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3546A - 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3546A
CN104333546A CN201410578698.5A CN201410578698A CN104333546A CN 104333546 A CN104333546 A CN 104333546A CN 201410578698 A CN201410578698 A CN 201410578698A CN 104333546 A CN104333546 A CN 104333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di
processing unit
proprietary protocol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86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钢
沈传宝
林晓东
李岩
白兴伟
侯晓雄
孙敏刚
毕国奇
王鸣皓
石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ETSE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entral TV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ET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ETS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ET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786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335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33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3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以太网格式数据并解析;将所述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加密;将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发送至目标网络;接收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解密;将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数据并在所述目标网络内传输。该隔离方法有效地防止了通用协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使数据自由、方便、受控地传送,同时还提高了传输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广电行业等领域,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制作网(内网)与互联网、办公网(外网)之间进行物理隔绝,制作网和外网之间不能相互访问,这给内外网之间的文件交换带来许多不变。
目前常用的内外网文件交换方式有两种:其一,采用两套以上的杀毒软件(如卡巴斯基和瑞星等杀毒软件)先对U盘进行杀毒,再将杀过毒的U盘与制作网内的固定机器对接,然后将数据拷入制作网络。其二,通过USB摆渡的方式将外网的数据拷入制作网内。USB摆渡方式是在制作网的内部和外部各设有一专门用于文件传送的电脑,两台电脑通过USB接口和专用USB对联线相连,并且均装有文件同步软件,以及采用USB传输协议。这两种文件交换方式的实现原理基本相同,均是借助USB端口来隔离网络协议,以防止网络攻击。然而,一方面,这些做法虽然隔离了网络协议的攻击,但USB传输协议并不是私有协议,而是公开的通用协议;另一方面,杀毒软件具有滞后性,针对USB传输协议开发的恶意文件总能通过USB端口传入到制作网中。这两方面的缺陷给制作网络的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基于以上考虑,急需一种高效、安全的文件传送机制,既实现文件内外网自由、方便、受控的传送功能,又能全方面保障制作网络与外网文件传输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其不仅能够实现数据在内外网自由、方便、受控的传送功能,而且能够全面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以太网格式数据并解析;
将所述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加密;
将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发送至目标网络;
接收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解密;
将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数据并在所述目标网络内传输。
其中,在将所述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后,先检测数据是否符合私有协议,再进行加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用于确保内网和外网之间文件传输的安全性,包括:
外部处理单元,设于所述外网,用于将数据在以太网格式和SDI私有协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以及对所述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
内部处理单元,设于所述内网,用于将数据在以太网格式和SDI私有协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以及对所述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
SDI传输单元,用于实现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内部处理单元之间数据的传输。
其中,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分别包括网口、刀片式服务器、PCIE接口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其中,
所述网口用于所述刀片式服务器与所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刀片服务器用于将以太网格式的数据解析出来并封装成SDI私有协议格式以及将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
所述PCIE接口用于按照SDI私有协议传输所述数据;
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检测数据是否符合SDI私有协议,以及对数据加密或解密。
其中,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内部处理单元分别包括访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
其中,所述SDI传输单元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外网和所述内网的至少一对SDI接口,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内部处理单元借助所述成对SDI接口进行数据的传输。
其中,所述网口包括管理网口和数据通路网口,所述管理网口用于控制整个系统,所述数据通路网口用于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内部处理单元还分别包括:
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内存,用于缓存数据;
时钟电路,用于提供时钟;
FLASH,用于存储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程序;
可编程接口,用于外扩网口和/或SDI接口,或对接子板;
