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4145A - 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4145A
CN104254145A CN201310270098.8A CN201310270098A CN104254145A CN 104254145 A CN104254145 A CN 104254145A CN 201310270098 A CN201310270098 A CN 201310270098A CN 104254145 A CN104254145 A CN 104254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tity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700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燕飞
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3102700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54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4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4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直接通信建立过程完全由终端间的交互完成,存在通信建立等待时间长,终端耗电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分别通知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该参数信息,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两个终端之间采用WiFi直连(WiFi Direct;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进行的通信称为WiFi直接通信。WiFi直接通信的建立包括对等网络(Peer toPeer,P2P)设备发现、以及P2P组建立两个阶段。其中,P2P设备发现进一步又包括搜索(Scan)和寻找(Find)两个步骤,而Find步骤又由监听(Listen)和寻找(Search)两个状态组成,具体参见图1所示:
一、P2P设备发现阶段;
1、Scan阶段,终端在其支持的所有信道进行搜索。终端进行主动搜索时,将发送包含P2P IE的Probe Request(帧探测)消息。如果该终端在本阶段接收到其它终端的Probe Response(帧响应)消息,则该终端存储响应消息中的有用信息(如设备名称、设备类型、工作信道等)待用;如果该终端在本阶段没有搜索到合适的终端或者该终端自身没有激活组主(Group Owner)功能,则该终端进入Find阶段,否则进入组创建阶段或操作阶段。
2、Find阶段,终端首先进行监听,即随机选择一个社交信道(SocialChannel)进行监听,在一段时间内如果没有收到其它终端的直接通信建立相关消息(如Probe Request、Group Owner Negotiation(组主协商)、InvitationRequest(邀请请求)等),则进入Search状态。在Search状态中,该终端在Social Channel上发送Probe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可以包含设备类型、设备标识等信息以允许终端寻找特定类型的对端。当收到其它终端返回的ProbeResponse消息时,终端存储消息中的有用信息待用。当终端在所有SocialChannel上完成了Search操作,且没有收到任何其他终端返回的直接通信建立的相关信息(如Probe Response),则该终端返回Listen状态;如果该终端寻找到了P2P,则进入组建立阶段。
二、P2P组建立阶段;
P2P组建立阶段需要完成Group Owner协商、P2P组的证书交换和组特性协商(如,所创建的P2P组是临时组还是永久组等)。总的来说,P2P组建立阶段分为Group Owner协商和Provisioning(准备)两个步骤。
1、Group Owner协商过程参见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发起端设备发起Group Owner协商过程,向对端设备发送GroupOwner Negotiation消息,该消息中包含P2P IE和WCS IE(WiFi SimpleConfiguration,WiFi简单配置)。
具体地,P2P IE中包含P2P能力(P2P Capability)、P2P设备信息(P2P DeviceInformation)、信道列表(Channel List)、监听信道(Listen Channel)、操作信道(Operating Channel attributes)、Group Owner意愿(intent)指示等参数;WCS IE中包含设备密码标识参数(Device Password ID attributes)。
步骤22:对端设备返回GO Negotiation Response消息。
若该对端设备希望加入到即将要创建的组,则该消息中包含指示“成功”的状态信息;
该GO Negotiation Response消息中包含P2P IE和WSC IE。具体地,该IE中包含P2P能力、状态、P2P设备信息、信道列表、操作信道、Group Owner意愿等参数。WSC IE中包含设备密码标识参数。
在这一步骤,根据发起端设备和对端设备的Group Owner意愿参数可以决定哪一方将成为Group Owner。
步骤23:发起端设备收到携带了用于指示成功的状态信息的GONegotiation Response消息后,获取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信息,并返回GONegotiation Confirmation(GO协商确认)消息;该消息中包含一个指示组创建成功还是失败的状态指示参数。
2、Provisioning;
P2P组建立过程完成后,在该过程中成为GO的设备应当发起P2P组会话。GO使用在P2P组建立过程中已协商好的操作信道来交互P2P组会话中的所有信息。而Group客户端(Client)将连接到GO来获得该P2P组会话的证书,即Provisioning阶段。该阶段基于WiFi Simple Configuration过程。该阶段中,GO应当扮演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角色,只允许那些经历了P2P组建立阶段的P2P设备进行关联。
可见,目前WiFi直接通信技术需要在终端之间进行如下组协商:
(1)信道的协商,保证终端使用相同的信道进行通信;
(2)能力的协商,保证终端具有成功创建组所必须的能力;
(3)GO角色的协商,根据一定算法决定哪一方成为GO;
(4)密钥的协商,确保只有使用同一密钥的终端能够加入该P2P组会话。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由于两个终端在建立基于WiFi直连的WLAN直接通信之前,需要通过WLAN接口交互直接通信对应的信息,这就要求终端的WLAN接口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终端的耗电较大;另外,在两个终端都开启了WLAN接口的情况下,终端也需要完成P2P设备发现、组协商后才能进入直接通信建立过程,使得基于WiFi直连的WLAN直接通信建立的等待时间较长。
综上所述,目前基于WiFi直连的WLAN直接通信建立过程完全由终端间的交互完成,存在通信建立等待时间长,终端耗电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基于WiFi直连的WLAN直接通信建立过程完全由终端间的交互完成,存在通信建立等待时间长,终端耗电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包括: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终端为需要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的终端;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分别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参数信息,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包括:
终端通过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直接通信的对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包括:
第一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第二交互模块,用于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终端为需要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的终端;
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通知模块,用于分别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参数信息,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直接通信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直接通信的对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由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在直接通信的两个终端之间交互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信息的技术方案,使得终端可以在开启WLAN接口之前完成直接通信建立的协商过程,从而减少了终端的耗电,也减少了直接通信建立的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基于现有WiFi P2P技术的直接通信的建立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Group Owner协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的协商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具体的,第一终端在确定需要建立直接通信时,发起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以请求建立直接通信,并通过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的交互,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优选的,第一终端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通过至少一条交互消息交互该第一信息;
具体的,第一终端在确定需要建立直接通信时,可以通过一条交互消息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即第一信息)发送给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或者,第一终端在确定需要建立直接通信时,也可以通过多条交互消息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即第一信息)发送给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在实施中,若第一终端指定该直接通信的对端(即第二终端),则该第一终端向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第一信息中至少包含该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指定的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若第一终端未指定该直接通信的对端(即第二终端),则该第一终端向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第一信息中至少包含该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步骤32、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该第二终端为需要与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终端。
优选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第二终端之间通过至少一条交互消息交互该第二信息;
具体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通过一条交互消息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即第二信息);或者,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通过多条交互消息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即第二信息)。
