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8333B -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8333B
CN104378333B CN201310356543.2A CN201310356543A CN104378333B CN 104378333 B CN104378333 B CN 104378333B CN 201310356543 A CN201310356543 A CN 201310356543A CN 104378333 B CN104378333 B CN 104378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lcp
dial
terminal
wirel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65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8333A (zh
Inventor
赵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65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8333B/zh
Priority to EP14836901.0A priority patent/EP3035643B1/en
Priority to US14/901,880 priority patent/US10009290B2/en
Priority to JP2016532230A priority patent/JP2016525855A/ja
Priority to PCT/CN2014/084058 priority patent/WO20150218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8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8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8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8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3Application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6Implementing security features at a particular protocol layer
    • H04L63/162Implementing security features at a particular protocol layer at the data link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方法包括:宽带设备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接收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并发送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使得拨号终端可以采用已有的协议与eHRPD网络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宽带业务中,宽带设备作为终端如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中间实体,来实现计算机拨号上网。
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和仅数据演进(EvolutionData Only,EVDO)网络环境下,终端通过调制解调(Modem)拨号方式进行拨号上网。具体地,终端通过宽带设备与网络之间通过宽带设备进行链路控制协议(Link Control Protocol,LCP)协商、鉴权以及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控制协议(IP ControlProtocol,IPCP)协商,最终实现拨号上网。
但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CMDA从EVDO演进为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volved High Rate Packet Data,eHRPD)网络,且eHRPD网络环境下,网络侧要求与终端之间进行EAP鉴权和厂商指定网络控制协议(Vendor-Specific Network ControlProtocol,VSNCP)协商,终端才能达到通过Modem拨号方式拨号上网的目的。而终端不支持扩展鉴权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AP)鉴权和VSNCP协议,因此无法通过Modem拨号方式进行拨号上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以解决eHRPD网络环境下不能进行Modem拨号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包括:
宽带设备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
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
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
接收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
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
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
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并发送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
所述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在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EAP鉴权字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鉴权字段;
所述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将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中的PAP或CHAP鉴权字段替换为述EAP鉴权字段。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包括:所述宽带设备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处理后的鉴权字段,进行EAP鉴权;
所述宽带设备完成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所述EAP鉴权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通过厂商指定网络控制协议VSNP协商,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第一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与所述拨号终端之间通过因特网协议IP控制协议IPCP,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调制解调器拨号的宽带设备,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并将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字段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请求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控制发送器发送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
响应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并将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发送给第二字段处理单元;
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响应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
响应发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
地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
地址发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地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
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EAP鉴权字段。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鉴权字段;
