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3563A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3563A
CN104333563A CN201310308939.XA CN201310308939A CN104333563A CN 104333563 A CN104333563 A CN 104333563A CN 201310308939 A CN201310308939 A CN 201310308939A CN 104333563 A CN104333563 A CN 104333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information
moment
us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89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3563B (zh
Inventor
姚娟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089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33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33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3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3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3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3Data redirection of data network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T1时刻为用户登录或者启动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在T2时刻,确定T1时刻到T2时刻之间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T2时刻为用户注销或者退出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将第一信息和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删除第一增量数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人在同一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存在隐私保护较弱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多用户使用同一电子设备时,用户隐私信息能得到保护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网络及各种功能各异的电子产品越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前,一个用户通常会有多个电子设备或多个移动电子设备,同样为了办公、交流的便利,也常常会有不同的用户在同一个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的情况。 
目前,为了实现多个用户能在同一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往往采用在同一电子设备设置多个账户,每个账户的数据信息对应分账户存储在电子设备上。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每个用户的账户信息均存储在同一台电子设备上,易出现数据混乱或数据被盗的问题,导致用户的隐私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多人在同一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存在隐私保护较弱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人在同一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存在隐私保护较弱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多用户使用同一电子设备时,用户隐私信息能得到保护的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 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一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所述T1时刻为所述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所述T2时刻为所述用户注销或者退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为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体征信息或账号密码信息。 
可选的,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具体为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增加的文件、应用程序、进程记录或通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对应的存储空间; 
将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中。 
可选的,在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数据的第一请求信 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含用于表征所述需获取数据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特征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将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所述T1时刻为所述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所述T2时刻为所述用户注销或者退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体征信息或账号密码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增加的文件、应用程序、进程记录或通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对应的存储空间;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中。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数据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含用于表征所述需获取数据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特征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在用户注销或退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系统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产生的该用户的第一增量数据和表征该用户身份第一信息一起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基于第一信息,将所获得的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对应空间。之后,删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该用户的第一增量数据,使其他用户不能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获取到第一增量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人在同一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存在隐私保护较弱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多用户使用同一电子设备时,用户隐私信息能得到保护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使用体征信息来作为第一信息,因为其具有唯一及不易复制的特点,增加了存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增量数据的安全性,能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在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系统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 据,能实现将该用户以前上传到第二电子设备里的第一历史数据同步下载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电子设备的模块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电子设备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人在同一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存在隐私保护较弱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多用户使用同一电子设备时,用户隐私信息能得到保护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隐私保护较弱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一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所述T1时刻为所述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所述T2时刻为所述用户注销或者退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用户注销或退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系统 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产生的该用户的第一增量数据和表征该用户身份第一信息一起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基于第一信息,将所获得的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对应空间。之后,删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该用户的第一增量数据,使其他用户不能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获取到第一增量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人在同一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存在隐私保护较弱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多用户使用同一电子设备时,用户隐私信息能得到保护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为普通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信息处理的方法的主要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所述T1时刻为所述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步骤S102,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所述T2时刻为所述用户注销或者退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步骤S103,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步骤S104,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下面将结合图1,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云端服务器为例,对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按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在步骤S101中,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所述T1时刻为所述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为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体征信息或账号密码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体征信息可以为指纹、虹膜、人脸、掌纹或声音中的任意一种。 
使用指纹、虹膜、人脸、掌纹或声音中的任意一种来作为第一体征信息,因为其具有唯一及不易复制的特点,增加了登录与同步操作的安全性,能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对于如何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下面以所述第一信息为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为例,从人机交互的角度来进行说明: 
当用户a打开所述智能手机,并在T1时刻登录所述智能手机上的第一操作系统时,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一采集提示,以指导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指纹识别器或摄像头来输入指纹。用户a按照采集提示信息,将其右手食指放到指定位置,以使得所述智能手机获取到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 
在通过步骤S101获得第一信息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入步骤S102,即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所述T2时刻为所述用户注销或者退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具体为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增加的文件、应用程序、进程记录或通讯数据中的一 种或多种的组合。 
