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3058B - 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3058B
CN104243058B CN201410419300.3A CN201410419300A CN104243058B CN 104243058 B CN104243058 B CN 104243058B CN 201410419300 A CN201410419300 A CN 201410419300A CN 104243058 B CN104243058 B CN 104243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quipment
error rate
bit error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93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3058A (zh
Inventor
周长征
王向前
蔡尧
薛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ode Jie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GWORLD OPT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WORLD OPTO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WORLD OPT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193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3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3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3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误码检测设备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用于对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进行使能、并进行误码率计算的控制单元,所述发射装置包括:码型发生器,用于生成一码型;激励信号源,与码型发生器连接,用于根据码型发生器所输出的码型而产生符合所述码型的测试信号;信号控制器,与激励信号源连接,用于调节激励信号源产生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发送单元,与激励信号源连接,用于将测试信号发送至一待测装置。由此,可实现动态调节输出的测试信号的强度,以满足用户对信号强度的不同需求,无需外接信号衰减设备,可以增强设备的便携性,为用户提供便捷,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以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误码仪普遍应用于数字传输系统、光纤通讯系统产品的误码检测和告警监测中,在光和串行数据通信产品研发、制造、安装、开通、维护工作过程中均需要使用误码仪对系统进行性能监测和故障排查。
图1示出了现有的误码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误码仪10分为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控制单元。发射装置是误码仪10的测试序列发送端,其中时钟产生模块101产生特定速率的时钟以适应不同的测试速率要求,伪随机序列码产生模块102根据用户配置产生特定序列码,误码插入模块103实现在发送测试序列时插入单比特误码或固定误码率的码元。
接收装置是误码仪10的接收和误码测量端,其中同步时钟提取模块104从接收到的来自被测对象的码元信息中提取位同步信息(码元时钟),以提供给伪随机码同步模块105和误码统计分析模块106使用。伪随机码同步模块105在码元时钟控制下产生与发射装置发出的序列码相同的序列码,并提供给误码统计分析模块106,误码统计分析模块106对这两个序列逐位比较来进行误码统计,并计算误码率。
然而,现有的误码仪10通常将输出信号强度稳定在某一特定值,即,伪随机序列码产生模块102产生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固定的。若用户需要调整输入至被测设备的信号的强度,则需要外加信号衰减设备,且需要用户手动调节该衰减设备以达到理想输出。由此,导致测试效率较低,且误码仪10的便携性较差。
此外,误码仪10除了可用于对被测设备进行误码检测之外,还可用于在进行误码检测的基础上,对被测设备进行最优灵敏度检测。最优灵敏度是指能够使得误码率符合设定的目标误码率,且持续稳定(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在利用现有的误码仪10来进行最优灵敏度检测时,由于其输出的信号强度固定,因而也需要外加信号衰减设备,用户通过手动调整信号衰减设备至最优灵敏度点(即,所述最小信号强度)附近,然后测试记录信号强度,再观察误码仪10显示的误码信息(例如,误码率)是否达到指标要求(例如,目标误码率)且持续稳定,反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出最优灵敏度为止。由此,利用现有的误码仪10来进行最优灵敏度检测,同样存在测试效率较低的缺陷。此外,由于采用人工操作,可能会引入人工测量误差,从而导致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以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以动态调节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而无需外加信号衰减设备,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误码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发送测试信号的发射装置、用于接收被测信号的接收装置、和用于对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进行使能、以及进行误码率计算的控制单元,所述发射装置包括:码型发生器,用于生成一码型;激励信号源,与所述码型发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码型发生器所输出的码型而产生符合所述码型的测试信号;信号控制器,与所述激励信号源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激励信号源产生的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发送单元,与所述激励信号源连接,用于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至一待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信号控制器还用于从外部或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用户配置信号,并根据该用户配置信号来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
优选地,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待测装置接收被测信号;序列码同步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以及误码监测单元,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或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接收所述被测信号,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产生的信号,以进行误码统计,并上报误码统计结果至所述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误码统计结果计算误码率,并根据所述误码率判断是否需要生成误码告警信号以进行告警。
优选地,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告警监测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以判断是否需要告警,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告警信号。
优选地,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所述误码监测单元被控制以不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产生的信号,和/或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被控制以不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通讯接口,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送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信号强度、所述告警信号、所述误码统计结果、所述误码率、所述误码告警信号、所述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以及从外部接收操作指令和/或用户配置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误码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以及待测装置,与所述误码检测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设备发出的测试信号,并且将所述测试信号作为被测信号发回至所述设备,以进行误码检测。
