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2660A -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2660A
CN104362660A CN201410536120.3A CN201410536120A CN104362660A CN 104362660 A CN104362660 A CN 104362660A CN 201410536120 A CN201410536120 A CN 201410536120A CN 104362660 A CN104362660 A CN 104362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group
control system
single valve
bi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61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2660B (zh
Inventor
张勇
谢惠藩
刘洪涛
梅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361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62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62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2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2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26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合上整流侧的站内高速接地开关和逆变侧站内高速接地开关;同步对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进行解锁;对双极电流差值进行调节,使得双极的电流相等;当一极的单阀组/双阀组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时,另一极也同时闭锁或紧急停运;同步对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进行闭锁。该双极运行方法解决了由于征地选址等外部原因导致接地极不能如期投产而无法实现直流双极运行的问题,该方法可避免双极间存在不平衡电流,避免电流进入站内接地网,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电网发展战略中,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起主导作用。而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接地极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际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征地选址等外部原因导致接地极不能如期投产,影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双极的顺利投产,严重阻碍输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现有最简便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站内接地网接地(即通过高速接地开关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如图2所示)替代接地极的双极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
而采取站内接地网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代替接地极的双极运行方式,必须对控制功能进行优化,使直流控制功能能够适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通过站内接地网接地(即通过高速接地开关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务必保证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入地电流进入站内接地网以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
在西门子直流技术路线中双极的解/闭锁是这样实现的:Ⅰ.运行人员从工作站的人机界面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Ⅱ.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1,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负极的极控系统2;Ⅲ.正极的极控系统接收到从工作站的人机界面发出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后,根据该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所对应的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闭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接收到从工作站的人机界面发出的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后,根据该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所对应的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闭锁指令给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Ⅳ.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闭锁顺序,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顺序。由于局域网(LAN网)的传输存在延时,局域网的长度较长且由于屏柜布置原因导致正极局域网长度与负极局域网长度可能不一致,无法保证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分别同时接收到从工作站的人机界面(HMI)发出的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即无法保证双极高度一致同时解/闭锁,双极解/闭锁时刻可能存在几百毫秒左右的差异,因此双极在解/闭锁瞬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电流,若采用接地网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该不平衡电流可能会进入站内,将对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另外,在高压直流输电的双极运行中,无论是整流侧还是逆变侧,若双极中的一极闭锁(Block)或紧急停运(ESOF),双极都将存在很大的不平衡电流,若采用接地网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则该不平衡电流将会流入站内接地网,对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且在高压直流输电的双极运行中,无论是整流侧还是逆变侧,若某极单阀组闭锁或紧急停运,在该极另一阀组强迫移相和重启过程中,双极存在很大的不平衡电流,若采用接地网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则该不平衡电流将会站内接地网,也会对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再者,在采用站内接地网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时,由于双极功率控制模式下直流系统可能由于设备或环境温度等因素导致一极电流受限制而降功率,定功率模式下极间功率转移功能PPT将起作用,使另一极直流电流和直流功率增大,此时直流双极将出现不平衡电流;双极运行一极线路故障重启过程中,双极也会出现不平衡电流,若该不平衡电流进入站内,将对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综上所述,由于现在未出现有站内接地网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因而在现有技术中,若采用站内接地网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替代接地极的双极运行方式,会存有不平衡电流可能会进入站内的缺陷,将对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有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该双极运行方法解决了由于征地选址等外部原因导致接地极不能如期投产而无法实现直流双极运行的问题,该方法可保证双极的解/闭锁命令的同步性,可保证双极同步联跳闭锁或紧急停运,即可保证双极高度一致同时解/闭锁,且可及时调整双极的差流,保证双极电流相等,避免出现不平衡电流进入站内,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合上整流侧的站内高速接地开关和逆变侧站内高速接地开关;B.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同时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根据该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所对应的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根据该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所对应的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指令给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顺序,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锁顺序;C.