步骤33、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确定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在实施中,优选的,本步骤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还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具体的,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中可以预先保存服务的各终端(至少包括第一终端)的信息,也可以从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HSS)获取服务的各终端的签约信息,以及从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获取服务的各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中可以预先保存服务的各终端(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信息,也可以从HSS处获取服务的各终端的签约信息,以及从GMLC处获取服务的各终端的位置信息。
步骤34、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分别通知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该参数信息,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其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的过程可通过图1所示的WiFi P2P技术中的操作阶段完成,具体参见WiFi P2P TechnicalSpecification(WiFi P2P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中,首先,由直接通信的发起端,即第一终端,发起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通过交互消息,向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请求建立直接通信以及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一信息发送给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发起与该直接通信的对端(即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通过交互消息,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接着,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进行直接通信决策,确定出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最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确定出该直接通信对应的参数信息分别通知给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从而完成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直接通信建立前的协商过程;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够通过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网络侧设备)完成协商过程,由于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在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行交互时,无需开启自身的WLAN接口,减少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耗电;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经由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网络侧设备)完成协商过程,大大减少了直接通信建立的等待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为直接通信的发起端;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指定的该直接通信的对端,或者,第二终端为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设定的直接通信原则,为该直接通信选定的对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交互的第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该第一终端的设备类型、该第一终端的设备能力、该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该第一终端的组主(GO)意愿指示、该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第二终端之间交互的第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该第二终端的设备类型、该第二终端的设备能力、该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该第二终端的组主(GO)意愿指示、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直接通信的可用信道列表、直接通信的共享密钥、直接通信的组主、直接通信对应的优选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第一终端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节点进行交互,该网络节点可以为第一终端所在的基站、第一终端所在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为第一终端服务的其他无线接入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节点进行交互,该网络节点可以为第二终端所在的基站、第二终端所在的MME、为第二终端服务的其他无线接入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是独立的网络节点,也可以设置于现有的网络节点中,如MME、接入网络发现与选择功能(Access Network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ANDSF)实体、ProSe服务器(ProximityService,ProSe,又称邻近通信业务)等。
在实施中,步骤32中,若第一信息中包含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该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若第一信息中未包含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即第一终端未指定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设定的直接通信原则,为该直接通信选定对端(即第二终端),并通过与该第二终端的交互,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举例说明,该直接通信原则可以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条件。例如,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设定的阈值;又如,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驻留在同一小区;再如,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驻留在同一基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根据该直接通信原则确定出满足该直接通信原则的第二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终端未指定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为该直接通信选定第二终端后,需要将该选定的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获知即将与自身建立该直接通信的对端;其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在选定第二终端之后,即将该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或者,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获取到该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之后,将该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或者,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在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之后,将该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或者,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在通知第一终端该参数信息的同时,将该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也通知给第一终端。
其中,该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该第二终端的设备类型、该第二终端的设备能力、该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该第二终端的组主(GO)意愿指示。
在实施中,步骤33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以下具体说明如何确定该直接通信对应的各参数信息:
一、该直接通信对应的可用信道列表;
若第一信息中包含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且,第二信息中包含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确定出该直接通信对应的可用信道列表可以为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与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的交集,即该可用信道列表中包含的信道既是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又是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
若第一信息中包含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且第二信息中不包含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或者,第一信息中不包含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且第二信息中包含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或者,第一信息中不包含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且第二信息中不包含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一步根据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确定该直接通信对应的可用信道列表。
进一步,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确定出该直接通信对应的可用信道列表后,从该可用信道列表中,选择优先信道,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直接通信时,优先选择该优选信道建立直接通信。
优选的,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根据抗干扰原则、和/或互干扰原则,从该可用信道列表中,选择优先信道。
二、该直接通信对应的共享密钥;
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为该直接通信确定对应的共享密钥,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均可以通过该共享密钥完成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的鉴权;
举例说明,假设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确定出的共享密钥为一个值K,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该直接通信的过程中,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共享密钥的信息,则该第一终端将接收到的共享密钥与自身保存的共享密钥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表明第二终端是网络允许与自身建立直接通信的终端;若不一致,则表明第二终端不是网络允许与自身建立直接通信的终端。
三、该直接通信对应的组主;
