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3915A - 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3915A
CN104283915A CN201310280502.XA CN201310280502A CN104283915A CN 104283915 A CN104283915 A CN 104283915A CN 201310280502 A CN201310280502 A CN 201310280502A CN 104283915 A CN104283915 A CN 104283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storage
data
storage device
foreground system
storage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05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强
顾国强
顾永立
王战英
徐型平
周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riman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riman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riman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riman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805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39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3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3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包括前台系统和多个物理存储设备。前台系统为一个整合服务器,前台系统整合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信息,并且授权与源数据库接口连接。物理存储设备并联至前台系统,每个物理存储设备授权与当地分数据库接口连接。本发明系统的建立步骤为:整合所有物理存储设备至一个前台系统,前台控制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建立数据通道,将所有物理设备连接至数据通道;将数据通道和前台系统分别授权连接至源数据库接口;将每一个物理存储设备分别授权连接至当地分数据库接口。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各地的数据存储形成有效的整合与控制,提升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的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五十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的“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J.Martin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包含特定人员信息的数据库通常也称作人员信息库,目前人员信息库的现状是信息管理普遍分散,多个分散的人员信息库往往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实现较好的统筹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各地数据库信息流转速度慢,管理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包括前台系统和多个物理存储设备。前台系统为一个整合服务器,前台系统整合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信息,并且授权与源数据库接口连接。物理存储设备并联至前台系统,每个物理存储设备授权与当地分数据库接口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前台系统生成数据分配信息,数据分配信息指定转移路径,前台系统将数据分配信息发送至特定的物理存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物理存储设备根据数据分配信息将部分数据存储到指定的其他物理存储设备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物理存储设备生成数据分配请求,发送至前台系统,前台系统计算所有的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后,生成数据分配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每一个物理存储设备连接至数据通道,数据通道连接至源数据库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整合所有物理存储设备至一个前台系统,前台控制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步骤二,建立数据通道,将所有物理设备连接至数据通道;步骤三,将数据通道和前台系统分别授权连接至源数据库接口;步骤四,将每一个物理存储设备分别授权连接至当地分数据库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物理存储设备生成数据分配请求,发送至前台系统,前台系统检测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后,生成数据分配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前台系统生成数据分配信息,指定转移路径,将数据分配信息发送至发出请求的物理存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发出请求的物理存储设备根据数据分配信息将部分数据转移至指定的其他物理存储设备。
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各地的数据存储形成有效的整合与控制,提升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在本发明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是本发明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员信息库”,实现虚拟化大数据存储与数据调用。虚拟存储就是整合各种存储物理设备为一整体,提供永久保存数据并提供能被用户调用的功能,即在公共控制平台下存储设备的一个集合体。虚拟存储有几个固有的优势:首先,在存储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方面,虚拟存储环境下,所有的存储资源在逻辑上被映射为一个整体,对用户来说是单一视图的透明存储,而单个存储设备的容量、速度等物理特性却被屏蔽掉了,无论后台的物理存储是什么设备,服务器及其应用系统看到的都是客户非常熟悉的存储设备的逻辑映像,因此,系统管理员不必关心自己的后台存储,只须专注管理存储空间本身,所有的存储管理操作,如系统升级、改变RAID级别、初始化逻辑卷、建立和分配虚拟磁盘、存储空间扩容等比从前的任何存储技术都更容易。与现有的SAN相比,存储管理的复杂性被大大降低。
参照图1,本发明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包括前台系统、多个物理存储设备、源数据库接口和各地的分数据库。
