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4058A - 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4058A
CN104254058A CN201310270303.0A CN201310270303A CN104254058A CN 104254058 A CN104254058 A CN 104254058A CN 201310270303 A CN201310270303 A CN 201310270303A CN 104254058 A CN104254058 A CN 104254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multi
roaming
message
user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703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斌
刘玉璋
刘明旭
胡敏
郭兴中
朱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SHIDAKANG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SHIDAKANG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SHIDAKANG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SHIDAKANG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703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54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4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4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呼叫请求;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交互对比以判断用户是否漫游;如果判断结果为漫游,则客户端自动发起二次拨号,实现收号与呼叫接继分开;服务端向交换机发起呼叫,交换机回复确认消息后,完成呼叫接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判断用户漫游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当用户漫游到外地时,亦可实现副号码的漫游呼叫,通过自动二次呼叫,解决了交换机位长受限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且在3G的背景下,移动网络带宽快速增大,同时,终端用户的手机智能化快速普及,用户对终端的依赖性日益增加,从而希望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实现更多的更有创新性的功能及服务。
在传统的移动通讯网络中,一般一个用户拥有一个用户识别卡,如SIM卡和一个用户号码,如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Number,移动用户号码)。目前,在多媒体、社交化的社会大背景下,用户需要处理更多的业务,需要与不同行业的人发生联系,一个手机号码频繁使用会带来电话骚扰等问题,已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在互联网公共平台、移动社交平台等公共账号的注册需要预留联系方式,租房、买房、保险等短期事务也需要预留联系方式,用户使用同一个手机号码完全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办理多个SIM卡、携带更多手机也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卡多号的解决方案。一卡多号是指在不换SIM卡、不换手机的情况下为用户再分配一个或多个手机号码(副MSISDN号,简称副号码)。用户可以针对亲人、朋友、同事、对外联系等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的号码,一卡多号业务很好地解决了多号、骚扰等问题。
发明专利申请200610063864.3中公开了一种实现一卡多号业务的装置和方法,针对漫游地副号码拨打电话的解决方法是在漫游地申请并登记当地的副号码,但是,这还是相当于采用了在漫游地的当地呼叫的方式;发明专利申请201010151427.6中描述的也是类似的方法,用户通过开通签约两个不同归属地的号码,在漫游的时候使用当地的号码,这种方法对于地区性的增值服务来讲,会受到不同地域的业务限制,可行性会受影响。
目前,一卡多号业务的实现方式是采用了接入码+被叫者的用户号码(下面简称为用户号码)的呼叫方式,例如,业务接入码是1055016,假设通过副号码拨打13822222222,即系统需要拨打105501613822222222。系统通过接入码可以识别呼叫是否属于一卡多号业务。然而,一卡多号业务仅限在归属地使用,这大大限制了一卡多号业务的发展。当用户在漫游的情况下通过副号码呼叫时,被叫号码为区号+接入码+用户号码,比如,在山东济南开通的一卡多号用户漫游到北京,系统需要拨打0531105501613822222222。由于被叫号码位长超过交换机的限制,导致用户在漫游地无法实现呼叫功能。另外,传统的直接通过手机界面拨号:“接入码+用户号码”的方式,用户操作重杂,业务的呼叫规则与正常呼叫的拨号规则不同,导致不容易使用一卡多号业务。
因此,现有的一卡多号业务未能解决漫游地的副号码呼叫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网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漫游状态下的呼叫。通过该方法和系统,可以帮助手机用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副号码漫游呼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卡多号业务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可使得用户漫游到外地时,亦可实现副号码的漫游呼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一卡多号客户端,由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漫游判断,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漫游状态;
