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3872A -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33872A CN104333872A CN201410596651.1A CN201410596651A CN104333872A CN 104333872 A CN104333872 A CN 104333872A CN 201410596651 A CN201410596651 A CN 201410596651A CN 104333872 A CN104333872 A CN 1043338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state
- bfd
- init
- se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4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使设备再次建立会话时,通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直接完成设备间的会话建立,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功能包;检测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若是,则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并依据所述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本发明适用于设备之间的BFD会话建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应用中,两个不同的设备之间需要建立会话,以便于执行基于所建立的会话的网络业务。
如图1所示,由第二设备发起建立与第一设备之间的BFD会话的过程。第二设备构造BFD功能包1,BFD功能包1包括第二设备所配置的LD(LocalDiscriminator,本地标识符)、RD(Remote Discriminator,远端标识符)、DMTI(Desired Min Tx Interval,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Required MinRx Interval,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等BFD信息,并将所构造的BFD功能包1向第一设备发送;
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1,依次检查并修改第一设备的BFD信息,从而完成第一设备的初始化,并将第一设备的会话状态由Down更新为INIT,之后第一设备再依据初始化后的BFD信息构造的BFD功能包2向第二设备发送;
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2,依次检查并修改第二设备的BFD信息,从而完成第二设备的初始化,并将第二设备的会话状态由Down经过INIT更新为UP,之后第二设备再依据初始化后的BFD信息构造的BFD功能包3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3,之后将第一设备的会话状态由INIT更新为UP,完成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的BFD会话建立。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用户终端会频繁地启动或中止网络业务,因此为了配合网络业务的启动或中止,设备之间就需要频繁地建立或断开会话。而每一次建立会话的过程中,这就需要占用网络系统大量的带宽和时间进行通过设备之间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从而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增加网络系统的延时,降低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能够使设备再次建立会话时,通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直接完成设备间的会话建立,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功能包;
检测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若是,则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并依据所述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所述Init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会话信息数据库: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功能包;
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用于检测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若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则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并依据所述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所述Init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在触发建立会话时,从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检测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之后,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完成会话的建立,比如包括Init信息的UDP包,或者包括Init信息的IP包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在接收端的状态机初次接收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BFD功能包后,将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之后每次接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新的BFD功能包,就检测新的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若存在则说明之前两个状态机之间通过相同的BFD功能包建立过会话,则二者可以直接通过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会话,避免通过设备之间多次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完成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因此,避免了占用大量网络系统的带宽,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也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信息交互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应用场景的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信息交互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b、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可以运行于更多设备上,并且可以由其中任意一个设备执行,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以第二设备为执行主体加以说明,其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是需要建立会话的两个设备。
如图2所示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信息交互图中,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再次建立会话时所需传输的BFD功能包通过第二设备发送给会话信息数据库,由会话信息数据库检测到该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将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完成会话建立所需的历史数据,至少包括初次建立会话时的peer IP、LD(Local Discriminator,本地标识符)、RD(Remote Discriminator,远端标识符)、DMTI(Desired Min TxInterval,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Required Min Rx Interval,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等BFD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从而使第二设备根据历史数据生成Init信息,并按照传统方式将Init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可以是UDP包,或者IP包,之后再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从而完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初次建立会话时,所传输的BFD功能包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用于会话信息数据库检测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至少包括:对端设备的IP、RD和LD。
相对于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再次建立会话的方式,图2中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会话信息数据库,与图1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进行了3次交互,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第一设备在接收到BFD功能包1之后会根据BFD功能包1修改自身配置,并根据修改后的配置生成BFD功能包2并发给第二设备,即在建立会话的协商过程中需生成新的功能包发送给对端设备,来进行协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协商过程中两端的设备需要交互3次以上的功能包。本发明中则是直接根据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历史数据将两端设备之间迁移至建立会话所需的最终的状态,避免了协商过程中多次生成新的功能包并发送,也减少了设备状态迁移的次数。
其中,对端设备在如图2所示的场景中对端设备为第一设备。
比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第二设备发起建立与第一设备之间的BFD会话的过程:
由第二设备发起建立与第一设备之间的BFD会话的过程。第二设备构造BFD功能包1,BFD功能包1包括第二设备所配置的LD、RD、DMTI、RMRI等BFD信息,并将所构造的BFD功能包1向第一设备发送;
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1,依次检查并修改第一设备的BFD信息,从而完成第一设备的初始化,并将第一设备的会话状态由Down更新为INIT,之后第一设备再依据初始化后的BFD信息构造的BFD功能包2向第二设备发送;
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2,依次检查并修改第二设备的BFD信息,从而完成第二设备的初始化,并将第二设备的会话状态由Down经过INIT更新为UP,之后第二设备再依据初始化后的BFD信息构造的BFD功能包3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3,之后将第一设备的会话状态由INIT更新为UP,完成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的BFD会话建立。
且成功建立会话后,将BFD功能包的BFD信息储存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以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再次建立会话。
