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212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2123A
CN104202123A CN201410460911.2A CN201410460911A CN104202123A CN 104202123 A CN104202123 A CN 104202123A CN 201410460911 A CN201410460911 A CN 201410460911A CN 104202123 A CN104202123 A CN 104202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frame
sub
terminal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09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2123B (zh
Inventor
王讴
孙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09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02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2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2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2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2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包括: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以及,计算出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在接收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新一代的TD-LTE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中,下行方向采用了OFDMA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上行方向采用了SC-FDMA技术(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这样,为接入到系统中的终端分配资源,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两个维度上进行。在时域上,资源划分的最大单位是长度为10ms的无线帧,每个无线帧包括10个长度为1ms的子帧。在频域上,每个物理小区使用一个载波,其频带被划分为多个间隔为15kHz的子载波,以便使用OFDMA或SC-FDMA技术。12个相邻的子载波组成一个PRB(物理资源块)。PRB是传输上下行数据信息时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对于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来说,由于基站对这些终端的接收功率较低,信号干扰噪声比较低,因此,会导致基站对单次上行传输的信号译码错误。为了避免重传传输时延加大、速率降低等问题,LTE提出了TTI bundling的解决方案。TTI bundling(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传输时间间隔绑定),是终端在多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多次发送同一个传输块,而无需等待基站反馈的技术。例如,在LTE规范的具体规定中,同一个传输块要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各发射一次,依次发送该传输块经信道编码后获得的冗余版本。
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终端,无线信道总是动态变化的。可能在某一段较短时间内,基站只要根据所述多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第1个或前几个上行子帧的冗余版本就可以将传输块成功译码。然而,在已成功译码的情况下,剩余的上行子帧相应的PRB继续只用于传输该传输块的冗余版本,造成了上行资源的浪费,最终导致小区的上行总吞吐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实现提高小区的上行总吞吐量的目的。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以及,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于基站的数据传输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触发指示子单元以及计算信号子单元执行;其中,所述指示子单元,用于指示未处于TTI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所述计算信号子单元,用于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干扰消除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基站发送的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的指示,其中,所述指示具体由所述基站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且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而发出的,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以便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第四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指示接收单元,用于在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基站发送的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的指示,其中,所述指示具体由所述基站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且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而发出的,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发射单元,用于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以便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第五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例如,该系统可以包括:基站,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以及,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第一终端,用于在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第二终端,用于在未处于TTI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指示,在所述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可见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共用PRB传输的混合信号中,有效消除了第一终端发射的信号的干扰,得到了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因此,第二终端可以选择较为高阶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传输,和/或者,可以采用两天线MIMO的传输模式,既能够充分利用上行资源,又能够提高小区的上行总吞吐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第二终端的上行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于基站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上行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使用TTIbundling的第一终端在上行信道质量较好时,通常仅根据一个TTI bundling中少于4个子帧的冗余版本即可译出传输块。基站可以将该传输块编码为该TTI bundling的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并允许其他不使用TTI bundling的终端与第一终端在该剩余子帧的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形成多用户MIMO系统,达到充分利用上行资源的目的。但是,根据目前的多用户MIMO系统区分每个用户终端上行信号的方式,多用户终端各自都只能使用单天线传输模式,否则无法区分出每个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然而,其他终端使用单天线与使用TTI bundling的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并未能提高小区上行总吞吐量。
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又发现,基站可以从该剩余子帧接收到的两个终端的混和信号中,减去使用TTI bundling的终端在剩余子帧中发射的冗余版本对应的信号,达到干扰消除的作用,使得不使用TTI bundling的终端可以选择较为高阶的调制编码方式,和/或者,采用两天线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天线系统)的传输模式进行上行传输,从而可获得更高的上行传输速率,达到提高小区的上行总吞吐量的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例如,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10、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以及,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
例如,在LTE规范的具体规定中,处于TTI bundling的终端的同一个传输块要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各发射一次,依次发送该传输块经信道编码后获得的冗余版本,这4个上行子帧称为一个TTI bundle。也即,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可以为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可以理解的是,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仅为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根据协议的不同,预设数量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对第二终端发出的所述在剩余子帧中与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的指示,需要在所述剩余子帧之前做出,并在相应的下行子帧通知第二终端。例如,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可以在对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译码之前发出。例如,基站可以通过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来向第二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指示第二终端在剩余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第二终端的一个传输块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只传输一次。基站发送该指示的过程可以按照3GPP 36.213协议进行。指示的格式按照3GPP36.212协议进行,其中的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数据传输使用的PRB集合,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天线数目等等。
