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1484B -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1484B
CN104281484B CN201410489673.8A CN201410489673A CN104281484B CN 104281484 B CN104281484 B CN 104281484B CN 201410489673 A CN201410489673 A CN 201410489673A CN 104281484 B CN104281484 B CN 104281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cloud platform
migration
desktop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96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1484A (zh
Inventor
李明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896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1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1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1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1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1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迁移规则包括: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根据获取到的源VM标识和目的VM标识,通过迁移工具将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目的VM中。本发明在源VM迁移到目的VM的过程中,无需桌面用户参与配合,大大提高了源VM迁移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登录云计算平台(简称云平台)的VM(Virtual Machine,虚拟机)来获取云平台上共享的资源和服务,来完成自身的工作。目前,云平台中VM的使用场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虚拟桌面,另一种为虚拟服务器。虚拟桌面的作用是使用户使用云平台中的VM代替物理机进行日常的办公,虚拟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VM为虚拟桌面用户搭建使用的数据库或者网络等业务系统。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现有的云平台不再继续使用而更换新的云平台、或者某一云平台的虚拟桌面用户由于工作需要不能再继续登录原来云平台的VM进行工作,而需要登录其他的云平台进行工作时,需要对云平台中的VM进行迁移。
目前存在的VM迁移的实现方案,以将源云平台中VM(简称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云平台中VM(简称目的VM)为例,先获取需要迁移到的目的VM标识,通知用户对源VM中的数据进行迁移;用户将源VM中的数据拷贝并传输到目的VM标识对应的VM中,并在目的VM中安装需要的应用软件,完成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的迁移。其中,源VM中的迁移数据至少包括:操作系统和实现用户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数据库或者网络。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VM迁移过程中,需要用户参与配合,把源VM中的数据和用户应用软件手工迁移或安装到目的VM中,具有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而且由于是用户手动对源VM的数据进行迁移,在此过程中源VM的注册表信息无法被迁移到目的VM中,导致现有的VM迁移不能保证源VM和目的VM完全一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所述迁移规则包括: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所述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标识和所述目的VM标识,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所述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所述目的VM中。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迁移工具存储到迁移工具集合中;
当获取新的VM迁移指令时,判断能否通过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集合中的所述迁移工具进行VM数据的迁移;
若确定可以通过预先存储的所述迁移工具对VM数据进行迁移,则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源VM数据从所述源云平台迁移到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源云平台中预先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和所述指定用户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配置所述指定用户和所述目的VM形成第二映射关系;
将所述指定用户和所述目的VM形成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存储在所述目的云平台中。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回收所述源云平台中已迁移的所述源VM;以及
删除所述源云平台中所述源VM和所述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的云平台通过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目的VM,所述源云平台通过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目的VM;
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则生成用于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
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云平台,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使得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相一致。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对所述源VM中的数据进行拷贝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源VM设置成维护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所述迁移规则包括: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所述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所述迁移工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标识和所述目的VM标识,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所述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所述目的VM中。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迁移工具存储到迁移工具集合中;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获取新的VM迁移指令时,判断能否通过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集合中的迁移工具进行VM数据的迁移;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确定可以通过预先存储的所述迁移工具对VM数据进行迁移,则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源VM数据从所述源云平台迁移到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源云平台中预先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和所述指定用户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配置所述指定用户和所述目的VM形成第二映射关系,以及将所述指定用户和所述目的VM形成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存储在所述目的云平台中。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回收模块,用于回收所述源云平台中已迁移的所述源VM;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源云平台中所述源VM和所述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的云平台通过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目的VM,所述源云平台通过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目的VM;