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中的PAP或CHAP鉴权字段替换为述EAP鉴权字段。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还包括:
鉴权单元,用于在所述响应发送单元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处理后的鉴权字段,进行EAP鉴权;
所述地址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鉴权单元完成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的EAP鉴权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通过厂商指定网络控制协议VSNP协商,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第一至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地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与所述拨号终端之间通过因特网协议IP控制协议IPCP,控制所述发送器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通过宽带设备将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并将从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得的IP地址发送给拨号终端,使得所述拨号终端可通过所述拨号终端支持的协议,即使得拨号终端可以采用已有的协议与eHRPD网络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中PC与宽带设备之间的鉴权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制解调器拨号的宽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制解调器拨号的宽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的流程图。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1、宽带设备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
步骤12、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
例如,所述宽带设备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或者例如所述宽带设备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CHAP)鉴权字段。
步骤13、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
步骤14、接收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
步骤15、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
例如,当步骤12中所述宽带设备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时,所述宽带设备在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EAP鉴权字段。
或者,例如,例如,当步骤12中所述宽带设备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鉴权字段时,所述宽带设备将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中的PAP或CHAP鉴权字段替换为述EAP鉴权字段。
步骤16、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后,宽带设备可与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进行EAP鉴权。鉴权通过后,宽带设备可与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进行VSNP协商。
步骤17、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并发送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
例如,宽带设备可通过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的VSNP协商,得到IP地址。
将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时,所述宽带设备与所述拨号终端之间可通过因特网协议IP控制协议IPCP,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中,通过宽带设备对LCP请求和响应消息中的鉴权字段进行处理,并将从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得的IP地址发送给拨号终端,使得所述拨号终端之间通过所述拨号终端支持的协议,即使得拨号终端可以采用已有的协议与eHRPD网络进行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新增协议导致已有拨号终端与eHRPD网络进行通信的成本增加,且实现复杂的问题,只需要对宽带设备进行改进即可,无需改变拨号终端,节约了成本且易于实现。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为eHRPD网络环境下的Modem拨号方法,包括:
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与网络(Network,NW)之间的LCP协商过程(为便于描述,下文简称为:P1过程),其中,NW为eHRPD网络;
宽带设备与NW之间的EAP协商过程(为便于描述,下文简称为:P2过程);
PC与宽带设备之间的鉴权协商过程(为便于描述,下文简称为:P3过程);
宽带设备与NW之间的VSNCP协商过程(为便于描述,下文简称为:P4过程);
PC与宽带设备之间的IPCP协商过程(为便于描述,下文简称为:P5过程)。
其中,P1过程包括宽带设备与PC之间的第一LCP协商过程和宽带设备与网络侧之间的第二LCP协商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211、PC发送LCP请求(LCP Request,LCP Req)消息给宽带设备。
PPP协议中,通信双方进行参数协商时,双方都要发起该协商请求消息。协商请求消息携带发送方希望协商的内容。按照PPP协议规定,可以协商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最大接收数据单元(Maximum-Receive-Unit)、使用的鉴权协议(Authentication-Protocol)等。这些参数会影响后续双方的其他通信过程。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PPP)协议中,“LCP Packet Formats”章节还将该LCP Req消息称为配置请求(Configure-Request)消息。
步骤212、宽带设备将PC发送的LCP Req消息不做修改,直接转发给NW。
步骤213、NW发送LCP Req消息给宽带设备。
步骤214、宽带设备改变该LCP Req消息中的内容,这里,宽带设备删除其中的EAP鉴权(即去掉LCP Req消息中的鉴权相关字段),然后,将删除了EAP鉴权的LCP Req消息转发给PC。
步骤215、PC接收到步骤214中宽带设备发送的LCP Req消息后,发送LCP响应消息(LCP Ack)消息给宽带设备。
在PPP协议中,在接收到LCP Req消息的一方会判断LCP Req消息的内容是否合法,且其中的具体数值是否都可接收,如果是,则会向对方发送LCP Ack消息,以表示接受对方在LCP Req消息中希望协商的内容。并且,LCP Ack消息中会携带对方发送的LCP Req消息的内容,即,将LCP Req消息内容返还给对方。PPP协议中的“LCP Packet Formats”章节还将LCP Req消息称为配置响应(Configure-Ack)消息。
步骤216、宽带设备改变该LCP Ack消息的内容,这里,宽带设备对应于上述步骤214中去掉的字段内容,在LCP Ack消息中加入EAP鉴权字段,然后将加入了EAP鉴权字段的LCP Ack消息转发给NW。
步骤217、NW向宽带设备发送LCP Ack消息。
步骤218、宽带设备不对LCP Ack内容做修改,将NW发送的LCP Ack消息转发给PC。
上述LCP Req消息和LCP Ack消息发送的先后顺序不限于上述步骤顺序,可视实际情况而定。比如,步骤213可在步骤211之前执行,或者二者可同时进行。
P1过程中,PC、宽带设备和NW之间交互的消息类型和格式完全遵从PPP协议等相关协议的规定。
P2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221、NW发送标识请求(Req ID)消息给宽带设备。
在EAP协议中,进行鉴权时要进行用户身份的确认。具体到图2,就是NW(即鉴权者)向宽带设备(即被鉴权者)发送身份确认请求消息即Req ID请求消息。在标准协议中将ReqID请求消息称之为标识(Identity)类型的消息。
步骤222、宽带设备回复标识响应(Rsp ID)消息给NW。
在EAP协议中,进行用户身份的确认时,接收到身份确认请求消息的一方,会将自身相关的信息发送给对方。具体到图2,就是宽带设备(即被鉴权者)向NW(即鉴权者)发送身份确认回应消息即Rsp ID响应消息。在标准协议中,将Rsp ID响应消息也称为Identity类型的消息。
