在机械行星齿轮中因齿轮接触导致的磨损、定期维护、机械故障等问题。因此,将轴向调磁型无刷双转子电机做为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
中国专利CN101924436A所述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与本实施方式的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采用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个方案在机械结构、磁路结构、电机性能方面是不同的,表现如下:
1.在机械结构上,CN101924436A方案的调制环转子位于定子和永磁转子之间,而且调制环转子是由导磁块和非导磁块间隔构成,相邻两个导磁块之间不允许通过导磁材料做成一体使其连通,这样才能实现磁场调制功能,进而保证电机的电磁性能。因此,现有方案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兼顾电机电磁性能同时又保证调制环转子因间隔设置导磁块和非导磁块带来的机械强度问题。
本申请方案,调磁转子位于最里层,多个导磁功能的突起单元7-1同样实现了磁场调制功能,而且磁路上这些突起单元7-1需要用导磁材料使其连接才能更有利于电机主磁路磁通闭合(见图18中主磁路路径),从而保证电机电磁性能。因此,从结构上,只需要采用同样的导磁材料做成具有多个突起单元7-1的一体化调磁转子,即可实现调磁转子7的调磁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构使调磁转子7的机械强度显著增强,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案中的电机性能和机械强度不能兼顾的问题。
根据本实施方式之前的原理描述可知,调磁转子7的转矩Tm将大于永磁转子6的输出转矩TPM;CN101924436A中也记载了“调制环转子6的输出转矩T3将大于永磁转子7的输出转矩T1”这一技术特征,即二者均要求调磁的转矩大于永磁的转矩,这就要求调磁转子的强度要大于永磁转子的强度,电机的结构才合理,效率才会更高,本实施方式的电机结构恰恰符合这一特征,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机结构更合理,效率更高。
2.在磁路结构上,CN101924436A的永磁体漏磁路只经过了一层气隙(内层气隙L2)即可闭合(参见图17),相比之下,本实施方式的永磁体漏磁路需要经过两层气隙(内层气隙L2和外层气隙L1)才能闭合(参见图9),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机比CN101924436A漏磁少。以同样极对数关系的CN101924436A和本实施方式为例(CN101924436A:定子极对数为4,永磁体极对数为17,导磁块数为21;本实施方式:定子极对数为4,永磁体极对数为17,导磁突起单元7-1数为21),两个方案中的内外层气隙L2中的磁场波形分别如图19-图22.对比这4张图,可以看出由于两个方案中的漏磁路径不同,使得本实施方式中外层气隙的磁场波形明显不同于CN101924436A中外层气隙的磁场波形,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外层气隙的磁场幅值也明显大于CN101924436A中外层气隙的磁场幅值。因此,基于本实施方式在磁路方面的优势,本实施方式比CN101924436A有更优越的电磁性能。仍以上述的两个具体模型为例,对CN101924436A和本实施方式的关键技术指标(反电势、电磁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如图22-图25。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的反电势幅值明显大于CN101924436A的反电势幅值;本实施方式中调磁转子的平均电磁转矩明显大于CN101924436A中调制环转子的平均电磁转矩;本实施方式中永磁转子的平均电磁转矩明显大于CN101924436A中调制环转子的平均电磁转矩。因此,相比CN101924436A,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5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第一永磁转子6包括转子支架6-3、2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2n个永磁转子铁心6-4,转子支架6-3面向两个定子5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永磁转子铁心6-4,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永磁转子铁心6-4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相同。
本实施方式在同样极对数的永磁磁场下,节省了一半的永磁体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9至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它包括壳体4、定子5、永磁转子6、调磁转子7、调磁转子输出轴1和永磁转子输出轴9,
