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6955B -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6955B
CN104316955B CN201410619634.5A CN201410619634A CN104316955B CN 104316955 B CN104316955 B CN 104316955B CN 201410619634 A CN201410619634 A CN 201410619634A CN 104316955 B CN104316955 B CN 104316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impedance
baseplane
rectangle
piezoelectric cer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96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6955A (zh
Inventor
张军
汤红梅
李宪华
吴勇
黄杰
郭榜增
张泽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6196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16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16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6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6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6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实验装置由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阻抗分析仪(3)、电脑(4)、固结填充物(30)、沉井(32)组成。由于固结填充物(30)、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沉井(32)、岩石层(33)完全固结在一起。地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岩石所受应力发生变化,与岩石固结在一起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上的6个阻抗传感器,能分别感知来自前、后、左、右及上、下6个方向的应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岩石应力的变化,及时进行地震预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构造地震预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共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其中,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由于构造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构造地震预测,探索构造地震预测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在来说,不管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在选定的地震实验区内,先钻一个直径是30公分的沉井(32),沉井(32)穿过表土层(34)到达岩石层(33)的深度为2.0米,然后向沉井(32)灌入深度为0.5~0.6米的固结填充物(30),然后逐步将用钢丝绳吊挂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下放到沉井(32)的地部,再向沉井(32)灌入深度为2.0~2.5米的固结填充物(30),并加挂振动棒对固结填充物(30)进行夯实,继续灌入固结填充物(30)至地表,28天后,固结填充物(30)、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沉井(32)完全固结在一起。地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当岩石所受应力发生变化时,与岩石固结在一起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上的6个阻抗传感器,能分别感知来自前、后、左、右及上、下6个方向的应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及时发现地震前兆。研究表明,该种实验装置及方法,完全可以用于构造地震预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由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阻抗分析仪(3)、电脑(4)、固结填充物(30)、沉井(32)组成,所述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由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下壳体(1)、上壳体(2)、O型密封圈(5)、绝缘填充物(6)、导线孔(7)、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圆形槽底平面1(15)、圆形槽底平面2(18)、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吊环(27)、卡环(28)、钢丝绳(29)、螺纹孔(31)组成;当岩石所受应力发生变化时,通过与岩石固结在一起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上的6个阻抗传感器,分别感知来自前、后、左、右及上、下6个方向的应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岩石应力的变化,及时进行地震预警。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构造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构造地震预测,探索构造地震预测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在来说,不管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
在本发明中,当岩石所受应力发生变化时,通过与岩石固结在一起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上的6个阻抗传感器,分别感知来自前、后、左、右及上、下6个方向的应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岩石应力的变化,及时进行地震预警。
本发明为构造地震探测仪的设计提供了实验装置及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实体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纵向爆炸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横向爆炸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在沉井中的位置示意图
在图1、图2、图3、图4、图5中,如图所示:1.下壳体;2.上壳体;3.阻抗分析仪;4.电脑;5.O型密封圈;6.绝缘充填物;7.导线孔;8.径向橡胶圈;9.长方形槽1底平面;10.导电银胶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2.长方形槽2底平面;13.导电银胶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5.圆形槽1底平面;16.导电银胶5;17.圆形压电陶瓷片1;18.圆形槽2底平面;19.导电银胶6;20.圆形压电陶瓷片2;21.长方形槽3底平面;22.导电银胶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4.长方形槽4底平面;25.导电银胶4;26.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7.吊环;28.卡环;29.钢丝绳;30.固定填充物;31.螺纹孔;32.沉井;33.岩石层;34.地表层;101.地壳压力接收组件;201.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第2号阻抗传感器;203.第3号阻抗传感器;204.第4号阻抗传感器;205.第5号阻抗传感器;206.第6号阻抗传感器;500.黑色信号线;501.灰色信号线;502.蓝色信号线;503.红色信号线;504.白色信号线;505.黄色信号线;506.