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2789B - 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2789B
CN104182789B CN201310189984.8A CN201310189984A CN104182789B CN 104182789 B CN104182789 B CN 104182789B CN 201310189984 A CN201310189984 A CN 201310189984A CN 104182789 B CN104182789 B CN 104182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ductor
wrist strap
housing
type device
t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99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2789A (zh
Inventor
王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899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2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2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2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2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27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拆腕带式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该防拆腕带式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其包括形成内部空间的壳体和容纳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各自物理上独立的个体的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和第三导电体;腕带部分,其形成为带状并且包括绝缘外层和嵌入所述绝缘外层中的第四导电体,其中,当所述壳体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接触以形成电连接,并且当所述腕带部分通过其两端与所述主体部分连接以处于佩戴状态下时,所述第三导电体与所述第四导电体接触以形成电连接,从而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所述第四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顺序地连接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Description

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拆定位装置,更具体地涉及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人员定位标签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些包含有唯一识别号的定位标签可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方式与用于人员定位、管理和监控的诸如计算机之类的控制设备进行通信,以将带有该定位标签的人员的各种信息(比如位置、与控制设备之间的距离、运动速度、体温、是否出入门禁等)实时传输到控制设备。
尽管定位标签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而具有不尽相同的功能和/或发送不尽相同的信息,但很可能都会面临被拆除或损坏而使得控制设备无法从该标签接收到相关信息的情况。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可佩戴在人员手腕或脚腕上的各种防拆标签,其一般包括安装定位芯片的本体和用于套在腕上的腕带,腕带内部嵌入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导电体。当正常佩戴该防拆标签时,腕带与本体固定连接,腕带中的导电体与本体中的定位芯片形成一条闭环通路。任何异常拆除都会导致该闭环通路断开,触发定位芯片中的报警电路,从而将拆除事件即时通知到控制设备。
由于使用环境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对人员定位标签终端产品的防拆报警功能有了更高要求。此外,由于佩戴的人员的体型差异,按照统一规格生产的定位标签的腕带长度可能无法适应手腕粗细不同的人员的需要。如果为不同的人员定制不同长度的腕带,则势必造成生产量降低、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还存在长度调节功能的急迫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强防拆效果的具有双重防拆报警功能的防拆腕带式装置。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腕带长度可调的防拆腕带式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上述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拆腕带式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其包括形成内部空间的壳体和容纳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各自物理上独立的个体的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和第三导电体;腕带部分,其形成为带状并且包括绝缘外层和嵌入所述绝缘外层中的第四导电体,其中,当所述壳体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接触以形成电连接,并且当所述腕带部分通过其两端与所述主体部分连接以处于佩戴状态下时,所述第三导电体与所述第四导电体接触以形成电连接,从而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所述第四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顺序地连接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并且所述腕带部分一端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以长度可调的方式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腕带部分的一端通过不同位置的螺孔来调节紧固到所述下壳体时