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0785B - 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0785B
CN104320785B CN201410590039.3A CN201410590039A CN104320785B CN 104320785 B CN104320785 B CN 104320785B CN 201410590039 A CN201410590039 A CN 201410590039A CN 104320785 B CN104320785 B CN 104320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arrier wave
idle
chained lis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00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0785A (zh
Inventor
侯荣涛
刘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Vico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5900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20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20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0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根据TETRA系统基站中信道的空闲情况,设计全新的划分方式构建载波索引结构,并设计引入链表指针,实现快速定位,克服了传统针对所有信道的遍历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设计载波索引结构使得TETRA系统基站中的载波布局更加清晰,具有结构层次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信道的快速分配,并且能够保证已分配信道的紧凑排列,而且预留出连续空闲信道和上下行对称的全双工信道,以备多时隙捆绑模式的分组数据业务和全双工话音业务的需要,提高TETRA系统基站信道分配的工作效率,保证TETRA系统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TETRA系统是一种应用于专用通信网络的无线数字集群指挥调度系统,是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空中无线载波信道,如何高效的优化无线信道不仅决定了系统功能、性能以及容量,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TETRA系统每个载波可以提供4个时隙,即4个信道,根据系统配置,可以将这4个信道配置成控制信道,也可以配置成业务信道。每个基站可以包括多个载波,控制信道可以配置在任何一个载波上。对应一个TETRA系统基站而言,必须包括一个主控制信道(MCCH)和若干辅助控制信道(SCCH),SCCH是可选配置,根据系统容量而定。一般而言,每个控制信道可以支持4个以上载波,所以低于4个载波的基站不必配置SCCH;这样除了主载波(配置MCCH的载波),其它载波就可以将4个信道都配置成业务信道,为多时隙(多信道)捆绑模式的分组数据业务提供增强支持。
TETRA系统信道分配主要有三种情况:
1)全双工单时隙信达分配:用于全双工语音业务,每次分配一对上下行双向信道。
2)半双工单时隙信道分配:用于PTT半双工语音业务,每次分配一个上行或下行的单向信道。
3)多时隙捆绑信道分配:用于分组数据业务,每次分配多个上行或下行的单向信道,TETRA最多支持4时隙捆绑,即最多同时分配4个连续的时隙。
传统业务信道的分配是采用遍历的方式,根据每个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依次遍历每个载波的信道使用情况。当遍历到某一载波时,如果有对应需求的信道(全双工、半双工、多时隙捆绑)就分配给当前业务,否则遍历下一个载波。
传统遍历方式分配信道存在以下缺点:
1)效率低:不能迅速找到满足相应信道属性的载波,需要一个个从前往后地遍历每一个载波,即浪费运算性能,也造成较低的分配效率。TETRA对接续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必须要小于300ms,所以对信道分配算法的运算效率要求比较高。
2)信道碎片:由于在分配信道时没有进行优化处理,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频繁的信道分配和释放,形成大量的信道碎片,此时尽管系统总的空闲信道容量有大量剩余,但对于全双工语音业务和多时隙捆绑数据业务却没有可用的上下行匹配信道和多时隙的连续信道可供分配。
3)降低系统容量:由于信道碎片的存在,尽管系统存在可用信道,但却不一定满足全双工业务和分组数据业务的需要,导致这些业务无法支持,降低了系统容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信道的空闲情况,设计全新的划分方式构建载波索引结构,即可以快速实现信道分配,又可以保证已分配信道的紧凑排列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与此相应,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本发明设计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即可以快速实现信道分配,又可以保证已分配信道的紧凑排列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针对TETRA系统基站中的所有载波,建立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
建立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
建立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全双工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全双工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
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构建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
针对TETRA系统基站中的所有载波按照以上建立的各个载波链表进行划分构成载波索引结构,其中,若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为空,则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与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共同指向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的首个载波节点,以此类推于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若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均未空,则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同时指向空指针;并且上述过程类推于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波节点包括载波索引、信道信息、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指向前一个载波节点、指向后一个载波节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上行信道、下行信道、全双工信道的数量。
本发明所述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根据TETRA系统基站中信道的空闲情况,设计全新的划分方式构建载波索引结构,并设计引入链表指针,实现快速定位,克服了传统针对所有信道的遍历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设计载波索引结构使得TETRA系统基站中的载波布局更加清晰,具有结构层次感,能够有效实现信道的快速分配,并且能够保证已分配信道的紧凑排列。
与此相应,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包括全双工单时隙信道分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1.根据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的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A02.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判断出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的可用空闲信道,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
步骤A03.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半双工单时隙信道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01.根据半双工单时隙信道的总类,参照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定位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获取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进入步骤B03;
步骤B02.根据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的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B03.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判断出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的可用空闲信道,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
步骤B04.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多时隙捆绑信道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01.根据所需分配信道的总类和数量,由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相应空闲数量上行信道或下行信道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定位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判断该对应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获取该对应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进入步骤C03;
步骤C02.根据所需分配信道的数量,由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相应空闲数量全双工指定信道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该对应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该对应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C03.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判断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中可用空闲信道是否是连续的,是则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否则获取该载波节点的下一个载波节点,重复步骤C03;
