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4442B -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4442B
CN104244442B CN201310224704.2A CN201310224704A CN104244442B CN 104244442 B CN104244442 B CN 104244442B CN 201310224704 A CN201310224704 A CN 201310224704A CN 104244442 B CN104244442 B CN 1042444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djacent communication
registered
plane signaling
contro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47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4442A (zh
Inventor
周燕飞
张娟
徐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3102247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4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4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4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4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4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其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建立邻近通信的指示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根据该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将该控制面信令转发给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根据该控制面信令与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中,邻近通信服务实体与核心网控制节点之间,以及核心网控制节点与终端之间,通过传递控制面信令从而实现邻近通信的建立,提供了基于控制面建立邻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邻近服务(Proximity Service,ProSe,又称邻近通信业务)技术使得设备间的邻近通信成为可能。
ProSe技术可分为基于蜂窝网的邻近通信技术和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技术。
无论是基于蜂窝网的邻近通信技术,还是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技术,目前已经公开的邻近通信业务建立方案都是基于用户面实现的。即通过用户面传递邻近通信业务建立的相关信令。
目前,还没有基于控制面建立邻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基于控制面建立邻近通信业务的实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一种邻近通信的核心网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和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一种邻近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和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邻近通信服务实体与核心网控制节点之间,以及核心网控制节点与终端之间,通过传递控制面信令从而实现邻近通信的建立,提供了基于控制面建立邻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信令交互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信令交互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邻近通信的核心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近通信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邻近通信服务实体与核心网控制节点之间,以及核心网控制节点与终端之间,通过传递控制面信令从而实现邻近通信的建立,提供了基于控制面建立邻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案。针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的过程,在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侧描述如下: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根据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第一终端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较之现有技术基于用户面建立邻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案,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控制面建立邻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案,网络侧可以对终端之间的邻近通信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邻近通信过程中的各个控制面信令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控制面信令进行扩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新定义的控制面信令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邻近通信服务实体(Prose Server)是核心网中用于执行Prose相关功能(例如Prose发现和判决等)的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控制节点是核心网中用于对终端进行基于签约的控制的实体,例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100、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至少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110、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第一终端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与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可以是同一个,也可以是不同的。
如果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注册,那么,在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邻近通信后,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与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可以是同一个核心网控制节点,也可以是不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上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第二终端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由第一终端发起邻近通信请求。那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操作: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技术为例,针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注册在同一个邻近通信服务实体,且由第一终端发起邻近通信请求的场景,其邻近通信建立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200、第一用户设备(UE1,即第一终端)向其所注册的MME(即MME1)发送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该控制面信令中至少携带UE1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用户设备(UE2,即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如果UE1请求建立特定类型的邻近通信(如请求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请求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那么,该控制面信令中还携带请求建立的邻近通信的类型信息。
步骤210、MME1接收到UE1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UE1所注册的Prose Server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
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至少携带UE1的标识信息和UE2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还携带UE1请求建立的邻近通信的类型信息。
进一步的,MME1在接收到UE1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先根据UE1的签约信息等参数对UE1进行基于签约的控制。当签约信息表明UE1签约了邻近通信业务时,才会向其所注册的Prose Server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
步骤220、上述Prose Server根据UE1的标识信息获取UE1的相关信息,根据UE2的标识信息获取UE2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UE1的相关信息是指和邻近通信业务相关的信息,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UE1的位置信息、UE1的邻近通信业务相关签约信息等等。UE2的相关信息是指和邻近通信业务相关的信息,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UE2的位置信息、UE2的邻近通信业务相关签约信息等等。
其中,对于UE(UE1或UE2)的位置信息,上述Prose Server既可以从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获取,也可以从UE所注册的MME获取。对于UE(包括UE1或UE2)的其他相关信息,Prose Server可以但不仅限于从UE所注册的MME获取。
图2中,虚线框即表示从GMLC获取UE的位置信息还是从MME获取UE的位置信息,是可选的。
假设上述Prose Server从UE所注册的MME获取终端的相关信息。那么,根据UE1的标识信息获取UE1的相关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Prose Server向MME1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这个发送给MME1的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UE1的标识信息,并接收MME1返回的携带UE1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根据UE2的标识信息获取UE2的相关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Proser Server向UE2所注册的MME(即MME2)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这个发送给MME2的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UE2的标识信息,并接收该MME2返回的携带UE2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对于终端的位置信息,核心网控制节点可以通过现有的定位技术等方式获取。对于终端的签约信息,是在终端附着到网络后由核心网控制节点从归属地签约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获取的。
步骤230、上述Prose Server根据UE1的相关信息、UE2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UE1与UE2之间是否建立邻近通信,以及如果建立邻近通信,是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还是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如果确定需要建立邻近通信,执行步骤240。
