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2876A - 具有蓄热器和蓄冷器的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蓄热器和蓄冷器的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2876A
CN104302876A CN201380025836.0A CN201380025836A CN104302876A CN 104302876 A CN104302876 A CN 104302876A CN 201380025836 A CN201380025836 A CN 201380025836A CN 104302876 A CN104302876 A CN 104302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energy
heat
pipeline
thermomechan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58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雷兹尼克
H.斯蒂斯达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4302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2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3/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eam or heat accumulators, or intermediate steam heaters, therein
    • F01K3/12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eam or heat accumulators, or intermediate steam heaters, therein having two or more accu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3/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 F01K23/02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以及一种用于运行该设备的方法。该设备具有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按本发明规定,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在两个分开的释能回路(40,52)中释能,其中,热能例如通过发电机(G)转换为电能。在此,来自回路(40)中的该过程的余热有利地通过第一热交换器(51)输送给回路(52)中的过程,由此,有利地提高了总效率。此外有利地将热量从蓄热器(14)中通过废热蒸汽发生器(68)传递到第一回路(40)中。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例如可以通过马达(M)蓄充来自电网的多余能量。由此可以存储例如备用能源的多余的能量储备。

Description

具有蓄热器和蓄冷器的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蓄热器和蓄冷器的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其中,蓄热器可以在适合的释放部位处将存储的能量释放给释能回路内的用于工作介质的第一管道。在释能回路中,下列单元以指定的顺序通过该第一管道相互连接: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一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泵),用于来自蓄热器的热量的释放部位(例如热交换器)和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例如蒸汽透平)。这些单元在释能回路中的所述的布置使将存储在蓄热器中的能量能够释放给工作介质并且利用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例如来驱动发电机。相反,为了在蓄热器和蓄冷器中存储热能需要蓄能回路,该蓄能回路根据选择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或通过另外的管道实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所述的设备实施。
背景技术
概念原动机和工作机器在本申请的范围内这样地使用,使得工作机器吸收机械功,以达到其目的。因此,用作工作机器的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作为压气机或压缩机工作。与之相对,原动机做功,其中,用于做功的热力学流体能机器转化工作气体中可供使用的热能。在该情况下,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也就是说作为马达工作。
概念“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形成从工作气体(与本申请相关的工作气体如空气或水蒸气)中提取热能或将该热能输入该工作气体的机器的上位概念。热能理解为热能和冷能。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下列也简称为流体能机器)可以例如设计成活塞式机器。优选也可以使用流体动力的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其叶轮允许工作气体连续的流动。优选使用轴向作用的透平或压缩机。
开头所述的原理例如根据WO2009/044139A2记载。此处使用活塞式机器来实施上述的方法。根据US5,436,508还已知,借助开头所述的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还可以在利用风能发电时中间存储过剩产能,以便在需要时又调用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例如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存储或将已存储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和一种所述设备的运行方法,以其能够在所使用的结构单元的费用合理的同时实现较高的效率。