步骤223、NW发送Req EAP-AKA请求消息给宽带设备。
其中,Req EAP-AKA请求消息属于EAP-AKA鉴权方法中鉴权者请求进行EAP-AKA鉴权,而向被鉴权者发送的消息。Req EAP-AKA请求消息中包含了鉴权者向被鉴权者发送具体的鉴权信息。
实际过程中不限于EAP-AKA鉴权方法,还可以使用EAP-SIM鉴权等其他鉴权方法。
步骤224、宽带设备向NW回复Rsp EAP-AKA响应消息。
EAP-AKA鉴权方法中,被鉴权者接收到Req EAP-AKA请求消息后,向鉴权者返回ReqEAP-AKA的回应消息,即Rsp EAP-AKA响应消息。
步骤225、NW向宽带设备发送EAP成功(EAP Success)消息,表示EAP鉴权过程成功。
P2过程中,宽带设备和NW交互的消息类型和格式完全遵从EAP等相关协议的规定。
P4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241、宽带设备发送VSNCP请求(VSNCP Req)消息给NW。
根据VSNCP相关协议,VSNCP协商过程中使用的包交互机制和LCP协商过程中使用的包交互机制是一样的,只是协商的内容不同。VSNCP协商过程中,协商双方都要发送VSNCPReq消息给对方,且对方收到后会回应相应的VSNCP响应消息(VSNCP Rsp消息)。
步骤242、NW发送VSNCP Rsp给宽带设备,此时宽带设备已经拿到NW分配的IP地址。
对应于上述VSNCP Req消息,VSNCP Rsp消息是VSNCP Req消息的回应消息。例如在图2中,由NW发送给宽带设备的VSNCP Rsp消息中就包含有NW侧分配给PC的IP地址等信息。
步骤243、NW向宽带设备发送VSNCP Req消息;
步骤244、宽带设备向NW发送VSNCP Rsp消息。
P4过程中,宽带设备和NW交互的数据包格式和类型完全遵从VSNCP协议等相关协议的规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宽带设备在步骤214中删除了EAP鉴权内容,在步骤216中在LCPAck消息中增加率EAP鉴权内容,使得PC与宽带设备之间没有鉴权过程,即,P1过程之后PC与宽带设备之间直接进入IPCP协商过程(P5过程)。
P5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251、宽带设备发送IPCP Req消息给宽带设备。
根据IPCP相关协议规定,IPCP协商过程中使用的包交互机制和LCP协商过程中使用的包交互机制是一样的,只是协商的内容不同。IPCP协商过程中,协商双方都要发送IPCPReq消息给对方,且对方收到后会回应相应的消息即IPCP Ack消息,以表示协商成功。
步骤252、宽带设备发送IPCP拒绝(IPCP Rej)消息给宽带设备,拒绝其中某些协商字段。
IPCP Rej消息与上述IPCP Req消息对应。按照IPCP相关协议规定,当不支持对方的某些协商字段时,要向对方回复IPCP Rej消息,回复的IPCP Rej消息中携带不支持的字段。而对方收到回复的IPCP Rej消息后,一般会将这些字段从IPCP Req消息中删除,然后再次发送IPCP Req消息。
步骤253、宽带设备向PC发送IPCP Req消息。
步骤254、PC向宽带设备发送IPCP Ack消息。其中,IPCP Ack消息与上述IPCP Req消息对应,是IPCP Req消息的回应消息。
步骤255、PC再次向宽带设备发送IPCP Req消息。
步骤256、宽带设备根据是否获取到了IP地址(见步骤242),进行相应的操作:
如果此时宽带设备已经获取到IP地址,则向PC回复IPCP Nak消息,回复的IPCPNak消息中携带有已获取的IP地址;
如果此时宽带设备未获取到IP地址,则宽带设备启动定时器,如果该定时器达到预定时间或达到预定时间以前,宽带设备获取到了IP地址,则宽带设备回复IPCP Nak消息给PC,否则,宽带设备不回复IPCP Nak消息给PC,PC则重复步骤255,发送IPCP Req消息;其中,预定时间小于PC再次发送IPCP Req消息的时间,具体数值根据产品调试情况而定。或者,宽带设备不启动定时器,也不回复IPCP Nak消息给PC。
其中,IPCP Nak消息与上述IPCP Req消息对应。按照IPCP相关协议规定,当支持对方的某些协商字段但不同意该字段的具体数值时要向对方回复IPCP Nak消息。回复的IPCPNak消息中携带希望对方在该字段上设定的具体数值。而对方收到回复的IPCP Nak消息后,一般会将这些字段数值设定为IPCP Nak中指定的数值,然后再次发送IPCP Req消息。
在宽带设备收到IPCP Req消息时尚未得到IP地址的情况下,如果宽带设备没有启动定时器,也未向PC回复IPCP Nak消息,则根据RFC1661协议规定,PC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任何回复时,会再次向宽带设备发送IPCP Req(相当于重复步骤255)。如果宽带设备一直未获取IP地址,则步骤255将会被重复执行多次,直到PC侧不再执行步骤255为止。
步骤257、在此首先假设步骤256中宽带设备向PC发送了IPCP Nak消息,则PC根据IPCP Nak消息获取IP地址后,再次向宽带设备发送IPCP Req消息。
步骤258、宽带设备向PC发送IPCP Ack消息。
P5过程中交互的数据包格式和类型完全遵从IPCP协议等相关协议的规定。根据PPP协议,也可以用其他协议替代IPCP协议。
本实施例中,由于宽带设备在步骤214中删除了EAP鉴权内容,在步骤216中在LCPAck消息中增加率EAP鉴权内容,使得PC与宽带设备之间没有鉴权过程的情况下,不影响宽带设备与网络侧之间的LCP协商。
如果需要进行PC与宽带设备的鉴权过程,则也可以在PC与宽带设备之间进行鉴权,如图3所示。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中PC与宽带设备之间的鉴权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P1过程中需要替换协商过程中的鉴权相关字段。具体地,宽带设备在删除了鉴权内容后,在LCP Req消息中增加了PAP或CHAP鉴权字段,在PC发送的LCP Ack消息中删除了PAP或CHAP鉴权字段。并且,本实施例中还增加了P3过程。
P1过程中,PC向宽带设备发送LCP Req消息,宽带设备接收LCP Req消息后,不对LCP Req消息做修改,直接将该LCP Req消息转发给NW。
NW向宽带设备发送LCP Req消息。
宽带设备接收到NW发送的LCP Req消息后,将其中的EAP鉴权相关字段去掉,同时增加CHAP鉴权相关信息,然后转发给PC。
PC接收到宽带设备转发的LCP Req消息后,向宽带设备发送LCP Ack消息。类似地,该LCP Ack消息中包含有CHAP鉴权相关信息。
宽带设备接收到PC发送的LCP Ack消息后,去掉其中的CHAP鉴权相关信息,并加入EAP鉴权字段,然后转发给NW。
NW接收到宽带设备发送的LCP Req消息后,向宽带设备发送LCP Ack消息。
宽带设备不对LCP Ack NW发送的LCP Ack消息做修改,直接转发给PC,完成P1过程。
P3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331、宽带设备向PC发送鉴权挑战(Challenge)消息。Challenge消息为一字符串,按照协议,接收方(本实施例中具体指PC)拿到该字符串之后,会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出步骤332中鉴权响应(AUTH Response)消息的内容。
Challenge消息也可在P1过程中宽带设备向PC发送LCP Req消息时,一起发给PC。
步骤332、PC接收到Challenge消息后,得到AUTH Response消息的内容,向宽带设备发送AUTH Response消息。
步骤333、宽带设备向PC发送鉴权成功(AUTH Success)消息,表示鉴权成功。
上述P3过程中交互的数据包格式和类型完全遵从CHAP等相关协议的规定。
PC与宽带设备之间的鉴权也可以选用其它方式,比如PAP鉴权方式等,无论采用哪种鉴权方式,都是PC与宽带设备之间的鉴权,只需要宽带设备能支持PC侧所支持的鉴权方式即可,不需要改变PC侧所支持的鉴权方式。
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P2过程、P3过程及P5过程没有先后顺序要求,类似地,P4过程和P5过程也没有先后顺序要求,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不同时进行。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PC侧和宽带设备侧的Modem驱动保持不变,通过宽带设备将RM口的协商(即与PC之间的LCP协商、鉴权及IPCP协商)过程与UM口的协商(即与网络侧之间的LCP协商、鉴权及VSNCP协商)过程进行内部转换,以分别完成RM口和UM口的协商,同时又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整个的eHRPD网络下Modem拨号过程,使得宽带设备能自由兼容包括无鉴权过程的接入方式等各种鉴权方式,实现PC侧与宽带设备之间鉴权自由化。并且,宽带设备不需要更新驱动程序,仅需更新上层协议层就可在eHRPD网络下进行Modem拨号。PC侧也不需要支持VSNCP协议及更新驱动程序,就可在eHRPD网络下进行Modem拨号。也就是说,无论对于仅支持Modem拨号的宽带设备还是NDIS拨号和Modem拨号都支持的产品,PC侧不需要进行协议升级(即支持VSNCP)也不需要安装专门的驱动程序,只需要进行宽带设备侧的软件优化,就可以在eHRPD网络下进行Modem拨号。这样,如果产品已存在于市场或者用户手中,也只需要把优化后的软件升级到宽带设备中即可,既保护了产品的兼容性,有保证了产品的通用性。同时如果是新开发的宽带设备,用户不用做任何处理就可以进行eHRPD网络下modem拨号。这可以给用户带来好的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eHRPD网络的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扩充,使该网络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保护运营商已有的投资并为运营商带来经济效益。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制解调器拨号的宽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的宽带设备用于实现图1所示实施例中给出的方法,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41,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并将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字段处理单元42;