若第一信息中包含第一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和/或第二信息中包含第二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和/或第二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确定出该直接通信对应的组主(即决定是该直接通信的发起端还是对端成为组主);
若第一信息中不包含第一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且第二信息中不包含第二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确定出该直接通信对应的组主(即决定是该直接通信的发起端还是对端成为组主)。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下面结合这两种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种应用场景: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相同,则该方法具体为: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确定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以及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分别通知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该参数信息,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优选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还包括: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进一步,该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信息时,判断自身是否接受该直接通信;
若接受,则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发送给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若不接受,则拒绝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行交互。
在该应用场景下,优选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及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确定,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
其中,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基于签约信息进行判断的过程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第一终端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第一终端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
基于位置信息进行判断的过程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及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
进一步,若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够建立直接通信,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以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进一步,若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不能够建立直接通信,则拒绝该第一终端发起的直接通信,并携带原因值(如签约信息指示不允许该第一终端或该第二终端建立直接通信,或者,该第一终端附近不存在能够与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终端等)。
在实施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基于位置信息的判断具体为:
若第一终端指定了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确定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并根据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与该指定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该指定的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
举例说明,若第一终端与该指定的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设定的阈值,则确定第一终端与该指定的第二终端之间能够建立直接通信;若第一终端与该指定的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该阈值,则确定第一终端与该指定的第二终端之间不能建立直接通信。
若第一终端未指定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设定的直接通信原则,确定出能够与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其中,确定出的第二终端自身具有直接通信能力且签约信息指示该第二终端能够建立直接通信,并且该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满足设定的直接通信原则(基于位置信息进行判断)。
第二种应用场景: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该应用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又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由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行直接通信决策,具体为: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信息;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确定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以及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第一终端该参数信息,及通过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第二终端该参数信息,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在实施中,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向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交互消息,以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在接收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消息,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以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以及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信息后,将该第二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在实施中,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信息,还包括: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优选的,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还包括: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进一步,该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信息时,判断自身是否接受该直接通信;
若接受,则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若不接受,则拒绝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行交互。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及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
其中,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若是,则该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
进一步,若否,则该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拒绝第一终端发起的直接通信,并携带原因值(如签约信息指示不允许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或者,该第一终端附近不存在能够与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等)。
在实施中,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具体包括:
若第一终端指定了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则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进一步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该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
若第一终端未指定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则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先根据设定的直接通信原则,确定能够与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再确定出该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该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其中,该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满足设定的直接通信原则。
在实施中,优选的,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消息后,该方法还包括: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及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
其中,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若是,则该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以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进一步,若否,则拒绝该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的交互,并携带原因值(如签约信息指示不允许该第二终端建立直接通信,或者,该第一终端附近不存在能够与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等)。
该实施方式下,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获取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也可以从HSS处获取各终端的签约信息,从GMLC处获取各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从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也可以从HSS处获取各终端的签约信息,从GMLC处获取各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行直接通信决策,具体为: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以及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第二终端该参数信息,及通过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第一终端该参数信息,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优选的,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还包括: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进一步,该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信息时,判断自身是否接受该直接通信;