设定电流调节死区等于双极电流平衡控制系统的最大调节范围的数值;在整流侧,对极的极控系统通过直流站控系统将对极的电流参考值发送给本极的极控系统;计算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与对极的电流参考值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电流调节死区,若是,则比较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与对极的电流参考值的大小,取两极的电流参考值中的较小者作为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若否,则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保持不变,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为本极的电流参考值;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送至本极的阀组控制系统,阀组控制系统根据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控制本极的实际电流,同时,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通过直流站控系统传输给对极的极控系统;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送至本极的阀组控制系统,阀组控制系统根据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控制本极的实际电流,同时,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通过直流站控系统传输给对极的极控系统;D.整流侧的正极、整流侧的负极、整流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整流侧的负极的单阀组、逆变侧的正极、逆变侧的负极、逆变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或逆变侧的负极的单阀组是否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若否,本步骤结束,若是,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的极的极控系统或阀组控系统执行闭锁或紧急停运流程,同时,若整流侧的正极、整流侧的负极、逆变侧的正极或逆变侧的负极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则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的极的极控系统将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发送给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整流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整流侧的负极的单阀组、逆变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或逆变侧的负极的单阀组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则闭锁或紧急停运的阀组的阀控系统将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发送给该阀控系统所在的极的极控系统,该阀控系统所在的极的极控系统再发送给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整流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收到整流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则通过高速控制总线将紧急停运信号同时发送给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逆变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收到逆变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则通过高速控制总线将闭锁信号同时发送给逆变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发送过来的紧急停运信号后,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均执行紧急停运流程;逆变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发送过来的闭锁信号后,逆变侧的的正极和负极均执行闭锁流程;E.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同时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根据该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所对应的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根据该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所对应的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指令给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顺序,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顺序。
由上述方法可看出,合上整流侧的站内高速接地开关和逆变侧站内高速接地开关,即是转换为站内接地网接地(即通过高速接地开关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然后,运行人员从工作站的人机界面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以使得整个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得以运行,由于正极的极控系统是在接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下发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才控制相关设备对正极进行解锁的,负极的极控系统是在接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下发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再控制相关设备对负极进行解锁的,而直流站控系统是通过控制总线同时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的传送速度相较于局域网的传送速度要快,且控制总线的长度比较短,直流站控系统至正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长度与直流站控系统至负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长度基本一致,因而保证了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的同步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不平衡电流进入站内,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再者,在对双极进行解锁后,还使得双极取得相同的最终电流参考值,再通过调整双极的阀组控制系统以使得双极的实际直流电流等于双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即若一极的电流降低时,另一极的电流也随之降低,可保证双极的实际直流电流相等,避免双极出现不平衡电流,保障站内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另外,当整流侧的正极、整流侧的负极、整流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整流侧的负极的单阀组、逆变侧的正极、逆变侧的负极、逆变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或逆变侧的负极的单阀组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时,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的极的极控系统或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的阀组所属的极的极控系统会将极或阀组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通过直流站控系统传送给同侧的双极的直流极控系统,进而使得同一侧的双极同时闭锁或紧急停运,由于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传送所需的时间非常短,在五十毫秒内,因而该方法可保证当一极闭锁或紧急停运时另一极也同时闭锁或紧急停运,即可避免双极间存在不平衡电流,避免不平衡电流进入站内接地网,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此外,整流侧的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整流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后,发送给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的信号是紧急停运信号(ESOF),这有利于整流侧快速隔断交流电源,快速降低直流电流,逆变侧的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逆变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后,发送给逆变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的信号是闭锁信号(Block),由于闭锁流程没有断开逆变侧的交流电源,这有利于逆变侧快速将直流系统能量反馈给交流电源,相比紧急停运流程,闭锁流程能降低逆变侧直流场避雷器损坏的风险;最后,对两极进行闭锁,停运整个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即运行人员从工作站的人机界面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由于正极的极控系统是在接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下发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才控制相关设备对正极进行闭锁的,负极的极控系统是在接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下发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再控制相关设备对负极进行闭锁的,而直流站控系统是通过控制总线同时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的传送速度相较于局域网的传送速度要快,且控制总线的长度比较短,直流站控系统至正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长度与直流站控系统至负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长度基本一致,因而保证了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的同步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不平衡电流进入站内,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