其中,所述历史数据是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双方最终协商得到的BFD信息,可以包括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包含的表项,如表一所示,至少包括:对端IP地址、本地标识符(LD)、远端标识符(RD)、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DMTI)、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老化时间(AGE TIME)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若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发送BFD功能包1,所述第三设备中的会话信息数据库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1,之后将BFD功能包1中的BFD信息,包括对端设备的IP、RD、DMTI、RMRI信息,作为表项存储到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BFD功能包1,将会话状态由DOWN更新为INIT,并按需要调整自身BFD功能包的时间参数,向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发送BFD功能包2,所述第三设备中的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2,之后将BFD功能包2中的BFD信息,包括对端设备的IP、RD、DMTI、RMRI信息,作为表项更新到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BFD功能包2,将会话状态由DOWN通过INIT更新为UP,并按需要调整自身BFD功能包时间参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发送BFD功能包3;所述第三设备中的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3,之后将BFD功能包3中的BFD信息,包括对端设备的IP、RD、DMTI、RMRI信息,作为表项更新到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BFD功能包3,将会话状态由INIT更新UP,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初次会话建立。
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包含的表项 |
对端IP地址 |
本地标识符 |
远端标识符 |
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 |
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 |
老化时间 |
表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如图2a所示,包括:
101、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功能包。
其中,所述BFD功能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会话。
例如:BFD功能包是用于触发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会话的条件。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需要建立会话时,首先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BFD功能包,在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之后,触发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会话。
102、具有会话信息数据库的设备检测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例如:在触发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会话后,如图2所示,第三设备具有会话信息数据库,则由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BFD功能包,在第三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在第三设备的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检测是否存在与用来触发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会话的BFD功能包对应的BFD信息;
103、若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则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其中,所述Init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检测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若存在,则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再次建立回话,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若不存在,则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回话。
104、依据所述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
例如:在执行102之后,若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则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并依据该数据包中包含的Init信息,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
105、若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未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则按照传统方式完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建立。
例如:在执行102之后,若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未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则按照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传统方式完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建立。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避免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多次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完成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因此,若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存在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的对应BFD信息,则直接按照对应BFD信息进行会话建立,省去了BFD功能包的BFD信息交互协商的时间,提高了会话建立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未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除了可以执行为如图2a所示105,具体的还可以实现为如图3所示201-202。即通过现有手段进行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初次会话建立并将初次会话建立时双方传输的BFD功能包的相关信息备份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以便于后续再次建立会话时执行101-104来实现快速建立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在触发建立会话时,从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检测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之后,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完成会话的建立,比如包括Init信息的UDP包,或者包括Init信息的IP包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在接收端的状态机初次接收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BFD功能包后,将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之后每次接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新的BFD功能包,就检测新的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若存在则说明之前两个状态机之间通过相同的BFD功能包建立过会话,则二者可以直接通过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会话,避免通过设备之间多次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完成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因此,避免了占用大量网络系统的带宽,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也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如图2a所示的105还可以具体实现为如图3所示的201-202:
201、在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所述具有会话信息数据库的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传输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
例如:至少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初次触发建立会话时、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初次建立会话过程中和在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完成初次建立会话后,具有会话信息数据库的设备获取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传输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
202、所述具有会话信息数据库的设备将所获取的所述BFD信息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例如:至少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初次触发建立会话时、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初次建立会话过程中和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完成初次建立会话后,具有会话信息数据库的设备获取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传输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并将该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可以存在于第一设备中、第二设备中,或者第三设备中等;会话信息数据库中BFD信息可以包括:本地标识符(LD)、远端标识符(RD)、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DMTI)和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等BFD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在触发建立会话时,从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检测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之后,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完成会话的建立,比如包括Init信息的UDP包,或者包括Init信息的IP包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在接收端的状态机初次接收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BFD功能包后,将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之后每次接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新的BFD功能包,就检测新的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若存在则说明之前两个状态机之间通过相同的BFD功能包建立过会话,则二者可以直接通过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会话,避免通过设备之间多次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完成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因此,避免了占用大量网络系统的带宽,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也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现有技术中,动态状态机通过开启BFD的两端设备进行BFD信息交互,从而实现BFD会话的建立;静态状态机通过手工配置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取消了BFD信息交互的过程。在网络部署中,由于动态状态机和静态状态机这两种方案机制上的差异,使用于建立会话的BFD功能包的配置方式不同,难以实现BFD会话的建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状态机状态迁移的方式,根据状态迁移机制,实现状态机状态的迁移,从而建立动态状态机和静态状态机之间的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设备为动态状态机时,收到所述第二设备为动态状态机时发送的BFD功能包之后,进行状态迁移的方式按原始状态机进行状态迁移即可。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动态状态机和静态状态机。所述静态状态机和所述动态状态机至少包括DOWN、UP、INIT和ADMINDOWN这四种状态。