定子5的外圆环端面固定在壳体4的左端盖内壁上,调磁转子7固定在调磁转子输出轴1上,调磁转子输出轴1的力矩输出端从壳体4的右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三轴承8与壳体4的右端盖转动连接;
永磁转子6位于定子5与调磁转子7之间,永磁转子6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9上,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3与调磁转子7转动连接,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另一端从壳体4的左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一轴承2与壳体4的左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6和定子5之间存在轴向气隙L1;永磁转子6与调磁转子7之间存在轴向气隙L2,调磁转子输出轴1和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轴线重合;
定子5由定子铁心5-2和m相定子绕组5-1构成,定子绕组5-1通有m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形成2p极数的旋转磁场,m、p为正整数;
永磁转子6为极对数为n的转子,n为正整数;
调磁转子7由调磁转子铁心7-2和q个突起单元7-1构成,调磁转子铁心7-2为圆盘形,q个突起单元7-1设置在调磁转子铁心7-2面向永磁转子6的端面上,该q个突起单元7-1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q为正整数;
且满足p=|hn+kq|关系式成立,其中,h是正奇数,k是整数。
定子铁心5-2为圆环形,定子铁心5-2的外圆环端面固定在壳体4的端盖内壁上,定子铁心5-2的内圆环端面上沿径向开有多个槽,所述多个槽的开口中心线以永磁转子输出轴9为中心呈放射线状均匀分布,定子绕组5-1分别嵌入所述槽内形成m相绕组,m为正整数。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机是轴向对称式结构,它可以避免轴向产生不对称的磁场拉力。
具体实施方式五:下面结合图9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四作进一步说明,第一永磁转子6包括转子支架6-3、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转子支架6-3为圆环形,其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交错分布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相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的充磁方向相同,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充磁方向相反;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
具体实施方式六:下面结合图13至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四作进一步说明,第一永磁转子6包括转子支架6-3、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永磁转子铁心6-4,转子支架6-3为圆环形,其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交错分布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永磁转子铁心6-4,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相同;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
本实施方式在同样极对数的永磁磁场下,节省了一半的永磁体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至三任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调磁转子铁心7-2和2q个突起单元7-1选用软磁复合材料、硅钢片、实心铁或软磁铁氧体。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七作进一步说明,调磁转子铁心7-2和2q个突起单元7-1为一体件。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四至六任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调磁转子铁心7-2和q个突起单元7-1选用软磁复合材料、硅钢片、实心铁或软磁铁氧体。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九作进一步说明,调磁转子铁心7-2和q个突起单元7-1为一体件。