相应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则生成用于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以及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云平台,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使得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相一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装置,所述虚拟机迁移装置包括有存储器,处理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所述迁移规则包括: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所述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所述迁移工具;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标识和所述目的VM标识,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所述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所述目的VM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然后通过配置好的的迁移工具对源VM的数据进行拷贝并传递到目的VM;在源VM迁移到目的VM的过程中,无需桌面用户参与配合,大大提高了源VM迁移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无需桌面用户手动对源VM进行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将包括注册表信息的所有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保证了迁移后的目的VM和源VM完全一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所涉及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中迁移工具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虚拟机迁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虚拟机迁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所涉及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该环境包括:源云平台100和接受源云平台100中的迁移VM的目的云平台110。
其中,源云平台100和目的云平台110都包括多个具有一定数量VM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可以是在本地的,也可以分布在网络的不同位置;这些服务器包含的VM可以是虚拟桌面,也可以是虚拟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虚拟桌面和虚拟服务器二者。
其中,源云平台100通过桌面云管理系统X对源云平台100上面的VM进行管理;目的云平台110通过桌面云管理系统Y对目的云平台110上面的VM进行管理。
桌面云管理系统用于对云平台上的虚拟桌面进行管理,但不能对云平台上的虚拟服务器进行管理。桌面云管理系统用于维护指定用户和对应VM(虚拟桌面)的映射关系。指定用户根据形成的映射关系通过云平台登录对应的VM。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可以对用作虚拟桌面的VM进行迁移,也可以对用作虚拟服务器的VM进行迁移。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可以在源云平台与目的云平台是不同的云平台,而且管理源VM和目的VM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并不相同的源VM和目的VM之间进行源VM到目的VM的迁移;当然也可以在源云平台与目的云平台是同一云平台,而且管理源VM和目的VM的桌面云管理系统是相同的管理系统的情况下进行源VM到目的VM的迁移。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参见图2,方法流程包括:
步骤200、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迁移规则包括: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
具体地,迁移规则是开发人员根据不同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VM迁移的情况,得到的迁移条件。
迁移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迁移工具的使用条件、迁移工具使用方式、环境配置、数据准备、迁移前目的VM是否需要预先创建、迁移后源VM是否会被回收、云平台是否有针对目的VM的升级通道。
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运行状态和信息,从源云平台获取源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从目的云平台获取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以英文字母表示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类型,以数字表示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版本号为例,那么源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可以表示为C、版本号是1.0,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可以表示为E、版本号是0.9。
其中,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信息包括:平台类型、版本号、平台的运行时间、平台所包含的VM的数量等。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信息分别记录在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信息数据库中,在确定源VM和目的VM时,执行VM迁移方法的装置会分别从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信息。
其中,迁移工具由第三方软件提供,作为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的载体。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是指适用于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的、可以将源VM的数据从源云平台迁移到目的云平台的工具。
步骤201、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
具体地,在不同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VM迁移的迁移环境是不同的,迁移工具为了适应在不同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VM迁移,会根据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对迁移工具迁移时利用的迁移规则进行配置,得到可以在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VM数据迁移的迁移工具。
步骤202、根据获取到的源VM标识和目的VM标识,通过迁移工具将源VM中的数据传递到目的VM中。
通过以上描述,在源VM迁移到目的VM的过程中,无需桌面用户参与配合,大大提高了源VM迁移的自动化程度。而且由于无需桌面用户手动对源VM进行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将包括注册表信息的所有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保证了迁移后的目的VM和源VM完全一致。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参见图3,方法流程包括:
步骤300、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迁移规则包括: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
步骤301、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
具体地,参见图4,配置的迁移工具作为源VM的数据载体,在适应源VM和目的VM配置环境的迁移规则下,将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迁移工具可以是代码、脚本、指导书、注意事项等单项或几项的综合体。
