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5748A -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5748A
CN104215748A CN201410408786.0A CN201410408786A CN104215748A CN 104215748 A CN104215748 A CN 104215748A CN 201410408786 A CN201410408786 A CN 201410408786A CN 104215748 A CN104215748 A CN 104215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slip casting
boring
wall
comprehen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87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5748B (zh
Inventor
王�琦
王洪涛
李术才
任尧喜
丁国利
姜作华
李恭建
张波
潘锐
王德超
王新
邵行
李为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JIA COAL MINING OF LONGKOU COAL POWER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ANGJIA COAL MINING OF LONGKOU COAL POWER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GJIA COAL MINING OF LONGKOU COAL POWER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ANGJIA COAL MINING OF LONGKOU CO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087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5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5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5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5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5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围岩钻孔取芯、地质雷达探测、钻孔窥视探测及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等四种技术检测手段,分别统计分析得到注浆前后围岩钻孔取芯提高率、破损面积加固提高率、裂隙闭合提高率及强度参数提高率等参数,并通过权重分析法,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建立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对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本发明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克服了现有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技术检测手段落后、评价方法单一、无法定量等缺点,检测手段先进,方法更具新颖性,与传统经验定性分析方法相比更具科学性。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交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入的加大,以及煤炭资源开采强度及深度增加,长大深埋隧洞、巷道、大断面盾构隧道越来越多,并对工程建设安全及围岩稳定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煤矿为例,我国煤矿中40%左右的煤系地层为松软岩层,再加上构造应力和应力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岩体更加破碎,给巷道支护及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威胁。注浆加固技术作为一种传统加固方式,可有效填充围岩裂隙,改善围岩破碎状态,提高峰后围岩强度,增强围岩自承能力,控制围岩变形破坏,为巷道后期扩巷、加固提供可靠基础。然而,由于注浆加固属于隐蔽工程,注浆后浆液扩散范围、围岩裂隙填充程度以及强度参数提高程度却较难得到。因此,在围岩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方面,目前还主要依赖于经验,多为定性评价,缺少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而且基于常规钻孔取芯、地质雷达探测、钻孔窥视探测的单因素测试及评价方法,存在检测手段落后、准确率低等缺点。 
近年来,原位钻孔强度测试技术作为一种可直接获取现场土体力学参数的有效手段,由于可克服实验室试验时的人为扰动、土样试件尺寸效应影响及松散土体现场无法取芯等缺点,被越来越多现场技术人员认可,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岩石工程领域中,该技术应用发展较为缓慢,尤其利用该技术进行注浆前后围岩强度测试的对比分析还未有报道。本发明首次将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技术引入到注浆效果评价,并结合围岩钻孔取芯、地质雷达探测、钻孔窥视探测等测试手段,旨在提出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检测手段落后、评价方法单一、无法定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克服现有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技术检测手段落后、评价方法单一、无法定量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注浆前数据采集:采用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围岩中钻进,并连续取芯,统计取芯长度,并计算围岩取芯率; 