步骤B中的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步骤E中的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均是从运行人员工作站的人机界面发出的。因而可使得人机界面发出的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在正极和负极可被同步响应,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
所述步骤D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整流侧和逆变侧的直流站控系统和双极的极控系统的逻辑运行周期缩短。进一步缩短双极联跳时双极的动作时间差,更可靠安全。
与以往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该双极运行方法解决了由于征地选址等外部原因导致接地极不能如期投产而无法实现直流双极运行的问题,同时该方法中直流站控系统是同时通过控制总线分别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的传送速度较局域网的传送速度快,且控制总线的长度较短,直流站控系统至正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长度与直流站控系统至负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长度基本一致,因而保证了双极解/闭锁的同步性,避免出现不平衡电流进入站内,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另外,该方法可使得双极取得相同的最终电流参考值,再通过调整双极的阀组控制系统以使得双极的实际直流电流等于双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即可保证双极的实际直流电流相等,避免双极出现不平衡电流,保障站内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再者,该方法可保证当一极单阀组/双阀组闭锁或紧急停运时另一极也同时闭锁或紧急停运,可避免双极间存在不平衡电流,避免电流进入站内接地网,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接地极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站内接地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一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合上整流侧的站内高速接地开关和逆变侧站内高速接地开关,保证整流侧和逆变侧可靠接地,如图2所示,即是转换为站内接地网接地(即通过高速接地开关接地)的双极运行方式;
B.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负极的极控系统,其中,此处的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位于同一侧(整流侧或逆变侧);正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同时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根据该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所对应的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根据该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所对应的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指令给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其中,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由正极的高端直流阀组控制系统和正极的高端直流阀组控制系统组成,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由负极的高端直流阀组控制系统和负极的高端直流阀组控制系统组成,例如,对于设有双阀组的正极而言,正极解锁双阀组时双阀组的配置状态应为:整流侧的高端阀组的旁路开关和隔离开关均拉开、整流侧的低端阀组的旁路开关和隔离开关均拉开、逆变侧的高端阀组的旁路开关和隔离开关均拉开、逆变侧的低端阀组的旁路开关和隔离开关均拉开,因而当整流侧的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时,整流侧正极的极控系统判断阀组配置状态条件满足,于是该侧的正极的极控系统将发送双阀组解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即正极的高端阀组控制系统和正极的低端阀组控制系统),当逆变侧的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时,逆变侧正极的极控系统判断阀组配置状态条件满足,于是该侧的正极的极控系统将发送双解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即正极的高端阀组控制系统和正极的低端阀组控制系统),对于解锁单阀组而言,若解锁单阀组时双阀组配置状态为:整流侧的高端阀组的旁路开关和隔离开关均拉开、整流侧的低端阀组的旁路拉开而隔离开关合上、逆变侧的高端阀组的旁路开关拉开而隔离开关合上、逆变侧的低端阀组的旁路开关和隔离开关均拉开,当整流侧的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单阀组的解锁指令时,整流侧正极的极控系统判断高端阀组配置状态条件满足,于是则该侧的正极的极控系统将发送单阀组的解锁指令(即高端阀组的解锁指令)给正极的高端阀组控制系统,当逆变侧的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单阀组的解锁指令时,逆变侧正极的极控系统判断低端阀组配置状态条件满足,于是则该侧的正极的极控系统将发送单阀组的解锁指令(即低端阀组的解锁指令)给正极的低端阀组控制系统;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顺序,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锁顺序;
C.设定电流调节死区等于双极电流平衡控制系统的最大调节范围的数值;在整流侧,对极的极控系统通过直流站控系统将对极的电流参考值发送给本极的极控系统,例如,若正极为本极,负极则为对极,即在整流侧,负极的极控系统通过直流站控系统将负极的电流参考值发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计算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与对极的电流参考值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电流调节死区,若是,则比较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与对极的电流参考值的大小,取两极的电流参考值中的较小者作为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若否,则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保持不变,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为本极的电流参考值;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送至本极的阀组控制系统,阀组控制系统根据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控制本极的实际电流,同时,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通过直流站控系统传输给对极的极控系统;
D.整流侧的正极、整流侧的负极、整流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整流侧的负极的单阀组、逆变侧的正极、逆变侧的负极、逆变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或逆变侧的负极的单阀组是否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若否,本步骤结束,若是,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的极的极控系统或阀组控系统执行闭锁或紧急停运流程,同时,若整流侧的正极、整流侧的负极、逆变侧的正极或逆变侧的负极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则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的极的极控系统将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发送给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整流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整流侧的负极的单阀组、逆变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或逆变侧的负极的单阀组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则闭锁或紧急停运的阀组的阀控系统将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发送给该阀控系统所在的极的极控系统,该阀控系统所在的极的极控系统再发送给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整流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收到整流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则通过高速控制总线将紧急停运信号同时发送给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逆变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收到逆变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则通过高速控制总线将闭锁信号同时发送给逆变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发送过来的紧急停运信号后,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均执行紧急停运流程;逆变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发送过来的闭锁信号后,逆变侧的的正极和负极均执行闭锁流程;
