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9596B -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9596B
CN104219596B CN201410515637.4A CN201410515637A CN104219596B CN 104219596 B CN104219596 B CN 104219596B CN 201410515637 A CN201410515637 A CN 201410515637A CN 104219596 B CN104219596 B CN 104219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box body
earphone
earphone cor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56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9596A (zh
Inventor
洪炜
曹颖
曹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14105156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9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9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9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包括耳机插头、第一耳机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二耳机线、左耳塞和右耳塞;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一磁铁,第一磁铁设在第一盒体内,第一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凸起,第一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一盒体引至凸起表面;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盒体和铁块,铁块设在第二盒体内,第二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凹槽,第二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二盒体引至凹槽底部;第一盒体上的凸起与第二盒体上的凹槽相互匹配。本发明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但避免了突然的外力对耳朵的损伤,而且大幅度延长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盛行,耳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外出还是工作,人们都喜欢用耳机,但耳机在设计时,为了防止被拉扯而导致耳朵受伤,需要将连接耳塞部分的线设计为易断的线,这样虽然避免了部分伤害,但却也影响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不仅能在拉扯时避免耳朵受伤害,而且经久耐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包括耳机插头、第一耳机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二耳机线、左耳塞和右耳塞;
第一耳机线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
第二耳机线一端与第二连接器连接、另一端分支为左耳线和右耳线,左耳塞连接在左耳线上,右耳塞连接在右耳线上;
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一磁铁,第一磁铁设在第一盒体内,第一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凸起,第一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一盒体引至凸起表面;
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盒体和铁块,铁块设在第二盒体内,第二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凹槽,第二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二盒体引至凹槽底部;
第一盒体上的凸起与第二盒体上的凹槽相互匹配,当凸起插入凹槽时,电导通。
使用时,将凸起插入凹槽内使电导通,从而使耳机能正常使用,且第一磁铁和铁块的设置能保证耳机的正常使用,当突然收到较大外力作用时,凸起凹槽断开,避免了耳朵收到伤害,且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均可使用经久耐用的线。
第一磁铁为马蹄形磁铁。这样能更好地保证使用时耳机的稳定性,同时能更好地避免耳朵受伤害。
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一磁铁,第一磁铁设在第一盒体内,第一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凸起,第一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一盒体引至凸起表面;
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盒体和第二磁铁,第二磁铁设在第二盒体内,第二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凹槽,第二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二盒体引至凹槽底部;
第一盒体上的凸起与第二盒体上的凹槽相互匹配,当凸起插入凹槽时,电导通,第一磁铁的N极与第二磁铁的S极相对,第一磁铁的S极与第二磁铁的N极相对。
上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耳机使用的稳定性。
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马蹄形,从而能有效保证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快速准确对接。
第一盒体内的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三弹簧装置连接,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通过调节螺栓连接;第三斜插包括第一横板、两块第一斜板和挡板,两块第一斜板之间相互平行,一端均与第一横板垂直连接,挡板两端分别于两块第一斜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第四斜插包括第二横板和两块第二斜板,两块第二斜板之间相互平行,一端分别于第二横板的两端垂直连接;两块第二斜板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第一斜板相背面之间的距离;两块第一斜板可在两块第二斜板之间移动;挡板和第二横板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调节螺栓的螺帽设在挡板与第一横板之间,螺杆穿过第二横板和挡板与螺帽匹配,挡板和第二横板之间的螺栓外围设有内弹簧。
上述第二盒体内部结构与第一盒体内部结构相同。
上述第一磁铁在第三弹簧装置作用下压在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的斜面上,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在内弹簧作用下被向两边撑开,但受调节螺丝的牵拉。用平口螺丝起旋转调节螺丝在第二斜面露出的部分,则可以调整两个斜面插入磁铁的深度不同,则磁铁被抬离底面的距离变会不同,第二从而调整两磁铁的引力大小。
要分离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时,只要拇指和食指捏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则调节螺丝帽被向左推动,内弹簧被大量压缩,磁铁远离合底,则引力被减弱至无法吸引两个合体,则两个盒体自然分开。
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装置,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设有第一斜插;第二磁铁与凹槽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装置,第二磁铁与凹槽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设有第二斜插。这样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磁铁与铁块或第二磁铁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优选,第一耳机线的长度为50-80cm,第二耳机线分支前的长度为15-30cm,分支后的左耳线和右耳线的长为15-20cm。这样进一步方便了使用。
进一步优选,第一耳机线的长度为60-70cm,第二耳机线分支前的长度为20-30cm,分支后的左耳线和右耳线的长为18-20cm。
本发明未提及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但避免了突然的外力对耳朵的损伤,而且大幅度延长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第一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俯视图;
图7为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耳机插头、2为第一耳机线、3为第一连接器、4为第二连接器、5为第二耳机线、6为左耳塞、7为右耳塞、8为左耳线、9为右耳线、10为第一磁铁、11为铁块、12为凸起、13为凹槽、14为第一斜插、15为第二磁铁、16为第一弹簧装置、17为第二斜插、18为第二弹簧装置,19为第三斜插,20为第四斜插,21为第三弹簧装置,22为第一横板,23为第一斜板,24为第二横板,25为第二斜板,26为挡板,27为螺杆,28为螺帽,29为内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包括耳机插头、第一耳机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二耳机线、左耳塞和右耳塞;