在漫游地由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呼叫时,源移动交换中心OMSC发起初始地址消息(IAM消息),所述IAM消息中携带被叫号码,其中,所述被叫号码包括接入码和用户号码,所述OMSC根据接入码判断是否是一卡多号业务呼叫,如果是,则将呼叫转移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
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生成地址全消息(ACM消息),并向OMSC回复ACM消息;
如果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收号不全,则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向所述OMSC模拟回复应答消息(ANM消息);
当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完成收号后,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发送IAM消息至目的移动交换中心TMSC,其中,该发送的IAM中携带着真正的用户号码;
在所述TMSC回复ACM与ANM消息后,完成通话接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漫游判断由一卡多号客户端中的漫游判断模块进行判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中的业务模块从OMSC发起的IAM消息中解析出用户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号码为手机号码、电话号码或其他用户的联系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叫为副号码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号码是为智能终端SIM对应的MSISDN号码再分配一个或多个MSISDN号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智能终端,其用于下载并安装一卡多号客户端;
一卡多号客户端,其安装于智能终端,用于判断用户是否漫游、发起呼叫;
源移动交换中心OMSC,其用于在漫游地由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呼叫时,源移动交换中心OMSC发起初始地址消息(IAM消息),所述IAM消息中携带被叫号码,其中,所述被叫号码包括接入码和用户号码,所述OMSC根据接入码判断是否是一卡多号业务呼叫,如果是,则将呼叫转移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
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其用于模拟生成地址全消息(ACM消息),并向OMSC回复ACM消息;如果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无法接收接入码和用户号码或者收号不全,则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向所述OMSC模拟回复应答消息(ANM消息);当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完成收号后,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发送IAM消息至目的移动交换中心TMSC,其中,该发送的IAM中携带着真正的用户号码;在所述TMSC回复ACM与ANM消息后,完成通话接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为了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漫游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判断用户是否漫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智能终端的一卡多号客户端中的漫游判断模块通过接口服务器同步数据到服务端;
服务端向漫游判断模块发送相应的标准码;
漫游判断模块发起判断请求,通过交互模块向运营商通信网络发起消息,获取用户当前位置的数据;
运营商通信网络返回数据到漫游判断模块,漫游判断模块将从服务端获取的标准码与获取的用户当前位置的数据进行对比;
漫游判断模块将判断结果返回给一卡多号客户端,从而判断出用户是否漫游。
其中,客户端可以自动或手动地从服务端获取LAC标准码。
其中,所述标准码包括LAC标准码或SID标准码。所述用户当前位置的数据包括用户当前位置的LAC或SID数据。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可以在用户漫游时,亦可通过副号码进行漫游呼叫,在用户仅需输入被叫者的用户号码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副号码的漫游呼叫,简化了用户操作,并且通过二次呼叫,实现收号与呼叫接继分开,解决了交换机位长受限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现一卡多号业务中副号码漫游呼叫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现一卡多号业务中副号码漫游呼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用户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通过副号码发起呼叫的示意图;
图5是一卡多号业务中判断是否漫游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获得的任意改变或替代,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基于互联网和通信网实现副号码漫游呼叫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现副号码漫游呼叫的系统主要包括:智能终端、接口服务器、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运营商业务管理平台、短信网关等部件。该系统可以具体包括:
智能终端101,例如可具有接打电话、软件下载等功能的智能手机。用户可以使用智能终端101通过互联网获取终端软件并安装使用。在本发明中,智能终端101获取下载并安装一卡多号客户端。一卡多号客户端是实现一卡多号的模块。用户可以经由互联网查找并下载安装该一卡多号客户端,例如,该客户端以图标“一卡多号”的形式显示在智能终端101的显示屏上。
