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8827A - 光学式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光学式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8827A
CN104238827A CN201310232213.2A CN201310232213A CN104238827A CN 104238827 A CN104238827 A CN 104238827A CN 201310232213 A CN201310232213 A CN 201310232213A CN 104238827 A CN104238827 A CN 104238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eral margin
luminescence component
group
photosensory assemb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22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俊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V Investment Co Ltd
TP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V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V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V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322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8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8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8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式触控面板,包含一面板本体、多个发光组件、多个感光组件、多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及多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该面板本体包括第一侧缘、第二侧缘、第三侧缘与第四侧缘。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该面板本体的第一、第三侧缘,所述感光组件设置于该面板本体的第二、第四侧缘;位于该第一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以连续设置的M个发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其中M为一大于1的正整数且每一群组中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一不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该第二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对应于第一侧缘的该M个发光组件,并以连续设置的M个感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且每一群组中的所述感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一不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Description

光学式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光讯号侦测触碰点位置的光学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技术是人机界面的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发明,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例如触控型计算机、触控型手机、触控型数码相机等电子装置;而其中的触控面板采用的触控技术包括光学式、电阻式、电容式、电磁式、声波式等触控技术。
参阅图1,现有的光学式触控面板1包含一大致呈矩形的面板本体11、多个发光组件12、多个感光组件13、多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14、多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15,及一处理单元(图未示)。该面板本体11包括一第一侧缘111、一第二侧缘112、一第三侧缘113,及一第四侧缘114。所述发光组件12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侧缘111及该第三侧缘113。所述感光组件13等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二侧缘112及该第四侧缘114;其中,每一感光组件13对应一发光组件12,且所述相对应的感光组件13与发光组件12的连线形成一直角坐标。每一驱动控制集成电路14电连接多个连续间隔设置的发光组件12及该处理单元,并可驱动所电连接的每一发光组件12发射一光线。每一感应控制集成电路15电连接多个连续间隔设置的感光组件13及该处理单元,并用以接收来自所述感光组件13的信号。
在使用该光学式触控面板1时,手指或接触物对该面板本体11表面的触碰会遮断部分由所述发光组件12所射出的光线,如此,该部分发光组件12所对应的感光组件13即无法接受到光线。而所有感光组件13将是否接受到光线的信息传送至对应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15,并经由所述感应控制集成电路15传送至该处理单元,让该处理单元借此分析判定触碰点的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位置。
然而,如图2所示,该光学式触控面板1有一重大缺点,当某一驱动控制集成电路14或感应控制集成电路15损坏时,例如是位于该第三侧缘113最上方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14损坏,该损坏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14所控制的连续间隔设置的发光组件12会同时失去功能,而使所述发光组件12所相关联的面板区域中的触碰点91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因此,有必要寻求解决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式触控面板。
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包含一面板本体、多个发光组件、多个感光组件、多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及多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该面板本体定义出通过自身几何中心且相互垂直的一第一直线及一第二直线,并包括位于该第一直线的两相反侧且与该第一直线平行的一第一侧缘与一第二侧缘,及位于该第二直线的两相反侧且与该第二直线平行的一第三侧缘与一第四侧缘,所述发光组件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侧缘及该第三侧缘,所述感光组件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二侧缘及该第四侧缘,位于该第一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对应于位于该第二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且与所对应的感光组件的连线平行于该第二直线,位于该第三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对应于位于该第四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且与所对应的感光组件的连线平行于该第一直线,位于该第一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M个发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其中M为一大于1的正整数且每一群组中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该第二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M个感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且每一群组中的所述感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位于该第三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N个发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其中N为一大于1的正整数且每一群组中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