若接受,则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若不接受,则拒绝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行交互。
在实施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及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
其中,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若是,则该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进一步,若否,则该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拒绝第一终端发起的直接通信,并携带原因值(如签约信息指示不允许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或者,该第一终端附近不存在能够与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等)。
在实施中,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具体包括:
若第一终端指定了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则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进一步确定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若第一终端未指定该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则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先根据设定的直接通信原则,确定能够与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再确定出该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在实施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第一信息后,该方法还包括: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及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
其中,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若是,则该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以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进一步,若否,则拒绝该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的交互,并携带原因值(如签约信息指示不允许该第二终端建立直接通信,或者,该第一终端附近不存在能够与该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第二终端等)。
该实施方式下,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获取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也可以从HSS处获取各终端的签约信息,从GMLC处获取各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可以从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也可以从HSS处获取各终端的签约信息,从GMLC处获取各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参见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终端通过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步骤42、终端接收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步骤43、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与直接通信的对端建立直接通信。
本实施例中,与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终端的设备标识、终端的设备类型、终端的设备能力、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直接通信的对端的设备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直接通信的可用信道列表、直接通信的共享密钥、直接通信的组主、直接通信对应的优选信道信息。
进一步,若该终端为直接通信的发起端,则:
发起端在确定需要建立直接通信时,发起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进一步,若该终端为直接通信的对端,则:
对端在收到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消息时,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在实施中,优选的,若该终端为直接通信的对端,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该直接通信的发起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在实施中,步骤43中,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与直接通信的对端建立直接通信的过程可通过图1所示的WiFi P2P技术中的操作阶段完成,具体参见WiFi P2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WiFi P2P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描述。
在操作阶段中,组主(Group Owner,即该直接通信的组主)与P2P客户端(P2P Client,即该直接通信中的另一终端)的行为分别如下:
Group Owner的行为包括:
发送Beacon(信标)帧;
接收Probe Request,若Probe Request中的设备类型与Group Owner或已关联的P2P Client类型相匹配,则返回Probe Response响应;
当Group Owner设备关闭后,返回Off状态;
当P2P Group Session(P2P组会话)结束后,Group Owner设备可以关闭自身的WLAN接口。
P2P Client的行为包括:
接收业务发现请求,当P2P Client支持业务发现时,则返回P2P业务发现响应消息;
当P2P Client设备关闭后,返回Off(关闭)状态;
当P2P Group解散后,P2P Client可以关闭自身的WLAN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也可以通过用户面信令进行。
下面结合以下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该直接通信的发起端(即第一终端)、以及该直接通信的对端(即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直接通信的发起端UE A(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与该直接通信的对端UE B属于同一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3GPP)网络中,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在MME中实现;UE A与UE B分别驻留于不同基站下,即UE A驻留于基站A,UE B驻留于基站B。
本实施例中,发起端UE A向网络请求建立与对端UE B的直接通信,参见图5所示,该直接通信建立过程如下:
步骤51、UE A向MME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以请求建立直接通信;
具体的,该消息中包括设备标识,优选的,该消息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设备类型,设备能力、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信息。
其中,设备标识表明UE A的设备标识,该设备标识还可以包括所希望建立直接通信的对端的设备标识;设备类型表明UE A的设备类型,如手持终端、笔记本等;设备能力表明UE A的设备能力;信道列表表明UE A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指示UE A对于成为Group Owner的意愿。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UE A指定了该直接通信的对端UE B为例,则该消息中包含的设备标识进一步包括UE A的设备标识及UE B的设备标识。
步骤52、MME收到该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后,基于UE A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判断该UE A与UE B之间是否允许建立直接通信;具体为: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53;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52a;
例如,该UE A的签约信息不允许,或者该UE A附近没有可建立直接通信的其他终端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位置信息进行判断的过程中,MME需要根据UE A的位置信息及UE B的位置信息,判断UE A与UE B之间是否允许建立直接通信。
步骤52a、MME返回直接通信拒绝消息,该拒绝消息中将携带原因值。
步骤53、MME向UE B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以请求获取UE B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具体的,该消息中包括设备标识,优选的,该消息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设备类型、设备能力、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其中:设备标识包括UE A的设备标识;设备类型和设备能力表明UE A的设备类型和设备能力;信道列表为UE A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表明UE A对于成为Group Owner的意愿。
步骤54、UE B判断是否可以接受该请求,如果可以,则返回直接通信应答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自身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指示等信息。
步骤55、MME根据从UE A和UE B获取到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进行直接通信决策,并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步骤56、MME向UE A发送直接通信通知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设备标识以及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具体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道列表及共享密钥;优选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优先信道、Group Owner指示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信道列表表明可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列表;优先信道表明优先考虑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该优选信道包含在“信道列表”中;Group Owner指示指明UE A是否成为Group Owner;共享密钥用于后续的直接通信建立。
步骤57、MME向UE B发送直接通信通知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设备标识以及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具体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道列表及共享密钥;优选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优先信道、Group Owner指示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信道列表表明可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列表;优先信道表明优先考虑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该优选信道包含在“信道列表”中;Group Owner指示指明UE B是否成为Group Owner;共享密钥用于后续的直接通信建立。