其中,一卡多号客户端用于实现业务注册、业务注销、业务变更、副号码呼叫、主号码呼叫、漫游判断、交互信息等功能。其中,一卡多号客户端主要包括业务注册模块、业务注销模块、业务变更模块、副号码呼叫模块、漫游判断模块、交互模块等模块。其中,业务注册模块用于用户请求注册一卡多号业务,设置一卡多号业务,从而完成业务的注册。业务注销模块用于完成业务的注销。业务变更模块用于改变用户的一卡多号业务,从而实现业务的变更。副号码呼叫模块,用于当用户需要通过副号码进行呼叫时,用户可以经由该模块发起呼叫。其中在该模块中,用户只需一次拨号,就可发起副号码呼叫。漫游判断模块,用于比较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从而判断用户是否漫游状态。交互模块,一卡多号客户端通过该模块与服务端、智能终端101、运营商业务管理平台等交互各种信息、参数或数据等,其中,智能终端101通过接口服务器102与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进行交互。用户还可通过一卡多号客户端进行其他一卡多号业务的设置等。一卡多号客户端还可以具有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信息、参数或数据等。
接口服务器102,可以与智能终端101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和通信,在某些不能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下,智能终端101也可以通过通信网与接口服务器102进行连接和通信。并且接口服务器102还与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连接。接口服务器102用于实现智能终端101与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之间的交互,包括各种参数的设置及漫游判断过程中的各种消息交互。
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其为本系统的核心部件,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可以通过TCAP/MAP等消息指示用户所属的HLR104设置无条件呼转,例如激活或取消用户的无条件呼转。通过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与智能终端101的交互数据综合判断用户是否漫游,在漫游情况下,系统自动发起二次呼叫。在本发明中,二次呼叫为一卡多号业务的接入码与用户号码在逻辑层面上是两次呼出,但是在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用户在智能终端的一卡多号客户端中仅进行了一次拨号。在下文中将举例描述二次呼叫。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实现了发起接入码呼叫、被叫号码收号、播放提示音、通话接续等功能。
上文所述的服务端可以通指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也可以是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的一部分。该服务端可以与一卡多号客户端交互信息,从而实现一卡多号业务。在用户通过一卡多号客户端一次拨号发起呼叫后,一卡多号客户端将号码送到服务端,服务端根据用户号码判断该号码的归属地,同时将归属地的位置信息表同步给一卡多号客户端,然后,由一卡多号客户端判断用户是否漫游。如果是,则由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向交换机发起接入码的通信呼叫,在发起呼叫的过程中,由一卡多号业务平台为用户播放提示语音。待接入码的呼叫接通后,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可以从交换机通过此话路接收被叫号码;然后,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再次发起被叫号码的通信呼叫,完成主被叫号码的通话接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可以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平台各项操作;业务模块,用于处理一卡多号业务,例如,解析被叫号码,例如,从IAM消息中解析被叫号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一卡多号业务中的数据,例如,LAC标准码,用户信息等;接口模块,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可以经该接口模块与外界进行交互,传输信息。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中的短信模块负责将一卡多号客户端请求生成的随机验证码下发给短信网关,通过短信网关106向用户下发短信,用户通过短信网关下发验证码登录智能终端应用。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还包括其他所需模块,用于实现一卡多号业务。
HLR104,其寄存用户的签约信息,例如补充业务、鉴权参数,以及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等,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通过TCAP/MAP等消息指示用户所属的HLR104设置无条件呼转,例如激活或取消用户的无条件呼转。
GMSC105,其用于根据用户预先输入的用户无条件呼转设置,将呼叫无条件呼转接入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并可以用于在允许主叫接通被叫的情况下,实现主叫和被叫的接通,还可以用于通过ISUP和E1实现呼叫功能。GMSC与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之间物理链接是E1,通信的信令承载是ISUP(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信令,ISUP信令是SS7/C7信令系统的一种主要协议,定义了协议和程序用于建立、管理和释放中继电路。
短信网关106,用于为智能终端用户下发短信,用户通过短信网关下发验证码登录智能终端应用。
运营商业务管理平台107,一卡多号业务用户在运营商业务管理平台107中有增值业务订购关系后,运营商业务管理平台107将此订购关系及时传递给一卡多号业务平台103,用于在一卡多号业务的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对号码合法性鉴权。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副号码漫游呼叫的方法的流程图。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的过程中,如果用户希望开通一卡多号业务,用户需要下载并安装上述一卡多号客户端。所述实现副号码漫游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智能终端获取下载并安装一卡多号客户端。