绿色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由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阻抗分析仪(3)、电脑(4)、固结填充物(30)、沉井(32)组成,所述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由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下壳体(1)、上壳体(2)、O型密封圈(5)、绝缘填充物(6)、导线孔(7)、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圆形槽底平面1(15)、圆形槽底平面2(18)、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吊环(27)、卡环(28)、钢丝绳(29)、螺纹孔(31)组成;所述的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由灰色信号线(501)、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1(10)、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组成;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由蓝色信号线(502)、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2(1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组成;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由红色信号线(503)、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3(22)、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组成;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由白色信号线(504)、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4(25)、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组成;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由黄色信号线(505)、黑色信号线(500)、上壳体(2)、导电银胶5(1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径向橡胶圈(8)组成;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由绿色信号线(506)、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6(19)、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组成;吊环(27)是通过螺纹孔(31)固定在上壳体(2)上;卡环(28)是卡装在吊环(27)上;钢丝绳(29)的一端是固定在卡环(28)上;上壳体(2)通过螺纹与下壳体(1)连接;在上壳体(2)与下壳体(1)间装有、O型密封圈(5);在上壳体(2)上开有导线孔(7);径向橡胶圈(8)是安装在导线孔(7)上;下壳体(1)上的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是依次相邻,长方形槽1底平面(9)在长方形槽3底平面(21)的对面,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在长方形槽4底平面(24)的对面;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1(10)粘贴在长方形槽1底平面(9)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2(13)粘贴在长方形槽2底平面(12)上,圆形压电陶瓷片1(17)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5(16)粘贴在圆形槽底平面1(15)上,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6(19)粘贴在圆形槽底平面2(18)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3(22)粘贴在长方形槽3底平面(21)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4(25)粘贴在长方形槽4底平面(24)上;上壳体(2)或下壳体(1)与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负极相连,上壳体(2)和下壳体(1)是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公共地线;黑色信号线(500)的一端焊接在压电陶瓷片的公共地线上,黑色信号线(500)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与阻抗分析仪(3)的负极相连接;灰色信号线(501)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的正极上,灰色信号线(501)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蓝色信号线(502)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的正极上,蓝色信号线(502)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红色信号线(503)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的正极上,红色信号线(503)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白色信号线(504)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的正极上,白色信号线(504)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黄色信号线(505)的一端焊接在圆形压电陶瓷片1(17)的正极上,黄色信号线(505)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绿色信号线(506)的一端焊接在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正极上,绿色信号线(506)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填充物(6)的材料为沥青。
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固结填充物(30)的材料为混泥土。
如图1、2、3、4、5所示,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方法的实验装置由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阻抗分析仪(3)、电脑(4)、固结填充物(30)、沉井(32)组成,所述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由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下壳体(1)、上壳体(2)、O型密封圈(5)、绝缘填充物(6)、导线孔(7)、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圆形槽底平面1(15)、圆形槽底平面2(18)、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吊环(27)、卡环(28)、钢丝绳(29)、螺纹孔(31)组成;所述的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由灰色信号线(501)、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1(10)、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组成;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由蓝色信号线(502)、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2(1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组成;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由红色信号线(503)、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3(22)、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组成;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由白色信号线(504)、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4(25)、