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4560A -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4560A
CN104234560A CN201410463179.4A CN201410463179A CN104234560A CN 104234560 A CN104234560 A CN 104234560A CN 201410463179 A CN201410463179 A CN 201410463179A CN 104234560 A CN104234560 A CN 104234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mechanism
shifting part
buffer gear
buffer devic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31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4560B (zh
Inventor
廖瑞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31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4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4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4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4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4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分别设有第一长条状沟槽与第二长条状沟槽;一滑动缓冲机构,该滑动缓冲机构设置于壳体内,滑动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一滑动机构、一第二滑动机构和缓冲机构;一第一拨动件,该第一拨动件位于壳体上方,用以与第一滑动机构可分离地卡抵;一第二拨动件,该第二拨动件位于壳体上方,用以与第二滑动机构可分离地卡抵;本发明可在不增加缓冲机构长度的前提下达到双向回归缓冲的功能,使门体不论于开门或关门时均能达到省力及降低噪音声响之效果,同时实现了仅以单一个弹性件即达到双向回归之目的,大大简化结构复杂度并降低制造成本,进而可达到提高产品可靠度及使用便利性之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归缓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回归缓冲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其通常是由一回归缓冲机构11、一滑动机构12与一拨动件13所构成,该回归缓冲机构11具有一壳体111与一盖体112,该滑动机构12设于该壳体111内,又该回归缓冲机构11及拨动件13分别装设于一门框14及一门体15上,该滑动机构12内通常尚包含有弹性件16、缓冲机构17(如缓冲棒)及释放爪18,该释放爪18与拨动件13两者可分离地相互卡抵,其达到自动回归与缓冲的原理是藉由门体15的移动来控制并切换该拨动件13与释放爪18的分离或结合卡抵,而可切换弹性件16的拉伸定位或回归复位,从而使该门体15可达到自动回归与缓冲之目的,在此,该滑轨回归装置的其余细部构造及动作原理均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具体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M448202号「回归缓冲装置(二)」或M441705号「门体回归缓冲机构」等案,于此不再赘述。
一般的回归缓冲装置,虽能达到使门体15可自动回归之目的,但其仅具备单一方向的回归缓冲功能,例如只能于关门时达到自动回归效果,因此当用户开门时,就必须持续施力才能将门体15打开到最大范围并定位,除了较为费力及不便,也容易造成碰撞声响,是故,如何发展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且双向均能自动回归之回归缓冲装置,即成为一极具实用性与迫切性之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的回归缓冲装置,其仅具备单向回归缓冲功能,造成门体往另一方向移动时较不方便且费力,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结构的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包含:
一壳体,该壳体分别设有一第一长条状沟槽与一第二长条状沟槽,该第一长条状沟槽设有一第一缺口部,该第二长条状沟槽设有一第二缺口部;
一滑动缓冲机构,该滑动缓冲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滑动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一滑动机构、一第二滑动机构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滑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机构之间的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组设固定于该壳体内,该第一滑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机构分别与该缓冲机构动力连接,且该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分别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一长条状沟槽及第二长条状沟槽下方; 
一第一拨动件,该第一拨动件位于壳体上方,用以与该第一滑动机构可分离地卡抵,可带动该第一滑动机构拉伸定位或解除其拉伸定位状态; 
一第二拨动件,该第二拨动件位于壳体上方,用以与该第二滑动机构可分离地卡抵,可带动该第二滑动机构拉伸定位或解除其拉伸定位状态,又该第二拨动件及第一拨动件分别较靠近该第二滑动机构及第一滑动机构。
进一步的,其中该缓冲机构分别设有两个顺向缓冲棒以及两个逆向缓冲棒,且同向的两个缓冲棒之间呈对角配置,而使该四个缓冲棒侧面大致呈左、右两组具有间距的8字状分布,又该缓冲机构于该间距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弹簧容置管,且该弹簧容置管与该四个缓冲棒的外管一体成型相连接,又该两个顺向缓冲棒分别与该第一滑动机构动力连接,该两个逆向缓冲棒分别与该第二滑动机构动力连接。