否则,流程结束,或者Prose Server向MME1返回拒绝消息等。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根据UE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的网络策略确定的,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定。其中,邻近通信的网络策略可以是运营商指定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需求制定的,本发明不对邻近通信的网络策略内容进行限定。邻近通信的网络策略可以预先保存在Prose Server中,也可以是Prose Server从其他核心网节点处获取的。下面仅以几个简单的举例对该步骤进行说明:
举例一、邻近通信网络策略规定了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进一步的,可以分别规定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和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还规定了优先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根据UE1和UE2的签约信息,确定UE1和UE2均支持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和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又根据UE1和UE2的位置信息确定UE1与UE2之间的距离,确定该距离满足邻近通信网络策略对于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限定。进一步根据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的优先级策略,确定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
举例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规定了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进一步的,可以分别规定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和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还规定了优先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根据UE1和UE2的签约信息,确定UE1和UE2均支持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但UE2不支持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又根据UE1和UE2的位置信息确定UE1与UE2之间的距离,确定该距离满足邻近通信网络策略对于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限定。确定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举例三、邻近通信网络策略规定了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进一步的,可以分别规定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和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还规定了仅允许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上述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还携带UE1请求建立的邻近通信的类型信息,且该类型信息为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类型。根据UE1和UE2的签约信息,确定UE1和UE2均支持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又根据UE1和UE2的位置信息确定UE1与UE2之间的距离,确定该距离满足邻近通信网络策略对于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限定。确定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
举例四、邻近通信网络策略规定了邻近通信的距离阈值。上述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还携带UE1请求建立的邻近通信的类型信息,且该类型信息为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类型。根据UE1和UE2的签约信息,根据UE1和UE2的位置信息确定的UE1与UE2之间的距离,以及Prose发现信息等确定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谓的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也可以称作WLAN直接通信(WLANdirect communication)。所谓的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也可以称作基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通信(E-UTRAN based communication)。
步骤240、上述Prose Server分别向MME1和MME2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至少携带UE1的标识信息和UE2的标识信息。可选的,还携带确定建立的邻近通信的类型信息。
另外,该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还可以携带邻近通信的参数(例如邻近通信的密钥),以便UE根据该参数建立邻近通信。
步骤250a、MME1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UE1的标识信息,向UE1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其中,如果需要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MME1还与eNB1(UE1所在小区所属的基站)交互获取建立该邻近通信所需的配置信息(如频率信息等),并将该配置信息携带在发送给UE1的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
步骤260a、UE1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UE2建立邻近通信。
步骤250b、MME2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UE2的标识信息,向UE2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其中,如果需要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MME2还与eNB2(UE2所在小区所属的基站)交互获取建立该邻近通信所需的配置信息(如频率信息等),并将该配置信息携带在发送给UE2的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
步骤260b、UE2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UE1建立邻近通信。
根据上述处理流程可见,通过控制面建立邻近通信,使得核心网可以对邻近通信的终端进行例如基于签约和基于网络策略的控制等等控制操作,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如果第二终端未在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注册,那么,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邻近通信后,还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通过该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向第二终端发送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这种情况下,假设由第一终端发起邻近通信请求。那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操作: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如果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收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的携带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获取的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其中,对于终端(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既可以从GMLC获取,也可以从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获取。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可以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携带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以3GPP通信技术为例,针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注册在不同邻近通信服务实体,且由第一终端发起邻近通信请求的场景,其邻近通信建立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300、UE1(即第一终端)向其所注册的MME(即MME1)发送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该控制面信令中至少携带UE1的标识信息和UE2(即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如果UE1请求建立特定类型的邻近通信(如请求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请求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那么,该控制面信令中还携带请求建立的邻近通信的类型信息。
步骤310、MME1接收到UE1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UE1所注册的Prose Server(即Prose Server1)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
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至少携带UE1的标识信息和UE2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还携带UE1请求建立的邻近通信的类型信息。
进一步的,MME1在接收到UE1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先根据UE1的签约信息等参数对UE1进行基于签约的控制。当签约信息表明UE1签约了邻近通信业务时,才会向其所注册的Prose Server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
步骤320、Prose Server1根据UE1的标识信息获取UE1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UE1的相关信息是指和邻近通信业务相关的信息,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UE1的位置信息、UE1的签约信息等等。
其中,对于UE(UE1或UE2)的位置信息,上述Prose Server既可以从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获取,也可以从UE所注册的MME获取。对于UE(包括UE1或UE2)的其他相关信息,Prose Server1可以但不仅限于从UE所注册的MME获取。
图3中,虚线框即表示从GMLC获取UE的位置信息还是从MME获取UE的位置信息,是可选的。
假设上述Prose Server1从UE所注册的MME获取终端的相关信息。那么,根据UE1的标识信息获取UE1的相关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Prose Server1向MME1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这个发送给MME1的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UE1的标识信息,并接收MME1返回的携带UE1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对于终端的位置信息,核心网控制节点可以通过现有的定位技术等方式获取。对于终端的签约信息,是在UE注册到网络时由核心网控制节点从HSS获取的。
步骤330、Prose Server1向UE2所注册的Prose Server(即Prose Server2)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