第四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N个感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且每一群组中的感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位于该第一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所电连接的所述驱动控制集成电路的数目为M,位于该第三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所电连接的所述驱动控制集成电路的数目为N,其中该M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不同于该N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该第二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所电连接的所述感应控制集成电路的数目为M,位于该第四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所电连接的所述感应控制集成电路的数目为N,其中该M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不同于该N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每一发光组件群组中的发光组件被依序编号,且每一感光组件群组中的感光组件被依序编号,位于该面板本体的同一侧缘且不同群组中的序号相同的发光组件电连接至相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该面板本体的同一侧缘且不同群组中的序号相同的感光组件电连接至相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M=N。
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所述发光组件是不可见光发光组件。
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所述发光组件是红外线发光组件。
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所述发光组件是红外线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将相对应的所述发光组件及感光组件分为多个群组,并将每一发光组件群组中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将每一感光组件群组中的所述感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能在一驱动控制集成电路或感应控制集成电路损坏时,不使连续间隔设置的发光组件或感光组件失去功能,进而避免该面板本体表面的一区域中的触碰点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现有的光学式触控面板;
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现有的光学式触控面板在一驱动控制集成电路损坏时一面板区域中的触碰点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的情形;
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一驱动控制集成电路损坏时,能避免一面板区域中的触碰点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6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及
图7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在一驱动控制集成电路损坏时,能避免一面板区域中的触碰点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2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面板本体21、多个发光组件22、多个感光组件23、多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多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及一处理单元(图未示)。
该面板本体21定义出通过自身几何中心且相互垂直的一第一直线92及一第二直线93,并包括位于该第一直线92的两相反侧且与该第一直线92平行的一第一侧缘211与一第二侧缘212,及位于该第二直线93的两相反侧且与该第二直线93平行的一第三侧缘213与一第四侧缘214。
所述发光组件22可为不可见光发光组件(如红外线发光组件),例如可发射不可见光(如红外线)的发光二极管,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侧缘211及该第三侧缘213,且位于该第一侧缘211的所述发光组件22以连续间隔设置的M个发光组件22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A个群组,其中M=4、A=4;而位于该第三侧缘213的所述发光组件22以连续间隔设置的N个发光组件22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B个群组,其中N=4、B=4;其中应当注意的是M、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即可,并不以本实施例的数值为限,而M×A即为位于该第一侧缘211的所述发光组件22的数目,N×B即为位于该第三侧缘213的所述发光组件22的数目。
位于该第一侧缘211的所述发光组件22分别电连接M(M=4)个被依序编号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其中每一群组中的发光组件22被依序编号,且在不同群组中的序号相同的发光组件22电连接至相同序号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即第01号发光组件22电连接至第01号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第02号发光组件22电连接至第02号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第03号发光组件22电连接至第03号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第04号发光组件22电连接至第04号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类似地,位于该第三侧缘213的所述发光组件22分别电连接N(N=4)个被依序编号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其中每一群组中的发光组件22被依序编号,且在不同群组中的序号相同的发光组件22电连接至相同序号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
所述感光组件23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二侧缘212及该第四侧缘214。位于该第二侧缘212的所述感光组件23分别对应于位于该第一侧缘211的所述发光组件22,且与所对应的发光组件22的连线平行于该第二直线93,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M(M=4)个感光组件23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A(A=4)个群组,所述感光组件23分别电连接M(M=4)个被依序编号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其中每一群组中的感光组件23被依序编号,且在不同群组中的序号相同的感光组件23电连接至相同序号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而位于该第四侧缘214的所述感光组件23分别对应于位于该第三侧缘213的所述发光组件22,且与所对应的发光组件22的连线平行于该第一直线92,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N(N=4)个感光组件23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B(B=4)个群组,所述感光组件23分别电连接N(N=4)个被依序编号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其中每一群组中的感光组件23被依序编号,且在不同群组中的序号相同的感光组件23电连接至相同序号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
该处理单元与所有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及所有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电连接,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的数量为M+N个(8个),而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亦为M+N个(8个)。
