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3396A - 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 - Google Patents

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3396A
CN104243396A CN201310224907.1A CN201310224907A CN104243396A CN 104243396 A CN104243396 A CN 104243396A CN 201310224907 A CN201310224907 A CN 201310224907A CN 104243396 A CN104243396 A CN 104243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oints
address
association
path
sct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4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军
李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SAS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AS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AS
Priority to CN2013102249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33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3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其中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各自具有多个IP地址,所述方法包括:产生用于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多个通路的通路信息,所述通路信息指示与所述多个通路对应的多个IP地址对,并且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以及根据所述通路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关联。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端点。

Description

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port Protocol,简称SCTP),具体地,涉及在基于SCTP协议的端点(以下称为SCTP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技术。
背景技术
SCTP协议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定义的传输层协议,其可提供基于不可靠的传输业务的协议之上的可靠的数据报传输协议。SCTP协议被设计为可通过IP网络传输电路交换网络的窄带信令消息,它的上层是SCTP用户应用,下层是IP网络。当前,SCTP协议广泛地应用于2G、3G、LTE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
作为传输层协议,SCTP协议兼有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两者的特点,即,可在两个端点之间提供稳定、有序的数据传递服务,并且可保护数据消息边界。SCTP协议通过支持多宿主(Multi-homing)和多流(Multi-streaming)来实现上述的特点。
SCTP端点可由传送地址(包括IP地址和SCTP端口号)唯一地标识,其中IP地址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根据SCTP协议,在两个SCTP端点之间可通过四次握手机制建立关联(association)。关联可用本地端点的IP地址、本地端点的SCTP端口号、对端端点的IP地址、对端端点的SCTP端口号来唯一地标识。通过关联,SCTP端点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传递。
在SCTP协议中,多宿主是指每个SCTP端点可具有多个IP地址。通过在具有多个IP地址的SCTP端点之间建立关联,可以提供稳定的数据传递。在多宿主SCTP端点之间建立关联时,双方可分别向对方通知各自所有的IP地址。这样,如果当前的关联失效,则可以切换到另一个IP地址,而无需重新建立关联。
关联可包括通路(path),其是一个端点将SCTP分组发送到对端端点的特定目的传送地址的路由。如果SCTP关联的两个SCTP端点都具有多个IP地址,则该SCTP关联可包括多个通路。图1示出了其中每个SCTP端点具有两个IP地址的SCTP关联的示例图。如图1所示,在该例子中,端点A具有两个IP地址IP1、IP2,端点B具有两个IP地址IP3、IP4。端点A和端点B之间的关联可包括四个通路,分别是:
Path0:端点A的IP地址1发送SCTP分组到端点B的IP地址3;
Path1:端点A的IP地址1发送SCTP分组到端点B的IP地址4;
Path2:端点A的IP地址2发送SCTP分组到端点B的IP地址3;
Path3:端点A的IP地址2发送SCTP分组到端点B的IP地址4。
对于多通路的情形,还可以指定其中一个通路为首选通路,例如通路Path0。这样,端点A发送的SCTP分组首先通过首选通路发送到端点B。当首选通路出现故障时,端点A可自动切换到其它通路上发送SCTP分组。一般地,优先切换端点B的IP地址,然后切换端点A的IP地址。
根据SCTP协议,接收端点在接收到来自发送端点的SCTP分组后,应当向发送端点返回确认消息。因此,在上面图1的例子中,端点B在接收到端点A所发送的SCTP分组后,向端点A返回确认消息。
然而,在多通路的情形下,如果当前正在使用的通路发生故障,则可能导致发送端点无法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点的确认消息。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首选通路Path0发生故障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端点A通过通路Path0发送SCTP分组到端点B,此时,SCTP分组的源IP地址是IP1,目的地IP地址是IP3。然后,端点B将向端口A的IP地址IP1返回确认消息。端点B可根据自己的路由表,选择能够通过路由到达端口A的IP地址IP1的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在本例中,端点B的IP地址IP3、IP4均可作为源IP地址。假定此时端点B选择IP3作为源IP地址。这样,确认消息的源IP地址是IP3,目的地IP地址是IP1。确认消息被发送给端点A。
当通路Path0发生故障后,即,在端点A的IP地址IP1与端点B的IP地址IP3之间不能传送消息,则端点A切换到通路Path1以发送SCTP分组,此时,SCTP分组的源IP地址是IP1,目的地IP地址是IP4。端点B在接收到SCTP分组后,再次根据自己的路由表,选择源IP地址。端点B可能会再次选择IP地址IP3作为源IP地址。此时,确认消息的源地址是IP3,目的地地址是IP1。但由于通路Path0发生故障,因此,端点A将不会接收到确认消息。
在端点A与端点B之间建立关联期间,如果端点A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确认消息,则关联建立失败。当在关联建立之后在传送数据时,如果端点A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确认消息,则关联上的通信失败。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端点A与端点B之间存在交叉通路通信,即,每个端点的IP地址可对应多个通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能够避免上述的交叉通路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各自具有多个IP地址,所述方法包括:产生用于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多个通路的通路信息,所述通路信息指示与所述多个通路对应的多个IP地址对,并且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以及根据所述通路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端点,用于与第二端点建立关联,其中所述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各自具有多个IP地址,所述端点包括:信息产生装置,其被配置为产生用于所述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多个通路的通路信息,所述通路信息指示与所述多个通路对应的多个IP地址对,并且所述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以及关联建立装置,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路信息,建立所述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关联。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其中每个SCTP端点具有两个IP地址的SCTP关联的示例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中的首选通路Path0发生故障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图3的实施例的方法中建立关联的步骤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其中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的SCTP关联的示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端点的示意性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信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分别具有多个IP地址。优选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是基于SCTP协议的端点,即SCTP端点。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10,产生用于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的多个通路的通路信息,其中通路信息指示与多个通路对应的多个IP地址对。如前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各自具有多个IP地址,则可在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形成多个通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交叉通路通信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