步骤C04.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信道释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D01.确定待释放信道所对应的载波,根据载波索引,在所述载波索引结构确定对应的载波节点;
步骤D02.根据该载波节点的信道信息,确定该载波节点所在的链表,将该载波节点从其所在链表中删除;
步骤D03.针对该释放信道所对应的载波,更新该载波的信道信息、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
步骤D04.根据该载波的信道信息、以及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载波索引结构中相应链表的尾部。
本发明所述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基于本发明针对TETRA系统基站载波设计的载波索引结构,通过其中设计链表指针,实现针对空闲信道对应载波的快速查找,进行信道分配,并且可以保证已分配信道的紧凑排列,而且预留出连续空闲信道和上下行对称的全双工信道,以备多时隙捆绑模式的分组数据业务和全双工话音业务的需要,提高TETRA系统基站信道分配的工作效率,保证TETRA系统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TETRA系统每个基站的当前空闲信道信息是通过双向链表来管理的,双向链表的头指针保存在基站的信道索引结构里。信道索引结构中包括三类信道的索引信息,分别为上行信道索引、下行信道索引和全双工信道索引,每种信道根据当前信道的空闲数量又分为四种情况,分别对应One-Four信道链表。
对于三种信道类型,每个低数量空闲信道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具有更多空闲信道的链表的头节点,这样,当某类空闲信道链表没有节点时,即当前链表已经无法提供所需数量的空闲信道时,可以向具有更多空闲信道的载波提出占用需求。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针对TETRA系统基站中的所有载波,建立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UpSlotList)指向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woUpSlotList)指向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hreeUpSlotList)指向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FourUpSlotList)指向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
建立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wnSlotList)指向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woDownSlotList)指向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hreeDownSlotList)指向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FourDownSlotList)指向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
建立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全双工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ubleSlotList)指向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woDoubleSlotList)指向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全双工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hreeDoubleSlotList)指向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FourDoubleSlotList)指向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
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UpSlotList)、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woUpSlotList)、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hreeUpSlotList)、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FourUpSlotList)、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wnSlotList)、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woDownSlotList)、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hreeDownSlotList)、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FourDownSlotList)、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ubleSlotList)、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woDoubleSlotList)、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ThreeDoubleSlotList)、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FourDoubleSlotList)构建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
针对TETRA系统基站中的所有载波按照以上建立的各个载波链表进行划分构成载波索引结构,其中,若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为空,则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与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共同指向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的首个载波节点,以此类推于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若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均未空,则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同时指向空指针;并且上述过程类推于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中载波索引结构中的载波节点具体设计包括载波索引(CarrierIndex)、信道信息(SlotInfo)、上行信道状态(UpSlotStatus)、下行信道状态(DownSlotStatus)、指向前一个载波节点(Previous)、指向后一个载波节点(Next);其中,载波索引(CarrierIndex)为唯一识别该载波,信道信息(SlotInfo)包括上行信道、下行信道、全双工信道的数量,如下表1所示:
表1
其中,上行信道数量和下行信道数量不包括全双工信道数量。
上行信道状态(UpSlotStatus)的结构和下行信道状态(DownSlotStatus)的结构相同,上行信道状态(UpSlotStatus)如下表2所示: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 × × × Slot-3 Slot-2 Slot-1 Slot-0
表2
其中,低位4个bit,每个bit表示一个信道的状态,0为空闲,1为占用。
本发明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如上述所示,根据TETRA系统基站中信道的空闲情况,设计全新的划分方式构建载波索引结构,并设计引入链表指针,实现快速定位,克服了传统针对所有信道的遍历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设计载波索引结构使得TETRA系统基站中的载波布局更加清晰,具有结构层次感,能够有效实现信道的快速分配,并且能够保证已分配信道的紧凑排列。
与此相应,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对于单时隙信道分配,优先从低数量的空闲信道链表中分配,这样可以尽量预留含有较多空闲信道的载波,以备多时隙分组业务需要,诸如全双工单时隙信道分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1.根据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的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ubleSlotList)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ubleSlotList)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ubleSlotList)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A02.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UpSlotStatus)、下行信道状态(DownSlotStatus),判断出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的可用空闲信道,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
步骤A03.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以上过程中,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将其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其当前所在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就会更新,由被删除载波节点的下一个载波节点作为当前链表中新的首个载波节点,并且被删除的载波节点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将依序移动更新指向当前链表中新的首个载波节点;不仅如此,若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将其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无载波节点,则被删除的载波节点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将依序移动更新指向当前链表指定对应的下一个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最后,若前后存在对应关系的所有链表中均无载波节点,则该所有链表中的相应指针全部指向空指针。
本发明还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还包括半双工单时隙信道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01.根据半双工单时隙信道的总类,参照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UpSlotList)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wnSlotList)定位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UpSlotList)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wnSlotList)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获取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UpSlotList)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wnSlotList)所指向的载波节点,进入步骤B03;