进一步的,其中该滑动缓冲机构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穿设于该弹簧容置管内,且该弹性件两端分别与该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动力连接。 
进一步的,其中该第一滑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机构分别轴设有一释放爪。 
进一步的,其中该第一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该第一凹口部与该第一滑动机构其释放爪两者可分离地卡抵,该第二拨动件设有一第二凹口部,该第二凹口部与该第二滑动机构其释放爪两者可分离地卡抵。 
进一步的,其中该第一凹口部与第二凹口部两者的开口呈相面对的方向。 
进一步的,其中该壳体安装于一门体上,该第一拨动件及第二拨动件则分别安装于一门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在不增加该缓冲机构长度的前提下达到双向回归缓冲的功能,使门体不论于开门或关门时均能达到省力及降低噪音声响之效果,同时本发明也实现了仅以单一个弹性件即达到双向回归之目的,大大简化了结构复杂度并降低制造成本,进而使本发明可达到提高产品可靠度及使用便利性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回归缓冲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中滑动缓冲机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与门体及门框结合组设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于门体开门时第一滑动机构拉伸之动作前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于门体开门时第一滑动机构拉伸之动作后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于门体开门时第二滑动机构回归复位之动作前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于门体开门时第二滑动机构回归复位之动作后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现有技术:11-回归缓冲机构;111-壳体;112-盖体;12-滑动机构;13-拨动件;14-门框;15-门体;16-弹性件;17-缓冲机构;18-释放爪;本发明:3-壳体;31-底座;32-盖体;321-第一长条状沟槽;322-第二长条状沟槽;323-第一缺口部;324-第二缺口部;4-滑动缓冲机构;41-缓冲机构;411-顺向缓冲棒;412-逆向缓冲棒;413-弹簧容置管;42-第一滑动机构;43-第二滑动机构;44-弹性件;45-释放爪;46-释放爪;5-第一拨动件;51-第一凹口部;6-第二拨动件;61-第二凹口部;71-门体;72-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包含:一壳体3,请再配合参阅图5所示,该壳体3通常系安装于一门体71上,该壳体3设有一底座31与一结合固设于该底座31上方的盖体32,该盖体32表面分别设有一第一长条状沟槽321与一第二长条状沟槽322,该第一长条状沟槽321设有一第一缺口部323,该第二长条状沟槽322设有一第二缺口部324;
一滑动缓冲机构4,该滑动缓冲机构4设置于该壳体3内,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该滑动缓冲机构4设有一第一滑动机构42、一第二滑动机构43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滑动机构42与第二滑动机构43之间的缓冲机构41,该缓冲机构41组设固定于该壳体3内,该第一滑动机构42与第二滑动机构43分别与该缓冲机构41动力连接,且该第一滑动机构42及第二滑动机构43分别系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一长条状沟槽321及第二长条状沟槽322下方,藉此,使该第一滑动机构42或第二滑动机构43可在壳体3内相对该缓冲机构41滑移,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机构41分别设有两个顺向缓冲棒411以及两个逆向缓冲棒412,且同向的两个缓冲棒之间系呈对角配置,而使该四个缓冲棒侧面大致呈左、右两组具有间距的8字状分布,又该缓冲机构41于该间距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弹簧容置管413,且该弹簧容置管413与该四个缓冲棒的外管系一体成型相连接,又该两个顺向缓冲棒411分别与该第一滑动机构42动力连接,该两个逆向缓冲棒412分别与该第二滑动机构43动力连接,另该滑动缓冲机构4设有一弹性件44,该弹性件44穿设于该弹簧容置管413内,且该弹性件44两端系分别与该第一滑动机构42及第二滑动机构43动力连接,该弹性件44可为弹簧,此外,该第一滑动机构42与第二滑动机构43内通常会分别轴设有一释放爪45、46,而使各该释放爪45、46可相对各该滑动机构转动,又该两个释放爪45、46的位置分别与该第一长条状沟槽321及第二长条状沟槽322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各该释放爪45、46系具有轴棒,而可分别穿设该第一长条状槽沟321及第二长条状槽沟322,而如图4所示,又该第一滑动机构42、第二滑动机构43及释放爪45、46的细部构造与动作原理均属先前技术且非本案技术特征,在此不予详述;
一第一拨动件5,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该第一拨动件5通常安装于一门框72上,且该第一拨动件5位于壳体3上方,请再参阅图6、图7、图8所示,用以与该第一滑动机构42其释放爪45可分离地卡抵,从而在门体71移动时带动该第一滑动机构42拉伸定位或解除其拉伸定位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拨动件5设有一第一凹口部51,且该第一凹口部51与该第一滑动机构42其释放爪45两者系可分离地卡抵,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也可反过来,分别令该第一拨动件5及释放爪45具有轴棒及凹口等结构,同样可达到卡抵效果,此为本领域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简易变化,故不再赘述;