该技术问题通过开头所述的按本发明的设备由此解决,蓄冷器可以在适合的释放部位处将存储的冷能释放给第二管道,其中,第二管道形成封闭的回路。在该回路中,下列单元以指定的顺序通过第二管道相互连接:在存储在蓄冷器中的冷能的所述释放部位之后(也就是说蓄冷器可以将存储的冷能释放给第二管道的部位)设有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三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例如泵),然后,设有热源,然后设有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例如蒸汽透平)。作为热源适合的是相比蓄冷器的温度水平具有更高温度水平的介质。若蓄冷器在蓄能状态下具有位于环境条件以下的温度水平,则设备的环境可以用作热源(例如流体能)。但特别有利的是,利用温度水平位于环境温度以上的其它过程的废热或余热。该过程可以例如是蒸汽透平回路。若用于该过程的气体以液态提供并且必须首先蒸发,则可以使用该过程例如来给蓄冷器蓄能。另外的构造还要在下面进一步阐述。在下面尤其称作蓄热器,如它开头已阐述那样。
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分别提供工作介质,该工作介质在回路中经过热力学过程以便存储能量或获得能量。在此,该工作介质可以是气态或液态的。流体能机器必须分别在介质方面优化。若该工作介质以液态输送,则泵的选择是特别有利的。在气态状态下输送时,优选使用流体动力的流体能机器(涡轮压缩机)。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在该设备中可供使用的蓄热器和可供使用的蓄冷器可以彼此独立地在两个释能回路中使用。由此尤其可以在以蓄冷器运行的释能回路中使用以蓄热器运行的释能回路的余热。由此有利地提高存储在蓄热器和蓄冷器中的能量的产率,由此可以提高设备的总效率。
按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结构方案规定,热源由第一热交换器组成,该第一热交换器可以从第一管道中吸出热量并且布置在第三流体能机器与第四流体能机器之间。第一热交换器的布置和工作原理,如已阐述,使得由第一管道形成的释能回路中的废热能够在由第二管道形成的释能回路中利用。该温度水平高于环境温度水平,由此可以有利地扩大蓄冷器的释放或释能的产率。
本发明另外的结构方案规定,用于蓄热器的释放部位通过第五热交换器形成,该第五热交换器可以将热量输入第一管道并且连接到由第四管道形成的回路中。在该回路中,下列单元相互连接:第五热交换器、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十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和蓄热器。借此,提供一种构造,其中,蓄热器不直接连接到第一管道的释能回路中,而通过热交换器(第五热交换器)与之连接。该热交换器通过第四管道在回路中与蓄热器14连接。流体能机器在此使工作介质在第四管道内循环,从而存储在蓄热器14中的能量可以导引至热交换器。该结构形式的优点是,在第一和第四管道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工作介质。例如第五热交换器特别有利地设计成废热蒸汽发生器。这种热交换器通常也称作废热锅炉或HRSG(热回收蒸汽发电机)。废热蒸汽发生器有利地以水运行,从而可以在由第一管道形成的回路中使用通常的蒸汽透平来产生机械能。但该蓄热器14可以通过第四管道例如以作为工作介质的空气运行。这样的优点是,更大体积的蓄热器也可以成本廉价地制造,因为回路中可能的不密封性对于环境没有危害。
有利地,废热蒸汽发生器(也就是说第五热交换器)和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也可以具有多个压力级。该压力级形成的方式是,既在热交换器中也在流体能机器中有对应的、分别与管道连接的压力级可供使用。由此可以有利地进一步提高产率并因此提高释能过程的效率。
按本发明一种特别的结构方案规定,用于存储在蓄冷器中的冷能的释放部位由第三热交换器组成,该第三热交换器可以将热量释放给第二管道并且连接到由第三管道形成的冷却回路。在该冷却回路中,下列单元相互连接:第三热交换器、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五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和蓄冷器。流体能机器使工作介质在第三管道中循环。以此方式,存储在蓄冷器中的冷能通过第三热交换器释放给第二管道,其中,可以通过第四流体能机器做功。回路通过第二和第三管道的此分离也有利的是,通过第二管道形成的回路可以保持尽可能小。在该系统中,例如氨气可以用作工作介质并且在与之有关的、较高的技术安全需求下运行。在第三管道中,例如空气可以使用作为工作介质。这尤其有利的是,蓄冷器由于产能需求具有较大的体积。
本发明另一个结构方案规定,在第二管道中的第三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与第一热交换器之间设置第四热交换器,该第四热交换器能够将来自设备的周围环境的热量输入第二管道中。在此,必须考虑,蓄冷器具有低于大气环境条件的温度水平。因此,在第一步骤中可以将来自环境的热量输入工作介质,之后在第二步骤中,使用蓄热器中所提供的热量或蓄热器上的释能回路的余热中所提供的热量。因此,环境热量附加地提供给该过程,由此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
此外,开头提出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通过蓄热器和蓄冷器存储和释放热能的方法解决,其中,在释能循环中,蓄热器将存储的能量释放给释能回路中的用于工作介质的第一管道。在释能回路中,下列单元以指定的顺序布置在第一管道上并且以该顺序被工作介质通过: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一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泵)、用于来自蓄热器的热量的释放部位和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蒸汽透平).