步骤B02.根据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的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ubleSlotList)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ubleSlotList)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OneDoubleSlotList)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B03.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UpSlotStatus)、下行信道状态(DownSlotStatus),判断出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的可用空闲信道,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
步骤B04.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以上过程中,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将其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其当前所在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就会更新,由被删除载波节点的下一个载波节点作为当前链表中新的首个载波节点,并且被删除的载波节点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将依序移动更新指向当前链表中新的首个载波节点;不仅如此,若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将其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无载波节点,则被删除的载波节点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将依序移动更新指向当前链表指定对应的下一个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最后,若前后存在对应关系的所有链表中均无载波节点,则该所有链表中的相应指针全部指向空指针。
本发明还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还包括多时隙捆绑信道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01.根据所需分配信道的总类和数量,由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相应空闲数量上行信道或下行信道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定位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判断该对应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获取该对应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进入步骤C03;
步骤C02.根据所需分配信道的数量,由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相应空闲数量全双工指定信道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该对应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该对应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C03.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UpSlotStatus)、下行信道状态(DownSlotStatus),判断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中可用空闲信道是否是连续的,是则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否则获取该载波节点的下一个载波节点,重复步骤C03;
步骤C04.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以上过程中,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将其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其当前所在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就会更新,由被删除载波节点的下一个载波节点作为当前链表中新的首个载波节点,并且被删除的载波节点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将依序移动更新指向当前链表中新的首个载波节点;不仅如此,若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将其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无载波节点,则被删除的载波节点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将依序移动更新指向当前链表指定对应的下一个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最后,若前后存在对应关系的所有链表中均无载波节点,则该所有链表中的相应指针全部指向空指针。
本发明还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还包括信道释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D01.确定待释放信道所对应的载波,根据载波索引(CarrierIndex),在所述载波索引结构确定对应的载波节点;
步骤D02.根据该载波节点的信道信息(SlotInfo),确定该载波节点所在的链表(可能存在不止一个满足条件的链表),将该载波节点从其所在链表中删除;
步骤D03.针对该释放信道所对应的载波,更新该载波的信道信息(SlotInfo)、上行信道状态(UpSlotStatus)、下行信道状态(DownSlotStatus);
步骤D04.根据该载波的信道信息(SlotInfo)、以及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载波索引结构中相应链表的尾部(可能存在不止一个满足条件的链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的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基于本发明针对TETRA系统基站载波设计的载波索引结构,通过其中设计链表指针,实现针对空闲信道对应载波的快速查找,进行信道分配,并且可以保证已分配信道的紧凑排列,而且预留出连续空闲信道和上下行对称的全双工信道,以备多时隙捆绑模式的分组数据业务和全双工话音业务的需要,提高TETRA系统基站信道分配的工作效率,保证TETRA系统的稳定运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针对TETRA系统基站中的所有载波,建立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上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
建立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建立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1个空闲全双工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2个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表示仅存在3个空闲全双工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建立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表示存在4个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的载波,并建立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指向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依次连接构成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
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全双工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构建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
针对TETRA系统基站中的所有载波按照以上建立的各个载波链表进行划分构成载波索引结构,其中,若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中的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为空,则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与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共同指向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的首个载波节点,以此类推于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若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均未空,则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二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三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第四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同时指向空指针;并且上述过程类推于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
其中,载波节点包括载波索引、信道信息、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指向前一个载波节点、指向后一个载波节点;信道信息包括上行信道、下行信道、全双工信道的数量;所述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包括全双工单时隙信道分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1.根据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的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A02.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判断出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的可用空闲信道,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
步骤A03.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双工单时隙信道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01.根据半双工单时隙信道的总类,参照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定位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获取第一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或第一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进入步骤B03;
