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7711A -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7711A
CN104207711A CN201410476030.XA CN201410476030A CN104207711A CN 104207711 A CN104207711 A CN 104207711A CN 201410476030 A CN201410476030 A CN 201410476030A CN 104207711 A CN104207711 A CN 104207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stool
toilet
centimetres
ur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60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7711B (zh
Inventor
李壮
戴海潮
孙玉静
胡婧婷
倪朋娟
蒋澍
王艺琳
李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4760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07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7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7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7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7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Flushing Toilets (AREA)

Abstract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可重复使用的导流器,折叠盒式蹲便器,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以及一次性使用的小便袋及带有自封口的大便外袋,每个大便外袋中包括一个含有吸水剂的大便袋、吸附剂、手纸及消毒纸巾。小便前在导流器上套上小便袋。小便后将袋扎口,放到指定的地方贮存;大便前在折叠盒式蹲便器或折叠式坐便器上套上大便袋,大便后将含有手纸的大便袋及消毒纸巾放入含吸附剂的大便外袋中封口。袋装大小便待灾情有所缓解后处理。本发明无需修建管道系统,无需施工,不用水,不占用专门空间,体积小、重量轻,运送、发放方便,使用简单,既解决了臭味问题,也解决了交叉感染及水污染、环境污染的问题,特别适合于条件恶劣的灾区。

Description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卫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修建复杂费力昂贵的管道系统,无需施工,无需用水,无需占用专门的空间,体积小、重量轻,运送、发放方便,使用方法简单,既解决臭味问题,也解决交叉感染及水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庐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环境恶劣的灾区,强烈地震破坏了大多数厕所,污水管道系统及污水处理厂受损,人们每天必须的如厕成为大问题。4月26日早晨,芦山县村民张芝容带着5岁的儿子小思回自家危房上厕所,小孩掉入由木板搭建的简易厕所内,经抢救无效死亡(http://news.lcxw.cn/zt/china/scyadz/news/2013-06-21/431097.html)。小思在地震中逃过了一劫,却因为上厕所失去了生命。这件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地震灾区如厕难、没有规范的统一管理这一现状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在修复之前,如何解决灾区人们大小便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后大部分房屋倒塌或变成危房,不宜居住,而临时的救助点往往设备简单,大部分都没有配备厕所,灾民们上厕所基本是“就地解决”。健康人的尿液虽然无菌、无毒,但是随地小便气味难闻,也不雅观。粪便不仅仅视觉恶心、味觉难闻,还含有大量细菌,是病原传播的源头,污染水源后会造成大面积传染。大地震发生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防疫。人们的排泄物及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传染疾病。早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由于灾区污水系统在地震中遭到了破坏,人畜粪便等面源污染成了防疫难题(http://news.sohu.com/20080612/n257454055.shtml)。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后,众多媒体再次报道如厕难问题凸显(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qinghaiyushudizhen/zuixin/201004/0419_9954_1607231.shtml)。