开展围岩地质雷达探测,根据探测图像波形、振幅及相位大小,并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将围岩由内到外依次划分为极其严重破损区、严重破损区与一般破损区,计算围岩破损程度,其中,具体不同破损区划分依据可根据某具体工程进行单独制定; 
利用钻孔窥视成像记录仪在围岩取芯钻孔内进行探测,生成图像,并统计围岩裂隙张开宽度; 
利用钻孔剪切仪进行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所述钻孔剪切仪结构包括钢杆和与钢杆连接的对称的带有齿状突起的两块剪切板,首先将钻孔剪切仪剪切头上对称的带有齿状突起的两块剪切板压入破碎围岩钻孔孔壁内,使剪切板上两平行的齿状凸起间形成薄层岩片,再提拉和剪切头相连的钢杆,完成岩片剪切破坏,记录岩石的正应力和岩石的剪应力; 
步骤二,注浆后数据采集:具体实施步骤与注浆前相同; 
步骤三,围岩注浆加固效果分析:基于注浆前后所述围岩取芯率、围岩破碎程度、围岩裂隙发育情况、围岩裂隙张开宽度、岩石的正应力、岩石的剪应力、摩擦系数和内聚力,分别计算得到围岩钻孔取芯提高率、破损面积加固提高率、裂隙闭合提高率、内摩擦系数提高率和内聚力提高率; 
步骤四,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基于步骤三得到的各围岩注浆效果评价值,利用权重分析法,建立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对围岩注浆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并与现场注浆效果统计标准值进行比较。 
步骤一中,基于所述围岩钻孔取芯长度可得注浆前、后围岩钻孔取芯率为RQD=L1/L,其中,L为取芯长度,L1为长度≥10cm岩芯段的长度之和。 
步骤一中,所述注浆前、后围岩破碎程度计算公式为D=A21S1+A22S2+A23S3,其中,A21、A22、A23为相关系数,且A21+A22+A23=1,S1为极其严重破损面积,S2为严重破损面积,S3为一般破损面积。 
步骤一中,所述钻孔窥视成像记录仪可输出描述钻孔岩芯或孔壁围岩的立体柱状图或平面展开图,用于钻孔窥视探测数据统计,所述钻孔窥视探测数据包括围岩裂隙倾向、倾角及宽度。 
步骤一中,基于所述钻孔窥视探测数据可得注浆前围岩裂隙发育情况计算公式为 其中,A31、A32、A33为相关系数,且A31+A32+A33=1, 分别对应注浆前探测钻孔内裂隙张开宽度大于5mm、1~5mm及小于1mm的裂隙长度之和的 平均值。 
步骤一中,所述岩石的正应力σij=Pij/S0,岩石的剪应力τij=Tij/(2S0),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不同钻孔深度处围岩内摩擦系数和内聚力系数 其中,S0为嵌于齿状凸起间岩片的面积,Pij为作用于岩片上的法向力,Tij为连杆的提拉力,m为探测钻孔个数,i为钻孔编号,j为钻孔测试深度编号,i=1,2···m,j=1,2···n,n为钻孔内测试深度的组数。 
所述注浆后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在注浆完毕后分时间段开展,当两次测试数据相近时,可认为是浆液凝固后的最终数据,此时可分别开展钻孔取芯、地质雷达探测及钻孔窥视探测。 
步骤三中,所述钻孔取芯提高率为R1=(RQD′-RQD)/RQD;所述围岩破损面积加固提高率为R2=(D′-D)/D;所述围岩裂隙闭合提高率为R3=(W′-W)/W;所述围岩内摩擦系数提高率为R4=ΣA4j(f′j-fj)/fj,内聚力提高率R5=ΣA5j(c′j-cj)/cj,其中,A′4j、A′5j为对应不同钻孔深度的相关系数,RQD、RQD′分别为注浆前后围岩取芯率,W、W′分别为注浆前后围岩裂隙发育情况,fj、f′j分别为注浆前后不同钻孔深度处围岩内摩擦系数,cj、c′j分别为注浆前后内聚力系数。 
步骤四中,所述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是通过加权得到破碎围岩注浆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R=ΣCkRk,并将R值与某具体地下工程现场注浆效果统计标准值R0比较,即可定量得到注浆后加固效果,其中,Ck为权重系数,k=1,2,3,4,5,其大小应根据注浆加固效果提高率R1~R5的大小及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进行分配,满足ΣCk=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将原位钻孔强度测试技术引入到注浆加固效果检测评价中,避免了现场围岩破碎而无法取芯的缺陷,并可同步获得岩体力学参数,检测手段先进,评价方法更具新颖性。 
(2)本发明属于定量评价方法,与传统经验定性分析方法相比更具科学性。 
(3)本发明属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克服了传统单因素法准确性不高的缺点,使评价效果更具全面性、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综合定量评价体系分析流程简图; 
图2为本发明破碎围岩钻孔布置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钻孔取芯所获得岩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地质雷达探测所描绘的围岩破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钻孔窥视探测所描绘的围岩裂隙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对应钻孔不同深度的力学参数分布示意图。 
