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6061B -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6061B
CN104186061B CN201410391340.1A CN201410391340A CN104186061B CN 104186061 B CN104186061 B CN 104186061B CN 201410391340 A CN201410391340 A CN 201410391340A CN 104186061 B CN104186061 B CN 104186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dowrueleaf corydalis
corydalis root
root seed
meadowrueleaf
low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13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6061A (zh
Inventor
郭晓云
李莹
蓝祖栽
赵以民
李翠
黄雪彦
缪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Priority to CN2014103913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6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6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6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6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6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通过将每年5-6月份采集的野生岩黄连种子在培养前先进行2-6周的低温湿藏,有效打破岩黄连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其萌芽;通过将培养温度控制在15℃左右的低温,并交替进行光照和避光培养,有效模拟岩黄连的自然生长环境,提高岩黄连种子的萌发率。另外,通过以包含野生岩黄连生长处的微米级的石灰岩颗粒及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作为培养基质,提高萌发率。本发明所述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能够使岩黄连种子的萌发率提高到35%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黄连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岩黄连属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岩石隙缝中,尤其是湿度极大的溶洞口,分布于甘肃、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岩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等功效,并且医学上发现它对肝脏病症有特殊疗效,被广泛应用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治疗,并取得意想不到的奇效,所以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均得心应手,应用于肝癌,亦取得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效果。
目前,岩黄连主要是野生,且因分布的地理位置特殊,一般只生长在山岩的中部,山顶山脚都没有,给采撷造成困难,造成货源稀有。虽已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种植,但由于萌发率低,一般种子萌发率不足10%,造成岩黄连的产量极低,供不应求,价格已升至每千克近千元,那么,如何提高岩黄连种子的萌发率成为提高岩黄连人工种植产量的关键性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通过将每年5-6月份采集的野生岩黄连种子在培养前先进行2-6周的低温湿藏,有助于打破岩黄连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其萌芽;通过将培养温度控制在15℃左右的低温,并交替进行光照和避光培养,有效模拟岩黄连的自然生长环境,并有效提高岩黄连种子的萌发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在岩黄连种子的培养中以包含野生岩黄连生长处的微米级的石灰岩颗粒及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作为培养基质,提供野生岩黄连萌芽及生长所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并提供部分与岩黄连共生的微生物,模拟岩黄连生长所需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岩黄连的萌发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中,
将岩黄连种子在温度3-5℃、相对湿度15-20%条件下进行低温湿藏2-6周,将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以营养液为培养基质进行低温光照刺激培养,所述低温光照刺激培养为在14-16℃下,交替进行11-13小时连续光照培养和11-13小时连续避光培养,培养55-65天至岩黄连种子萌芽。
优选的是,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所述营养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石灰岩粉10-20、葡萄糖5-8、碳酸钙3-5、碳酸氢钙1-2、硫酸亚铁0.3-0.4、硫酸亚铁铵0.5-0.8、硫酸锌0.5-0.8、钼酸铵0.1-0.2、氧化硅1-2及水900-1000;所述营养液调节pH值至5.5-6.5;
另外,所述石灰岩粉为采集生长岩黄连处的表层石灰岩并粉碎至50-100μm的微粒制得,所述水为岩黄连生长处的天然矿泉水源。
优选的是,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在营养液中的培养方式为:将2-3层滤纸放置于培养皿中,在所述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所述营养液直至滤纸充分湿润,将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放置于吸附有营养液的滤纸上后,将培养皿采用透气保湿的方式密封。
优选的是,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选取5-6月采集的完整、饱满的岩黄连种子进行萌芽培养。
优选的是,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所述岩黄连种子的保存方法为:将采集的岩黄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干燥3-5天,将干燥后的岩黄连种子置于纸袋中并密封后于温度3-5℃,相对湿度3-7%条件下低温保存。
优选的是,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对岩黄连种子进行低温湿藏的方式为:将粒径为0.1-1mm的珍珠岩颗粒在水中浸泡2-4h,得到含水率15-20%的吸水珍珠岩颗粒,将所述吸水珍珠岩颗粒与岩黄连种子以1∶0.8-1的体积比混合后,放置于培养皿中,并用透气性封口膜进行密封后进行低温湿藏。
优选的是,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所述吸水珍珠岩颗粒的含水率为17-19%。