Claims (9)

1.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4)、两个定子(5)、永磁转子(6)、调磁转子(7)、调磁转子输出轴(1)和永磁转子输出轴(9),
两个定子(5)的各有一个外圆环端面分别固定在壳体(4)的左右端盖内壁上,调磁转子(7)固定在调磁转子输出轴(1)上,调磁转子输出轴(1)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3)和第四轴承(10)与永磁转子(6)转动连接,调磁转子输出轴(1)的另一端从壳体(4)的左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一轴承(2)与壳体(4)的左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6)位于两个定子(5)之间、调磁转子(7)的外部,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一端固定在永磁转子(6)上,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另一端从壳体(4)的右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三轴承(8)与壳体(4)的右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6)和两个定子(5)的圆环端面之间均存在轴向气隙L1;永磁转子(6)与内部的调磁转子(7)之间存在两个轴向气隙L2,调磁转子输出轴(1)和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轴线重合;
定子(5)由定子铁心(5-2)和m相定子绕组(5-1)构成,定子绕组(5-1)通有m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形成2p极数的旋转磁场,m、p为正整数;
永磁转子(6)为对称结构,两侧均为极对数为n的转子,n为正整数;
调磁转子(7)由调磁转子铁心(7-2)和2q个突起单元(7-1)构成,调磁转子铁心(7-2)为圆盘形,该圆盘的两侧端面均设置q个突起单元(7-1),该q个突起单元(7-1)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q为正整数;
且满足p=|hn+kq|关系式成立,其中,h是正奇数,k是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永磁转子(6)包括转子支架(6-3)、2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2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转子支架(6-3)面向两个定子(5)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相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的充磁方向相同,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充磁方向相反;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永磁转子(6)包括转子支架(6-3)、2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2n个永磁转子铁心(6-4),转子支架(6-3)面向两个定子(5)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永磁转子铁心(6-4),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永磁转子铁心(6-4)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相同。
4.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4)、定子(5)、永磁转子(6)、调磁转子(7)、调磁转子输出轴(1)和永磁转子输出轴(9),
定子(5)的外圆环端面固定在壳体(4)的左端盖内壁上,调磁转子(7)固定在调磁转子输出轴(1)上,调磁转子输出轴(1)的力矩输出端从壳体(4)的右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三轴承(8)与壳体(4)的右端盖转动连接;
永磁转子(6)位于定子(5)与调磁转子(7)之间,永磁转子(6)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9)上,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3)与调磁转子(7)转动连接,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另一端从壳体(4)的左端盖伸出,并通过第一轴承(2)与壳体(4)的左端盖转动连接;永磁转子(6)和定子(5)之间存在轴向气隙L1;永磁转子(6)与调磁转子(7)之间存在轴向气隙L2,调磁转子输出轴(1)和永磁转子输出轴(9)的轴线重合;
定子(5)由定子铁心(5-2)和m相定子绕组(5-1)构成,定子绕组(5-1)通有m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形成2p极数的旋转磁场,m、p为正整数;
永磁转子(6)为极对数为n的转子,n为正整数;
调磁转子(7)由调磁转子铁心(7-2)和q个突起单元(7-1)构成,调磁转子铁心(7-2)为圆盘形,q个突起单元(7-1)设置在调磁转子铁心(7-2)面向永磁转子(6)的端面上,该q个突起单元(7-1)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q为正整数;
且满足p=|hn+kq|关系式成立,其中,h是正奇数,k是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永磁转子(6)包括转子支架(6-3)、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转子支架(6-3)为圆环形,其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交错分布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相同,n个第二永磁体单元(6-2)的充磁方向相同,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充磁方向相反;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6-2)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永磁转子(6)包括转子支架(6-3)、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n个永磁转子铁心(6-4),转子支架(6-3)为圆环形,其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交错分布第一永磁体单元(6-1)和永磁转子铁心(6-4),n个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相同;第一永磁体单元(6-1)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定子铁心(5-2)为圆环形,定子铁心(5-2)的外圆环端面固定在壳体(4)的端盖内壁上,定子铁心(5-2)的内圆环端面上沿径向开有多个槽,所述多个槽的开口中心线以永磁转子输出轴(9)为中心呈放射线状均匀分布,定子绕组(5-1)分别嵌入所述槽内形成m相绕组,m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调磁转子铁心(7-2)和突起单元(7-1)选用软磁复合材料、硅钢片、实心铁或软磁铁氧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调磁转子铁心(7-2)和突起单元(7-1)为一体件。
CN201410757494.8A 2014-12-10 2014-12-10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 Active CN104393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7494.8A CN104393725B (zh) 2014-12-10 2014-12-10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7494.8A CN104393725B (zh) 2014-12-10 2014-12-10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3725A true CN104393725A (zh) 2015-03-04
CN104393725B CN104393725B (zh) 2017-06-13