本实施例不对步骤56及步骤57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可以同时执行步骤56和步骤57;也可以先执行步骤56,再执行步骤57;还可以先执行步骤57,再执行步骤56。
步骤58、UE A和UE B基于从MME收到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本实施例中,MME预先保存有UE A及UE B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也可以从HSS处获取UE A及UE B的签约信息,以及从GMLC处获取UE A及UE B的位置信息。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3GPP网络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也在MME中实现,但发起端UE A与对端UE B属于不同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即UE A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为MME A,UE B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为MME B,UEA与UE B分别驻留于不同基站下,即UE A驻留于基站A,UE B驻留于基站B。
本实施例中,发起端UE A向网络请求建立与对端UE B的直接通信,参见图6所示,该直接通信建立过程如下:
步骤61、UE A向MME A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以请求建立直接通信;
具体的,该消息中包括设备标识,优选的,该消息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设备类型,设备能力、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信息。
其中,设备标识表明UE A的设备标识,该设备标识还可以包括所希望建立直接通信的对端的设备标识;设备类型表明UE A的设备类型,如手持终端、笔记本等;设备能力表明UE A的设备能力;信道列表表明UE A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指示UE A对于成为Group Owner的意愿。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UE A指定了该直接通信的对端UE B为例,则该消息中包含的设备标识进一步包括UE A的设备标识及UE B的设备标识。
步骤62、MME A收到该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后,基于UE A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以及UE B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判断该UE A与UE B之间是否允许建立直接通信;具体为: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A1;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52a;
例如,该UE A或UE B的签约信息不允许,或者该UE A附近没有可建立直接通信的其他终端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位置信息进行判断的过程中,MME A需要根据UE A的位置信息及UE B的位置信息,判断UE A与UE B之间是否允许建立直接通信。
步骤62a、MME A返回直接通信拒绝消息,该拒绝消息中将携带原因值。
步骤A1、MME A向UE B所属的MME B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以请求获取UE B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具体的,该消息中包括设备标识,优选的,该消息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设备类型、设备能力、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其中:设备标识包括UE A的设备标识;设备类型和设备能力表明UE A的设备类型和设备能力;信道列表为UE A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表明UE A对于成为Group Owner的意愿。
步骤A2、MME B进行直接通信判断;本步骤与步骤6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3、MME B向UE B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以获取该UE B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优选的,该消息中包括设备标识,优选的,该消息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设备类型、设备能力、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其中:设备标识包括UE A的设备标识;设备类型和设备能力表明UE A的设备类型和设备能力;信道列表为UE A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表明UE A对于成为Group Owner的意愿。
步骤64、UE B判断是否可以接受该请求,如果可以,则向MME B返回直接通信应答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自身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Owner意愿指示等信息。
步骤A3、MME B向MME A返回直接通信应答消息,该应答消息中包含UE B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UE B的Group Owner意愿指示等信息。
步骤65、MME A根据从UE A和UE B获取到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进行直接通信决策,并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步骤A4、MME A向MME B发送直接通信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中包含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如信道列表、优先信道、Group owner指示、共享密钥等信息。
步骤66、MME A向UE A发送直接通信通知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设备标识以及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具体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道列表及共享密钥;优选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优先信道、Group Owner指示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信道列表表明可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列表;优先信道表明优先考虑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该优选信道包含在“信道列表”中;Group Owner指示指明UE A是否成为Group Owner;共享密钥用于后续的直接通信建立。
步骤67、MME B向UE B发送直接通信通知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设备标识以及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具体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道列表及共享密钥;优选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优先信道、Group Owner指示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信道列表表明可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列表;优先信道表明优先考虑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该优选信道包含在“信道列表”中;Group Owner指示指明UE B是否成为Group Owner;共享密钥用于后续的直接通信建立。
本实施例不对步骤A4及步骤66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可以同时执行步骤A4和步骤66;也可以先执行步骤A4,再执行步骤66;还可以先执行步骤66,再执行步骤A4。
步骤68、UE A和UE B根据从MME收到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本实施例中,MME A预先保存有UE A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也可以从HSS处获取各终端的签约信息,以及从GMLC处获取各终端的位置信息;
MME B预先保存有UE B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也可以从HSS处获取各终端的签约信息,以及从GMLC处获取各终端的位置信息。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直接通信的发起端UE A与对端UE B属于同一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3GPP网络中直接通信管理功能实体在ANDSF实体中实现。UE A与UE B分别驻留于不同无线接入设备下,即UE A驻留于无线接入设备A,UE B驻留于无线接入设备B。
本实施例中,发起端UE A向网络请求建立与对端UE B的直接通信,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接通信建立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直接通信建立过程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UE A和UE B与ANDSF实体交互的消息基于用户面信令;ANDSF进行步骤52和步骤55的判断和决策时,可以与网络中其它节点进行交互。
实施例四、直接通信的发起端UE A与对端UE B属于同一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3GPP网络中直接通信管理功能在ProSe服务器中实现。UE A与UE B驻留于相同eNB、相同的MME以及相同的ProSe Server下。
本实施例中,发起端UE A向网络请求建立与对端UE B的直接通信,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接通信建立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直接通信建立过程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的功能在ProSeServer中实现。
本实施例中,直接通信建立过程如下:
步骤801、UE A向MME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以请求建立直接通信;
具体的,该消息中包括设备标识,优选的,该消息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设备类型,设备能力、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信息。
其中,设备标识表明UE A的设备标识,该设备标识还可以包括所希望建立直接通信的对端的设备标识;设备类型表明UE A的设备类型,如手持终端、笔记本等;设备能力表明UE A的设备能力;信道列表表明UE A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指示UE A对于成为Group Owner的意愿。
本实施例中以UE A指定了该直接通信的对端UE B为例,则该消息中包含的设备标识进一步包括UE A的设备标识及UE B的设备标识。
步骤802、MME将该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发送给ProSe Server;
步骤803、ProSe Server从HSS处获取UE A及UE B的签约信息,并基于UE A及UE B的签约信息,判断该UE A与UE B之间是否允许建立直接通信;具体为: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804;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802a;
本步骤中,若ProSe Server中预先保存有UE A及UE B的签约信息,则无需与HSS进行交互,直接基于自身保存的该UE A及UE B的签约信息,判断该UE A与UE B之间是否允许建立直接通信。