优选的是,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岩黄连种子在进行低温湿藏之前进行浸泡消毒,所述浸泡消毒方法为:将岩黄连种子放入浓度为0.1-0.2%的氯化汞溶液中浸泡3-5min,取出后用蒸馏水清洗4-6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通过将每年5-6月份采集的野生岩黄连种子在培养前先进行2-6周的低温湿藏,能够有效打破岩黄连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其萌芽;通过将培养温度控制在15℃左右的低温,并交替进行光照和避光培养,有效模拟岩黄连的自然生长环境,并有效提高岩黄连种子的萌发率。
另外,通过在岩黄连种子的培养中以包含野生岩黄连生长处的微米级的石灰岩颗粒及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作为培养基质,一方面可以充分提供岩黄连萌芽及生长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与岩黄连有共生作用的且能够促进岩黄连萌芽及生长的一些自然菌群,从而模拟野生岩黄连的生态环境,提高萌发率。本发明所述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能够使岩黄连种子的萌发率提高到35%以上,高于一般培养方法萌发率的20%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中,
将岩黄连种子在温度3-5℃、相对湿度15-20%条件下进行低温湿藏2-6周,通过低温湿藏能够有效打破岩黄连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将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以营养液为培养基质进行低温光照刺激培养,所述低温光照刺激培养为在14-16℃下,优选的温度是15℃,在保持该温度的前提下,以24小时为一个循环周期,交替进行11-13小时连续光照培养和11-13小时连续避光培养,培养55-65天至岩黄连种子萌芽,其中进行连续光照培养时用日光灯照射,光强度为150-250勒克斯。
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所述营养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石灰岩粉10-20、葡萄糖5-8、碳酸钙3-5、碳酸氢钙1-2、硫酸亚铁0.3-0.4、硫酸亚铁铵0.5-0.8、硫酸锌0.5-0.8、钼酸铵0.1-0.2、氧化硅1-2及水900-1000;所述营养液根据其酸碱度用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5-6.5,使所述营养液呈弱酸性,符合岩黄连的生长需要。营养液配制时,除石灰岩粉及水以外的其他组分先配制好后紫外灯照射30min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再和石灰岩粉及水混合,并且配制过程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一方面可以保留岩黄连生长处的部分自然菌群,另一方面避免其他物质所携带的杂菌污染。
另外,所述石灰岩粉为采集生长岩黄连处的表层石灰岩并粉碎50-100μm的微粒制得,所述水为岩黄连生长处的天然矿泉水源,一方面可以充分提供岩黄连萌芽及生长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与岩黄连有共生作用的且能够促进岩黄连萌芽及生长的一些自然菌群,从而模拟野生岩黄连的生态环境,提高萌发率。
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在营养液中的培养方式为:将2-3层滤纸放置于直径为60-90mm培养皿中,在所述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所述营养液直至滤纸充分湿润,或者预先将滤纸在营养液中进行浸渍吸收,使滤纸吸收足量的营养液,将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放置于吸附有营养液的滤纸上后,每个培养皿中放置种子数量为10-20个,盖上培养皿盖后,通过使用透气性的封口膜将培养皿与培养皿盖的缝隙进行密封,将培养皿采用透气保湿的方式密封。
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选取5-6月采集的完整、饱满的岩黄连种子进行萌芽培养。
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所述岩黄连种子的保存方法为:将采集的岩黄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干燥3-5天,将干燥后的岩黄连种子置于纸袋中并密封后于温度3-5℃,相对湿度3-7%条件下低温保存。可放置于4℃冰箱中冷藏保存。
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对岩黄连种子进行低温湿藏的方式为:将粒径为0.1-1mm的珍珠岩颗粒在水中浸泡2-4h,得到含水率为15-20%的吸水珍珠岩颗粒,将所述吸水珍珠岩颗粒与岩黄连种子以1∶0.8-1的体积比混合后,放置于培养皿中,并用透气性封口膜进行密封后放于4℃冰箱中进行低温湿藏,使所述岩黄连种子所在环境的相对湿度保持在15-20%,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所述吸水珍珠岩颗粒的含水率为17-19%。
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中,岩黄连种子在进行低温湿藏之前进行浸泡消毒,所述浸泡消毒方法为:将岩黄连种子放入浓度为0.1-0.2%的氯化汞溶液中浸泡3-5min,取出后用蒸馏水清洗4-6次。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7)

1.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岩黄连种子在温度3-5℃、相对湿度15-20%条件下进行低温湿藏2-6周,将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以营养液为培养基质进行低温光照刺激培养,所述低温光照刺激培养为在14-16℃下,交替进行11-13小时连续光照培养和11-13小时连续避光培养,培养55-65天至岩黄连种子萌芽;
所述营养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石灰岩粉10-20、葡萄糖5-8、碳酸钙3-5、碳酸氢钙1-2、硫酸亚铁0.3-0.4、硫酸亚铁铵0.5-0.8、硫酸锌0.5-0.8、钼酸铵0.1-0.2、氧化硅1-2及水900-1000;所述营养液调节pH值至5.5-6.5;
其中,所述石灰岩粉为采集生长岩黄连处的表层石灰岩并粉碎至50-100μm的微粒制得,所述水为岩黄连生长处的天然矿泉水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在营养液中的培养方式为:将2-3层滤纸放置于培养皿中,在所述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所述营养液直至滤纸充分湿润,将经过低温湿藏的岩黄连种子放置于吸附有营养液的滤纸上后,将培养皿采用透气保湿的方式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5-6月采集的完整、饱满的岩黄连种子进行萌芽培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黄连种子的保存方法为:将采集的岩黄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干燥3-5天,将干燥后的岩黄连种子置于纸袋中并密封后于温度3-5℃,相对湿度3-7%条件下低温保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岩黄连种子进行低温湿藏的方式为:将粒径为0.1-1mm的珍珠岩颗粒在水中浸泡2-4h,得到含水率15-20%的吸水珍珠岩颗粒,将所述吸水珍珠岩颗粒与岩黄连种子以1:0.8-1的体积比混合后,放置于培养皿中,并用透气性封口膜进行密封后进行低温湿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珍珠岩颗粒的含水率为17-19%。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岩黄连种子在进行低温湿藏之前进行浸泡消毒,所述浸泡消毒方法为:将岩黄连种子放入浓度为0.1-0.2%的氯化汞溶液中浸泡3-5min,取出后用蒸馏水清洗4-6次。
