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3878A -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3878A
CN104183878A CN201410408861.3A CN201410408861A CN104183878A CN 104183878 A CN104183878 A CN 104183878A CN 201410408861 A CN201410408861 A CN 201410408861A CN 104183878 A CN104183878 A CN 104183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e
index
voltage
extreme difference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88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3878B (zh
Inventor
郑正仙
张帆
朱金卫
苏芳
陈潘霞
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Hangzhou Dayo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Hangzhou Dayo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Hangzhou Dayo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4088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3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3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并依据其分别绘制充电和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变化曲线以及充电和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变化曲线,在充电和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判断第一循环次数小于第二循环次数时,在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变化曲线上查找与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确定为均衡接入点,否则,在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变化曲线上查找与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确定为均衡接入点。实现了确定电池均衡接入点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均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组由若干个单体电池共同组成,其在循环一段时间之后,容量开始衰减。我们一般用极差来反映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不一致性的严重程度。极差是每次充放电截止时各个单体电池中最高电压与最低电压的压差。
在极差达到一定数值时,需要用主动均衡技术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电池组的容量。但是,过早或者过晚使用均衡技术对动力电池组的循环均不利。现有技术缺乏一种对于电池均衡接入点的确定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对于电池均衡接入点的确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预先对待测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在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
判断所述第一循环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
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则在所述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则在所述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
优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一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一容量比;
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二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二容量比。
优选地,所述实验数据还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以及充电和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包括: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充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将该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所述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包括: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将该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优选地,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的过程为: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确定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每次循环状态下,电压值最高的单体电池和电压值最低的单体电池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确定为本次循环状态下的极差电压;
按照确定的极差电压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分别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或者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为0.22V,所述第一容量比或者所述第二容量比范围为90%-92%。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先对待测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曲线绘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交接点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循环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在所述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在所述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一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一容量比;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二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二容量比。
优选地,所述实验数据还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以及充电和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容量值查询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充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第一比值确定单元,将该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容量值查询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第二比值确定单元,用于将该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优选地,所述曲线绘制单元包括:
极差电压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确定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每次循环状态下,电压值最高的单体电池和电压值最低的单体电池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确定为本次循环状态下的极差电压;
极差曲线绘制单元,用于按照确定的极差电压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分别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或者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为0.22V,所述第一容量比或者所述第二容量比范围为90%-92%。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获取预先对待测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在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则在所述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则在所述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单体电池截止电压交接点是使得极差开始变严重的开端,为了避免极差进一步扩大,选择将该点确定为均衡接入点,且经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3为电池单体充电截止电压交接点曲线图;
图4为电池单体放电截止电压交接点曲线图;
图5为充电过程极差变化曲线图;
图6为放电过程极差变化曲线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三处理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四处理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曲线绘制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电池的离散现象是指同一规格型号的蓄电池单体组成电池组之后,其电压、荷电量、容量及其衰退率、内阻及其随时间变化率、寿命、温度影响、自放电率及其随时间变化率等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别(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对电池寿命和性能发挥均是不利的。本申请选取电压作为不一致性体现的参数,旨在给出离散特性的评价指标,为充电站维护电池提供决策支持。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获取预先对待测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
具体地,我们预先对想要测量的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这里,电池组一般选取24节同一型号的单体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经过多次循环充放电,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至少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步骤110: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这里,依据第一步获取的实验数据,进行曲线的绘制过程。此处,我们绘制了四种不同的曲线,分别为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需要解释的是,极差电压的定义为j代表循环次数,极差电压为一次循环中,最高的单体电压减去最低的单体电压。极差是反映不一致性严重程度的一个很直观的代表。
其中,在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时,依据实验数据,分别确定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每次循环状态下,电压值最高的单体电池和电压值最低的单体电池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确定为本次循环状态下的极差电压然后按照确定的极差电压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分别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步骤120:在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