如图1所示,前台系统为一个整合服务器,整合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信息,并且授权与源数据库接口连接。各个物理存储设备并联至前台系统,每个物理存储设备授权与当地分数据库接口连接。每一个物理存储设备连接至数据通道,数据通道连接至源数据库接口。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的步骤:
S1:整合所有物理存储设备至一个前台系统,前台控制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
S2:建立数据通道,将所有物理设备连接至数据通道;
S3:将数据通道和前台系统分别授权连接至源数据库接口;
S4:将每一个物理存储设备分别授权连接至当地分数据库接口。
当需要进行存储数据的分配时,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物理存储设备生成数据分配请求,发送至前台系统,前台系统检测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后,生成数据分配信息。
2.前台系统生成数据分配信息,数据分配信息指定转移路径,将数据分配信息发送至发出请求的物理存储设备。
3.发出请求的物理存储设备根据数据分配信息将部分数据转移至指定的其他物理存储设备。
虚拟化存储与数据调用技术整合底层物理资源,重组后得到多种不同性能和可靠性的新的虚拟设备,以满足多种存储应用的需求。层次化的存储虚拟化模型和卷管理策略,降低了存储管理复杂性,提高了存储管理的效率。写时按需分配和动态分配等容量虚拟化方法满足动态增加系统容量的需要,利用数据存储虚拟化技术整合底层物理资源,重组后得到多种不同性能和可靠性的新的虚拟设备,以满足多种存储应用的需求。层次化的存储虚拟化模型和卷管理策略,降低了存储管理复杂性,提高了存储管理的效率。写时按需分配和动态分配等容量虚拟化方法满足动态增加系统容量的需要,利用数据块重组和数据转移优化提高了系统的读写性能。设备性能隔离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权重调度等性能虚拟化方法保证了共享存储环境中虚拟设备的性能。通过层次化方法实现了快照读写属性、快照语义与资源管理的分离,通过快照写语义和资源分配策略组合出不同方式的快照技术。后端集中冗余管理策略使用活跃数据镜像和后台冗余计算的方式保证了存储节点间的数据冗余,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可靠性。基于应用对缓存资源进行分区管理,每个独立的缓存分区可根据应用负载特征选择合适的缓存替换策略,提高了分区缓存资源利用率。利用历史访问信息和实时访问信息,预测数据块未来的空间局部性特征,指导存储系统的缓存替换策略。
在人员信息资源管理云应用平台上有大量的用户同时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不同的业务操作,云应用平台需要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由于业务的特殊性,要求用户各自独立运行而不能出现数据和计算的交叉。针对监管业务的应用及终端用户隔离安全问题,本课题提出一种目录映射的单向指针分层用户隔离的技术。这种目录映射方法采用单向指针树状结构组织,对系统的访问权限与该应用的根目录所处的层有关,目录节点的上层节点能获得下层节点的指针,而下层节点是不允许反向访问其上层节点的,同层节点也是不能进行相互访问的,只有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具有最高的文件访问权限,拥有根目录权限的应用具备访问系统所有文件的权限,但为了系统数据的安全一般系统根目录权限不会分配给任何应用使用的。所有的中间节点均只是文件夹的性质,只存储下一级的目录或叶子节点指针而不会真正存储文件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具体存储方式和位置,只有叶子节点的数据结构才存储某一文件的具体存储位置和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应用在进行数据访问时都会从它权限所在的目录层顺着单向指针直到叶子节点才能获得该数据的存储信息。这种文件目录组织模式有效地实现了用户数据的隔离,隔离是由目录映射的单向性完成的而不会在数据的物理存储位置进行隔离,不同应用的数据在物理存储位置上是无需采用隔离措施的。这种模式也为每个应用创建自己的文件隔离提供了方便,因为某个应用被分配到某一目录层以后它们下级目录可以由自己自由创建并分配给不同子应用使用,由于目录指针的单向性,下级目录的应用是不可能逾越该应用的目录结构的。
如人员查询应用在云系统中被分配了一个空目录层作为这个应用的根目录,按指针的单向性原则这个目录是没有访问该云系统中其他任何应用目录权限的,应用的根目录所有者只具有创建和访问虚线内目录的权限。由于应用需要为每个用户创建存储空间,因此这个应用会在自己的目录层下创建很多的子目录,而子目录之间也是不能相互访问的,不同的用户之间数据也是隔离的,但应用的根目录可以实现对所有子目录的控制和管理。而应用的子目录也可根据需要创建自己的下一级目录或叶子节点,只有到了叶子节点才会真正存储文件在系统中的真实保存位置。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说明书仅是本发明众多实施例中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而并非用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均等变化、变型以及等同替代等技术方案,只要符合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台系统和多个物理存储设备;
所述前台系统为一个整合服务器,所述前台系统整合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信息,并且授权与源数据库接口连接;
所述物理存储设备并联至所述前台系统,每个所述物理存储设备授权与当地分数据库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物理存储设备连接至数据通道,所述数据通道连接至源数据库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台系统生成数据分配信息,所述数据分配信息指定转移路径,前台系统将数据分配信息发送至特定的物理存储设备。
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存储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分配信息将部分数据存储到指定的其他物理存储设备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物理存储设备生成数据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前台系统,所述前台系统计算所有的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后,生成数据分配信息。
6.一种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合所有物理存储设备至一个前台系统,所述前台控制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
步骤二,建立数据通道,将所有物理设备连接至所述数据通道;
步骤三,将所述数据通道和前台系统分别授权连接至源数据库接口;
步骤四,将每一个物理存储设备分别授权连接至当地分数据库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存储设备生成数据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前台系统,所述前台系统检测所有物理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后,生成数据分配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台系统生成数据分配信息,指定转移路径,将数据分配信息发送至发出请求的物理存储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出请求的物理存储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分配信息将部分数据转移至指定的其他物理存储设备。