地震发生后,灾区的厕所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公厕,一般设立在灾区医院等地方,保障清洁比较完善,并且有准备水进行清洁和冲刷。虽然条件不错,但由于蹲位有限,供不应求,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排队等候。而其他地点的类似厕所,都因为无法冲洗,在多日使用后,人员大多无法入内。第二类是临时厕所,一般设置在城区相应人员集中的安置点附近。但简易厕所因缺乏必要的清洁维护,很快都无法使用。第三类是当地居民因地制宜,选择在靠近安置点的荒弃山头上通过挖坑搭建而成。这些简易厕所存在不少隐患,如脏、臭、消毒不彻底等问题,容易污染环境,造成交叉感染(http://www.lanmayi.cn/community_145631/)。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有多专家建议,灾区应尽快推广使用“环保型节能真空移动厕所”,以防止和控制灾区病菌、磷等污染发生。虽然“环保型节能真空移动厕所”能缓解灾区如厕难的问题,但是真空移动厕所造价高,运输不方便,难于在条件恶劣的灾区广泛使用(http://news.sohu.com/20080612/n257454055.shtml)。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邵通市鲁甸6.5级地震,如厕困难依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地震灾区人们如厕问题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无需修建复杂费力昂贵的管道系统,无需施工,无需用水,无需占用专门的空间,体积小、重量轻,运送、发放方便,使用方法简单,既解决了臭味问题,也解决了交叉感染及水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地震灾区恢复之前如厕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包括可重复使用的导流器、便携折叠式蹲便器和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以及不可重复使用的多个一次性小便袋和多个带有自封口的大便外袋,每个大便外袋中均含有一个带有吸水剂的大便袋、吸附剂、两张手纸和一份消毒纸巾;以上所有东西均放在一个手提箱中;
所述导流器由椭圆形环、第二支撑袋和手柄组成,所述第二支撑袋的开口边缘固定在椭圆形环的边缘上,第二支撑袋可以收缩回椭圆形环内,手柄固定在椭圆形环的边缘外侧上;将小便袋套在第二支撑袋上即可开始小便;
所述便携折叠式蹲便器包括:折叠盒;折叠盒由一个第一折叠板、一个第二折叠板、四个第二旋转轴、四个第一搭扣、四个第二搭扣和四个第一旋转轴组成;四个第一搭扣对称安装在第一折叠板的长边两端,四个第一旋转轴对称安装在第一折叠板的长边两端且分别位于四个第一搭扣的内侧,第一折叠板的长边两端可以通过四个第一旋转轴向上折叠;四个第二搭扣对称安装在第二折叠板的长边两端,四个第二旋转轴对称安装在第二折叠板的长边两端且分别位于四个第二搭扣的内侧,第二折叠板的长边两端可以通过四个第二旋转轴向上折叠;将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分别沿着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折叠,然后将对应的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扣合在一起形成折叠盒;将含有吸水剂的大便袋套在折叠盒中即可开始大便;
所述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包括:成轴对称结构坐便器面、坐便器口、第三旋转轴、坐垫、四个支撑腿、四个用于安装支撑腿的安装孔和第一支撑袋;所述坐便器口设置在坐便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三旋转轴设置在坐便器面的中心轴向上且沿着坐便器口的长轴方向,所述坐垫放置在坐便器口上表面边缘,所述坐便器面的背面设置有四个用于固定支撑腿的安装孔,将折叠的坐便器面打开,在四个安装孔上分别安装上四个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袋固定安装在坐便器口下表面边缘;将含有吸水剂的大便袋套在第一支撑袋中即可开始大便。
所述椭圆形环的长轴直径为13厘米,短轴直径为7厘米。
所述第一支撑袋采用尼龙或塑料制成,其深度为20厘米;所述第二支撑袋采用尼龙或塑料制成,其深度为15厘米。
所述小便袋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或可降解塑料制成,其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所述大便袋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或可降解塑料制成,其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50厘米;所述大便外袋采用铝塑复合袋制成,其长度为25厘米,宽度为15厘米。
所述第一折叠板采用纸板、塑料、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其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高度为15厘米;所述第二折叠板采用纸板、塑料、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其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高度为15厘米。
所述坐便器面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高强度塑料制成,其长度为45厘米,宽度为40厘米,厚度为4厘米。
所述坐便器口的长轴直径为31厘米,短轴直径为23厘米。
所述吸水剂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
所述吸附剂采用钠石灰、熟石灰、烧碱、KOH或LiOH。
本发明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的使用方法,该方法的条件和步骤如下:
1、小便
步骤一、将手提箱打开,取出导流器,将椭圆形环中的第二支撑袋拉出;
步骤二、将小便袋放入第二支撑袋中;
步骤三、使用者将小便便入小便袋中,将小便袋扎口;
步骤四、将装有尿液的扎口小便袋从第二支撑袋中取出,放到指定的地方贮存,待污水管道及处理系统修好后将小便袋捅破倒入下水道,或者收集起来送往农村作为肥料;
步骤五、将第二支撑袋收缩回椭圆形环中,将导流器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存;
