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3267A - 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3267A
CN104363267A CN201410575179.3A CN201410575179A CN104363267A CN 104363267 A CN104363267 A CN 104363267A CN 201410575179 A CN201410575179 A CN 201410575179A CN 104363267 A CN104363267 A CN 104363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hot spot
network
spot networks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51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3267B (zh
Inventor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GITAL GR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GITAL GR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GITAL GR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GITAL GR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751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63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63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3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3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3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加载方法包括: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情况,快速加载用户所需浏览的网络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加载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开始广泛的通过智能终端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如,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从互联网上浏览新闻、相关资料、购物网页等网络数据,通常这些网络数据会快速的被加载出来并显示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上。但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情况下,网络数据的加载速度将会变得缓慢,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因此现有的数据加载方法会在用户从互联网上浏览相关网络数据后,将这些浏览过的网络数据缓存到用户的智能终端内,使得用户再次浏览已浏览过的网络数据时,这些网络数据可以在不使用网络流量的情况下,快速的被加载出来并显示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上。但现有的数据加载方法,不能在网络信号较弱,且用户需要浏览之前未浏览过的网络数据时,快速的加载这些内容,导致这些内容不能快速的展现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上,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由于现有技术不能够实现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情况,快速加载用户所需浏览的网络数据,导致用户通过智能终端从互联网上浏览网络数据时,网络数据不能快速的展现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上,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加载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具备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情况快速加载用户所需浏览的网络数据的问题。本申请另外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加载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
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优选的,还包括:
判断已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删除条件;若满足,删除所述已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优选的,所述删除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未被浏览且所述热点网络数据被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时间长度达到预设的时间长度。
优选的,所述删除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未被浏览、所述热点网络数据被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时间长度未达到预设的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工作状态从开机状态变为关机状态。
优选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包括:
分析已采集的所述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
记录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
根据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确定出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优选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还包括浏览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时所使用的终端的IP地址。
优选的,所述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包括:
分析已采集的所述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和所述浏览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时所使用的终端的IP地址;
记录每个地区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
根据所述每个地区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确定出地区热点网络数据。
优选的,所述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之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IP地址。
优选的,所述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具体为:
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IP地址所属地区的所述地区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优选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位置数据。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包括:
通过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位置数据获取所述热点网络数据的内容;
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的内容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优选的,所述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已连接网络。
优选的,所述网络的使用状态为空闲或为未充分使用。
优选的,所述网络的类型为有线网络或WIFI网络。
优选的,所述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未存储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加载装置,包括:
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
热点网络数据确定单元,用于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热点网络数据加载单元,用于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访问网络数据的访问指令;
获取与所述访问指令相对应的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
判断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与服务器端已加载进本地的所述服务器端通过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的热点网络数据是否匹配;
若匹配,显示匹配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所述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包括:
访问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请求访问网络数据的访问指令;
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访问指令相对应的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
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与服务器端已加载进本地的所述服务器端通过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的热点网络数据是否匹配;
数据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结果为匹配,显示匹配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所述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通过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该技术方案通过将确定出的热点网络数据预先加载进用户终端内,以便用户访问该热点网络数据时,用户终端可以快速的展现该热点网络数据。从而实现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情况,快速加载用户所需浏览的网络数据,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载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载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分别提供了一种数据加载方法及装置和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载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
要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首先要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基于智能终端的用户行为有多种,如,编辑文件、呼叫联系人、美化图片、浏览数据等。其中,本步骤中所述的用户行为数据是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如,在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时,用户行为数据可以记录被浏览的新闻的标题、被浏览的新闻的关键词、被浏览的新闻的链接地址和浏览新闻所使用的智能终端的IP地址等信息。通过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可以确定被浏览的网络数据,进而便于确定出网络数据中的热点网络数据。
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方法,具体的可以为,当第一用户点击所需浏览的网络数据时,作为客户端的智能终端会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请求信息,通过该数据请求信息,可以获得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在其它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来实现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
步骤S102: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通过上述步骤S101采集到用户行为数据后,要实施本实施例还需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以便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记录的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其中,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如,可以将被浏览次数最多的网络数据作为热点网络数据,也可以将被浏览次数超过预设阈值的网络数据作为热点网络数据。