优选地,所述待测装置为以下中的任意一者:10Gbps光模块、40Gbps光模块或100Gbps光模块。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与所述设备通信,用于接收并显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信号强度、所述告警信号、所述误码统计结果、所述误码率、所述误码告警信号、所述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向所述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和/或用户配置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目标误码率接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目标误码率接收单元从外部接收目标误码率,并根据所计算出的误码率和所述目标误码率,来控制所述信号控制器自适应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得出能够使得所计算出的误码率满足所述目标误码率且持续稳定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执行的误码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一码型;根据所生成的码型产生符合所述码型的测试信号,其中,所产生的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是由所述误码检测设备可调节的;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至一待测装置;从待测装置接收被测信号;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产生的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以进行误码统计,并得出误码统计结果。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误码统计结果计算误码率,并根据所述误码率判断是否需要生成误码告警信号以进行误码告警。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被测信号之后,检测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以判断是否需要告警;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号以进行告警。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不进行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和/或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产生的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的步骤;或者在不需要告警的情况下,进行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和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产生的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的步骤。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向外部传送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信号强度、所述告警信号、所述误码统计结果、所述误码率、所述误码告警信号、所述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以及从外部接收操作指令和/或用户配置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最优灵敏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方法得出在一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下对应的误码率;根据该误码率和目标误码率来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得出能够使得所述误码率满足所述目标误码率且持续稳定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
优选地,所述信号强度的调节是自适应进行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和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可实现动态调节输出的测试信号的强度,以满足用户对测试信号强度的不同需求,且无需外接额外的信号衰减设备,从而可以增强设备的便携性,并且为用户提供便捷,提高检测效率。并且,通过优选的方式还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从而可以实现“云测试”。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还可以实现自适应调节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而无需人工操作,因此可以避免由于人工操作而带来的人工测量误差,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误码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利用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执行的误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误码仪 101时钟产生模块
102伪随机序列码产生模块 103误码插入模块
104同步时钟提取模块 105伪随机码同步模块
106误码统计分析模块 20误码检测设备
201码型发生器 202激励信号源
203信号控制器 204发送单元
205控制单元 206接收单元
207序列码同步单元 208误码监测单元
209告警监测单元 210通讯接口
211目标误码率接收单元 30待测装置
40用户终端 50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误码检测设备20可以包括用于发送测试信号的发射装置、用于接收被测信号的接收装置、和用于对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进行使能、以及进行误码率计算的控制单元205。所述发射装置可以包括:码型发生器201,用于生成一码型;激励信号源202,与所述码型发生器20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码型发生器201所输出的码型而产生符合所述码型的测试信号;信号控制器203,与所述激励信号源202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激励信号源202产生的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发送单元204,与所述激励信号源202连接,用于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至一待测装置。
其中,码型发生器201可例如产生以下码型: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7、PRBS15、PRBS31、64位用户编程定义码型、64位随机码型等等。码型发生器201可默认产生某种码型,或者根据用户配置来产生某种码型。当码型发生器201产生一种码型之后,激励信号源202可产生符合该码型的测试信号,其中,该测试信号可以为电信号。信号控制器203可以对激励信号源202进行控制,以调节其所产生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除此之外,信号控制器203还可以对所述测试信号进行使能、反向等控制。
之后,发送单元204可以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至一待测装置。在发送单元204发送测试信号时,其可以以所述待测装置能够支持的格式来发送所述测试信号。例如,对具有光口输入输出的待测装置而言,发送单元204将所产生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之后输出。对具有电口输入输出的待测装置而言,发送单元204直接输出电流模式逻辑(CML)差分信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误码检测设备20中具有信号控制器203,因而可实现动态调节输出的测试信号的强度,以满足用户对测试信号强度的不同需求,且无需外接额外的信号衰减设备,从而可以增强设备的便携性,并且为用户提供便捷,提高检测效率。
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可工作在两种模式下,分别为现场操作模式和远程操作模式,用户可选择令该误码检测设备20工作在何种模式下。当用户选择令误码检测设备20工作在现场操作模式中时,所述信号控制器203还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配置信号,并根据所述用户配置信号来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此时,误码检测设备20上可具有一旋钮,用户可通过操作该旋钮来发出所述用户配置信号,该信号可指示用户期望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信号控制器203在接收到该用户配置信号之后,其可以根据该用户配置信号相应地调节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而无需外接额外的衰减设备。