步骤2、启动一卡多号客户端,由一卡多号客户端自动发起漫游判断。
步骤3、在漫游地由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呼叫,OMSC(Original mobileswitching center,源移动交换中心)发起IAM(初始地址消息)消息,IAM消息中携带被叫号码,例如,被叫号码为“区号+接入码+用户号码”或“接入码+用户号码”,OMSC根据接入码判断是否是一卡多号业务呼叫,如果是,则将呼叫转移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在该步骤中,接入码呼叫被接通,从而使OMSC根据接入码而判断是否是一卡多号业务呼叫。
步骤4、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生成ACM(地址全消息),并回复ACM消息给OMSC,在此,与交换机回复ACM消息一样,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交换机的功能,按ACM的信令格式生成ACM消息,并回复给OMSC。
步骤5、如果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收号不全,则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回复ANM(应答消息)消息给OMSC。其中,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收到OMSC发送的IAM消息后,从IAM消息中解析出用户号码,一卡多号业务平台中的业务模块负责用户号码的解析,根据IAM信令协议完成所述解析,从而接收用户号码。在正常情况下,IAM信令解析后就能获取到用户号码。比如,一卡多号业务正常采用一次呼叫的方式,应该获取到的被叫号码是区号+接入码+用户号码(或者接入码+用户号码)。但由于交换机的位长限制,如果被叫号码超出交换机的位长,则IAM信令解析后不能完全的收到区号+接入码+用户号码,此时,需要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回复ANM消息给OMSC。此处,与交换机回复ANM消息一样,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交换机的功能,按ANM的信令格式生成ANM消息,并回复给OMSC;在上述步骤中,实现了接入码的呼叫接通,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回复ACM消息和ANM消息。
步骤6、当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完成收号后,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发送IAM消息至TMSC(目的移动交换中心),该发送的IAM中携带着真正的被叫号码(即,用户号码)。此处,与交换机回复IAM消息一样,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交换机的功能,按IAM的信令格式生成IAM消息,并回复给OMSC;
步骤7、TMSC回复ACM与ANM消息后,完成通话接续。其中,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向用户号码发起呼叫,TMSC回复确认消息,完成呼叫接续。在该步骤中,实现了用户号码的呼叫接通,在主叫和被叫之间建立通话链路,从而完成副号码的呼叫。
通过以上方法,当用户漫游到外地时,亦可通过副号码实现漫游呼叫功能。通过自动二次呼叫,本发明解决了由于交换机位长受限而不能实现漫游呼叫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用户号码可以为被叫者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号码。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对二次呼叫进行描述。例如,用户想要拨打用户号码为13822222222的联系人。此时,用户可启动一卡多号客户端,在客户端中仅需输入13822222222。当用户通过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呼叫时,根据一卡多号客户端的设置(例如,默认接入码为1055016),此时,默认用户的输入号码为105501613822222222。在发起呼叫时,先接通接入码的呼叫,OMSC根据接入码(例如,1055016)判断是否是一卡多号业务呼叫,如果是,则将呼叫转移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然后通过后续处理,再接通用户号码的呼叫,从而完成二次呼叫。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操作客户端实现副号码漫游呼叫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用户操作客户端实现副号码漫游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通过智能终端下载并安装一卡多号客户端。
2、输入智能终端中SIM卡对应的MSISDN,并向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发送消息,获取终端软件的验证码。
3、用户输入验证码,选择一个副号码,即系统为智能终端SIM对应的MSISDN号码再分配一个MSISDN号码,将两个号码在系统中进行绑定。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用户分配多个MSISDN号码,从而使用户拥有一个或多个副号码。
4、系统生成两个号码的绑定关系后,用户即可通过智能终端登录客户端使用一卡多号业务。
5、用户使用副号码进行呼叫时,一卡多号客户端判断用户是否漫游,一卡多号客户端从服务端获取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码)或SID(地区码),与服务端的数据进行比较而判断用户是否漫游。
在本发明中,副号码可以是用户在归属地注册的副号码,也可以是在其他地区注册的副号码。在使用副号码的用户漫游到注册区域之外的区域时,本发明也可以实现副号码的漫游呼叫。
下面,将举例说明LAC。LAC是由L1L2L3L4四位16进制数组成,例如,在分配LAC时,为每个省分配标准的L1L2码来代表各省,L3L4由省内自行分配。比如,北京地区的标准码为10、11、12,如果山东济南用户漫游到北京后,在用户启动一卡多号客户端后,一卡多号客户端获取到的LAC值为10EF,那么客户端判断L1L2为10,将获取到的LAC值与标准码进行比较,即认为用户漫游到北京,从而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漫游状态。在下文中,将详细记载如何判断用户是否漫游的方法。