具体地,仍以24节单体电池组成电池组为例,绘制的充电和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中,均存在24条曲线。随着循环次数的变化,24条曲线的走势均不断的变化,当出现某两条曲线相交时,我们记录该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对于充电和放电过程,分别存在一个交接点,这里为了便于后续表述,我们将充电和放电曲线中的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定义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
步骤130:判断第一循环次数是否小于第二循环次数,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执行步骤140,否则执行步骤150;
步骤140:在所述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
具体地,如果第一循环次数小于第二循环次数,则代表在充电过程中,首先出现两条曲线发生相交的情况,因此在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将该值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此时,我们可以将均衡接入点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也即当该类型的电池组达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代表其需要进行均衡处理。
步骤150:在所述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
具体地,同上述步骤140类似,如果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第二循环次数,则代表在放电过程中首先出现两条曲线发生相交的情况(或者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同时出现该情况)。因此,在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将该值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此时,我们可以将均衡接入点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也即当该类型的电池组达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代表其需要进行均衡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获取预先对待测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在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则在所述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则在所述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单体电池截止电压交接点是使得极差开始变严重的开端,为了避免极差进一步扩大,选择将该点确定为均衡接入点,且经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流程图。
结合图1可知,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还可以包括步骤200: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一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一容量比;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还包括步骤210: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二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二容量比。
本实施中,进一步求取极差电压值所对应的电池组的容量值,然后确定此时的电池组容量值占初始状态时电池组的容量比,将该电池组容量比也确定为均衡接入点。也即,通过极差电压值以及电池组容量比共同确定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这里,可以选用电池容量比为主、极差电压值为辅的策略,来确定均衡接入点。主要是考虑到电池容量一般随循环次数单调递减,而极差电压值可能出现反常点。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0所获取的实验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以及充电和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在此情况下,上述步骤200可以按照下述方式实现: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充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将该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同理,上述步骤210可以按照下述方式实现: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将该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下面,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上述整个过程。
本实施例利用充电站对A厂生产的24节单体组成的电池组进行的循环充放电实验历史数据开展研究。历史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每一次循环充放电的数据保存为一个Excel文件,实验数据选取每次充放电结束时刻各个单体的电压值作为实验数据。
依据上述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并从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中分别挑选出首次相交的两条曲线。如图3和图4,图3为电池单体充电截止电压交接点曲线图;图4为电池单体放电截止电压交接点曲线图。
首先,分析充电过程。
通过图3可知,在充电第500次左右时,电池单体U1和U19有一个交接点。进一步结合图5,图5为充电过程极差变化曲线图。发现在第500次循环时,对应的极差电压为0.22V,且第500次循环次数时,极差变化曲线的斜率最大,说明此时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开始变得严重。
接着,分析放电过程。
通过图4可知,在放电第425次左右时,电池单体U16和U19有一个交接点。进一步结合图6,图6为放电过程极差变化曲线图。发现在第425次循环时,对应的极差电压为0.22V,且第500次循环次数时,极差变化曲线的斜率最大,说明此时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开始变得严重。
由于首先出现交接点的循环次数为放电过程的第425次,因此放电过程第425次循环时对应的极差电压0.22V作为均衡接入点。
进一步,确定在放电过程循环至第425次时对应的电池容量为62.34Ah,而电池组的初始容量为67.37Ah,计算可得二者的比值范围约为90%-92%。
因此,对于A类型的待测电池组,其均衡接入点包括极差电压为0.22V、电池组容量下降至初始容量的范围约为90%-92%。
进一步,按照上述确定的均衡接入点包括极差电压为0.22V、电池组容量下降至初始容量的范围约为90%-92%,对B厂和C厂生产的24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进行试验,经过实验验证发现,对于B厂和C厂生产的电池来说,上述结论也是正确的。并且,后续的实验也并没有发现违反上述规律的情况。也即,均衡接入点包括极差电压为0.22V、电池组容量下降至初始容量的范围为90%-92%这一结论,就目前状况来说,适用于任何厂家生产的电池。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71,用于获取预先对待测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曲线绘制单元72,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交接点确定单元73,用于在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
判断单元7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循环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
第一处理单元75,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在所述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
第二处理单元76,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在所述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
可选的,图8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7和图8可知,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81,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一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一容量比;
第四处理单元82,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二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二容量比。
可选的,所述实验数据还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以及充电和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如图9所示,第三处理单元81可以包括:
第一容量值查询单元811,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充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第一比值确定单元812,将该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如图10所示,第四处理单元82包括:
第二容量值查询单元821,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第二比值确定单元822,用于将该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可选的,图1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曲线绘制单元的一种结构,由图11可知,曲线绘制单元72可以包括:
极差电压确定单元721,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确定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每次循环状态下,电压值最高的单体电池和电压值最低的单体电池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确定为本次循环状态下的极差电压;
极差曲线绘制单元722,用于按照确定的极差电压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分别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实验测量,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或者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为0.22V,所述第一容量比或者所述第二容量比范围为90-92%。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先对待测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在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
判断所述第一循环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
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则在所述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则在所述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一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一容量比;
若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二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二容量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数据还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以及充电和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包括: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充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将该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所述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包括: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将该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的过程为:
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确定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每次循环状态下,电压值最高的单体电池和电压值最低的单体电池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确定为本次循环状态下的极差电压;
按照确定的极差电压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分别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或者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为0.22V,所述第一容量比或者所述第二容量比范围为90%-92%。
6.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先对待测型号的电池组进行循环充放电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曲线绘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各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各个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交接点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和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分别查找首次出现两条曲线相交的交接点,将两个交接点对应的循环次数分别确定为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循环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在所述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一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在所述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上查找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极差电压值,并确定为第二极差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至少包括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一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一容量比;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时,确定极差电压为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并求取此时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定义为第二容量比;确定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均衡接入点还包括所述第二容量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数据还包括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以及充电和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容量值查询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充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第一比值确定单元,将该与所述第一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容量值查询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包括的放电状态下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
第二比值确定单元,用于将该与所述第二循环次数对应的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容量值除以所述待测型号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值,得到二者的比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绘制单元包括:
极差电压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实验数据,分别确定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每次循环状态下,电压值最高的单体电池和电压值最低的单体电池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确定为本次循环状态下的极差电压;
极差曲线绘制单元,用于按照确定的极差电压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分别绘制充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以及放电过程极差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差电压值或者所述第二极差电压值为0.22V,所述第一容量比或者所述第二容量比范围为90%-92%。
CN201410408861.3A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183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8861.3A CN104183878B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8861.3A CN104183878B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878A true CN104183878A (zh) 2014-12-03
CN104183878B CN104183878B (zh) 2016-06-29

Family

ID=5196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8861.3A Active CN104183878B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387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0028A (zh) * 2017-07-20 2017-12-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发热功率密度的计算方法
CN109669143A (zh) * 2019-01-30 2019-04-23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容量评测方法
CN116008820A (zh) * 2023-03-24 2023-04-25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针对车辆电池单体不一致性的检测方法、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9504A (ja) * 2007-08-30 2009-03-19 Sony Corp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1741122A (zh) * 2010-01-15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串联电池组均衡设备
CN103730936A (zh) * 2014-01-03 2014-04-1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均衡管理系统和均衡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9504A (ja) * 2007-08-30 2009-03-19 Sony Corp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1741122A (zh) * 2010-01-15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串联电池组均衡设备
CN103730936A (zh) * 2014-01-03 2014-04-1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均衡管理系统和均衡管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0028A (zh) * 2017-07-20 2017-12-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发热功率密度的计算方法
CN109669143A (zh) * 2019-01-30 2019-04-23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容量评测方法
CN109669143B (zh) * 2019-01-30 2021-01-29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容量评测方法
CN116008820A (zh) * 2023-03-24 2023-04-25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针对车辆电池单体不一致性的检测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16008820B (zh) * 2023-03-24 2023-10-1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针对车辆电池单体不一致性的检测方法、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878B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9016B (zh) 电池组均衡系统及其均衡控制方法
CN102253343B (zh) 一种蓄电池的健康度与荷电状态的估算方法
CN105021994B (zh) 一种检测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38830B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分析方法
CN107612075A (zh)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21826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分容配组方法
WO2011039912A1 (ja) 蓄電池装置並びに蓄電池の電池状態評価装置及び方法
US20140302355A1 (en) Method for Ascertaining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a Battery,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ttery
CN104269574B (zh) 一种电池组分选方法
CN103698710A (zh) 一种电池寿命周期预测方法
CN10305102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均衡充电方法
CN106405282B (zh) 一种超级电容非线性三分支等效电路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
CN102903957B (zh) 一种快速筛选磷酸铁锂电池自放电的方法
CN108246658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一致性筛选的方法
CN104607395A (zh) 锂离子电池分选方法
CN103091639A (zh) 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807231B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剩余容量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77242A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698968A (zh) 分选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方法
CN107351701A (zh) 基于老化均衡的多目标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3698716A (zh) 一种基于衰减系数的串联电池组可放出电量衰减评价方法
CN105634063A (zh) 一种基于电池历史数据的主动均衡方法
CN104183878A (zh) 一种电池均衡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886352B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配组分选方法
CN108872865B (zh) 一种防滤波发散的锂电池soc估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