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当所述壳体从封闭状态被拆开时,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断开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还安装有第一绝缘基片,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布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基片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第三导电体布置在与所述第一绝缘基片不同的第二绝缘基片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绝缘基片之间形成有容纳断电报警检测模块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拆报警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拆腕带式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断电报警检测模块,其具有两个断电报警功能点,它们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电连接,从而在所述壳体处于封闭状态并且所述防拆腕带式装置处于佩戴状态下时,所述断电报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所述第四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顺序地连接形成一个导电闭合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所述断电报警检测模块包括报警信号发生器,当所述导电闭合通路断开时,所述报警信号发生器产生报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断电报警检测模块包括RFID发射器,以与远程服务装置通信。
本发明的防拆腕带式装置和防拆报警设备可以实现双重防拆断电报警功能,并且还实现了腕带长度可调功能以适应不同佩戴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尽管上文简要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目的、特征和技术效果,然而,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全面了解本发明的思想,并且得知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的腕带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的腕带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中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的一个示例布置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对这些具体细节的描述仅是为了完整、透彻地反映本发明的思想,而不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为这些具体的实现形式。附图中示出的各个组件的大小、尺寸、厚度等并没有按照比例绘制,而是示意性地示出以便于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为了简明起见,附图中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组件及其相关描述,以免太多的旁枝末节影响对本发明重点的把握。另外,在各个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任意组合。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10的示意图。该防拆腕带式装置10包括主体20和腕带30。主体20由上下相互配合的上壳体26和下壳体27构成。上壳体26与下壳体27上下紧密配合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中可容纳第一导电体21、第二导电体22和第三导电体23。在具体实例中,可以将第一导电体21、第二导电体22和第三导电体23形成为防氧化铜片,比如通过冲压形成这样的防氧化铜片。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导电材料和/或其他合适的制作工艺。具体地,例如采用镀锌防氧化铜片作为各个导电体的材料,或者各个导电体采用不同的导电材料。
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相互隔开布置,使得在防拆腕带式装置10正常佩戴在手腕上时相互不会形成导电通路。可以在该内部空间中布置一个第一基片24,以用于将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固定在其上。在将本发明的防拆腕带式装置10与各种定位芯片相结合来形成防拆报警设备(比如下文将描述的图5的防拆报警设备40)时,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分别与定位芯片中的报警模块的两个断电报警功能点进行电连接。在具体实例中,可以通过模内注塑成型将作为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的两片防氧化铜片内嵌于第一基片24内。
第三导电体23可以固定在布置于该内部空间中的第二基片25上,也可以固定在防拆腕带式装置10的下壳体27的内表面上。当上壳体26和下壳体27紧密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整体时,第三导电体23的一端与第一导电体21接触,从而形成导电通路。当以暴力或未经过管理人员允许的其他方式擅自拆卸(以下简称为“异常拆卸”)上壳体26或下壳体27时,第三导电体23与第一导电体21的接触点松开,形成断路。具体地说,第三导电体23可以设计为非平面图形的条状弹片。例如,可以将作为第三导电体23的条状弹片在端部处上折以与中部所在平面形成一个角度(比如40度),在上壳体26和下壳体27紧密配合时,上折的端部与第一导电体23电接触,并且由于上方空间中的其他部件的适当挤压,该端部依靠这种适当的挤压力可以与第一导电体23形成良好稳定的接触连接。该挤压力是适当的,即不会造成第三导电体23的过度变形或可目测的变形。因此,当异常拆卸上壳体26或下壳体27时,第三导电体23的端部会立即与第一导电体21分开,从而触发报警信号的产生。
优选地,还可以将上折的端部的末端形成一个小的水平台面,以增大与上方的第三导电体23的接触面积,使得正常佩戴时可以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