均衡器,用于提高信号质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先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加密,然后传输至目标网络,进入目标网络后先解密并转换成以太网格式数据,然后在目标网络内传输,即两个网络之间通过SDI私有协议进行隔离传输,从而实现外网应用只能访问到外部处理单元,内网应用只能访问到内部处理单元,对应用裸数据(通过数据剥离对应用数据深层次的剥离,直至层层剥离至最终的裸数据)在内部处理单元、外部处理单元之间通过SDI私有协议进行隔离传递,有效地防止了通用协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使数据自由、方便、受控地传送,同时还提高了传输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借助外部处理单元/内部处理单元先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加密,然后通过SDI传输单元将数据传输至目标网络,进入目标网络后,再借助内部处理单元/外部处理单元解密并转换成以太网格式数据,然后在目标网络内传输,即利用内部处理单元和外部处理单元将数据转换成SDI隔离私有协议,通过SDI传输单元进行传递,从而实现外网应用只能访问到外部处理单元,内网应用只能访问到内部处理单元,对应用裸数据(通过数据剥离对应用数据深层次的剥离,直至层层剥离至最终的裸数据)在内部处理单元、外部处理单元之间通过SDI隔离私有协议进行传递,有效地防止通用协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又能使数据自由、方便、受控地传送,同时还提高了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从外网向内网传输文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和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是用于外网(如互联网或办公网)和内网(如广电行业的制作网)之间文件传输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包括外部处理单元1、内部处理单元2和SDI传输单元3。其中,外部处理单元1设于外网,其用于将数据在以太网格式和SDI私有协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以及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外部处理单元1设于内网,其用于将数据在以太网格式和SDI私有协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以及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SDI传输单元3用于实现外部处理单元和内部处理单元之间数据的传输。
如图2所示,外部处理单元1包括刀片式服务器11、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12和数据串行(Serial Digital Interface,简称SDI)接口13,刀片式服务器11通过网口14与外网进行数据传输,刀片式服务器11通过PCIE接口16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进行数据传输,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通过数据串行接口13与内部处理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网口14包括通路网口14a和管理网口14b,数据通路网口14a用于数据传输,管理网口14b可用于控制包含外部处理单元和内部处理单元的整个系统。刀片式服务器11将由数据通路网口14进来的数据缓冲下来,并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解析出来,依次进行xml过滤和访问控制,然后封装成SDI私有协议,最后通过PCIE接口16将数据按照SDI私有协议发送给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
其中,xml过滤是对解析出的XML文件进行格式比对,通过对文件的格式判断是否是合法的XML文件。访问控制可采用双重控制手段,第一种是通过刀片服务器的CPU软件实现访问控制,如IP、MAC以及深度的协议分析。第二种是通过FPGA芯片进行访问控制,但功能较为单一进能对IP、MAC、端口号进行管控。具体的访问控制方式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定义。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检测数据是否符合SDI私有协议并作相关处理,然后将数据加密封装,最后由数据串行接口13发送出去。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所作的相关处理包括数据处理。具体地,若应用层想要把数据包传送给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首先需要通过驱动在每个数据包上加上特定数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拿到数据包后,将没有特定数据的那些数据包扔掉,也就是说,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对从刀片式服务器11接收过来的数据进行选择,以防止数据错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还用于将从接收到的数据解密拆封,然后按照SDI私有协议发送给刀片式服务器11。刀片式服务器11将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然后通过网口14发送至外网。也就是说,刀片式服务器11用于将以太网格式的数据解析出来并封装成SDI私有协议以及将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即,刀片式服务器11用于将数据在以太网格式和SDI私有协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
内部处理单元2包括刀片式服务器21、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22和数据串行(Serial Digital Interface,简称SDI)接口23,刀片式服务器21通过网口24与内网进行数据传输,刀片式服务器21通过PCIE接口26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进行数据传输,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通过数据串行接口23与外部处理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网口24包括通路网口24a和管理网口24b,数据通路网口24a用于数据传输,管理网口24b用于控制整个系统。刀片式服务器21将由数据通路网口24进来的数据缓冲下来,并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解析出来,xml过滤,访问控制,并封装成SDI私有协议,然后通过PCIE接口26将数据按照SDI私有协议发送给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检测下数据是否符合SDI私有协议并作相关处理,然后将数据加密封装,最后由数据串行接口23发送出去。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检测数据是否符合SDI私有协议并作相关处理,然后将数据加密封装,最后由数据串行接口23发送出去。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还可用于将把数据串行接口23接收到的数据解密拆封,然后按照SDI私有协议发送给刀片式服务器21。刀片式服务器21将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然后通过网口24发送至内网。也就是说,刀片式服务器21用于将以太网格式的数据解析出来并封装成SDI私有协议以及将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即,刀片式服务器21用于将数据在以太网格式和SDI私有协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量有限的缺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可采用XILINX的A系列FPGA,在xapp1171框架基础上面实现的。FPGA程序主要负责把PC端的数据从PCIE接口16、26接收过来,然后从SDI接口发送出去。FPGA还可以对数据做访问控制等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串行接口13和23是单向的。外部处理单元1和内部处理单元2分别设有四路数据串行接口13,其中,两路用于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向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的数据传输,另外两路用于数据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向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的数据传输。