该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具体在于,蓄冷器将存储的冷能释放给第二管道,其中,第二管道形成闭合回路,在该闭合回路中,下列单元以指定的顺序流过第二管道:在用于存储在蓄冷器中的冷能的所述释放部位的后方的、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三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泵)、热源和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第四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蒸汽透平。通过此按本发明的方法(以此方法可以运行前述类型的设备),实现的优点是,提高了已阐述的效率并因此提高进行的过程的效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下列根据附图描述。相同或相应的附图元件分别配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仅对各附图之间的区别进行阐述。在附图中:
图1和图2是按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在蓄能(图1)和释能(图2)的工作状态下分别的连接框图以及
图3是按本发明的设备的另外的实施例在蓄能和释能的工作状态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按图1和图2的设备,进一步阐述热存储器12,14,16进行的热力学蓄能和释能过程。在图1中首先示出两级蓄能过程,该过程根据热能泵原理作用。示出一条开路的蓄能回路,但该蓄能回路,如点划线所示,在使用任选设置的热交换器17b的情况下可以闭合。在对于图1的实施例由空气构成的工作气体中的状态分别在管道30,31上以圆圈表示。左上方表示以bar为单位的压力。右上方是以KJ/Kg为单位的焓。左下方是以℃为单位的温度,右下方是以Kg/s为单位的质量流。气体的流向通过相关管道中的箭头表示(这些箭头和圆圈也在其他附图中使用)。
在用于按图1的第三管道31的蓄能回路的模型计算中,具有1bar和20℃的工作气体进入(先前已蓄能的)附加蓄热器12并且以80℃的温度离开它。通过借助作为压缩机工作的第六流体能机器34压缩致使压力升高到15bar,并因此也致使温度升高到540℃。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T2=T1+(Τ2s-T1)/ηc;Τ2s=Τ1П(K-1)/K,其中,
T2是压缩机出口处的温度,
T1是压缩机入口处的温度,
ηc是压缩机的等熵效率,
П是压力比(此处15:1)以及
K是压缩率,对于空气来说为1.4。
可以假设压缩机的等熵效率ηc为0.85。
加热的工作气体现在通过蓄热器14,在该蓄热器14中存储了可供使用的热能的主要部分。在存储时,工作气体冷却到20℃,而压力以15bar保持不变。然后,工作气体在第七流体能机器35的两个串联的级35a,35b中膨胀减压,从而它处于1bar的压力水平。在此,工作气体在第一级之后冷却到5℃,在第二级之后冷却到-100℃。此计算同样根据上述公式进行。
在第三管道31连接高压透平和低压透平形式的第七流体能机器35a,35b的两级的部分中,附加地设置水分离器29。在第一次压缩之后该水分离器能够实现干燥空气,从而在第七流体能机器35的第二级35b中的、包含在该干燥空气中的空气湿度不导致透平叶片的结冰。
在进一步过程中,压缩的并因此冷却的工作气体从蓄冷器16中吸走热量并由此加热到0℃。以此方式,冷能存储在冷能存储器16中,该冷能在之后获取能量时可以利用。若比较工作气体在蓄冷器16的出口处的温度和在附加蓄热器12的入口处的温度,则明确了为什么必须为闭合的蓄能回路的情况提供热交换器17b。此处,工作气体又可以加热到环境温度20℃,由此从周围环境中吸走给此过程提供的热量。若直接从周围环境中抽吸工作气体,当然可以省掉这种措施,因为这已经具有环境温度。
为了在流过第三管道的蓄能回路时可以进行通过附加蓄热器12的预热,附加回路通过附加管道30实现,通过该附加管道30可以给附加蓄热器12蓄能。因此,附加蓄热器12必须既可以连接在第三管道31的蓄能回路上又可以连接在附加管道30的附加回路上。通过阀A进行第三管道31的连接,而通过打开阀B确保附加管道30的连接。空气在流过附加管道30时首先通过作为压缩机工作的第八流体能机器36导引。压缩的空气通过附加蓄热器12导引,其中,通流方向与所示箭头相应地正好与由第三管道31形成的蓄能回路相反走向。在通过压缩机使空气从环境压力(1bar)和环境温度(20℃)上升到4bar和温度188℃时,空气通过附加蓄热器12又冷却到20℃。然后,空气通过作为透平工作的第九流体能机器37的级37a,37b在两级中膨胀减压。此处也在连接两级37a,37b的附加管道30中设置水分离器29,该水分离器29与位于第三管道31中的水分离器相同地作用。在空气通过第九流体能机器37减压之后,该空气在环境压力(1bar)下温度为-56℃。对于这种情况,附加管道30的附加回路,如点划线所示,闭合地设计,因此必须提供热交换器17c,以便-56℃的空气可以通过从周围环境中的吸热加热到20℃。
第三管道31和附加管道30的回路彼此无关地运转。因此第六和第一流体能机器通过轴21与马达Ml机械联接,第八和第九流体能机器通过另外的轴21与马达M2机械联接。风能发电设备22的产能过剩时,电能可以首先驱动马达M2,以便给附加蓄热器12蓄能。然后,通过马达Ml的运行,同时通过附加蓄热器12的释能给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蓄能。然后,通过马达M2的运行也可以给附加蓄热器12又蓄能。若所有的存储器完全蓄能,则可以引入有效的释能循环以便获得电能(参照图2)。但若在未能给附加蓄热器12蓄能的情况下风力发电厂22的产能过剩结束,则其中提供的能量也可以被另外的热源41代替,或仅使用蓄热器14(参照图2)。
按图2,设备现在以释能回路工作,该释能回路通过第一管道40实现。该管道40是闭合回路。水通过附加蓄热器12、蓄热器14和任选地通过另一个热源41,例如远程供热经由热交换器42蒸发且过度加热并因此通过管道40(阀C和D关闭)到达第三热力学流体能机器43。该第三热力学流体能机器43设计成两级式,由依次被流过的高压透平43a和低压透平43b组成。高压透平被供给以压力Ph的蒸汽。具有更小压力P1的蒸汽足够用以供给低压透平43b。该压力存在于高压透平43a和低压透平43b之间的连接管道40中或在一定的工作状态下在阀D打开之后也存在于旁通管道46中。第三流体能机器43通过另一根轴21驱动发电机G。该发电机G在需要时发电,而热存储器12,14,16释能(Rankine循环)。