CN201410391340.1A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6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1340.1A CN104186061B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1340.1A CN104186061B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6061A CN104186061A (zh) 2014-12-10
CN104186061B true CN104186061B (zh) 2016-05-04

Family

ID=5207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134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6061B (zh) 2014-08-11 2014-08-11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6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7672B (zh) * 2015-03-20 2018-10-02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一种培养皿铺垫滤纸的方法
CN104838762B (zh) * 2015-05-21 2017-11-17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一种促进草果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14402738B (zh) * 2022-01-30 2023-06-27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一种提高岩黄连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949A (zh) * 2013-02-01 2013-05-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提高野生大麻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CN103141178A (zh) * 2013-02-27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高西伯利亚蓼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3190223A (zh) * 2013-02-27 2013-07-1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高龙葵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3828512A (zh) * 2014-03-18 2014-06-04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破芹菜新种子休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949A (zh) * 2013-02-01 2013-05-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提高野生大麻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CN103141178A (zh) * 2013-02-27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高西伯利亚蓼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3190223A (zh) * 2013-02-27 2013-07-1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高龙葵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3828512A (zh) * 2014-03-18 2014-06-04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破芹菜新种子休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岩黄连引种栽培研究";蒋水元等;《广西植物》;20021010;第22卷(第5期);第469-473页 *
"岩黄连引种栽培组织培养化学成分及提取测定研究进展";陆瑞群等;《右江名族医学院学报》;20140430;第36卷(第2期);第277-278页 *
"岩黄连种子繁殖研究";蒋运生等;《广西科学》;20061130;第13卷(第4期);第324-32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6061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9169B (zh) 麦饭石尾矿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5010109B (zh) 罗汉果的水培方法
CN103416224A (zh)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CN102598917B (zh) 一种打破五叶铁线莲种子休眠提高育苗成活率的栽培方法
CN106718715A (zh) 用于栽培草莓的基质
CN109089882B (zh) 一种通过孢子直接诱导的苔藓组培及成苗培养方法
CN106831206A (zh) 一种供农作物幼苗发育的凹凸棒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79647C (zh) 一种姬松茸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4186061B (zh) 一种提高岩黄连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3202209B (zh) 一种苗木育苗基质
CN105379578A (zh) 一种苗木育苗基质
CN103044090A (zh) 家庭自制花肥
CN108012929A (zh) 一种独蒜兰的组织培养扩繁方法
CN103975834A (zh) 一种水培空心菜室内生产的技术
CN102668990B (zh) 植物组培方法及装置
CN104255714B (zh) 一种牡丹、芍药鲜切花保鲜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0872A (zh) 一种安全环保的杏鲍菇栽培方法
CN1930949B (zh) 一种培养海洋绿藻的方法
CN103819281A (zh) 一种羊肚菌培养料配方及营养包配方的制备方法
CN106134834A (zh) 一种降低瓜蒌种植过程虫害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1140B (zh) 一种离体快繁短月藓配子体的方法及其培养基
CN107711424A (zh) 一种用于栽培铁皮石斛的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5052752B (zh) 一种用于白芨组培的培养基
CN104109037A (zh) 玄武岩尾矿压缩营养土的生产方法
CN107197673A (zh) 一种薄荷的栽培方法及营养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