顶层模块例化了PCIE接口的bd模块,SDI接口模块,访问控制模块。
module black_diamond_gatekeeper(
//全局时钟,复位
//PCIE接口
//SDI接口);
//PCIE block design
design1 PCIE(
//PCIE接口
//本地接口1);
//访问控制
datactl datactl(
//本地接口1
//本地接口2);
//SDI
sdi sdi(
//本地接口2
//SDI接口);
Endmodule
数据串行接口13和数据串行接口13是将数字音频信号插入到视频信号的行、场同步脉冲(行、场消隐)期间并数字分量视频信号同时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PCIE接口16、26采用SG DMA,PCIE接口是设计在xapp1171的基础上面实现的,xapp1171提供了一个user_m_axi的接口,在这个接口上连接一个axi的FIFO,提供给用户,即能满足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处理单元1和内部处理单元2还可分别包括:
电源51,用于提供电源,如给板卡供电。电源可借助刀片式服务器的电源,各种转换供给板卡使用。
DDR52,作为内存使用,用于缓冲数据、SDI数据。
时钟电路53,用于时钟,如为FPGA、SDI接口、PCIE接口提供时钟。
FLASH54,用于存储FPGA程序。
EEPROM55,作为小容量存储器,用于存储某些序列号,版本号等信息。
SDCARD56,作为SD卡备用。
GPIO57,作为可编程接口,可用于外扩网口、SDI接口等,可以对接一个子板。
均衡器,用于提高SDI信号质量强度。
上述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安全性:基于SDI信道的私有通讯协议,所有通过系统的应用层信息都从TCP/IP协议中剥离,被还原为静态数据,再通过专有的安全隔离硬件和私有通讯协议发送至接收端,从接收端发往目的地址时将会把数据还原至标准的TCP/IP包格式,从而达到协议隔离作用。
扩展性:基于刀片式架构,将x86+FPGA集成到独立的刀片服务器中,每两组刀片组成一套完整的交换系统,灵活部署。
合规性:配备独立的安全防护系统(独立的刀片板卡),对交换的数据进行基于媒体文件格式和内容的检查,也可以针对XML进行合规性检查。
传输速率高:FPGA加速技术使得最高传输速率可达到3Gbp/s。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先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加密,然后传输至目标网络,进入目标网络后先解密并转换成以太网格式数据,然后在目标网络内传输,即两个网络之间通过SDI隔离私有协议进行传递,从而有效地防止通用协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又能使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文件在两个网络之间自由、方便、受控地传输,同时FPGA还提高了传输效率。因此,该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既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又提高了传输效率,达到文件受控、防病毒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如图3所示,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接收以太网格式数据并解析;
步骤S32,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加密;
步骤S33,将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发送至目标网络;
步骤S34,接收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解密;
步骤S35,将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数据并在所述目标网络内传输。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后,先检测数据是否符合私有协议,再进行加密,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下面以从外网向内网传输文件为例,对本实施例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结合图2和如图4所示,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从外网向内网传输文件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刀片式服务器11通过网口14接收外网的数据,并将数据缓冲下来。
刀片式服务器11接收的来自外网的数据是以太网格式。
步骤S42,刀片式服务器11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解析出来,xml过滤,访问控制,并封装成SDI私有协议。
步骤S43,将数据按照SDI私有协议通过PCIE接口16发送给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
步骤S44,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2检测数据是否符合SDI私有协议并做相关处理,然后将数据加密封装,再经由SDI接口13发出。
步骤S45,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通过SDI接口23接收SDI接口13发出的数据,解密拆封,然后通过PCIE接口26发送至刀片式服务器21。
步骤S46,刀片式服务器21将数据还原为以太网格式,然后发送至内网。
不难理解,当从内网向外网发送文件时,内部处理单元和外部处理单元的角色互换,即内部处理单元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为SDI私有协议的数据并加密,外部处理单元解密并将SDI私有协议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格式数据。也就是说,内部处理单元和外部处理单元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向做相应的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先将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加密,然后传输至目标网络,进入目标网络后先解密并转换成以太网格式数据,然后在目标网络内传输,即两个网络之间通过SDI隔离私有协议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外网应用只能访问到外部处理单元,内网应用只能访问到内部处理单元,对应用裸数据(通过数据剥离对应用数据深层次的剥离,直至层层剥离至最终的裸数据)在内部处理单元、外部处理单元之间通过SDI隔离私有协议进行传递,有效地防止了通用协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使数据自由、方便、受控地传送,同时还提高了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以太网格式数据并解析;