此外,可以将第一导电体21、第二导电体22和第三导电体构造为在不拆毁上壳而导致第三导电体23与第一导电体21断开的情况下就无法暴露于外部的布置。比如,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各自与安装在第一基片24上方的定位芯片50的报警功能点51、52(见图5)紧密焊接,使得第一基片24与定位芯片之间存在极小的间隙。由此,如果有人想要在不断开各个导电体与报警芯片所形成的闭合电路的情况下利用外部导线将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短接,以便于其能够轻易地切断腕带或拆开主体与腕带之间的连接而不会输出报警信号,那么他将因为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的上述布置而难以利用外部导线接触到第一导电体21或第二导电体22。作为替代,也可以通过在定位芯片50与安装第一和第二导电体21、22的第一基片24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绝缘材料来消除能够暴露报警功能点的该间隙。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10的腕带30的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腕带30可以形成为扁平长条状的带子,可以包括绝缘材料形成的外层32和内嵌在该外层32中的第四导电体31。在具体实施例中,外层32可以采用橡胶形成。可以采用通过冲压形成的防氧化铜片作为第四导电体31,并通过橡胶硫化工艺将作为第四导电体31的防氧化铜片内嵌在作为外层32的橡胶带内。当然,外层32可以采用除橡胶以外的其他绝缘材料,第四导电体31也可以采用除防氧化铜以外其他导电材料。外层32的外形可以是带状或除带状以外的能够套在腕上并佩戴舒适的任意适合形状,其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光滑的或者有各种纹理的表面。第四导电体可以形成为长条的片状、丝状或其他形状。
第四导电体31仅在腕带30的两个端部处暴露于外层32的外部,以便于在将腕带30的两端与主体10相配合地连接从而正常地佩戴防拆腕带式装置10时(即处于佩戴状态下),该第四导电体31的暴露的两端33和34分别与第三导电体23和第二导电体22电接触。类似于第三导电体23与第一导电体21电接触的方式,第三导电体23与第四导电体31的一端33相连的端部也可以在其最末端上折或下折,来使得第三导电体23与第四导电体31的一端33电接触。另外,在佩戴状态下,第四导电体的另一端34与主体20的内部空间中的第二导电体22电接触。因此,当以暴力或未经过管理人员允许的其他方式擅自拔出(同样地,以下称为“异常拆卸”)腕带30与主体20紧密配合的任一端时,会造成第四导电体31的一端33与第三导电体23的电连接断开,或第四导电体31的另一端34与第二导电体22的电连接断开,从而触发报警。
在佩戴状态下,主体20与腕带30两端紧密配合,主体20的上壳体26和下壳体27紧密配合形成难以从外部接触或影响到内部的封闭空间,从而第一导电体、第三导电体、第四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顺序地连接成一条稳定的闭合导电通路。如果将腕带30从上壳体26与下壳体27的配合结构中异常拆卸,将会导致第四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23或第二导电体22断开,触发报警。如果将主体20的上壳体26与下壳体27异常拆卸,将会导致第一导电体21与第三导电体23断开,触发报警。因此,本发明的防拆腕带式装置10实现了双重防拆断电报警功能。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腕带是两条带子,其每条带子一端固接到主体上,而两条带子的另一端设有相互匹配的连接头或扣具,在佩戴时通过将两条带子的所述另一端配合在一起,形成环带以套在腕上,同时两端的配合也使得腕带内部的导电线路在连接头或扣具处电连接,形成防拆报警的闭合回路。然而,这种设置很容易在不破坏主体及包括定位芯片在内的该主体内部的电路的情况下,从腕带的连接头入手,使得防拆功能失效。与之相比,本发明的腕带是形成为整体的一条带子,其一端可以通常与主体固定连接,而在佩戴时将另一端与主体配合。这样,由于主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紧密配合形成为封闭的整体,因此在不破坏主体、或在不破坏主体与腕带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情况下,难以看到内部的线路,从而难以参照内部线路来实施不触发报警的异常拆卸方式。而一旦破坏主体(比如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配合)或者破坏主体与腕带的配合,则必然会导致原本连通的闭环电路断开至少一个连接点,从而引发报警。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腕带30在其一端处具有长度调节部件,以根据不同佩戴者的外形特征(比如手腕粗细)来调节腕带30的长度。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腕带30的一端处具有沿腕带长度方向排列的三排螺孔25,每排螺孔包括两个螺孔。因此,可以实现三级长度调节功能。显然,还可以设置两排或更多排螺孔,并且每排螺孔也可以包括一个螺孔或三个以上螺孔。因此,上述数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任意设定。通过螺钉与螺孔的配合,按照不同佩戴者的手腕粗细将螺钉穿过不同的螺孔,来将腕带的可用于调节长度的这一端固定到主体上。在具体实施例中,在主体20的下壳体27上设有对应的螺孔来与腕带上的长度调节螺孔25相配合。腕带的没有设置长度调节部件的另一端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方式来固定到主体上,或者甚至通过熔合、压模之类的方式与主体直接形成为不能拆下的一个整体,而设置有长度调节部件的另一端可以与主体连接或拆下。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适当的固定连接方式将腕带与主体进行配合,只要连接牢固且其中的第四导电体31能够与主体20中的第三导电体23和第二导电体22良好地电接触即可。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螺孔25排列在绝缘外层32上,第四导电体31穿过两列螺孔25之间的位置。在图3所示的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腕带30’中,可以将其中的第四导电体31’在长度调节部分所处的这一端34’增大面积以形成为与长度调节部分相应的形状,从而各个螺孔是穿透外层32的以及作为第四导电体31’的一部分的通孔。这种布置使得在实现了长度调节功能的同时,还增强了腕带30’与主体固接的可靠性。这是因为,长度调节部分包括硬度较大的金属(第四导电体31’的一部分),通过同为金属的螺钉与螺孔的配合,腕带的端部更不容易被从主体拔出或拆毁。并且由于金属的拉伸性远小于橡胶之类的材料的拉伸性,因此在受到强力拉扯时更不容易变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腕带与主体的可靠连接。腕带的不具有长度调节部分的另一端33’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主体连接,并且也可以将第四导电体31的与之对应的端部形成为具有对应于螺孔的面积增大的部分。