步骤804、ProSe Server从GMLC处获取UE A及UE B的位置信息,并基于UE A及UE B的位置信息,判断该UE A与UE B之间是否允许建立直接通信;具体为: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805;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802a;
本步骤中,若ProSe Server中预先保存有UE A及UE B的位置信息,则无需与GMLC进行交互,直接基于自身保存的该UE A及UE B的位置信息,判断该UE A与UE B之间是否允许建立直接通信。
本实施例中,不限定步骤803与步骤804的执行顺序。
步骤802a、ProSe Server返回直接通信拒绝消息,该拒绝消息中将携带原因值。
步骤805、ProSe Server向MME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并携带UE B的设备标识;优选的,该消息中还可以携带UE A的设备标识、设备能力、设备类型等信息。
步骤806、MME将接收到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通过eNB发送给UE B,并携带UE B的设备标识,以获取UE B的与该直接通信对应的信息;
步骤807、UE B判断是否可以接受该请求,如果可以,则通过eNB向MME返回直接通信应答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自身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Owner意愿指示等信息。
步骤808、MME向ProSe Server返回直接通信响应消息,该消息中包含UE B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Group Owner意愿指示等信息。
步骤809、ProSe Server根据从UE A和UE B获取到的与该直接通信对应的信息,进行直接通信决策,并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步骤810、ProSe Server向MME发送直接通信响应,该消息中包含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如信道列表、优先信道、Group owner指示、共享密钥等信息。
步骤811、MME通过eNB向UE A发送直接通信通知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设备标识以及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具体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道列表及共享密钥;优选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优先信道、Group Owner指示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信道列表表明可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列表;优先信道表明优先考虑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该优选信道包含在“信道列表”中;Group Owner指示指明UE A是否成为Group Owner;共享密钥用于后续的直接通信建立。
步骤812、MME通过eNB向UE B发送直接通信通知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设备标识以及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具体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道列表及共享密钥;优选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优先信道、Group Owner指示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信道列表表明可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列表;优先信道表明优先考虑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信道,该优选信道包含在“信道列表”中;Group Owner指示指明UE B是否成为Group Owner;共享密钥用于后续的直接通信建立。
本实施例不对步骤811及步骤812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
步骤813、UE A和UE B基于从MME收到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实施例五、直接通信的发起端UE A与对端UE B属于同一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3GPP网络中直接通信管理功能分布在ProSe服务器和MME两个网元中。UE A与UE B驻留于相同eNB和MME下。
本实施例中,发起端UE A向网络请求建立与对端UE B的直接通信,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接通信建立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直接通信建立过程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的功能分布在MME和ProSe Server两个网元中,由两个网元共同实现对直接通信的管理和控制。本实施例中不涉及MME与ProSe Server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功能划分。
通过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看出,参见图10所示,本发明中直接通信的双方(发起端与对端),即UE A和UE B,不再使用WLAN P2P协商机制(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建立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而是通过网络(即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交互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信息,其中,UE A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的交互参见图中步骤1a及步骤2a,UE B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的交互参见图中步骤1b及步骤2b,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开启WLAN接口之前完成该直接通信的协商,降低了终端的耗电量,同时也减少了直接通信建立的等待时间。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图3所示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包括:
第一交互模块11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第二交互模块112,用于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该第二终端为需要与第一终端建立直接通信的终端;
决策模块113,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及第二信息,确定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通知模块114,用于分别通知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该参数信息,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根据该参数信息建立直接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为直接通信的发起端;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指定的该直接通信的对端,或者,第二终端为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设定的直接通信原则,为该直接通信选定的对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交互的第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该第一终端的设备类型、该第一终端的设备能力、该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该第一终端的组主(GO)意愿指示、该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第二终端之间交互的第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该第二终端的设备类型、该第二终端的设备能力、该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该第二终端的组主(GO)意愿指示、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还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直接通信的可用信道列表、直接通信的共享密钥、直接通信的组主、直接通信对应的优选信道信息。
优选的,第一交互模块111具体用于:通过至少一条交互消息与第一终端交互第一信息。
优选的,第二交互模块112具体用于:通过至少一条交互消息与第二终端交互第二信息。
优选的,决策模块113还用于:
在第一交互模块111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根据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与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直接通信,其中,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签约信息,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签约信息。
在实施中,优选的,若该装置为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则第二交互模块112还用于:
通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进一步,若该装置为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该装置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第二交互模块102具体用于:
通过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实施中,若该装置为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该装置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
第二交互模块112具体用于:通过与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通知模块114具体用于:通知第一终端该参数信息,及通过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第二终端该参数信息。
在实施中,若该装置为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该装置与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
第一交互模块111具体用于:通过与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一终端的与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一信息;
通知模块114具体用于:通知第二终端该参数信息,及通过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第一终端该参数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4所述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120,用于通过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接收模块121,用于接收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直接通信建立模块122,用于根据该参数信息,与该直接通信的对端建立直接通信。
在实施中,若该装置为直接通信的发起端,则发送模块120具体用于:
在确定需要建立直接通信时,发起与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以请求建立直接通信,并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该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在实施中,若该装置为直接通信的对端,则发送模块120具体用于:
在收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消息时,将自身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进一步,该接收模块121还用于:
接收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直接通信的发起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硬件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一、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天线;具体的:
存储器存储获取到的第一终端的与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一信息,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处理器确定出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等等;优选的,该存储器还存储有服务的各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
天线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的第一交互模块及第二交互模块的功能,具体执行:与第一终端进行交互,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在处理器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时,与第二终端进行交互,获取该第二终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通知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处理器确定出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等等;
处理器用于触发天线与第一终端之间的交互、天线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以及天线分别通知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以及实现决策模块的功能。
二、终端;
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天线;具体的:
存储器存储自身与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该直接通信的对端的与该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以及直接通信管理实体确定出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等等;
天线实现接收模块及发送模块的功能;具体执行: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行交互,向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自身与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接收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接收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该直接通信的对端的与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等等;
处理器用于触发天线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进行交互,以及在天线接收到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该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时,根据该参数信息,与该直接通信的对端建立直接通信等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9)

1.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终端为需要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的终端;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分别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参数信息,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通过至少一条交互消息交互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通过至少一条交互消息交互所述第二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类型、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能力、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所述第一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类型、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能力、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所述第二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直接通信的可用信道列表、所述直接通信的共享密钥、所述直接通信的组主、所述直接通信对应的优选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及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所述直接通信,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签约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签约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还包括:
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
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
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过与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参数信息,及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参数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
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起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参数信息,及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参数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节点进行交互;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节点进行交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为基站、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12.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通过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直接通信的对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的设备类型、所述终端的设备能力、所述终端所支持的直接通信信道列表、所述终端的组主意愿指示、所述直接通信的对端的设备标识。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直接通信的可用信道列表、所述直接通信的共享密钥、所述直接通信的组主、所述直接通信对应的优选信道。
15.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为所述直接通信的发起端,则:
所述终端在确定需要建立直接通信时,发起与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以请求建立所述直接通信,并将自身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16.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为所述直接通信的对端,则:
所述终端在收到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消息时,将自身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所述直接通信的发起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与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节点进行交互。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为基站、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20.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第二交互模块,用于发起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获取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终端为需要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的终端;
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
通知模块,用于分别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参数信息,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交互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及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是否能够建立所述直接通信,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签约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签约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则所述第二交互模块还用于:
通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所述第二交互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
所述第二交互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二信息;
所述通知模块具体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参数信息,及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参数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且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不同,则:
所述第一交互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第一信息;
所述通知模块具体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参数信息,及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参数信息。
26.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自身所属的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与自身请求建立的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所述直接通信建立所需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至少包括可用信道列表及共享密钥;
直接通信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直接通信的对端建立所述直接通信。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装置为所述直接通信的发起端,则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确定需要建立直接通信时,发起与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之间的交互,以请求建立所述直接通信,并将自身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装置为所述直接通信的对端,则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收到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交互消息时,将自身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直接通信管理实体发送的所述直接通信的发起端的与所述直接通信相关的信息。