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组成;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由黄色信号线(505)、黑色信号线(500)、上壳体(2)、导电银胶5(1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径向橡胶圈(8)组成;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由绿色信号线(506)、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6(19)、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组成;吊环(27)是通过螺纹孔(31)固定在上壳体(2)上;卡环(28)是卡装在吊环(27)上;钢丝绳(29)的一端是固定在卡环(28)上;上壳体(2)通过螺纹与下壳体(1)连接;在上壳体(2)与下壳体(1)间装有、O型密封圈(5);在上壳体(2)上开有导线孔(7);径向橡胶圈(8)是安装在导线孔(7)上;下壳体(1)上的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是依次相邻,长方形槽1底平面(9)在长方形槽3底平面(21)的对面,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在长方形槽4底平面(24)的对面;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1(10)粘贴在长方形槽1底平面(9)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2(13)粘贴在长方形槽2底平面(12)上,圆形压电陶瓷片1(17)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5(16)粘贴在圆形槽底平面1(15)上,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6(19)粘贴在圆形槽底平面2(18)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3(22)粘贴在长方形槽3底平面(21)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4(25)粘贴在长方形槽4底平面(24)上;上壳体(2)或下壳体(1)与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负极相连,上壳体(2)和下壳体(1)是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公共地线;黑色信号线(500)的一端焊接在压电陶瓷片的公共地线上,黑色信号线(500)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与阻抗分析仪(3)的负极相连接;灰色信号线(501)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的正极上,灰色信号线(501)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蓝色信号线(502)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的正极上,蓝色信号线(502)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红色信号线(503)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的正极上,红色信号线(503)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白色信号线(504)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的正极上,白色信号线(504)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黄色信号线(505)的一端焊接在圆形压电陶瓷片1(17)的正极上,黄色信号线(505)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绿色信号线(506)的一端焊接在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正极上,绿色信号线(506)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
在选定的地震实验区内,先钻一个直径是30公分的沉井(32),沉井(32)的深度为钻入岩石层(33)2.0米,然后向沉井(32)灌入深度为0.5~0.6米的固结填充物(30),然后逐步将用钢丝绳吊挂的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下放到沉井(32)的地部,再向沉井(32)灌入深度为2.0~2.5米的固结填充物(30),并加挂振动棒对固结填充物(30)进行夯实,继续灌入固结填充物(30)至地表,等待28天固结填充物(30)、地壳压力接受组件(101)、沉井(32)、岩石层(33)完全固结在一起后,方可进行实验;在以下实验步骤中,k代表做的是第几次实验,如第一次实验,k代表1,第二次实验,k代表2,以此类推;j代表第几号阻抗传感器,j=1代表是第1号阻抗传感器,j=2代表是第2号阻抗传感器,j=3代表是第3号阻抗传感器,j=4代表是第4号阻抗传感器,j=5代表是第5号阻抗传感器,j=6代表是第6号阻抗传感器,i代表是第几号实验数据,n代表每做一次实验得到实验数据个数,本实验中,n=1600,代表做一次实验能得到1600个数据,Ri(j,k)代表第j号阻抗传感器,做的第k次实验所得的第i个实验数据;实验步骤1:将黑色信号线(500)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负极相连接;打开电脑(4)、阻抗分析仪(3);实验步骤2:将灰色信号线(501)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 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灰色信号线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1,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3:将蓝色信号线(502)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 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蓝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2,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4:将红色信号线(503)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红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3,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5:将白色信号线(504)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 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白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4,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6:将黄色信号线(505)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 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黄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5,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7:将绿色信号线(506)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绿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6,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8:进行数据处理;第j号阻抗传感器的第k次实验结果的绝对均方根值RMSD(j,k)为:第j号阻抗传感器的第k次实验结果的相对均方根值Delt_RMSD(j,k)为: 实验步骤9:实验完成后,关闭阻抗分析仪(3)、计算机(4);在固结填充物(30)充填28天后,做第一次实验,完成实验步骤1~9,保存实验数据为;Ri(j,1);一个月后,做第二次实验,重复以上实验步骤1~9,并保存实验数据结果为;Ri(j,2);进行数据处理,观察RMSD(j,k)的值,如果RMSD(j,k)<15%;以后,每个月做一次实验,如果15%≤RMSD(j,k)<30%,则每周做一次实验;如果RMSD(j,k)≥30%,则每天做一次实验,并进行地震预警;如果发现5%≤Delt_RMSD(j,k)<20%,则每周做一次实验;如果发现Delt_RMSD(j,k)≥20%,则每天做一次实验,并进行地震预警。