步骤B02.根据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的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第一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B03.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判断出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的可用空闲信道,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
步骤B04.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时隙捆绑信道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01.根据所需分配信道的总类和数量,由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相应空闲数量上行信道或下行信道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定位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判断该对应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空闲上行信道载波链表或空闲下行信道载波链表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获取该对应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进入步骤C03;
步骤C02.根据所需分配信道的数量,由所述空闲信道载波链表索引表中相应空闲数量全双工指定信道所对应的链表指针定位空闲全双工信道载波链表,判断该对应链表指针是否指向空指针,是则说明没有相应的空闲信道资源,直接返回信道分配失败;否则获取该对应链表指针所指向的载波节点;
步骤C03.根据该载波节点中的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判断该载波节点对应载波中可用空闲信道是否是连续的,是则按紧凑排列的原则分配该载波中的可用空闲信道;否则获取该载波节点的下一个载波节点,重复步骤C03;
步骤C04.完成当前信道分配操作后,针对该分配信道对应的载波,重新划分更新其位于载波索引结构中的位置,将该载波从其当前所在链表中删除,根据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相应链表的尾部,并更新相应链表中的首个载波节点,再依序移动更新相应链表指针指向相应的首个载波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道释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D01.确定待释放信道所对应的载波,根据载波索引,在所述载波索引结构确定对应的载波节点;
步骤D02.根据该载波节点的信道信息,确定该载波节点所在的链表,将该载波节点从其所在链表中删除;
步骤D03.针对该释放信道所对应的载波,更新该载波的信道信息、上行信道状态、下行信道状态;
步骤D04.根据该载波的信道信息、以及该载波当前的实际空闲信道数量插入载波索引结构中相应链表的尾部。
CN201410590039.3A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Active CN104320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0039.3A CN104320785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0039.3A CN104320785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785A CN104320785A (zh) 2015-01-28
CN104320785B true CN104320785B (zh) 2017-12-01

Family

ID=5237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0039.3A Active CN104320785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2078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312A (zh) * 2010-04-14 2010-09-01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etra基站基带接收机帧同步的定时检测方法
CN102300334A (zh) * 2011-03-30 2011-12-28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接入不同制式终端的实现方法
US20120142363A1 (en) * 2010-12-05 2012-06-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call capacity on a carrier
CN103648110A (zh) * 2013-12-11 2014-03-1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对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进行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13285A (zh) * 2012-11-14 2014-05-21 阳光凯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急移动通信的Tetra多载波基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312A (zh) * 2010-04-14 2010-09-01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etra基站基带接收机帧同步的定时检测方法
US20120142363A1 (en) * 2010-12-05 2012-06-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call capacity on a carrier
CN102300334A (zh) * 2011-03-30 2011-12-28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接入不同制式终端的实现方法
CN103813285A (zh) * 2012-11-14 2014-05-21 阳光凯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急移动通信的Tetra多载波基站
CN103648110A (zh) * 2013-12-11 2014-03-1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对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进行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785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3343B (zh) 多载波hsdpa下行业务信道资源分配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199865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和系统
EP2075923A1 (en) A distributing method for carrier power in the same power amplifier and a power amplifier
CN102300158A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获知载波信息及载波信息指示方法和设备
CN103347301B (zh) 一种为多子带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60901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资源块分配方法以及程序
CN101242622A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用户终端
CN102131298B (zh) 一种下行资源的配置方法
CN101854726A (zh) 上行传输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76563C (zh) 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CN104602346A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
CN102045855A (zh)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0356812C (zh) 多载波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CN1925360B (zh) 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系统中终端无线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2905270B (zh) 频分双工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387586A (zh) 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1420256B (zh) Iq通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4320785B (zh) 一种tetra系统基站载波索引结构
CN101175259A (zh) 基带资源的分配方法及基带资源管理器和基站
CN100450215C (zh) 指示终端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分组数据信道的方法
CN103379630B (zh)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0590996C (zh) 一种动态分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码资源的方法
CN101765158B (zh)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网络及其数据信道分配方法、装置
CN101378541B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
CN101742669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8

Address after: 210046 room 1311, building C, Xingzh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Xingzhi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Vico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38 Xinghe Road, Xingang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18

Patentee before: Hou Rongt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arrier Index Structure for TETRA System Base Station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Nanjing Qixia Branch

Pledgor: Nanjing Vico Communicatio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527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