E.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同时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根据该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所对应的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根据该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所对应的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指令给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顺序,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C中,双极电流平衡控制系统的最大调节范围为额定直流电流的1%,当双极的电流差值小于或等于双极电流平衡控制系统的最大调节范围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自带的双极电流平衡控制系统可对双极的电流差值进行调节;另外,此处的电流调节死区指的是不需要通过本方法中的步骤B进行调节的双极的电流差值所处在的区域;例如,若额定直流电流为3125A,则双极电流平衡控制系统的最大调节范围为31.25A,即电流调节死区为31.25A,此时,当双极的电流差值大于31.25A时,取两极的电流参考值中的较小者作为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当双极的电流差值小于或等于31.25A时,双极的电流差值则靠双极电流平衡控制系统(CBC)来调节。另外,步骤C中的“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通过直流站控系统传输给对极的极控系统”是为对极提供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以供对极比较双极的电流参考值大小时使用。
由于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同一侧(整流侧或逆变侧),正极的极控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是分别通过控制总线与直流站控系统相连接的,因而正极的极控系统与控制总线之间、负极的极控系统与控制总线之间均可通过控制总线传送指令。正极的极控系统是在接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下发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后才控制相关设备对正极进行解/闭锁的,负极的极控系统是在接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下发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后再控制相关设备对负极进行解/闭锁的,而直流站控系统是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闭锁指令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的传送速度相较于局域网的传送速度要快,且控制总线的长度比较短,直流站控系统至正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长度与直流站控系统至负极的极控系统的控制总线长度基本一致,因而保证了正极和负极解/闭锁的同步性,避免出现不平衡电流进入站内,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
该方法可使得双极取得相同的最终电流参考值,再通过调整双极的阀组控制系统以使得双极的实际直流电流等于双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即可保证双极的实际直流电流相等,避免双极出现不平衡电流,保障站内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由于双极间的电流参考值的传送是通过直流站控系统完成,双极的极控系统与直流站控系统之间是通过控制总线实现连接的,因而传送速率较为迅速,即可快速实现对双极电流差值的调节,消除差流。
其中,由于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是通过高速控制总线完成传送的,由于高速控制总线的传送速率十分快,因而闭锁/紧急停运信号传送所需的时间更短,更可靠安全。该方法可保证当同一侧(整流侧或逆变侧)的一极闭锁或紧急停运时另一极也同时闭锁或紧急停运,即可避免双极间存在不平衡电流,避免电流进入站内接地网,保证站内设备和人身安全。由于整流侧的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整流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后,发送给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的信号是紧急停运信号(ESOF),这有利于整流侧快速隔断交流电源,快速降低直流电流;逆变侧的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逆变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后,发送给逆变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的信号是闭锁信号(Block),由于闭锁流程没有断开逆变侧的交流电源,这有利于逆变侧快速将直流系统能量反馈给交流电源,相比紧急停运流程,闭锁流程能降低逆变侧直流场避雷器损坏的风险。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3)

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合上整流侧的站内高速接地开关和逆变侧站内高速接地开关;
B.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同时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根据该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所对应的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后,根据该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所对应的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指令给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解锁顺序,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锁顺序;
C.设定电流调节死区等于双极电流平衡控制系统的最大调节范围的数值;在整流侧,对极的极控系统通过直流站控系统将对极的电流参考值发送给本极的极控系统;计算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与对极的电流参考值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电流调节死区,若是,则比较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与对极的电流参考值的大小,取两极的电流参考值中的较小者作为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若否,则本极的电流参考值保持不变,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为本极的电流参考值;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送至本极的阀组控制系统,阀组控制系统根据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控制本极的实际电流,同时,本极的极控系统将本极的最终电流参考值通过直流站控系统传输给对极的极控系统;
D.整流侧的正极、整流侧的负极、整流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整流侧的负极的单阀组、逆变侧的正极、逆变侧的负极、逆变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或逆变侧的负极的单阀组是否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若否,本步骤结束,若是,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的极的极控系统或阀组控系统执行闭锁或紧急停运流程,同时,若整流侧的正极、整流侧的负极、逆变侧的正极或逆变侧的负极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则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的极的极控系统将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发送给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整流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整流侧的负极的单阀组、逆变侧的正极的单阀组或逆变侧的负极的单阀组发生闭锁或紧急停运,则闭锁或紧急停运的阀组的阀控系统将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发送给该阀控系统所在的极的极控系统,该阀控系统所在的极的极控系统再发送给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整流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收到整流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则通过高速控制总线将紧急停运信号同时发送给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逆变侧的直流站控系统若收到逆变侧的正极或负极的极控系统传送过来的闭锁或紧急停运信号,则通过高速控制总线将闭锁信号同时发送给逆变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发送过来的紧急停运信号后,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均执行紧急停运流程;逆变侧的正极和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同侧的直流站控系统发送过来的闭锁信号后,逆变侧的的正极和负极均执行闭锁流程;