第一耳机线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
第二耳机线一端与第二连接器连接、另一端分支为左耳线和右耳线,左耳塞连接在左耳线上,右耳塞连接在右耳线上;
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一磁铁,第一磁铁设在第一盒体内,第一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凸起,第一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一盒体引至凸起表面;
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盒体和铁块,铁块设在第二盒体内,第二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凹槽,第二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二盒体引至凹槽底部;
第一盒体上的凸起与第二盒体上的凹槽相互匹配,当凸起插入凹槽时,电导通。
第一磁铁为马蹄形磁铁。第一耳机线的长度为65cm,第二耳机线分支前的长度为25cm,分支后的左耳线和右耳线的长为19cm。
使用时,将凸起插入凹槽内使电导通,从而使耳机能正常使用,且第一磁铁和铁块的设置能保证耳机的正常使用,当突然收到较大外力作用时,凸起凹槽断开,避免了耳朵收到伤害,且第一耳机线和第二耳机线均可使用经久耐用的线。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装置,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设有第一斜插。第一耳机线的长度为70cm,第二耳机线分支前的长度为30cm,分支后的左耳线和右耳线的长为20cm。
第一斜插和第一弹簧的设置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磁铁与铁块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一磁铁,第一磁铁设在第一盒体内,第一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凸起,第一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一盒体引至凸起表面;
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盒体和第二磁铁,第二磁铁设在第二盒体内,第二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凹槽,第二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二盒体引至凹槽底部;
第一盒体上的凸起与第二盒体上的凹槽相互匹配,当凸起插入凹槽时,电导通,第一磁铁的N极与第二磁铁的S极相对,第一磁铁的S极与第二磁铁的N极相对。
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马蹄形磁铁。
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装置,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设有第一斜插;第二磁铁与凹槽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装置,第二磁铁与凹槽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设有第二斜插。
第一斜插、第一弹簧、第二斜插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盒体内的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三弹簧装置连接,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通过调节螺栓连接;第三斜插包括第一横板、两块第一斜板和挡板,两块第一斜板之间相互平行,一端均与第一横板垂直连接,挡板两端分别于两块第一斜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第四斜插包括第二横板和两块第二斜板,两块第二斜板之间相互平行,一端分别于第二横板的两端垂直连接;两块第二斜板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第一斜板相背面之间的距离;两块第一斜板可在两块第二斜板之间移动;挡板和第二横板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调节螺栓的螺帽设在挡板与第一横板之间,螺杆穿过第二横板和挡板与螺帽匹配,挡板和第二横板之间的螺栓外围设有内弹簧。
第二盒体内部结构与第一盒体内部结构相同。
使用时,第一磁铁在第三弹簧装置作用下压在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的斜面上,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在内弹簧作用下被向两边撑开,但受调节螺丝的牵拉。用平口螺丝起旋转调节螺丝在第二斜面露出的部分,则可以调整两个斜面插入磁铁的深度不同,则磁铁被抬离底面的距离变会不同,从而调整两磁铁的引力大小。
要分离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时,只要拇指和食指捏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则调节螺丝帽被向左推动,内弹簧被大量压缩;第二盒体操作与第一盒体相同,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远离,则引力被减弱至无法吸引两个盒体,则两个盒体自然分开。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插头、第一耳机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二耳机线、左耳塞和右耳塞;
第一耳机线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
第二耳机线一端与第二连接器连接、另一端分支为左耳线和右耳线,左耳塞连接在左耳线上,右耳塞连接在右耳线上;
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一磁铁,第一磁铁设在第一盒体内,第一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凸起,第一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一盒体引至凸起表面;
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盒体和第二磁铁,第二磁铁设在第二盒体内,第二盒体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凹槽,第二耳机线的导电芯穿过第二盒体引至凹槽底部;
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马蹄形磁铁;
第一盒体上的凸起与第二盒体上的凹槽相互匹配,当凸起插入凹槽时,电导通,第一磁铁的N极与第二磁铁的S极相对,第一磁铁的S极与第二磁铁的N极相对;
第一盒体内的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三弹簧装置连接,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第三斜插和第四斜插通过调节螺栓连接;第三斜插包括第一横板、两块第一斜板和挡板,两块第一斜板之间相互平行,一端均与第一横板垂直连接,挡板两端分别于两块第一斜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第四斜插包括第二横板和两块第二斜板,两块第二斜板之间相互平行,一端分别于第二横板的两端垂直连接;两块第二斜板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第一斜板相背面之间的距离;两块第一斜板可在两块第二斜板之间移动;挡板和第二横板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调节螺栓的螺帽设在挡板与第一横板之间,螺杆穿过第二横板和挡板与螺帽匹配,挡板和第二横板之间的螺栓外围设有内弹簧;
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装置,第一磁铁与凸起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设有第一斜插;第二磁铁与凹槽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装置,第二磁铁与凹槽所在面的相对面之间设有第二斜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耳机线的长度为50-80cm,第二耳机线分支前的长度为15-30cm,分支后的左耳线和右耳线的长为15-2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耳机线的长度为60-70cm,第二耳机线分支前的长度为20-30cm,分支后的左耳线和右耳线的长为18-20cm。
CN201410515637.4A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Active CN104219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5637.4A CN104219596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5637.4A CN104219596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596A CN104219596A (zh) 2014-12-17
CN104219596B true CN104219596B (zh) 2017-11-14