存储在蓄冷器16中的冷能能量不直接地,而通过第一热交换器51提供给由第一管道40形成的回路。第一热交换器51是由第二管道52形成的回路的部分。该回路本身用于获取能量,获取能量可以通过第二管道52的回路中的第四流体能机器53得到。第四流体能机器53通过轴54与发电机G连接。此外,第四流体能机器53还驱动第五流体能机器55,该第五流体能机器55用作压缩机(为此在下面还要描述)。因此,来自蓄冷器16的冷能首先用于在由第二管道52形成的回路中获取能量(例如通过具有氨气的Rankine循环)。在此,由第一管道40形成的回路仅间接地被该冷能引起横断面上的变化。同时由第二管道52形成的回路被热能引起横断面上的变化,该热能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导入该过程中。由此,解释了设备总效率的提高。
在第四流体能机器后方,来自蓄冷器16的冷能可以通过由第三管道56形成的回路又间接地通过第三热交换器57输入第二管道52。为此目的,第三热交换器57设置在第二管道内。之后,在第二管道中,沿流动方向看具有泵58形式的第三流体能机器。此外,例如来自流动的环境热量例如可以通过第四热交换器59馈送入第二管道52的工作流体,之后该工作流体流过第一热交换器51。
如已说明,来自蓄冷器16中的冷能通过第三管道输入第三热交换器57。在通过第三管道56形成的回路中,也设置第五流体能机器,它引起工作流体在第三管道中的循环。驱动直接地通过轴54由第四流体能机器53实现。备选地,也可以省去通过第三管道56形成的回路并且代替第三热交换器57,蓄冷器16直接地设置在第二管道52中。这以点划线表示。在其中,第二管道52在蓄冷器16中直接地连接到通道系统上,该通道系统引起蓄冷器16中的表面扩大(下文详述)。
通过操作阀C和D,在一定的工作状态下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阀D位于第一旁通管道46中,借助该第一旁通管道46,在阀D打开时可以绕过高压透平43a。该工作状态在蓄热器14中的温度不足以在高压条件下过度加热水蒸气时是有意义的。后者可以通过蓄热器14的部分释能或仍未完全的蓄能引起。
在极端情况下,蓄热器14完全地清空,而附加蓄热器12已经蓄能。该状态形成的条件例如是,附加的能量通过风力发电厂22短时间就能提供,但现在应当满足对电能的过大需求。在该情况下,除了阀D外还可以连接第二旁通管道47的阀C。在这种情况下,蓄热器14通过旁通管道47绕过,从而附加蓄热器12可以通过低压透平43b排空。因此,在该设备中已存在热能,该热能在功率满足的情况下,通过发电机G可以转换为电能。在该情况下,蓄冷器16也还未蓄能,因为它可以与蓄热器14共同地蓄能。因此对于此工作状态,通过阀F连接冷凝器45。
在图3中,通过连接框图示出设备另外的实施形式的总体视图。与图1和图2不同,在此选择了统一的图示。通过第二管道52和第三管道56形成的回路基本上与图2相似地设计。
当然,在图3中示出比图1中更简化的用于给蓄冷器16和蓄热器14蓄能的系统。蓄热器14通过开路的回路蓄能,该窗口的回路通过管道60实现。在该管道中,,环境空气通过管道60输入压缩机61,经过热交换器32,在该处空气加热至480℃并且该热量在流过蓄热器14时释放给该蓄热器14。此外,热交换器32还由形成回路的管道63流过,蓄冷器16被通过该管道63冷却。在工作介质在管道63中流过蓄冷器16之后,它通过压缩机64从环境条件压缩到25bar并且加热到514℃,流过热交换器32,然后通过透平65又减压到1.1bar。在此,温度下降为-121℃。然后,在蓄冷器16中的工作介质又吸热并由此被冷却。压缩机64和透平65安装在轴66上并且可以附加地通过与该轴66连接的马达M驱动。
在按图3的实施例中,蓄热器14不直接地连接到通过第一管道40形成的回路中。而通过第四管道67形成另一条回路,在第四管道67中,在压力恒定为大约1bar时流过下列单元。在流过蓄热器14之后,加热到476℃的工作介质(例如空气)输入第五热交换器68。热交换器68将热量输出给第一管道40并且冷却至91℃(下文详述)。然后第四管道67穿过第一热交换器51,从而未通过第五热交换器68释放给第一管道的余热可以输出给第二管道52。工作介质可以在其他过程中通过冷凝器69进一步冷却,其中,冷凝器69同样是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一管道40中(下文详述)。通过循环泵形式的第十流体能机器70,工作介质然后又到达蓄热器14中,在该处此工作介质重新加热。代替图3中所示的闭合回路,第四管道67也可以设计成开路的回路,在该开路的回路中,省略了点划线表示的在冷凝器69与第十流体能机器70之间的管道部分。
第一管道40形成一条回路,借助该回路,可以通过发电机G上的轴71发电。为此,回路借助水运行,其中,第五热交换器68作为具有高压级68a和低压级68b的多级废热蒸汽发生器运行(Rankine循环)。该水以环境温度通过具有5.5bar的供给泵44a首先馈送入第五热交换器68的低压级68b中。一部分离开具有4.1bar和145℃的低压级68b,以便输入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的低压级43b(作为蒸汽)。另一部分通过第二供给泵44b在液态下馈入第五热交换器68的高压级68a并且作为具有80bar和459℃的蒸汽离开它,以便输入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43的高压级43a。第四和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均驱动轴71,该轴与发电机G连接。若蒸汽在24℃时减压至0.03bar,该蒸汽通过冷凝器69又输入供给泵44a。
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和附加蓄热器在各附图的设备中的结构分别是相同的,在图1中通过蓄冷器16的局部放大图进一步表示。提供一个容器,其壁24设有绝缘材料25,该绝缘材料25具有较大的气孔26。在容器的内部提供混凝土27,该混凝土27用作蓄热器或蓄冷器。在混凝土27的内部平行延伸地铺设管道28,工作气体流过通过该管道28并且在此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根据运行方式和存储器类型)。