可替换地,当用户选择令误码检测设备20工作在远程操作模式中时,所述信号控制器203还用于从所述控制单元205接收用户配置信号,并根据该用户配置信号自动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控制单元205发送的用户配置信号可例如来自远程的用户终端(如下面将结合图9进一步描述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远程用户终端来发送用户配置信号,该配置信号可以指示用户期望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当控制单元205接收到这一配置信号之后,该控制单元205将其发送至信号控制器203,之后,信号控制器203就可以将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调节至用户配置信号所指示的信号强度。通过这一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对误码检测设备20的远程操控,用户可不需要在测试现场对误码检测设备20进行手动调节,而是通过相应的远程用户终端来发出用户配置信号,以控制误码检测设备20进行调节,从而为用户带来便利,并且可以实现“云测试”。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接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06,用于从所述待测装置接收被测信号;序列码同步单元207,与所述控制单元205连接,用于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同频、同相位且位同步)的信号(例如,控制单元205可以根据激励信号源202产生的测试信号的频率、相位等信息来控制序列码同步单元207产生相同的信号);以及误码监测单元208,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和所述控制单元205连接,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206或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接收所述被测信号,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产生的信号,以进行误码统计,并上报误码统计结果至所述控制单元205。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205还可用于基于所述误码统计结果计算误码率,进一步地,根据所计算出的误码率判断是否需要生成误码告警信号以进行告警(例如,在误码率超过一特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误码告警信号)。
所述误码监测单元208可以从所述接收单元206或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接收所述被测信号。在从接收单元206接收被测信号时,该误码监测单元208还与接收单元206连接(如图3所示)。在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接收所述被测信号时,误码监测单元208与接收单元206之间通过序列码同步单元207连接(如图4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序列码同步单元207还用于将被测信号转发至误码监测单元208。
当误码检测设备20通过发送单元204将测试信号发送至待测装置之后,该待测装置将其作为被测信号再发回至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中的接收单元206。该接收单元206可以以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支持的格式来接收所述被测信号(例如,将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从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所述被测信号传送(或通过序列码同步单元207传送)至误码监测单元208,以进行误码统计和分析。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告警监测单元209,与所述接收单元206和所述控制单元205连接,用于检测来自于接收单元206的被测信号,以判断是否需要告警,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单元205发送告警信号以进行告警。
优选地,在所述告警监测单元209判定需要进行告警的情况下,所述误码监测单元208被控制以不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产生的信号,和/或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被控制以不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也就是说,在此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只有当根据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判断出不需要告警的情况下,才进行误码分析,否则,直接进行告警,以提醒用户进行故障排查。通过这一实施方式,可以避免误码检测设备20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操作,从而可以降低误码检测设备20的功耗。
控制误码监测单元208不进行比较操作和/或序列码同步单元207不进行产生信号的操作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接收单元206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之间可以通过该告警监测单元209连接,在告警监测单元209判定出需要告警的情况下,其可以阻断将被测信号传送至序列码同步单元207。可替换地,如图6所示,所述接收单元206与所述误码监测单元208之间可以通过该告警监测单元209连接,在告警监测单元209判定出需要告警的情况下,其可以阻断将被测信号传送至误码监测单元208。可替换地,如图7所示,告警监测单元209可以仅与控制单元205和接收单元206连接,在判定出需要告警的情况下,该告警监测单元209向控制单元205发出告警信号,控制单元205在接收到该告警信号的情况下,向序列码同步单元207和/或误码监测单元208发出停止操作信号,以指示所述误码监测单元208不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产生的信号,和/或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207不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
其中,需要进行告警的情形可以包括:数据同步丢失(Loss of Synchronization)告警、接收信号丢失(Loss of signal)告警、接收信号失锁(Loss of Lock)告警、以及信号强度告警等等。应当注意的是,需要进行告警的情形并不限于以上所示例出的情形。此外,对被测信号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上述告警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因此,本发明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如上所述,所述控制单元205可以对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进行使能控制,即,所述控制单元205可以分别与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包括的各个器件连接,并对这些器件进行使能控制。
此外,所述控制单元205还可以包括通讯接口210,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210传送以下中的至少一者(例如,传送至远程的用户终端,如下面将结合图9所描述的):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告警信号、所述误码统计结果、所述误码率、所述误码告警信号、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的运行状态参数(例如,误码检测设备20中的各器件的使能状态、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等等);以及从外部(例如,从用户终端,如下面将结合图9所描述的)接收操作指令和/或用户配置信号。其中,所述通讯接口210可以例如为网络接口,其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有线或无线网络通信。所述操作指令可以例如包括:指示开始/停止误码检测,上报误码率,开启现场操作模式或者远程操作模式,开启手动操作模式或者自动操作模式(用于对待测装置进行最优灵敏度检测,如下面结合图10所描述的)的指令等等。所述用户配置信号可以例如包括:指示用户期望产生的码型、期望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等等的信号。通过通讯接口210,可实现误码检测设备20与外部设备(例如,图9中的用户终端)的通信,从而可以实现对误码检测设备20的远程监控和“云测试”。