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42,用于将所述请求接收单元41发送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
请求发送单元43,用于控制发送器发送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42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
响应接收单元44,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并将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发送给第二字段处理单元;
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45,用于将所述响应接收单元44发送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
响应发送单元46,用于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45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
地址获取单元47,用于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
地址发送单元48,用于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地址获取单元47获取的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
示例性的,
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42具体用于: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
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45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EAP鉴权字段;
或者,
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42具体用于: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鉴权字段;
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45具体用于:将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中的PAP或CHAP鉴权字段替换为述EAP鉴权字段。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宽带设备还可包括:
鉴权单元,用于在所述响应发送单元46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处理后的鉴权字段,进行EAP鉴权;
所述地址获取单元47,还用于在所述鉴权单元完成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的EAP鉴权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通过VSNP协商,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
示例性的,所述地址发送单元48可具体用于:与所述拨号终端之间通过因特网协议IP控制协议IPCP,控制所述发送器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制解调器拨号的宽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的宽带设备用于实现图1所示实施例中给出的方法,包括:接收器51、处理器52和发送器53。
接收器51,用于在所述处理器52的控制下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以及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
处理器52,用于将所述接收器51接收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控制所述发送器53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
所述处理器52,还用于将所述接收器51接收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并控制发送器53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
所述处理器52,还用于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并用于控制所述发送器53发送获取的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
示例性的,
所述处理器52可具体用于: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
所述处理器52可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EAP鉴权字段;
或者,
所述处理器52可具体用于: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鉴权字段;
所述处理器52可具体用于:将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中的PAP或CHAP鉴权字段替换为述EAP鉴权字段。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52,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发送器53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处理后的鉴权字段,进行EAP鉴权;
所述处理器52,还用于在完成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的EAP鉴权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通过VSNP协商,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51可具体用于:与所述拨号终端之间通过因特网协议IP控制协议IPCP,控制所述发送器53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包括第一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图1所示方法中的步骤:
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
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
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
接收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
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
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
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并发送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
所述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在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EAP鉴权字段。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鉴权字段;
所述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将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中的PAP或CHAP鉴权字段替换为述EAP鉴权字段。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包括: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处理后的鉴权字段,进行EAP鉴权;