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所包括的数据的种类不同,本实施例描述了两种优选的通过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包括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即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包括记录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标题信息的数据和记录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关键词的数据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具体方法包括:分析已采集的所述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记录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根据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确定出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即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后,分析已采集的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根据内容相关的数据可以确定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根据确定的被浏览的网络数据判断其是否已被记录,若未被记录,则记录与该条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同时记录该条被浏览的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若已被记录,则更新该条被浏览的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最后根据记录的网络数据的被浏览的次数,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还可以包括浏览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时所使用的终端的IP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具体方法包括:分析已采集的所述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和所述浏览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时所使用的终端的IP地址;记录每个地区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根据所述每个地区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确定出地区热点网络数据。即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后,分析已采集的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和浏览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时所使用的终端的IP地址,根据内容相关的数据可以确定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根据终端的IP地址可以确定出浏览者所在地区;根据确定的被浏览的网络数据判断其是否已被记录,若未被记录,则记录与该条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及记录该条被浏览的网络数据在确定出的地区被浏览的次数;若已被记录,则更新该条被浏览的网络数据在确定出的地区被浏览的次数;最终根据记录的每个地区的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确定出每个地区的地区热点网络数据。
步骤S103: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后,即可将该热点网络数据预先加载进第二用户终端内,以便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情况,用户访问该热点网络数据时,其可以快速的被展现。为了实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的操作,在执行该操作前还需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则执行该操作。若不满足,则可以不执行该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已连接网络。可以在第二用户终端已连接网络后,通过网络将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第二用户终端内。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的使用状态为空闲或为未充分使用。在第二用户终端的网络的使用状态为空闲或为未充分使用时,执行加载热点网络数据的操作,可以充分利用已连接的网络,不影响第二用户对已连接的网络的正常使用。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的类型为有线网络或WIFI网络。如,PC机通过网线连接网络或手机通过WIFI连接网络后,且网络的使用状态满足上述条件时,执行加载热点网络数据的操作,而在手机的网络为GPRS网络时,可以不执行该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未存储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了充分利用第二用户终端的内存,在执行加载热点网络数据的操作前,可以增加对第二用户终端内是否已存储有该热点网络数据的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之前还包括:采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IP地址。为了更加准确的加载用户所需浏览的网络数据,可以预先采集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的IP地址,根据该地址确定出用户所在区域。以便于可以根据用户所在区域加载相应的地区热点网络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具体为: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IP地址所属地区的所述地区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位置数据。如,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包括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链接地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可以包括:通过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位置数据获取所述热点网络数据的内容;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的内容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即通过热点网络数据的链接地址获取到热点网络数据的内容。
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终端内存,在将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终端后,还需对已加载的热点网络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判断已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删除条件;若满足,删除所述已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删除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未被浏览且所述热点网络数据被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时间长度达到预设的时间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删除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未被浏览、所述热点网络数据被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时间长度未达到预设的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工作状态从开机状态变为关机状态。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加载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加载装置。如图2所示,其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载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加载装置,包括:
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单元201,用于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
热点网络数据确定单元202,用于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热点网络数据加载单元203,用于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与上述的数据加载方法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请参考图3,其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请求访问网络数据的访问指令。
用户通常会通过点击或其它方式请求访问网络数据,终端通过接收该访问指令触发获取、显示该网络数据。
步骤S302:获取与所述访问指令相对应的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
终端接收到访问指令后,会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该网络数据请求信息,可以获取到与访问指令相对应的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如,新闻的标题信息、新闻内容的关键词等信息,也可以为其它可以确定该条新闻的概要信息。通过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即可确定该条网络数据,从而可以准确的加载该条网络数据,并将该条网络数据展现在终端的屏幕上。
步骤S303:判断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与服务器端已加载进本地的所述服务器端通过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的热点网络数据是否匹配。
上述数据加载方法已通过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并在终端满足加载数据的情况,将该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终端内。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所述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为了使得用户请求访问的网络数据,可以快速的展现在终端屏幕上,在获取到与访问指令相对应的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后,可以首先判断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与服务器端已加载进本地的热点网络数据是否匹配,即判断已加载进终端内的热点网络数据中是否有用户请求访问的网络数据。
步骤S304:若匹配,显示匹配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若上述判断结果为匹配,即已加载进终端内的热点网络数据中有用户请求访问的网络数据,则可以直接读取匹配的热点网络数据,并将该匹配的热点网络数据作为用户请求访问的网络数据,展现在终端的屏幕上。从而实现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情况,快速加载用户所需浏览的网络数据,方便用户使用。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显示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显示装置。请参看图4,其为本申请的数据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包括:
访问指令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请求访问网络数据的访问指令;
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获取单元402,用于获取与所述访问指令相对应的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
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判断单元403,用于判断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与服务器端已加载进本地的所述服务器端通过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的热点网络数据是否匹配;
数据显示单元404,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结果为匹配,显示匹配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所述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
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已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删除条件;若满足,删除所述已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删除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未被浏览且所述热点网络数据被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时间长度达到预设的时间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删除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未被浏览、所述热点网络数据被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的时间长度未达到预设的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工作状态从开机状态变为关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包括:
分析已采集的所述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