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填充物(6)的材料为沥青。
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固结填充物(30)的材料为混泥土。

Claims (6)

1.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由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阻抗分析仪(3)、电脑(4)、固结填充物(30)、沉井(3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由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下壳体(1)、上壳体(2)、O型密封圈(5)、绝缘填充物(6)、导线孔(7)、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圆形槽底平面1(15)、圆形槽底平面2(18)、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吊环(27)、卡环(28)、钢丝绳(29)、螺纹孔(31)组成;所述的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由灰色信号线(501)、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1(10)、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组成;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由蓝色信号线(502)、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2(1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组成;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由红色信号线(503)、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3(22)、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组成;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由白色信号线(504)、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4(25)、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组成;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由黄色信号线(505)、黑色信号线(500)、上壳体(2)、导电银胶5(1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径向橡胶圈(8)组成;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由绿色信号线(506)、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6(19)、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组成;吊环(27)是通过螺纹孔(31)固定在上壳体(2)上;卡环(28)是卡装在吊环(27)上;钢丝绳(29)的一端是固定在卡环(28)上;上壳体(2)通过螺纹与下壳体(1)连接;在上壳体(2)与下壳体(1)间装有O型密封圈(5);在上壳体(2)上开有导线孔(7),径向橡胶圈(8)是安装在导线孔(7)上;下壳体(1)上的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是依次相邻,长方形槽1底平面(9)在长方形槽3底平面(21)的对面,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在长方形槽4底平面(24)的对面;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1(10)粘贴在长方形槽1底平面(9)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2(13)粘贴在长方形槽2底平面(12)上,圆形压电陶瓷片1(17)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5(16)粘贴在圆形槽底平面1(15)上,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6(19)粘贴在圆形槽底平面2(18)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3(22)粘贴在长方形槽3底平面(21)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4(25)粘贴在长方形槽4底平面(24)上;上壳体(2)或下壳体(1)与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负极相连,上壳体(2)和下壳体(1)是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公共地线;黑色信号线(500)的一端焊接在压电陶瓷片的公共地线上,黑色信号线(500)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与阻抗分析仪(3)的负极相连接;灰色信号线(501)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的正极上,灰色信号线(501)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蓝色信号线(502)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的正极上,蓝色信号线(502)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红色信号线(503)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的正极上,红色信号线(503)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白色信号线(504)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的正极上,白色信号线(504)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黄色信号线(505)的一端焊接在圆形压电陶瓷片1(17)的正极上,黄色信号线(505)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绿色信号线(506)的一端焊接在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正极上,绿色信号线(506)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填充物(6)的材料为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固结填充物(30)的材料为混泥土。
4.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方法,该实验方法的实验装置由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阻抗分析仪(3)、电脑(4)、固结填充物(30)、沉井(3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由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下壳体(1)、上壳体(2)、O型密封圈(5)、绝缘填充物(6)、导线孔(7)、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圆形槽底平面1(15)、圆形槽底平面2(18)、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吊环(27)、卡环(28)、钢丝绳(29)、螺纹孔(31)组成;所述的第1号阻抗传感器(201)由灰色信号线(501)、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1(10)、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组成;第2号阻抗传感器(202)由蓝色信号线(502)、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2(1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组成;第3号阻抗传感器(203)由红色信号线(503)、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3(22)、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组成;第4号阻抗传感器(204