步骤302、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将源VM设置成维护状态。
具体地,在要进行源VM到目的VM的迁移时,管理员通过源云平台的输入设备向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发出使源VM进入维护状态的指令,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触发的维护状态指令将源VM设置成维护状态,使得在源VM数据迁移到目的VM的过程中,用户不能对源VM中的数据进行操作,保证了VM迁移完成后目的VM与源VM的数据一致性,确保一次就可以将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在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源VM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保证了虚拟机迁移的成功率,提高了源VM数据的迁移效率。
进一步地,在对源VM进行数据迁移之前,也可以通过指令设置源VM进入挂起状态,使源VM同样处于用户不能操作的状态,然后再进行源VM到目的VM的数据迁移。
除了以上说明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使源VM处于用户不能操作的状态,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303、根据获取到的源VM标识和目的VM标识,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通过迁移工具将源VM中的数据传递到目的VM中。
具体地,在将源VM中的数据传递到目的VM的过程中,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控制迁移工具先从源VM中拷贝数据,然后将所拷贝的数据传输到目的VM中。
优选地,迁移工具每次先从源VM中拷贝预定大小的数据,然后将所拷贝的预定大小的数据传输到目的VM中,再从源VM中拷贝预定大小的数据传输到目的VM中,直到将全部源VM的数据拷贝到目的VM中,完成源VM到目的VM的数据迁移。
在进行源VM到目的VM的数据迁移后,源VM与目的VM虽然是不同的VM,但源VM与目的VM内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数据完全一致,包括计算机名称也相同,可以说目的VM完全克隆了源VM。
步骤304、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将迁移工具存储到迁移工具集合中。
其中,迁移工具集合中存储了适于在各种不同的云平台之间进行VM数据迁移的迁移工具。
步骤305、当获取新的VM迁移指令时,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判断能否通过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集合中的迁移工具进行VM数据的迁移。
具体地,当获取新的VM迁移指令时,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遍历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表,从中找出可以在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数据迁移的迁移工具的标识。
其中,迁移工具表预先存储在源桌面云管理系统中,迁移工具表中记录了迁移工具集合中各迁移工具适合在何种平台类型和版本号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数据迁移。迁移工具表中记载的条目的表现形式是:迁移工具标识,源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
其中,当有新的迁移工具被配置成功且被存储到迁移工具集合中时,由该迁移工具的标识、该迁移工具适于迁移VM数据的源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形成的条目会被存储到迁移工具表中。
例如,获取到的源云平台的平台类型是C、版本号是1.0,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是E、版本号是0.9,那么,对迁移工具表进行遍历,看迁移工具集合中是否有支持将源VM从平台类型是C、版本号1.0的源云平台迁移到平台类型是E、版本号是0.9的目的云平台中目的VM的迁移工具的标识。
进一步地,判断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间是否有支持的VM迁移工具的平台信息除了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外,也可以包括对源云平台和目的平台中的虚拟桌面进行管理的桌面云管理系统的类型和版本号,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可以用来判断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间是否有支持的VM迁移工具的平台信息或者其他参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306、若确定可以通过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对VM数据进行迁移,则通过迁移工具,将源VM数据从源云平台迁移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
具体地,迁移工具集合中的迁移工具是有针对性的开发并支持特定的云平台之间进行VM迁移的工具,如果迁移工具集合中存在支持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VM迁移的迁移工具标识,那么先通过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将源VM设置成维护状态,然后通过遍历找到的迁移工具标识从迁移工具集合中找到对应迁移工具,通过找到的迁移工具将源VM数据从源云平台迁移到目的云平台的目的VM中。
例如,对迁移工具集合中的迁移工具进行遍历,若迁移工具集合中存在支持在类型是C、版本号是1.0的源云平台和类型是E、版本号是0.9的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数据迁移的迁移工具的话,那么无需再开发新的迁移工具,直接用找到的迁移工具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
通过步骤304-306的描述,可以在迁移工具集合中存在支持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间进行VM迁移的VM迁移工具时,直接进行VM数据迁移,提高VM数据迁移的效率。
若通过遍历迁移工具表,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确定迁移工具集合中的迁移工具均不支持在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之间进行VM迁移,那么返回步骤301,开发新的迁移工具,扩充迁移工具的支持能力。
在将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之后,该虚拟机迁移方法还包括:
步骤307、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判断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
如果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判断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一致,那么进行步骤310。
如果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判断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那么进行步骤308。
其中,目的云平台上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通过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管理目的VM,源云平台上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通过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源VM。
具体地,在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进行判断时,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先从源平台获取第二桌面代理软件名称和版本号,然后读取目的云平台中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通过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进行判断。若判断的结果指示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不一致,则说明目的云平台中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可能会不能对目的VM起到管理作用,所以需要对目的云平台中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使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相一致。其中,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设置在目的云平台中,第二桌面代理软件设置在源云平台中;由于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都分别管理有一定数量的VM,而这些VM可以通过不同的桌面管理软件进行管理,所以在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可以分别安装多种桌面代理软件。