记录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
根据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确定出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还包括浏览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时所使用的终端的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包括:
分析已采集的所述与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内容相关的数据和所述浏览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时所使用的终端的IP地址;
记录每个地区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
根据所述每个地区所述网络数据被浏览的次数,确定出地区热点网络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之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IP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具体为:
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IP地址所属地区的所述地区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位置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包括:
通过所述被浏览的网络数据的位置数据获取所述热点网络数据的内容;
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的内容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已连接网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的使用状态为空闲或为未充分使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的类型为有线网络或WIFI网络。
16.根据权利要求13、14或15所述的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未存储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17.一种数据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第一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
热点网络数据确定单元,用于分析记录已采集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热点网络数据,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热点网络数据加载单元,用于判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据加载条件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加载条件;若满足,将所述热点网络数据加载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内。
18.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请求访问网络数据的访问指令;
获取与所述访问指令相对应的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
判断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与服务器端已加载进本地的所述服务器端通过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的热点网络数据是否匹配;
若匹配,显示匹配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所述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19.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访问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请求访问网络数据的访问指令;
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访问指令相对应的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
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与服务器端已加载进本地的所述服务器端通过分析记录已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出的热点网络数据是否匹配;
数据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数据的概要信息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结果为匹配,显示匹配的所述热点网络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浏览所述网络数据的相关信息,所述热点网络数据为被浏览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网络数据。
CN201410575179.3A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363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5179.3A CN104363267B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5179.3A CN104363267B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3267A true CN104363267A (zh) 2015-02-18
CN104363267B CN104363267B (zh) 2019-03-08

Family

ID=52530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5179.3A Active CN104363267B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6326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9303A (zh) * 2015-06-10 2015-09-09 杭州祥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
CN105872974A (zh) * 2016-05-05 2016-08-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缓存预加载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04516A (zh) * 2018-01-23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内容预加载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2445A (zh) * 2012-03-15 2012-08-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兴趣感知的网页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2819555A (zh) * 2012-06-27 2012-12-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页的阅读模式中进行推荐信息加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93044A (zh) * 2014-01-20 2014-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线媒体播放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2445A (zh) * 2012-03-15 2012-08-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兴趣感知的网页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2819555A (zh) * 2012-06-27 2012-12-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页的阅读模式中进行推荐信息加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93044A (zh) * 2014-01-20 2014-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线媒体播放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9303A (zh) * 2015-06-10 2015-09-09 杭州祥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
CN105872974A (zh) * 2016-05-05 2016-08-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缓存预加载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72974B (zh) * 2016-05-05 2019-08-1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缓存预加载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04516A (zh) * 2018-01-23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内容预加载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3267B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3134B (zh) 浏览器跳转至应用程序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4216921B (zh) 一种实现浏览器中快速链接的添加提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32206B (zh) 监测网站访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95107A (zh) 清理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TW201133331A (en) Server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for inserting information into web page, information insertion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program recorded therein
JP2007140910A (ja) コンテンツ表示システム
CN109948077A (zh) 用户行为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1931646A (zh) 一种互联网浏览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3810176A (zh) 一种网页信息的预取访问方法和装置
JP6293724B2 (ja) 移動端末の無線充電のための方法
CN109511145B (zh) 网络热点的切换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28659A (zh) 浏览器跳转至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761573A (zh) 一种媒体信息的用户浏览行为数据的监测方法
CN104899131A (zh) 一种对浏览器中网页加载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324673B (zh) 一种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方法
CN103955507A (zh) 基于用户感知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8268578A (zh) 网页图片加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05579976A (zh) 网页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455580A (zh) 一种推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78172B (zh) 网页信息的预取处理方法、装置及对应的网页浏览装置
CN104363267A (zh) 一种数据加载、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901961A (zh)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2163196A (zh) 一种移动终端智能浏览器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CN103279337A (zh) 执行应用文件的方法和装置及其屏幕捕获方法和装置
CN104753979A (zh) 一种显示网站信息的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20,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No. 25 East Third Ring Road, 10 floor,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Digital Tiany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0,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No. 25 East Third Ring Road, 10 floor,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DIGITAL GRID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EIJING SHUZI 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TO: BEIJING DIGITAL GRID TECHNOLOGY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