本第一较佳实施例运作时,所述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驱动位于第一侧缘211、第三侧缘213的每一发光组件22发射一光线,当手指或接触物触碰该面板本体21表面时会遮断部分由所述发光组件22所射出的光线,如此,该部分发光组件22所对应的感光组件23即无法接受到光线,而所有感光组件23将是否接受到光线的信息传送至对应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并经由所述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传送至该处理单元,让该处理单元借此分析判定触碰点94的位置。特别地,参阅图4,当其中的例如是对应于该第三侧缘213的序号03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损坏时,虽然位于该第三侧缘213的各群组中序号为03的发光组件22皆失去功能,但不使连续间隔设置的发光组件22失去功能,进而避免该面板本体21表面的一区域中的触碰点94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
参阅图5,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2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是第一侧缘211的每一群组内发光组件22数量M不同于第三侧缘213的每一个群组内发光组件22数量N的一例示。在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中M=4、N=3,即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在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位于该第三侧缘213的发光组件22是以连续间隔设置的3(N=3)个发光组件22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4(B=4)个群组;且位于该第四侧缘214的感光组件23是以连续间隔设置的3(N=3)个感光组件23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4(B=4)个群组。当然,本第二较佳实施例具有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避免该面板本体21表面的一区域中的触碰点94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的功效。
参阅图6,本发明光学式触控面板2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有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组成,其中差异在于:在本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位于每一侧缘的发光组件群组或感光组件群组被依序编号,并依照表一所示的对应方式与所述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或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电连接。
表一
参阅图7,当本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例如是对应于该第三侧缘213的序号03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损坏时,亦能不使连续间隔设置的发光组件22失去功能,进而避免该面板本体21表面的一区域中的触碰点94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
上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具有一项共同的技术特征,即每一发光组件群组或感光组件群组中的所述发光组件22或所述感光组件23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或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该任一实施例中,即使只有在该第一侧缘211、第二侧缘212实施上述的技术特征,而在该第三侧缘213、第四侧缘214沿用以往的连续间隔设置的发光组件22或感光组件23电连接至同一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或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亦能大量减少该面板本体21表面的一区域中的触碰点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的机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式触控面板2,借由将所述相对应的发光组件22及感光组件23分为多个群组,并将每一发光组件群组中的所述发光组件22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将每一感光组件群组中的所述感光组件23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能在一驱动控制集成电路24或感应控制集成电路25损坏时,不使连续间隔设置的发光组件22或感光组件23失去功能,进而避免该面板本体21表面的一区域中的触碰点94位置无法被判定出来,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光学式触控面板,包含一面板本体、多个发光组件、多个感光组件、多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及多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该面板本体定义出通过自身几何中心且相互垂直的一第一直线及一第二直线,并包括位于该第一直线的两相反侧且与该第一直线平行的一第一侧缘与一第二侧缘,及位于该第二直线的两相反侧且与该第二直线平行的一第三侧缘与一第四侧缘,所述发光组件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侧缘及该第三侧缘,所述感光组件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二侧缘及该第四侧缘,位于该第一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对应于位于该第二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且与所对应的感光组件的连线平行于该第二直线,位于该第三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对应于位于该第四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且与所对应的感光组件的连线平行于该第一直线,其特征在于:
位于该第一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M个发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其中M为一大于1的正整数且每一群组中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该第二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M个感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且每一群组中的所述感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三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N个发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其中N为一大于1的正整数且每一群组中的所述发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第四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以连续间隔设置的N个感光组件为一群组的方式分为至少一个群组,且每一群组中的感光组件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所电连接的所述驱动控制集成电路的数目为M,位于该第三侧缘的所述发光组件所电连接的所述驱动控制集成电路的数目为N,其中该M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不同于该N个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该第二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所电连接的所述感应控制集成电路的数目为M,位于该第四侧缘的所述感光组件所电连接的所述感应控制集成电路的数目为N,其中该M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不同于该N个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发光组件群组中的发光组件被依序编号,且每一感光组件群组中的感光组件被依序编号,位于该面板本体的同一侧缘且不同群组中的序号相同的发光组件电连接至相同的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位于该面板本体的同一侧缘且不同群组中的序号相同的感光组件电连接至相同的感应控制集成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M=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是不可见光发光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是红外线发光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是红外线发光二极管。