并列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设备为静态状态机时,收到所述第二设备为动态状态机时发送的BFD功能包之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的方式如图3a中3a01-3a12所示:
3a01、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
3a02、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INIT。
3a03、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
3a04、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ADMIN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3a05、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且所述第一设备保持为静态状态机,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3a06、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且所述第一设备修改为动态状态机,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动态状态机的DOWN。
3a07、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3a08、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3a09、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3a10、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3a11、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ADMIN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3a12、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在触发建立会话时,从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检测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之后,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完成会话的建立,比如包括Init信息的UDP包,或者包括Init信息的IP包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在接收端的状态机初次接收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BFD功能包后,将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之后每次接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新的BFD功能包,就检测新的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若存在则说明之前两个状态机之间通过相同的BFD功能包建立过会话,则二者可以直接通过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会话,避免通过设备之间多次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完成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因此,避免了占用大量网络系统的带宽,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也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并列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设备为动态状态机时,收到所述第二设备为静态状态机时发送的BFD功能包之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的方式如图3b中3b01-3b09所示:
3b01、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
3b02、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INIT,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设定为与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相同。
3b03、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
3b04、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3b05、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设定为与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相同。
3b06、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
3b07、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3b08、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3b09、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且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或INIT,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在触发建立会话时,从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检测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之后,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完成会话的建立,比如包括Init信息的UDP包,或者包括Init信息的IP包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在接收端的状态机初次接收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BFD功能包后,将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之后每次接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新的BFD功能包,就检测新的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若存在则说明之前两个状态机之间通过相同的BFD功能包建立过会话,则二者可以直接通过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会话,避免通过设备之间多次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完成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因此,避免了占用大量网络系统的带宽,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也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至少包括:本地标识符(LD)、远端标识符(RD)、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DMTI)和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等BFD信息。
例如:由第二设备发起建立与第一设备之间的BFD会话,在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BFD信息交互过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BFD功能包进行多次对本地标识符(LD)、远端标识符(RD)、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DMTI)和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等BFD信息的修改,之后完成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初次会话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在触发建立会话时,从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检测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之后,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完成会话的建立,比如包括Init信息的UDP包,或者包括Init信息的IP包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在接收端的状态机初次接收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BFD功能包后,将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之后每次接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新的BFD功能包,就检测新的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若存在则说明之前两个状态机之间通过相同的BFD功能包建立过会话,则二者可以直接通过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会话,避免通过设备之间多次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完成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因此,避免了占用大量网络系统的带宽,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也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40,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40至少包括第一设备41、第二设备42和会话信息数据库43:
所述第二设备42,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41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功能包。
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43,用于检测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43中。
所述第二设备42,还用于若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43中,则向所述第一设备41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并依据所述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所述第一设备41与所述第二设备42之间的会话,所述Init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42与所述第一设备41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