为了能够在对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译码之前发出所述指示,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站根据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最近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成功译码所需子帧数,对接下来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进行预估。基站根据预估出的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预先设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相应地,基站可以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在对所述传输块译码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判断是否能够根据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如果是,则在对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译码之前,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对接下来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进行预估,设置了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因此,能够在对所述传输块译码之前发出所述指示,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能够尽早根据指示对需要发射的上行数据进行编码,及时在剩余可共用子帧发射出上行数据。
由于不同的上下行配置会导致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组合方式可能不同。而对于不同组合方式的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按上下行配置的不同,统计出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全部组合方式。针对每一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成功译出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与该组合方式对应的、在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基站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在译出所述传输块之前,根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实际组合方式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判断是否能够根据所述实际组合方式对应的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如果是,则在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之前,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下面,结合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可能的组合方式对如何设置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而言,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可以是连续相邻的4个上行子帧,对于TDD(Time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而言,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可以是至少两个上行子帧隔着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的4个上行子帧。例如,TD-LTE系统采用时分双工方式,因此TD-LTE的子帧分为3种:下行子帧、特殊子帧和上行子帧。下行子帧,用于传输下行数据和控制信息。上行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数据和控制信息。特殊子帧,用于先传输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可能传输下行数据信息(时间较下行子帧短),经过保护间隔后,再传输很短时间的上行控制信息。在每个无线帧内,上述3种子帧出现的排列顺序称为上下行配置。例如,可定义7种上下行配置,以满足不同上下行业务量的比例的需要。7种上下行配置可以见下面的上下行配置表(下行子帧、特殊子帧和上行子帧分别用D、S、U表示):
上下行配置类型 0子帧 1子帧 2子帧 3子帧 4子帧 5子帧 6子帧 7子帧 8子帧 9子帧
0 D S U U U D S U U U
1 D S U U D D S U U D
2 D S U D D D S U D D
3 D S U U U D D D D D
4 D S U U D D D D D D
5 D S U D D D D D D D
6 D S U U U D S U U D
在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为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情况下,根据上面的上下行配置表可知,上下行配置种类为“0”、“1”、“6”的配置方式,其对应的无线帧支持TTI bundling。其它无线帧内的上行子帧数小于4个,不支持TTI bundling。
根据所述上下行配置表所示的可能的上下行配置,可以确定,按上下行配置的不同,统计出的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全部组合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五种组合方式。下面对五种组合方式进行介绍。另外,还根据以下信道系数取值策略,对每种组合方式下信道系数的可能的取值方式进行说明。所述信道系数取值策略可以为,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较高范围时信道系数变化相对较快,针对相邻的两个上行子帧,可以采用其中较前一个上行子帧的信道系数来估计较后一个上行子帧的信道系数。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较低范围时信道系数变化相对较慢,针对不相邻的两个上行子帧,可以采用其中较前一个上行子帧的信道系数来估计较后一个上行子帧的信道系数。
所述五种组合方式包括:
组合方式一(UUUU,为了便于理解,每种组合方式以U和省略号的组合来表达,其中,U代表一个上行传输子帧,省略号代表2个或多于2个下行传输子帧或特殊子帧):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针对组合方式一,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一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该组合方式一只在FDD模式下出现。针对该组合方式一,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第4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3上行子帧的取值。
组合方式二(U...UUU):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针对组合方式二,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二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上行子帧。例如,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低速度范围时,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上行子帧或全部上行;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高速度范围时,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3上行子帧和/或第4上行子帧。该组合方式二可以在TDD模式下如上述上下行配置表中上下行配置类型为“0”和“6”的无线帧中出现。针对该组合方式二,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低速度范围时,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第2到第4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1上行子帧的取值;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高速度范围时,第3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2上行子帧的取值,第4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3上行子帧的取值。
组合方式三(UU...UU):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与第3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该组合方式三会在如上表中上下行配置种类为“0”以及“1”的无线帧中出现。
针对组合方式三,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三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或,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3上行子帧和/或第4上行子帧。例如,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低速度范围时,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3上行子帧和/或第4上行子帧;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高速度范围时,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该组合方式三可以在TDD模式下如上述上下行配置表中上下行配置类型为“0”、“1”和“6”的无线帧中出现。针对该组合方式三,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低速度范围时,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第3和/或第4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2上行子帧的取值;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高速度范围时,第4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3上行子帧的取值。
组合方式四(UUU...U):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该组合方式二会在如上表中上下行配置种类为“0”的无线帧中出现。
针对组合方式四,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四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或,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或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该组合方式四可以在TDD模式下如上述上下行配置表中上下行配置类型为“0”和“6”的无线帧中出现。针对该组合方式四,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第4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3上行子帧的取值。
组合方式五(U...UU...U):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与第3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该组合方式五会在如上表中上下行配置种类为“1”和“6”的无线帧中出现。针对组合方式五,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五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有两种。一种是,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子帧。例如,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低速度范围时,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到第4上行子帧,并且第2到第4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1上行子帧的取值。当第一终端移动速度处于高速度范围时,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3上行子帧和/或第4上行子帧。另一种是,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到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或,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且第4上行子帧上第一终端的信道系数可以使用第3上行子帧的取值。
