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9501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9501B
CN104349501B CN201310344559.1A CN201310344559A CN104349501B CN 104349501 B CN104349501 B CN 104349501B CN 201310344559 A CN201310344559 A CN 201310344559A CN 104349501 B CN104349501 B CN 104349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dentifier
testing result
primary sources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45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9501A (zh
Inventor
丁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445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9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9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9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终端,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VPMN网是专为集团客户建立专用的集团虚拟网,它是将集团内部的手机统一编号,组成一个集团内部的虚拟专用网,网内用户之间均可以使用短号码互相呼叫,并享受网内成员本地通话,从而实现更为便捷、智能的移动语音沟通,不仅可以实施话费灵活优惠,节省不必要的通信开支,还能实现多项个性化的集团业务功能,通过集团内部自身的管理为企业内部通信带来更高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一个集团VPMN网内的每一个用户获得一个通过缩号或重新编号的短号,通过短号拨打电话或发送信息获得优惠。所以现有技术中智能直接手动拨短号或直接存储短号,以在拨号时,通信终端能直接基于短号拨通电话或发送短信。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通信终端基于手动输入的号码或存储的号码直接拨号或发送信息,而不能判断用户手动输入的号码或存储的号码是否为优选的号码方式,即比如是否存在集团网短号,进而当用户手动输入的号码或存储的号码为长号时,直接基于长号拨出电话或发送信息,需要享受集团优惠需要直接输入短号或直接存储短号,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拨号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方式不优的技术问题。
由于在现有技术为了拨号方便,在通信终端中直接存储短号,当通信终端更换不属于原集团网的SIM卡之后,存在不能基于原存储的短号直接拨号或发送信息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基于优选号码方式拨号或发送信息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基于优选号码拨号或发送信息的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
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是否失败,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二指令;
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优选地,所述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具体为:
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或
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所处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是否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具体为: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或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预设基站范围内时,基于所述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所述第二通信标识。
优选地,在所述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
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优选地,在所述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存储有第二通信标识时,基于所述预设号码前缀编辑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以生成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存储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优选地,在所述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用户的设置操作;
当检测到用户的设置操作时,响应所述设置操作,生成所述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
提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是否失败,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二指令;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具体为: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或
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所处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是否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提取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或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预设基站范围内时,基于所述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所述第二通信标识。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
生成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执行子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存储有第二通信标识时,基于所述预设号码前缀编辑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以生成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用户的设置操作;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用户的设置操作时,响应所述设置操作,生成所述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的技术手段,比如针对一完整手机号码“15825938778”执行拨号操作时,检测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短号“38778”并拨出短号“38778”向相应的通信终端发起通话请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拨号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方式不优的技术问题,能自动基于生成的短号拨号或发送信息,进而,实现了基于优选号码拨号或发送信息的技术效果,因此可以智能化短号拨号及短号发送信息。
进一步采用了在执行第一指令之后,检测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是否失败,获得第二检测结果;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二指令;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的技术手段,因此拨号方式或发送信息的方式更优,提高了拨号或发送信息成功的概率。
进一步,采用了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的技术手段,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是否可以针对与第一通信标识对应的短号拨号或发送信息,从而能减少误拨号及误发送信息。
2、由于采用了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存储有第二通信标识时,基于所述预设号码前缀编辑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以生成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存储所述第一通信标识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通信终端在更换SIM卡后可以避免基于原存储的短号拨号失败或发送信息失败。解除了通信终端的换卡限制,因此应用性更强。
3、由于采用了检测是否存在用户的设置操作;当检测到用户的设置操作时,响应所述设置操作,生成所述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的技术手段,则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可以灵活设置,进而,实现了可以适用于不同形式的集团网的技术效果,应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拨号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方式不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基于优选号码拨号或发送信息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拨号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方式不优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由于设置了对第一通信操作的原始号码进行检测的预设条件,比如检测该号码是否存在用户预设的一号码前缀,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就对原始号码编辑获得一个优选号码,以基于该优选号码(即短号)执行第一类数据通信。所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拨号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方式不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基于优选号码拨号或发送信息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通过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终端,该第一通信终端具体可以为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座机等等。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
S102: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
S103: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下面以该第一通信终端及第二通信终端均为手机为例,参考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假设用户A使用第一通信终端基于第二通信终端的号码向用户B的第二通信终端拨号时,比如选择存储的用户A的联系人信息拨号,或直接手动拨号时,第一通信终端执行步骤S101,即: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
