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0385A -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0385A
CN104320385A CN201410532954.7A CN201410532954A CN104320385A CN 104320385 A CN104320385 A CN 104320385A CN 201410532954 A CN201410532954 A CN 201410532954A CN 104320385 A CN104320385 A CN 104320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frequency
coded format
mobile network
network signals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29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献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MAI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MAI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MAI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MAI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329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20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20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t the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本发明可以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自适应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的编码格式,使移动终端发出的音频即使在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情况下也能够被顺利接续语音通话,保证语音通信的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沟通效率,避免信息失真,电话会议市场近年来迅速兴起,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被广泛使用。所谓电话会议,通俗地说就是利用电话机作为工具,利用电话线作为载体来开会的新型会议模式。与传统会议相比较,具有会议安排迅速,没有时间、地域限制,费用低廉等特点。与传统点对点电话业务相比较,从功能上讲,打破通话只能局限于2方的界限,可以满足3方以上同时通话,具有电话无法实现的沟通更加顺畅、信息更加真实、范围更加广泛等特点。
目前电话会议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电话方式:把会议号和会议发言者、码通知不同身份的参会人,通过拨打电话会议公司的服务号根据语音提示输入会议号密码即可参会。二、电脑方式:主持人登陆web会议系统后台,将主持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参会人的电话号码都加入系统,系统就可以自动外呼,将这些电话号码都接入到会议室来开会。三、智能手机方式:下载苹果或安卓市场电话会议应用,(以及时语电话会议为例)手机号码登陆应用后,选择即时会议或预约会议等会议类型,通过选择通讯录内人员选择参会者,即可外呼形式召开相应会议。同时,呼叫本人设置功能可使作为手机持有者只是单纯作为会议管理者,而不加入会议。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
以智能手机方式进行语音电话会议、甚至语音通信时,手机可能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会不断地改变提供信号的基站,不断地改变IP地址,这样很可能出现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的情况,此时如何接续语音通话,保证语音通话质量就成为一大难题,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关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用以保证语音通信的通话质量,该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
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
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
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包括: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包括: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中较小值,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包括: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小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一编码格式;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二编码格式。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格式为iLBC(internet Low Bitrate Codec,因特网低比特率编码)格式;第二编码格式为OPUS(有损声音编码)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装置,用以保证语音通信的通话质量,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
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中较小值,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小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一编码格式;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二编码格式。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格式为iLBC格式;第二编码格式为OPUS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从而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自适应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使移动终端发出的音频经编码后即使在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情况下也能够被顺利接续语音通话,保证语音通信的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以智能手机方式进行语音电话会议、甚至语音通信时,手机可能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会不断地改变提供信号的基站,不断地改变IP地址,这样很可能出现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的情况,此时如何接续语音通话,保证语音通话质量就成为一大难题,而如果能够改变移动终端发出音频的编码格式,使音频编码格式适应于移动网络信号的强弱变化,则可以确保接收端能够顺利接续语音通话,保证语音通话质量。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
步骤102、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步骤103、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
步骤104、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
由图1所示流程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自适应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的编码格式,使移动终端发出的音频即使在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情况下也能够被顺利接续语音通话,保证语音通信的通话质量。
具体实施时,可以在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协商,确定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再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具体的,可以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中较小值,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也就是说,若音频发送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小于音频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则以音频发送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若音频发送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大于音频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则以音频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若音频发送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与音频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相同,则以音频发送方或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为依据,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具体实施时,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可以包括: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小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一编码格式;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二编码格式。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较小时,可以采用丢包补偿较好的编码格式对音频进行编码;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较大时,可以采用有损编码格式对音频进行编码。例如,上述第一编码格式可以是iLBC格式,上述第二编码格式可以是OPUS格式。即,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小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iLBC格式;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OPUS格式。
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划分为几个等级,不同的等级设定相应的音频编码格式。即,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的编码格式,可以包括: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的等级,确定相应的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的编码格式。
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的等级可以预设,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的编码格式也可以预设。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的等级与音频编码格式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当确定了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的等级,则可以确定出相应的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的编码格式。
例如,将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由强至弱依次分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和第五级。第一级对应的音频编码格式为A格式,第二级对应的音频编码格式为B格式,第三级对应的音频编码格式为C格式,第四级对应的音频编码格式为D格式,第五级认为移动网络信号太弱,不足以传送音频,指示移动终端放弃发送音频。
上述将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由强至弱依次分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和第五级,以及给出的相应音频编码格式仅为一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例可以安排其它的信号强度等级划分并给出其它的音频编码格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相似,因此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装置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201,用于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