除了通过第二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的名称、版本号来对第二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一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进行判断外,也可以通过其他现有的软件信息对第二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一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进行判断,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308、若确定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则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发出指令生成用于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
其中,形成的数据包可以来自于目的云平台和源云平台的资源共享服务器,资源共享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安装程序;在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时,目的云平台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向资源共享服务器发出生成包括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数据包的指令,资源共享服务器在得到指令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安装程序生成包括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数据包。
可选地,形成的数据包可以来自于源云平台,在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时,目的云平台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向源云平台发出生成包括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数据包的指令,源云平台在得到指令后,提取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安装程序生成包括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数据包。
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生成数据包的方式,但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309、源云平台生成的迁移工具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云平台,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使得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相一致。
具体地,源云平台生成的迁移工具先获取生成的数据包,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包发送到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上,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在获取到迁移工具传输的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后,将已安装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卸载,在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卸载完成后,打开接收的数据包,对数据包中的内容进行安装,完成目的云平台的桌面代理软件的更新。
进一步地,在上述目的云平台进行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过程中,目的云平台在获取到迁移工具传输的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后,可以先校验数据包的完整性,在数据包通过完整性校验后,再将已安装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卸载。
对目的VM中的桌面代理进行更新的目的是:把目的VM中原来与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对接的桌面代理软件及相关配置,更新为与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对接,这样目的VM,后续才能被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管理,不再属源桌面云管理系统管理了。
具体地,通过步骤307-309的描述,对已迁移到目的VM中的数据是否需要调整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判断依据为判断用于管理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用于管理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在一致时不需要对已迁移到目的VM中的数据进行调整,不一致时需要对已迁移到目的VM中的数据进行调整;当然也可以通过对目的VM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目的VM中需要调整的数据。
进一步地,在第二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的名称、版本号相一致时,由于第二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的配置信息不一致也可能导致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不能对已迁移的目的VM进行管理,此时仅需将源云平台中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配置信息传递到目的云平台中,使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和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的配置信息相一致,就可使第一桌面代理软件对已迁移的目的VM进行管理。
通过以上操作,当需要对目的云平台中管理目的VM的桌面代理软件进行调整时,生成用于调整管理目的VM的桌面代理软件的数据包或配置信息,通过源云平台生成的迁移工具将生成的数据包或配置信息发送到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接收的数据包或配置信息对目的VM的桌面代理软件进行升级或配置,完成目的VM内桌面代理软件的调整,调整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卸载、升级或者配置桌面代理软件。使目的云平台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已迁移VM的桌面代理软件一致,避免因为目的云平台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已迁移VM的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所造成的用户不能通过目的云平台登录已迁移VM的情况出现。
步骤310、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获取源云平台中预先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具体地,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获取源云平台的源云平台管理系统中预先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由源VM标识和指定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所组成,以源VM的标识为A、指定用户的名字为张三、张三的用户标识是003为例,那么源VM和指定用户张三的第一映射关系可以表示为A-003。
其中,第一映射关系可以从源云平台管理系统预先存储有源VM和指定用户的映射关系表或者业务数据库中获取。
步骤311、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获取到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配置指定用户和目的VM形成第二映射关系。