综上所述,FDD模式以及TDD模式下0、1、6三种上下行配置方式中,成功对第一终端上行传输块译码所需要的子帧数,以及对应的可采取的组合方式可以参见下面的组合方式列表: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来向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的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例如,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包括:
步骤一:根据译出的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剩余子帧中应当使用的冗余算法,按照3GPP 36.212协议的要求对所述传输块编码,得到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
步骤二: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对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进行加扰以及调制映射操作,得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数据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dA(n),其中n为某个复信号在序列中的索引。但不执行后续的DFT变换、IFFT变换等操作。
步骤三: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得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rA(n),其中n为某个复信号在序列中的索引。但不执行后续的DFT变换、IFFT变换等操作。其中,步骤二与步骤三的执行顺序可调。
步骤四: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天线到基站各天线的信道系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数据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以及在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相乘,计算出基站各天线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射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所接收到的在数据时隙以及解调参考信号时隙上的第一接收复信号序列。例如,基站根据最近求得的从第一终端的天线到基站各天线的信道系数hA(k),其中k为天线索引,分别与第一终端的数据时隙、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相乘,求得第一终端的数据时隙、解调参考信号时隙在各天线上的接收复信号序列: d ~ A ( k , n ) = h A ( k ) d A ( n ) , r ~ A ( k , n ) = h A ( k ) r A ( n ) , 其中n为某个复信号在序列中的索引。
S120、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例如,结合上面所介绍的计算第一终端的传输块信号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对所述上行混合信号进行FFT变换,对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共用的所有子载波进行IDFT变换,得到基站各天线接收所述上行混合信号时,所接收到的在数据时隙以及解调参考信号时隙上的第二接收复信号序列。将所述第一接收复信号序列从所述第二接收复信号序列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信号序列。
例如,在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之后,可以执行解调和译码操作,获得了第二终端的上行传输数据。
可见,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共用PRB传输的混合信号中,有效消除了第一终端发射的信号的干扰,得到了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因此,第二终端可以选择较为高阶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传输,和/或者,可以采用两天线MIMO的传输模式,既能够充分利用上行资源,又能够提高小区的上行总吞吐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第二终端的上行传输速率。
与上述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置于基站的数据传输装置。
例如,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于基站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响应单元210,可以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触发指示子单元211以及计算信号子单元212执行。其中,所述指示子单元211,可以用于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所述计算信号子单元212,可以用于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
干扰消除单元220,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为了能够在对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译码之前发出所述指示,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于基站的装置还可以包括:预估单元230,可以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最近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成功译码所需子帧数,对接下来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进行预估。设置单元240,可以用于根据预估出的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响应单元210,可以用于响应于处于TTI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在对所述传输块译码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判断是否能够根据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如果是,则在对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译码之前,触发所述指示子单元211执行。其中,所述指示子单元211,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由于不同的上下行配置会导致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组合方式可能不同。而对于不同组合方式的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于基站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组合单元250,可以用于按上下行配置的不同,统计出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全部组合方式。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单元240,具体可以用于针对每一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成功译出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与该组合方式对应的、在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所述响应单元210,具体可以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在译出所述传输块之前,根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实际组合方式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判断是否能够根据所述实际组合方式对应的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如果是,则在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之前,触发所述指示子单元211执行。其中,所述指示子单元211,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下面,结合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可能的组合方式对如何设置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具体可以为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所述全部组合方式可以包括:
组合方式一: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二: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三: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与第3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四: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五: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与第3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单元240可以包括:
第一设置子单元241,可以用于针对组合方式一,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一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第二设置子单元242,可以用于针对组合方式二,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二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上行子帧;
第三设置子单元243,可以用于针对组合方式三,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三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或,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3上行子帧和/或第4上行子帧;
第四设置子单元244,可以用于针对组合方式四,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四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或,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或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第五设置子单元245,可以用于针对组合方式五,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五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子帧,以及,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到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或,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的具体实施方式不限。