2、(1)蹲式大便
步骤一、打开手提箱,取出折叠盒,将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分别沿着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折叠,然后将对应的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扣合在一起形成折叠盒;
步骤二、取出一个大便外袋,打开自封口,取出带有吸水剂的大便袋、手纸和消毒纸巾,将带有吸水剂的大便袋套装在折叠盒中;
步骤三、使用者将小便与大便便入大便袋中;
步骤四、用手纸清洁肛门后丢入大便袋中;
步骤五、将大便袋扎口,从折叠盒中取出放入带有吸附剂的大便外袋中;
步骤六、用消毒纸巾将手擦干净,消毒,用过的消毒纸巾也放入大便外袋中;
步骤七、将大便外袋上的自封口封口,如果条件允许,用封口机封口以保证内容物长期不外泄;所述大便外袋为铝塑复合袋,可以有效的隔绝气味,吸附剂可以吸附二氧化碳、硫醇和硫化氢,防止涨袋及臭味,大便外袋可以长期贮存,待灾情有所缓解及垃圾处理系统恢复后送往垃圾处理厂处理、就地焚烧或填埋。
步骤八、将折叠盒拆卸后恢复原状并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管。
(2)坐式大便
步骤一、打开手提箱,取出坐便器面,通过第三旋转轴将其拉平,在四个安装孔中装上四个支撑腿,将其组装成一个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
步骤二、取出一个大便外袋,打开自封口,取出其中的大便袋、手纸及消毒湿巾,将含有吸水剂的大便袋套装在固定于坐便器口下表面边缘的第一支撑袋中;
步骤三、放上坐垫;
步骤四、将小便与大便便入大便袋中;
步骤五、用手纸清洁肛门后丢入大便袋中;
步骤六、取下坐垫;
步骤七、将大便袋扎口,从第一支撑袋中取出,放入带有吸附剂的大便外袋中;
步骤八、用消毒纸巾将手擦干净,消毒,用过的消毒纸巾也放入大便外袋中;
步骤九、将大便外袋上的自封口封口,如果条件允许,用封口机封口以保证内容物长期不外泄;所述大便外袋为铝塑复合袋,可以有效的隔绝气味,吸附剂可以吸附二氧化碳、硫醇和硫化氢,防止涨袋及臭味,大便外袋可以长期贮存,待灾情有所缓解及垃圾处理系统恢复后送往垃圾处理厂处理、就地焚烧或填埋;
步骤十、取下坐垫,将四个支撑腿拆卸并将坐便器面折叠并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整个过程简便易操作,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在室内或隐蔽的地方均可,如厕完后可恢复原状。
2、本发明中的如厕套装装在一个手提箱中,携带方便,所占空间小。
3、本发明中的如厕套装分为可重复使用部分和一次性使用部分。随套装携带的标配一次性部件可满足一家三口一周的如厕需要。
4、如果需要,可额外提供一次性不能重复使用的物品。
5、本发明中小便袋在使用完后,袋装小便可以暂时保存,或定点收集,等污水管道及处理系统修好以后将塑料袋捅破,尿液倒入下水道。如果能够收集,送往农村作为肥料更好。
6、本发明中大便使用的外袋可以有效的隔绝气味,且不会涨袋,可以长期贮存,待灾情有所缓解及处理系统恢复以后送去垃圾处理厂处理,或者就地焚烧或者填埋。
7、本发明中用湿纸巾擦手消毒,既解决了微生物感染问题又避免了人们如厕后洗手对灾区宝贵水的浪费。
8、本发明可以解决灾区如厕问题,无需修建复杂费力昂贵的管道系统,无需施工,无需用水,无需占用专门的空间,体积小、重量轻,运送、发放方便,使用方法简单,既解决了臭味问题,也解决了交叉感染及水污染、环境污染的问题,特别适合于条件恶劣的灾区。
附图说明
图1为组装前的折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折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折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组装后的折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大便袋与折叠式蹲便器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6为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坐便器面折叠后的俯视图。
图8为坐便器面打开后的俯视图。
图9为坐便器面与坐垫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10为坐便器背面的俯视图。
图11为大小便袋与支撑袋组装的示意图。
图中:1、折叠盒,2、第一折叠板,3、第二折叠板,4、第二旋转轴,5、第一搭扣,6、第二搭扣,7、第一旋转轴,8、小便袋,9、吸水剂,10、大便袋,11、坐便器面,12、坐便器口,13、第三旋转轴,14、坐垫,15、安装孔,16、第一支撑袋,17、导流器,18、椭圆形环,19、第二支撑袋,2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包括:可重复使用的导流器17、便携折叠式蹲便器和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以及一次性不可重复使用的多个小便袋8、多个带有自封口的大便外袋,其中每个大便外袋中含有一个带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吸附剂,两张手纸和一份消毒纸巾;导流器17、便携折叠式蹲便器、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小便袋8及大便外袋均放置在一个手提箱中。
如图6所示,导流器17由椭圆形环18、第二支撑袋19和手柄20组成,第二支撑袋19的开口边缘固定在椭圆形环18的边缘上,第二支撑袋19可以收缩回椭圆形环18内,便于携带,手柄20固定在椭圆形环18的边缘外侧上,便于使用者手握住导流器17。将小便袋8套在第二支撑袋19上,即可开始小便。
