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9782B - 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9782B
CN104319782B CN201410468033.9A CN201410468033A CN104319782B CN 104319782 B CN104319782 B CN 104319782B CN 201410468033 A CN201410468033 A CN 201410468033A CN 104319782 B CN104319782 B CN 104319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compensator
reactive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80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9782A (zh
Inventor
徐永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RU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RU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RU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RU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80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19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19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9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9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9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和至少一个补偿器,发明控制器具备低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动态跟踪能力,发明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发明各个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方式连接至少一个发明补偿器。本发明通过多个无功补偿子系统的协作,大幅拓展了无功补偿系统管理的补偿器的台数及容量,有效保证无功补偿的效果,同时,通过串行投切及异常并行处理功能,有效的增大了系统无功补偿的容量,而抑制了补偿器台数及容量的增大后的投切操作对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低压部分的大功率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功功率为交流电在通过纯电阻的时候,电能都转成了热能,而在通过纯容性或者纯感性负载的时候,并不做功。当然实际负载,不可能为纯容性负载或者纯感性负载,一般都是混合性负载,这样电流在通过它们的时候,就有部分电能不做功,就是无功功率,此时的功率因数小于1,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就要进行无功补偿。
目前,在低压无功补偿系统中,由于相关标准的限制,以及动态响应时间的约束,每台控制器可挂接的智能补偿器台数有限。而目前低压系统中最大的电容器组为40kVar,这导致补偿器可补偿的无功功率单机容量较小。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当用电侧总耗电量小时,总无功功率较小时,无功补偿系统还能实现完全补偿,但是,在负荷较大的系统中,而且无功功率消耗较大的场合中,无功补偿系统就不能有效的补偿无功功率,仍然会使系统中存在较大的无功功率绝对消耗量,这些会引起线损增大,客户电费的无效支出等一系列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解决补偿无功时容量的限制,提高无功补偿的效率和实时性,同时,满足异常切除时的及时性要求。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和至少一个补偿器,所述控制器具备低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动态跟踪能力,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所述各个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方式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器。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各个控制器建立电容器库,管理程序默认ID为1的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管理令牌,其他控制器为从控制器。
(2)主控制器查询各个控制器信息,根据预设逻辑制作8级令牌,通过通讯通道向各从控制器发放令牌,各控制器根据令牌管理所属电容器投切。
(3)主控制器循环周期内监视各控制器的状态,当有控制器所属的电容器状态发生变化时,主控制器立即与变化的从控制器建立通讯专线。
(4)变化的从控制器发送变化的信息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释放独有的通信通道并重新制作新的令牌。
(5)新的令牌通过通讯通道发送给各个从控制器,各控制器根据新的令牌管理所属电容器投切。
正常情况下,系统采取巡视方式收集全面的信息,在系统状态变化,控制器评估会导致令牌调整时,则启动特殊逻辑,建立独有的信息通道及逻辑,用于快速响应,这种机制能够保证补偿系统对系统状态变化的响应速度达到秒级。
进一步的,管理令牌为8级管理令牌。通过令牌管理使系统具备很高的响应速度及负责的运算能力。
更进一步的,令牌根据分布型及共补型的投切状态进行管理维护。
进一步的,主控制器的循环周期为100ms。不仅可以保证动态响应的实时性,还能保证无功补偿的实时性。同时具备过零投切功能,这样确保在异常情况下,涉及多台补偿器切除时,能够平滑退出系统,不会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无功补偿子系统的协作,大幅拓展了无功补偿系统管理的补偿器的台数及容量,有效保证无功补偿的效果,同时,通过串行投切及异常并行处理功能,有效的增大了系统无功补偿的容量,而抑制了补偿器台数及容量的增大后的投切操作对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并行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如图1所示,硬件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1和至少一个补偿器2,所述控制器1具备低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动态跟踪能力,所述控制器1包括主控制器3和从控制器4,所述各个控制器1通过数据传输方式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器2。
无功补偿系统具备低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动态跟踪能力,对系统电压、无功的变化,能达到100mS以内的动态响应速度,可以保证令牌管理功能的实时性,从而保证无功补偿的实时性;同时,无功补偿系统具备过零投切功能,确保在异常情况下,涉及多台补偿器切除时,能够平滑退出系统,不会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由于无功补偿系统中的控制器一般都下辖多台补偿器,该通讯通道数据传输量较大,且本身也有较高的实时性要求,因此,必须为并行补偿系统单独建立通讯网络,以保证令牌管理的实时性及可靠性。