下面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来说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数据: 
A、文件类包括:用户下载、拷贝或共享获得的各种格式的文档;用户下载、拷贝、共享、或使用智能手机拍摄获得的各种格式的图片或录像;用户下载、拷贝或共享获得的通讯录等; 
B、应用程序类包括:用户下载、拷贝或共享获得的各种应用程序包;用户安装的应用程序文件及配置等; 
C、进程记录类包括:用户浏览网页的网页进程及历史记录,比如:用户在网页上看视频所观看到的视频进度;用户在该智能手机上打开的所有网页的网址;用户使用某应用软件的进程记录,比如用户使用电子书软件看书的页码记录;用户在该手机上使用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 
D、通讯数据类包括:用户使用该智能手机进行通话的通话记录;用户使用该智能手机收发短信的短信记录。 
在通过步骤S102确定出第一增量数据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入步骤S103,即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在通过步骤S103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入步骤S104,即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对于如何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下面以用户a退出智能手机为例,从人机交互的角度来进行说明: 
用户a通过按键或者触屏等操作,使智能手机接收到一退出当前操作系统的退出触发信号; 
基于所述退出触发信号,智能手机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在所述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上显示一提示窗口,提示窗口中显示:“是否删除用户信息?”,用户a通过按键、触屏或摇动手机等 操作发出一删除触发信号,基于所述删除触发信号,智能手机生成一删除指令,基于所述删除指令,智能手机会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如果用户a不需要删除第一增量数据,可以同样通过按键、触屏或摇动手机等操作发出一拒绝删除信号,智能手机基于所述拒绝删除信号将保留所述第一当增量数据在用户a的账号下,并直接退出所述智能手机的所述操作系统,使得用户a下次使用同一智能手机时,即使不与服务器同步,也可以使用用户a的账号登录到所述操作系统,获取上一次获得的第一增量数据。而其他用户因不能使用用户a的账号登录到所述操作系统,故不能获得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下面提供的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仅能够将所述第一增量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进行保存,还能够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上存储的数据以进行使用或编辑。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为普通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在完成步骤S101,即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历史数据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发送第一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 存储的所有数据;二是发送第一信息及用于指定需获取数据的种类的类型限定指令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与所述类型限定指令对应的数据;下面以用户a使用指纹信息登陆智能手机为例,来说明上述两种实现方式: 
A、不指定同步接收的数据类型的情况。在用户a使用指纹信息登录了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后,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一提示窗口,提示窗口中显示:“是否同步下载数据?”,用户通过按键、触屏或摇动手机等操作使智能手机接收到一同步触发信号,基于所述同步触发信号,智能手机将用户a的指纹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上与用户a指纹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所有数据。 
B、指定同步接收的数据类型的情况。在用户a使用指纹信息登录了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后,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一提示窗口,提示窗口中显示:“全部同步”、“同步通讯录”、“同步短信息”、“同步图片”、“拒绝同步”等选项,当用户a只需要同步通讯录时,用户a通过按键或触屏等操作选择“同步通讯录”选项,使智能手机接收到一用于同步通讯录的触发信号,基于所述同步通讯录的触发信号,智能手机将用户a的指纹和同步通讯录的类型限定指令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上与用户a指纹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通讯录类目下的数据。 
具体来讲,在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系统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能实现将该用户以前上传到第二电子设备里的历史数据同步下载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技术效果。并通过显示一提示窗口,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是否获取以往同步存储的信息及获取的同步信息的类型,即给用户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下面提供的实施例三,从第二电子设备的角度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三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为普通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信息处理的方法的主要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202,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对应的存储空间; 
步骤S203,将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数据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含用于表征所述需获取数据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特征信息; 
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 
将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下面以第二电子设备为云端服务器,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第一信息为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为例,来说明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实现原理: 
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着多个不同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空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每一个指纹信息都对应一个设定大小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每一个指纹信息对应的用户通过不同电子设备传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上的数据。 
在用户a需要通过智能手机获取到其以前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的数据时, 所述云端服务器会接收到用户a通过所述智能手机发送的用于获取数据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含了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在预先存储的多个不同的指纹信息中搜索到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并确定与所述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 
所述云端服务器将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发送至所述智能手机,以使得用户a通过智能手机获取到其以前存储的数据。 
在用户a需要退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时,所述云端服务器会接收到第一增量数据和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在预先存储的多个不同的指纹信息中搜索到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并确定与所述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 
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用户a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中。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是与实施例一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对应的电子设备,在实施例四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为普通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电子设备的模块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所述T1时刻为所述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第一处理模块302,用于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 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所述T2时刻为所述用户注销或者退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第一发送模块303,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删除模块304,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301还用于,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体征信息或账号密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305,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306,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302还用于,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增加的文件、应用程序、进程记录或通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实施例一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两个方面,在前面已经对方法的实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及实施过程,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是与实施例三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对应的电子设备,在实施例五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为普通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电子设备的模块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4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对应的存储空间; 
存储模块403,用于将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404,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数据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含用于表征所述需获取数据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特征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405,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 