其中,1测试岩体,R1钻孔取芯提高率,R2围岩破损面积加固提高率,R3围岩裂隙闭合提高率,R4围岩内摩擦系数提高率,R5内聚力提高率,R综合评价指标,R0评价参数标准值,①~⑨为围岩钻孔编号,Ck为权重系数,k=1,2,3,4,5,S1为极其严重破损面积,S2为严重破损面积,S3为一般破损面积,S为巷道断面,W表示完整围岩,W1表示裂隙张开宽度大于5mm,W2表示裂隙张开宽度在1~5mm之间,W3表示裂隙张开宽度小于1mm,L为取芯长度,S0为嵌于齿状凸起间岩片的面积,Pij为作用于岩片上的法向力,Tij为连杆的提拉力;f1~f5、c1~c5分别是钻孔深度1~5m处的围岩内摩擦系数和内聚力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基于围岩钻孔取芯、地质雷达探测、钻孔窥视探测及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等四种技术研究手段,分别统计分析得到注浆前后围岩钻孔取芯提高率、破损面积加固提高率、裂隙闭合提高率及强度参数提高率等参数,并通过权重分析法,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建立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可对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步:注浆前后围岩探测方案设计。 
根据地下洞室现场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及注浆参数,设计注浆前后围岩检测方案,确定 钻孔个数、方位、深度、探测区域长度、高度及探测顺序等参数。如图2所示,断面布置9个钻孔。 
第二步:注浆前数据采集。 
A、注浆前围岩钻孔取芯。用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围岩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1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为L1,所取钻孔岩芯如图3所示,记录围岩取芯率RQD=L1/L,L为取芯长度; 
B、注浆前地质雷达探测。开展围岩地质雷达探测,根据探测图像波形、振幅及相位大小,并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制定破损区划分依据,将围岩由内到外依次划分为极其严重破损区、严重破损区与一般破损区,其中,具体不同破损区划分依据可根据某具体工程进行单独制定。如图4所示。围岩破碎程度为D=A21S1+A22S2+A23S3。其中,A21、A22、A23为相关系数,且A21+A22+A23=1,S1为极其严重破损面积,S2为严重破损面积,S3为一般破损面积; 
C、注浆前钻孔窥视探测。利用钻孔窥视成像记录仪在围岩取芯钻孔内进行探测,生成钻孔围岩立体柱状图或平面展开图,如图5所示。裂隙发育程度主要分为三级,W1表示裂隙张开宽度大于5mm,W2表示裂隙张开宽度在1~5mm之间,W3表示裂隙张开宽度小于1mm;记录围岩裂隙发育情况其中,A31、A32、A33为相关系数,且A31+A32+A33=1,分别对应注浆前探测钻孔内裂隙张开宽度大于5mm、1~5mm及小于1mm的长度之和平均值; 
D、注浆前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利用围岩取芯钻孔开展原位强度测试,测试原理如图6所示,把剪切头上对称的带有齿状突起的2块剪切板压入破碎围岩钻孔孔壁内,使剪切板上两平行的齿状凸起间形成薄层岩片,再提拉与剪切头相连的钢杆,完成岩片剪切破坏,记录岩石的正应力σij=Pij/S0和剪应力τij=Tij/(2S0)。一般情况下沿钻孔深度方向每隔1m进行一次测试,共测试5m,如图7所示。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到不同钻孔深度处围岩内摩擦系数  f j = Σ σ ij τ ij Σ σ ij - Σ τ ij Σ σ ij 2 ( Σ σ ij ) 2 - mΣ σ ij 2 和内聚力 c j = Σ σ ij Σ τ ij - mΣ σ ij τ ij ( Σ σ ij ) 2 - mΣ σ ij 2 . 其中,S0为嵌于齿状凸起间岩片的面积,Pij为作用于岩片上的法向力,Tij为连杆的提拉力,m为探测钻孔个数,i为钻孔编号,j为钻孔测试深度编号,i=1,2···m,j=1,2···n,n为钻孔内测试深度的组数。 
第三步:注浆后数据采集。 
E、注浆后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注浆后分时间段利用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装置测得孔内围岩正应力和剪应力,经过若干次测试后,当两次数据相近时,可认为是最终数据,此时可求得注浆后不同钻孔深度处围岩内摩擦系数内聚力 其中,m′为注浆后探测钻孔个数; 
F、注浆后围岩钻孔取芯。在注浆后钻孔原位测试获得数据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钻孔取芯,记录岩石的取芯率RQD′=L′1/L′。其中,L′1为长度≥1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 
G、注浆后地质雷达探测。在注浆后钻孔原位测试获得数据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地质雷达探测,记录围岩的破碎程度D′=A′21S′1+A′22S′2+A′23S′3。其中,A′kl(k=2,l=1、2、3)为相关系数,且A′21+A′22+A′23=1,S′1、S′2、S′3分别对应注浆后围岩极其严重破损面积、严重破损面积与一般破损面积; 
H、注浆后钻孔窥视探测。在注浆后钻孔原位测试获得数据稳定的前提下,利用围岩取芯钻孔进行钻孔窥视探测,生成注浆后钻孔围岩立体柱状图或平面展开图,记录孔内裂隙发育情况其中,A′kl(k=3,l=1、2、3)为相关系数,且A′31+A′32+A′33=1, 分别对应注浆后围岩裂隙张开宽度大于5mm、1~5mm及小于1mm的长度之和平均值。 
第四步:围岩注浆效果分析。 
根据第二步、第三步所获得的数据,可求得注浆前后钻孔取芯提高率为R1=(RQD′-RQD)/RQD;围岩破损面积加固提高率为R2=(D′-D)/D;围岩裂隙闭合提高率为R3=(W′-W)/W;围岩内摩擦系数提高率为R4=ΣA4j(f′j-fj)/fj,内聚力提高率R5=ΣA5j(c′j-cj)/cj。其中,A′4j、A′5j为对应不同钻孔深度的相关系数。 
第五步:注浆效果定量评价。 
根据第四步注浆前后围岩探测数据的整理分析,通过加权可得到破碎围岩注浆效果的最终评价指标R=ΣCkRk,并将R值与某具体地下工程现场注浆效果统计标准值R0比较,即可定量得到注浆后加固效果。其中,Ck为权重系数,k=1,2,3,4,5,其大小应根据注浆加固效果提高率R1~R5的大小及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进行分配,满足ΣCk=1。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 现。因此,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0055] [0056]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注浆前数据采集:采用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围岩中钻进,并连续取芯,统计取芯长度,并计算围岩取芯率;