图1至图3的蓄能和释能回路也可以相互组合,以便可以从其中获得另外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该设备具有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其中,所述蓄热器(14)将所述存储的热量释放给所述释能回路中的用于工作介质的第一管道(40),且在所述释能回路中下列单元以指定的顺序通过所述第一管道(40)相互连接:
●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一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泵(44)
●用于来自蓄热器(14)的热能的释放部位,和
●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43),尤其是蒸汽透平,
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器(16)能将所述存储的冷能释放给第二管道(52),其中,所述第二管道(52)形成闭合回路,在所述闭合回路中,所述下列单元以指定的顺序通过第二管道(52)相互连接:
●在用于存储在所述蓄冷器(16)中的冷能的释放部位后方的、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三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泵(58)
●热源,和
●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第四热力学流体能机器(53),尤其是蒸汽透平。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由第一热交换器(51)组成,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能从所述第一管道(40)中提取热量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三流体能机器(58)与所述第四流体能机器(53)之间。
3.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蓄热器(14)的释放部位通过第五热交换器(68)形成,所述第五热交换器(68)将热量输送给所述第一管道(40)并且连接到通过第四管道(67)形成的回路中,其中,在所述回路中下列单元相互连接:
●所述第五热交换器(68),
●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十热力学流体能机器(70),以及
●所述蓄热器(14)。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由第二热交换器(51)组成,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1)能从所述第四管道(67)中提取热量并且在所述第四管道(67)中就流向而言在所述第五热交换器(68)后方。
5.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通过废热蒸汽发生器形成。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43)具有多个压力级。
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在所述蓄冷器(16)内的冷能的释放部位由第三热交换器(57)组成,所述第三热交换器(57)将热量释放给所述第二管道(52)并且连接在通过第三管道(56)形成的冷却回路中,其中,在所述冷却回路中下列单元相互连接:
●所述第三热交换器(57)
●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五热力学流体能机器(55),和
●所述蓄冷器(16)。
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52)填充以氨气。
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道(52)中在所述第三热力学流体能机器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之间设置第四热交换器(59),所述第四热交换器(59)能够将来自所述设备的周围环境的热量输入所述第二管道(52)中。
10.一种用于通过蓄热器(14)和蓄冷器(16)存储和释放热能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蓄热器(14)的释能循环中,将存储的热量释放给释能回路中的用于工作介质的第一管道(40)并且使工作介质在所述释能回路中通过第一管道(40)以指定的顺序流过下列单元:
●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一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泵(44)
●用于来自所述蓄热器(14)的热量的释放部位,和
●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第二热力学流体能机器(43),尤其是蒸汽透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冷器(16)将所述存储的冷能释放给第二管道(52),其中,所述第二管道(52)形成闭合回路,在所述闭合回路中,通过所述第二管道(52)以指定的顺序通过下列单元:
●在用于存储于蓄冷器(16)内的冷能的释放部位后方的、作为工作机器连接的第三热力学流体能机器,尤其是泵(58)
●热源,和
●作为原动机连接的第四热力学流体能机器(53),尤其是蒸汽透平。
CN201380025836.0A 2012-04-17 2013-03-27 具有蓄热器和蓄冷器的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Pending CN1043028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164473.6 2012-04-17