)由白色信号线(504)、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4(25)、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组成;第5号阻抗传感器(205)由黄色信号线(505)、黑色信号线(500)、上壳体(2)、导电银胶5(1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径向橡胶圈(8)组成;第6号阻抗传感器(206)由绿色信号线(506)、黑色信号线(500)、下壳体(1)、导电银胶6(19)、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组成;吊环(27)是通过螺纹孔(31)固定在上壳体(2)上;卡环(28)是卡装在吊环(27)上;钢丝绳(29)的一端是固定在卡环(28)上;上壳体(2)通过螺纹与下壳体(1)连接;在上壳体(2)与下壳体(1)间装有O型密封圈(5);在上壳体(2)上开有导线孔(7),径向橡胶圈(8)是安装在导线孔(7)上;下壳体(1)上的长方形槽1底平面(9)、长方形槽2底平面(12)、长方形槽3底平面(21)、长方形槽4底平面(24)是依次相邻,长方形槽1底平面(9)在长方形槽3底平面(21)的对面,长方形槽2底平面(12)在长方形槽4底平面(24)的对面;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1(10)粘贴在长方形槽1底平面(9)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2(13)粘贴在长方形槽2底平面(12)上,圆形压电陶瓷片1(17)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5(16)粘贴在圆形槽底平面1(15)上,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6(19)粘贴在圆形槽底平面2(18)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3(22)粘贴在长方形槽3底平面(21)上,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的负极通过导电银胶4(25)粘贴在长方形槽4底平面(24)上;上壳体(2)或下壳体(1)与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负极相连,上壳体(2)和下壳体(1)是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圆形压电陶瓷片1(17)、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公共地线;黑色信号线(500)的一端焊接在压电陶瓷片的公共地线上,黑色信号线(500)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与阻抗分析仪(3)的负极相连接;灰色信号线(501)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1(11)的正极上,灰色信号线(501)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蓝色信号线(502)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2(14)的正极上,蓝色信号线(502)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红色信号线(503)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3(23)的正极上,红色信号线(503)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白色信号线(504)的一端焊接在长方形压电陶瓷片4(26)的正极上,白色信号线(504)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黄色信号线(505)的一端焊接在圆形压电陶瓷片1(17)的正极上,黄色信号线(505)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绿色信号线(506)的一端焊接在圆形压电陶瓷片2(20)的正极上,绿色信号线(506)的另一端穿过径向橡胶圈(8)的内孔,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
在选定的地震实验区内,先钻一个直径是30公分的沉井(32),沉井(32)的深度为钻入岩石层(33)2.0米,然后向沉井(32)灌入深度为0.5~0.6米的固结填充物(30),然后逐步将用钢丝绳吊挂的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下放到沉井(32)的地部,再向沉井(32)灌入深度为2.0~2.5米的固结填充物(30),并加挂振动棒对固结填充物(30)进行夯实,继续灌入固结填充物(30)至地表,等待28天固结填充物(30)、地壳压力接收组件(101)、沉井(32)完全固结在一起后,方可进行实验;以下实验步骤中,k代表做的是第几次实验,如第一次实验,k代表1,第二次实验,k代表2,以此类推;j代表第几号阻抗传感器,j=1代表是第1号阻抗传感器,j=2代表是第2号阻抗传感器,j=3代表是第3号阻抗传感器,j=4代表是第4号阻抗传感器,j=5代表是第5号阻抗传感器,j=6代表是第6号阻抗传感器,i代表是第几号实验数据,n代表每做一次实验得到实验数据个数,本实验中,n=1600,代表做一次实验能得到1600个数据,Ri(j,k)代表第j号阻抗传感器,做的第k次实验所得的第i个实验数据;实验步骤1:将黑色信号线(500)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负极相连接;打开电脑(4)、阻抗分析仪(3);实验步骤2:将灰色信号线(501)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灰色信号线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1,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3:将蓝色信号线(502)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蓝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2,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4:将红色信号线(503)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红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3,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5:将白色信号线(504)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白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4,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6:将黄色信号线(505)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黄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5,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7:将绿色信号线(506)的一端与阻抗分析仪(3)的正极相连接;用阻抗分析仪在1~100kHz范围内扫频,将扫频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为“绿色第k次实验结果”,表示为:Ri(6,k),i为1~1600的整数;实验步骤8:进行数据处理;第j号阻抗传感器的第k次实验结果的绝对均方根值RMSD(j,k)为:第j号阻抗传感器的第k次实验结果的相对均方根值Delt_RMSD(j,k)为:实验步骤9:实验完成后,关闭阻抗分析仪(3)、计算机(4);在固结填充物(30)充填28天后,做第一次实验,完成实验步骤1~9,保存实验数据为;Ri(j,1);一个月后,做第二次实验,重复以上实验步骤1~9,并保存实验数据结果为;Ri(j,2);进行数据处理,观察RMSD(j,k)的值,如果RMSD(j,k)<15%;以后,每个月做一次实验,如果15%≤RMSD(j,k)<30%,则每周做一次实验;如果RMSD(j,k)≥30%,则每天做一次实验,并进行地震预警;如果发现5%≤Delt_RMSD(j,k)<20%,则每周做一次实验;如果发现Delt_RMSD(j,k)≥20%,则每天做一次实验,并进行地震预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填充物(6)的材料为沥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固结填充物(30)的材料为混泥土。