例如,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信号子单元212可以包括:
冗余计算子单元213,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剩余子帧中应当使用的冗余算法,按照3GPP 36.212协议的要求对所述传输块编码,得到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数据信号计算子单元214,可以用于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对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进行加扰以及调制映射操作,得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数据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参考信号计算子单元215,可以用于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得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第一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216,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天线到基站各天线的信道系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数据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以及在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相乘,计算出基站各天线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射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所接收到的在数据时隙以及解调参考信号时隙上的第一接收复信号序列。
相应地,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扰消除单元220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221,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对所述上行混合信号进行FFT变换,对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共用的所有子载波进行IDFT变换,得到基站各天线接收所述上行混合信号时,所接收到的在数据时隙以及解调参考信号时隙上的第二接收复信号序列。第三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222,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复信号序列从所述第二接收复信号序列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信号序列。
可见,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共用PRB传输的混合信号中,有效消除了第一终端发射的信号的干扰,得到了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因此,第二终端可以选择较为高阶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传输,和/或者,可以采用两天线MIMO的传输模式,既能够充分利用上行资源,又能够提高小区的上行总吞吐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第二终端的上行传输速率。
需要注意的是,预估单元230、设置单元240、第一设置子单元241、第二设置子单元242、第三设置子单元243、第四设置子单元244、第五设置子单元245、冗余计算子单元213、数据信号计算子单元214、参考信号计算子单元215、第一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216、第二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221以及第三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222在图2中以虚线绘制,以表示这些单元或子单元不是本发明配置于基站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必要单元。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
例如,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10、在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基站发送的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的指示,其中,所述指示具体由所述基站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且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而发出的,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
S320、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以便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时,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因此,既能够充分利用上行资源,又能够提高小区的上行总吞吐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第二终端的上行传输速率。
与所述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置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装置。
例如,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指示接收单元410,可以用于在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基站发送的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的指示,其中,所述指示具体由所述基站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且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而发出的,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
发射单元420,可以用于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以便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例如,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基站510,可以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520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530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520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以及,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520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520与第二终端530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520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530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第一终端520,可以用于在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
第二终端530,可以用于在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指示,在所述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530,具体可以用于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该实施方式既能够充分利用上行资源,又能够提高小区的上行总吞吐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第二终端的上行传输速率。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以及,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最近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成功译码所需子帧数,对接下来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进行预估;
根据预估出的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
所述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包括:
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在对所述传输块译码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判断是否能够根据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
如果是,则在对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译码之前,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上下行配置的不同,统计出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全部组合方式;
所述根据预估出的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包括:
针对每一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成功译出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与该组合方式对应的、在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
所述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包括:
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在译出所述传输块之前,根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实际组合方式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判断是否能够根据所述实际组合方式对应的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
如果是,则在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之前,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具体为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
所述全部组合方式包括:
组合方式一: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二: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三: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与第3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四: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五: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与第3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所述针对每一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成功译出一个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与该组合方式对应的、在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包括:
针对组合方式一,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一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针对组合方式二,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二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上行子帧;
针对组合方式三,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三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或,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3上行子帧和/或第4上行子帧;
针对组合方式四,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四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或,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或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针对组合方式五,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五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子帧,以及,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到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或,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剩余子帧中应当使用的冗余算法,按照3GPP 36.212协议的要求对所述传输块编码,得到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
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对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进行加扰以及调制映射操作,得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数据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
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得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天线到基站各天线的信道系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数据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以及在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相乘,计算出基站各天线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射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所接收到的在数据时隙以及解调参考信号时隙上的第一接收复信号序列;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所传输的上行信号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对所述上行混合信号进行FFT变换,对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共用的所有子载波进行IDFT变换,得到基站各天线接收所述上行混合信号时,所接收到的在数据时隙以及解调参考信号时隙上的第二接收复信号序列;
将所述第一接收复信号序列从所述第二接收复信号序列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信号序列。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触发指示子单元以及计算信号子单元执行;其中,所述指示子单元,用于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所述计算信号子单元,用于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
干扰消除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估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最近预设时间段内对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成功译码所需子帧数,对接下来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进行预估;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预估出的成功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
所述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在对所述传输块译码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判断是否能够根据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如果是,则在对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译码之前,触发所述指示子单元执行;其中,所述指示子单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合单元,用于按上下行配置的不同,统计出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全部组合方式;
所述设置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每一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和成功译出传输块所需要的子帧数,设置与该组合方式对应的、在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以及,与该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
所述响应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在译出所述传输块之前,根据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实际组合方式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信道质量,判断是否能够根据所述实际组合方式对应的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如果是,则在译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之前,触发所述指示子单元执行;其中,所述指示子单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具体为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
所述全部组合方式包括:
组合方式一: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二: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三: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与第3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四: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组合方式五: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2上行子帧与第3上行子帧之间未间隔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第3上行子帧与第4上行子帧之间间隔有下行子帧和/或特殊子帧;
所述设置单元包括:
第一设置子单元,用于针对组合方式一,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一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第二设置子单元,用于针对组合方式二,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二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上行子帧;
第三设置子单元,用于针对组合方式三,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三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或,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3上行子帧和/或第4上行子帧;
第四设置子单元,用于针对组合方式四,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四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或,第1上行子帧与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或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第五设置子单元,用于针对组合方式五,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信道质量在足够好范围内,设置该组合方式五对应的,在4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2上行子帧到第4上行子帧中的任意子帧,以及,可译出传输块的子帧为第1上行子帧到第2上行子帧的组合,或,第1上行子帧到第3上行子帧的组合,对应的剩余可共用子帧为第4上行子帧。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信号子单元包括:
冗余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剩余子帧中应当使用的冗余算法,按照3GPP 36.212协议的要求对所述传输块编码,得到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
数据信号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对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进行加扰以及调制映射操作,得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数据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
参考信号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得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
第一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天线到基站各天线的信道系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的天线在发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在数据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以及在解调参考信号时隙的发射复信号序列相乘,计算出基站各天线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射的所述剩余子帧对应的冗余版本时,所接收到的在数据时隙以及解调参考信号时隙上的第一接收复信号序列;
所述干扰消除单元包括:
第二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按照3GPP 36.211协议的要求,对所述上行混合信号进行FFT变换,对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共用的所有子载波进行IDFT变换,得到基站各天线接收所述上行混合信号时,所接收到的在数据时隙以及解调参考信号时隙上的第二接收复信号序列;
第三接收信号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复信号序列从所述第二接收复信号序列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信号序列。