EP12164473.6A EP2653670A1 (de) 2012-04-17 2012-04-17 Anlage zur Speicherung und Abgabe von thermischer Energie mit einem Wärmespeicher und einem Kältespeicher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PCT/EP2013/056549 WO2013156284A1 (de) 2012-04-17 2013-03-27 Anlage zur speicherung und abgabe von thermischer energie mit einem wärmespeicher und einem kältespeicher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2876A true CN104302876A (zh) 2015-01-21

Family

ID=4804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5836.0A Pending CN104302876A (zh) 2012-04-17 2013-03-27 具有蓄热器和蓄冷器的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36351A1 (zh)
EP (2) EP2653670A1 (zh)
CN (1) CN104302876A (zh)
WO (1) WO20131562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3699A (zh) * 2017-03-20 2019-12-13 路蒙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生成电能的发电所和运行发电所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35181A (en) * 2015-02-11 2016-08-17 Futureba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WO2016150459A1 (en) * 2015-03-20 2016-09-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xcess air valves for pressure control
JP6708505B2 (ja) * 2016-07-14 2020-06-10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メカニクス 高圧水素の膨張タービン式充填システム
GB2552963A (en) * 2016-08-15 2018-02-21 Futurebay Ltd Thermodynamic cycl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4592937B (zh) * 2022-04-11 2023-08-29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压缩空气和热泵储电耦合的储电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15835A6 (zh) * 1973-01-26 1974-08-23 Babcock Atlantique Sa
JPS58214606A (ja) * 1982-06-05 1983-12-13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二流体サイクル
JPS61149507A (ja) * 1984-12-24 1986-07-08 Hisaka Works Ltd 熱回収装置
JPS61171808A (ja) * 1985-01-28 1986-08-02 Toshiba Corp デユアルランキンサイクル発電プラント
JPS61237804A (ja) * 1985-04-16 1986-10-23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動力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8802A (en) * 1960-11-28 1965-11-23 Aerojet General Co Binary vapor power plant
US4700543A (en) * 1984-07-16 1987-10-20 Ormat Turbines (1965) Ltd. Cascaded power plant using low and medium temperature source fluid
DK23391D0 (da) 1991-02-12 1991-02-12 Soerensen Jens Richard Vindmoelle til selvforsyning og opbevaring af energi
US5813215A (en) * 1995-02-21 1998-09-29 Weisser; Arthur M. Combined cycle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US7458218B2 (en) * 2004-11-08 2008-12-02 Kalex, Llc Cascade power system
US7313926B2 (en) * 2005-01-18 2008-01-01 Rexorce Thermionics, Inc. High efficiency absorption heat pump and methods of use
ES2416727T3 (es) 2007-10-03 2013-08-02 Isentropic Limited Aparato de acumulación de energía y método para acumular energía
EP2212524A4 (en) * 2007-10-04 2012-04-18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 CASCADED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SYSTEM USING RESIDUAL HEAT FROM AN ALTERNATIVE ENGINE