完成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的EAP鉴权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通过VSNP协商获取所述因特网协议(IP)地址。
可选地,所述发送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包括:
与所述拨号终端之间通过因特网协议IP控制协议IPCP,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宽带设备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
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
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
接收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
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
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
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并发送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
所述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根据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处理后的鉴权字段,进行EAP鉴权;
所述宽带设备完成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所述EAP鉴权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通过厂商指定网络控制协议VSNP协商,获取所述因特网协议IP地址;
所述发送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与所述拨号终端之间通过因特网协议IP控制协议IPCP,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
所述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在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EAP鉴权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鉴权字段;
所述将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包括:
所述宽带设备将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中的PAP或CHAP鉴权字段替换为述EAP鉴权字段。
4.一种用于调制解调器拨号的宽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无线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请求消息,并将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字段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请求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的扩展鉴权协议EAP鉴权字段处理为拨号终端支持的鉴权字段;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控制发送器发送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请求消息给所述拨号终端;
响应接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并将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发送给第二字段处理单元;
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响应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的鉴权字段处理为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支持的鉴权字段;
响应发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
地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
地址发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地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IP地址给所述拨号终端;
所述宽带设备,还包括:
鉴权单元,用于在所述响应发送单元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给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根据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处理后的鉴权字段,进行EAP鉴权;
所述地址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鉴权单元完成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的EAP鉴权后,与所述无线网络侧设备之间通过厂商指定网络控制协议VSNP协商,获取因特网协议IP地址;
所述地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与所述拨号终端之间通过因特网协议IP控制协议IPCP,控制所述发送器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拨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宽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删除所述EAP鉴权字段;
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LCP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EAP鉴权字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宽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字段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EAP鉴权字段替换为密码认证协议PAP或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鉴权字段;所述第二字段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拨号终端返回的第一LCP响应消息中的PAP或CHAP鉴权字段替换为述EAP鉴权字段。
CN201310356543.2A 2013-08-15 2013-08-15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Active CN104378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6543.2A CN104378333B (zh) 2013-08-15 2013-08-15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EP14836901.0A EP3035643B1 (en) 2013-08-15 2014-08-11 Modem dialling method and wideband device
US14/901,880 US10009290B2 (en) 2013-08-15 2014-08-11 Method and broadband device for modem dial-up
JP2016532230A JP2016525855A (ja) 2013-08-15 2014-08-11 モデムダイヤルアップ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ブロードバンドデバイス
PCT/CN2014/084058 WO2015021893A1 (zh) 2013-08-15 2014-08-11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6543.2A CN104378333B (zh) 2013-08-15 2013-08-15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8333A CN104378333A (zh) 2015-02-25
CN104378333B true CN104378333B (zh) 2018-09-21

Family

ID=5246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6543.2A Active CN104378333B (zh) 2013-08-15 2013-08-15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9290B2 (zh)