具体的,第一通信标识可以为手机号码,小灵通号码,座机号码等。对应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可以为拨号操作,发送信息操作。具体来讲,比如用户A执行针对第一通信标识为“15825938778”的拨号操作时,第一通信终端检测到该拨号操作,并响应该拨号操作,检测该拨号操作针对的第一通信标识“15825938778”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两种实施方式:可以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其中,预设号码前缀可以用户自定义,比如第一通信终端属于号码区间为“58860000~588690000”的某企业集团网,则用户可以在第一通信终端中设置对应的预设号码前缀为“5886”;也可以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所处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是否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假设某学校在某一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则检测第一通信终端所在位置是否在该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具体采用何种实施方式检测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用户可以根据该集团网的设置方式自行选择。
在执行步骤S101,获得第一检测结果之后,接着执行步骤S102,即: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或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预设基站范围内时,基于所述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所述第二通信标识。
具体来讲,该预设规则可以为开发人员设置,也可以用户自定义。与集团网的短号设置规则相匹配,比如,该集团网的短号设置规则为手机号的后五位时,则该预设规则为从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第一通信标识的后五位生成第二通信标识。该集团网的短号设置规则为“6+手机号码后四位”时,则该预设规则为提取第一通信标识的后四位,并编辑生成第二通信标识“6XXXX”。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集团网的短号设置规则设置可以选择生成第二通信标识的预设规则。
在执行步骤S102生成第二通信标识之后,接着执行步骤S103,即: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具体来讲,第一数据通信可以为通话,也可以为发送信息。比如第一类数据通信为通话时,第一通信终端基于第二通信标识向第二电子设备执行通话请求,即拨出第二通信标识。又比如第一类数据通信为发送短消息时,在编辑短消息及输入第一通信标识并点击发送之后,第一通信终端基于第二通信标识向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接收请求,及向第二通信标识发送该短消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第一类数据通信能成功执行,在基于短号拨号或发送信息失败的情况下,本发明通过至少如下两种实施方式提高第一类数据通信执行成功的概率。
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或者在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所处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是否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二通信终端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具体来讲,比如某集团网号码区间为“58870000~58879000”,预设号码前缀为“5887”,一种情形为:当用户针对第一通信标识“58879115”执行拨号操作或发送短消息操作时,第一检测结果表明“58879115”包含预设号码前缀“5887”,但是“58879115”并不属于该集团网号,则可以设置第一预设白名单为号码段“58879111~58879999”的所有号码,另一种情形为:用户针对第一通信标识“58878552”执行拨号操作或发送短消息操作时,第一检测结果表明“58878552”包含预设号码前缀“5887”,但是“58878552”虽然属于该集团网号码区间,但是没有验证加入该集团网。所以“58878552”不属于该集团网内的号码。则可以设置“58878552”加入第一预设白名单。第三种情形:比如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二通信终端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但是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一通信标识没有验证加入同一校园VPMN网,为了克服至少上述三种情形导致的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在执行步骤S102之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直接基于第一通信标识拨号或发送短消息。
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执行步骤S103后,检测步骤S103中的第一类数据通信是否失败,获得第二检测结果;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二指令;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具体来讲,当检测到所述基于第二通信标识拨号失败或发送信息失败时,表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为错误的短号,则执行新的拨号指令,基于第一通信标识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一通话请求;或执行新的发送指令,基于第一通信标识向第二通信终端重发短消息或自动重新拨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当第一通信终端直接存储的短号,在换SIM卡之后,不能基于原存储的短号直接拨号或发送短消息,在所述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存储有第二通信标识时,基于所述预设号码前缀编辑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以生成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存储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具体来讲,当在第一通信终端中存储的为短号时,当换成普通SIM卡后,不能基于短号通信,则基于原存储的短号直接拨号或发送短消息会出错,所以在检测到更换SIM卡之后,基于预设号码前缀编辑存储的短号生成对应的长号并自动存储。比如,第一通信终端中存储了“王志明3842”,“梁艳3843”,预设号码前缀为“5887”则第一通信终端检测到更换SIM卡之后,基于预设号码前缀“5887”编辑存储的短号“王志明3842”,“梁艳3843”,生成长号“王志明58873842”,“梁艳58873843”并存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通过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终端,第一通信终端具体可以为座机,智能手机,功能手机等等。
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如下结构:
第一检测单元201,用于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
提取单元202,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
第一执行单元203,用于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是否失败,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二指令;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201,具体为: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或
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所处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是否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提取单元202,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或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预设基站范围内时,基于所述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所述第二通信标识。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
生成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执行子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存储有第二通信标识时,基于所述预设号码前缀编辑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以生成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用户的设置操作;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用户的设置操作时,响应所述设置操作,生成所述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装置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所采用的装置,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介绍的信息处理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装置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的技术手段,比如针对一完整手机号码“15825938778”执行拨号操作时,检测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短号“38778”并拨出短号“38778”向相应的通信终端发起通话请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拨号或发送信息的号码方式不优的技术问题,能自动基于生成的短号拨号或发送信息,进而,实现了基于优选号码拨号或发送信息的技术效果,因此可以智能化短号拨号及短号发送信息。
进一步采用了在执行第一指令之后,检测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是否失败,获得第二检测结果;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二指令;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的技术手段,因此拨号方式或发送信息的方式更优,提高了拨号或发送信息成功的概率。
进一步,采用了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所述第二指令;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的技术手段,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是否可以针对与第一通信标识对应的短号拨号或发送信息,从而能减少误拨号及误发送信息。
2、由于采用了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存储有第二通信标识时,基于所述预设号码前缀编辑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以生成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存储所述第一通信标识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通信终端在更换SIM卡后可以避免基于原存储的短号拨号失败或发送信息失败。解除了通信终端的换卡限制,因此应用性更强。