具体地,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获取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后,获取预先存储的目的VM标识,由于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表示为:源VM标识和指定用户的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那么根据源VM标识和指定用户的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生成作为指定用户和目的VM的第二映射关系的目的VM标识和指定用户的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以源VM的标识为A,目的VM的标识为B、指定用户的名字为张三,张三的用户标识是003为例,对步骤211做进一步说明:
第一映射关系可以表示为A-003。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从第一映射关系获取源VM的标识A和指定用户张三的用户标识003的对应关系A-003,以及获取预先存储的目的VM标识为B,然后根据源VM的标识A和指定用户张三的对应关系A-003,形成目的VM标识B与指定用户张三的对应关系B-003,将对应关系B-003作为第二映射关系。
步骤312、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将指定用户和目的VM形成的第二映射关系存储在目的云平台中。
具体地,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将生成的第二映射关系存储到目的云平台管理系统中预先存储的映射关系表或者业务数据库中。
通过步骤310-312的描述,当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时,通过获取到的源VM与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配置目的VM与指定用户形成第二映射关系,并将形成的第二映射关系存储在目的云平台中,在对虚拟桌面对应的源VM进行数据迁移后,使得虚拟桌面用户可以通过源VM上设置的用户名登录已迁移的目的VM对应的虚拟桌面而无需再次注册新的用户名,操作简单,提高了虚拟桌面用户的体验度。
步骤313、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回收源云平台中已迁移的源VM。
步骤314、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删除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具体地,在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并且已经形成目的VM与特定用户的第二映射关系后,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向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返回迁移完成指令,源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返回的迁移完成指令回收已迁移的源VM,并删除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通过步骤313-314的描述,回收源云平台中不再使用的VM资源,可以降低源云平台的资源占用率,更加灵活的配置资源的分配。
进一步地,源VM的迁移过程,可以完全由源云平台的源桌面云管理系统控制,也就是迁移工具内置在源云平台的源桌面管理系统中;管理员通过源桌面云管理系统发出迁移指令,最终由内置其中的迁移工具实施整个源VM到目的VM的迁移过程。
进一步地,源VM的迁移过程,可以完全由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控制,也就是迁移工具内置在目的云平台的目的桌面管理系统中;管理员通过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发出迁移指令,最终由内置其中的迁移工具实施整个源VM到目的VM的迁移过程。
进一步地,源VM的迁移工具是完全独立于源、目的云平台以及源、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的软件,是一个独立发布的工具软件包,它可以对接调用源、目的云平台、及源、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的接口,对外提供统一的迁移功能;管理员通过单独使用该迁移工具,发出迁移指令实施源VM到目的VM的迁移,所有V2V数据迁移,以及目的VM桌面代理的升级等都由迁移工具通过调用源、目的桌面云管理系统的接口控制完成。
基于上述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然后通过配置好的的迁移工具对源VM的数据进行拷贝并传递到目的VM;在源VM迁移到目的VM的过程中,无需桌面用户参与配合,大大提高了源VM迁移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无需桌面用户手动对源VM进行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将包括注册表信息的所有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保证了迁移后的目的VM和源VM完全一致。
实施例三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0,用于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迁移规则包括: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
处理模块401,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
控制模块402,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源VM标识和目的VM标识,通过迁移工具将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目的VM中。
进一步地,虚拟机迁移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迁移工具存储到迁移工具集合中;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获取新的VM迁移指令时,判断能否通过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集合中的迁移工具进行VM数据的迁移;
处理模块401,还用于若确定可以通过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对VM数据进行迁移,则通过迁移工具,将源VM数据从源云平台迁移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
进一步地,获取模块400,还用于获取源云平台中预先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处理模块401,还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配置指定用户和目的VM形成第二映射关系,以及将指定用户和目的VM形成的第二映射关系存储在目的云平台中。
进一步地,虚拟机迁移装置还包括:
回收模块,用于回收源云平台中已迁移的源VM;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源云平台中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目的云平台通过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管理目的VM,源云平台通过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管理目的VM;
相应地,虚拟机迁移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
处理模块401,还用于若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则生成用于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以及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云平台,对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使得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相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装置在进行源VM迁移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装置与虚拟机迁移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装置,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然后通过配置好的的迁移工具对源VM的数据进行拷贝并传递到目的VM;在源VM迁移到目的VM的过程中,无需桌面用户参与配合,大大提高了源VM迁移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无需桌面用户手动对源VM进行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将包括注册表信息的所有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保证了迁移后的目的VM和源VM完全一致。
实施例四
参见图6,一种虚拟机迁移装置,包括有存储器500,处理器600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500中,且经配置以由处理器600执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迁移规则包括: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