EP (1) EP3035643B1 (zh)
JP (1) JP2016525855A (zh)
CN (1) CN104378333B (zh)
WO (1) WO20150218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123B (zh) * 2016-08-31 2019-11-2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802.1x认证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2065A (zh) * 2001-11-29 2003-06-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数据保护装置和鉴别方法
CN102355658A (zh) * 2011-06-29 2012-0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鉴权参数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5919A1 (en) * 2001-04-18 2003-04-03 Albert Roy Davi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 replay attack by an access device to a computer system
US7342894B2 (en) * 2002-04-03 2008-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Mobile IP registration within PPP negotiation
US7877081B2 (en) * 2003-07-25 2011-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xy-encrypted authentication for tethered devices
US20090113522A1 (en) * 2005-06-16 2009-04-30 Magali Crassous Method for Translating an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CN101202720B (zh) 2006-12-15 2012-01-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网关设备的方法及网关设备处理数据的方法
CN101365238B (zh) 2007-08-06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96159B (zh) 2007-08-28 2012-05-23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拨号pos终端数据与tcp/ip分组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
JP2014507855A (ja) * 2011-01-14 2014-03-27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信頼できない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外部認証サポート
CN102137153A (zh) 2011-02-16 2011-07-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远端控制通信设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30223230A1 (en) * 2012-02-27 2013-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ng Multiple Subscribers Through a Software-Enabled Access Poi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2065A (zh) * 2001-11-29 2003-06-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数据保护装置和鉴别方法
CN102355658A (zh) * 2011-06-29 2012-0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鉴权参数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PP协议及其在INTERNET远程接入技术中的应用;曾勇军;《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2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35643B1 (en) 2020-08-05
JP2016525855A (ja) 2016-08-25
EP3035643A1 (en) 2016-06-22
EP3035643A4 (en) 2016-08-03
US20160373375A1 (en) 2016-12-22
CN104378333A (zh) 2015-02-25
WO2015021893A1 (zh) 2015-02-19
US10009290B2 (en) 201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7715B (zh)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US731771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EP1760945A2 (en) Wireless LAN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028101A1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 radio terminal device and radio base station using the method,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m, and a program thereof
US201102238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evic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8781216A (zh) 用于网络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2565213B (zh) 认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3828413A (zh) 无线设备的自动配置
RU2010104256A (ru)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ip-услуг в сетя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9862605A (zh) 一种用于终端设备的连网方法及设备
CN105992306A (zh) 一种终端与家庭网关的绑定方法
CN108738019B (zh) 融合网络中的用户认证方法及装置
US202103679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Interaction Between Terminals
CN113438314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2420642B (zh) 蓝牙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3081520B (zh) 网络接入
CN110351725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922835B (zh)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连接装置以及使用它们的通信方法
CN107295519A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78333B (zh) 调制解调器拨号方法及宽带设备
CN100544251C (zh) 一种通过手机获取一次性密码的方法
KR20070065390A (ko) 근거리 통신망에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를 등록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1669753A (zh) 一种wlan网络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79516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8904505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protected setup and wireless registration requesting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6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