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20;以及所述待测装置30,与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发出的测试信号,并且将所述测试信号作为被测信号发回至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以进行误码检测。其中,所述待测装置30可以例如为以下中的任意一者:10Gbps光模块、40Gbps光模块或100Gbps光模块。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用户终端40,与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通信,用于接收并显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信号强度、所述告警信号、所述误码统计结果、所述误码率、所述误码告警信号、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的运行状态参数等等;以及向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发送操作指令和/或用户配置信号。如上所述,所述操作指令可以例如包括:指示开始/停止误码检测,上报误码率,开启现场操作模式或者远程操作模式的指令等等。所述用户配置信号可以例如包括:指示用户期望产生的码型、期望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等等的信号。
由此,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20可以与用户终端40进行通信,从而可以通过该用户终端40来对误码检测设备20进行远程监控,例如,指示误码检测设备20开始/停止检测,向误码检测设备20发送用户配置信号,监测误码信息,以及进行误码告警等等,进而可以实现“云测试”。此外,由于用户终端40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20可以仅完成对待测装置的误码检测,至于人机交互或更复杂的误码分析操作均可由该用户终端40来完成,由此,可以降低误码检测设备20自身的功耗和复杂度。
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20可以被用作针对待测装置的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如在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最优灵敏度检测是在误码检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包括了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20,即,可以包括上面所描述的误码检测设备20中的部分或全部器件,如图10所示。
除了现场工作模式和远程工作模式之外,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还可以具有另外两种工作模式,即,手动操作模式和自动操作模式。可远程向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发送包括模式选择信号的操作指令来实现模式选择(即,是手动操作模式还是自动操作模式),或者通过操作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自身所带的模式选择器件(例如,模式切换开关)来进行选择。
在手动操作模式下,用户可通过手动调节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输出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并实时监测所得出的误码率,以检验该误码率是否满足目标误码率,且是否持续稳定。如果不满足,则继续调节信号强度,以使误码率到达目标误码率。在误码率满足目标误码率之后,继续衰减信号强度,直到误码率不稳定维持在该目标误码率上为止,由此可以得出使得误码率能够持续稳定在目标误码率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该最小信号强度即为待测装置的最优灵敏度。
可例如采用逐步逼近法来衰减信号强度,即以预定步长进行衰减,当衰减到某一信号强度,所述误码率从稳定维持在目标误码率变为不维持在目标误码率时,在使得误码率不维持在目标误码率的信号强度之前一步长的信号强度即为所述最小信号强度。应当注意的是,衰减信号强度的方法不限于所示例的逐步逼近法,其他衰减信号强度的方法也可以被使用。
在这种实施方式下,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进行最优灵敏度检测时,不需要外接额外的信号衰减设备,从而可以提高设备的便携性,并且可以提高测试效率。
可替换地,在自动操作模式下,用户可首先向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设定一目标误码率(例如,通过用户终端40向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发送该目标误码率)。在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接收到这一目标误码率的情况下,其调节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并得出一相应的误码率,之后根据该误码率和目标误码率来自适应地调节信号强度,直到所得出的误码率符合目标误码率为止。之后,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继续自动衰减信号强度,直到误码率不稳定维持在该目标误码率上为止。由此可以得出使得误码率能够持续稳定在目标误码率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同理,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逐步逼近法来衰减信号强度,从而得出所述最小信号强度。该最小信号强度即为待测装置的最优灵敏度。
在这种实施方式下,如图10所示,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50中的控制单元205还可以包括目标误码率接收单元211,所述控制单元205通过所述目标误码率接收单元211从外部接收目标误码率,并根据所计算出的误码率和所述目标误码率,来控制所述信号控制器203自适应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得出能够使得所计算出的误码率满足所述目标误码率且持续稳定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由此,通过这一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最优灵敏度的自动化测试,不仅可以节省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操作,避免因人工测试而带来的人工测试误差,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图11示出了由根据本发明的误码检测设备20执行的误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101,生成一码型;步骤1102,根据所生成的码型产生符合所述码型的测试信号,其中,所产生的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是由所述误码检测设备20可调节的;步骤1103,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至一待测装置;步骤1104,从所述待测装置接收被测信号;步骤1105,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步骤1106,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产生的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以进行误码统计,并得出误码统计结果。
如图11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1107,基于所述误码统计结果计算误码率,并根据所述误码率判断是否需要生成误码告警信号以进行误码告警。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误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从图12中可以看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步骤1104之后,步骤1108,检测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以判断是否需要告警;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步骤1109,生成告警信号以进行告警。在不需要告警的情况下,进行步骤1105和步骤1106。
优选地,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不进行步骤1105和/或步骤1106(图12中示出的是不进行步骤1105和步骤1106两者的实施方式)。
此外,虽然在图11和12中未示出,但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向外部传送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信号强度、所述告警信号、所述误码统计结果、所述误码率、所述误码告警信号、所述误码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以及从外部接收操作指令和/或用户配置信号。