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
根据获取到的源VM标识和目的VM标识,通过迁移工具将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目的VM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装置在进行源VM迁移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装置与虚拟机迁移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装置,根据获取到的源云平台和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迁移工具;然后通过配置好的的迁移工具对源VM的数据进行拷贝并传递到目的VM;在源VM迁移到目的VM的过程中,无需桌面用户参与配合,大大提高了源VM迁移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无需桌面用户手动对源VM进行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将包括注册表信息的所有源VM的数据迁移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保证了迁移后的目的VM和源VM完全一致。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包括虚拟桌面,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所述迁移规则包括: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所述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所述目的云平台用于通过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目的VM,所述源云平台用于通过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源VM;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所述迁移工具;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标识和所述目的VM标识,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所述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所述目的VM中;
判断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则生成用于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
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云平台,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使得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迁移工具存储到迁移工具集合中;
当获取新的VM迁移指令时,判断能否通过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集合中的所述迁移工具进行VM数据的迁移;
若确定可以通过预先存储的所述迁移工具对VM数据进行迁移,则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源VM数据从所述源云平台迁移到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源云平台中预先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和所述指定用户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配置所述指定用户和所述目的VM形成第二映射关系;
将所述指定用户和所述目的VM形成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存储在所述目的云平台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回收所述源云平台中已迁移的所述源VM;以及
删除所述源云平台中所述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对所述源VM中的数据进行拷贝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源VM设置成维护状态。
6.一种虚拟机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包括虚拟桌面,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所述迁移规则包括: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所述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所述目的云平台用于通过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目的VM,所述源云平台用于通过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源VM;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所述迁移工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标识和所述目的VM标识,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所述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所述目的VM中;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则生成用于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以及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云平台,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使得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迁移工具存储到迁移工具集合中;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获取新的VM迁移指令时,判断能否通过预先存储的迁移工具集合中的迁移工具进行VM数据的迁移;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确定可以通过预先存储的所述迁移工具对VM数据进行迁移,则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源VM数据从所述源云平台迁移到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的目的VM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源云平台中预先存储的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和所述指定用户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配置所述指定用户和所述目的VM形成第二映射关系,以及将所述指定用户和所述目的VM形成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存储在所述目的云平台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回收模块,用于回收所述源云平台中已迁移的所述源VM;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源云平台中所述源VM和指定用户的第一映射关系。
10.一种虚拟机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包括虚拟桌面,所述虚拟机迁移装置包括有存储器,处理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获取源VM标识、目的VM标识、迁移规则和支持目的云平台的迁移工具,所述迁移规则包括: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所述迁移工具用于将源VM中的数据迁移到目的VM中,所述目的云平台用于通过第一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目的VM,所述源云平台用于通过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管理所述源VM;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云平台和所述目的云平台的平台类型和版本号配置所述迁移工具;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源VM标识和所述目的VM标识,通过所述迁移工具将所述源VM中的数据拷贝到所述目的VM中;
判断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第二桌面代理软件不一致,则生成用于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的数据包;