如图4a所示的系统40,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43,包括:
获取模块431,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42与所述第一设备41初次建立会话时,所述具有会话信息数据库43的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42与所述第一设备41之间传输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
存储模块432,用于所述具有会话信息数据库43的设备将所获取的所述BFD信息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43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备41为静态状态机和所述第二设备42为动态状态机,所述静态状态机和所述动态状态机至少包括DOWN、UP、INIT和ADMIN DOWN这四种状态,如图4b所示:
所述第一设备41至少包括第一状态迁移模块411。
所述第一状态迁移模块411,用于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UP,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ADMIN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ADMIN DOWN,且所述第一设备41保持为静态状态机,则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ADMIN DOWN,且所述第一设备41修改为动态状态机,则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动态状态机的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INIT,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且所述第一设备41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UP,且所述第一设备41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ADMINDOWN,则所述第一设41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UP,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UP。
并列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41为动态状态机和所述第二设备42为静态状态机,所述静态状态机和所述动态状态机至少包括DOWN、UP、INIT和ADMINDOWN这四种状态,如图4c所示:
所述第一设备41至少包括第二状态迁移模块412。
所述第二状态迁移模块412,用于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UP,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41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INIT,并将所述第一设备41的收发时间间隔设定为与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相同;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INIT,获取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41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UP,并将所述第一设备41的收发时间间隔设定为与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相同;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UP,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INIT,且所述第一设备41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ADMIN DOWN,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41收到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为DOWN,且所述第二设备42的状态为DOWN或INIT,获取所述第二设备42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41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41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系统40中,所述第二设备42与所述第一设备41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至少包括:本地标识符(LD)、远端标识符(RD)、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DMTI)和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在触发建立会话时,从会话信息数据库中检测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之后,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完成会话的建立,比如包括Init信息的UDP包,或者包括Init信息的IP包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在接收端的状态机初次接收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BFD功能包后,将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之后每次接到发送端的状态机发送的新的BFD功能包,就检测新的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若存在则说明之前两个状态机之间通过相同的BFD功能包建立过会话,则二者可以直接通过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会话,避免通过设备之间多次重新接收和发送BFD功能包进行BFD信息交互协商,并在完成多次交互协商后建立会话的过程。因此,避免了占用大量网络系统的带宽,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用于建立会话的信息、报文的交互时间,减少了网络系统的延时,从而也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功能包;
检测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存储在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若是,则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并依据所述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所述Init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传输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
将所获取的所述BFD信息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静态状态机和所述第二设备为动态状态机,所述静态状态机和所述动态状态机至少包括DOWN、UP、INIT和ADMIN DOWN这四种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且所述第一设备保持为静态状态机,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且所述第一设备修改为动态状态机,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动态状态机的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ADMIN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动态状态机和所述第二设备为静态状态机,所述静态状态机和所述动态状态机至少包括DOWN、UP、INIT和ADMIN DOWN这四种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INIT,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设定为与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相同;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设定为与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相同;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且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或INIT,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至少包括:本地标识符(LD)、远端标识符(RD)、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DMTI)和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
6.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会话信息数据库: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功能包;
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用于检测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是否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若所述BFD功能包的BFD信息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并依据所述包括Init信息的数据包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会话,所述Init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传输的BFD功能包中的BFD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获取的所述BFD信息存储在所述会话信息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静态状态机和所述第二设备为动态状态机,所述静态状态机和所述动态状态机至少包括DOWN、UP、INIT和ADMIN DOWN这四种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状态迁移模块;
所述第一状态迁移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且所述第一设备保持为静态状态机,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且所述第一设备修改为动态状态机,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动态状态机的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ADMIN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动态状态机和所述第二设备为静态状态机,所述静态状态机和所述动态状态机至少包括DOWN、UP、INIT和ADMIN DOWN这四种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至少包括第二状态迁移模块;
所述第二状态迁移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INIT,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设定为与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相同;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UP,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设定为与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相同;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INIT或UP,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UP;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INIT,且所述第一设备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ADMIN DOWN,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则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DOWN;