步骤340、Prose Server2接收到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后,ProseServer2根据UE2的标识信息获取UE2的相关信息。
UE2的相关信息是指和邻近通信业务相关的信息,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UE2的位置信息、UE2的签约信息等等。
根据UE2的标识信息获取UE2的相关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Proser Server向UE2所注册的MME(即MME2)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这个发送给MME2的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UE2的标识信息,并接收该MME2返回的携带UE2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步骤350、Prose Server2根据UE2的相关信息及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是否允许UE2进行邻近通信,并在允许UE2进行邻近通信时,向Prose Server1返回UE2的相关信息。
步骤350的具体实现方式取决于UE2的相关信息及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的具体内容。例如,如果UE2的签约信息指示UE2具备邻近通信能力,且UE2满足邻近通信网络策略中的邻近通信条件,则确定允许UE2进行邻近通信。
步骤360、Prose Server1根据UE1的相关信息、UE2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UE1与UE2之间是否建立邻近通信,以及如果建立邻近通信,是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还是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如果确定需要建立邻近通信,执行步骤370。
否则,流程结束,或者Prose Server向MME1返回拒绝消息等。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根据UE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的网络策略确定的,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定。其中,邻近通信的网络策略可以是运营商指定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需求制定的,本发明不对邻近通信的网络策略内容进行限定。对于该步骤的描述,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230。
步骤370、Prose Server1分别向MME1和Prose Server2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至少携带UE1的标识信息和UE2的标识信息。可选的,还携带确定建立的邻近通信的类型信息。
另外,该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还可以携带邻近通信的参数(如邻近通信的密钥),以便UE根据该参数建立邻近通信。
步骤380a、MME1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UE1的标识信息,向UE1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其中,如果需要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MME1还与eNB1(UE1所在小区所属的基站)交互获取建立该邻近通信所需的配置信息(如频率信息等),并将该配置信息携带在发送给UE1的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
步骤390a、UE1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UE2建立邻近通信。
步骤380b、Prose Server2将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发送给MME2。
步骤390b、MME2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UE2的标识信息,向UE2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其中,如果需要建立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MME2还与eNB2(UE2所在小区所属的基站)交互获取建立该邻近通信所需的配置信息(如频率信息等),并将该配置信息携带在发送给UE2的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
步骤3100b、UE2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UE1建立邻近通信。
根据上述处理流程可见,通过控制面建立邻近通信,使得核心网可以对邻近通信的终端进行例如基于签约和基于网络策略的控制等等控制操作,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控制面信令可以但不仅限于为非接入层消息。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邻近通信的核心网系统,其结构如图4所示,具体实现结构如下: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和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用于,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用于,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第一终端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基于图4所示的核心网系统,如果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注册,该系统还包括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还用于: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上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第二终端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在此基础上,较佳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还用于: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还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和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
其中,较佳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时,具体用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返回的携带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还用于:接收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返回携带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时,具体用于: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返回的携带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还用于:接收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返回携带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基于图4所示的核心网系统,如果第二终端未在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注册,该系统还包括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和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还用于: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用于,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第二终端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在此基础上,较佳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如果收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的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根据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获取的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接收到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后,获取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如果根据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第二终端可以进行邻近通信,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携带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其中,较佳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还用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402还用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401返回携带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邻近通信系统,其结构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终端501、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和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503。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用于,确定第一终端501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503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501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503用于,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501的标识信息,向第一终端501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第一终端501用于,接收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基于图5所示的系统,较佳地,如果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1注册,还包括第二终端和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还用于: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用于,接收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在此基础上,较佳地,第一终端501还用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503发送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503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该用于请求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还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和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二终端的签约信息。