6、一卡多号客户端从服务端获取判断结果,如果判断结果为漫游,则一卡多号客户端自动发起二次拨号,完成副号码呼叫。
图4示出了终端、系统和交换机之间进行交互,实现漫游呼叫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用户处于漫游情况下,通过副号码发起呼叫时,智能终端与服务器共同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漫游状态下,如果是,系统自动发起二次拨号并完成收号,向目标交换机发起呼叫,目的交换机回复确认消息后,完成呼叫接续。
在下文中,将描述如何判断用户是否漫游的方法。如图5所示,图5是判断用户是否漫游的流程图。判断用户是否漫游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智能终端的一卡多号客户端中的漫游判断模块通过接口服务器同步数据到服务端;
步骤2,服务端向漫游判断模块发送相应的LAC标准码(如,归属地LAC列表)。LAC标准码预先存储在服务端,每次启动客户端时,根据用户设置,客户端会自动或手动地通过交互模块从服务端获取LAC标准码;
步骤3,漫游判断模块发起判断请求,通过交互模块向运营商通信网络发起消息,获取用户当前位置的LAC数据。LAC数据来源来移动网络的基站信息,智能终端本身会频繁的获取基站信息,所以,只要智能终端有信号,一卡多号客户端就能从智能终端上获取到当前用户当前位置的LAC数据;
步骤4,运营商通信网络返回LAC数据到漫游判断模块,漫游判断模块将从服务端获取LAC标准码与获取的用户当前位置的LAC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判断结果;
步骤5,漫游判断模块将判断结果返回给一卡多号客户端,从而判断出用户是否处于漫游状态。
由于SID类似于LAC,本文省略了SID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也可以通过对比SID标准码与获取的当前位置的SID数据,漫游判断模块也可以得出判断结果,从而判断出用户是否处于漫游状态。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副号码漫游状态下的呼叫,真正意义上为用户提供了漫游呼叫的功能,当使用副号码进行呼叫,用户也仅需输入被叫的用户号码,即可完成副号码的漫游呼叫,方便了用户操作。并且通过自动二次拨号,实现收号与呼叫接继分开,解决了交换机位长受限的问题。

Claims (16)

1.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一卡多号客户端,由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漫游判断,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漫游状态;
在漫游地由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呼叫时,源移动交换中心OMSC发起初始地址消息(IAM消息),所述IAM消息中携带被叫号码,其中,所述被叫号码包括接入码和用户号码,所述OMSC根据接入码判断是否是一卡多号业务呼叫,如果是,则将呼叫转移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
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生成地址全消息(ACM消息),并向OMSC回复ACM消息;
如果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收号不全,则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向所述OMSC模拟回复应答消息(ANM消息);
当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完成收号后,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发送IAM消息至目的移动交换中心TMSC,其中,该发送的IAM中携带着真正的用户号码;
在所述TMSC回复ACM与ANM消息后,完成通话接续。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漫游判断由一卡多号客户端中的漫游判断模块进行判断。
3.依照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中的业务模块从OMSC发起的IAM消息中解析出用户号码。
4.依照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号码为手机号码、电话号码或其他用户的联系号码。
5.依照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为副号码在漫游地发起的呼叫。
6.依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副号码是为智能终端SIM对应的MSISDN号码再分配一个或多个MSISDN号码。
7.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智能终端,其用于下载并安装一卡多号客户端;
一卡多号客户端,其安装于智能终端,用于判断用户是否漫游、发起呼叫;
源移动交换中心OMSC,其用于在漫游地由一卡多号客户端发起呼叫时,源移动交换中心OMSC发起初始地址消息(IAM消息),所述IAM消息中携带被叫号码,其中,所述被叫号码包括接入码和用户号码,所述OMSC根据接入码判断是否是一卡多号业务呼叫,如果是,则将呼叫转移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
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其用于模拟生成地址全消息(ACM消息),并向OMSC回复ACM消息;如果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无法接收接入码和用户号码或者收号不全,则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向所述OMSC模拟回复应答消息(ANM消息);当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完成收号后,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模拟发送IAM消息至目的移动交换中心TMSC,其中,该发送的IAM中携带着真正的用户号码;在所述TMSC回复ACM与ANM消息后,完成通话接续。
8.依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卡多号客户端包括漫游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漫游状态。