CN201310232213.2A 2013-06-13 2013-06-13 光学式触控面板 Pending CN104238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2213.2A CN104238827A (zh) 2013-06-13 2013-06-13 光学式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2213.2A CN104238827A (zh) 2013-06-13 2013-06-13 光学式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8827A true CN104238827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2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2213.2A Pending CN104238827A (zh) 2013-06-13 2013-06-13 光学式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882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3320A (ja) * 1988-08-31 1990-04-25 Rockwell Internatl Corp 高周囲光下でのデータ入力用光学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200947200Y (zh) * 2006-08-31 2007-09-12 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错开放置的红外触摸装置
CN101236474A (zh) * 2007-02-02 2008-08-06 贺伟 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板单元及应用该电路板单元的红外线触摸屏
CN101788870A (zh) * 2009-11-04 2010-07-28 深圳市山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扫描红外触摸装置
CN102169381A (zh) * 2010-02-05 2011-08-31 谊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近接感应功能的面板
KR101073827B1 (ko) * 2009-06-03 2011-10-17 이우석 모듈화된 스캐닝 방식의 적외선 터치 스크린
CN202171793U (zh) * 2011-05-06 2012-03-21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摸屏
CN202394212U (zh) * 2011-12-22 2012-08-22 杭州点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多尺寸的红外线触摸屏
CN103019460A (zh) * 2011-09-28 2013-04-03 程抒一 双边组合式触摸屏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3320A (ja) * 1988-08-31 1990-04-25 Rockwell Internatl Corp 高周囲光下でのデータ入力用光学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200947200Y (zh) * 2006-08-31 2007-09-12 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错开放置的红外触摸装置
CN101236474A (zh) * 2007-02-02 2008-08-06 贺伟 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板单元及应用该电路板单元的红外线触摸屏
KR101073827B1 (ko) * 2009-06-03 2011-10-17 이우석 모듈화된 스캐닝 방식의 적외선 터치 스크린
CN101788870A (zh) * 2009-11-04 2010-07-28 深圳市山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扫描红外触摸装置
CN102169381A (zh) * 2010-02-05 2011-08-31 谊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近接感应功能的面板
CN202171793U (zh) * 2011-05-06 2012-03-21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摸屏
CN103019460A (zh) * 2011-09-28 2013-04-03 程抒一 双边组合式触摸屏
CN202394212U (zh) * 2011-12-22 2012-08-22 杭州点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多尺寸的红外线触摸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5558B2 (en) Integrated electromagnetic and capacitive touch substrate,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9430069B2 (en) Touch scanning method for touch screen, touch scanning contro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331210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触控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809810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59520B (zh) 一种自电容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231853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423911B2 (en) Correction method of touch point and electromagnetic-type touch panel using the same
US20170131827A1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3927042B (zh) 一种定位触摸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89756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3105972A (zh) 触摸感应元件及具有该触摸感应元件的触摸屏
US2013028595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a plurality of display panels
US20160357335A1 (en) Infrared Touch Screen, Touch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03149516U (zh) 触摸感应元件及具有该触摸感应元件的触摸屏
CN104571760B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面板及其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CN108958565A (zh) 用于多点电容触控的坐标计算方法、触控装置及移动终端
US9904413B2 (en) Optical touch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assembly and display module thereof
CN104238827A (zh) 光学式触控面板
CN107302616B (zh) 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
CN105005417A (zh) 光学触控装置及光学触控方法
CN102760009A (zh) 基于印制电路板的双面触摸屏及双面触控实现方法
US20130207907A1 (en) Touch device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253921A1 (en) Scanning Method for Touch Panel
KR20190009033A (ko) 멀티 터치 포인트를 분리하는 터치 스크린
CN104536626B (zh) 一种触控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