基于图5所示的系统,较佳地,如果第二终端未在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注册,该系统还包括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和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502还用于: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用于,向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该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第二终端用于,接收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根据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注册,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返回的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返回的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未在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注册,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所述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收到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的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8.一种邻近通信的核心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和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心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注册,还包括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心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心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返回的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返回的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心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未在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注册,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和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心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所述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如果收到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的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接收到所述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如果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可以进行邻近通信,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心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返回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的控制面信令。
15.一种邻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和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邻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注册,还包括第二终端和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邻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后,向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用于请求邻近通信决策的控制面信令,所述用于请求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和邻近通信网络策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是否建立基于WLAN的邻近通信或基于蜂窝网络的邻近通信;所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邻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未在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注册,还包括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和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
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建立邻近通信后,所述第一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邻近通信服务实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发送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所注册的核心网控制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用于通知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根据所述建立邻近通信的控制面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邻近通信。
CN201310224704.2A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244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704.2A CN104244442B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704.2A CN104244442B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4442A CN104244442A (zh) 2014-12-24
CN104244442B true CN104244442B (zh) 2017-10-20

Family

ID=5223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4704.2A Active CN104244442B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44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1661A1 (zh) 2015-08-24 2017-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关联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EP3840448B1 (en) * 2018-08-29 2024-03-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3079A (ko) * 2009-09-23 2011-03-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송수신 노드를 가지는 인접 셀 간섭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74254A (ko) * 2010-12-27 2012-07-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 연결 통신 및 단말 릴레잉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링크의 연결 설정 및 스케쥴링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3079A (ko) * 2009-09-23 2011-03-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송수신 노드를 가지는 인접 셀 간섭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74254A (ko) * 2010-12-27 2012-07-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 연결 통신 및 단말 릴레잉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링크의 연결 설정 및 스케쥴링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4442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3889B2 (en) Hand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534644B1 (en) Source core network nod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methods
CN109560923B (zh) 一种双连接模式下的密钥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340212B (zh) 用于生成在设备至设备通信中的密钥的方法和装置
EP3282755B1 (en) Relay n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019953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v2x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EP3941119B1 (en)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19485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45779A (zh) 一种数据发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32915A (zh) 一种终端在4g和5g网络间移动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891344B (zh) 一种多用户协作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632953A (zh) 一种实现多接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EP275783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via a plurality of networks and updating access control settings upon network change
EP3182654B1 (en) Offload strategy negoti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88682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上通过相同载波频率执行多个用户识别模块(sim)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KR102479296B1 (ko) 능력 관리 방법 및 통신 기기
CN110235466A (zh) 在不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进行空闲模式移动时管理安全上下文
WO2021027435A1 (zh) 一种安全保护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428668B (zh) 一种跟踪区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7864456A (zh) 一种集群终端位置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8632922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35135A (zh) 一种集群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4423010A (zh) 网络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984703A (zh) 一种混合网络及用户数据获取、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32821B (zh) 一种终端上报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