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基站发送的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的指示,其中,所述指示具体由所述基站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且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而发出的,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
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以便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1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第二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指示接收单元,用于在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基站发送的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的指示,其中,所述指示具体由所述基站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且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而发出的,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
发射单元,用于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以便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13.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用于响应于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一终端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如果确定能够根据少于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译出所述传输块,指示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第二终端在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其中,所述剩余子帧为译出所述传输块时所述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剩余的上行子帧;以及,计算出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在所述剩余子帧中做上行传输时对应的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相同PRB上传输的上行混合信号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传输块对应的信号从所述上行混合信号中去除,得到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剩余子帧中所传输的上行信号;
第一终端,用于在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在预设数量个连续的上行子帧中发射同一传输块的冗余版本;
第二终端,用于在未处于TTI bundling模式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指示,在所述剩余子帧中与所述第一终端在相同PRB上做上行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终端,具体用于使用双天线发射所述上行传输的信号,和/或者,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所述上行传输。
CN201410460911.2A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4202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0911.2A CN104202123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0911.2A CN104202123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2123A true CN104202123A (zh) 2014-12-10
CN104202123B CN104202123B (zh) 2017-11-14

Family

ID=5208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0911.2A Active CN104202123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0212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743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03209A (zh) * 2015-10-16 2017-04-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域频域资源联合绑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275150A (zh) * 2017-07-17 2019-01-2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9845314A (zh) * 2017-04-07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7729A2 (en) * 2008-06-27 2009-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method of timing the harq feedback when the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overlaps with the measurement gap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48464A (zh) * 2012-02-13 2013-08-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7729A2 (en) * 2008-06-27 2009-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method of timing the harq feedback when the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overlaps with the measurement gap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48464A (zh) * 2012-02-13 2013-08-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743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03209A (zh) * 2015-10-16 2017-04-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域频域资源联合绑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603209B (zh) * 2015-10-16 2020-05-0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域频域资源联合绑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845314A (zh) * 2017-04-07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845314B (zh) * 2017-04-07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044706B2 (en) 2017-04-07 2021-06-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CN109275150A (zh) * 2017-07-17 2019-01-2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9275150B (zh) * 2017-07-17 2022-02-1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2123B (zh) 201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76580B1 (ko) 진보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공분산 매트릭스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153851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84984B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5557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CN102651662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62635A (zh) 基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执行波束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8947A (zh) 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3891378A (zh) 在lte tdd系统中通知ul/dl配置
CN101252383B (zh) 一种多用户多天线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07454673B (zh) 共享下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CN104518806A (zh) 一种信令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信令发送/接收系统
CN103037517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0420212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62953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1577968B (zh) 一种获取下行信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JP2022180548A (ja) 第1の通信装置、第2の通信装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4754537A (zh) 发送和接收网络辅助信令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15726B (zh) 为覆盖增强的mtc设备降低盲解码复杂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57570A (zh) 一种全双工基站蜂窝网络的时分干扰对齐方法
CN105072686A (zh) 一种基于ofdma中继网络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2377509B (zh)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1616444A (zh) 在lte系统中发送上行符号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58513A (ko) 상향링크 채널의 반복 전송
CN10863309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15668793A (zh) 用于用信号通知能力以启用全功率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9

Address after: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uilding 1, tower 5,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