E.发出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送给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在接收到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传送给直流站控系统;直流站控系统接收到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通过控制总线将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同时分别传送给正极的极控系统和负极的极控系统;正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根据该正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所对应的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指令给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负极的极控系统收到直流站控系统传送过来的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后,根据该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所对应的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的配置状态下发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指令给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正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正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顺序,负极的直流阀组控制系统执行启动负极的单阀组或双阀组闭锁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解锁指令、步骤E中的正极和负极的单阀组/双阀组的闭锁指令均是从运行人员工作站的人机界面发出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整流侧和逆变侧的直流站控系统和双极的极控系统的逻辑运行周期缩短。
CN201410536120.3A 2014-10-11 2014-10-1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62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6120.3A CN104362660B (zh) 2014-10-11 2014-10-1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6120.3A CN104362660B (zh) 2014-10-11 2014-10-1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2660A true CN104362660A (zh) 2015-02-18
CN104362660B CN104362660B (zh) 2016-11-30

Family

ID=52529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612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62660B (zh) 2014-10-11 2014-10-1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6266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9999A (zh) * 2015-08-20 2015-11-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对直流输电接地极交替阴极保护的控制方法
CN105039998A (zh) * 2015-08-20 2015-11-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阴极保护的控制方法
CN110970879A (zh) * 2019-12-26 2020-04-07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低端换流器阀区接地故障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313440A (zh) * 2020-02-11 2020-06-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不平衡保护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6752A (en) * 1974-07-10 1978-04-12 Asea Ab Control system for rectifier equipment
CA1114892A (en) * 1977-03-19 1981-12-22 Michael Hausler Method of taking a pole of a high-voltage d-c transmission station out of service
CN104092232A (zh) * 2014-06-26 2014-10-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电站自动闭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6752A (en) * 1974-07-10 1978-04-12 Asea Ab Control system for rectifier equipment
CA1114892A (en) * 1977-03-19 1981-12-22 Michael Hausler Method of taking a pole of a high-voltage d-c transmission station out of service
CN104092232A (zh) * 2014-06-26 2014-10-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电站自动闭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巍峰 等: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就地控制功能设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 36, no. 20, 16 October 2008 (2008-10-16), pages 62 - 77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9999A (zh) * 2015-08-20 2015-11-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对直流输电接地极交替阴极保护的控制方法
CN105039998A (zh) * 2015-08-20 2015-11-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阴极保护的控制方法
CN105039999B (zh) * 2015-08-20 2018-03-1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对直流输电接地极交替阴极保护的控制方法
CN110970879A (zh) * 2019-12-26 2020-04-07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低端换流器阀区接地故障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0970879B (zh) * 2019-12-26 2021-10-0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低端换流器阀区接地故障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313440A (zh) * 2020-02-11 2020-06-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不平衡保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2660B (zh)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5005B (zh) 基于ems系统的110kv区域备自投动作处理方法
CN102709946A (zh) 一种微电网由并网向孤网无缝切换的方法
CN202652141U (zh) 给煤机变频器低电压穿越装置
CN104362660A (zh)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的双极运行方法
CN203504285U (zh) Ups综合电源
CN103532221B (zh) 一种自适应330kV变电站接线及运行方式的线路备自投实现方法
CN203301225U (zh) 基于燃气-蒸汽联合机组保安段联锁自投的控制装置
CN104079065A (zh) 移动发电系统采用同期并网方式接入电网作业法
CN104578131A (zh) 一种直流输电自动潮流反转控制方法
CN103066895A (zh) 矿用防爆软起动同步无缝切换技术
CN203933152U (zh) 电厂黑启动柴油机组控制系统
CN103414247B (zh) 多回直流输电系统的回控制权协调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07069715B (zh) 一种配电网合环开关合环控制方法
CN114977171A (zh) 一种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及装置
CN210111610U (zh) 一种三相配电线路自动调压装置
CN111585275B (zh) 一种智能解合环操作的控制方法
CN104362659A (zh)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运行方式下双极同步联跳方法
CN110445134B (zh) 一种柔性合环装置
CN207038382U (zh) 一种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的改进结构
CN108631352B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带线路并网的方法
CN206340885U (zh) 综合电源自动联切装置
CN104362611A (zh)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下的双极同步解闭锁方法
CN105846438B (zh) 分区电网潮流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4242332B (zh)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零功率起动方法
CN203734311U (zh) 低压智能开关型控制调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