一第二拨动件6,该第二拨动件6亦安装于该门框72上,且该第二拨动件6位于壳体3上方,用以与该第二滑动机构43其释放爪46可分离地卡抵,从而在门体71移动时带动该第二滑动机构43拉伸定位或解除其拉伸定位状态,又该第二拨动件6及第一拨动件5分别较靠近该第二滑动机构43及第一滑动机构4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拨动件6设有一第二凹口部61,且该第二凹口部61与该第二滑动机构43其释放爪46两者系可分离地卡抵,也即该第二拨动件6具有与第一拨动件5相似的结构,主要差别在于该第一凹口部51与第二凹口部61两者的开口呈相面对的方向。
请参阅图5所示,在此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假定门体71靠近第一拨动件5时的位置为关门状态,则将门体71朝靠近第二波动件6方向移动即为开门动作,因此当用户欲将关闭的门体71打开时,请再配合参阅图2与图6所示,此时该第一滑动机构42系位于贴近该缓冲机构41的位置(即尚未拉伸的状态),且该第一拨动件5其第一凹口部51与该第一滑动机构42其释放爪45相卡抵,同时该第二滑动机构43其释放爪46则卡抵于第二长条状槽沟322其第二缺口部324内而呈拉伸定位状态,当门体71开始朝靠近第二拨动件6的方向移动时,则壳体3即会被门体71带动而朝靠近第二拨动件6的方向移动,请再配合参阅图7与图3所示,此时,该第一拨动件5可带动第一滑动机构42及其释放爪45在第一长条状沟槽321内移动,而使该第一滑动机构42可拉伸该顺向缓冲棒411与弹性件44,当该释放爪45移动到第一长条状槽沟321其第一缺口部323的位置时,便会转动并落入该第一缺口部323内,而使该释放爪45可与第一拨动件5其第一凹口部51分离,此时,该第一滑动机构42、顺向缓冲棒411及弹性件44则会因释放爪45卡抵于该第一缺口部323内而保持拉伸定位状态,如此,用户即可将门体71继续朝靠近第二拨动件6方向推移进行开门动作,请再配合参阅图8所示,当该第二滑动机构43其释放爪46移动到第二拨动件6其第二凹口部61的位置时,该第二凹口部61会带动该释放爪46转动,而使该释放爪46脱离该第二长条状槽沟322其第二缺口部324,此时原本呈拉伸状态的弹性件44会释放其反向弹力,请再配合参阅图9与图3所示,而使该弹性件44可带动该第二滑动机构43及其释放爪46回归复位至贴近该缓冲机构41的位置,而使本发明可于开门的末段自动将门体71打开到最大范围,同时该逆向缓冲棒412则可发挥缓冲阻尼效果,以减缓门体71回归(此处是指开门到最大范围)力道并降低碰撞声响,至此,本发明即已完成开门的自动回归缓冲之动作流程;又,此时用户如欲进行关门动作,只需将门体71往与开门时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往靠近第一拨动件5的方向移动),同样也可达到自动回归缓冲之效果,其涉及的动作原理与前面所述者相同(差别仅在于此时第二滑动机构43会拉伸定位,而第一滑动机构42则会回归复位,也就是与开门时相反),因此不再重复赘述。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藉由该壳体3设有第一长条状槽沟321与第二长条状槽沟322,该缓冲机构41具有两组呈对角设置的顺向缓冲棒411与逆向缓冲棒412,且该弹簧容置管413位于各该缓冲棒之间并与各该缓冲棒的外管一体成型相连接,而可在不增加该缓冲机构41长度的前提下达到双向回归缓冲的功能,使门体71不论于开门或关门时均能达到省力及降低噪音声响之效果,同时本发明也实现了仅以单一个弹性件44即达到双向回归之目的,大大简化了结构复杂度并降低制造成本,进而使本发明可达到提高产品可靠度及使用便利性之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壳体,该壳体分别设有一第一长条状沟槽与一第二长条状沟槽,该第一长条状沟槽设有一第一缺口部,该第二长条状沟槽设有一第二缺口部;
一滑动缓冲机构,该滑动缓冲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滑动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一滑动机构、一第二滑动机构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滑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机构之间的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组设固定于该壳体内,该第一滑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机构分别与该缓冲机构动力连接,且该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分别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一长条状沟槽及第二长条状沟槽下方; 
一第一拨动件,该第一拨动件位于壳体上方,用以与该第一滑动机构可分离地卡抵,可带动该第一滑动机构拉伸定位或解除其拉伸定位状态; 
一第二拨动件,该第二拨动件位于壳体上方,用以与该第二滑动机构可分离地卡抵,可带动该第二滑动机构拉伸定位或解除其拉伸定位状态,又该第二拨动件及第一拨动件分别较靠近该第二滑动机构及第一滑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缓冲机构分别设有两个顺向缓冲棒以及两个逆向缓冲棒,且同向的两个缓冲棒之间呈对角配置,而使该四个缓冲棒侧面大致呈左、右两组具有间距的8字状分布,又该缓冲机构于该间距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弹簧容置管,且该弹簧容置管与该四个缓冲棒的外管一体成型相连接,又该两个顺向缓冲棒分别与该第一滑动机构动力连接,该两个逆向缓冲棒分别与该第二滑动机构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滑动缓冲机构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穿设于该弹簧容置管内,且该弹性件两端分别与该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滑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机构分别轴设有一释放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该第一凹口部与该第一滑动机构其释放爪两者可分离地卡抵,该第二拨动件设有一第二凹口部,该第二凹口部与该第二滑动机构其释放爪两者可分离地卡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凹口部与第二凹口部两者的开口呈相面对的方向。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安装于一门体上,该第一拨动件及第二拨动件则分别安装于一门框上。