应当理解,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或其他的长度调节方式。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中的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的一个具体布置示例的平面图。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电体21、22均形成为片状,并且布置成中间有缺口的“L”形。根据该防拆腕带式装置中将要应用的定位芯片的规格及其报警功能点的位置或尺寸的具体设定,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的形状及其布置的位置关系可以相应地设定,而不限于图4中所示的“L”形。上壳体26、下壳体27以及两个基片24和25的形状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而任意设定。还可以将第二导电体22设置为在某处具有特定的形状,比如而不限于图4中所示的在第二导电体22的接近右端处的突出部。这种特定形状有助于在制造时进行定位或对准。
图5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拆腕带式装置10的防拆报警设备40的示意图。
其中在上壳体26与第一基片24之间布置有定位芯片50。定位芯片50通过其两个报警功能点51和52分别与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电连接,从而定位芯片50、第二导电体21、第四导电体31、第三导电体23和第一导电体21顺序地相连,形成了一个闭合导电通路。如上所述,当将腕带30从上壳体26与下壳体27的配合结构中异常拆卸时,会导致第四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23或第二导电体22断开,触发报警。当将主体20的上壳体26与下壳体27异常拆卸,也会导致第一导电体21与第三导电体23断开,触发报警。
该定位芯片50可以是应用于不同场合、适合不同环境中的各种智能卡,其可以包括诸如中央处理器之类的控制器、存储个人信息和检测数据以及供控制器使用的程序等的存储模块、用于与远程管理计算机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检测异常拆卸并产生报警信号的防拆报警电路模块等。
如上所述,应用了本发明的防拆腕带式装置10的防拆报警设备40具有双重防拆断电报警功能以及长度可调功能。
上文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这些示例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应当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防拆腕带式装置,包括:
主体部分,其包括形成内部空间的壳体和容纳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各自物理上独立的个体的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和第三导电体;
腕带部分,其形成为带状并且包括绝缘外层和嵌入所述绝缘外层中的第四导电体,
其中,当所述壳体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接触以形成电连接,并且当所述腕带部分通过其两端与所述主体部分连接以处于佩戴状态下时,所述第三导电体与所述第四导电体接触以形成电连接,从而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所述第四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顺序地连接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当所述壳体从封闭状态被拆开时,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断开连接;
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还安装有第一绝缘基片,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布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基片上;所述第三导电体布置在与所述第一绝缘基片不同的第二绝缘基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并且所述腕带部分一端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以长度可调的方式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所述腕带部分的一端通过不同位置的螺孔来调节紧固到所述下壳体时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绝缘基片之间形成有容纳断电报警检测模块的空间。
5.一种防拆报警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拆腕带式装置,以及
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断电报警检测模块,其具有两个断电报警功能点,它们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电连接,从而在所述壳体处于封闭状态并且所述防拆腕带式装置处于佩戴状态下时,所述断电报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所述第四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顺序地连接形成一个导电闭合通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断电报警检测模块包括报警信号发生器,当所述导电闭合通路断开时,所述报警信号发生器产生报警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断电报警检测模块包括RFID发射器,以与远程服务装置通信。
CN201310189984.8A 2013-05-21 2013-05-21 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2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9984.8A CN104182789B (zh) 2013-05-21 2013-05-21 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9984.8A CN104182789B (zh) 2013-05-21 2013-05-21 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2789A CN104182789A (zh) 2014-12-03
CN104182789B true CN104182789B (zh) 2017-12-12

Family