第三发送模块406,用于将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实施例三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两个方面,在前面已经对方法的实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及实施过程,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在用户注销或退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系统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产生的该用户的第一增量数据和表征该用户身份第一信息一起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基于第一信息,将所获得的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对应空间。之后,删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该用户的第一增量数据,使其他用户不能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获取到第一增量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人在同一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存在隐私保护较弱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多用户使用同一电子设备时,用户隐 私信息能得到保护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使用体征信息来作为第一信息,因为其具有唯一及不易复制的特点,增加了存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增量数据的安全性,能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在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系统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能实现将该用户以前上传到第二电子设备里的第一历史数据同步下载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安装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安装器、CD-ROM、光学安装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安装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安装器中,使得安装在该计算机可读安装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 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所述T1时刻为所述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所述T2时刻为所述用户注销或者退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体征信息或账号密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数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具体为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增加的文件、应用程序、进程记录或通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对应的存储空间;
将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数据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含用于表征所述需获取数据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特征信息;
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
将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7.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所述T1时刻为所述用户登录或者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增量数据,所述T2时刻为所述用户注销或者退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时刻;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增量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T1时刻,获取能够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体征信息或账号密码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T2时刻,确定所述T1时刻到所述T2时刻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增加的文件、应用程序、进程记录或通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1.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对应的存储空间;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数据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含用于表征所述需获取数据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特征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对应的存储空间里存储的第一历史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CN201310308939.XA 2013-07-22 2013-07-22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333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8939.XA CN104333563B (zh) 2013-07-22 2013-07-22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8939.XA CN104333563B (zh) 2013-07-22 2013-07-22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3563A true CN104333563A (zh) 2015-02-04
CN104333563B CN104333563B (zh) 2017-12-26

Family

ID=52408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8939.XA Active CN104333563B (zh) 2013-07-22 2013-07-22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3356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203A (zh) * 2015-08-27 2015-12-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713435A (zh) * 2016-12-14 2017-05-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953790A (zh) * 2016-01-07 2017-07-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多人信息交流方法和装置
CN106980519A (zh) * 2017-03-29 2017-07-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40344A (zh) * 2017-09-26 2019-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以及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49214A1 (en) * 2005-10-25 2007-05-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aining and protecting sensitive user-related information
CN102419753A (zh) * 2010-09-28 2012-04-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02497633A (zh) * 2011-12-14 2012-06-13 华中科技大学 手机内隐私信息保护方法
CN102546242A (zh) * 2011-12-23 2012-07-04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67522A (zh) * 2013-01-10 2013-04-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49214A1 (en) * 2005-10-25 2007-05-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aining and protecting sensitive user-related information
CN102419753A (zh) * 2010-09-28 2012-04-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02497633A (zh) * 2011-12-14 2012-06-13 华中科技大学 手机内隐私信息保护方法
CN102546242A (zh) * 2011-12-23 2012-07-04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67522A (zh) * 2013-01-10 2013-04-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素伟: ""增量数据集下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203A (zh) * 2015-08-27 2015-12-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953790A (zh) * 2016-01-07 2017-07-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多人信息交流方法和装置
CN106953790B (zh) * 2016-01-07 2020-12-15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多人信息交流方法和装置
CN106713435A (zh) * 2016-12-14 2017-05-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980519A (zh) * 2017-03-29 2017-07-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40344A (zh) * 2017-09-26 2019-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以及终端
US11147038B2 (en) 2017-09-26 2021-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tificatio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3563B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5089B2 (en) Application and picture display verific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834449A (zh) 移动终端的图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33563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237047A (zh) 一种远程受控、控制方法
CN111708557B (zh) 更新配置文件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218564A (zh)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3116717B (zh) 一种用户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4796795A (zh) 一种视频内容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11352597A (zh) 多屏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76908B (zh) 数据清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596152A (zh) 一种短信延时发送系统及方法
CN104349320A (zh) 一种共享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US9087093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electronic bookmarks and device thereof
CN112468409A (zh)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20794A (zh) 登录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44107A (zh) 一种实现账号备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11718B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应用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870544A (zh) 虚拟操作文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EP4398558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095666B1 (ko) 정보 입력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CN106357522B (zh) 一种数据的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15277670A (zh) 目标应用的网络连接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78641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327845B2 (en) Imag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erver
CN108959955B (zh) 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