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9853A - 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9853A
CN104219853A CN201410488197.8A CN201410488197A CN104219853A CN 104219853 A CN104219853 A CN 104219853A CN 201410488197 A CN201410488197 A CN 201410488197A CN 104219853 A CN104219853 A CN 104219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illuminating lamp
illumination
mobile terminal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81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9853B (zh
Inventor
底浩
石新明
孙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4881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9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9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9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生成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所述装置包括亮度控制器,信号处理器,以及感光传感器。本公开用于在晚上关灯后,根据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来开启照明灯。

Description

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照明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应用软件的日益丰富,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晚上关灯后,许多用户在床上仍然使用一段时间的智能终端。相关技术中,照明灯的工作与智能终端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照明灯的打开、关闭、及亮度状态等是不受智能终端的工作状态影响的,在使用智能终端的时候只能人为地控制照明灯的工作状态。
这样,为了自身眼部健康,如果用户在关灯后想要使用智能终端,就要起床打开照明灯,对于用户来说十分不方便。但是,如果不开灯,在黑暗的环境下,智能终端屏幕的强光刺激有害于用户的眼部健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包括:
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生成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
可选的,所述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包括:
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
当所述光线亮度超过预设的第一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照明灯逐步增大照明亮度,直到所述照明灯的照明亮度达到正常照明亮度。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熄灭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生成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照明灯关闭。
可选的,所述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熄灭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包括:
当监测到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低于预设的第二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照明控制装置,包括:与照明灯手动开关并联的亮度控制器,与所述亮度控制器连接的信号处理器,以及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的感光传感器;
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生成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亮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
可选的,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当所述光线亮度超过预设的第一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可选的,所述亮度控制器,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之后,控制所述照明灯逐步增大照明亮度,直到所述照明灯的照明亮度达到正常照明亮度。
可选的,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熄灭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生成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亮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照明灯关闭。
可选的,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当监测到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低于预设的第二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用户晚上关灯后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自动控制照明灯打开,避免用户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移动终端,保护用户眼部健康。另外,无需用户自己开启照明灯,方便用户晚上使用移动终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明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可以通过感光技术来实现室内照明灯与终端的协同工作,根据终端的使用状态来控制照明灯的打开、关断及亮度等。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照明控制方法用于照明灯侧的亮度调节装置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当监测到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在步骤S12中,根据第一感光信号生成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上述步骤S13中,根据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
本实施例中,通过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来控制照明灯开启。这样,在用户晚上关灯后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自动控制照明灯打开,避免用户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移动终端,保护用户眼部健康。另外,无需用户自己开启照明灯,方便用户晚上使用移动终端。
上述步骤S13中,初始照明亮度可以为一个较小的亮度值。这样,当照明灯开启时,避免亮度过大造成用户眼部不适,进一步保护用户眼部健康,提高用户晚上使用移动终端的感受度。
可选的,上述步骤S11包括:
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
当所述光线亮度超过预设的第一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在可选方案中,检测用户是否使用移动终端,是通过监测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来实现的。用户在关灯后使用移动终端,一般都是躺在床上,可以预先设定检测床头等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光线亮度,以判断用户是否使用移动终端。这样,可以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否使用移动终端,避免其他光线造成对照明灯的误点亮,进一步提高用户晚上使用移动终端的感受度。
可选的,上述步骤S1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照明灯逐步增大照明亮度,直到所述照明灯的照明亮度达到正常照明亮度。
在可选方案中,当照明灯以一个微弱的亮度点亮一端时间后,可以逐步增加照明灯的照明亮度,知道照明灯亮度达到正常水平。这样,提高了房间内的光线亮度,使得用户在较亮的环境中使用移动终端,进一步保护用户眼部健康,提高用户晚上使用移动终端的感受度。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熄灭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生成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照明灯关闭。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S12中,当监测到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低于预设的第二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在可选方案中,当用户停止使用移动终端时,关闭照明灯,避免影响用户晚上休息。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中,监测房间内床头位置的光线亮度。
在步骤S22中,判断床头位置光线亮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亮度阈值50lx,如果是,执行步骤S23,如果否,返回步骤S21。
在步骤S23中,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100lx点亮照明灯。
在步骤S24中,逐步调节照明灯亮度,直到达到正常照明亮度300lx。
在步骤S25中,判断床头位置光线亮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亮度阈值10lx,如果是,执行步骤S26,如果否,执行步骤S27。
在步骤S26中,关闭照明灯。
在步骤S27中,保持照明灯当前照明亮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监测床头位置光线亮度,来控制照明灯开启。这样,在用户晚上关灯后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自动控制照明灯打开,避免用户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移动终端,保护用户眼部健康。另外,无需用户自己开启照明灯,方便用户晚上使用移动终端。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明控制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与照明灯开关34并联的亮度控制器33,与所述亮度控制器33连接的信号处理器32,以及与所述信号处理器32连接的感光传感器31。照明灯开关34与亮度控制器33并联在照明灯35与市电电源36之间。
感光传感器31被配置为当照明灯开关34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信号处理器3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生成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亮度控制器3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35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
可选的,所述感光传感器31被配置为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当所述光线亮度超过预设的第一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可选的,所述亮度控制器32被配置为在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35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之后,控制所述照明灯35逐步增大照明亮度,直到所述照明灯35的照明亮度达到正常照明亮度。
可选的,所述感光传感器31被配置为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熄灭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器3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生成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亮度控制器3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照明灯35关闭。
可选的,所述感光传感器31被配置为当监测到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低于预设的第二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可选的,感光传感器31可以设有遮光罩,遮光罩开口指向床头等用户使用手机的地方,避免其他光线的干扰。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实施例的系统,通过照明控制装置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来控制照明灯开启。这样,在用户晚上关灯后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自动控制照明灯打开,避免用户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移动终端,保护用户眼部健康。另外,无需用户自己开启照明灯,方便用户晚上使用移动终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生成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包括:
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
当所述光线亮度超过预设的第一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照明灯逐步增大照明亮度,直到所述照明灯的照明亮度达到正常照明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熄灭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生成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照明灯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熄灭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包括:
当监测到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低于预设的第二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6.一种照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照明灯开关并联的亮度控制器,与所述亮度控制器连接的信号处理器,以及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的感光传感器;
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当照明灯开关为关断时,监测移动终端屏幕是否点亮,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点亮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生成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亮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当照明灯的开关为关断时,监测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当所述光线亮度超过预设的第一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一感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控制器,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照明灯以预设的初始照明亮度点亮之后,控制所述照明灯逐步增大照明亮度,直到所述照明灯的照明亮度达到正常照明亮度。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熄灭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生成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亮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灯光亮度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照明灯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当监测到房间内预设位置的光线亮度低于预设的第二亮度阈值时,生成第二感光信号。
照明控制装置照明控制装置照明控制装置。
CN201410488197.8A 2014-09-22 2014-09-22 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219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8197.8A CN104219853B (zh) 2014-09-22 2014-09-22 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8197.8A CN104219853B (zh) 2014-09-22 2014-09-22 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853A true CN104219853A (zh) 2014-12-17
CN104219853B CN104219853B (zh) 2017-03-15