开展围岩地质雷达探测,根据探测图像结果将围岩由内到外依次划分为极其严重破损区、严重破损区与一般破损区,并计算围岩破损程度;
利用钻孔窥视成像记录仪在围岩取芯钻孔内进行探测,生成图像,并统计围岩裂隙张开宽度;
利用钻孔剪切仪进行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记录岩石的正应力和岩石的剪应力;
步骤二,注浆后数据采集:具体实施步骤与注浆前相同;
步骤三,围岩注浆加固效果分析:基于注浆前后所述围岩取芯率、围岩破碎程度、围岩裂隙发育情况、围岩裂隙张开宽度、岩石的正应力、岩石的剪应力、摩擦系数和内聚力,分别计算得到围岩钻孔取芯提高率、破损面积加固提高率、裂隙闭合提高率、内摩擦系数提高率和内聚力提高率;
步骤四,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基于步骤三得到的各围岩注浆效果评价值,利用权重分析法,建立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对围岩注浆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并与现场注浆效果统计标准值进行比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基于所述围岩钻孔取芯长度可得注浆前、后围岩钻孔取芯率为RQD=L1/L,其中,L为取芯长度,L1为长度≥10cm岩芯段的长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注浆前、后围岩破碎程度计算公式为D=A21S1+A22S2+A23S3,其中,A21、A22、A23为相关系数,且A21+A22+A23=1,S1为极其严重破损面积,S2为严重破损面积,S3为一般破损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钻孔窥视成像记录仪可输出描述钻孔岩芯或孔壁围岩的立体柱状图或平面展开图,用于钻孔窥视探测数据统计,所述钻孔窥视探测数据包括围岩裂隙倾向、倾角及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基于所述钻孔窥视探测数据可得注浆前围岩裂隙发育情况计算公式为其中,A31、A32、A33为相关系数,且A31+A32+A33=1, 分别对应注浆前探测钻孔内裂隙张开宽度大于5mm、1~5mm及小于1mm的裂隙长度之和的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钻孔剪切仪结构包括钢杆和与钢杆连接的对称的带有齿状突起的两块剪切板,首先将测试仪器剪切头上对称的带有齿状突起的两块剪切板压入破碎围岩钻孔壁内,使剪切板上两平行的齿状凸起间形成薄层岩片,再提拉和剪切头相连的钢杆,完成岩片剪切破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岩石的正应力σij=Pij/S0,岩石的剪应力τij=Tij/(2S0),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不同钻孔深度处围岩内摩擦系数和内聚力系数其中,S0为嵌于齿状凸起间岩片的面积,Pij为作用于岩片上的法向力,Tij为连杆的提拉力,m为探测钻孔个数,i为钻孔编号,j为钻孔测试深度编号,i=1,2···m,j=1,2···n,n为钻孔内测试深度的组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注浆后原位钻孔围岩强度测试,在注浆完毕后分时间段开展,当两次测试数据相近时,可认为是浆液凝固后的最终数据,此时可分别开展钻孔取芯、地质雷达探测及钻孔窥视探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所述钻孔取芯提高率为R1=(RQD′-RQD)/RQD;所述围岩破损面积加固提高率为R2=(D′-D)/D;所述围岩裂隙闭合提高率为R3=(W′-W)/W;所述围岩内摩擦系数提高率为R4=ΣA4j(f′j-fj)/fj,内聚力提高率R5=ΣA5j(c′j-cj)/cj,其中,A′4j、A′5j为对应不同钻孔深度的相关系数,RQD、RQD′分别为注浆前后围岩取芯率,W、W′分别为注浆前后围岩裂隙发育情况,fj、f′j分别为注浆前后不同钻孔深度处围岩内摩擦系数,cj、c′j分别为注浆前后内聚力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所述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是通过加权得到破碎围岩注浆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R=ΣCkRk,并将R值与某具体地下工程现场注浆效果统计标准值R0比较,即可定量得到注浆后加固效果,其中,Ck为权重系数,k=1,2,3,4,5,其大小应根据注浆加固效果提高率R1~R5的大小及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进行分配,满足ΣCk=1。
CN201410408786.0A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Active CN104215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8786.0A CN104215748B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8786.0A CN104215748B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5748A true CN104215748A (zh) 2014-12-17
CN104215748B CN104215748B (zh) 2015-04-22

Family

ID=5209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8786.0A Active CN104215748B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5748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6837A (zh) * 2014-12-31 2015-05-06 张斌伟 一种考虑围岩非线性软化和剪胀特性的地下洞室分析方法