Family

ID=5261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57494.8A Active CN104393725B (zh) 2014-12-10 2014-12-10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372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2621A (zh) * 2015-03-06 2015-06-03 河南理工大学 轴向磁场滑差同步式双直风力发电机
CN106685184A (zh) * 2017-01-20 2017-05-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单侧调磁型轴向集成式电气无级变速器
US10724497B2 (en) 2017-09-15 2020-07-28 Emrgy Inc. Hydro transi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0910936B2 (en) 2015-10-14 2021-02-02 Emrgy, Inc. Cycloidal magnetic gear system
CN113949212A (zh) * 2021-06-10 2022-01-18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US11261574B1 (en) 2018-06-20 2022-03-01 Emrgy Inc. Cassette
US11713743B2 (en) 2019-03-19 2023-08-01 Emrgy Inc. Flum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0653B1 (en) * 1999-06-04 2002-04-30 Denso Corporation Rotational power converter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527466A (zh) * 2003-03-04 2004-09-08 Lg������ʽ���� 单相感应电动机
US20060028084A1 (en) * 2003-11-12 2006-02-09 Hsu John S Hybrid-secondary uncluttered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and method
US20090015087A1 (en) * 2006-03-03 2009-01-15 Wilfried Rossegg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otary oscillations
CN100578898C (zh) * 2004-08-06 2010-01-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轴向间隙电动机
CN101924436A (zh) * 2010-09-07 2010-1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0653B1 (en) * 1999-06-04 2002-04-30 Denso Corporation Rotational power converter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527466A (zh) * 2003-03-04 2004-09-08 Lg������ʽ���� 单相感应电动机
US20060028084A1 (en) * 2003-11-12 2006-02-09 Hsu John S Hybrid-secondary uncluttered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and method
CN100578898C (zh) * 2004-08-06 2010-01-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轴向间隙电动机
US20090015087A1 (en) * 2006-03-03 2009-01-15 Wilfried Rossegg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otary oscillations
CN101924436A (zh) * 2010-09-07 2010-1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2621A (zh) * 2015-03-06 2015-06-03 河南理工大学 轴向磁场滑差同步式双直风力发电机
CN104682621B (zh) * 2015-03-06 2017-03-22 河南理工大学 轴向磁场滑差同步式双直风力发电机
US10910936B2 (en) 2015-10-14 2021-02-02 Emrgy, Inc. Cycloidal magnetic gear system
CN106685184A (zh) * 2017-01-20 2017-05-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单侧调磁型轴向集成式电气无级变速器
US10724497B2 (en) 2017-09-15 2020-07-28 Emrgy Inc. Hydro transi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1591998B2 (en) 2017-09-15 2023-02-28 Emrgy Inc. Hydro transi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1261574B1 (en) 2018-06-20 2022-03-01 Emrgy Inc. Cassette
US11713743B2 (en) 2019-03-19 2023-08-01 Emrgy Inc. Flume
CN113949212A (zh) * 2021-06-10 2022-01-18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949212B (zh) * 2021-06-10 2023-12-26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3725B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3727B (zh) 径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
CN101924436B (zh) 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
CN101951090B (zh) 径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
CN104393725B (zh) 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变速器
CN108011484B (zh) 一种磁齿轮复合电机
CN101924438B (zh) 径向-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CN101938199B (zh) 径向-径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CN102017370A (zh) 风涡轮传动系
CN101938201B (zh) 轴向-径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CN103997174B (zh) 基于磁齿轮的转子凸极式混合励磁电机
CN101938200B (zh) 轴向-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CN106685182A (zh) 中间调磁型径向集成式电气无级变速器
CN106374702B (zh) 盘式无铁芯磁通调制电机
CN106712450B (zh) 中间调磁型轴向集成式电气无级变速器
CN102570754A (zh) 一种用于低速大转矩的永磁游标电机
CN101951089B (zh) 轴向-轴径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CN104377918B (zh) 轴向‑径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分配器
CN101951088B (zh) 径向-轴径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CN206195570U (zh) 盘式无铁芯磁通调制电机
CN104377916B (zh) 径向‑轴径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分配器
CN207977873U (zh) 一种永磁电机
CN106685183B (zh) 单侧调磁型径向集成式电气无级变速器
CN104377915B (zh) 径向‑径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分配器
CN106849573A (zh) 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双动子双绕组圆筒型直线发电机
CN104377919B (zh) 轴向‑轴向磁场电磁行星齿轮功率分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1

Address after: 150000 Heilongjiang Harbin Dalian economic and Trade Zone, the North Road and Xingkai Road intersection

Patentee after: HIT ROBO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01 No. 92 West straight street, Nangang District, Heilongjiang, Harbin

Patentee befo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