如前所述,在对待测装置进行误码检测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对该待测装置进行最优灵敏度检测。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最优灵敏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方法得出在一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下对应的误码率;根据该误码率和目标误码率来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得出能够使得所述误码率满足所述目标误码率且持续稳定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该最小信号强度即为待测装置的最优灵敏度。
优选地,所述信号强度的调节是自适应进行的。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误码检测设备和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可实现动态调节输出的测试信号的强度,以满足用户对测试信号强度的不同需求,且无需外接额外的信号衰减设备,从而可以增强设备的便携性,并且为用户提供便捷,提高检测效率。并且,通过优选的方式还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从而可以实现“云测试”。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还可以实现自适应调节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而无需人工操作,因此可以避免由于人工操作而带来的人工测量误差,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误码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发送测试信号的发射装置,用于接收被测信号的接收装置,和用于对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进行使能、以及进行误码率计算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包括:
码型发生器,用于生成一码型;
激励信号源,与所述码型发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码型发生器所输出的码型而产生符合所述码型的测试信号;
信号控制器,与所述激励信号源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通讯接口,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从用户终端接收用户配置信号,所述信号控制器用于从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用户配置信号,并根据所述用户配置信号来调节所述激励信号源产生的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
发送单元,与所述激励信号源连接,用于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至一待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器还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用户配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待测装置接收被测信号;
序列码同步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以及
误码监测单元,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或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接收所述被测信号,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产生的信号,以进行误码统计,并上报误码统计结果至所述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误码统计结果计算误码率,并根据所述误码率判断是否需要生成误码告警信号以进行告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
告警监测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以判断是否需要告警,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告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所述误码监测单元被控制以不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产生的信号,和/或所述序列码同步单元被控制以不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送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信号强度、所述误码率、所述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以及从外部接收操作指令。
8.一种误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误码检测设备;以及
待测装置,与所述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设备发出的测试信号,并且将所述测试信号作为被测信号发回至所述设备,以进行误码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装置为以下中的任意一者:10Gbps光模块、40Gbps光模块或100Gbps光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用户终端,与所述设备通信,用于接收并显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信号强度、所述误码率、所述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向所述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和/或用户配置信号。
11.一种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误码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目标误码率接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目标误码率接收单元从外部接收目标误码率,并根据所计算出的误码率和所述目标误码率,来控制所述信号控制器自适应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得出能够使得所计算出的误码率满足所述目标误码率且持续稳定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该最小信号强度即为最优灵敏度。
12.一种由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误码检测设备执行的误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生成一码型;
从用户终端接收用户配置信号;
根据所生成的码型产生符合所述码型的测试信号;
根据所述用户配置信号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
将所述测试信号发送至一待测装置;
从待测装置接收被测信号;
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
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产生的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以进行误码统计,并得出误码统计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误码统计结果计算误码率,并根据所述误码率判断是否需要生成误码告警信号以进行误码告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被测信号之后,检测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以判断是否需要告警;
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号以进行告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不进行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和/或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产生的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的步骤;或者
在不需要告警的情况下,进行产生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和比较所接收到的被测信号与所产生的与所述测试信号相同的信号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向外部传送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信号强度、所述误码率、所述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以及
从外部接收操作指令。