3、由于采用了检测是否存在用户的设置操作;当检测到用户的设置操作时,响应所述设置操作,生成所述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的技术手段,则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可以灵活设置,进而,实现了可以适用于不同形式的集团网的技术效果,应用性更强。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
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具体为:
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或
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所处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是否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是否失败,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二指令;
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具体为: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或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预设基站范围内时,基于所述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所述第二通信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
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第二指令;
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5.如权利要求1、3或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存储有第二通信标识时,基于所述预设号码前缀编辑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以生成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存储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6.如权利要求1、3或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用户的设置操作;
当检测到用户的设置操作时,响应所述设置操作,生成所述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有针对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通信操作时,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操作,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第一类数据通信;
提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基于一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第二通信标识;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第一类数据通信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具体为: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包含一预设号码前缀,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或
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所处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是否在一预设基站覆盖范围内,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是否失败,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对应的第二指令;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或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预设基站范围内时,基于所述预设规则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中提取生成所述第二通信标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包含所述预设号码前缀时,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是否在第一预设白名单内;
生成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标识在所述第一预设白名单内时,生成第二指令;
执行子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二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标识执行所述第一类数据通信。
11.如权利要求7、9或10中任一权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存储有第二通信标识时,基于所述预设号码前缀编辑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以生成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通信标识。
12.如权利要求7、9或10中任一权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用户的设置操作;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用户的设置操作时,响应所述设置操作,生成所述预设号码前缀,和/或所述预设规则。
CN201310344559.1A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349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4559.1A CN104349501B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4559.1A CN104349501B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501A CN104349501A (zh) 2015-02-11
CN104349501B true CN104349501B (zh) 2018-03-23

Family

ID=52504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4559.1A Active CN104349501B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950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0327B1 (en) * 1998-07-10 2003-01-21 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WVPN (Wireless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for CDMA
CN1708069A (zh) * 2004-06-08 2005-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短号码发起呼叫的方法
CN101902713A (zh) * 2010-07-26 2010-1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短号拨叫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909267A (zh) * 2009-06-04 2010-1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拨号方法、无线通信服务系统及其呼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0327B1 (en) * 1998-07-10 2003-01-21 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WVPN (Wireless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for CDMA
CN1708069A (zh) * 2004-06-08 2005-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短号码发起呼叫的方法
CN101909267A (zh) * 2009-06-04 2010-1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拨号方法、无线通信服务系统及其呼叫方法
CN101902713A (zh) * 2010-07-26 2010-1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短号拨叫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501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1968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contacts
CN104980998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024339A (zh) 一种确定参考信号映射的时域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58590A (zh) 数据排序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7396337A (zh) 网络图标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4173A (zh) 一种换肤方法及装置
CN106888495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6815518A (zh) 一种应用安装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613091A (zh) 一种建立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4468962B (zh) 一种呼叫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80557A (zh) 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095266A (zh) 一种控件展示方法及设备
CN106953987A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363325B (zh) 终端呼叫方法和系统
CN102413230B (zh) 终端和数据显示方法
CN105764136B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071758A (zh) 一种保存标准格式页面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679260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信息处理服务器
WO2013167015A2 (zh) 实现情景模式设置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34950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24252A (zh) 控制网络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60289A (zh) 一种进行通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18591B (zh) 移动通讯设备联系人及应用程序的双主页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686579A (zh) 一种运营商名称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320773A (zh) 终端信息同步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