ID=5196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998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2789B (zh) 2013-05-21 2013-05-21 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27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1954A (zh) * 2015-06-18 2015-09-02 四川分享微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佩戴异常时触发无线报警的监护手表
CN106327789A (zh) * 2015-07-09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028299B (zh) * 2017-04-28 2019-03-29 上海仁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拆卸报警腕表
CN107331113A (zh) * 2017-08-22 2017-1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防拆报警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7550053A (zh) * 2017-08-29 2018-01-09 许昌市建安区第二高级中学 一种新型的保险抽屉
CN107822271A (zh) * 2017-11-12 2018-03-23 泉州市拓迪派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拆手环
CN109307138A (zh) * 2017-11-16 2019-02-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全信息采集的可移动监控装置
CN108280379A (zh) * 2018-01-22 2018-07-13 浙江海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低功耗定位光学防拆手环及其定位系统
CN113638657A (zh) * 2021-08-12 2021-11-12 江门市普州照明有限公司 电子脚镣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2675A (en) * 1993-10-08 1997-03-18 Intellitech International, Inc. Anti-removal monitoring device
CN201867852U (zh) * 2010-11-04 2011-06-15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防拆式腕带监控装置
CN102327114A (zh) * 2011-06-07 2012-01-25 李钢坤 腕带式电子监控终端电极保护装置
CN102385786A (zh) * 2011-07-08 2012-03-21 沈磊 防拆卸腕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2675A (en) * 1993-10-08 1997-03-18 Intellitech International, Inc. Anti-removal monitoring device
CN201867852U (zh) * 2010-11-04 2011-06-15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防拆式腕带监控装置
CN102327114A (zh) * 2011-06-07 2012-01-25 李钢坤 腕带式电子监控终端电极保护装置
CN102385786A (zh) * 2011-07-08 2012-03-21 沈磊 防拆卸腕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2789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2789B (zh) 防拆腕带式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防拆报警设备
TWI609534B (zh) 提供電性連接之子母扣固定件
CN207940425U (zh) 社区矫正一体式防分离手环
US20140024259A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with analog coupling circuit
US10424882B2 (en) Security connector
CA2773150C (en) Anti-tamper conductive plastic band for rfid tag
US10032349B1 (en) Anti-theft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 C connector
CN206574212U (zh) 防拆报警定位设备
CN103794022A (zh) 佩戴式防拆报警装置
CN203422811U (zh) 报警控制器的防拆装置
CN106023486A (zh) 新型的pos终端物理安全防护系统
US20240032203A1 (en) Fabric-Mounted Components
CN206518208U (zh) 无内嵌金属且防拆、防剪断的rfid硅胶腕带
CN204441410U (zh) 电池过热防爆保护机构
CN203232542U (zh) 一种腕带
CN205848899U (zh) 腕表报警防拆结构
CN20535848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腕带防拆卸监控报警器
CN204614132U (zh) 智能穿戴产品展示装置
CN207693089U (zh) 适用于服刑人员的监控佩戴设备
CN213751365U (zh) 一种电气设备用安全预警装置
CN205608428U (zh) 嵌入式光伏系统控制系统
CN207572952U (zh) 一种用于维修电工的触电保护装置
CN207587467U (zh) 干式变压器外壳
CN215641440U (zh) 一种新型电能表箱体
CN103559767A (zh) 一种智能定位防破坏报警腕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3007, Hengq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building, No. 58, Huajin street,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Guangdong 519031

Patentee after: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eng Fu Road, No. 298, Zhongguancun Fangzheng building, 5 floor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