CN104729915A (zh) * 2015-01-26 2015-06-24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一种城市地铁区间道路松散及脱空精细探查的装置及方法
CN104831743A (zh) * 2015-04-02 2015-08-12 山东大学 一种对富水围岩注浆控水效果的评估方法
CN104866709A (zh) * 2015-04-16 2015-08-26 山东大学 一种地下工程锚注质量评价方法
CN104880544A (zh) * 2015-04-02 2015-09-02 山东大学 地下工程中对软弱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CN105651668A (zh) * 2015-12-23 2016-06-08 山东大学 测定地下工程中裂隙围岩锚注渗流规律的方法
CN105759010A (zh) * 2016-02-04 2016-07-13 山东大学 一种采动影响巷道动态监测与稳定评价方法
CN105866148A (zh) * 2016-03-29 2016-08-17 山东大学 地质雷达动态检测衬砌病害注浆修复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644724A (zh) * 2016-12-30 2017-05-1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风化破碎富水围岩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
CN108268703A (zh) * 2017-12-28 2018-07-10 山东天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围岩时变弱化定量检测与加固预案设计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446485A (zh) * 2018-03-16 2018-08-24 河海大学 一种抽条加固评价方法
CN109187329A (zh) * 2018-09-10 2019-01-11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钢轨滚动接触疲劳伤损的量化评价方法
CN109298419A (zh) * 2018-09-21 2019-02-01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和取芯的路面裂缝发育状态检测方法
CN111335900A (zh) * 2020-03-25 2020-06-26 王�琦 高强锚注自成巷方法与系统
CN111579351A (zh) * 2020-04-07 2020-08-25 中山大学 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注浆支护效果的评价方法
WO2020252990A1 (zh) * 2019-06-21 2020-12-2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破碎煤体注浆加固界面强度测试方法
CN112127909A (zh) * 2020-09-08 2020-12-25 河海大学 一种隧道破碎围岩精确注浆修复加固方法
CN112412507A (zh) * 2020-10-29 2021-02-2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巷道锚杆注浆判定及分段实施方法
CN112987106A (zh) * 2021-02-22 2021-06-18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微地震静态监测的煤层气井产能潜力评价方法
CN114814981A (zh) * 2022-05-20 2022-07-29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层防水煤柱开采的注浆加固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6700A (ja) * 1998-10-30 2000-05-16 Yutaka Hara ロックボルト工法
CN101280565A (zh) * 2008-05-28 2008-10-08 中冶集团武勘岩土基础工程公司 水平顶管地基处理工法
CN101581701A (zh) * 2009-06-23 2009-11-18 中南大学 一种地表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
CN101581223A (zh) * 2009-06-23 2009-11-18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
CN101832142A (zh) * 2010-02-11 2010-09-15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信息化跟踪精确注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6700A (ja) * 1998-10-30 2000-05-16 Yutaka Hara ロックボルト工法
CN101280565A (zh) * 2008-05-28 2008-10-08 中冶集团武勘岩土基础工程公司 水平顶管地基处理工法
CN101581701A (zh) * 2009-06-23 2009-11-18 中南大学 一种地表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
CN101581223A (zh) * 2009-06-23 2009-11-18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
CN101832142A (zh) * 2010-02-11 2010-09-15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信息化跟踪精确注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卫国等: "巨厚煤层全煤巷道破坏机理及注浆效果数值模拟", 《金属矿山》, no. 452, 28 February 2014 (2014-02-28) *