便携折叠式蹲便器,为习惯于蹲便的人设计,包括:折叠盒1。如图1和图4所示,折叠盒1由一个第一折叠板2、一个第二折叠板3、四个第二旋转轴4、四个第一搭扣5、四个第二搭扣6和四个第一旋转轴7组成。如图2所示,四个第一搭扣5对称安装在第一折叠板2的长边两端,四个第一旋转轴7对称安装在第一折叠板2的长边两端且分别位于四个第一搭扣5的内侧,第一折叠板2的长边两端可以通过四个第一旋转轴7向上折叠。如图3所示,四个第二搭扣6对称安装在第二折叠板3的长边两端,四个第二旋转轴4对称安装在第二折叠板3的长边两端且分别位于四个第二搭扣6的内侧,第二折叠板3的长边两端可以通过四个第二旋转轴4向上折叠。如图4所示,将第一折叠板2和第二折叠板3分别沿着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4折叠,然后将对应的第一搭扣5和第二搭扣6扣合在一起形成折叠盒1。如图5所示,将含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套在折叠盒1中,即可开始大便。
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为习惯于坐便的人设计,包括:坐便器面11、坐便器口12、第三旋转轴13、坐垫14、四个支撑腿、四个用于安装支撑腿的安装孔15和第一支撑袋16。
如图7和图8所示,坐便器面11为轴对称结构,坐便器口12设置在坐便器面11的中心位置,第三旋转轴13设置在坐便器面11的中心轴向上且沿着坐便器口12的长轴方向。如图9所示,坐垫14放置在坐便器口12上表面边缘。如图10所示,坐便器面11的背面设置有四个用于固定支撑腿的安装孔15,将坐便器面11由图7中的折叠形式打开成为图8所示的形式,在四个安装孔15上分别安装上四个支撑腿,用于承载使用者。如图11所示,第一支撑袋16用于大便袋10的支撑,第一支撑袋16固定安装在坐便器口12下表面边缘;将含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套在第一支撑袋16中,即可开始大便。
本实施方式中,导流器17的椭圆形环18的尺寸可以改变,以长轴直径为13厘米,短轴直径为7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与椭圆形环18固定相连的第二支撑袋19的材质可以改变,以尼龙或塑料为宜,与椭圆形环18固定相连的第二支撑袋19的深度可以改变,以15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小便袋8的材质可以改变,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可降解塑料等材料为宜,小便袋8的尺寸可以改变,以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板2和第二折叠板3的材料可以改变,以纸板、塑料、不锈钢或铝合金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板2和第二折叠板3的尺寸可以改变,以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高度为15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搭扣5和第二搭扣6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只要能将第一折叠板2和第二折叠板3连接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坐便器面11材质可以改变,以铝合金、不锈钢或高强度塑料为宜,坐便器面11尺寸可以改变,以长度为45厘米,宽度为40厘米,厚度为4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坐便器口12大小可以改变,以长轴直径为31厘米,短轴直径为23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袋16的材质可以改变,以尼龙或塑料为宜,第一支撑袋16的深度可以改变,以20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的高度可以改变,以40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大便袋10的材质可以改变,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可降解塑料等材料为宜,大便袋10的大小可以改变,以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50厘米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吸水剂9的种类可以改变,以高分子吸水树脂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吸附剂的种类可以改变,以钠石灰、石灰、熟石灰、烧碱、NaOH、KOH或LiOH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大便外袋的材质可以改变,以铝塑复合袋为宜,大便外袋的大小可以改变,以长度为25厘米,宽度为15厘米为宜。
本发明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的使用方法,该方法的条件和步骤如下:
1、小便
步骤一、将手提箱打开,取出导流器17,将椭圆形环18中的第二支撑袋19拉出。
步骤二、将小便袋8放入第二支撑袋19中。
步骤三、使用者将小便便入小便袋8中,将小便袋8扎口。
步骤四、将装有尿液的扎口小便袋8从第二支撑袋19中取出,放到指定的地方贮存,等污水管道及处理系统修好以后将小便袋捅破倒入下水道,如果能够收集,送往农村作为肥料更好;
步骤五、将第二支撑袋19收缩回椭圆形环18中,将导流器17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存。
2、(1)蹲式大便
步骤一、将手提箱打开,取出折叠盒1,将第一折叠板2和第二折叠板3分别沿着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4折叠,然后将对应的第一搭扣5和第二搭扣6扣合在一起形成折叠盒1。
步骤二、取出一个大便外袋,打开自封口,取出带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手纸和消毒纸巾,将带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套在折叠盒1中。