CN201410619634.5A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4316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9634.5A CN104316955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9634.5A CN104316955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6955A CN104316955A (zh) 2015-01-28
CN104316955B true CN104316955B (zh) 2017-01-18

Family

ID=52372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9634.5A Active CN104316955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6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7660A (zh) * 2016-03-29 2016-10-05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基于静电力平衡反馈控制的固体潮汐观测装置
CN108061597B (zh) * 2016-11-07 2021-03-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模型速度检测系统
CN111579355B (zh) * 2020-06-18 2023-04-28 湖北震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荷试验偏载监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41155B1 (zh) * 1988-12-23 1994-06-03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US5526609A (en) * 1994-01-28 1996-06-18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time structure parameter modification
US6031317A (en) * 1997-09-17 2000-02-29 Aeptec Microsystems, Inc. Piezoelecric shock sensor
CN102937646B (zh) * 2012-11-08 2015-11-25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
CN103235349B (zh) * 2013-04-22 2015-06-1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地下变形量的三维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CN204166140U (zh) * 2014-11-06 2015-02-1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6955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ppalardo Correlation between P-wave velocity and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tensely jointed dolostones, Peloritani mounts, NE Sicily
CN105319603B (zh) 致密砂岩储层复杂网状裂缝的预测方法
CN105866835B (zh) 一种基于地应力分布的断层三维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
Jiu et al. Simulation of paleotectonic stress fields within Paleogene shale reservoirs and prediction of favorable zones for fractur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Zhanhua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
Wan Contempor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China
CN104316955B (zh)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4949868A (zh) 一种爆破损伤岩样制备及宏细观结合的损伤程度测定方法
Castelli et al. Effects of soil-foundation-interaction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cooling tower by 3D-FEM analysis
Tsai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dynamic soil properties through shaking table tests on a large saturated sand specimen in a laminar shear box
Ábalos et al. Eclogite as a seismic marker in subduction channels: Seismic velocities, anisotropy, and petrofabric of Cabo Ortegal eclogite tectonites (Spain)
CN110987674A (zh) 一种基于岩芯Kaiser效应的地应力测试方法
Theodoulidis et al. The ARGONET (Greece) seismic observatory: An accelerometric vertical array and its data
Rizzo et al. Detecting the onset of strain localization using two‐dimensional wavelet analysis on sandstone deformed at different effective pressures
Punturo et al. Seismic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of middle-lower continental crust: Insights for their potential relationship from a study of intrusive rocks from the Serre Massif (Calabria, southern Italy)
Feng et al. An improved geomechanical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fracture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brittle reservoirs
CN204166140U (zh)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的构造地震预测实验装置
CN104374536B (zh) 卫星分级振动试验方法
Arbaret et al. Complex flow in lowest crustal, anastomosing mylonites: Strain gradients in a Kohistan gabbro, northern Pakistan
Samani et al. Linking sedimentary properties to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rock: An example from central Persian Gulf
Iskander Transparent soils turn 25: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iu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failure and ultrasonic transmission of brittle shale considering the bedding effect
Kahraman Seismic liquefaction: 1-G model testing system and shake table tests
Eluozo et al. Establishing porosity and bulk density analysis effect on foundation and fexible pavement in heterogeneous sand and silty formation
Abbas Geo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hale caprock of the Longyearbyen CO2 storage pilot
CN113343441B (zh) 基于筛分法仿真的岩石爆破块度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