9.依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卡多号业务平台包括业务模块,其用于从OMSC发起的IAM消息中解析出用户号码。
10.依照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户号码为手机号码、电话号码或其他用户的联系号码。
11.依照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呼叫为副号码在漫游地发起的呼叫。
12.依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副号码是为智能终端SIM对应的MSISDN号码再分配一个或多个MSISDN号码。
13.一种一卡多号业务中判断用户是否漫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智能终端的一卡多号客户端中的漫游判断模块通过接口服务器同步数据到服务端;
服务端向漫游判断模块发送相应的标准码;
漫游判断模块发起判断请求,通过交互模块向运营商通信网络发起消息,获取用户当前位置的数据;
运营商通信网络返回数据到漫游判断模块,漫游判断模块将从服务端获取的标准码与获取的用户当前位置的数据进行对比;
漫游判断模块将判断结果返回给一卡多号客户端,从而判断出用户是否漫游。
14.依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客户端自动或手动地从服务端获取所述标准码。
15.依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准码包括LAC标准码或SID标准码。
16.依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当前位置的数据包括用户当前位置的LAC数据或用户当前位置的SID数据。
CN201310270303.0A 2013-06-30 2013-06-30 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4254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0303.0A CN104254058A (zh) 2013-06-30 2013-06-30 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0303.0A CN104254058A (zh) 2013-06-30 2013-06-30 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4058A true CN104254058A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88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0303.0A Pending CN104254058A (zh) 2013-06-30 2013-06-30 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540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15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8750220B2 (en) Method, roaming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roaming
US78901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wireless roaming
CN105191366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访客用户服务的方法
CN100349494C (zh) 移动用户跨域漫游的方法
WO2011071438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provisioning of a sim card
US20120157094A1 (en) Optimal management of calls between national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networks.
CN106465038B (zh) 在运营移动网络中提供多imsi方案的方法和系统
CN109660979A (zh) 物联网空中开卡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MX2014003351A (es) Manejo de identidades en dispositivos moviles.
CN104125552A (zh) 基于网络传输原理实现号码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47969B (zh)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路由呼叫的方法
CN1838825B (zh) 移动视频电话方法
US9247414B2 (en)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unlimited service for roaming subscriber
CN104254058A (zh) 一卡多号业务中实现漫游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54057A (zh) 一种短消息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0909830B1 (ko) 통화연결음 대체 기능이 구비된 단말장치
KR100909833B1 (ko) 위치기반 통화연결음 제공 장치
KR100909832B1 (ko) 수신 가입자가 설정한 수신 단말기 위치기반 통화연결음 제공 시스템
KR100909827B1 (ko) 통화연결음 대체 기능이 구비된 휴대폰
KR10128609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가입자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09825B1 (ko) 발신 가입자가 설정한 수신 단말기 위치기반 통화연결음 제공 시스템
KR100909831B1 (ko) 수신 가입자가 설정한 발신 단말기 위치기반 통화연결음제공 시스템
KR100909826B1 (ko) 위치기반 통화연결음 제공 장치
KR20050011252A (ko) 국제 단일 번호를 서비스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