步骤三、使用者将小便与大便便入大便袋10中。
步骤四、用手纸清洁肛门后丢入大便袋10中。
步骤五、将大便袋10扎口,从折叠盒1中取出放入带有吸附剂的大便外袋中。
步骤六、用消毒纸巾将手擦干净,消毒,用过的消毒纸巾也放入大便外袋中。
步骤七、将大便外袋上的自封口封口,如果条件允许,用封口机封口以保证内容物长期不外泄。大便外袋为铝塑复合袋,可以有效的隔绝气味,吸附剂可以吸附二氧化碳、硫醇、硫化氢等气体,防止涨袋及臭味,大便外袋可以长期贮存,待灾情有所缓解及垃圾处理系统恢复以后送垃圾处理厂处理,或者就地焚烧或者填埋。
步骤八、将折叠盒1拆卸后恢复原状并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管。
(2)坐式大便
步骤一、打开手提箱,取出坐便器面11,通过第三旋转轴13将其拉平,在四个安装孔15中装上四个支撑腿,将其组装成一个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
步骤二、取出一个大便外袋,打开自封口,取出其中的大便袋10、手纸及消毒湿巾,将含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套装在固定于坐便器口12下表面边缘的第一支撑袋16中。
步骤三、放上坐垫14。
步骤四、将小便与大便便入大便袋10中。
步骤五、用手纸清洁肛门后丢入大便袋10中。
步骤六、取下坐垫14。
步骤七、将大便袋10扎口,从第一支撑袋16中取出,放入大便外袋中。
步骤八、用消毒纸巾将手擦干净,消毒,用过的消毒纸巾也放入大便外袋中。
步骤九、将大便外袋上的自封口封口,如果条件允许,用封口机封口以保证内容物长期不外泄;大便外袋为铝塑复合袋,可以有效的隔绝气味,吸附剂可以吸附二氧化碳、硫醇、硫化氢等气体,防止涨袋及臭味,大便外袋可以长期贮存,待灾情有所缓解及垃圾处理系统恢复以后送垃圾处理厂处理,或者就地焚烧或者填埋。
步骤十、取下坐垫14,将四个支撑腿拆卸并将坐便器面11折叠并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管。
本发明中如厕后袋装小便和袋装大便既可暂时保存,也可定点收集,待灾情缓解之后再进行处理。使用本发明无需灾区宝贵的水资源,不会产生随地大小便对环境的污染,无需修建复杂费力昂贵的管道系统,无需施工,无需占用专门的空间,体积小、重量轻,运送、发放方便,使用方法简单,既解决臭味问题,也解决交叉感染及水污染、环境污染的问题,特别适合于灾区恶劣条件。使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灾区人们如厕难的问题,防止疫情的发生。
显然,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重复使用的导流器(17)、便携折叠式蹲便器和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以及不可重复使用的多个一次性小便袋(8)和多个带有自封口的大便外袋,每个大便外袋中均含有一个带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吸附剂、两张手纸和一份消毒纸巾;以上所有东西均放在一个手提箱中;
所述导流器(17)由椭圆形环(18)、第二支撑袋(19)和手柄(20)组成,所述第二支撑袋(19)的开口边缘固定在椭圆形环(18)的边缘上,第二支撑袋(19)可以收缩回椭圆形环(18)内,手柄(20)固定在椭圆形环(18)的边缘外侧上;将小便袋(8)套在第二支撑袋(19)上即可开始小便;
所述便携折叠式蹲便器包括:折叠盒(1);折叠盒(1)由一个第一折叠板(2)、一个第二折叠板(3)、四个第二旋转轴(4)、四个第一搭扣(5)、四个第二搭扣(6)和四个第一旋转轴(7)组成;四个第一搭扣(5)对称安装在第一折叠板(2)的长边两端,四个第一旋转轴(7)对称安装在第一折叠板(2)的长边两端且分别位于四个第一搭扣(5)的内侧,第一折叠板(2)的长边两端可以通过四个第一旋转轴(7)向上折叠;四个第二搭扣(6)对称安装在第二折叠板(3)的长边两端,四个第二旋转轴(4)对称安装在第二折叠板(3)的长边两端且分别位于四个第二搭扣(6)的内侧,第二折叠板(3)的长边两端可以通过四个第二旋转轴(4)向上折叠;将第一折叠板(2)和第二折叠板(3)分别沿着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4)折叠,然后将对应的第一搭扣(5)和第二搭扣(6)扣合在一起形成折叠盒(1);将含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套在折叠盒(1)中即可开始大便;
所述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包括:成轴对称结构坐便器面(11)、坐便器口(12)、第三旋转轴(13)、坐垫(14)、四个支撑腿、四个用于安装支撑腿的安装孔(15)和第一支撑袋(16);所述坐便器口(12)设置在坐便器面(11)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三旋转轴(13)设置在坐便器面(11)的中心轴向上且沿着坐便器口(12)的长轴方向,所述坐垫(14)放置在坐便器口(12)上表面边缘,所述坐便器面(11)的背面设置有四个用于固定支撑腿的安装孔(15),将折叠的坐便器面(11)打开,在四个安装孔(15)上分别安装上四个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袋(16)固定安装在坐便器口(12)下表面边缘;将含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套在第一支撑袋(16)中即可开始大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环(18)的长轴直径为13厘米,短轴直径为7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袋(16)采用尼龙或塑料制成,其深度为20厘米;所述第二支撑袋(19)采用尼龙或塑料制成,其深度为1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便袋(8)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