将所述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加密;
将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发送至目标网络;
接收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并解密;
将所述SDI私有协议格式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数据并在所述目标网络内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以太网格式数据转换成私有协议格式数据后,先检测数据是否符合私有协议,再进行加密。
3.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用于确保内网和外网之间文件传输的安全性,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部处理单元,设于所述外网,用于将数据在以太网格式和SDI私有协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以及对所述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
内部处理单元,设于所述内网,用于将数据在以太网格式和SDI私有协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以及对所述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
SDI传输单元,用于实现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内部处理单元之间数据的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分别包括网口、刀片式服务器、PCIE接口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其中,
所述网口用于所述刀片式服务器与所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刀片服务器用于将以太网格式的数据解析出来并封装成SDI私有协议格式以及将数据还原成以太网格式;
所述PCIE接口用于按照SDI私有协议传输所述数据;
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检测数据是否符合SDI私有协议,以及对数据加密或解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内部处理单元分别包括访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DI传输单元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外网和所述内网的至少一对SDI接口,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内部处理单元借助所述成对SDI接口进行数据的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口包括管理网口和数据通路网口,所述管理网口用于控制整个系统,所述数据通路网口用于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处理单元和所述内部处理单元还分别包括:
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内存,用于缓存数据;
时钟电路,用于提供时钟;
FLASH,用于存储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程序;
可编程接口,用于外扩网口和/或SDI接口,或对接子板;
均衡器,用于提高信号质量。
CN201410578698.5A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3335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8698.5A CN104333546A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8698.5A CN104333546A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3546A true CN104333546A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08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8698.5A Pending CN104333546A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3354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0220A (zh) * 2015-09-23 2017-03-29 北京丰源星际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影院观影人数的实时统计方法及系统
CN107948169A (zh) * 2017-11-29 2018-04-20 成都东方盛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私有协议通信的网络互联系统及方法
CN112291296A (zh) * 2020-08-27 2021-01-29 浙江八度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用物联设备接入系统及其方法
CN115190379A (zh) * 2022-07-28 2022-10-14 国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监测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373A (zh) * 2002-12-09 2003-07-16 武汉柯创高新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网络隔离卡
US20060137011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Kim Myung 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ping with encrypted harmful traffic in hybrid IPv4/IPv6 networks
CN200973106Y (zh) * 2006-10-12 2007-11-07 邸继男 网络数据安全传输过滤器
CN101640677A (zh) * 2009-08-26 2010-02-03 长春卓尔信息安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型支持IPv6的以太网加密接口模块
CN102123110A (zh) * 2010-01-07 2011-07-13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网关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373A (zh) * 2002-12-09 2003-07-16 武汉柯创高新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网络隔离卡
US20060137011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Kim Myung 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ping with encrypted harmful traffic in hybrid IPv4/IPv6 networks
CN200973106Y (zh) * 2006-10-12 2007-11-07 邸继男 网络数据安全传输过滤器
CN101640677A (zh) * 2009-08-26 2010-02-03 长春卓尔信息安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型支持IPv6的以太网加密接口模块