Family

ID=52100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8197.8A Active CN104219853B (zh) 2014-09-22 2014-09-22 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985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8605A (zh) * 2016-07-29 2016-10-12 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广东新光源产业创新中心 一种无线控制照明装置
CN107517532A (zh) * 2017-08-07 2017-12-26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护眼智能照明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077523A (zh) * 2018-06-28 2018-12-25 佛山市煜升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床头板
CN112438043A (zh) * 2018-07-13 2021-03-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光源的亮度的电子设备和操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8881A (zh) * 2011-07-06 2012-03-07 晋宝电气(浙江)有限公司 运用于led灯的恒流驱动系统
CN202385328U (zh) * 2011-06-07 2012-08-15 浙江闪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交流led照明灯电容变压短路保护电路
US20130187027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with integrated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CN103501560A (zh) * 2013-09-24 2014-01-08 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 Led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39040A (zh) * 2014-05-26 2014-09-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38643A (zh) * 2014-07-02 2014-09-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照明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85328U (zh) * 2011-06-07 2012-08-15 浙江闪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交流led照明灯电容变压短路保护电路
CN102368881A (zh) * 2011-07-06 2012-03-07 晋宝电气(浙江)有限公司 运用于led灯的恒流驱动系统
US20130187027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with integrated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CN103501560A (zh) * 2013-09-24 2014-01-08 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 Led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39040A (zh) * 2014-05-26 2014-09-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38643A (zh) * 2014-07-02 2014-09-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照明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8605A (zh) * 2016-07-29 2016-10-12 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广东新光源产业创新中心 一种无线控制照明装置
CN106028605B (zh) * 2016-07-29 2018-08-31 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广东新光源产业创新中心 一种无线控制照明装置
CN107517532A (zh) * 2017-08-07 2017-12-26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护眼智能照明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077523A (zh) * 2018-06-28 2018-12-25 佛山市煜升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床头板
CN112438043A (zh) * 2018-07-13 2021-03-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光源的亮度的电子设备和操作方法
US11317034B2 (en) 2018-07-13 2022-04-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ightness of light sour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853B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3340B (zh) 一种智能调光护眼新型台灯及其照度调节的控制方法
CN109068440B (zh) 一种节能照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KR101527328B1 (ko) 조명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3940037B (zh) 空调屏显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屏显的控制装置
CN104219853A (zh) 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02626A (zh) 一种灯控系统及方法
ATE449527T1 (de)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mit benutzeroberfläche für die lichtsteuerung
CN104110787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203408030U (zh) 一种视力检测仪
CN105554981B (zh) 台灯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8112116A (zh) 自动调节灯具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KR200417201Y1 (ko) 조명기기의 제어장치
KR10142663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통신 기능 조명기기의 탐색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기기의 조명 기능 조절 방법
CN105530733B (zh) 一种智能照明装置
KR20160014334A (ko) 스마트 led 스탠드 장치 및 그의 작동 방법
CN105682318A (zh) 智能照明灯系统及感应装置
CN205389287U (zh) 智能节能照明远程控制系统
CN207652747U (zh) 一种用于灯具的智能调光控制系统
CN204303317U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及其使用的屏幕控制装置
CN205389288U (zh) 智能节能照明控制系统
JP2015060818A (ja) 照明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5627264A (zh) 一种控制灯泡亮度的装置及其方法
KR101663370B1 (ko) 조명 제어 어플리케이션
CN106765864A (zh) 空调控制器及亮度控制方法
CN205912285U (zh) 照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