CN201410463179.4A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Active CN104234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3179.4A CN104234560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3179.4A CN104234560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4560A true CN104234560A (zh) 2014-12-24
CN104234560B CN104234560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22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3179.4A Active CN104234560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456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9757A (zh) * 2015-08-07 2015-11-04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移门阻尼器
CN105064839A (zh) * 2015-08-07 2015-11-18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移门双向移动缓冲器
CN105545133A (zh) * 2016-02-16 2016-05-04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油压双向置中缓冲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4343A (ja) * 2010-04-01 2011-10-27 Meiko:Kk 引戸の引込み装置
CN202170702U (zh) * 2011-03-30 2012-03-21 詹惇昇 横移门双向缓冲装置
JP2012158957A (ja) * 2011-02-02 2012-08-23 Murakoshi Mfg Corp 開閉体閉止装置
CN203201362U (zh) * 2013-04-27 2013-09-18 李凯昊 双向移门缓冲器
CN204040718U (zh) * 2014-09-12 2014-12-24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4343A (ja) * 2010-04-01 2011-10-27 Meiko:Kk 引戸の引込み装置
JP2012158957A (ja) * 2011-02-02 2012-08-23 Murakoshi Mfg Corp 開閉体閉止装置
CN202170702U (zh) * 2011-03-30 2012-03-21 詹惇昇 横移门双向缓冲装置
CN203201362U (zh) * 2013-04-27 2013-09-18 李凯昊 双向移门缓冲器
CN204040718U (zh) * 2014-09-12 2014-12-24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9757A (zh) * 2015-08-07 2015-11-04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移门阻尼器
CN105064839A (zh) * 2015-08-07 2015-11-18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移门双向移动缓冲器
CN105545133A (zh) * 2016-02-16 2016-05-04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油压双向置中缓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4560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4560A (zh) 一种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WO2008105407A1 (ja) ラッ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開閉装置
CN204040718U (zh) 双向门体回归缓冲装置
CN103742018A (zh) 一种家具用的自动复位开关系统
CN104712202A (zh) 用于滑动门的按压反弹装置
CN104490139A (zh) 一种滑轨回归缓冲机构改良结构
WO2011022705A3 (en) Clamping device
CN204531830U (zh) 用于滑动门的按压反弹装置
CN203640549U (zh) 一种双向开启窗户
CN202669741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条幅锁
CN203257818U (zh) 锁销机构
CN202467454U (zh) 新型推拉门自动复位缓冲器
CN203538779U (zh) 一种滑轨自关缓冲器
CN203701817U (zh) 家具用自动复位开关系统
CN212716277U (zh) 一种带省力功能的缓冲装置及装设有缓冲装置的淋浴房
CN103953243B (zh) 一种可减少噪音的门体回归缓冲结构
CN203522949U (zh) 一种卡门滑动开闭结构
CN203879161U (zh) 一种棘齿条式防风窗钩
CN203511606U (zh) 电池箱推拉锁定装置
CN20388815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内行位机构
CN204306405U (zh) 滑轨回归缓冲机构改良结构
CN204332170U (zh) 一种具有限位刻度板的经济管理学绘图板
CN203570098U (zh) 配置门销自动复位机构的保险柜
CN203242516U (zh) 点位和行程能变换的拉线式导通装置
CN201160653Y (zh) 回位缓冲抽屉滑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