CN102123110A (zh) * 2010-01-07 2011-07-13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网关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0220A (zh) * 2015-09-23 2017-03-29 北京丰源星际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影院观影人数的实时统计方法及系统
CN107948169A (zh) * 2017-11-29 2018-04-20 成都东方盛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私有协议通信的网络互联系统及方法
CN112291296A (zh) * 2020-08-27 2021-01-29 浙江八度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用物联设备接入系统及其方法
CN112291296B (zh) * 2020-08-27 2022-08-19 浙江八度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用物联设备接入系统及其方法
CN115190379A (zh) * 2022-07-28 2022-10-14 国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监测装置
CN115190379B (zh) * 2022-07-28 2024-04-02 国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风电振动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6005B1 (en) Secure stream protocol for serial interconnect
EP2706723B1 (en) Streaming video security device
US9596075B2 (en) Transparent serial encryption
EP3286896B1 (en) Scalable intermediate network device leveraging ssl session ticket extension
US202001200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ercussion-free unidirectional transfer of data to a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
US10755156B2 (en) Configurable integrity protected link for secure accelerator communication
US9003199B2 (en) Modular cryptographic device providing multi-mode wireless LAN operation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717220B (zh) 基于硬件加密的控制信令安全传输方法
US88971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flow control in a network via a physical layer (PHY)
CN104333546A (zh) 一种基于sd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US2015016319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rolled unidirectional flow of data
EP3293933A1 (en) Communication content protection
CN109862000B (zh) 一种Linux网络层的端对端加密方法和系统
KR101023708B1 (ko) Modbus 기반 산업용 scada 네트워크의 데이터 보호 방법 및 장치
US10129019B2 (en) DP HDCP version converter
CN112804265B (zh) 一种单向网闸接口电路、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457455B1 (ko) 클라우드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데이터 보안 장치 및 방법
Shreejith et al. Zero latency encryption with FPGAs for secure time-triggered automotive networks
Wagner et al. Retrofitting Integrity Protection into Unused Header Fields of Legacy Industrial Protocols
US20050213762A1 (en) Modular cryptographic device and coupling therefor and related methods
US7644289B2 (en) Modular cryptographic device providing enhanced communication control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085562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EP3662640B1 (en)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devices having no direct access or only restricted access t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2324343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23223821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an Gang

Inventor after: Hou Xiaoxiong

Inventor after: Wang Minghao

Inventor after: Shi Yi

Inventor after: Song Wei

Inventor after: Shen Chuanbao

Inventor after: Chen Ceming

Inventor after: Liu Jingjing

Inventor after: Wang Hanq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Juan

Inventor after: Li Yan

Inventor after: Bai Xingwei

Inventor before: Han Gang

Inventor before: Shi Yi

Inventor before: Shen Chuanbao

Inventor before: Lin Xiaodong

Inventor before: Li Yan

Inventor before: Bai Xingwei

Inventor before: Hou Xiaoxiong

Inventor before: Sun Mingang

Inventor before: Bi Guoqi

Inventor before: Wang Ming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7

Address after: 100859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11

Applicant after: China Central TV Station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etse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Beijing, Zhichun Road,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ilding, No., layer 1, 7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etsen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