朱永建等: "构造带极不稳定围岩注浆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煤炭科学技术》, vol. 39, no. 3, 31 March 2011 (2011-03-31) *

Cited B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6837A (zh) * 2014-12-31 2015-05-06 张斌伟 一种考虑围岩非线性软化和剪胀特性的地下洞室分析方法
CN104729915B (zh) * 2015-01-26 2017-06-30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一种城市地铁区间道路松散及脱空精细探查的装置及方法
CN104729915A (zh) * 2015-01-26 2015-06-24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一种城市地铁区间道路松散及脱空精细探查的装置及方法
CN104831743A (zh) * 2015-04-02 2015-08-12 山东大学 一种对富水围岩注浆控水效果的评估方法
CN104880544A (zh) * 2015-04-02 2015-09-02 山东大学 地下工程中对软弱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CN104880544B (zh) * 2015-04-02 2016-04-06 山东大学 地下工程中对软弱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CN104866709A (zh) * 2015-04-16 2015-08-26 山东大学 一种地下工程锚注质量评价方法
CN104866709B (zh) * 2015-04-16 2017-12-15 山东大学 一种地下工程锚注质量评价方法
CN105651668A (zh) * 2015-12-23 2016-06-08 山东大学 测定地下工程中裂隙围岩锚注渗流规律的方法
CN105651668B (zh) * 2015-12-23 2019-08-27 山东大学 测定地下工程中裂隙围岩锚注渗流规律的方法
CN105759010B (zh) * 2016-02-04 2017-11-07 山东大学 一种采动影响巷道动态监测与稳定评价方法
CN105759010A (zh) * 2016-02-04 2016-07-13 山东大学 一种采动影响巷道动态监测与稳定评价方法
CN105866148A (zh) * 2016-03-29 2016-08-17 山东大学 地质雷达动态检测衬砌病害注浆修复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644724A (zh) * 2016-12-30 2017-05-1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风化破碎富水围岩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
CN108268703A (zh) * 2017-12-28 2018-07-10 山东天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围岩时变弱化定量检测与加固预案设计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446485A (zh) * 2018-03-16 2018-08-24 河海大学 一种抽条加固评价方法
CN108446485B (zh) * 2018-03-16 2021-05-11 河海大学 一种抽条加固评价方法
CN109187329A (zh) * 2018-09-10 2019-01-11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钢轨滚动接触疲劳伤损的量化评价方法
CN109298419B (zh) * 2018-09-21 2021-09-07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和取芯的路面裂缝发育状态检测方法
CN109298419A (zh) * 2018-09-21 2019-02-01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和取芯的路面裂缝发育状态检测方法
WO2020252990A1 (zh) * 2019-06-21 2020-12-2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破碎煤体注浆加固界面强度测试方法
CN111335900A (zh) * 2020-03-25 2020-06-26 王�琦 高强锚注自成巷方法与系统
CN111335900B (zh) * 2020-03-25 2021-04-27 王�琦 高强锚注自成巷方法与系统
CN111579351A (zh) * 2020-04-07 2020-08-25 中山大学 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注浆支护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11579351B (zh) * 2020-04-07 2021-09-17 中山大学 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注浆支护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12127909A (zh) * 2020-09-08 2020-12-25 河海大学 一种隧道破碎围岩精确注浆修复加固方法
CN112412507A (zh) * 2020-10-29 2021-02-2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巷道锚杆注浆判定及分段实施方法
CN112987106A (zh) * 2021-02-22 2021-06-18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微地震静态监测的煤层气井产能潜力评价方法
CN112987106B (zh) * 2021-02-22 2023-05-16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微地震静态监测的煤层气井产能潜力评价方法