CN201310270098.8A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254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0098.8A CN104254145A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0098.8A CN104254145A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4145A true CN104254145A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88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0098.8A Pending CN104254145A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5414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955A (zh) * 2015-06-19 2015-10-14 重庆市音乐一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Wi-Fi Display传输速度的方法
WO2016201764A1 (zh) * 2015-06-19 2016-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cs终端快速直连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04403A (zh) * 2017-01-12 2017-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iracast协议的信道选择方法及系统
WO2017084049A1 (zh) * 2015-11-18 2017-05-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
WO2017219289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路径变更方法及设备
CN108616954A (zh) * 2018-03-23 2018-10-0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WiFi-Direct构建设备互联的系统
CN109246845A (zh) * 2018-10-25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68172A (zh) * 2020-01-02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发发现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1189186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871A (zh) * 2012-02-07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资源协商方法及设备
CN102972050A (zh) * 2010-04-15 2013-03-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辅助式对等方发现
CN103024924A (zh) * 2011-09-28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96290A (zh) * 2011-11-03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设备到设备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96502A (zh) * 2011-11-03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设备到设备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2050A (zh) * 2010-04-15 2013-03-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辅助式对等方发现
CN103024924A (zh) * 2011-09-28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96290A (zh) * 2011-11-03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设备到设备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96502A (zh) * 2011-11-03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设备到设备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47871A (zh) * 2012-02-07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资源协商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1764A1 (zh) * 2015-06-19 2016-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cs终端快速直连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32230A (zh) * 2015-06-19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cs终端快速直连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80955A (zh) * 2015-06-19 2015-10-14 重庆市音乐一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Wi-Fi Display传输速度的方法
WO2017084049A1 (zh) * 2015-11-18 2017-05-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
WO2017219289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路径变更方法及设备
US11419013B2 (en) 2016-06-22 2022-08-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604403B (zh) * 2017-01-12 2021-11-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iracast协议的信道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6604403A (zh) * 2017-01-12 2017-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iracast协议的信道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8616954A (zh) * 2018-03-23 2018-10-0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WiFi-Direct构建设备互联的系统
CN109246845B (zh) * 2018-10-25 2020-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6845A (zh) * 2018-10-25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68172A (zh) * 2020-01-02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发发现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1136516A1 (zh) * 2020-01-02 2021-07-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发发现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068172B (zh) * 2020-01-02 2022-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发发现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1189186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8608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アクセス及び移動性管理機能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1943704B2 (en) Application driven dynamic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CN104254145A (zh) 一种基于wlan的直接通信建立方法及装置
JP7399318B2 (ja) 状態指示方法、機器及びシステム
TW201218845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iscover network capabilities available via wireless networks
KR101688556B1 (ko) 다중모드 사용자 장비의 서비스 구축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TWI641273B (zh)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CN106454746B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JP7389225B2 (ja) セキュリティ保護モード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3131234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relaying traffic in d2d communications
KR102074110B1 (ko) 공통 프로세스 구현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102418677B1 (ko) 네트워크 노드의 선택, 활성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177106A1 (zh) 专用核心网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EP3396994B1 (en) Loc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119104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efficient establishment of policy control associations
US2017034689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77195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o exchange services
CN110839057A (zh) 提供5g局域网服务的方法及使用其的终端装置和伺服器
EP402103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73173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KR20210144211A (ko) 단말 가입자 데이터를 프로비저닝하기 위한 네트워크를 검색하고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01154A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授权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WO2022022082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KR102273390B1 (ko) 네트워크 기능 통합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144207A (ko) 사용자 가입자 데이터를 프로비저닝하기 위한 커넥티비티 제공 네트워크 검색 및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