CN201310280502.XA 2013-07-05 2013-07-05 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4283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0502.XA CN104283915A (zh) 2013-07-05 2013-07-05 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0502.XA CN104283915A (zh) 2013-07-05 2013-07-05 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3915A true CN104283915A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5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0502.XA Pending CN104283915A (zh) 2013-07-05 2013-07-05 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391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88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熊凡凡 分布式数据库并行处理系统
CN102147770A (zh) * 2011-03-28 2011-08-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存储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2565318U (zh) * 2012-05-21 2012-11-28 成都因纳伟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虚拟化存储系统
CN103064927A (zh) * 2012-12-21 2013-04-24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03067461A (zh) * 2012-12-18 2013-04-24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的元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元数据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88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熊凡凡 分布式数据库并行处理系统
CN102147770A (zh) * 2011-03-28 2011-08-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存储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2565318U (zh) * 2012-05-21 2012-11-28 成都因纳伟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虚拟化存储系统
CN103067461A (zh) * 2012-12-18 2013-04-24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的元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元数据管理方法
CN103064927A (zh) * 2012-12-21 2013-04-24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访问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39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lowing changing dimension and metadata versioning in a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environment
US8312242B2 (en) Tracking memory space in a storage system
US9251183B2 (en) Managing tenant-specific data sets in a multi-tenant environment
US1040242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est-driven data sharing in interest-driven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s
CN103890738B (zh) 用于保留克隆分离操作之后的存储对象中的消重的系统和方法
CN109274752A (zh) 区块链数据的访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4536903B (zh) 一种按数据属性分类存放的混合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3067461B (zh) 一种文件的元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元数据管理方法
CN109564564A (zh) 克隆目录对象
CN107844269A (zh) 一种基于一致性哈希的分层混合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8885582A (zh) 存储器池结构的多租户存储器服务
US20170286465A1 (en) Data management for tenants
US9176867B2 (en) Hybrid DRAM-SSD memory system for a distributed database node
US117975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data aggregation in a virtual cube in a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environment
US11080207B2 (en) Caching framework for big-data engines in the cloud
KR101400214B1 (ko) Hybrid C 인터페이스를 지원하는 장치
Xiong et al. Data vitalization: a new paradigm for large-scale dataset analysis
CN100437586C (zh) 一种用于共享存储的资源分配方法和分配系统
CN103595799A (zh) 一种实现分布式共享数据库的方法
CN104182503A (zh) 云平台数据访问安全隔离方法
US10146833B1 (en) Write-back techniques at datastore accelerators
JP2015114913A (ja) ストレージ装置、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US9361351B2 (en) Data management via active and inactive table space containers
US8868970B2 (en) Object based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CN104283915A (zh) 人员信息库的虚拟存储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