CN114814981A (zh) * 2022-05-20 2022-07-29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层防水煤柱开采的注浆加固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4814981B (zh) * 2022-05-20 2022-11-29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层防水煤柱开采的注浆加固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5748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5748B (zh) 一种地下工程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的综合定量检测方法
Li et al. In situ monitoring of rockburst nuclea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deeply buried tunnels of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Xiao et al. New criterion for the spalling failure of deep rock engineering based on energy release
Yue et al.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rotary-percussive drilling for ground characterization—illustrated by a case example in Hong Kong
CN105350972B (zh) 一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Kun et al. Influence of the fault zone in shallow tunneling: A case study of Izmir Metro Tunnel
Panthi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tunnelling in Himalayan rock mass conditions
CN110821501B (zh) 岩爆隧道的预卸压施工方法
CN110162882B (zh) 一种煤矿巷道穿越断层区围岩精准控制方法
CN112127909B (zh) 一种隧道破碎围岩精确注浆修复加固方法
CN109029343B (zh) 一种确定未知采空区范围和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方法
CN110486007A (zh) 煤矿随钻围岩力学参数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
Liu et al. Rock quality classification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undersea deposit based on M-IRMR
CN103344493A (zh) 基于声发射原理的原岩应力测量方法和测试装置
Akgün et al.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and preliminary support design for the Geçilmez tunnel: A case study along the Black Sea coastal highway, Giresun, northern Turkey
Masset et al. Quantitative hydraulic analysis of pre-drillings and inflows to the Gotthard Base Tunnel (Sedrun Lot, Switzerland)
Li et al. Effects of an underlying drainage gallery on coal bed methane capture effectiveness and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gate road
CN113669063A (zh) 切顶自成巷围岩控制方法
Coşar Application of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s for future support design of the Dim Tunnel near Alanya
Yu et al.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and safety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deep roadway with complex stress
Shi et 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and prevention of water inrush events in a deeply buried high-pressure coal seam—a case study of the Chensilou coal mine in China
Xia et al. Study on shear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columnar jointed basalt based on in-situ direct shear test at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Gao et al. Research on prediction model of prestress loss of anchor cable in soil-rock dual-structure slope
CN105046409B (zh) 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综合评定及技术保障体系建立方法
Wang et al. Floor heave control technology in deep and soft rock mining roadway: a case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