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编码模块203,用于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
触发模块204,用于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
具体实施时,确定模块20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具体实施时,确定模块20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中较小值,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具体实施时,确定模块202具体可以用于: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小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一编码格式;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二编码格式。
具体实施时,第一编码格式为iLBC格式;第二编码格式为OPUS格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从而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自适应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使移动终端发出的音频经编码后即使在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情况下也能够被顺利接续语音通话,保证语音通信的通话质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
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
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包括: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包括: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中较小值,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包括: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小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一编码格式;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二编码格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编码格式为因特网低比特率编码iLBC格式;第二编码格式为有损声音编码OPUS格式。
6.一种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语音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移动网络信号强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编码格式对移动终端待发送音频进行编码;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移动终端发送编码后的音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音频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中较小值,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小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一编码格式;
在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强度阈值时,确定待发送音频采用的编码格式为第二编码格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编码格式为iLBC格式;第二编码格式为OPUS格式。
CN201410532954.7A 2014-10-10 2014-10-10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320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2954.7A CN104320385A (zh) 2014-10-10 2014-10-10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2954.7A CN104320385A (zh) 2014-10-10 2014-10-10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385A true CN104320385A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7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2954.7A Pending CN104320385A (zh) 2014-10-10 2014-10-10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2038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489A (zh) * 2017-02-16 2017-05-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语音传输方法、系统及物联网终端
CN107404462A (zh) * 2016-05-20 2017-1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通话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88909A (zh) * 2018-07-25 2018-12-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8193A (zh) * 2019-12-27 2020-05-08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方法、网络分析端及客户端
CN114760603A (zh) * 2022-04-19 2022-07-15 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讯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2438A (zh) * 2003-09-04 2005-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多速率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US20070094017A1 (en) * 2001-04-02 2007-04-26 Zinser Richard L Jr Frequency domain format enhancement
CN103138874A (zh) * 2011-11-23 2013-06-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编解码动态协商方法及设备
CN103259945A (zh) * 2013-05-20 2013-08-21 苏州洲际传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voip通话中根据网络状况实现语音编码动态切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4017A1 (en) * 2001-04-02 2007-04-26 Zinser Richard L Jr Frequency domain format enhancement
CN1592438A (zh) * 2003-09-04 2005-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多速率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38874A (zh) * 2011-11-23 2013-06-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编解码动态协商方法及设备
CN103259945A (zh) * 2013-05-20 2013-08-21 苏州洲际传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voip通话中根据网络状况实现语音编码动态切换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4462A (zh) * 2016-05-20 2017-1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通话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04462B (zh) * 2016-05-20 2021-03-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通话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2489A (zh) * 2017-02-16 2017-05-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语音传输方法、系统及物联网终端
CN108988909A (zh) * 2018-07-25 2018-12-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8909B (zh) * 2018-07-25 2021-08-1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8193A (zh) * 2019-12-27 2020-05-08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方法、网络分析端及客户端
CN114760603A (zh) * 2022-04-19 2022-07-15 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讯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及系统
CN114760603B (zh) * 2022-04-19 2023-09-05 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讯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0385A (zh)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243699A (zh) 一种来电拒接后的提醒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9311920B2 (en)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754536A (zh) 一种不同语言间实现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68063A (zh)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4244424A (zh) 一种半持续调度资源的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05813032A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服务器
CN105225674A (zh)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756940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302511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Text Information
CN104601521A (zh) 用于动态选择通信传输协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67868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602338B (zh)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CN104580772A (zh) 一种基于音频的电话会议系统会议纪要推送方法
CN104394269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151041B (zh) 一种自动语音识别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和媒体服务器
CN113611329B (zh) 一种语音异常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US10111207B2 (en)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voice service control method
CN104363406A (zh) 移动终端视频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270226A (zh) 移动终端语音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5634931A (zh) 消息业务处理方法及即时通讯服务器
CN105120199B (zh) 一种视频通话中声音处理的实现方法
CN111918019B (zh) 视频会议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88482B (zh)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253968A (zh) 移动终端视频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