或可降解塑料制成,其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所述大便袋(10)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或可降解塑料制成,其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50厘米;所述大便外袋采用铝塑复合袋制成,其长度为25厘米,宽度为1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2)采用纸板、塑料、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其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高度为15厘米;所述第二折叠板(3)采用纸板、塑料、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其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高度为1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面(11)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高强度塑料制成,其长度为45厘米,宽度为40厘米,厚度为4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口(12)的长轴直径为31厘米,短轴直径为23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剂(9)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采用钠石灰、熟石灰、烧碱、KOH或LiOH。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条件和步骤如下:
1、小便
步骤一、将手提箱打开,取出导流器(17),将椭圆形环(18)中的第二支撑袋(19)拉出;
步骤二、将小便袋(8)放入第二支撑袋(19)中;
步骤三、使用者将小便便入小便袋(8)中,将小便袋(8)扎口;
步骤四、将装有尿液的扎口小便袋(8)从第二支撑袋(19)中取出,放到指定的地方贮存,待污水管道及处理系统修好后将小便袋(8)捅破倒入下水道,或者收集起来送往农村作为肥料;
步骤五、将第二支撑袋(19)收缩回椭圆形环(18)中,将导流器(17)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存;
2、(1)蹲式大便
步骤一、打开手提箱,取出折叠盒(1),将第一折叠板(2)和第二折叠板(3)分别沿着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4)折叠,然后将对应的第一搭扣(5)和第二搭扣(6)扣合在一起形成折叠盒(1);
步骤二、取出一个大便外袋,打开自封口,取出带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手纸和消毒纸巾,将带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套装在折叠盒(1)中;
步骤三、使用者将小便与大便便入大便袋(10)中;
步骤四、用手纸清洁肛门后丢入大便袋(10)中;
步骤五、将大便袋(10)扎口,从折叠盒(1)中取出放入带有吸附剂的大便外袋中;
步骤六、用消毒纸巾将手擦干净,消毒,用过的消毒纸巾也放入大便外袋中;
步骤七、将大便外袋上的自封口封口;所述大便外袋为铝塑复合袋,可以有效的隔绝气味,吸附剂可以吸附二氧化碳、硫醇和硫化氢,防止涨袋及臭味,大便外袋可以长期贮存,待灾情有所缓解及垃圾处理系统恢复后送往垃圾处理厂处理、就地焚烧或填埋。
步骤八、将折叠盒(1)拆卸后恢复原状并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管。
(2)坐式大便
步骤一、打开手提箱,取出坐便器面(11),通过第三旋转轴(13)将其拉平,在四个安装孔(15)中装上四个支撑腿,将其组装成一个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
步骤二、取出一个大便外袋,打开自封口,取出其中的大便袋(10)、手纸及消毒湿巾,将含有吸水剂(9)的大便袋(10)套装在固定于坐便器口(12)下表面边缘的第一支撑袋(16)中;
步骤三、放上坐垫(14);
步骤四、将小便与大便便入大便袋(10)中;
步骤五、用手纸清洁肛门后丢入大便袋(10)中;
步骤六、取下坐垫(14);
步骤七、将大便袋(10)扎口,从第一支撑袋(16)中取出,放入带有吸附剂的大便外袋中;
步骤八、用消毒纸巾将手擦干净,消毒,用过的消毒纸巾也放入大便外袋中;
步骤九、将大便外袋上的自封口封口;所述大便外袋为铝塑复合袋,可以有效的隔绝气味,吸附剂可以吸附二氧化碳、硫醇和硫化氢,防止涨袋及臭味,大便外袋可以长期贮存,待灾情有所缓解及垃圾处理系统恢复后送往垃圾处理厂处理、就地焚烧或填埋;
步骤十、取下坐垫(14),将四个支撑腿拆卸并将坐便器面(11)折叠并放回手提箱中妥善保管。
CN201410476030.XA 2014-09-16 2014-09-16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4207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030.XA CN104207711B (zh) 2014-09-16 2014-09-16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030.XA CN104207711B (zh) 2014-09-16 2014-09-16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7711A true CN104207711A (zh) 2014-12-17
CN104207711B CN104207711B (zh) 2016-04-20

Family