17.一种最优灵敏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得出在一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下对应的误码率;
根据该误码率和目标误码率来调节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得出能够使得所述误码率满足所述目标误码率且持续稳定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的调节是自适应进行的。
CN201410419300.3A 2014-08-22 2014-08-22 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4243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9300.3A CN104243058B (zh) 2014-08-22 2014-08-22 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9300.3A CN104243058B (zh) 2014-08-22 2014-08-22 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058A CN104243058A (zh) 2014-12-24
CN104243058B true CN104243058B (zh) 2017-01-25

Family

ID=52230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9300.3A Active CN104243058B (zh) 2014-08-22 2014-08-22 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3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5455A (zh) * 2017-08-15 2017-12-12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接收模块灵敏度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8599841A (zh) * 2018-04-12 2018-09-28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一种激光指令接收机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3055092B (zh) * 2021-03-17 2022-07-1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既有信号设备通信传输安全性的设备和方法
CN115842608A (zh) * 2023-02-20 2023-03-24 北京中天星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链传输性能测试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5985A (zh) * 1998-11-30 2001-02-28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收发信站的测试设备
CN101442385A (zh) * 2007-11-24 2009-05-27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通信误码率的测试装置
CN102246053A (zh) * 2008-12-15 2011-11-16 莱特普茵特公司 射频(rf)信号发生器及提供用于测试多个rf信号接收器的测试信号的方法
CN204068986U (zh) * 2014-08-22 2014-12-31 北京捷沃光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误码检测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4944B2 (en) * 2002-10-31 2006-12-26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ask compliance testing using bit error ratio measurem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5985A (zh) * 1998-11-30 2001-02-28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收发信站的测试设备
CN101442385A (zh) * 2007-11-24 2009-05-27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通信误码率的测试装置
CN102246053A (zh) * 2008-12-15 2011-11-16 莱特普茵特公司 射频(rf)信号发生器及提供用于测试多个rf信号接收器的测试信号的方法
CN204068986U (zh) * 2014-08-22 2014-12-31 北京捷沃光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误码检测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058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3058B (zh) 误码检测设备、系统和方法及最优灵敏度检测设备和方法
CN204068986U (zh) 误码检测设备和系统
CN106209220B (zh) 一种基于fpga的ux3328sfp光模块自动参数设置与测试方法
RU2005121914A (ru) Полевой передатчик с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им режимом само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CN102291668A (zh) 一种蓝牙耳机成品批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341181B (zh)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CN104869202B (zh) 一种产线校准综测方法和产线校准综测装置
JP2017220756A (ja) 誤り率測定装置及び誤り率測定方法
CN105472432B (zh) 检测用户观看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93069B (zh) 一种有源线缆的数据传输性能自检系统
CN109270400A (zh) 红外接收头的测试电路
CN108469558A (zh) 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自动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5004228A (zh) 毫米波近炸引信探测器前端测试方法及测试仪
JP2009017047A (ja) 移動端末機試験装置
CN101645767B (zh) K接口误码测试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42981B (zh) 误码检测装置
CN106248191B (zh) 一种汽车衡作弊信号检测方法及其检测仪
CN101605006B (zh) 一种跳频电台迟入网同步时间测试装置
CN105286878B (zh) 具有双探针系统的听力测试装置
KR20170031000A (ko) 원격감시 제어 시스템
CN206945766U (zh) 一种大电流发生源主装置、从装置及系统
CN115334485A (zh) 蓝牙设备的测试装置和蓝牙测试系统
CN113867190A (zh) 一种远程控制固态射频电源供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28119B (zh) 快门式3d眼镜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8256093U (zh) 一种遥控钥匙故障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8

Address after: 210042 Xuanwu Road, Xuanwu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699-1

Patentee after: Nanjing Aode Jie Mdt InfoTech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on the third floor, No. 1, building 2, paragraph 279, C

Patentee before: GWORLD OPTO TECHNOLOGIE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rror code det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and optimal sensitivity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25

Pledgee: Nanjing Bank Co., Ltd. Chengnan Branch

Pledgor: Nanjing Aode Jie Mdt InfoTech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32000037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