并行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各个控制器建立电容器库,管理程序默认ID为1的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管理令牌,其他控制器为从控制器。
(2)主控制器查询各个控制器信息,根据预设逻辑制作8级令牌,通过通讯通道向各从控制器发放令牌,各控制器根据令牌管理所属电容器投切。
(3)主控制器100ms周期内监视各控制器的状态,当有控制器所属的电容器状态发生变化时,主控制器立即与变化的从控制器建立通讯专线。
(4)变化的从控制器发送变化的信息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释放独有的通信通道并重新制作新的令牌。
(5)新的令牌通过通讯通道发送给各个从控制器,各控制器根据新的令牌管理所属电容器投切。
无功补偿系统的经常性的动态变化对令牌管理系统的实时响应造成很大难度,当系统运行状态发生任何变化时,都必须及时收集各控制器的运行信息,进行令牌逻辑运算,生成新的令牌,并发布。而根据现行的补偿器类型,令牌必须根据分补型及共补型的投切状态,管理维护8套令牌。正常情况下,系统采取巡视方式收集全面的信息,在系统状态变化,控制器评估会导致令牌调整时,则启动特殊逻辑,建立独有的信息通道及逻辑,用于快速响应,这种机制能够保证补偿系统对系统状态变化的响应速度达到秒级。使令牌管理系统同时具备很高的响应速度及负责的运算能力。
本实施例通过多个无功补偿子系统的协作,大幅拓展了无功补偿系统管理的补偿器的台数及容量,有效保证无功补偿的效果,同时,通过串行投切及异常并行处理功能,有效的增大了系统无功补偿的容量,而抑制了补偿器台数及容量的增大后的投切操作对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和至少一个补偿器,所述控制器具备低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动态跟踪能力,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所述各个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方式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各个控制器建立电容器库,管理程序默认ID为1的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管理令牌,其他控制器为从控制器;
(2)主控制器查询各个控制器信息,根据预设逻辑制作8级令牌,通过通讯通道向各从控制器发放令牌,各控制器根据令牌管理所属电容器投切;
(3)主控制器循环周期监视各控制器的状态,当有控制器所属的电容器状态发生变化时,主控制器立即与变化的从控制器建立通讯专线;
(4)变化的从控制器发送变化的信息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释放独有的通信通道并重新制作新的令牌;
(5)新的令牌通过通讯通道发送给各个从控制器,各控制器根据新的令牌管理所属电容器投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令牌为8级管理令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行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令牌根据分布型及共补型的投切状态进行管理维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的循环周期为100ms。
CN201410468033.9A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319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8033.9A CN104319782B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8033.9A CN104319782B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9782A CN104319782A (zh) 2015-01-28
CN104319782B true CN104319782B (zh) 2017-12-15

Family

ID=52374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8033.9A Active CN104319782B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9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0602A (zh) * 2017-02-04 2018-08-14 昂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功补偿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08533U (zh) * 2009-08-13 2010-10-13 北京思能达节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网的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
CN103441509A (zh) * 2013-08-01 2013-12-11 上海华艾软件有限公司 无功补偿柜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9782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6580B (zh) 一种供电系统和方法
CN107340500A (zh)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平台动态功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074963A (zh) 智能无功补偿综合控制装置
CN103377084B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数据中心的负载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593708A (zh) 一种配电网多重故障供电恢复方法
CN103777734A (zh) 机柜式服务器系统与其操作方法
CN106229996A (zh) 一种实现svg装置多机并联运行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06500A (zh) 一种整机柜服务器功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661324A (zh) 一种多路服务器的节能方法
CN104516478A (zh) 对设备功率进行节流
CN206251569U (zh)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
CN201956690U (zh) 高性能无功补偿综合控制装置
CN104319782B (zh) 一种并行无功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55589A (zh) 电梯系统
CN203368029U (zh) 基于facts的广义统一潮流控制器
CN105528054A (zh) 集群系统综合调度节能方法及装置
CN204696691U (zh) 一种模块化的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装置
CN206110243U (zh) 供水系统
CN110727339A (zh) 一种用于多相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实时能耗管控技术
CN102418366A (zh) 高层建筑的节能供水设备
CN1845416A (zh) 无功跟踪补偿器的补偿方法及其控制软件
CN204883337U (zh) Pas100控制系统的通信模块冗余构架
CN104038359A (zh) 虚拟交换堆叠系统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284555A (zh) 一种多泵零疲劳供水系统及方法
CN203747426U (zh) 低压动态滤波无功补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