例如,第一端点具有两个IP地址IP1、IP2,第二端点具有两个IP地址IP3、IP4,则通路信息可指示第一端点的IP地址IP1和第二端点的IP地址IP3形成通路Path1,第一端点的IP地址IP2和第二端点的IP地址IP4形成通路Path2。另外,通路信息也可以指示第一端点的IP地址IP1和第二端点的IP地址IP4形成通路Path1,第一端点的IP地址IP2和第二端点的IP地址IP3形成通路Path2。在通路信息中,只要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即可。
此外,在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都产生相同的通路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通路信息可通过SCTP用户应用产生。
然后,在步骤S320,根据在步骤S310中产生的通路信息,建立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的关联。
如前所述,SCTP端点之间的关联通过四次握手机制建立。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四次握手机制建立关联时,考虑所产生的通路信息。
图4示出了图3的实施例的方法中建立关联的步骤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4,在步骤S410,从通路信息所指示的多个IP地址对中选择任意一个IP地址对。所选择的IP地址对成为将要发送的SCTP分组的源IP地址和目的地IP地址。
接着,在步骤S420,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执行在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操作。关联的建立可由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任意一个端点启动。以下以第一端点作为发起请求的请求端点为例说明步骤S420中关联的建立过程。由于用于SCTP端点之间的关联建立的四次握手机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因此,以下将主要对其中考虑通路信息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而对其它部分则进行简略说明。
首先,第一端点向第二端点发送请求消息,例如INIT数据块。该请求消息从所选择的IP地址对中第一端点的IP地址发送,目的地IP地址是所选择的IP地址对中第二端点的IP地址。在该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端点的所有IP地址。接着,第二端点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确定请求消息的源IP地址,并将其设置为将要返回的确认消息(例如INIT ACK数据块)的目的地IP地址。第二端点根据其路由表和通路信息,确定确认消息的源IP地址为所选择的IP地址对中第二端点的IP地址,并向第一端点发送确认消息。在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二端点的所有IP地址。以上描述了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第一次握手过程。然后,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进行三次握手过程。在这三次握手过程中,第一端点所发送的消息的源IP地址均是所选择的IP地址对中第一端点的IP地址,而目的地IP地址是所选择的IP地址对中第二端点的IP地址;第二端点所发送的消息的源IP地址均是所选择的IP地址对中第二端点的IP地址,而目的地IP地址是所选择的IP地址对中第一端点的IP地址。通过四次握手过程,可以在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如果在建立关联期间,对应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通路发生故障,则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建立失败。
在步骤S430,检测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是否已建立。当检测到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未建立时,则在步骤S440,从多个IP地址对中选择另一个IP地址对,并返回到步骤S420,基于所选择的另一个IP地址对,执行建立关联的操作。当检测到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已建立时,则结束建立关联的步骤。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利用通路信息指示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通路,能够避免交叉通路的情形。而且,由于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因此,在建立关联期间,如果某个通路发生故障而导致关联建立失败,则与该通路对应的IP地址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尝试所有可能的通路,从而能够缩短关联恢复时间。
图5示出了其中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的SCTP关联的示例图。如图5所示,在该例子中,端点A和端点B分别具有两个IP地址IP1、IP2、IP3和IP4。在现有技术中,端点A和端点B之间有四个通路,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端点A和端点B之间的通路由通路信息指示。例如,通路信息指示端点A与端点B有两个通路Path1、Path2,其中通路Path1对应IP地址对(IP1,IP3),通路Path2对应IP地址对(IP2,IP4)。这样,端点A和端点B之间的关联可基于IP地址对(IP1,IP3)或IP地址对(IP2,IP4)建立。即使某一个通路发生故障,也可以基于另一个通路建立关联。
在相同的发明构思下,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端点600的示意性方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与前面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适当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端点600是SCTP端点,其可与另一个SCTP端点(以下称为第二端点)建立关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端点600可包括:信息产生装置601,其被配置为产生用于该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的多个通路的通路信息,该通路信息指示与多个通路对应的多个IP地址对,并且该端点和第二端点的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以及关联建立装置602,其被配置为根据在信息产生装置601中产生的通路信息,建立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的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产生装置601可通过SCTP用户应用产生通路信息。
信息产生装置601将所产生的通路信息提供给关联建立装置602以用于端点600与第二端点之间关联的建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关联建立装置602中,选择模块6021从通路信息所指示的多个IP地址对中选择任意一个IP地址对,然后关联建立模块6022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执行在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操作。检测模块6023检测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是否已建立,如果检测模块6023检测到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未建立,则选择模块6021从多个IP地址对中选择另一个IP地址对,然后,关联建立模块6022基于所选择的另一个IP地址对,执行建立关联的操作。
应当指出,第二端点可具有与端点600相同的结构。
应当指出,本实施例的端点600在操作上能够实现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中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提供增强音频数据流的装置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个人计算机(PC)或大型机来执行。
以上虽然通过示例性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但是以上这些实施例并不是穷举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实现各种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8)

1.一种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各自具有多个IP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产生用于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多个通路的通路信息,所述通路信息指示与所述多个通路对应的多个IP地址对,并且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以及
根据所述通路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是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端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路信息通过SCTP用户应用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通路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关联包括:
从所述多个IP地址对中选择任意一个IP地址对;
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执行在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操作;
检测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是否已建立;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未建立,从所述多个IP地址对中选择另一个IP地址对,并基于所述另一个IP地址对,执行建立所述关联的操作。
5.一种端点,用于与第二端点建立关联,其中所述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各自具有多个IP地址,所述端点包括:
信息产生装置,其被配置为产生用于所述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多个通路的通路信息,所述通路信息指示与所述多个通路对应的多个IP地址对,并且所述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每个IP地址仅对应一个通路;以及
关联建立装置,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路信息,建立所述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点,其中,所述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是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端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点,其中,所述信息产生装置通过SCTP用户应用产生所述通路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点,其中,所述关联建立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其被配置为从所述多个IP地址对中选择任意一个IP地址对;
关联建立模块,其被配置为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执行在所述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操作;以及
检测模块,其被配置为检测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是否已建立;
其中,响应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基于所选择的IP地址对的关联未建立,则选择模块从所述多个IP地址对中选择另一个IP地址对,然后所述关联建立模块基于所述另一个IP地址对,执行建立所述关联的操作。
CN201310224907.1A 2013-06-07 2013-06-07 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 Pending CN104243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907.1A CN104243396A (zh) 2013-06-07 2013-06-07 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907.1A CN104243396A (zh) 2013-06-07 2013-06-07 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396A true CN104243396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0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4907.1A Pending CN104243396A (zh) 2013-06-07 2013-06-07 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33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7674A (zh) * 2018-10-30 2019-02-15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3981A1 (en) * 2000-12-18 2002-07-18 Klaus Turina Signaling transport protocol extensions for load balancing and server pool support
CN1533100A (zh) * 2003-03-18 2004-09-29 ����ͨѶ�ɷ����޹�˾ 对基于流控制传送协议的偶联进行保护的方法
CN1534951A (zh) * 2003-04-02 2004-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的多地址选择方法
CN1893428A (zh) * 2005-11-29 2007-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承载系统及其方法
CN101094240A (zh) * 2007-08-07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控制传输协议多归属功能的实现方法
CN101808044A (zh) * 2010-03-19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控制传输协议多归属选路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3981A1 (en) * 2000-12-18 2002-07-18 Klaus Turina Signaling transport protocol extensions for load balancing and server pool support
CN1533100A (zh) * 2003-03-18 2004-09-29 ����ͨѶ�ɷ����޹�˾ 对基于流控制传送协议的偶联进行保护的方法
CN1534951A (zh) * 2003-04-02 2004-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的多地址选择方法
CN1893428A (zh) * 2005-11-29 2007-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承载系统及其方法
CN101094240A (zh) * 2007-08-07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控制传输协议多归属功能的实现方法
CN101808044A (zh) * 2010-03-19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控制传输协议多归属选路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7674A (zh) * 2018-10-30 2019-02-15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1614B (zh) 一种等价路由的收敛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891285B (zh) 一种发射设备、反射设备、网络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2571492B (zh) 检测路由设备故障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11260A (zh) 一种IPv6网络中数据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9127134A1 (zh) 一种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虚拟交换机
CN107566292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490884A (zh) 一种vxlan隧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601394A (zh) 一种业务链连通性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59336A (zh) 应用于sdn中的路径倒换方法和装置
WO2012088910A1 (zh) 连通性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6341249A (zh) 冗余端口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654437B (zh) 基于数据中心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813228A (zh) 基于SIP over TCP/TLS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916893B (zh) 三层交换机中设置ip组播转发端口的装置和方法
CN104660597A (zh) 三层认证方法、装置及三层认证交换机
CN113783789B (zh) 一种报文限速方法及装置
CN108989248B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网络边缘设备与报文传输系统
EP40445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ink states
KR101388408B1 (ko) 복수의 컴퓨팅 디바이스들로의 일대다 데이터 송신을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7104892A (zh) 网络加速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17267A (zh)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2769552A (zh) 一种通过bfd检测lsp时传输bfd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43396A (zh) 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及相关端点
US20150281050A1 (en) Method for Adjacency Status Synchronization in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TWI289389B (en) Roam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