ID=52089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6030.XA Active CN104207711B (zh) 2014-09-16 2014-09-16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077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026A (zh) * 2014-09-16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备用紧急情况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36824A (zh) * 2017-04-20 2019-12-31 首都大区药房 用于收集排泄物的马桶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148U (zh) * 1991-01-24 1991-08-07 李振岐 便携防污染坐椅式防翻倒儿童便盆
JPH06277163A (ja) * 1993-03-24 1994-10-04 Nippon Soda Co Ltd 災害時用使い捨て排便袋
CN1718146A (zh) * 2004-08-20 2006-01-11 谈世德 车用便携便器
CN201564401U (zh) * 2009-07-17 2010-09-01 杜兴文 双门袋式蹲便器
CN201791004U (zh) * 2010-07-29 2011-04-13 王小刚 一次性卫生接尿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148U (zh) * 1991-01-24 1991-08-07 李振岐 便携防污染坐椅式防翻倒儿童便盆
JPH06277163A (ja) * 1993-03-24 1994-10-04 Nippon Soda Co Ltd 災害時用使い捨て排便袋
CN1718146A (zh) * 2004-08-20 2006-01-11 谈世德 车用便携便器
CN201564401U (zh) * 2009-07-17 2010-09-01 杜兴文 双门袋式蹲便器
CN201791004U (zh) * 2010-07-29 2011-04-13 王小刚 一次性卫生接尿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026A (zh) * 2014-09-16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备用紧急情况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36824A (zh) * 2017-04-20 2019-12-31 首都大区药房 用于收集排泄物的马桶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7711B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ur et al. Menstrual hygiene, management, and waste disposal: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girls/wome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N104188588B (zh) 便携盒式粪尿分离蹲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4207711B (zh) 地震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37455B (zh) 地震灾区粪尿分离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04207712B (zh) 粪尿分离无水方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26559A (zh) 一种智能化、环保型内水循环的移动公厕
CN104224022B (zh) 洪水灾区无水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22780U (zh) 马桶式环保移动旱厕
CN104257316B (zh) 组装型折叠式粪尿分离坐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4224026A (zh) 备用紧急情况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04257317B (zh) 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US20160309970A1 (en) Ultra portable restroom system
CN219422709U (zh) 灾区应急如厕的装置
CN104257317A (zh) 组装型折叠式坐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5886622A (zh) 灾区应急如厕的装置
CN104207714B (zh) 便携折叠式粪尿分离蹲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64262U (zh) 可拆装式环保移动旱厕
CN104305923B (zh) 小孩外出如厕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26370A (zh) 一种呕吐物标准化处理方法
CN104224024B (zh) 便携组装式蹲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31139U (zh) 一种智能无害化旱厕封口装置
CN206844722U (zh) 一种医院厕所
WO2019220374A1 (en) Portable, pocketable and disposable toilet usable in squatting position
CN202154622U (zh) 幼儿施便器
CN206954961U (zh) 便携式垃圾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