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云平台,对所述第一桌面代理软件进行更新,使得所述目的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目的VM的第一桌面代理软件与所述源云平台中用于管理所述源VM的第二桌面代理软件相一致。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虚拟机迁移方法。
CN201410489673.8A 2014-09-23 2014-09-23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281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9673.8A CN104281484B (zh) 2014-09-23 2014-09-23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9673.8A CN104281484B (zh) 2014-09-23 2014-09-23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1484A CN104281484A (zh) 2015-01-14
CN104281484B true CN104281484B (zh) 2018-04-10

Family

ID=52256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9673.8A Active CN104281484B (zh) 2014-09-23 2014-09-23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1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9122B (zh) 2014-09-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5260226A (zh) * 2015-09-23 2016-01-20 浙江网新恒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自动迁移虚拟机的方法
CN106657173B (zh) * 2015-10-29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fv架构下软件升级中的业务迁移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7025123A (zh) * 2017-05-17 2017-08-08 上海酷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桌面虚拟化的系统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67823A (zh) * 2018-06-11 2018-12-2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1847B (zh) * 2018-11-26 2023-04-28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95118A (zh) * 2019-09-11 2020-02-1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升级工具及升级方法
CN111367890A (zh) * 2020-03-13 2020-07-0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28366B (zh) * 2020-11-06 2022-09-06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云平台主机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3608826A (zh) * 2021-06-29 2021-11-05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化平台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075A (zh) * 2011-12-05 2012-07-11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环境中虚拟机上下文设置方法
CN102917025A (zh) * 2012-09-21 2013-02-06 江苏乐买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平台的业务迁移方法
CN103109271A (zh) * 2012-08-30 2013-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台间迁移应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620551A (zh) * 2011-06-29 2014-03-05 微软公司 虚拟机迁移工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0551A (zh) * 2011-06-29 2014-03-05 微软公司 虚拟机迁移工具
CN102567075A (zh) * 2011-12-05 2012-07-11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环境中虚拟机上下文设置方法
CN103109271A (zh) * 2012-08-30 2013-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台间迁移应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917025A (zh) * 2012-09-21 2013-02-06 江苏乐买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平台的业务迁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1484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1484B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4965757B (zh) 虚拟机热迁移的方法、虚拟机迁移管理装置及系统
Murthy et al. Apache Hadoop YARN: moving beyond MapReduce and batch processing with Apache Hadoop 2
CN103797462B (zh) 一种创建虚拟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39122B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1351772B (zh) 用于在不同虚拟机映像之间共享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84516B (zh) 文件系统迁移
US10116735B2 (en) Service migration across cluster boundaries
US11294958B2 (en) Managing a distributed knowledge graph
CN107111533A (zh) 虚拟机集群备份
CN102902600A (zh) 有效的应用感知的灾难恢复
CN102981931A (zh) 虚拟机备份方法及装置
US10585785B2 (en) Preservation of modifications after overlay removal from a container
CN106339177A (zh) 一种创建虚拟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1566A (zh) 利博伟特软件热升级方法及设备
US20140279888A1 (en) Metadata-driven version management service in pervasive environment
CN107992355A (zh) 一种部署应用软件的方法、装置及虚拟机
CN103493003A (zh) 从源存储器向目标存储器调派磁盘映像的拷贝
CN106605217B (zh) 用于将应用从一个站点移动到另一站点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91651A (zh) 具有远程存储控制的网络接口设备
CN109792453A (zh) 管理文件系统复制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04793981A (zh) 一种虚拟机集群的在线快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34489A (zh) 应用迁移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应用上云工具
CN114356504A (zh) 集群中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566470A (zh) 云数据系统中管理虚拟机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1

Address after: 550025 Huawei cloud data center, jiaoxinggong Road, Qianzhong Avenue, Gui'an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