或若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为DOWN,且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为DOWN或INIT,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BFD功能包中记载的收发时间间隔,若所述收发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收发时间间隔范围内,则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迁移为ADMIN DOWN。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初次建立会话时的BFD信息至少包括:本地标识符(LD)、远端标识符(RD)、发送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DMTI)和接收BFD功能包的最小间隔(RMRI)。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96651.1A CN104333872B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96651.1A CN104333872B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33872A true CN104333872A (zh) | 2015-02-04 |
CN104333872B CN104333872B (zh) | 2018-06-01 |
Family
ID=5240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96651.1A Active CN104333872B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33872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15376A1 (zh) * | 2016-06-16 | 2017-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段伪线检测方法和网元 |
CN109462557A (zh) * | 2018-10-15 | 2019-03-12 |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主备主控板上bfd会话的备份方法 |
CN111654407A (zh) * | 2020-04-14 | 2020-09-11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双向转发检测方法 |
EP4191960A4 (en) * | 2020-07-30 | 2023-12-27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TUNNEL BFD SESSION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3457A (zh) * | 2005-08-10 | 2007-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双向转发链路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 |
CN101252584A (zh) * | 2008-04-09 | 2008-08-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双向转发检测协议会话的认证方法、系统和设备 |
US20090010153A1 (en) * | 2007-07-03 | 2009-01-0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Fast remote failure notification |
CN101778429A (zh) * | 2009-12-29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加速可视电话协商的方法及其可视电话 |
CN101800682A (zh) * | 2010-03-29 | 2010-08-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2364906A (zh) * | 2011-10-10 | 2012-0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复位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32318A (zh) * | 2011-08-10 | 2013-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会话的验证方法及节点 |
CN103795632A (zh) * | 2012-10-31 | 2014-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
2014
- 2014-10-29 CN CN201410596651.1A patent/CN1043338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3457A (zh) * | 2005-08-10 | 2007-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双向转发链路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 |
US20090010153A1 (en) * | 2007-07-03 | 2009-01-0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Fast remote failure notification |
CN101252584A (zh) * | 2008-04-09 | 2008-08-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双向转发检测协议会话的认证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1778429A (zh) * | 2009-12-29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加速可视电话协商的方法及其可视电话 |
CN101800682A (zh) * | 2010-03-29 | 2010-08-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2932318A (zh) * | 2011-08-10 | 2013-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会话的验证方法及节点 |
CN102364906A (zh) * | 2011-10-10 | 2012-0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复位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3795632A (zh) * | 2012-10-31 | 2014-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15376A1 (zh) * | 2016-06-16 | 2017-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段伪线检测方法和网元 |
CN107517116A (zh) * | 2016-06-16 | 2017-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段伪线检测方法和网元 |
CN107517116B (zh) * | 2016-06-16 | 2022-07-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段伪线检测方法和网元 |
CN109462557A (zh) * | 2018-10-15 | 2019-03-12 |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主备主控板上bfd会话的备份方法 |
CN111654407A (zh) * | 2020-04-14 | 2020-09-11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双向转发检测方法 |
CN111654407B (zh) * | 2020-04-14 | 2022-05-27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双向转发检测方法 |
EP4191960A4 (en) * | 2020-07-30 | 2023-12-27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TUNNEL BFD SESS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33872B (zh) | 2018-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30311694A1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irect pairing in a wireless docking system | |
CN107925629B (zh) | 一种IPv6网络中数据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4936266A (zh)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 |
CN105682182B (zh) | 一种设备发现与设备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4125145B (zh) |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
US1059484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network bilateral accelerated transmission | |
CN104333872B (zh) |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
US10200108B2 (en) | Wireless docking system for audio-video relay | |
CN104734952B (zh) | 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7465613A (zh) | 链路聚合接口通信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5591817A (zh) | 一种协商模式处理方法及智能网络设备 | |
CN103765819B (zh) | 一种数据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服务器 | |
CN104780229A (zh) | 通过云终端设置云服务器ip地址的方法、系统和云系统 | |
CN104683130A (zh) |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设备 | |
US8924520B2 (en) | Method, remote access server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quality of service parameter | |
CN105072148A (zh) | 与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184565A (zh) | 一种处理重传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5096734A1 (zh) | 一种业务数据的下行传输方法及分组数据网关 | |
CN105519049B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895130A (zh) | 调节播放设备音量的方法、装置及控制终端 | |
CN111654390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17219667A1 (zh) | Mss的修改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210164B (zh) | 一种ip地址冲突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995115B (zh) | 无主从关系的自动组网方法 | |
CN103533100B (zh) | 报文传输方法和节点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