Family

ID=52100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5637.4A Active CN104219596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95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767A (zh) * 2001-02-09 2002-09-11 东源家庭用品(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及其可分离的电线
CN201860432U (zh) * 2010-10-27 2011-06-0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防断线可拆卸耳机
CN203747967U (zh) * 2014-04-02 2014-07-30 杭州鐵三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力可断开的耳机连接结构
CN204145705U (zh) * 2014-09-29 2015-02-04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6558B2 (en) * 2012-09-14 2016-08-23 Puma SE Earphone with chassis enclos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767A (zh) * 2001-02-09 2002-09-11 东源家庭用品(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及其可分离的电线
CN201860432U (zh) * 2010-10-27 2011-06-0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防断线可拆卸耳机
CN203747967U (zh) * 2014-04-02 2014-07-30 杭州鐵三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力可断开的耳机连接结构
CN204145705U (zh) * 2014-09-29 2015-02-04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596A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9378A (zh) 自动对位插头插座
CN104219596B (zh)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CN202474407U (zh) 一种磁性接插件
CN201601327U (zh) 防止插头脱落移动的插座
CN204145705U (zh) 一种用于耳机的壁虎式弱电连接器
CN208891038U (zh) 无线耳塞组合
CN204103184U (zh) 一种可切换接头的数据线
CN202252782U (zh) 一种定力拉脱安全器
CN201369443Y (zh) 车载gps电源线插头
CN204103139U (zh) 可拆卸式电线
CN205249450U (zh) 一种新型耳机
CN204993761U (zh) 一种电池和主控制板分离的线控耳机
CN210201518U (zh) 一种智能手机充电盒
CN202998420U (zh) 防损坏耳机盒
CN107978919A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池充电用接头
CN204219043U (zh) 一种五官科综合诊疗系统上的可伸缩式挂钩
CN206480855U (zh) 一种光设备用电源插头
CN207572580U (zh) 一种电力信息双向互动适配器
CN206993413U (zh) 一种可分离式助听器
CN209658976U (zh) 一种带有夜灯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08753627U (zh) 一种短体牛角型的usb-5pb母头
CN206225622U (zh) 一种连接牢固的连接端子、连接器、数据存储器、安全支付认证设备
CN203014100U (zh) 带挂钩的转换插头及与其适配的移动电源
CN206759686U (zh) 一种耳壳可分离的耳机结构
CN211670642U (zh) 一种可在佩戴过程中进行充电的耳机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ong Wei

Inventor after: Cao Ying

Inventor after: Cao Zheng

Inventor before: Gao Weiji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