US20110314818A1 (en) * 2008-08-04 2011-12-29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ascaded condenser for multi-unit geothermal orc
US8707701B2 (en) * 2008-10-20 2014-04-29 Burkhart Technologies, Llc Ultra-high-efficiency engines and corresponding thermodynamic system
US8474262B2 (en) * 2010-08-24 2013-07-02 Yakov Regelman Advanced tandem organic rankine cy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15835A6 (zh) * 1973-01-26 1974-08-23 Babcock Atlantique Sa
JPS58214606A (ja) * 1982-06-05 1983-12-13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二流体サイクル
JPS61149507A (ja) * 1984-12-24 1986-07-08 Hisaka Works Ltd 熱回収装置
JPS61171808A (ja) * 1985-01-28 1986-08-02 Toshiba Corp デユアルランキンサイクル発電プラント
JPS61237804A (ja) * 1985-04-16 1986-10-23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動力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3699A (zh) * 2017-03-20 2019-12-13 路蒙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生成电能的发电所和运行发电所的方法
CN110573699B (zh) * 2017-03-20 2021-10-22 路蒙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生成电能的发电所和运行发电所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36351A1 (en) 2015-05-21
EP2653670A1 (de) 2013-10-23
WO2013156284A1 (de) 2013-10-24
EP2825737A1 (de)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2876A (zh) 具有蓄热器和蓄冷器的热能存储及释放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N106677848B (zh) 一种以空气及水为储能工质的联合储能系统及方法
US9951979B2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and discharge system
Hassan et al.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high-temperature pumpe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Refrigerant selection, performance and limitations
CN110259662B (zh) 基于双井结构热盐井的辅助增压再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US9829254B2 (en) Installation for storing thermal energy
CN105899766B (zh) 用于储存/生产电能的热力系统
US895532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power plant efficiency at partial loads
KR101835915B1 (ko) 병렬 사이클 열 기관
CN107285278B (zh) 一种能量梯级式利用的氢气热压缩系统
CN103930653B (zh) 带有回收器的高温能量存储器
CN104204462A (zh) 组合循环caes技术(ccc)
CN104541027A (zh) 热存储器的蓄能和释能方法以及适用于此方法的用于存储和释放热力学能的设备
US20120255302A1 (en) Heating, cooling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3827448A (zh) 用于存储热能的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N103797325A (zh) 热能存储和回收机构
CN105593477A (zh) 用于控制在根据兰金循环运行的闭合环路内工作流体的装置及使用所述装置的方法
US20150075210A1 (en) Method fo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 heat accumulator and plant for storing and releasing thermal energy, suitable for this method
CN103438612B (zh) 一种以稀有气体为工质的压缩气体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9973362B (zh) 基于双井结构热盐井的复合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05986840A (zh) 热回收型发电系统
CN108779711A (zh) 压缩空气贮藏发电装置
CN107882603A (zh) 构造冷源能量回收系统、热力发动机系统及能量回收方法
JP2017172334A (ja) 圧縮空気貯蔵発電装置
CN107002512A (zh) 用于运行换热站的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